雖然這篇生理回饋學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理回饋學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理回饋學會產品中有7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公益線上講座,歡迎想對憂鬱有更深入瞭解的人報名參加 憂鬱的大腦怎麼了? 當你/你身邊的人,陷入憂鬱時,就像是一個無限的漩渦,當憂鬱情緒來臨時,可能會開始陷入很多的負面想法、沒有信心,心情也常常低落、對生活沒有興趣或動力。 事實上,憂鬱不只是心情與想法的改變,我們的大腦也陷入憂鬱的「負向大腦運作...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筋肉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課程為5小時37分鐘【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孕期運動沒做好,腹肌分離可能更嚴重~ 腹肌分離嚴重,不只產後小腹垂垂還會腰痠背痛~ 所以要教大家孕動動得巧! 節錄幾個線上課同學的疑問,因為相信也是很多媽咪的疑問~好...
生理回饋學會 在 筋肉媽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13:08:03
孕期運動沒做好,腹肌分離可能更嚴重~ 腹肌分離嚴重,不只產後小腹垂垂還會腰痠背痛~ 所以要教大家孕動動得巧! 節錄幾個線上課同學的疑問,因為相信也是很多媽咪的疑問~好不容易懷孕了一定很呵護身體,小心謹慎絕對是好的,但也請記得,如果是坊間迷思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言,媽媽們要學會分辨喔~懷孕運動絕對對媽...
生理回饋學會 在 泰妹日記(แป้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4:50:40
🧡微解封🧡但還是把鋼管課程取消了。 怎麼看隱形傳播鍊都還在, 怎麼看無症狀一定也還有, 怎麼看都不覺得是可以解封的好時機。 早上冥想突然靈感來, 整理了50個🔮我喜歡♾️(疫情篇) 其實你要寫100也可以,從生活的細節跟小事上會發現一點也不難。 疫情後可能更容易寫,像是最近就好想進入山林瀑布...
生理回饋學會 在 嘻魚ㄉ讀書帳?112學測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2:10:38
🩺非業配! (驚恐發現第一張上課醜筆記裡髓質的髓寫錯了感謝子維學長提醒) 大家的投票結果由醫學營筆記與心得分享高票當選! 那我就要來分享SLEK醫學生體驗營! 筆記的部分不方便全部公開 我只公開了一些些課後統整的部分 內容也都參考了SLEK的超棒精美講義 裡面滿滿的表格和圖真的有夠讚 實際的知識內容...
-
生理回饋學會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08 20:06:24完整課程為5小時37分鐘【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孕期運動沒做好,腹肌分離可能更嚴重~
腹肌分離嚴重,不只產後小腹垂垂還會腰痠背痛~
所以要教大家孕動動得巧!
節錄幾個線上課同學的疑問,因為相信也是很多媽咪的疑問~好不容易懷孕了一定很呵護身體,小心謹慎絕對是好的,但也請記得,如果是坊間迷思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言,媽媽們要學會分辨喔~懷孕運動絕對對媽咪寶寶都好處多多~等我懷上第二胎也會貫徹這一套運動準則到產後。
\
「孕期第一期的運動强度可以和懷孕前的一樣?第一期有好多禁忌,是可以維持同樣强度嗎?還是有點怕怕耶」
筋肉媽媽回答:
如果有看完這影片,就會知道孕期運動的目的是避免骨骼位置變異太多,大家最怕的產後髖變大回不去、腰痠背痛、變成X型或者O型腿......起始都是因為骨骼位置變異而來。
而你能維持骨骼位置需要靠的就是肌肉耐力,當然要趁懷孕第一孕期,肚子還沒有變很大時開始,讓身體在沒有被迫改變的狀態下,盡量把肌力練起來,才能在後續第二孕期、第三孕期,肚子越來越大時,還能有足夠肌力去維持骨骼位置。
懷孕第一期可以比照懷孕前強度,而後隨著孕期身體結構產生改變後開始減緩運動強度;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依據生理科學、多國多年文獻與實際研究結果喔~多數懷孕第一孕期的禁忌,都只是以訛傳訛毫無科學根基,遵循不確定的習俗,那樣並不會讓媽媽與寶寶更健康。
想想有什麼理由不能維持強度呢?
您的骨骼還沒有因為肚子變大產生位移改變,肌肉量也沒有下滑,脂肪量增加的還不多~~如果說擔心因為運動寶寶會滑出來,那打噴嚏與大笑不就危險了?請放心運動,因為持續強化的肌肉耐力,才是幫助您懷孕過程更健康的主因。
如果是不健康的胚胎,他會以任何形式在懷孕前期流產,你即使不做什麼也會自然淘汰;健康的胚胎不會因為維持運動強度而落胎,這個迷思必須要推翻。
當然前提是您的醫生已經確定寶寶為健康妊娠,准許運動才運動,以醫囑為主。
\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線上課正式上課!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課程已經正式上架,之前有訂購的同學快去看完整課程,還沒有購買的同學,正式課程有5小時37分鐘,從第一孕期到產後運動都細細教學給你,包含科學知識、安全指南、迷思破解......這個小精華只是萬般精彩的其中一點點呢~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筋肉媽媽為台灣第一位,由 ACE 美國運動協會認可與核准的孕婦與產婦體適能運動講師,並且可以頒發「ACE 美國運動協會」授權教練再教育學分之孕產與婦運動課程的認證; 2016 年起,在台灣與中國教授「孕婦產婦運動教練認證」的次數超過 30 場,教授過的教練超過 400 人;筋肉媽媽同時為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連續三年年會上邀約之講者,分享孕期產後運動給醫療產業的同仁。
課程雖然是以「孕期」作為主要的設計標準,不過各個孕期發展的運動動作,其實並不會受到「孕期」的限制,主要還是以「個人的身體狀態能承受的運動動作」為主。
第一孕期為最適合整理、調正身體的時機,運動設計對應為底定運動基礎的動作——不管你是哪個階段進來的,都建議可以好好地從這開始打底練習!
第二孕期已轉變為大肚子狀態,可能會碰到「脊椎健康」、「骨盆維持」、「虎背熊腰」、「妊娠糖尿病」、「頻漏尿」的問題——這些狀況在各個孕期階段都是可以去改善的!
第三孕期即將臨盆,是最需要安全運動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的運動強度偏低,只需要做動作即可——如果你的身體狀態比較辛苦一些,都可以盡量靠這章節會講到的「全身性運動」去喚醒身體,維持機能。
產後一年、多年依然是關鍵時機,不要怕來不及!針對產後幾個狀況:「腹肌分離」、「帶著半獸人寶寶的腰痠背痛」、「希望增進體力與改善體態」—— 生產之後,我們依然做你最強的後盾,站在同一戰隊,與你一起衝鋒陷陣!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透過筋肉媽媽教的運動感覺又能重新找回身體掌控權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課程介紹與購買: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如果你想要理解更多女性增肌與減脂秘密,請來看看我的線上課:
■筋肉媽媽在Hahow線上課
【女性增肌減脂高效訓練 】
https://hahow.in/cr/melodywan
■筋肉媽媽微型線上知識課:
【蜜桃翹臀基礎訓練班】
https://reurl.cc/Y1ZVkD
【核心肌群基礎班】
https://reurl.cc/1xxqWp
【骨盆底肌訓練班】
https://forms.gle/7GLRtnYG7yL89Eiz8
【腰瘦美麗進階核心訓練班】
https://reurl.cc/pyARbd
【女性荷爾蒙與減肥】
https://forms.gle/chGFZ6APXj8Bzib98
【擊退橘皮的筋膜訓練】
https://reurl.cc/Njmyoq
■筋肉媽媽面對面運動教學:
Line@傳送門: https://lin.ee/aicJKVK
■各種團購好康「筋肉媽媽buybuy團」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zmom...
■任何運動疑問請先到『筋日頭條』網誌爬文:
https://jzfitness.tw
■筋肉媽媽《我愛,我強大》
博客來 http://tinyurl.com/y27ucn6w
三采 http://tinyurl.com/yxw8u7nc
誠品 http://tinyurl.com/yyfrbbc3
MOMO https://bit.ly/2EvS3Aq
金石堂 https://bit.ly/2E83DBL
讀冊 https://bit.ly/2E6eUTx
墊腳石 https://bit.ly/3hxKGHr -
生理回饋學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24 19:00:10對談重點:
一、有人過不去錢關、情關,也有人過不去吃關,那怡璇跟嘉玲會過不去哪一關?
二、這些關卡在跟我們說什麼?
三、很想面對自己的關卡,可以如何渡過這些關?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1/01/23 開課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2021/3/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1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
生理回饋學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20 19:00:07【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1/31前入手,享受優惠價1399!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生理回饋學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益線上講座,歡迎想對憂鬱有更深入瞭解的人報名參加
憂鬱的大腦怎麼了?
當你/你身邊的人,陷入憂鬱時,就像是一個無限的漩渦,當憂鬱情緒來臨時,可能會開始陷入很多的負面想法、沒有信心,心情也常常低落、對生活沒有興趣或動力。
事實上,憂鬱不只是心情與想法的改變,我們的大腦也陷入憂鬱的「負向大腦運作」,這一次我們一起來看看憂鬱的大腦是甚麼樣的面貌。
※講師介紹
林宜美 教授/博士級臨床心理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體重管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臨床心理師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理事長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生理與神經回饋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臨床心理學刊主編
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 編輯委員
生理回饋學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學家的面相術 #情緒心理學
#情緒腳本 #不反應期
.
走在懸崖邊緣,即使清楚看見防止人掉下去的欄杆,還是會令人恐懼。即使地面不易滑倒、欄杆非常堅固,心臟還是加速跳動,手掌仍然一直冒汗。光是知道沒有什麼可怕,並不能消除恐懼。雖然大部分人能控制自己的行動,留在懸崖邊的小徑,但可能只敢快速偷瞄一眼美麗的景色。即使客觀上沒有真正的危險,卻還是覺得危險。
.
懸崖邊的小徑顯示知識並不都能勝過產生情緒反應的自動評估群。情緒反應被引發後,我們可能在意識上知道自己不需要有情緒,可是情緒仍然持續。我假設這種誘因大多是演化而來的情緒主題,或是學習來的誘因,但與演化主題非常類似。當學習的誘因與演化主題沒有什麼關聯時,意識的知識較能阻斷情緒經驗。換個方式來說,如果我們擔心的事與演化主題無關,就能透過選擇來克服。
.
還有另一種更嚴重的情形,就是情緒會壓過理智。情緒會讓我們無法運用所有自己知道的事,甚至無法採用原本在沒有情緒時瞭如指掌的資訊。當我們陷入不適當的情緒時,會以符合自身感受的方式來解釋所發生的事,而忽視不符合感受的知識。
.
情緒會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對別人行為的解釋。我們不會質疑自己為什麼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情緒,反而會想辦法證實它。我們會以符合自身情緒的方式來評估一件事,於是證明這種情緒是正當的,而保持原有的情緒。在許多處境中,這種方式有助於我們注意如何對即將發生的問題做反應、了解緊急的事,並做出決定。
.
可是,這種反應也能造成問題,因為陷入情緒時,會忽略可以證明自己情緒並不適當的知識,也會忽略周圍不符合當下情緒的新資訊。換句話說,引導我們專注的機制,也會扭曲我們以新知和原有知識處理事情的能力。
.
假設有人在公開場合受侮辱而很生氣,他或她在大發雷霆的當下,很難想到對方的話是否真的是侮辱。不論是過去對這個人的認識,或是對侮辱本質的了解,都只會被選擇性地運用,光記得支持生氣理由的知識,而不會想到與之矛盾的知識。即使侮辱者解釋或道歉,生氣的人可能仍然無法立刻接受新的資訊(道歉的事實)。
.
情緒會有一段不反應期(refractory period),在這段期間無法接受不符合當下情緒、無法持續原有情緒、不能將情緒合理化的資訊。如果不反應期很短,只持續一、兩秒的話,是利多於弊的,可以在這短短的期間,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問題,運用最恰當的知識做出初步的行動,並為接下來的行動做好準備。如果不反應期持續太久,長達數分鐘,甚至數小時的話,可能會引發問題,或有不適當的情緒化行為。過長的不反應期,會使我們看待世界和自己時心存偏見。
.
在幾乎發生車禍的情形中,一旦已閃避來車,就不會一直留在害怕的狀態,我們會很快明瞭剛才的危險,然後等待呼吸和心跳回復正常,時間大約在五到十五秒之間。可是,如果害怕的事無法立刻消除,比如一個人害怕下背的疼痛是肝癌的症狀,就會在不反應期排斥反證的資訊,忘記其實是昨天幫忙朋友搬傢俱才導致背痛。
.
#意識你的不反應期
.
試想下述的常見情境:早上出門上班前,吉姆告訴妻子海倫,他很抱歉,因為臨時有事,不能接放學的女兒回家,必須由海倫來接。海倫被惹惱了,語調尖銳、臉上露出怒容地說:「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我已安排那個時段要見一位客戶!」海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反應,她是未經選擇就覺得惱怒,因為自動評估群把丈夫的話解釋成沒有為她考慮,會阻礙她達到目標(這是生氣常見的主題)。
.
吉姆從她的聲音和表情感覺到她的惱怒,質疑她有什麼權利生氣,也對海倫惱火,因為生氣常常會引發對方也生氣。「有什麼好生氣的?我沒辦法事先告訴妳,是因為老闆剛剛才打電話通知要開一個緊急會議,我必須在場。」海倫現在知道吉姆並不是不體貼,因此沒有理由為無法避免、出乎意外的挫折生氣,但她如果還在不反應期的話,就會造成內心的掙扎。由於惱怒之情想要證明自己是合理的,她可能很想批評對方:「你為什麼一開始不說清楚!」但她也可以約束自己,不要繼續生氣。
.
如果海倫能接收吉姆提供的新資訊,就會改變自己對吉姆的看法,放掉「他不體貼」的想法,惱怒就會逐漸消退。可是有許多原因會讓不反應期變長,使海倫緊抓著怒氣不放,在吉姆提出解釋後,仍不肯讓步。她可能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或是承受極大的工作壓力而無法處理,於是把這些挫折轉到吉姆身上;也許他們為一件重要的事爭執了好幾個月(比如要不要再生小孩),海倫早就因為吉姆自私的態度而心懷怒氣;也可能生氣本來就在海倫的人格型態占有重要的角色(我在第六章會談到一項研究,討論本來就具有敵意的人格特質);或是海倫把人生中另一部分的腳本「引進」當時的處境,而那份一再重演的腳本充滿強烈的情緒。
.
所謂腳本,會有許多角色,包括當事人和其他重要的人,加上發生在過去的情節。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把不符合當下的情緒腳本,引進當前的處境。精神分析人格理論的傳統智慧認為,當人過去有尚未解決的感受,這些感受不曾充份表現出來,或是表現出來但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就會引進腳本。腳本會扭曲當前的現實處境,造成不適當的情緒反應,並延長不反應期。
.
假設海倫是家中較小的孩子,而哥哥比爾是一直宰制她的惡霸。如果海倫烙印了那種經驗,父母又站在比爾那一國,認為她言過其實的話,她可能常常把「我受到支配」的腳本引進類似的情境(即使只有一點點相似)。海倫最在意的就是不要受人支配,以至於別人即使無意支配她,她也很容易有受到支配的感覺。海倫並不想引進這種腳本,她是個聰明的女人,可以從親近的人給的回饋,了解自己容易有這種誤解和過度反應,可是她在不反應期仍然無法改變情緒,甚至不知道自己處於不反應期。只有在事後反省時,她才了解自己的反應並不適當,而為原先的行為懊悔。她想從情緒警戒資料庫排除「他試圖支配我」的誘因,如果能消除這種誘因,生活就會更美好,不容易長時間生氣,也不會扭曲他人的動機。
.
許多人想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許多人接受心理治療的理由就是不想再為某些事而情緒化,可是,沒有人想徹底關閉所有情緒,否則生活會變得單調、乏味、無趣,甚至可能較不安全。
.
害怕確實能保護我們,使生命得以保全,因為我們能不經思考就對傷害的威脅做出保護的反應。厭惡的反應使我們小心避免陷入可能有害的活動。失落造成的哀傷和絕望,可能使我們得到他人的協助。甚至最多人想關閉的情緒──生氣,也對我們有用。當受到阻撓時,生氣的情緒可以向別人和自己提出警告,這種警告可能帶來改變,但也可能引發對方的生氣。生氣推動我們改變世界、引發社會公義、為人權奮戰的企圖。
.
我們真的想消除這些動機嗎?沒有興奮的感覺、感官的樂趣、對自身和子孫成就的自豪、生活中許多奇怪和突如其來的事產生的趣味,這種生活還值得過嗎?情緒並不像盲腸,不是用不著而需要割除的累贅。情緒是生活的核心,使生活更有意義。
.
--
.
本文摘自《心理學家的面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全新增訂版】》,作者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精神醫學部的心理學教授。1991年獲頒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94年獲頒芝加哥大學人文文學榮譽博士。最近一項關於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的研究中,艾克曼名列前一百大。
.
艾克曼的興趣集中在非語言行為與溝通,特別是情緒的臉部表情與生理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欺騙。1970年代,艾克曼與心理學家衛理.弗瑞生發展出一套測量臉部表情的工具──臉部動作編碼系統──目前被世界各地數百位科學家使用。艾克曼是十四本書的作者或編者,包括《說謊》一書,並發表過百篇以上的科學論文。他是政府機構關於情緒的臉部表情的常任顧問,比如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煙酒槍炮與爆裂物管理局,也是律師、法官、警察,和一些私人公司的諮詢顧問,包括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與光影魔幻工業公司,也常在英美的電視節目上現身。
.
閱讀本書 👉 https://reurl.cc/noKyrX
生理回饋學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孕動如何動得巧?下背不再酸痛的孕婦運動指南!】
孕期運動沒做好,腹肌分離可能更嚴重~
腹肌分離嚴重,不只產後小腹垂垂還會腰痠背痛~
所以要教大家孕動動得巧!
節錄幾個線上課同學的疑問,因為相信也是很多媽咪的疑問~好不容易懷孕了一定很呵護身體,小心謹慎絕對是好的,但也請記得,如果是坊間迷思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言,媽媽們要學會分辨喔~懷孕運動絕對對媽咪寶寶都好處多多~等我懷上第二胎也會貫徹這一套運動準則到產後。
\
「孕期第一期的運動强度可以和懷孕前的一樣?第一期有好多禁忌,是可以維持同樣强度嗎?還是有點怕怕耶」
筋肉媽媽回答:
如果有看完這影片,就會知道孕期運動的目的是避免骨骼位置變異太多,大家最怕的產後髖變大回不去、腰痠背痛、變成X型或者O型腿......起始都是因為骨骼位置變異而來。
而你能維持骨骼位置需要靠的就是肌肉耐力,當然要趁懷孕第一孕期,肚子還沒有變很大時開始,讓身體在沒有被迫改變的狀態下,盡量把肌力練起來,才能在後續第二孕期、第三孕期,肚子越來越大時,還能有足夠肌力去維持骨骼位置。
懷孕第一期可以比照懷孕前強度,而後隨著孕期身體結構產生改變後開始減緩運動強度;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依據生理科學、多國多年文獻與實際研究結果喔~多數懷孕第一孕期的禁忌,都只是以訛傳訛毫無科學根基,遵循不確定的習俗,那樣並不會讓媽媽與寶寶更健康。
想想有什麼理由不能維持強度呢?
您的骨骼還沒有因為肚子變大產生位移改變,肌肉量也沒有下滑,脂肪量增加的還不多~~如果說擔心因為運動寶寶會滑出來,那打噴嚏與大笑不就危險了?請放心運動,因為持續強化的肌肉耐力,才是幫助您懷孕過程更健康的主因。
如果是不健康的胚胎,他會以任何形式在懷孕前期流產,你即使不做什麼也會自然淘汰;健康的胚胎不會因為維持運動強度而落胎,這個迷思必須要推翻。
當然前提是您的醫生已經確定寶寶為健康妊娠,准許運動才運動,以醫囑為主。
\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線上課正式上課!
🤰課程已經正式上架,之前有訂購的同學快去看完整課程,還沒有購買的同學,正式課程有5小時37分鐘,從第一孕期到產後運動都細細教學給你,包含科學知識、安全指南、迷思破解......這個小精華只是萬般精彩的其中一點點呢~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筋肉媽媽為台灣第一位,由 ACE 美國運動協會認可與核准的孕婦與產婦體適能運動講師,並且可以頒發「ACE 美國運動協會」授權教練再教育學分之孕產與婦運動課程的認證; 2016 年起,在台灣與中國教授「孕婦產婦運動教練認證」的次數超過 30 場,教授過的教練超過 400 人;筋肉媽媽同時為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連續三年年會上邀約之講者,分享孕期產後運動給醫療產業的同仁。
課程雖然是以「孕期」作為主要的設計標準,不過各個孕期發展的運動動作,其實並不會受到「孕期」的限制,主要還是以「個人的身體狀態能承受的運動動作」為主。
第一孕期為最適合整理、調正身體的時機,運動設計對應為底定運動基礎的動作——不管你是哪個階段進來的,都建議可以好好地從這開始打底練習!
第二孕期已轉變為大肚子狀態,可能會碰到「脊椎健康」、「骨盆維持」、「虎背熊腰」、「妊娠糖尿病」、「頻漏尿」的問題——這些狀況在各個孕期階段都是可以去改善的!
第三孕期即將臨盆,是最需要安全運動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的運動強度偏低,只需要做動作即可——如果你的身體狀態比較辛苦一些,都可以盡量靠這章節會講到的「全身性運動」去喚醒身體,維持機能。
產後一年、多年依然是關鍵時機,不要怕來不及!針對產後幾個狀況:「腹肌分離」、「帶著半獸人寶寶的腰痠背痛」、「希望增進體力與改善體態」—— 生產之後,我們依然做你最強的後盾,站在同一戰隊,與你一起衝鋒陷陣!
課程購買在留言,媽媽們一起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