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琢豐完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琢豐完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琢豐完售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15的網紅當我在旅行的路上 Wendy's Travel plus goodies diar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搞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地方,就哪裡也去不了。」 - 重版出來是我人生中前三名最推薦+喜歡的日劇 也認為是#人生必看日劇 的榜上名單 從2016年看了這部之後就一直都超推薦,還重看好幾次 雖然有一點點雞湯跟熱血的女主角,過去一直無法稱為第一名,但如果他是第三名,我會說一二名從缺(不過現在我找到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20的網紅aoi青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青虫aoi 首張創作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
「琢豐完售」的推薦目錄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朱冠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3 POINT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3 POINT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當我在旅行的路上 Wendy's Travel plus goodies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aoi青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琢豐完售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琢豐完售 在 朱冠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6:04:00
「你搞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地方,就哪裡也去不了。」 《2016。春季日劇。重版出來》 我人生中前三名最推薦+喜歡的日劇 也認為是#人生必看日劇 的榜上名單 不論是 職場、漫畫、編輯、個人成長 哪一種議題都恰到好處 編劇是 #野木亞紀子 啊!(月薪嬌妻/法醫女王/MIU404的編劇) 喜歡野木亞紀子編...
琢豐完售 在 3 POINT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9:05:21
- [New Arrivals] ORDINARY 2021 SS "3D POCKET LONG-SLEEVED SHIRT" ORDINARY代表"普通""平凡"的涵義 回歸服裝最基本的表層-版型的訴求 如同早晨起床能夠不加思索的隨意穿上的LIVING理念 - 本次發售 "3D PO...
琢豐完售 在 3 POINT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9:05:21
- [New Arrivals] ORDINARY 2021 SS "3D POCKET LONG-SLEEVED SHIRT" ORDINARY代表"普通""平凡"的涵義 回歸服裝最基本的表層-版型的訴求 如同早晨起床能夠不加思索的隨意穿上的LIVING理念 - 本次發售 "3D PO...
-
琢豐完售 在 aoi青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24 20:30:03➤ 青虫aoi 首張創作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這世界上有一種相愛,叫互相傷害
「我們的愛就像兩隻刺蝟,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到顫抖,不得已只好分開」
#刺蝟理論 #金童玉女 #七世戀人
/
◤ 青虫aoi 專場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青虫aoi 專輯發行場 ⋄
日 期|2021/01/24(日)
時 間|19:00進場 · 19:30開演
地 點|小地方展演空間 APA mini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47號B1
票 價|一蕊媠花預售票 500元/我就是刁故意現場票 600元
啟售時間|2020/12/16(三)12:00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Mdp4j3
/
#青虫aoi X #林柏宏 X #李沐
《刺蝟悲歌》原本在青虫創作中談的是「刺蝟理論」。哲學家叔本華以「刺蝟理論」比喻建立人際關係時的情境,如同在寒冷雪地中的兩隻刺蝟會忍不住想要靠近對方取暖,但是靠太近又會無法控制地刺傷彼此;就像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總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傷害。
陳健禾與順兩位導演以傳統「金童玉女」為故事骨幹,架起七世戀人時空,由林柏宏與李沐擔任男女主角。前傳《刺蝟悲歌》裡,兩人的工作為接引者,傳說中行善的人歸西後,會由金童玉女來接引他們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工作中金童玉女各司其職,在精神上互相依戀,但因其特殊身份僅能依靠嗅覺感受對方,無法有身體的接觸,致使柏拉圖式的關係在玉女心中漸漸產生質變。故事最後玉女因同情亡者,而犯下縱放靈魂的罪過,導致兩人受到懲罰必須分開,東方的金童玉女與西方的刺蝟理論,透過音樂和影像的結合,編織出台語歌的新維度。
MV 中關鍵道具「蘋果」象徵兩人對愛的欲望,而總是拿著無法進食,不止揭示了兩人的神祉身份無法彼此親近,也隱喻了對愛的觸不可及。續集《無你的故事》中,林柏宏與李沐則飾演一對前世被迫分離的戀人,今世在三角關係中重逢,兩支MV並陳表現總是想彼此靠近卻又互相傷害的感情樣貌。
/
編織系 #都會民謠 暖聲 - 青虫 aoi
2020 首張 #台語 創作專輯《 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我的身軀變做一張一張紙,阮朋友的故事攏寫佇遮。」
這是青虫 aoi 的第一張專輯,也是他們嘗試跟這個世界建立連結的載具。《有你的故事》裡的每首創作都應對著一個「你」,這個「你」可以是一個對象,亦可以代表一種議題。
青虫 aoi 試圖把存於當下社會與個人日常的經驗反覆咀嚼,並雕琢著既熟悉但又不熟練的語言,吐出絲線,鋪陳在旋律之上--經線是自我、情緒、聲響;緯線則是語言、對象、情節,彼此緊密地交錯。如同這張作品的音樂風格,橫跨了醉心電氣、原聲搖滾與溫暖民謠等元素,帶出了更豐富的聽覺紋理,卻又不失純粹。
將「你」編織於故事之中,用輕盈的口吻說深刻的話題,刻劃出這個世代青年們的所思所想,唱出每一段「有你的故事」。
▶關於青虫 About Aoi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Aoimushiban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OIMUSHI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oimushiband/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AOIMUSHIBAND/
🛒 [ 實體專輯 ] 購買通路
◈誠品:https://reurl.cc/3LbvAX
◈博客來:https://reurl.cc/x0Knbb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A8boe8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bZ7j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GrGWRv
🎧 數位平台聆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MUSIC VIDEO
無你的故事_https://youtu.be/JGK5Z0h33NA
簡幼_https://youtu.be/aajufCLGiTQ
媠花_ https://youtu.be/VJ8CaDuYKOU
青鳥_https://youtu.be/DayZSsUtmUk
我毋是刁故意_https://youtu.be/7wtlmbDxVgM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Lyrics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 思念你 每一暝 攏想欲夢著你
一擺一擺 傷害你 真失禮 我毋是刁故意
若是鬥陣顛倒無歡喜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過去的甜蜜袂輸電影 放煞就好清醒啦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是愈細聲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愈細聲 心愛的就此再會啦
- - -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思念你 每一晚 都想要夢到你
一次一次 傷害你 很抱歉 我不是有意的
如果在一起反而不開心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顫抖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過去的甜蜜就像電影 放映完就該清醒了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打顫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心愛的人 就此再會吧
--
▶音樂製作 Credit
詞曲 Lyrics&Co|黃如琦 Jeannie H
製作人 Producer |法蘭 Fran Chen
編曲 Arrangement|青虫aoi、法蘭 Fran Chen
主唱 Vocal|黃如琦 Jeannie H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黃柏翰 Po Han Huang
貝斯 Bass|郭宏 Hung Kuo
鼓 Drum|蔡信展 Hsin Chan Tsai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 |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和聲 Backing Vocals|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主要錄音師 Main Recording Engineer|徐玉光 Isidore Hsu
主要錄音室 Main Recording Studio|輕鬆玩工作室 Studio-One
錄音室助理Recording Assistant|江昱澄 Allen Chiang、林彥慶 Yen
鼓共同監製&錄音師 Drum Co-Producer &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鼓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鼓錄音助理 Drum Recording Assistant|于世政 Shih Cheng Yu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李詠恩 Joshua Lee
混音室 Mixing Studio|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 Mastering Studio|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毛琮文老師與他的tele
▶MV製作團隊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 | 雞肉飯影像工作室
Director 導演 | 陳健禾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李佳樺
Producer 製片 | 李光哲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張丁文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周昀楓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指導 | 順
Additional Camera B機攝影師 | 基奇
First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大助 | 何晟豪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鄭傑中
Gaffer 燈光師 | 順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 | 曾鈺展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 | 楊育鈞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 羅文璟
Set Decorator 執行美術 | 廖姿穎
Art Departmen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 林効賢、蘇立亞智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 | 花籽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蔣佳芸(李沐)、美少女工作室-偉文(林柏宏)
Hair Stylist 髮型師 | 林亞靜(定裝)、黃若宜(李沐) 、Zoom Hair Styling-Spud(林柏宏)
Cast 演員 | 林柏宏、李沐
Extras 群眾演員 | 張忠瑞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 | 黃煌智 Yellow
Transportation 九巴司機 | 廖桑車隊
Editor 剪接師 | 陳健禾
Colorist 調光師 | 朱四郎(圈起來映畫)
VFX _Artist 特效師 | 江光健、王芳俊(動工設計)
Front Design 標準字設計|鄭麗華(動工設計)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Anita、Cheer Chou、陳柏言
視覺、唱片裝幀|Li-Hua Cheng 鄭麗華(動工設計 mokraft)
企劃|啟兒 Cheer Chou/黃如琦 Jeannie H/戴均叡 (戴居) Roy Dai
歌詞用字指導|陳豐惠Tân Hong Hūi@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Li Kang Khioh Taiwanese Foundation
-本專輯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琢豐完售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3 16:21:21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bit.ly/swimmer_privatetalk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bit.ly/FBswimmer_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THE 6獨到之境
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品味亮相
Gran Turismo壯遊,源自於歐洲貴族為豐富自我、挑戰自我並開拓自我的深度旅程,藉由深度且親身的接觸,感受每一分旅途中的文化薈萃,拉高視野格局並深度探索自我,體驗以往不曾親臨的感動;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則是以此為底蘊,透過豪華重新詮釋壯遊意志並深植於設計理念,BMW慧眼獨到的美學品味塑造出優雅流線外型,結合大型豪華房車的舒適氛圍與敏捷操控的動感靈魂,傾全力雕琢旗艦GT之作,以不拘泥於框架的全新級距、媲美旗艦車款寬闊車室空間與駕馭感動,陪伴駕駛恣意馳騁,探索唯我獨到之境。
BMW總代理汎德於台北市Bellavita寶麗廣場打造祕境森林,展演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邀請媒體及車迷朋友一同感受並探索唯我獨到壯闊之境,導入兼具豪華與舒適機能的全新BMW 630i M Sport,鋪陳大器優雅,以饗喜愛鑑賞美學的品味人士,駕馭自在從容。
型塑優雅風範 勾勒斜背美型
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風格自成一格,奠基於精雕細琢的美學風範,演繹出眾而獨到的優雅品味,經典BMW雙腎型水箱護罩以一體式造型搭配具備主動轉向照明功能的全新L型智慧LED頭燈組,融合科技與經典,創造更顯簡約質感的風尚;全新雕琢的Air Curtain氣簾融入更具氣勢的M Sport前保桿設計,優雅姿態淋漓展現;目光移至車側,映上的則是BMW 6系列Gran Turismo充滿動感的肌理線條,同時透過畫龍點睛的方式以鍍鉻窗框勾勒出流暢車身線條,若是喜愛運動風格更可選擇黑色高光澤窗框,斜背車頂輪廓輔以Hofmeister kink C柱曲線無框車窗設計,以及呼應車頭線條的3D LED立體尾燈搭配全新M Sport後保桿及矩形尾管,更是再次強化整體車身線條的動感俐落,完美詮釋BMW純正運動血統。
不僅美型,BMW更將性能基因自然地融入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精心設計的M Sport套件包含M款空力套件、M字樣車側銘牌、雙邊單出矩形排氣尾管、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M款駕駛踏板組、M字樣前車門門檻、黑色車內頂篷、M款煞車套件與專屬19吋M款雙輻式輪圈其中藍色煞車卡鉗更顯耀眼,以此彰顯性能意圖並營造十足視覺張力。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 M Sport車身套件所打造的空力設計,強化了導引輪拱周圍氣流的效果,搭配車尾配置的主動式擾流尾翼,可在車輛時速達到120km/h主動升起,提高車尾下壓力表現強化車輛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演出,整體空力系統的升級,使油耗表現與行駛舒適性更為進階。
貼心科技 盡享舒闊之旅
感受優雅從容,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在車室內的每一分細節上雕琢,首先映入眼簾的Fine-wood梣木紋飾板與Sensatec皮質包覆儀錶檯,觸感舒適柔軟的Nappa真皮菱格紋雙前座舒適型電動座椅與鍍鉻材質點綴的操作介面,烘托出極致豪華韻味,觸手可及的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更是以絕佳彈韌握感,造就極其精緻的駕乘氛圍。
壯闊旅途不僅需要非凡優雅之姿相伴,更需舒適且靈活的空間布局貼近旅途需求。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底盤源自於7 系列旗艦車款,具備如同頭等艙般的豪華寬敞車室,長達3,070mm的軸距建構出兼具實用並可與家人朋友輕鬆共享的寫意空間,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讓車主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分璀璨美景,而雙後座Alcantara麂皮頭枕、後座椅背電動調整功能與16具harman / kardon揚聲器,更讓每一趟旅程從啟航之際便是舒適盛宴。在五人乘坐狀態下具備600公升的行李廂容積,透過40/20/40分離可傾倒後座椅背的輕鬆切換,後廂空間最高可擴充至1,800公升,滿足多樣化空間需求。
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以經典的駕駛導向設計為本,將新世代科技與靈動美感空間結合,透過12.3吋虛擬數位儀錶與12.3吋中控觸控螢幕鋪陳的全數位虛擬座艙,輔以位居車壇領先地位的iDrive 7.0操作介面、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功能、加大面積16%的HUD車況抬頭顯示器,更可同步智慧型手機整合系統,投放Google Maps或Apple Maps導航路線;以及全新升級的BMW智慧語音助理2.0,加入NLU自然語言辨識功能,讓車主在使用時能透過更加直覺且口語化的方式與助理進行互動,不論是車輛狀態或是旅途行程資訊,皆能透過全新BMW智慧語音助理2.0協助,成為旅途中的最佳夥伴。
BMW不只讓車主享受從容自適的豪華旅途,從啟程之際便能體驗BMW引領車壇的科技實力,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標配智慧Comfort Access免鑰匙系統及iPhone手機數位鑰匙,除了門把感應的開鎖/解鎖功能外(可視需求另外設定手機解鎖密碼),還可透過iPhone內建的Wallet錢包功能以iMessage分享數位鑰匙;同時,只要將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座上便能直接啟動引擎,讓車主就此拋下翻找車鑰匙的慌忙,以優雅用車姿態恣意駕馭,使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的靈動美感透過科技氣息的襯托而更昇華。
構築安全之上 48V高效複合動力御風馳騁
不論是心馳神往的駕馭體驗抑或是御風而行的壯闊之旅,安全向來是無可妥協的先決要件。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採用輕量化高鋼度車身與前鋁合金雙A臂、後鋁合金多連桿懸吊幾何,完整標配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包括主動防撞輔助系統與行人偵測、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主動車道維持輔助、壅塞交通輔助系統、車側防撞輔助、路口車流防撞輔助、閃避轉向輔助、盲點偵測系統、前後方車流警示、後方防追撞警示、360度環景輔助攝影等以外,更新增自動倒車輔助系統,同時升級道路虛擬實境顯示功能,清楚顯示車輛周圍的狀況於儀錶中央區域並搭配速限提示功能,給予車主最全面的安全防護。
BMW向來立足於科技的前端,以領航者之姿展現巨擘實力,為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搭載全新進化的BMW EfficientDynamics高效動力科技,導入48V高效複合動力。BMW 630i M Sport配備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汽油引擎,擁有258匹最大馬力、400牛頓米的最大扭力,搭配Steptronic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而全新導入的48V高效複合動力系統內建啟動發電機與第二具電池輔助,可於全油門急加速時啟動eBoost功能,提供額外11匹馬力輔助,有效降低渦輪遲滯特性,優化加速表現並提升舒適性;當車速低於15km/h時系統會提早關閉引擎,車輛慣性滑行與煞車時,系統會主動回充電能,若是車輛動態行車模式為EcoPro與Comfort且車速介於25km/h至160km/h之間,駕駛鬆開油門時便會關閉引擎轉為慣性滑行,而受惠於48V高效複合動力系統提升20%的引擎啟動速度並大幅降低引擎啟閉時的震動,駕駛輕踩油門或煞車後,引擎會以幾無察覺狀態重新啟動,不僅有效降低油耗,更打造加倍舒適的乘坐體驗。
全新BMW 6系列Gran Turismo不僅具備48V高效複合動力系統,擁有傲人技術的BMW TwinPower Turbo引擎更是在BMW 6系列Gran Turismo完美展現精湛功力。透過雙渦流單渦輪增壓技術、高精度噴射、VALVETRONIC全可變氣門正時和Double-VANOS可變凸輪軸正時等技術,將最大噴射壓力控制在200至350 bar之間,讓燃油控制精準度更佳,確保燃油使用接近完全燃燒境界。新世代BMW TwinPower Turbo引擎亦擁有鋁質輕量化、極小化等雙重優勢,結合強大的運作效率,達成靈敏的動能反應與迅速的轉速特性,全新BMW 630i M Sport,擁有258匹最大馬力,0-100加速6.5秒,輕快的油門反應與運動表現,讓BMW 6系列Gran Turismo的車主可盡情沉浸每一分鐘,享受每一個彎道,恣意徜徉無拘無束的駕馭快感。
全新BMW 6系列建議售價:368萬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6-series #6GT #剛剛好水餃 -
琢豐完售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28 10:27:53#art #inkart #painting
無數的細砂曠日廢時的沉積在海盆中,透過地表壓力的擠壓改變質地,再因造山運動而隆起於水面,又經無情的海潮日積月累拍打,不疾不徐,一分一毫的琢磨出各種奇石怪岩,此等時空經歷絕非是三言兩語所能訴盡。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琢豐完售 在 當我在旅行的路上 Wendy's Travel plus goodies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搞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地方,就哪裡也去不了。」
-
重版出來是我人生中前三名最推薦+喜歡的日劇
也認為是#人生必看日劇 的榜上名單
從2016年看了這部之後就一直都超推薦,還重看好幾次
雖然有一點點雞湯跟熱血的女主角,過去一直無法稱為第一名,但如果他是第三名,我會說一二名從缺(不過現在我找到人生中第一名「短劇開始啦」)而至今重版出來仍在我的前三名中,第二名還在從缺(笑)
「重版出來」翻譯成中文就是「再版成功」的意思,是出版業人員最感到幸福的時刻。
聽到再版,真的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故事從女主角黑澤心(綽號小熊)踏入出版公司面試開始,他原本是柔道選手,卻因為受傷無法繼續完成夢想,轉往編輯,而特殊的面試表現受到社長賞賜(第一集就給社長過肩摔),成為漫畫月刊的新人編輯,從零開始、以重版出來為目標的故事。
-
一開始就被小熊引用的柔道名言「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給吸引,而這句話雖然源於柔道,卻能應用在生活各種事情上。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必須要用在對的地方、以最好的方式發揮出來;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和伙伴,一起互利共生、茁壯成長的合作精神。」
日劇10集不長
但是每一集深入的課題都很有意思
畫風變調的大師級漫畫、要被腰斬的漫畫、勢利的編輯、萬年助手的心酸、人氣作者被挖角、爆發性的新人⋯⋯等
也是我第一次看日劇是集集都哭😭
真的每一集都很好哭,很感人,卻又很溫暖
(而且這種哭我認為是一種發洩,哭完心情很好)
小熊雖然是有點超現實的聖女角色,卻不討人厭
很喜歡透過這部劇,了解漫畫家、編輯,甚至是銷售業務跟書店之間的關係
前五集主要是透過每一集像單元劇去認識漫畫編輯跟漫畫間中之間的關係
➡️「一部漫畫就算好看,也不一定會成功。
但是,如果有有想法且願意付諸行動的銷售員,協調配合度高的責任編輯,以及喜歡作品而想與讀者分享的書店店員,
就有成功的機會。」
編輯跟作者的關係,就像是兩人三腳,一起向前邁進
漫畫月刊上總有超人氣、低人氣、新人等等各式各樣漫畫
透過每一集步步認識不同漫畫家跟編輯的故事
還有看似很勢利又討厭的編輯-安井,其實過去也曾是個熱血編輯
經歷了各種事件後,主編對他說的:
➡️「一直以來謝謝你,多虧你以為雜誌賺了錢,其他的作品就能冒些風險,在關鍵時刻搶下先機。」
出版業者或許也有滿腔熱血,卻不敵現實殘酷,所以如何在這中間取捨,也讓我們能更了解出版業生態。
而從劇情中段開始就是在琢磨小熊慧眼識英雄,挖到具有獨特魅力的新人漫畫家-中田伯
但後面仍有編輯與漫畫家的拉扯,同為新人的兩人,從中找到雙方的步調
中間穿插了五百旗頭的故事
為什麼五百旗頭如此完美?他效仿社長的「積善行為」
這部分雖然比較平淡,但畫龍點睛的效果我很喜歡
➡️「行善可以積攢幸運,你要思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把這些幸運用在那些地方,在那些人生項目上取勝。」
積累著ㄧ生大大小小的幸運,只願讓出版社的書都能大賣,除了努力,還有那些幸運
這部分我覺得用輕鬆可愛的方式去呈現,也讓我更加相信,在能負擔起的狀態下,每個月做一點點善事利他,或許也是為未來累積一點好運吧
這部日劇其實讓我認識很多演員,不論是黑木華、坂口健太郎、永山絢斗、小日向文世跟室剛,甚至雖然聽聞很久但第一次看小田切讓
主要角色其實我原本都不認識,但這齣劇的魅力就是,除了被劇情吸引,也能感受到演員的演技實力
其實要說感想,每一集都拆開來講真的可以講很久,就是屬於「重版出來」的魅力
而且平時有在看漫畫的人真的超·適·合看這部日劇
本身就有一點概念,再加上劇中漫畫家感覺上有參考實際上的真人,稍微能看到漫畫家的相似之處
像是連載超長時間Jojo的奇幻冒險作者-荒木飛呂彥、出道第一部作品就爆紅的超長連載航海王-尾田榮一郎、充滿視覺衝擊的新星漫畫進擊的巨人-諫山創
重版出來日劇是漫畫改編,我也有去看漫畫原作
但發現比較之下,漫改日劇居然有贏過漫畫原作!真的非常厲害!
最後,
低潮的時候很適合看 「短劇開始啦」跟「重版出來」
前者會讓你接受低潮,與之共處
後者像溫暖的日光,感到鼓舞
真心推薦 ⭐️4.8顆星
Ps:8/30 起緯來日本又要重播囉!
劇名是「漫畫出版小姐」
週一至週五的晚上9:00 !
#重版出來 #漫畫出版小姐 #黑木華 #坂口健太郎#小田切讓 #松重豐 #永山絢斗 #安田顯#小日向文世#室剛
#溫的日劇瘋 #溫暖 #勵志 #熱血
琢豐完售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周震宇的聲音魅力學》自序
【成為人聲力量的收集者,也成為創造者】
在某些時刻,我會深深著迷於人聲,並且從中得到的力量。
二十六年前,教我配音的王蕙君老師對著懵懂的我說:
「震宇啊~你以為我教你的是配音嗎?
我教你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她充滿權威又循循善誘的聲音,
在我進入配音圈之後,越發如雷貫耳,
影響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二○○七年,我和太太在法院公證結婚,
當法官詢問新人是否願意結為夫妻時,
我太太那一聲「我願意」,
是那麼從容、冷靜、篤定,
我聽到了她對我們婚姻的信心。
二○一四年,我在恩師楊田林老師的指引下,
參加了陳怡安博士的「生命對話與敏感度訓練」,
在輪到我分享生命故事時,我侃侃而談,
他老人家聽完之後給我的點評是:
「震宇~你剛剛做了很棒的lecture(講課)。」
當下我沒有聽懂,尚且沾沾自喜。
結訓回到家,我反覆聽著老師的回饋錄音檔,
赫然發現我錯了! 這是一門學習對話的課程,
我竟然自動進入「講課」模式,而不是在與人「對話」!
老師的聲音不帶責備、沒有貶低,
而是充滿智慧的如實反饋,
四兩撥千金的打開了我對人的敏感度。
回想起來,大學時代好哥兒們模仿郭富城講話的聲音,
笑鬧著陪我走過青澀歲月;
孩子第一次開口叫我「把拔」的聲音,
純粹、美好得找不到字詞可以形容 ;
我母親抱著我女兒、兒子說話的聲音,
溫馨到整個空間彷彿都冒出愛心 ;
父親在我婚禮上致詞那喜悅又驕傲的聲音,
以及學員在下課之後特別來向我道謝的真誠聲音……
這些給過我力量的人聲,
我都收藏在記憶中,
它們總是能夠喚醒那些我經歷過、連結了歡愉與感動的時刻。
人聲的存在,就是為了要與他人互動、交流,
促進彼此的理解、提升存活的機率。
在溫飽不成問題的現代社會,
用適當的感情、適當的聲音來說話
更是我們與人建立關係,
取得精神資源、情感資源的重要方式。
威斯康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來絲莉•塞爾策(Leslie Seltzer)
曾經過作一個母親的聲音對女兒的生理影響的實驗,
她發現「在人際關係中,聲音對荷爾蒙的調節,
具有與身體接觸同樣強大的力量」,
人聲可以隔空影響另一個人,豈可小覷?
法國耳鼻喉科醫師,同時也是語音矯正師尚•亞畢伯(Jean Abitbol)
在他的著作《好聲音的科學》裡提到:
「人聲是一種需要和他人配合的樂器。
我們說話或唱歌,都是為了某個人,讓他聽見,
為了一群觀眾,讓他們聽見。」
而人聲的力量,就在於能夠調動他人內心的潛力、感情、動機。
一位稱職的老師或教練,
會善用自己的聲音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潛力 ;
一位優秀的演員,會知道如何透過自己的聲音
去引動觀眾的感情 ;
一位銷售高手,會在介紹產品時,
巧妙的用聲音去點燃潛在客戶的購買動機 ;
一位敏感度高的醫師,
會讓他的聲音成為醫治的一部分,使患者感到安心 ;
一位有實力的領導人,
絕對不會忽略自己聲音裡所傳達的非語言訊息,
因為大家都豎起耳朵在聽他。
配音工作的經驗告訴我,
人聲離開了「角色」便不會有力量。
希臘哲學家Galen的名言「聲音是靈魂的反射鏡」
是我授課時最常引用的金句,
聲音就像靈魂一樣,看不見、摸不著,
需要有個實體可以附著,
當我們開口說話,聲音可以附著在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上面,
加持這個角色的「說話內容」,
當角色、語意(也就是說話內容)和語氣(也就是聲音)三者同步時,
影響力便水到渠成。
因此,當我跨入教學領域,
我便把「聲音九大原型」編進教材裡面,
帶領學員從這九個原型當中
體驗玩聲音的快樂、琢磨不同原型的聲音魅力。
天真者、凡夫俗子、英雄、梟雄、
智者、丑角、情人、照顧者、王者這九大原型
各有不同的聲音特質,
這些聲音特質不只出現在戲劇的角色當中,
更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我將這九種原型的聲音特質,
視為九種不同的聲音力量,
我們可以透過學習來打開自己的聲音彈性、
擴大自己聲音的力量。
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要原型,
卻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其他原型-既學習性格裡的正向特質,
也學習聲音裡那份的獨特力量,
讓自己可以朝著平衡各原型特質的境界修練,
成為圓融的存在。
蔣勳老師在《美的覺醒》有個優雅的提問: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聲音在我們生命裡所扮演的角色。
到最後,聲音會不會是一個聽覺走向心靈的過程?」
作為聲音表達教育工作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萬法歸宗,所有的外在修練,
都是在呼應自己心智進化的需求,
因為「美好的聲音-竟然是我們自己心裡面的渴望」。
我熱切期盼有緣相遇的每位讀者、學員、朋友
都能透過「聲音九大原型」的學習,
打開自己的聽覺敏感度,成為人聲力量的蒐集者,
讓自己腦袋裡的「人聲資料庫」庫藏豐富,
並且去找到、聽到、正視自己的人聲力量,
在每一次開口說話時,
有意識的去發揮自己聲音裡的力量,
創造出利己利人的價值,成為人聲力量的創造者。
琢豐完售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幽默家的自白】
這次來看個輕鬆一點的短篇,出自歐·亨利的〈幽默家的自白〉。
故事是這樣的:主人公是一位幽默的人,在生活中總能妙語如珠,逗得身邊的人哈哈大笑──直到,他辭掉了工作,開始以「寫笑話」謀生......
道理滿簡單,大概就是個興趣成為職業之後,在生活的壓力下變質的故事。那麼,以歐·亨利一貫的手法,你能猜到最後主人公的結局嗎?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幽默家的自白 / 歐·亨利
一種毫無痛苦的疾病在我身上持續潛伏了二十五年,接著突然發作了,人們說我得了這種病。
但是,他們不稱它為麻疹,而稱它為幽默。
公司裡的職員湊份子買了一個銀墨水台,祝賀經理的五十壽辰。我們擁到他的私人辦公室裡去送給他。
我被推選為發言人,說了一段準備了一星期之久的短短的賀詞。
這番話非常成功,全是警句、雙關語和可笑的牽強附會,笑聲幾乎震倒了這家公司——在五金批發行業中,它算是相當有實力的。老馬婁本人居然咧開了嘴,職員們馬上順水推舟,哄堂大笑。
我作為幽默家的名聲就是那天早晨九點半開始的。
之後好幾個星期,同事們一直煽動我自滿的火焰。他們一個個跑來對我說,我那番話是多麼俏皮,老兄,並且向我解釋講話中每一處詼諧的地方。
我逐漸發覺他們指望我繼續下去。別人可以正經地談論生意買賣和當天的大事。對我卻要求說一些滑稽和輕鬆的話語。
人們指望我拿陶器也開開玩笑,把搪瓷鐵器挖苦得輕巧些。我是簿記員,假如我拿出一份資產負債表而沒有對總額發表一些逗樂的評論,或者在一張犁具的發票上找不到一些令人發笑的東西,別的職員們便會感到失望。
我的聲望逐漸傳開,我成了當地的「名人」。我們的鎮子很小,因而才有這種可能。當地的日報經常引用我的言論。社交集會上,我是不可或缺的人。
我相信自己確實也有點兒小聰明和隨機應變的本領。我有意培養這種天賦,並且通過實踐加以發展。我的笑話的性質是善意親切的,絕不流於諷刺,惹別人生氣。人們老遠見到我便露出笑容,等到走近時,我多半已經想好了使他的笑容變為哈哈大笑的妙語。
我結婚比較早。我們有一個可愛的三歲男孩和一個五歲的女孩。當然,我們住在一幢牆上攀滿蔓藤的小房子裡,過著幸福的生活。我在五金公司擔任簿記員的薪水不很優厚,但可以摒絕那些追逐多餘財富的惡僕。
我偶爾寫些笑話和我認為特別有趣的隨感,寄給登載這類作品的刊物。它們馬上全被採用了。有幾個編輯還來信鼓勵我繼續投稿。
一天,一家著名週刊的編輯給我來了信。他建議我寫篇幽默文章,填補一欄地位,還暗示說假如效果令人滿意,他準備每期都刊登一個專欄。我照辦了。兩星期後,他提出和我簽訂一個合同,報酬比五金公司給我的薪水高得多。
我非常高興。我妻子已經在她心目中替我加上了一頂不朽的文學成就的桂冠。那天晚飯,我們吃了炸蝦餅和一瓶黑莓酒。這是我擺脫單調工作的機會。我非常認真地同路易莎把這件事研究了一番。我們一致認為應當辭去公司裡的職位,專門從事幽默。
我辭職了。同事們設宴為我送別。我在宴會上的講話非常精彩。報紙發表了全文。第二天早晨,我一覺醒來,看看鐘。
「啊呀,晚啦!」我嚷著去抓衣服。路易莎提醒我,如今我已經不是五金和建築材料的奴隸,而是專業的幽默家了。
早飯後,她得意地把我帶到廚房旁邊的小房間裡。可愛的女人!我的桌子、椅子、稿紙、墨水、煙灰缸全都擺好了。還有作家的全套配備——插滿新鮮玫瑰和忍冬的花瓶,牆上去年的舊日曆,詞典,以及在靈感空檔時嚼嚼的一小袋巧克力。可愛的女人!
我坐下來工作。牆紙的圖案是阿拉伯花葉,或者蘇丹的宮女,或者——也許是四邊形。我的眼睛盯住其中的一個圖案。我想到了幽默。
一個聲音驚醒了我——路易莎的聲音。
「假如你不太忙,親愛的,」那個聲音說,「來吃飯吧。」
我看看表。哎,時間老人已經收回了五個小時。我便去吃飯。
「開頭的時候,你不應該太辛苦,」路易莎說,「歌德——還是拿破崙?——曾經說過,腦力勞動每天五小時已經夠了。今天下午你能不能帶我和孩子們去樹林子裡玩玩?」
「我確實有點累。」我承認說。於是我們去樹林子了。
不久以後,我進行得很順利。不出一個月,我的產品就像五金那麼源源不斷。
我相當成功。我在週刊上的專欄引起了重視,批評家們私下議論說我是幽默界的新秀。我向別的刊物投稿,大大增加了收入。
我找到了這一行的訣竅。我可以抓住一個有趣的念頭,寫成兩行笑話,掙一塊錢。稍稍改頭換面,完全可以抻成四行,使產值增加一倍。假如翻翻行頭,加一點韻腳裝飾和一幅漂亮的插圖,便成了一首詼諧的諷刺詩,根本無從辨認它的本來面目。
我開始有富餘的錢了,我們添置了新地毯和風琴。鎮上的人也對我另眼相看,把我當做有點地位的人,不像以前在我做五金公司職員時,只把我當做一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滑稽角色。
五六個月後,我的幽默仿佛漸漸枯涸了。雙關妙語和雋永辭句不再脫口而出。有時候我的素材告急。我開始留意朋友們的談話,希望從中汲取一些可用的東西。有時候我咬著鉛筆,一連好幾個小時瞪著牆紙,想搜索一些不經雕琢、愉快詼諧的泡沫。
對於我的朋友們,我成了一個貪婪的人,一個莫洛克、約拿和吸血鬼。我心力交瘁,貪得無厭地待在他們中間,確實掃他們的興。只要他們嘴裡漏出一句機警的話,一個風趣的比喻,或者一些俏皮的言語,我就像狗搶骨頭似的撲上去。我不敢信任自己的記憶力,只得偷偷轉過身去,可恥地把它記在那個須臾不離的小本子上,或者寫在上過漿的襯衫硬袖管上,準備來日之用。
我的朋友們都以憐憫和驚訝的眼光看我。我已經判若兩人。以前我給他們提供了消遣和歡樂,而今我卻在剝削他們。我再也沒有笑話供他們逗樂了。笑話太寶貴,我可不能免費奉送我的謀生之道。
我成了寓言中可悲的狐狸,老是誇獎我的朋友們——烏鴉——的歌唱,指望他們嘴裡能掉下我覬覦的詼諧的碎屑。
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迴避我。我甚至忘了怎麼微笑,即使聽到了我要竊為己有的話,也不報之以笑臉。
我搜集材料時,沒有一個人、一個地點、一段時間或者一個題目能夠逃脫。甚至在教堂裡,我那墮落的想像也在莊嚴的過道和廊柱之間搜尋獵物。
牧師念長韻詩的時候,我立刻想道:
「頌詩——訟師——包打官司——長韻——長贏——少輸多贏。」
說教通過我思想的篩子,只要我能發現一句妙語或者俏皮話,牧師的告誡就全不在意地漏了過去。合唱團的莊嚴的讚美詩也成了我思緒的伴奏,因為我念念不忘的只是怎麼把古老的滑稽加以新的變奏,正如把高音變為低音,低音變為中音一樣。
我自己的家庭也成了我的狩獵場。我妻子非常溫柔、率真、富於同情心、容易激動。她的談話曾是我的樂趣,她的思想是永不枯涸的愉快的源泉。現在我利用了她。她蘊藏著女人特有的可笑而又可愛的矛盾想法。
這些渾樸和幽默的珍寶本來只應該用來豐富神聖的家庭生活,我卻把它公開出售了。我極其狡猾地慫恿她說話,她毫不起疑,把心底話全掏了出來。我把它放在無情的、平庸的、暴露無遺的印刷物中公之於世。
我一面吻她,一面又出賣了她,簡直成了文學界的猶大。為了幾枚銀元,我給她可愛的坦率套上無聊的裙褲,讓它們在市場上跳舞。
親愛的路易莎!晚上我像殘忍的狼窺視荏弱的羔羊那樣,傾聽著她喃喃的夢話,希望替我明天的苦工活找些啟發。不過更糟的事還在後面。
老天哪!下一步,我的長牙咬進了我孩子的稚氣語言的脖子。
蓋伊和維奧拉是兩個可愛的思想和語言的源泉。我發現這一類的幽默銷路很好,便向一家雜誌社提供一欄「兒時記趣」。我像印第安人偷襲羚羊似的偷偷接近他們。我躲在沙發或閘背後,或者趴在園子裡的樹叢中間,竊聽他們玩耍嬉笑。我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無情貪漢。
有一次,我已經山窮水盡,而我的稿件必須在下一班郵件中發出,我便躲在園子裡一堆落葉底下,我知道他們會去那兒玩耍。我不相信蓋伊會發覺我躲藏的地點,即使發覺了,我也不願意責怪他們在那堆枯葉上放了一把火,毀了我一套新衣服,並且幾乎送掉我一條老命。
我自己的孩子開始像躲避瘟神似的躲著我。當我像可怕的食屍鬼那樣向他們掩去時,我總是聽到他們說:「爸爸來啦。」他們馬上收起玩具,躲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去。我成了多麼可悲的角色!
我經濟上搞得不壞。不到一年,我攢了一千元錢,我們生活得很舒服。
可是這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我不清楚印度的賤民是怎麼樣的,但我仿佛同賤民沒有區別。我沒有朋友,沒有消遣,沒有人生的樂趣。我的家庭幸福也給斷送了。我像是一隻蜜蜂,貪婪地吮吸著生命最美好的花朵,而生命之花卻畏懼和回避我的蜇刺。
一天,有人愉快而友好地笑著向我打招呼。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遇到這類事情了。那天我打彼得·赫弗爾鮑爾殯儀館走過。彼得站在門裡,向我招呼。我感到一陣異常的難過,停了下來。他請我進去。
那天陰冷多雨。屋子裡一個小爐子生著火,我們進了屋。有顧客來了,彼得讓我獨自待一會兒。我立刻產生了一種新的感覺——一種寧謐與滿足的美妙感覺。我打量一下四周一排排閃閃發亮的黑黃檀木棺材、黑棺衣、棺材架、靈車的撣子、靈幡,以及這門莊重行業的一切配備。這裡的氣氛是和平、整飭、沉寂的,蘊含著莊嚴肅穆的思想。這裡處於生命的邊緣,是一個籠罩在永恆的安靜下的隱蔽場所。
我一走進這裡,塵世的愚蠢便在門口和我分了手。在這個陰沉嚴肅的環境裡,我沒有興趣去思索幽默的東西。我的心靈仿佛舒服地躺在一張鋪著幽思的臥榻上。
一刻鐘前,我是個眾叛親離的幽默家。現在我是個怡然自得的哲學家。我找到了避難所,可以逃避幽默,不必絞盡腦汁去搜尋嘲弄的笑話,不必斯文掃地博人一粲,也不必費盡周折去思索驚人妙語了。
以前我和赫弗爾鮑爾不是很熟。他回來時,我讓他先說話,惟恐他的談吐同這個地方的挽歌般美妙的和諧不相稱。
可是,不。他絕沒有破壞這種和諧。我寬慰地長歎一口氣。我生平從不知道有誰的談吐能像彼得那樣平淡無奇了。同他相比,死海都可以算是噴泉了。沒有一丁點風趣的火花和閃光來損害他的語言。他嘴裡吐出的字句像空氣那般平凡,像黑莓那般豐富,像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吐出的、一星期前的行情紙條那樣不引人注意。我激動得微微顫抖,拋出我最得意的笑話試了他一下。它無聲無息地反彈了回來,鋒芒全失。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這個人。
每星期我總有兩三個晚上遛到赫弗爾鮑爾那裡去,沉湎在他的後屋裡。那成了我惟一的樂趣。我開始早些起身,快快趕完工作,以便在我的安息所裡多消磨一些時間。在任何別的地方,我無法拋棄向周圍勒索幽默的習慣。彼得的談話卻不同,任憑我拼命圍攻,他也不打開一個缺口。
在這種影響下,我的精神開始好轉。每個人都需要一點消遣來解除工作的疲勞。如今我在街上遇見以前的朋友時,竟然對他們笑笑,或者說一句愉快的話,使他們大為驚訝,有時我竟然心情舒暢地同我家裡人開開玩笑,使他們目瞪口呆。
我被幽默的惡魔折磨得太久了,以致現在像小學生似的迷戀休息日的時間。
我的工作卻受到了影響。對我來說,工作已不是從前那種痛苦和沉重的負擔。我常常在工作時間吹吹口哨,思緒比以前酣暢多了。原因是我想早早結束工作,像酒鬼去酒店那樣,急於去到那個對我有益的隱蔽所。
我的妻子心事重重,猜不透我下午去哪兒消磨時光。我認為最好不要告訴她真相,女人不理解這一類事情。可憐的女人!——有一次她確實受到了驚嚇。
一天,我把一個銀的棺材把手和一個蓬鬆的靈車撣子帶回家,打算當做鎮紙和雞毛撣子。
我很喜歡把它們放在桌上,聯想到赫弗爾鮑爾鋪子裡可愛的後屋。但是被路易莎看到了。她怕得尖叫起來。我不得不胡亂找些藉口安慰她。但是我從她眼神裡看出,她並沒有消除成見。我只得趕快撤了這兩件東西。
有一次,彼得·赫弗爾鮑爾向我提出一個建議,使我喜出望外。他以一貫的踏實平易的態度把他的帳冊拿給我看,向我解釋說,他的收益和事業發展得很快。他打算找一個願意投資的股東。在他認識的人中間,他覺得我最合乎條件。那天下午我和彼得分手時,他已經拿到了我存款銀行的一千元支票,我成了他的殯儀館的股東。
我得意忘形地回到家裡,同時也有一點顧慮。我不敢把這件事告訴我妻子。但是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我可以放棄幽默創作,再度享受生活的蘋果,不必把它榨得稀爛,從中擠出幾滴博人一笑的蘋果汁——那將是何等的快慰!
晚飯時,路易莎把我不在家時收到的幾封信交給我。好幾封是退稿信。自從我經常去赫弗爾鮑爾那裡以後,我的退稿信多得簡直嚇人。最近我寫笑話和文章的速度非常快,文思也非常敏捷。以前我卻像砌磚那樣遲鈍而痛苦地慢慢拼湊。
其中一封是和我訂有長期合同的週刊的編輯寄來的,目前我們家的主要收入還是那家週刊的稿酬。我先拆開那封信,內容是這樣的:
敬啟者:
我社與您簽訂的年度合同已於本月期滿。我們深為抱歉地奉告,明年不再準備與您續簽。您以前的幽默風格頗使我們滿意,而且受到廣大讀者歡迎。但最近兩個月來,我們認為尊稿品質有顯著下降。
您以前的作品顯示了左右逢源、揮灑自如的詼諧與風趣,最近卻顯得苦苦構思,窮於應付,並有捉襟見肘、難以卒讀之感。
我們在此表示歉意,並通知您今後不擬接受尊稿,敬希鑒諒。
編者謹啟
我把這封信遞給我的妻子。她看了後,臉拉得特別長,眼裡含著淚水。
「卑鄙的傢伙!」她憤憤地嚷道,「我敢說你寫的東西同過去一般好。而且你花的時間連過去的一半都不到。」那一刻,我猜測路易莎想到了以後不再寄來的支票。「哦,約翰,」她帶著哭音說,「現在你打算怎麼辦呢?」
我沒有回答,卻站了起來,繞著飯桌跳起波爾卡舞步。我肯定路易莎認為這個不幸的消息使我急瘋了,我覺得孩子們卻希望我發瘋,因為他們拉拉扯扯地跟在我背後,學著我的步子。如今我又像是他們往日的遊伴了。
於是我說明高興的原因,宣佈我已經是一家殷實的殯儀館的合夥股東,笑話和幽默去他媽的。
我妻子手裡還拿著那封編輯的信,當然不能說我幹得不對,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除了表示女人沒有能力欣賞彼得·赫弗——不,現在是赫弗爾鮑爾股份公司啦——殯儀館後面那個小房間是多麼美妙的地方。
作為結尾,我再補充一點。今天在我們的鎮子裡,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受歡迎、更快活、說笑話更多的人了。我的笑話再度到處傳播,被人廣泛引用,我再度津津有味地聽著我妻子推心置腹的絮絮細語而不存圖利之心,蓋伊和維奧拉在我膝前戲耍,散播著稚氣幽默的珍寶,再也不怕我拿著一個小本子,像惡鬼似的盯在他們背後了。
我們的生意非常發達。我記帳,照看店務,彼得負責外勤。他讚嘆說我的機智、幽默與活潑足以使任何葬禮變成一個愛爾蘭式的追悼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