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營收預估公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營收預估公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營收預估公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營收預估公式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大盤上漲0.8%,指數來到10145點,距離2018年波段高點11270點,還有1100點左右的空間。但同一天中租-KY(5871)上漲6.31%,股價來到118元,創掛牌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中租2011年掛牌上市,上市後營運一直維持相對穩定,從2013年至2017年的獲利表現來看,除了20...

營收預估公式 在 健身查德|私人教練銷售攻略 |教練成功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8:19:49

五個開工作室一定倒的心態 「不想做業績又想創業是什麼心態呢?」 許多剛入行不到半年的教練, 常以為自己很解這個行業了, 就開始跟自己親朋好友募資, 說自己要開「健身房」。 #為什麼今年倒那麼多健身工作室呢? 就是把健身產業想得太簡單,查德簡單盤點幾個開工作室一定會倒的心態,不論你是已...

  • 營收預估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22:06:16
    有 283 人按讚

    昨天大盤上漲0.8%,指數來到10145點,距離2018年波段高點11270點,還有1100點左右的空間。但同一天中租-KY(5871)上漲6.31%,股價來到118元,創掛牌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中租2011年掛牌上市,上市後營運一直維持相對穩定,從2013年至2017年的獲利表現來看,除了2015年EPS較前年小幅衰退外,其餘年份都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營收、稅後淨利、每股盈餘年複合成長分別為8.0%、13.2%、8.8%。

    我是在2017年初,注意到中租的獲利表現優於過去幾年的平均水準,不過當時手上在操作其它股票,加上股價上漲速度極快,短短幾個月從55元一口氣上漲至90元,索性就不追了,而是等到股價回檔跌破80元後,才開始用力買進,最低買在74元。

    以中租當時的盈餘成長率來看,確實讓我有點意外,即便用最保守的數值預估,2017年的EPS也能有7.8元左右,等於市場只給它不到10倍本益比。因為我不是外資,第一時間並不清楚股票下跌的原因,我能判斷的只有公司基本面並無疑慮,後來才從發布的新聞中得知,原來是公司欲現增1.25億股的GDR來擴充營運資金,稀釋股本約11%,是本波下跌的主因。

    當股本膨脹10%,即便淨利能夠成長10%,每股盈餘也只能維持不變。當EPS無法持續向上提升,股價就會失去向上成長的動能。因此當一檔股票選擇增加股本時,一定要注意淨利的成長率必須要大於股本增加的速度才行。

    我主要看好中租的營運優勢在於,首先中租是台灣租賃業龍頭,累積超過40年中小企業融資經驗,穩居台灣租賃業領先地位,雖然台灣這些年的經濟成長趨緩,但中租透過業務的擴展,從大到飛機、太陽能板、小到酒吧的釀酒桶、甚至漁獲都能提供租賃貸款服務,讓中租在台灣營收及獲利仍然能夠保持雙位數的成長。

    此外,中國市場持續高度成長,中租在2005年取得全國性租賃執照(近年已經不再發放新執照),目前在大陸有41營業據點,90%以上為陸資企業,雖然中租已是最大外資租賃公司,但總客戶數還不到兩萬家,加上中國融資租賃業透率只有4%左右,遠低於歐美平均20%以上的水準。「除非中國政策突然改變,否則成長可以看到5、6年」仲利國際租賃總經理陳坤明肯定的說。

    加上在中國廣設據點,堅持只做各據點周圍90分鐘車程內的客戶,並加強審核來降低風險,中國延滯率從5年前的5%以上,今年第3季已降至2.3%,延滯率下降,提列呆帳費用持續減少,反應在財報上,對盈餘的提升功不可沒。

    展望2019年,中租表示,將維持台灣和大陸獲利雙引擎,台灣部分將由近年發展的新業務帶動穩定成長;大陸部分則將持續拓增新據點,今年預計將新增廣西南寧等四家分公司,並透過南寧強化延伸至泰、緬市場,和東協各子公司分進合擊,同時在馬來西亞、越南及菲律賓也都會增加據點,目標維持雙位數的成長表現。

    以2018年每股盈餘10.37元計算,以最新收盤價118元計算,本益比僅11.4倍,若維持去年配息率約45%,預估現金股利為4.6元,換算收益率為4.4%,如果預估盈餘成長率有12%,總報酬率為16%左右,總報酬本益比達1.4倍,符合公式買進標準!

    這篇文章是我在2019年2月寫的,當時中租的股價僅118元,我記得第一篇是寫信邦(3023), 印象中股價在80元左右,後來第二篇就是寫中租。

    🚩萬物皆可貸的百億兵團-中租-KY
    https://reurl.cc/bnRjQy

    🏆跟我一起存成長股
    https://www.pressplay.cc/link/C0A3C33A

  • 營收預估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30 17:42:29
    有 996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1加2條

    │英雄內戰:黑寡婦 Scarlett Johansson 狀告 Disney 背後的幾個數據│

    • 票房分紅損失超過5000萬:Marvel 電影《Black Widow 黑寡婦》女主角 Scarlett Johansson 剛剛在洛杉磯高等法院對 Disney 提告違約。當事人在訴訟文件中表示被告 Disney 並未遵守約定讓《黑寡婦》在電影院大規模獨家上映,而採取了損及票房可能性的同步上架串流 Disney+ 的發行方式。根據最早報導的華爾街日報以及稍後報導的紐約時報和娛樂產業媒體 The Warp 分別掌握的消息來源指出,依據合約中票房破10億美元之後的分紅條款, Johansson 女士因而損失的數字超過5000萬美元。三家媒體都沒有指明消息來源身份,不過數字完全一致,推測很可能就是熟悉合約的經紀人本人。

    • Disney+ 第一週就賣了6000萬:《黑寡婦》上映首週就創下疫情以來的最高票房紀錄,同時 Disney 還破天荒地公佈該片在 Disney+ 上以30美元定價賣了6000萬美元的首週成績。現在回頭看這6000萬美元等於直接從 Scarlett Johansson 口袋偷走,因為這些觀眾如果沒有可以串流可以選而必須去電影院買票,她就會收到她的票房分紅。轟轟烈烈的首週成績之後,《黑寡婦》的第二週票房甚至劇烈下滑了68%。目前為止總票房該片只達到3.27億(Disney+ 的銷售數據則不再公佈),成為2008年以來總票房最低的 Marvel 電影。 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日前才指控 Disney 的同步上架發行策略毀了原本可以是今年暑假大片的《黑寡婦》票房。Scarlett Johansson 和她的律師顯然也持相同見解。

    • 董事長還收了2100萬獎金:Scarlett Johansson 的律師也非常精明地在訴訟文件中將兩位 Disney 高官董事長 Bob Iger 和執行長 Bob Chapek 一起拖下水。律師認為 Disney 大力發展 Disney+ 的串流業務,結果造成 Scarlett Johansson 的分紅獎金損失,可是兩位高官卻可以因為串流業務帶來股價高漲而有更多的獎金入袋。比如去年初卸任執行長而專任董事長的 Bob Iger 在過去一年 Disney 業務受到疫情重挫的同時,仍然開開心心地拿走2100萬美元的獎金。

    • Disney 說可是我已經付你2000萬:本案最大的驚奇是 Disney 迅速採取非常強悍的口吻回應 Scarlett Johansson 的指控。Disney 在聲明中表示指控完全沒有依據,而且忽視了疫情對全世界帶來的影響。他們否認自己有違反合約規定,甚至還主動抖出 Johansson 已經拿到2000萬片酬,而並意有所指地暗示 Disney+ 的上架還是有額外使她得到收益。

    • 人家 Warner 給演職員的補償超過2億:本案的第二驚奇是 Disney 兩手一攤的態度,因為訴訟文件中稱當事人多次要求 Disney 提出補償措施卻始終被米老鼠帝國已讀不回。The Warp 報導指出許多業界人士和律師都非常驚訝 Disney 居然從頭到尾沒打算針對同步上架串流造成的合約權益損失補償他們的合約當事人。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另一家更激進的片廠 Warner 因為把全年的大片都拿去同步上架串流 HBO Max,目前已經因此支付了超過2億美元的補償金給幾部大片的相關人員。比如《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 1984》的導演 Patty Jenkins 和女主角 Gal Gadot 各自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補償金,以彌補他們原本會因為電影院票房拿到的分紅。

    • 《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的2億訴訟:Scarlett Johansson 的合約糾紛起因是傳統好萊塢合約經常會設有票房分紅獎金,以及日後家庭娛樂、電視授權等等市場的所謂「重播費」分潤。這種複雜的計算公式主要目的就是替這個風險極高的行分散風險,等電影真的非常成功才需要分配獎金給明星。最近另一起水落石出的訴訟是電視劇《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原創編劇 Frank Darabont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刺激1995》導演)向電視台討回2億美元的補償。未來這一類合約爭議有可能會越來越少。因為片廠開始採取類似 Netflix 的一口價做法,直接在合約中預付一筆買斷所有權利的費用。這種計價方式會堆高片酬,但減少日後的繁瑣流程和爭議。對片廠來說以後賺的全都是我自己的。昨天 Universal 以驚人的4億美元買下新版《The Exorcist 大法師》三部曲,或是早先 Netflix 以4.65億買下兩部《Knives Out 鋒迴路轉》續集之所以有這麼高的預算,一部份原因就是不再設分紅獎金。

    • 損失數字舉證困難:The Wrap 引述好萊塢律師 Devin McRae 的說法認為Scarlett Johansson 的訴訟贏面不小,但難度將會在證明自己實際損失的範圍。因為要在這種史無前例的產業亂局中預估沒有上架串流的《黑寡婦》原本可以在電影院賣出多少票房,應該會是一件讓律師人仰馬翻的舉證工作。

    ◇ 新聞來源:

    Scarlett Johansson Sues Disney Over 'Black Widow' Streaming Release(https://flip.it/yjlXBs)

    Scarlett Johansson Sues Disney Over ‘Black Widow’ Release(https://flip.it/hOddlC)

    Why Scarlett Johansson Might Have a Case Against Disney in ‘Black Widow’ Pay Suit | Analysis(https://flip.it/X20ZXz)

    ───────────────
    其他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串流大戰導致的內容荒使票房慘敗的電影《Waterworld 水世界》都準備開拍電視版│

    ◇ 新聞來源:A Waterworld TV Show Is in the Works(https://flip.it/7bDl2r)


    │串流還在燒錢的 NBCUniversal 獲益於主題樂園恢復營業使Q2營收顯著上昇│

    ◇ 新聞來源:NBCUniversal’s Quarterly Earnings Rise 13 Percent as Theme Parks Return to Profit(https://flip.it/0RZhBv)

  • 營收預估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7 21:48:10
    有 158 人按讚

    審慎選擇進場時機是投資能不能創造高獲利的重要關鍵,當你從成長股核心法則篩選出成長股,要如何判斷是否可以買進?

    我個人在決定是否進場的主要依據,是透過成長股的兩大算股公式,「本益成長比」與「總報酬本益比」來計算。

    透過公式的計算如果是本益成長比低於0.75,或者是總報酬本益比高於1.2,便是我會考慮買進的標的。

    以總報酬本益比來說,總報酬是指盈餘成長率加上殖利率,再把總報酬除以本益比,即可得出總報酬本益比的數字。

    總報酬本益比公式為:
    盈餘成長率+殖利率= 總報酬率
    總報酬率÷本益比 = 總報酬本益比

    我目前手上持有的個股,很多在進場前都符合總報酬本益比的買進條件,像是信邦(3023)、台積電(2330)、新普(6121)、優群(3217)、櫻花(9911)...等。

    以櫻花來說,過去5年的淨利成長率約10%,預估未來幾年的成長率可能約8~12%,預估盈餘成長率8%加上6%的殖利率,等於14%的總報酬率,櫻花的EPS約4元,如果股價46元,本益比為11倍,計算出來的總報酬本益比為1.27,就會符合公式的買進標準。

    為了讓大家方便運用,我也把總報酬本益比與本益成長比兩大算股公式,加入優分析的翻倍成長選股模組中,提供使用者做買進決策時的參考依據!

    但需要注意的是,模組中的公式試算功能,是以過去3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進行計算,在假設企業未來能夠維持過去成長率的情況下,所預估數值,因此使用者需要關注今年以來的累積營收及盈餘年增率是否有維持過去的成長率。

    另外,試算公式主要是提供使用者進場前的參考,最好還是需要進一步了解公司的長期展望,若不自行研究,只單憑公式做買進指標,則建議搭配停損策略運用。

    🚩找到屬於自己的翻倍成長股:
    http://bit.ly/2LVxY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