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綠能、經濟?從大潭藻礁公投案看人與環境的關係》
時事文章|初稿日期2021/2/26
本文編輯|鄭巧筠、吳柏緯
本文校正|林家宥、陳冠螢、吳佳芸
❐ 前言
近日環保團體正積極的推動藻礁公投案連署,如果連署通過,此案將會是我國第一起環境生態保育公投案,但不管這次連...
《環境、綠能、經濟?從大潭藻礁公投案看人與環境的關係》
時事文章|初稿日期2021/2/26
本文編輯|鄭巧筠、吳柏緯
本文校正|林家宥、陳冠螢、吳佳芸
❐ 前言
近日環保團體正積極的推動藻礁公投案連署,如果連署通過,此案將會是我國第一起環境生態保育公投案,但不管這次連署結果如何,這次的連署案已經將民間和政府爭執多年的環境和能源議題再次推回民眾的眼前。
❐ 藻礁怎麼了?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藻礁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藻礁是由無節珊瑚藻(也稱為殼狀珊瑚藻)在硬基質上生長形成的生物礁,由珊瑚藻一層層堆疊而成,十年才生長一公分,是極其珍貴的生態。
經學者證實,桃園藻礁歷經約7,600年的孕育,蘊含生物上的多樣性與地質上的豐富性,其多孔隙的特殊性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2013年,世人更透過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紀錄片「看見台灣」,看到台灣珍貴稀有的藻礁海岸壯闊之美。
台灣長達1,600公里的海岸線中,有藻礁分布的不到50公里。而座落於桃園市海岸線上的藻礁,北起大園區竹圍漁港,延伸到觀音海岸,南至新屋區永安漁港,則擁有連續約27公里長的地景。
這不僅是全台面積最大,同時也是全世界少見的特殊景觀,更是目前發現最大、最完整的藻礁生態系。
而面對全球逐漸步入極端氣候的危機,以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煤炭等化石燃料無疑成為了國際間的共識。
台灣也面臨能源轉型的問題,為了達成2025非核家園的期程,政府考慮調高天然氣的發電比例用以取代核能發電。
考量北部使用天然氣的需求,中油預計在桃園觀塘工業區進行投資。中油預定以填海造陸的方式在大潭海岸興建,施工後影響的不只是大潭藻礁,整個港區周圍海岸線的侵蝕及堆積的平衡將被打破。
這將嚴重衝擊到港區北側的白玉藻礁海岸及南側的觀新藻礁保護區。這使得整個港區的生態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
❐ 在環境、綠能和經濟間拉扯
桃園當前作為全台灣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全市近乎三分之二的海岸皆已被規劃為工商發展區的開發地。
而2007年中油在觀音保生里海岸所作的工程、2014年亞東石化為了搭建臨時碼頭而挖掘水道、2015年中油沙崙油庫修繕海纜管線、桃園海岸的兩個漁港、觀塘工業區和大潭電廠的出入水口導流堤等等的工程,都已經對桃園的藻礁生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桃園已有75%的藻礁遭到破壞,幾乎不再生長,而有些礁體則呈現一片死寂。
桃園縣政府在2014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觀音區小飯壢溪口以南,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的四公里海岸為「觀新藻礁」保護區,由政府投入經費與資源進行保育,這也是台灣目前僅存較為完整的藻礁生態。
環保團體表示,中油的填海造地、圍堤造港對整個藻礁生態系的破壞範圍甚大,影響深遠。除了污染的考量之外,工業區的興建會帶來的淤積沙,將覆蓋住藻礁使其死亡。
❐ 天然氣接受站真的有必要嗎?
台電表示:台灣需要更充裕、多元的電力來源,若第三接收站完工,能在遇到極端氣候的衝擊時,保持較為彈性電力調度。若第三接收站不能興建,大潭電廠在2023、2024年將會形成有機組卻沒燃料的窘境,對全國的供電造成響,也會破壞北部區域供電的平衡。
此外,若以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對改善空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量,比煤炭少了足足一半,各種汙染物排放量也會大幅降低。
而對於第三天然氣接受站因大潭藻礁保育議題,而遭環保團體要求停工。
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目前第三接收站的開發,基地已經縮小到10%,同時也採用友善工法,避開部分的藻礁區,致力保護相關生態。」
王美花也提到,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是為了讓能源轉型能夠更快速的發展,政府也積極推動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目的是在符合國際間對於減碳、降低空汙等等的環保需求下,提供給產業界足夠穩定的電力。
但政府在穩定供電的同時,也將會不留餘力的去保護大潭藻礁,並表示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不僅會避開藻礁區,完工後距離海岸邊也會有將近一公里的距離。
❐ 民眾聲音出的來嗎?
有桃園沿海的社區居民便無奈地表示,雖然中油所投資的開發案尚未有明確結果,但是來自民間的聲音,面臨長久以來不被重視的問題。
因為中油在觀塘工業區的開發案爭議不斷,使得環保署不再開放一般民眾進入觀塘藻礁專家會議。
民眾喪失了多元意見交換的機會,也顯示出公民在決策過程中能參與的部分極為有限。民意沒有受到尊重、來自基層的人民無法掌握充分的環境資訊,這些事件都顯示在地居民的知情與自主的權利遭受剝奪,現行的環境問題相關的決策不但缺乏公民參與,也不符合民主的基本精神。
相較於無聲與無奈的在地鄉親,由人民自發性組成的環保團體時常關懷多項公共議題,更參與搶救大潭藻礁行動。
他們積極的向政府爭取出席公聽會等各項會議的權利,並時常分享即時的會議紀錄影片,激發社會大眾對於這類公共議題的討論,期待能以此來影響握有權力的決策者,並對政府和企業形成壓力。
❐ 反思
*由於文章長度過長,改放至圖9
無節珊瑚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晨間美好
#老梅綠石槽
老梅綠石槽!位在新北市石門區老梅社區旁的老梅沙灘上,每年3到5月老梅石槽轉綠,綿延近2公里有如綠色地毯般,綠藻漸生覆蓋了這片礁岩,空拍而下,好似鋪上一層精緻的綠絨地毯。
這種讓人置身在群山雲海之間的奇景,不用跋山涉水、遠走他鄉。這裡曾經被CNN票選為台灣8大祕境之一,是季節限定的台灣海洋之美,這片因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在岸邊的火山礁岩,受到風浪長時間的海水侵蝕,形成縱向溝槽,每到春天,石槽上長滿綠色海藻,就形成季節限定的特殊景觀,站在觀景步道上吹著風,心情也跟著飛揚起來。
這片壯麗獨特的岸邊風光,綠藻成片生長的景象,讓我想起了在桃園岸邊獨有的粉紅藻礁。老梅的綠藻主要是以石蓴為主的藻類,而桃園海岸則是具備了植物造礁能力的藻礁。藻類造礁過程非常緩慢,比起動物造礁的珊瑚礁平均一年能長1公分的成長速度,實在要慢得太多,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無節珊瑚藻」來說,20年可能還成長不到1公分!
從看見海洋的美開始,快來找找你眼中最能表現出台灣海洋之美的作品吧~
優選的攝影作品了,大家投票了嗎?
歡迎參加人氣獎票選活動:https://www.surveycake.com/s/zkVe2
#壁如行腳憶起來
#藻礁永存
#828公投
無節珊瑚藻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因應8月28日四大公投要項之一的「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公投,行政院同意將大潭電廠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如此可以不浚深、不填地,避免傷害藻礁,做到生態與能源兼顧,也算小英政府從善如流,珍愛藻礁。
原本在高雄興達港及台中港已有兩個接收站,依「2025非核家園」計畫,核二廠的1及2號發電機組將除役,另外協和電廠的燃油機也要除役,必需增加大潭電廠8、9號機組的發電量;因此需要增建第三個天然氣接收站,就近直接將遠洋輸運的天然氣配供大潭電廠,如此較方便也較安全。
此次行政院決定「三接外推」,工期將延長2.5年,增加150億預算,由中油負擔,較合實效。總比遷移到林口或台北港等替代方案,需時10年以上,較合實效,也避免台灣陷入斷電危機。
而桃園的藻礁生態公園有何珍貴之處?藻礁是由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的鈣化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周遭表層無脊椎動物粘結或膠合,加上礦化作用,所形成富含碳酸鈣的生物礁體。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但珊瑚礁是「動物」造礁,成長在水質清澈的海域,生態豐富異常;而藻礁是「植物」造礁,它由紅藻層層堆疊而成,能在較惡劣的環境裡自成一片礁體,地溝內藏有許多物種。
藻礁擁有較珊瑚礁更為綿密的多孔性結構,提供了魚蝦貝類良好的生長環境,適合生物多樣性發展,如果棲地被污染破壞,這些物種也會跟著消失。
桃園藻礁最早的生成年代約有7500年歷史。在大園區潮音海岸的礁體超過6公尺高,年代約7620年。殼狀珊瑚紅藻具有保護棲地的重要功能,因為活珊瑚紅藻在生長時會緊貼老化的鈣化藻體,保護已形成的藻礁體,免受海浪侵蝕。爾藻類造礁過程緩慢,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無節珊瑚藻」為例,20年還成長不到1公分,比珊瑚礁平均年成長1公分,更為稀有特別。
典型桃園海岸的河口,因河川攜帶泥沙入海後,受到沿岸流由北往南輸送的影響,在河口堆積成沙嘴,與河道出口形成潟湖,退潮時潟湖內水位低,漲潮時則是一片汪洋。
桃園藻礁的分布地點從竹圍漁港西側之大鼎海岸、埔心溪口、新街溪口、老街溪口、富林溪口、大堀溪口、小飯壢溪口、新屋溪口到後湖溪口,完整藻礁約4.5公里,面積315公頃。桃園市至政府於2014年7月7日公告為「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
桃園藻礁是全球最獨特的大型淺海現生藻礁地景及生態系,地質特殊、生態豐富、生物多樣性高,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它的固碳功能可以減緩地球暖化的氣候危機。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將大潭藻礁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
大潭藻礁是精華中的精華,造礁的殼狀珊瑚藻種類最多,覆蓋率最高,24種造礁藻類有19種是世界新種。此處海岸蟹類豐富度遠高於墾丁國公園潮間帶,頂級掠食性動物裸胸鯙超過1200隻,證明生態豐富穩定,是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最大棲地,亦是國際瀕危物種紅肉ㄚ髻鮫的育幼場,全球僅剩約50隻的台灣白海豚也來這裡覓食。
至於大潭電廠200多公頃的用地,是我擔任桃園縣長時完成徵收的。在我上任之前,桃園縣沿岸土地大部分都因王永慶宣布要在桃園蓋六輕,而被土地掮客收購一空。
但因當時環保人士的堅決抗爭而遷移到雲林,炒地皮的人為回收資本,就將已收購的土地剝兩層皮。先是將土地上的土石賣給土石業者挖採,接著又讓有毒廢棄物充填到土石坑洞收取利潤,土地掮客來回賺錢,桃園縣海岸邊千瘡百孔,甚至形成大峽谷,慘不忍睹。
當年競選時我提出「黃金海岸」的計畫,上任後將破碎大地打造成後來的「桃園科技園區」。由於我的清廉高效率,而在上任短短幾個月完成225公頃的土地徵收,任何國家建設的用地如果取得有問題,一切計畫都會遙遙無期。
大潭電廠順利完工,成為全球最大燃氣渦輪發電廠,每小時可發電438萬度,占北台灣發電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比核四的預期發電量還高,可供應新竹以北科技園區80%的用電。
當時原有一個工業港的規畫,經我努力奔波,將它擴建為國際工商綜合港,因近鄰國際機場,海陸兩棲交通,加速桃園國際化。在我三年任期內,我馬不停蹄,盡其所能努力,因此對觀音的風土人情和未來發展,特別留念關懷。
不過當時大潭藻礁因經年累月被砂石掩沒,並未浮現出來,否則我一定會特別留意。如今行政院三接外推的政策,也算兼顧生態與能源。雖不滿意,尚能接受,希望國人同胞共體時艱,勿再各持己見,大家相忍為國吧。
無節珊瑚藻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因應8月28日四大公投要項之一的「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公投,行政院同意將大潭電廠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如此可以不浚深、不填地,避免傷害藻礁,做到生態與能源兼顧,也算小英政府從善如流,珍愛藻礁。
原本在高雄興達港及台中港已有兩個接收站,依「2025非核家園」計畫,核二廠的1及2號發電機組將除役,另外協和電廠的燃油機也要除役,必需增加大潭電廠8、9號機組的發電量;因此需要增建第三個天然氣接收站,就近直接將遠洋輸運的天然氣配供大潭電廠,如此較方便也較安全。
此次行政院決定「三接外推」,工期將延長2.5年,增加150億預算,由中油負擔,較合實效。總比遷移到林口或台北港等替代方案,需時10年以上,較合實效,也避免台灣陷入斷電危機。
而桃園的藻礁生態公園有何珍貴之處?藻礁是由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的鈣化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周遭表層無脊椎動物粘結或膠合,加上礦化作用,所形成富含碳酸鈣的生物礁體。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但珊瑚礁是「動物」造礁,成長在水質清澈的海域,生態豐富異常;而藻礁是「植物」造礁,它由紅藻層層堆疊而成,能在較惡劣的環境裡自成一片礁體,地溝內藏有許多物種。
藻礁擁有較珊瑚礁更為綿密的多孔性結構,提供了魚蝦貝類良好的生長環境,適合生物多樣性發展,如果棲地被污染破壞,這些物種也會跟著消失。
桃園藻礁最早的生成年代約有7500年歷史。在大園區潮音海岸的礁體超過6公尺高,年代約7620年。殼狀珊瑚紅藻具有保護棲地的重要功能,因為活珊瑚紅藻在生長時會緊貼老化的鈣化藻體,保護已形成的藻礁體,免受海浪侵蝕。爾藻類造礁過程緩慢,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無節珊瑚藻」為例,20年還成長不到1公分,比珊瑚礁平均年成長1公分,更為稀有特別。
典型桃園海岸的河口,因河川攜帶泥沙入海後,受到沿岸流由北往南輸送的影響,在河口堆積成沙嘴,與河道出口形成潟湖,退潮時潟湖內水位低,漲潮時則是一片汪洋。
桃園藻礁的分布地點從竹圍漁港西側之大鼎海岸、埔心溪口、新街溪口、老街溪口、富林溪口、大堀溪口、小飯壢溪口、新屋溪口到後湖溪口,完整藻礁約4.5公里,面積315公頃。桃園市至政府於2014年7月7日公告為「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
桃園藻礁是全球最獨特的大型淺海現生藻礁地景及生態系,地質特殊、生態豐富、生物多樣性高,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它的固碳功能可以減緩地球暖化的氣候危機。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將大潭藻礁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
大潭藻礁是精華中的精華,造礁的殼狀珊瑚藻種類最多,覆蓋率最高,24種造礁藻類有19種是世界新種。此處海岸蟹類豐富度遠高於墾丁國公園潮間帶,頂級掠食性動物裸胸鯙超過1200隻,證明生態豐富穩定,是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最大棲地,亦是國際瀕危物種紅肉ㄚ髻鮫的育幼場,全球僅剩約50隻的台灣白海豚也來這裡覓食。
至於大潭電廠200多公頃的用地,是我擔任桃園縣長時完成徵收的。在我上任之前,桃園縣沿岸土地大部分都因王永慶宣布要在桃園蓋六輕,而被土地掮客收購一空。
但因當時環保人士的堅決抗爭而遷移到雲林,炒地皮的人為回收資本,就將已收購的土地剝兩層皮。先是將土地上的土石賣給土石業者挖採,接著又讓有毒廢棄物充填到土石坑洞收取利潤,土地掮客來回賺錢,桃園縣海岸邊千瘡百孔,甚至形成大峽谷,慘不忍睹。
當年競選時我提出「黃金海岸」的計畫,上任後將破碎大地打造成後來的「桃園科技園區」。由於我的清廉高效率,而在上任短短幾個月完成225公頃的土地徵收,任何國家建設的用地如果取得有問題,一切計畫都會遙遙無期。
大潭電廠順利完工,成為全球最大燃氣渦輪發電廠,每小時可發電438萬度,占北台灣發電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比核四的預期發電量還高,可供應新竹以北科技園區80%的用電。
當時原有一個工業港的規畫,經我努力奔波,將它擴建為國際工商綜合港,因近鄰國際機場,海陸兩棲交通,加速桃園國際化。在我三年任期內,我馬不停蹄,盡其所能努力,因此對觀音的風土人情和未來發展,特別留念關懷。
不過當時大潭藻礁因經年累月被砂石掩沒,並未浮現出來,否則我一定會特別留意。如今行政院三接外推的政策,也算兼顧生態與能源。雖不滿意,尚能接受,希望國人同胞共體時艱,勿再各持己見,大家相忍為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