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烏克蘭鋼鐵產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烏克蘭鋼鐵產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烏克蘭鋼鐵產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烏克蘭鋼鐵產量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粘拔的幸福碎碎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多看幾次阿各位~裡頭透露著未來發大財的玄機 來講古一下,說點戰略圈都知道,但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常說,中國現在的狀況跟二戰時的日本很像,但到底哪些一樣,哪一些又不一樣呢? 日本的興起,主要是打贏日清與日俄戰爭,拿到的戰爭賠款與特權,依靠這些權力能夠舉債,進一步打造東亞最大的艦隊。然後第一...

  • 烏克蘭鋼鐵產量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24 12:34:19
    有 744 人按讚


    多看幾次阿各位~裡頭透露著未來發大財的玄機

    來講古一下,說點戰略圈都知道,但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常說,中國現在的狀況跟二戰時的日本很像,但到底哪些一樣,哪一些又不一樣呢?

    日本的興起,主要是打贏日清與日俄戰爭,拿到的戰爭賠款與特權,依靠這些權力能夠舉債,進一步打造東亞最大的艦隊。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趁歐洲打得不可開交,發展自己的工業,同時外銷賺取大量外匯,最重要的是站對邊,成為一戰的戰勝國,得到更多的權利。

    其中對日本最重要的,主要有幾項。滿州國的鐵與煤,與包含滿州到華北的糧食,還有中國出產的稀有金屬,對於打造軍用鋼鐵不可或缺。看似限制日本發展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其實隱含著認同讓日本成為英美認可的東亞代理人,因為實際上日本最大的鋼鐵輸入國就是美國,說白一點就是美國不點頭,日本根本沒能力打造二戰的帝國海軍。

    中國也一樣,冷戰最後選對邊,90年代後改革開放當西方的代工廠,被默認其共產統治的合法性,甚至南海檯面下的填海擴張,一路被小布希默許到奧巴馬時期。

    有一項對二戰日本與現代中國而言,更加重要的東西,叫做工具機,是「尖端科技的結晶」(嗨夥計),最先端的軍事武器都得要依靠這些小東西製造。如同中國現在可以從俄國偷偷進口逆向,買二線的烏克蘭技術填補,就是因為自己造不出來。日本當年也是利用列強矛盾,想盡辦法要弄到手,不然全部被英美抓在手上,實際上就是帝國的附庸。

    而且幾乎一樣的是,美國培植了東亞小老弟20年,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想要取而代之的怨恨。

    美國當年對擴張過度的日本,第一個手段就是貿易制裁,俗稱ABCD包圍網。真正對日本有致命威脅的,是美國停止輸出鐵,以及印尼的石油,中國於此其時並沒有課本上說的那麼重要。中國地區對日本的幫助,重點在稀有金屬,這也算德國為何那麼幫蔣的理由之一。

    俾斯麥的演說使他得到鐵血宰相的封號,也代表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是鋼鐵與戰鬥精神。但到了兩次大戰之間,已經變成鐵跟油了。

    對日本來說,鋼鐵跟石油都靠輸入,美國又開始限制日本的發展,若不想當美國小弟,就只有奮力一搏而已。中國現在也是,不想被當代理人與代工廠一輩子,再被壓著民主化跟多黨制,不如賭一把。

    各位可能很難想像,怎麼會蠢到這樣?其實比照台灣就知道,軍方的黃埔系統跟去留美國的,到底差在哪?黃埔若沒出過國,又不讀書的,幾乎都是看表面,覺得軍容壯盛就可以跟美國幹一架。但留美過或只是去受訓過的呢?大部分都覺得,美國人實在很鴨霸過分,但要跟美國打一仗,你他媽在開玩笑嗎?

    當年的山本五十六大概就是這種想法,被迫把頭洗下去,只好硬幹。

    總之,開戰前的日本,石油跟鋼鐵甚至糧食全部依靠進口,而美國禁運將很快讓日本海軍無油可用,再過兩年連軍艦維護都出狀況。珍珠港之所以發生,美國會大吃一驚,真正理由在於沒料到這個時間點,日本居然可以在沒有補給基地下,跨越幾千公里攻擊太平洋艦隊。

    日本很猛的,想盡辦法達成一次完美作戰。而美國失算的一點是,原本預估日本艦隊的油料臨界點還要再一兩月,但日本的臨界點算法是「最後一次出擊」的量,美國算的是「開不出去的狀況」。

    日本的進軍軌跡,幾乎都是圍繞在資源點與補給點上,往澳洲的攻勢,基本上都圍繞在切斷美國太平洋的節點,目的就只有一個「以戰逼和」。除了國民老百姓以外,大概只有豬武者會認為打得過美國。所以澳洲切斷作戰失敗,日本海軍就知道大勢已去。

    中國呢?現有資源的鋼鐵與石油一樣仰賴進口,中產階級富裕後,連糧食也不例外。若依照情報機構的預估,當前中國解放軍的空軍全體,若被切斷油鋼供應後,大概只有三個月的作戰儲備量。假設中國不顧一切要攻打台灣,放空其他地區,是可以把作戰能量放大到一年。

    中國比日本有優勢的地方兩點,一點是自產煤鐵跟石油,只不過產量一樣不足以供應戰時所需。另一點是陸地接壤中亞,只要打好俄國跟中亞諸國關係,戰略存量可以不必那麼擔心。但一樣會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頂多維持現狀,絕對不夠擴軍,更不要提開戰時的大量消耗。

    換言之,中國跟日本相同,對抗美國靠的是累積數十年的量,無法維持對抗體制的損耗。日本當年寄望,一年內消滅美國太平洋能量,然後依靠國際情勢,逼和美國承認日本的東亞勢力圈。中國也一樣,只能期望在東亞戰事中,消滅美國一兩支艦隊跟打擊幾個基地,逼和美國換取承認太平洋勢力分割。

    不過,問題永遠出在國會。

    珍珠港後國會宣戰,羅斯福從此之後,就只有選擇用力打跟小力打,先打跟後打的差別,不存在總統求和的選項。

    萬一中國真的想不開打下去,例如突襲橫須賀、打爆關島之類,會發生何事?最好的狀況,就是總統宣布報復,然後國會裝死,萬一國會全體通過給我往死裡打,那就沒救了。

    別擔心,中國軍官比台灣大多數人都知道狀況,現在我怕的是台灣人不怕死,不知道什麼叫做周刊航母。

  • 烏克蘭鋼鐵產量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24 10:38:40
    有 3,522 人按讚

    來講古一下,說點戰略圈都知道,但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常說,中國現在的狀況跟二戰時的日本很像,但到底哪些一樣,哪一些又不一樣呢?

    日本的興起,主要是打贏日清與日俄戰爭,拿到的戰爭賠款與特權,依靠這些權力能夠舉債,進一步打造東亞最大的艦隊。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趁歐洲打得不可開交,發展自己的工業,同時外銷賺取大量外匯,最重要的是站對邊,成為一戰的戰勝國,得到更多的權利。

    其中對日本最重要的,主要有幾項。滿州國的鐵與煤,與包含滿州到華北的糧食,還有中國出產的稀有金屬,對於打造軍用鋼鐵不可或缺。看似限制日本發展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其實隱含著認同讓日本成為英美認可的東亞代理人,因為實際上日本最大的鋼鐵輸入國就是美國,說白一點就是美國不點頭,日本根本沒能力打造二戰的帝國海軍。

    中國也一樣,冷戰最後選對邊,90年代後改革開放當西方的代工廠,被默認其共產統治的合法性,甚至南海檯面下的填海擴張,一路被小布希默許到奧巴馬時期。

    有一項對二戰日本與現代中國而言,更加重要的東西,叫做工具機,是「尖端科技的結晶」(嗨夥計),最先端的軍事武器都得要依靠這些小東西製造。如同中國現在可以從俄國偷偷進口逆向,買二線的烏克蘭技術填補,就是因為自己造不出來。日本當年也是利用列強矛盾,想盡辦法要弄到手,不然全部被英美抓在手上,實際上就是帝國的附庸。

    而且幾乎一樣的是,美國培植了東亞小老弟20年,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想要取而代之的怨恨。

    美國當年對擴張過度的日本,第一個手段就是貿易制裁,俗稱ABCD包圍網。真正對日本有致命威脅的,是美國停止輸出鐵,以及印尼的石油,中國於此其時並沒有課本上說的那麼重要。中國地區對日本的幫助,重點在稀有金屬,這也算德國為何那麼幫蔣的理由之一。

    俾斯麥的演說使他得到鐵血宰相的封號,也代表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是鋼鐵與戰鬥精神。但到了兩次大戰之間,已經變成鐵跟油了。

    對日本來說,鋼鐵跟石油都靠輸入,美國又開始限制日本的發展,若不想當美國小弟,就只有奮力一搏而已。中國現在也是,不想被當代理人與代工廠一輩子,再被壓著民主化跟多黨制,不如賭一把。

    各位可能很難想像,怎麼會蠢到這樣?其實比照台灣就知道,軍方的黃埔系統跟去留美國的,到底差在哪?黃埔若沒出過國,又不讀書的,幾乎都是看表面,覺得軍容壯盛就可以跟美國幹一架。但留美過或只是去受訓過的呢?大部分都覺得,美國人實在很鴨霸過分,但要跟美國打一仗,你他媽在開玩笑嗎?

    當年的山本五十六大概就是這種想法,被迫把頭洗下去,只好硬幹。

    總之,開戰前的日本,石油跟鋼鐵甚至糧食全部依靠進口,而美國禁運將很快讓日本海軍無油可用,再過兩年連軍艦維護都出狀況。珍珠港之所以發生,美國會大吃一驚,真正理由在於沒料到這個時間點,日本居然可以在沒有補給基地下,跨越幾千公里攻擊太平洋艦隊。

    日本很猛的,想盡辦法達成一次完美作戰。而美國失算的一點是,原本預估日本艦隊的油料臨界點還要再一兩月,但日本的臨界點算法是「最後一次出擊」的量,美國算的是「開不出去的狀況」。

    日本的進軍軌跡,幾乎都是圍繞在資源點與補給點上,往澳洲的攻勢,基本上都圍繞在切斷美國太平洋的節點,目的就只有一個「以戰逼和」。除了國民老百姓以外,大概只有豬武者會認為打得過美國。所以澳洲切斷作戰失敗,日本海軍就知道大勢已去。

    中國呢?現有資源的鋼鐵與石油一樣仰賴進口,中產階級富裕後,連糧食也不例外。若依照情報機構的預估,當前中國解放軍的空軍全體,若被切斷油鋼供應後,大概只有三個月的作戰儲備量。假設中國不顧一切要攻打台灣,放空其他地區,是可以把作戰能量放大到一年。

    中國比日本有優勢的地方兩點,一點是自產煤鐵跟石油,只不過產量一樣不足以供應戰時所需。另一點是陸地接壤中亞,只要打好俄國跟中亞諸國關係,戰略存量可以不必那麼擔心。但一樣會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頂多維持現狀,絕對不夠擴軍,更不要提開戰時的大量消耗。

    換言之,中國跟日本相同,對抗美國靠的是累積數十年的量,無法維持對抗體制的損耗。日本當年寄望,一年內消滅美國太平洋能量,然後依靠國際情勢,逼和美國承認日本的東亞勢力圈。中國也一樣,只能期望在東亞戰事中,消滅美國一兩支艦隊跟打擊幾個基地,逼和美國換取承認太平洋勢力分割。

    不過,問題永遠出在國會。

    珍珠港後國會宣戰,羅斯福從此之後,就只有選擇用力打跟小力打,先打跟後打的差別,不存在總統求和的選項。

    萬一中國真的想不開打下去,例如突襲橫須賀、打爆關島之類,會發生何事?最好的狀況,就是總統宣布報復,然後國會裝死,萬一國會全體通過給我往死裡打,那就沒救了。

    別擔心,中國軍官比台灣大多數人都知道狀況,現在我怕的是台灣人不怕死,不知道什麼叫做周刊航母。

  • 烏克蘭鋼鐵產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23 07:00:00
    有 2,506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歐洲能源政策發展系列報導:歐盟的誕生 從煤鋼.能源共同體開始

    【車諾比與福島事件是歐洲能源政策分水嶺 法國研發更安全技術成為核電大國 德國則逐步提高再生能源並訂出廢核時間表 但高電價加上燒煤污染引發民怨 德國不足電力仍須向法國購買核電 為顧及選票打開煤礦火力發電 更成為反噬梅克爾的力量】

    火是人類最早的能源,如果對火的馴服,讓人類從黑暗的史前時代走向文明,那麼在上個世紀經歷兩次大戰之後的歐洲,走向和平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一個免關稅互惠的煤鋼共同體。

    「法國政府提議將德法兩國,所有的煤礦和鋼鐵產量,交由一個共同領導來管理,」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一方面確保能源通路的共享,另一方面,監督彼此極度仰賴能源的軍火重工業。

    「歐洲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們有過戰爭,」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

    這是未來歐盟的第一塊基石,5月9日被視為歐洲的生日,舒曼被稱為歐洲之父,

    「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立刻正面回應法國政府的提議。」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這個六個國家成為歐盟的發起國,將近七十年之後,歐盟從6個國家變成了27國,商業競爭取代了軍火業的危險角力,多元化的能源開發,結束煤與鋼的時代,但是2017年的歐盟在能源議題上,仍然在通路共享的彼此依賴,和攸關各國主權的,能源獨立的拉扯與平衡之間擺盪。

    這段既依賴又怕受傷害的能源之路 ,可以概括的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20年,歐洲在美蘇對立的冷戰中,全力復甦經濟和發展工業,煤鋼共同體的互惠模式,漸漸不敵成本低於煤礦的中東原油市場,沒想到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冷不防讓六國共同體,面臨原油供應被切斷的局面。

    因此決定在1957年成立,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無上限地鼓勵研究和發展,非軍用的核能發電。

    「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原子能共同體正領導歐洲,走上一個新的方向。」紀錄片片段。

    在法國,義大利,和西德境內,以5-3-1的比例,蓋了9座歐洲第一代的核能電廠。

    「這是法國的驕傲,1956年9月28日法國成為西歐,第一個以核能發電的國家,」紀錄片片段。

    執意在美蘇之間,走出第三條路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堅持法國必須為了主權擁有核武。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太平洋試爆原子彈成功。」紀錄片片段。

    1962年阿爾及利亞發動獨立戰爭。

    「阿爾及利亞的命運,由阿爾及利亞人民決定,」時為法國總統戴高樂。

    失去殖民地石油的法國,立刻加碼蓋了9座核電廠,於1967年啟動使用,沒想到1973年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年發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的價格狂飆到原來的4倍。」紀錄片片段。

    「法國政府決定在1974到1975年,啟動13座核能電廠,」時為法國總理Pierre Messmer (1974)。

    核電廠啟用後用電成本下降,經濟效益明顯,法國於是徹底放棄了,對其他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同一時間的西德,以戰敗國身份加入煤鋼共同體,受制的成分超過受惠,德國大量的煤礦 ,被60年代便宜的油價逼得走投無路,在原子能共同體的架構下,只能進行研究,禁止建造核電廠。

    「蘇聯外貿部長最近,飛到西德主要的工業大城Essen市,簽下了一個10億美元的合約,」紀錄片片段。

    1973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讓對原油依賴高達96%的西德,決定轉向選擇從蘇聯的西伯利亞,進口天然氣,並且從1983年起,就著手開發北海的風能發電,另一方面,被柏林圍牆隔在鐵幕之後的東德,冷戰期間一直受惠於蘇聯低廉的油價,直到80年代初期,莫斯科老大哥,近乎崩潰的經濟,無法再包養華沙公約會員國的小老弟,沒有任何外匯存底,和核能先進技術的東德,只能重新回頭開採煤礦。

    1986年的4月26日,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因為人為疏失發生故障,反應爐爆炸,造成二十世紀最慘重的核災,輻射污染氣團升空後,受風向影響擴散到全歐洲,車諾比當頭棒喝地,炸碎了歐洲的核能願景,接壤的德國從此視核能為洪水猛獸,決定全力研發再生能源,蘇聯也在車諾比核災之後不到四年瓦解,西德於是以大筆金援,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尋求莫斯科對德國統一的支持。

    「德國設下2020年,要達到少於1990年排碳量的40%,」新聞片段。

    1990年已經完成統一的德國,在車諾比核災的夢靨中,進入新的能源發展階段,主動在2000年立法完成,對再生能源的比例和規劃,預計在2022年關閉17座核電廠,完成全面性廢核,包括水力,沼氣,地熱,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更立法保障20年內,以高於市場的優惠價,收購民間生產的再生能源,果然讓再生能源的比例迅速攀升。

    「德國訂下了要在2050年,讓再生能源達到80%的比例,而且可以滿足50%的用電量。」新聞片段。

    再生能源在2013年已經超過了20%,但是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能源,讓必須保證電力供應的電力公司,仍然必須以核能,或採購天然氣來穩固基載電力,由於天然氣的國際價格持續走高,因此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沒有降低電力成本。

    「德國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大幅提高電費,而且提高的幅度主要在家庭用電電費,德國家庭所付的電費是法國家庭的兩倍,」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Lionel Fontagne。

    德國於是成為歐洲家用電費最昂貴的國家,電費相當於每度超過台幣10元,加上各區地理位置不同和氣候變化,再生能源的產量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地方政府,雖然鼓勵民間利用太陽能或風能,但是非常排斥電力輸送網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造成有電力卻缺少線路的矛盾,讓全國電力供需不均的情況相當嚴重,使得梅克爾不願關閉德國剩下的8座核電廠,但是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再度掀起核電廠敏感的安全問題。

    「雖然去年秋天我撤銷整體廢核計劃,希望延長現有核電廠的營運年限,但是現在面對各位,我必須要承認日本福島核災,徹底扭轉了我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德國總理梅克爾(2011.6.9)。

    梅克爾受到國內的政治壓力,出乎意料地,一舉宣布提前關閉最後8座核電廠,不足的電力則向法國購買核電,加速了再生能源,提前在2013衝破25%的電力組合比例,德國擁有大量的煤礦,高價位的天然氣,讓電力公司很自然的轉向,低成本的煤炭火力發電,於是決定全面廢核的德國,火力發電比例不但攀升,煤炭的外銷更在2013年,創下230億歐元歷史新高。

    排碳指數不減反增了2%,推動再生能源成功,卻弔詭地造成更大的污染,削弱了德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和面臨工業萎縮的威脅,廢核評估需要2500億歐元的預算,全民埋單,梅克爾正自食其果的,面對高調廢核的民意回力鏢。

    從1990到2010年之間,核能光譜另一端的法國,雖然在1996正式放棄軍用核武,法國把車諾比核災歸咎於蘇聯落後的技術,繼續全力研究第三代的核子反應爐,截至2010年,法國已經擁有58座核子反應爐,和19座核能發電廠,是依人口比例全世界最大的核能國家,是僅次於美國,第二大的核能發電總量,核能發電比例佔電力組合的77%,核能工業,是法國僅次於航空及汽車的第三大工業,核能發電每年為法國節省,200億歐元的天然氣採購,創造了140億歐元的產值,非工業用電電價每度為5.4台幣左右,排碳量為零,但是2011年福島核災,也讓法國人開始警覺。

    全核能主張,也引起越來越多環保團體的反對聲浪,法國的綠色和平組織,甚至以再三突破防線,潛入核電廠抗議。

    「我希望達到2025年的20%再生能源,我們的能源問題是過度依賴核能發電,75%核電比例實在是太重了,」法國總統馬克洪。

    新任總統馬克洪決定在2025年,將核能發電降至50%,並且承諾在五年任期內,關閉法國所有的煤炭的火力發電廠,身為領導歐盟的龍頭火車,德法兩國面對核能南轅北轍的態度,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一直要等到2009年,車諾比核災23年之後,歐盟理事會才提出,「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20年,達到再生能源比例20% ,減碳20%,節源20%的指標,但是「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11年的福島核災之後,被認為杯水車薪,不夠具有野心。

    「能源執委提出一個,適用於全歐洲核電廠的壓力測試,避免類似福島核災在歐洲發生,」歐洲議會綠黨議員Michele Rivasi。

    日本福島核災後,歐盟執委會終於提出,對擁有核能的14個會員國,一共68座核電廠134座反應爐,進行安全監督的建議,提出由直屬歐盟的核能專家團隊負責,這是歐盟企圖走向安全,和風險管理的核能新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裡,曾經主張百分之百全核能的法國,不但啟動了抗暖化的巴黎協議,也主動由全核走向半核。

    「對於核電廠是不是遭受恐攻,由於關係到國家安全,法國不接受由歐盟來監督,」新聞片段。

    因為歷史因素,極端排斥核能發電的德國,未來可能再向法國採購核電來降低污染,在兩個極端中間,還有比利時,義大利,瑞士,西班牙,以各自不同的步調和時間表走向廢核,但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又重新威脅到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能源補給的穩定與主權獨立,歐盟成立一甲子之後,終於重新以能源共同體,互惠互商的經驗模式,繼續在能源的獨立與依賴,不同的能源選項之間,匍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