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開始微解封,回到健身房,規定非常地多。要提前登記時間,只能在限定的時間內運動,不能提早入場,時間到了也不能滯留;又要戴著很悶的口罩運動;兩個月三級的時間,運動量減少,體力大幅退步,一回到健身房,整個做的很爛的感覺,沒力氣、又喘又累。等等匯聚了各種很差的感覺。
老實說,去到健身房運動實在讓我提...
七月中開始微解封,回到健身房,規定非常地多。要提前登記時間,只能在限定的時間內運動,不能提早入場,時間到了也不能滯留;又要戴著很悶的口罩運動;兩個月三級的時間,運動量減少,體力大幅退步,一回到健身房,整個做的很爛的感覺,沒力氣、又喘又累。等等匯聚了各種很差的感覺。
老實說,去到健身房運動實在讓我提不起勁、意興闌珊。
要求自己堅持下去的是對自己的期許與願景,去跟上述負面的感覺對抗。去運動這件事,心中總是在天人交戰。初期的1-2個禮拜,真的很心累很折磨。
這次我決定換個方法,不要再依靠「意志力」跟「鬥志」這類的力量。因為根據經驗,這股力量確實很強,但不穩定。而鬥志消散的時候,又變得超廢。我不想要自己再陷入這種起伏不穩定的狀態。
所以我開始閱讀很多書本,學習其中的想法與方法。
原本設定八月底時深蹲要回到160公斤。而就在今天,提早並且超越地達到了,做到了170公斤兩下,甚至比三級解封以前做得更重(當時做到160兩下)這個成果令我自己都感到很驚訝。
我今天要分享我受益最大的一個方法- 複利累積的力量
假設努力進取,一天能進步百分之2,進步至1.02倍這樣,看似微乎其微。直到第六天才進步1.1倍,進步一成而已。
以前的我感覺成效不彰,就很容易放棄,難得有鬥志高昂的時候才能撐過去,但難保總是有鬥志,所以很難維持在一個穩定持續的狀態上。
但事實上,以這個公式,堅持下去,連續不間斷,只要持續一個月,進步就達到1.8倍!相當的可觀,也相當的顯著。
一個月就可以進步1.8倍!不是很棒嗎?但這其實只是持續每天百分之二的複利結果而已啊。
OK,所以重點在於, #如何堅持每天持續行動並追求渺小的進步。
1.我給自己一個量化表
每天做完20件事,每完成一件就給自己打勾✅肯定自己,創造成就感。哪怕是清貓砂、餵貓咪、吸地板、記帳這類的小事。
2.目標聚焦在最初始的那個指令
我要喝下肌酸,我要換上運動服,我要走去健身房,我要熱身10分鐘,我要抓起啞鈴。
這些指令都簡單到爆,小朋友也做得來。但重點在於 a.藉由完成每個指令,給予自己肯定。b.專注在當下的那個指令意念上,將其發揮到最好。c.因為指令很明確而簡單,排除掉了任何不確定性、擔憂與恐懼。
3.欲求不滿
完成了前面的這些小指令,不斷地讚賞自己,怎麼捨得停下來呢?啞鈴抓起來還不給他做好做滿。
重量次數總數,順勢紀錄下來,再次給自己肯定。
而每次的練習,都在追求著自己的進步與自我肯定。而渺小的複利進步就這樣一點一點開始累積了。
4.尋找更多渺小的進步機會
以前我都覺得羅馬椅是女人、初學者或長輩在做的。突然有一天我就想要加強我的核心力量,我就嘗試做做看,哇靠,腿後弱爆,空手12下就不行了。我就開始乖乖將其納入課表之中。
我深蹲抓槓的方式嘗試做了改變。
很不可思議的,上個禮拜做好的表現是155一下。今天做170兩下,竟然感覺比當時155還輕鬆,只因為我加強了一個禮拜的羅馬椅跟改抓槓方式。
結語:
看待一件事情,同時充滿了各種負面的感覺與正面的感覺,當負面的感覺較多時,容易懈怠、放棄、抗拒、排斥、厭惡、煩惱與擔憂;當正面的感覺較多時,就感到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充滿希望、喜歡、開心愉悅等等。
人的天性,很容易將好事理所當然,而對於壞事耿耿於懷。記住壞事壞的想法多於好事好的想法。時不時,負面的感覺就多了起來。
提醒自己也勉勵大家,時常閱讀。從書本中學習新想法與新觀念,幫助自己轉念,獲取正面思想與正能量。讓自己活得快樂有能量。074/100
滯留時間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七月中開始微解封,回到健身房,規定非常地多。要提前登記時間,只能在限定的時間內運動,不能提早入場,時間到了也不能滯留;又要戴著很悶的口罩運動;兩個月三級的時間,運動量減少,體力大幅退步,一回到健身房,整個做的很爛的感覺,沒力氣、又喘又累。等等匯聚了各種很差的感覺。
老實說,去到健身房運動實在讓我提不起勁、意興闌珊。
要求自己堅持下去的是對自己的期許與願景,去跟上述負面的感覺對抗。去運動這件事,心中總是在天人交戰。初期的1-2個禮拜,真的很心累很折磨。
這次我決定換個方法,不要再依靠「意志力」跟「鬥志」這類的力量。因為根據經驗,這股力量確實很強,但不穩定。而鬥志消散的時候,又變得超廢。我不想要自己再陷入這種起伏不穩定的狀態。
所以我開始閱讀很多書本,學習其中的想法與方法。
原本設定八月底時深蹲要回到160公斤。而就在今天,提早並且超越地達到了,做到了170公斤兩下,甚至比三級解封以前做得更重(當時做到160兩下)這個成果令我自己都感到很驚訝。
我今天要分享我受益最大的一個方法- 複利累積的力量
假設努力進取,一天能進步百分之2,進步至1.02倍這樣,看似微乎其微。直到第六天才進步1.1倍,進步一成而已。
以前的我感覺成效不彰,就很容易放棄,難得有鬥志高昂的時候才能撐過去,但難保總是有鬥志,所以很難維持在一個穩定持續的狀態上。
但事實上,以這個公式,堅持下去,連續不間斷,只要持續一個月,進步就達到1.8倍!相當的可觀,也相當的顯著。
一個月就可以進步1.8倍!不是很棒嗎?但這其實只是持續每天百分之二的複利結果而已啊。
OK,所以重點在於, #如何堅持每天持續行動並追求渺小的進步。
1.我給自己一個量化表
每天做完20件事,每完成一件就給自己打勾✅肯定自己,創造成就感。哪怕是清貓砂、餵貓咪、吸地板、記帳這類的小事。
2.目標聚焦在最初始的那個指令
我要喝下肌酸,我要換上運動服,我要走去健身房,我要熱身10分鐘,我要抓起啞鈴。
這些指令都簡單到爆,小朋友也做得來。但重點在於 a.藉由完成每個指令,給予自己肯定。b.專注在當下的那個指令意念上,將其發揮到最好。c.因為指令很明確而簡單,排除掉了任何不確定性、擔憂與恐懼。
3.欲求不滿
完成了前面的這些小指令,不斷地讚賞自己,怎麼捨得停下來呢?啞鈴抓起來還不給他做好做滿。
重量次數總數,順勢紀錄下來,再次給自己肯定。
而每次的練習,都在追求著自己的進步與自我肯定。而渺小的複利進步就這樣一點一點開始累積了。
4.尋找更多渺小的進步機會
以前我都覺得羅馬椅是女人、初學者或長輩在做的。突然有一天我就想要加強我的核心力量,我就嘗試做做看,哇靠,腿後弱爆,空手12下就不行了。我就開始乖乖將其納入課表之中。
我深蹲抓槓的方式嘗試做了改變。
很不可思議的,上個禮拜做好的表現是155一下。今天做170兩下,竟然感覺比當時155還輕鬆,只因為我加強了一個禮拜的羅馬椅跟改抓槓方式。
結語:
看待一件事情,同時充滿了各種負面的感覺與正面的感覺,當負面的感覺較多時,容易懈怠、放棄、抗拒、排斥、厭惡、煩惱與擔憂;當正面的感覺較多時,就感到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充滿希望、喜歡、開心愉悅等等。
人的天性,很容易將好事理所當然,而對於壞事耿耿於懷。記住壞事壞的想法多於好事好的想法。時不時,負面的感覺就多了起來。
提醒自己也勉勵大家,時常閱讀。從書本中學習新想法與新觀念,幫助自己轉念,獲取正面思想與正能量。讓自己活得快樂有能量。074/100
滯留時間公式 在 佐歌奈Sakan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記者朋友自重,未經過我同意請勿任意發新聞稿,謝謝*
**更新內文修正最新補充時間 5/30 19:10**
很抱歉,我不是政府相關人員,無法即時找到最新資料更新給各位,所以部分資料已先撤除,現今因疫情政策隨時都在改變,大家請以政府發布的最新消息為主。
原文解說: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318049050/posts/4218252678195292/?d=n
這邊文章的主要用意為「希望大家別輕視病毒的可怕,小心做好防疫措施仍有機率中標。非必要不要外出及群聚,看不到病毒不代表它不存在你身邊。拜託大家乖乖待在家裡,請盡可能的減少醫護人員們的負擔。」
至今才出聲是因為後遺症比起我待在醫院治療的這段期間還要嚴重得多,原本自己在醫院還能自理,出院後整體狀況更糟了,所以無法有多餘的心力處理粉專,先前幾天就先由小幫手協助關閉。有關後遺症的部分之後等身體再恢復一些也會拍支片和大家分享。真的不要覺得無症狀或輕症狀就沒事,我也以為都轉陰性了,應該就會快速好轉,沒想到卻是痛苦的開始。
————————————————————————
**在台南與十幾位家人接觸並無任何人有感染及無不適症狀。**
**在板橋車站購買晚餐後並無跟店家要塑膠袋,所以食物是半露天狀態直接手拿回家,也許這接觸空氣這部分有問題。**
**有人質疑不列出5/1-5/7的行程表是不是有問題(請問有哪個公布足跡的案例日期比我還長且時間點跟地點和行徑方式明確的?)
沒關係從5月開始的我也可以給大家。
5/1-5/2因活動到場擺攤工作(這部分要說我亂跑的,你工作我是不是也可以說你亂跑?我不工作你要給我錢嗎?)-在這段時間若我有染疫,現在會有大量Coser已確診。-**
**5/3-5/6皆在家裡簽書包貨出貨。之間5/5友人A有來我家協助處理。-對方至今未有身體不適現象。-**
5/7因和友人B約好去大安區的大村武談事,用餐和車程時間為17:30-21:30。-與我接觸之友人至今未有身體不適症狀。乘車工具皆為Uber,在車內也並無拿掉口罩。-**
(補)有人又質疑是否4月底就染疫,我4/26-4/30除了4/29去印刷廠拿海報還有全聯買東西跟4/30去場佈(Uber來回)其餘三天皆未出門過。
這樣夠清楚了嗎?
**對於自行公布足跡已先詢問過公家機關。**
**我長期居住新北,有去台南是因為要回老家過母親節,並非在台南確診。**
**在去萬華前一日就已有不適症狀,請不要看到萬華就開槍。**
**至5月以來到今天我有接觸過的親友們並無任何人有身體不適的問題。**
**對我在外是否有碰錢、碰公共用品、沒洗手有疑慮的人,麻煩看完補充說明,我從小到現在都會定期清潔消毒,出門回家我連手機都會消毒。在外我也不會去碰觸我的臉部,因為我覺得在外面碰臉揉眼很髒,除非剛清潔完畢:)**
**再說我有跟別人人與人的連結的,除住院外我和同居者24小時都待在一起,是還要跟誰連結?雲端連結嗎?**
以上有惡意毀謗的都不排除法律途徑
各位親愛的粉絲朋友及工作夥伴們好:
這邊告訴各位,經過醫院篩檢後,我已確診新冠肺炎,目前已由政府相關單位的協助,正在負壓隔離病房住院中,這段期間會好好調養身體、早日康復。
Dear Overseas fans,
Due to Covid-19, I'm currently being isolated in the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ward. Based on many uncertainties, there's no guarantee when I will be fully recovered. For the fans who pre-ordered the new PF34, we will have to delay the shipping schedule, and I will make sure to deliver them asap once I'm fully recovered.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wish the best for all of you.
——————————————————
好了,上面太公式了,我要來廢話了(?)
總之就是莫名奇妙染疫,沒有任何接觸史,至今感染源不明。
住院後天天都在關注電視是否有播報我的確診日期及足跡,可是沒有。等到後來其他縣市更晚確診的足跡都上報了,我還是沒有。我5/20確診,後來新北已不再公告足跡(5/22起),所以也許至少從5/20以後確診的人都沒有被公布足跡,以自己的例子只能這樣認定。
所以即使我要公告自己確診的消息被一些友人反對,擔心我因為確診被攻擊,但我認為還是需要讓大家知道自己的足跡以及我實在找不出自己在哪邊染疫的可能性,這是最可怕的地方。
目前得到的新聞資訊只能判斷在板橋車站或高鐵時有人身上有病毒,而我剛好被感染了,身體就是這麼爛沒辦法(?)
以自己的足跡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因為確診被抨擊的理由,能宅都盡量宅了,連一個月出去吃飯不到五次,兩年連生日都沒過,饒了我吧。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
希望透過自己的案例來勸世,我這麽小心防疫,且也已盡可能減少外出次數,卻還是不知不覺的染病。
大家真的不要心存僥倖自己不會中標。
只能想也許老天爺要我來做這件事來讓我確診(?)好安慰自己,不然真的覺得自己衰小到不行∠( ᐛ 」∠)_心中的憤恨無法平息(?)
最後的最後,非常感謝我的學姊,在我住院以來每天從早到晚都陪我一起處理一堆工作的事情、蒐集及整理我這兩個禮拜以來的資料還幫我做成圖表,我愛學姊\(^o^)/
關於足跡(時間點和地點)不用擔心有錯,有關注我臉書個帳的都知道我常常發廢文日記,也核對過通話記錄,並且出門的時間點前後我都有把滯留時間帶拉長避免記憶有誤,所以不會有錯,請不用擔心我金魚腦(。ì _ í。)
滯留時間公式 在 金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完全忘了,2004年看第二部《Before Sunset》,寫過這些。
【Monalisa】
在維園、在新蒲崗、在蘭桂坊、在薄扶林水塘,或在某夜黃昏的七十一,我們總會偶爾聽到那些中年麻甩仰天長嘯:為甚麼這輩子一起生活的是這一位,最愛的卻偏偏是另一人。我們總會私下黯然握緊拳頭,身子微微顫抖,口裡輕哼著林子祥的《最愛是誰》。
是了,你跟美鳳自小青梅竹馬,長大後結婚,擺了二十圍,沒蝕本,還賺了幾千元人情補貼到廣州渡蜜月,然後生了一對可愛活潑的兒女,兩人相親相愛,一直終老。說完了,沒有了,你們的愛情從來沒有顛沛流離,父母沒有反對,新聞沒有報道,甚至連半個第三者也沒有,所有情節一共五句話便說完,你說是不是更像詛咒。上天沒有安排那個她跟你生活已經夠抱憾終生,最惡毒的,是在你以為一切安逸的當兒,偏偏讓你跟那個她無端端碰過一面。只是一晚,已經足夠毀掉大半瓣心房。
你第一次看到她,告訴她從來沒相信過一見鍾情,但你們沒法解釋的一見如故,有很多說話跟她說,從小時候到現在的,從家庭到辦公室。提及人生理想這四個字,平日在友儕間在辦公室,你沒說夠半句理想已經給人投射鄙視目光。你們卻可以靜靜坐下來,把自己的一切沒保留的淋漓傾吐,談論生死,探討宗教,說著說著,你發現自己原來跟長毛一樣也有幾分哲學智慧。提及愛情,大家坦承說出對戀愛的經歷和一切觀點:妳跟以前的男朋友怎樣戀愛?怎樣分手?妳這麼可愛善解人意,他們怎可能捨得跟你分手!然後,你還要知道更仔細:要知道妳中學時的會考成績!要知道妳最愛看甚麼電影!要知道妳坐小型巴士時最喜愛佔坐那個位置!總之要把妳的前半生問個沒半點遺漏,好讓在下半生好好懷念。
在迫狹的唱片試聽室,兩人站得貼近,是第一次近距離看見她的臉龐,你們再看不到其他,再看不到建制,忘掉了道德,如果這時候她願意跟你在一起,你們可以牽著手對抗一切,也膽敢放棄所有,全世界視你為敵人也無畏無懼。時黃昏,你們站在遊樂場的高塔上,你們給身旁的環境灌醉了,醉得情不自禁,你猶豫是否告訴她想親吻她臉頰,她卻主動走過來,把雙手繞抱着你的頸項,然後給你最甜美的親吻,這時才知道,嘴唇是會這麼輕易被溶掉。
這是九年前《情留半天》(Before Sunrise)的故事。1995年,美國獨立導演Richard Linklater刻意扭轉荷里活電影公式,沒大場面沒刻意煽情地拍了齣全片充滿對白的電影。Ethan Hawke飾演美國青年Jesse,在一列歐洲火車上邂逅法國少女Celine(Julie Delpy飾演), 兩人一見傾心,並相約共同遊玩維也納十四小時,兩人一直漫步,途中兩人幾乎無所不談,由上輩的愛情生活到宗教信仰,由生活細微以至少年夢想,表面看來淡淡然的發乎情,最終卻在兩人的內心激盪出天崩地裂。本來兩人先旨聲明,不希望公式化地互換地址電話,卻在十四小時後分別之際,他們相互不捨之情緒剎那間劇烈翻騰,並相約半年後在火車月台再見。究竟兩人有沒有如期赴約,便成為了電影教人最期盼的浪漫童話。
電影情節跟現實世界走得一般快,一別就是九年。我不知道《2046》拍了五年有甚麼意義,只認為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 九年後再演;Jesse和Celine兩人九年後再遇,這白白浪費的九年春光,就是為電影沉澱、醞釀,加倍地構造那無可挽回的人生遺憾。九年之後,《日落巴黎》(Before Sunset),他們重逢,他們都沒以前的青春,清楚了理想跟現實之間的偌大距離。九年來為生活奔馳,他們習慣了步步為營,背負了成年人不可逃避的責任;他們忘了躁動,也以為再沒機會遇上對別人牽腸掛肚,把自己獨個兒煎熬的甜美感覺。
《Before Sunset》基本上由兩人完全擔綱,其他角色都是路人甲乙丙,兩人在一起漫步,只是不斷的說話。他們在一起,街道是他們的,空氣也是他們的,其他人物只是過客式陪襯。而那些看來很睿智很知性的對白,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由男女主角口裡說出來,最會往觀眾心臟中的小孔洞蛀蝕並滯留,餘韻久久沒有揮散。《Before Sunset》以Real Time九年後進行,男女主角和觀眾一樣,就只有八十分鐘來再享受意亂情迷。女角Julie Delpy在書店跟Ethan Hawke 再遇,二人先是客套問好,平淡的訴說兩人分手後的際遇,漸漸,兩人開始質問對方當年究竟有沒有依約到車站會面。終於,女的先發難,說著九年前的一夜地動山搖,浪漫滋味在一夜間水銀瀉地,快樂得無以為繼,好像人生的愛情精華,都在那夜消耗殆盡,以後再也不會明白甚麼做浪漫,跟任何人也談不了那種同等份量的戀愛。輪到Ethan Hawke,他明白要平息,便一定要讓對方知道活得不比她好,說出和現在妻子的種種平淡無奇,好像只有現在的更腐朽,才能稍稍撫慰過去九年的抑壓和虛耗。
回到現實,我們普羅中年漢,大部分看到青春少艾,只會立即處心積慮品嚐少女幼滑,那有時間交談足十四小時,那有時間裝作知性睿智,我們只想把少女一擁在懷,挽回那白溜掉了的青春燦爛。所以醒醒,別太陶醉,也別自以為是Ethan Hawke,也不用旨意你身邊的那位是會拿着結他輕哼着漂亮民曲的Julie Delpy,願意在你面前聽你亂吹牛皮的,很大機會是上回到深圳東門購買有線電視解碼器途中,收了你三百元人民幣,陪你四處搜刮七元一隻《終極毛姦》DVD,然後挽着你手,跟你大熱天時在大牌檔齊齊邊嘶咬着果子狸,邊喝著北京唐狗肉骨湯,也偶然把脹滿得像古時劊子手胸部的乳房輕貼你臂彎的那位Honey─ 今年十七歲半,來自湖南,名叫Monalisa的髮廊少女。(寫於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