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什麼-關於手遊與中醫?what!]
你一定想說:「欸!手遊跟中醫有什麼關係啊?」
所長跟你說當然有關係
先來看看以下症狀
#最近打手遊是不是都靠隊友carry
#是不是關鍵時刻手腕會痛導致少放一次大絕
#打得太爛沒人想跟你組隊嗎
#雷到分手
#雷到沒朋友
#沒在玩手...
[今天聊什麼-關於手遊與中醫?what!]
你一定想說:「欸!手遊跟中醫有什麼關係啊?」
所長跟你說當然有關係
先來看看以下症狀
#最近打手遊是不是都靠隊友carry
#是不是關鍵時刻手腕會痛導致少放一次大絕
#打得太爛沒人想跟你組隊嗎
#雷到分手
#雷到沒朋友
#沒在玩手遊但手腕也會痛
是不是中了幾點啊?還是你沒在玩手遊,但是也長時間滑手機呢?
有上面這些困擾的你,來看看中醫怎麼幫助你吧!
(其實所長覺得現代人有這些症狀的人一定超多的)
#怎麼判斷是媽媽手
#現在先跟所長這麼做(可以搭配第二張圖片會更清楚)
Finkelstein-Test:
把手機放下來,將拇指包在四指內,然後拉動手腕向下壓(朝小指的方向),這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手腕靠拇指根部那側(橈骨莖突位置)有疼痛感?有的話,你有可能肌腱發炎囉!醫學上我們稱這個叫做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
不過這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就像網球肘不是只有打網球才會,現在大家手機不離手的狀況下,這肌腱發炎的狀況也很常見喔!
(不過這不代表你的手腕疼痛就一定是肌鍵炎,也有可能是舟狀骨的問題,甚至是頸椎的問題等,大家可以找醫師評估,因為你也很常低頭看手機啊!對吧!)
#媽媽手(De Quervain Disease)的原因:
舉例來說,當我們玩手遊的時候,5根手指頭有4隻在固定手機,只靠拇指在持續輸出,這樣重複高頻率的動作加上手腕的角度使得肌腱的活動空間受到侷限,長期下來肌鍵被刺激、壓迫就會發炎。要知道在用來控制我們拇指運動的其中兩條肌肉(外展拇長肌、伸拇短肌),它們的活動其實被限制在一個通道內,這通道其實沒有很大,肌鍵在這狹窄的通道內持續滑動,久了產生發炎,便會影響你關節的活動度,這就是你打不好手遊的原因(誤)。
* 伸姆短肌﹐外展姆長肌的肌腱炎
* 狹窄性腱鞘炎
#中醫的治療:
這部分主要是傷科的範疇,臨床上可以藉由針灸減緩疼痛,同時透過醫師的評估,看看手腕的骨頭是不是有跑掉,這時候可以透過傷科腕部手法"喬"回去(復位)。所長之前被喬完,當場都有覺得手腕變得滿鬆的,關節活動度up。(長期持續做同一動作,骨頭的位置是會因為肌肉的拉扯而位置略微改變)
🤷🏻♀️同時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在玩遊戲或是抱小孩等等的時候,是只靠手腕來完成嗎?
其實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經常是需要身體其他部位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手腕會痛,也有可能是其他部位肌肉的用力過當、肌力不足又或是頸椎等問題所間接造成的,這部分就交由醫師幫你評估治療吧!很重要的一點是,跟醫師說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痛的?以及在這之前是不是有受過傷呢?
#舉例哪些動作可能造成肌腱發炎:
* 長時間玩手機、玩手遊
* 切菜
* 抱小孩
* 搬重物
* 需要重複單一手腕動作的工作
#那你可以怎麼做呢
1.其實媽媽手真的不容易好,也容易復發,主要還是我們很難避免不去使用我們的手指,甚至有時候是工作需要。
2.不論你是因為工作長期用滑鼠或是玩手遊,適度的休息是最重要的。
3.網路上你一定可以查到一些像是肌力加強的動作來改善,但那 #不是讓你在疼痛的時候做的!!!
4.在慢性期,可以適度的熱敷,或平常工作時可以戴護具喔!
🤦🏻♀️花了好多個唸累之後的空檔完成這篇,畫圖真的很紓壓!但也有個缺點,就是一畫之後就很難停下來,常常會超過原本預計的休息時間XD可是靈感常常在畫圖過程中一個一個蹦出來,好矛盾啊~~
接下來大概就是國考(8/1)結束後再跟大家見面啦!要等所長喔!☺️
參考資料:
李東煌(2013),《中醫傷骨科學:結構醫學》。五南出版社
謎樣的ID:#82QPGVOQL
#荒野亂鬥 #brawlstars #手遊 #媽媽手 #手腕痛 #肌腱炎 #穴道 #中醫 #傷科 #手痛 #針灸 #按摩 #大腸經 #今天聊什麼
滑動關節舉例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ontrolholic控制狂的異想世界:D】
續「2021年100個可能不會達成但仍然要訂的目標之一:想出關於動作控制的100種說明方式」
之十二:「動作」是表象,是人體之於不同情境產生的。
之十三:「動作」背後是身體不同器官、系統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
之十四:在當代許多研究動作控制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發現學者們越傾向用「動作系統」,來更全面的闡述我們心中,當想到「動作」時,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之十五:承十三,舉例:包含神經系統、心肺循環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皮膚系統、各個內臟系統...
之十六:進行動作分析,可以微觀的對單一系統/器官、甚至個別組織進行分析研究,也需要宏觀的思考各個系統間交互作用的關係。
之十七:當動作出了問題,或身體失去某一些動作模式,跟上述各系統之間的交互影響都有關係。
之十八:承十五與十七,舉例:神經系統失能,包含真的神經結構被破壞、或是結構沒有被破壞但是過度激活/抑制,或是滑動不良...
之十九:承十五與十七,舉例:心肺失能,包含心臟/肺臟結構真的被破壞,例如心肌梗塞、肺部栓塞...,或是管道失能,例如血管堵塞、氣管堵塞...,或是氣體交換效率失能...
之二十:承十五與十七,舉例:肌肉骨骼系統失能,例如肌肉量下降、關節活動度不足、筋膜失去滑動、軟骨磨損、神經肌肉連結失能...
之二十一:十五與十七,還要考慮到情緒/心理/社會環境等的影響,一位容易焦慮緊張的人,他呈現的動作和一位心情放鬆的人會不一樣。
之二十二:承十八到二十一:看到了吧,這真的超級多狀況,寫都寫不完。
有些問題,非常直觀,例如偏解剖結構性的問題,影像學檢查比較有機會真的「看到」壞掉的部位。
有些問題就沒有那麼直接,影像學提供的資料,有可能「看不到」壞掉的部位,因此還需要像剝洋蔥一樣,靠人的評估能力去一層一層去找原因,類似像「氣體交換效率」「神經肌肉連結」「神經滑動」等問題,這些是無法用影像檢查「直接」看到的,也許會有一些線索,但仍需要更多人為的評估。
之二十三:如果反向思考,除了找出結構問題進行治療/修復,各個擊破之外,從宏觀角度,「主動」的把失去的「動作模式」訓練回來,可以起到一次調整數個系統的功效,也可以補足結構問題清理不完全的風險。
之二十四:所以,一個人「感到」「無力」、「動作做不出來」,此人的「肌肉量足否」只會是其中一個考量。
之二十五:當越清楚一個人身上的問題有哪些,那我們就可以設計出「加料」的運動練習,例如這個人這輩子「只有在搬重物」的時候,會覺得核心無力撐不住腰痛,那他會是「高負荷動作控制訓練」的適應症。
之二十六:承二十五:如果這個人除了在搬重物的時候,也在其他情境,例如開車開比較久,也覺得核心無力撐不住腰痛,那就需要加上「低負荷動作控制訓練」。
之二十七:如果一個人因為急性心臟衰竭,導致臥床而整體肌力下降,等到他急性心臟衰竭的事件治療後,需要整體的增加肌肉適能與心肺耐力,那這會是「低到中負荷有氧運動訓練」的適應症。
之二十八:如果是相對健康人,想要有效率的提升無氧閾值或最大攝氧量,那他可以考慮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
之二十九,上述所有訓練,各自強調的重點不同,當面對人體不同問題,每種訓練可以讓哪個組織/器官/系統,相比起來較有效率的獲益,也不一樣。
可以選擇的話,我個人比較偏好「精準醫療,精準訓練」,例如,如果有一種訓練,可以在1-2週內讓疼痛下降,而非需等到肌肥大(4-6週),那這會是我的選擇。
為什麼有這種差異呢?錯不在「訓練」本身,而是用的人有沒有找對問題。
之三十,因此,再強調一次「有練到」「有用到」跟「針對性」訓練不一樣,運動訓練的效益,我們看的不是0或1,而是比例問題。
之三十一,所以針對不同功能分類的肌群,也可以用「比例」概念來設計多樣化的訓練,阻力/重量訓練的效益,對於同一組協同肌中的所有成員,是co-contraction,而非比例調整。細節太多字了,留待後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