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減輕疼痛技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減輕疼痛技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減輕疼痛技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減輕疼痛技巧產品中有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38的網紅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教練的大腦》 這一本書其實是一本關於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科普書 教練“Coach” 的定義是協助客戶找到內在價值, 賦能激勵, 以及打造新行為, 並協助客戶解決自身的問題. 但是由於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深受大腦活躍狀況的影響, 因此本書的前面一半 (也是我讀的最痛苦的一半), 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大腦不...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大家好 平常很多人會問我要怎睡比較好 其實我一直覺得 睡覺姿勢並不是真正造成脊椎變形側彎的主因 當然也不是造成疼痛的主因 只是如果不幸已經有疼痛在身上的人 我們會希望一覺好眠 不要在半夜痛醒 所以有幾個建議的睡姿 但是在睡覺前 也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種脊椎變形 有些人的腰椎過度往前凸很多 像孕...

減輕疼痛技巧 在 Sebastian 古力 ??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23:32

👋🏻😃嗨,大家晚安!距離我上次發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期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準備一個新的大計畫,很抱歉! 今晚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些關於伏地挺身避免手腕疼痛的技巧。我們知道伏地挺身是一項很好的上肢訓練動作,但有時候我們的手腕可能會成為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在重複次數增加,它們可能會不適。所以,向左滑看看可以...

減輕疼痛技巧 在 鄭宇劭 (Bob Che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2:16:43

【下背痛該怎麼辦?-最常被問的三個問題】 前言: 在加拿大的朋友私訊問我說:這兩年我腰痛三次該怎麼辦?而且之前看了醫師還有物理治療師跟整脊醫師,但是醫師只給我開肌肉鬆弛劑,整脊醫師每次幫我處理完,有改善狀況,但是又痛了起來。我想知道為什麼? 📝 大部分下背痛的患者(90%)並沒有特定原因,可能...

減輕疼痛技巧 在 17.5英文寫作教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5:20:12

📝Day 178 0214​ #17來搞懂這些字 #減少減輕減緩的用法大解析​ ​ ​ ✏️ alleviate 減輕、減緩 (v.)​ 🗣 較常用於描述減緩疼痛、病痛的感受,或者減緩不好的事物發生。​ ​ E.g. The organization works to alleviate world...

  • 減輕疼痛技巧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55:27
    有 35 人按讚

    《教練的大腦》

    這一本書其實是一本關於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科普書

    教練“Coach” 的定義是協助客戶找到內在價值, 賦能激勵, 以及打造新行為, 並協助客戶解決自身的問題. 但是由於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深受大腦活躍狀況的影響, 因此本書的前面一半 (也是我讀的最痛苦的一半), 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大腦不同區塊的功能, 因此在與客戶的互動過程中, 對於他的一些反應, 思路, 與情緒, 就可以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同時也讓教練本身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特定的溝通技巧來協助對方. 例如, 在與客戶討論如何建構一個新習慣時, 如果預先知道大腦哪一些部位會對於新習觀產生影響之後, 就可以基於這些信息來確認制定課程的方向

    我們很快地認識一下大腦的區域與其功能:

    1. 前額葉皮層:是腦部的命令與控制中心, 負責注意, 處理外部信息, 是大腦最高層級的認知部位. 在進化過程中, 屬於最後發展出來的部分 (靈長腦). 這個部位涉及: 執行, 計畫, 決策, 串連思想與行為的一至性與調節社會行為. 而在壓力之下, 這個區域的運作會大打折扣
    2. 基底核: 負責認知與情感, 多巴胺是這個部位最重要的訊息傳導物質. 正向的行為成功以及健康的生活 (飲食與睡眠) 有利於多巴胺水平的提高, 對於行為改變有正向的效果
    3. 紋狀體和伏隔核: 紋狀體可以說是大腦皮質與基底核的中繼站, 將皮質接收到的訊息往內傳導到基底核, 而伏隔核則是與快樂, 獎賞, 衝動與安慰的效果有關. 教練可以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 給予適當的回饋, 激發他的動機, 並且瞭解他的價值觀, 透過正確的目標建立方式 (SMART) 讓他維持鬥志
    4. 島葉皮層: 左右腦各有一個島葉, 負責控制內臟與軀幹的感覺. 島葉又與杏仁和緊密連結, 負責影響人類的情感, 知覺, 意識, 管理認知功能與人際關係.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 有冥想習慣的人右島葉會較厚, 專注力也更強.
    5. 杏仁核: 為邊緣系統的一部分, 與情緒的產生有著重要的關係, 在面對”戰或逃” 的威脅時會特別活躍, 而在極度專注時會穩定的運作. 因此教練對於客戶創建積極體驗, 與克服對某件事的恐懼感方面需要特別的注意
    6. 前扣帶皮層: 負責處理衝突與檢測錯誤. 前扣帶皮層會將錯誤與獎勵結合, 並開發出有價值的選項. 在人們極度疲勞時, 前扣帶皮層功能會下降. 因此教練應該要不斷觀察客戶的疲勞程度與壓力控管技巧, 以幫助他們可以在正確的時機做出正確的判斷
    7. 下丘腦: 下丘腦是人體內分泌的中央控制塔台, 在動物的實驗中, 激活了白老鼠的下丘腦, 令牠們的平均壽命增加了20%. 反過來說, 假如焦慮, 壓力, 不良習慣, 與睡眠障礙都會抑制下丘腦的運作. 因此客戶在生活中的其他層面也是教練需要關注的重點
    8. 海馬體: 整合信息, 儲存短期記憶. 與杏仁和共同為邊緣系統的一部分. 在憂鬱症與老年癡呆症患者的大腦中發現海馬體嫉妒的萎縮, 而近年發現, 學習, 有氧運動與冥想都可以有效地增強海馬體的功能與體積 (反之, 過高的血清皮質醇的濃度則對海馬體有害)

    接下來是相關的賀爾蒙:

    1. 皮質醇: 又稱可體松, 大家應該對他耳熟能詳了. 皮質醇在面對威脅時會釋放, 其功能在利用血糖, 提升血壓與心率, 降低疼痛感. 一般來說, 皮質醇水平在清晨接進清醒時會逐漸升高, 在晚上睡眠時會降到最低. 但是假如客戶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之下, 則會導致皮質醇高居不下, 近一步產生心理與生理的傷害. 教練應該需要與客戶仔細討論壓力源, 以漸少皮質醇的反應. 有新研究發現, “笑” 是一項降低皮質醇最有效的武器
    2. 多巴胺: 主導思維與行為, 情感, 與獎賞. 而一般對於某件事物的成癮, 也與多巴胺有關. 由於多巴胺的釋放會讓人在即刻體驗到愉悅感, 因此在面對某些決定時, 大腦會驅使人們做出短期就可以立即獲得好處的決定. 而打造一項新習慣時, 可以將客戶喜歡的行為放在要建構的新習慣之後, 當作一個獎勵, 那麼這個新習慣的執行就會讓客戶更加的有動力, 這一點在 “原子習慣” 一書裡面也有提到
    3. 催產素: 會讓人產生幸福感與信任感. 由腦下垂體分泌, 可以降低血壓與焦慮, 增加積極的社交行為 (與皮質醇是反向效果). 催產素有抑制杏仁核活躍的效果, 並可以預測威脅, 調節恐懼. 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 可以提高催產素的水平, 近而提升彼此的信任感 (反之亦然). 所以創造一次令人愉悅的交談, 可以大大提升彼此的合作默契, 我們也可以與客戶思考, 如何實際應用在工作與家庭之中
    4. 腎上腺素: “戰鬥與逃跑”反應的主導者, 與皮質醇不同的是, 腎上腺素是速效激素, 強烈影響交感神經的運作. 腎上腺上的釋放會讓人產生鬥志, 燃起動機, 與皮質醇不同. 我們應當與客戶討論, 如何看待一的壓力, 如果把它視為一個挑戰, 那麼腎上腺素水平會提升, 但是假如把它視為一個威脅, 皮質醇水平則會變高
    5. 血清素: 由色胺酸組成的神經傳導物質, 是讓人類產生幸福感的最主要賀爾蒙. “感恩”是一個提升血清素最好的方式, 而教練可以帶著客戶來探討未來理想的生活場景, 以增強他們對於幸福的渴望
    6. γ-氨基丁酸與谷氨酸:γ-氨基丁酸可以使人平靜, 幫助睡眠; 而谷氨酸則會讓人產生興奮, 並參與記憶與學習的過程. 研究發現, 在壓力極大的人們大腦中, 由於高濃度的皮質醇水平, 谷氨酸也會跟著提升, 而γ-氨基丁酸跟著下降, γ-氨基丁酸不足也與物質濫用和憂鬱症的形成有關

    我們的大腦細胞神經元具有可塑性, 根據我們的思考, 決策與行為, 會強化或是弱化某一些神經連結. 例如, 有些讓你不順心的事情, 越是放在心裡, 越會揮之不去, 因為反覆回想這一件事會強化跟這一件事相關的神經連結, 連帶讓大腦相關的區域與賀爾蒙開始運作; 反過來說, 如果我們可以對一件正面的事物不斷地重複思考, 也會提升我們對於這一件事情的主導. 王導電影 “一代宗師”的台詞: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就是最好的說明. 除了思考模式, 舉止, 習慣,以及環境都會影響神經通路與突觸的變化. 所以我們對於客戶的行為改變, 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曉以大義, 必須要與他外在面對的整體一起考慮

    在1960年, 腦科學家米勒提出了“工作記憶”的概念: 人類的大哪只能同時控制7個加減2的任務同時執行, 因為海馬體的短期記憶容量有限. 因此假如在學習新事物/行為時, 給予太多任務, 不但會讓人記不住, 反而會引發客戶的過度焦慮與分心, 另一方面, 如果我們無法專注, 近一步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記憶.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急於求成, 一下子跟客戶訂定太多計劃, 或是給予過多的指導, 反而容易導致他們不擔心的沒學到, 舊的也忘光光. 所以計畫的擬定與執行的節奏非常重要

    在本書中, 作者提及關於教練技術 “Coaching Skill”方面提出了幾個最重要的部分, 我也覺得很受用:

    意志力: 意志力雖然會因為客觀因素所影響, 但是可以被增強的. 我們可以在客戶狀況好的時候給他一個挑戰, 有效提升他的自信心, 有助於強化意志力
    習慣: 請客戶分享覺得過去阻礙他們成長的幾個習慣, 以了解困擾他們行為改變的障礙在哪裡? 然後, 利用可行的方法逐步打造新的習慣, 並且妥善利用刺激控制的技巧
    樂觀: 鼓勵客戶以積極視角自我的改變, 但是提醒他們有可能因為過度樂觀所忽略的細節
    目標:探索價值觀, 建立具體的目標, 透過GROW溝通技巧, 以打造SMART的步驟
    正念: 關注當下, 以第三者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問題, 客觀的分析狀況. 正念引導可以提升專注力, 減輕壓力, 並獲得更好情緒掌控能力 (練習冥想)
    心流: 幫助客戶認識 ”心流”, 並探索他們可以觸發心流狀態的事物
    動機: 在TTM模型裡面, 一在強調了動機的重要性, 而科學家也發現, 激發客戶的動機可以大大提升他們多巴胺的釋放. 因此在建立任何新習慣之前, 花時間探索動機是一件非常必要的課題

    這本書裡其他的章節, 討論了如何將上述一些重要概念串聯運用, 同時也說明了大腦不同的區塊是如何的相互合作會是對抗.. 這本書好的地方是把大腦的功能性解剖與教練工作連結在一起, 讓我可以有另一個層面的了解. 缺點是裡面舉例的很多心理學實驗, 要不是只是提到名字, 要不是只有簡單的描述, 讓我沒辦法100%的知道這些實驗的全貌, 比起理論,這些實驗才是最有意思的! 算是我認為這本書美中不足的一點

  • 減輕疼痛技巧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7 01:21:50
    有 12 人按讚

    【下背痛該怎麼辦?-最常被問的三個問題】

    前言:
    在加拿大的朋友私訊問我說:這兩年我腰痛三次該怎麼辦?而且之前看了醫師還有物理治療師跟整脊醫師,但是醫師只給我開肌肉鬆弛劑,整脊醫師每次幫我處理完,有改善狀況,但是又痛了起來。我想知道為什麼?

    📝
    大部分下背痛的患者(90%)並沒有特定原因,可能與日常生活習慣、年齡與肌力不足有關。

    比較常見導致腰痛的可能原因:
    1.肌肉骨骼問題
    2.慢性健康狀況
    3.其他嚴重疾病

    由於隔了這麼遠,其實我能做的並不多。
    1.鼓勵他保持活動
    2.給他放鬆與訓練動作
    3.給他衛教小本子

    大部分的人其實經歷下背痛後,如果保持活動,研究顯示很快都能恢復。

    以下三個問題是我常回答的。

    🙋多久會好?🙋

    如果是急性下背痛,我的經驗是3-7天很多人就會好。在台灣就醫便利,如果你擔心腰部的疼痛是否與結構或其他嚴重疾病(例如:癌症)有關。可以尋找骨科或復健科醫師診斷。而如果你有慢性疼痛(三個月以上)的問題,除了上述專科外,也可以找疼痛科醫師。

    🙋可以做什麼?🙋
    1.保持活動:大量證據顯示保持活動可以恢復得更快並且避免演變成慢性疼痛。但是這邊要注意,如果是運動員,請把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降低。一般人的話,盡量維持現狀。
    2.保持正面:在經歷過背痛後,許多人會因為沮喪或害怕最後導致慢性疼痛或失能。

    🙋彎腰會受傷嗎?🙋
    彎腰不會讓下背受傷。
    不過彎腰會讓你更痛的話,請先不要做這個動作。但是不代表一輩子不能彎腰,脊椎的設計本來就可以做彎曲的動作,不是彎腰導致你受傷的。

    📝
    而下列是我搜尋到的由Bupa這家醫療保險公司委託澳洲醫療單位所做的衛教單內容。與我個人建議不太一樣,原因跟每個地方的醫療制度與醫療花費有關。

    急性下背痛-自我照護原則

    1.保持活動
    2.暫時避免舉重物
    3.運用冷熱敷緩解疼痛
    4.保持正面
    5.按摩、整脊和針灸

    而蠻多人都有下背痛復發的經驗,根據研究最好的方式也是保持活動。然而該選擇哪些運動會比較好呢?

    1.低衝擊性運動 例如:走路、腳踏車、游泳
    2.肌力訓練 例如:阻力訓練
    3.靈活度訓練 例如:太極、皮拉提斯、瑜伽

    還有幾點建議:
    1.保持好的姿勢
    2.避免久坐
    3.戒菸
    4.保持飲食健康
    5.睡眠品質
    6.減輕壓力
    7.學習提重物技巧
    8.尋找物理治療師處理疼痛

    全文有需要的可以私訊我喔!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lowbackpain #sciatica #sportsphysio #sportsphysiotherapy #strength #strengthtraining #健康是練出來的

  • 減輕疼痛技巧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1 07:30:00
    有 59 人按讚

    【50歲後想要有顆「強心臟」,請將步行當日常】- 正確走路4步驟,讓步行更輕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的定義,台灣在 2018 已正式步入「高齡社會」了,標準為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銀髮族,佔總人口比例達 14 %,若達到 20% 則稱為「超高齡社會」[1]。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難以逆轉,國發會於2020年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進入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全國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2]
      
    因此,與老人相關的各種資訊也成為愈來愈多人關心的議題,尤其是健康層面,因為身體老化後難免會有病痛,且容易受傷或行動不便。但其實銀髮族可以靠自己努力,儘可能地遠離病痛,或延緩病痛的到來。
      
    運動就是很重要的關鍵,可以幫助銀髮族更有效地避免受傷和生病,不管運動的強度高低都有用。所以,銀髮族要多動,才能讓美好人生維持得更久![1]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預防性心臟學專家娃森(Karol Watson)說,邁入50 歲,走路就是最好的運動。
      
    娃森解釋,走路幾乎人人辦得到,而且隨時可上路,最容易執行。她建議所有不愛運動的人,想要無痛鍛鍊身體,第一步就是常走路:「事實上,走路和其他任何形式的有氧運動一樣好處多多。」
      
    隨著年齡增加,運動強度可能有所受限。不過,依據個別體能、年齡,走路也有多元選擇,從散步、北歐式健走到超慢跑,你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行方式。
      
    ■低強度:散步的速度,每天走半小時
    一項針對全球17國、13萬人進行的研究顯示,每週走路5天、每天30分鐘,就能有強健心臟、減少心臟病發的效果。
      
    研究成員之一的加拿大醫師雷爾(Scott Lear)表示,最好將散步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在辦公室不同部門間多走動,或是爬樓梯、起身到茶水間倒咖啡,都有益心臟健康。
      
    ▶另外,雖然一般印象要「日行萬步」,但2019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4,400步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年長女性每天只需步行4,400步,死亡風險就能降四成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預防醫學科流行病學李宜敏(I-Min Lee)教授,2019年5月29日發表[3]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一項針對年長女性的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平均步行達4,400步者,比起每日平均步行2,700步的人,就能降低41%的死亡率,而每日步行8,400步者,更能降低死亡率達58%。
     
    精密計算後得知每日步行7,500步左右,死亡率即趨於穩定,也就是說,即使走到萬歩,效果攀升有限,因此如果運動時間緊湊,每天只需走4,400步就有明顯效果了[4]。
      
    ■中強度:北歐式健走,可活動全身80%肌肉
    體能狀況比較好、覺得散步無聊的人可以進階一級,挑戰斜坡快步走、或背負重物走路,也可以採取仿滑雪運動的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北歐式健走不但促進熱量消耗,同時還能活動全身80%的肌肉。
      
    ▶北歐式健走:
    想像一下,廣闊的雪地配上清澈的藍天,空氣冷冽又清爽,你穿上全套滑雪裝備、準備衝入一片銀白,展開一整天的越野滑雪之旅。然後再想像一下,你在自家附近模仿越野滑雪的動作,一邊在人行道或小徑上走路,一邊用「健走杖[5]」帶動身體前行;這就是北歐式健走。
      
    麻省總醫院心臟科專家巴吉許(Aaron Baggish)醫師,非常支持這種運動方式。北歐式健走就是雙手各握一支「健走杖」,往前走的同時,上半身與手臂施力下壓健走杖,用力推動身體往前進。法國健康及運動醫學研究學院(IRBMS)巴蓋特(Patrick Bacquaert)博士說,健走杖可幫助身體平衡,能減少關節負擔,也可減輕背痛。
      
    這套專業的健走技巧是由運動生理學、健身專家共同開發,原本是專為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族群設計,比起一般的走路,需要出更多力,能消耗較多熱量,加上健走杖強化穩定性,因此包括腿部有宿疾的人和老人家都適合。
      
    北歐式健走不但是種心血管運動,也能訓練肩部、手臂、核心和腿部肌肉。巴吉許醫師解釋,「行走時不使用健走杖,只會啟動腰部以下的肌肉;如果加上健走杖,就會同時啟動上半身的全部肌肉。使用80-90%、而非50%的肌肉,可以提供相當可觀的熱量燃燒益處。」
      
    許多證據顯示,北歐式健走燃燒的熱量高於一般行走,增幅介於18-67%。與北歐式健走具關聯性的事物,還包括減少脂肪、「不良的」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憂鬱、焦慮、長期疼痛、腰圍,以及增加「有益的」高密度膽固醇、耐力、肌肉強度、柔軟度、步行距離、心血管適能和生活品質。
      
    巴吉許醫師表示,它還有另一個好處:「使用健走杖時會更加穩定,因為與地面有更多接觸點,而非僅止倚賴雙腳。」[6]
      
    ■高強度:碎步般的超慢跑,燃脂效果比健走更好
    如果上述的健走對你來說還是太輕鬆,不妨轉攻「長距離慢跑( Long Slow Distance)」,也稱作「超慢跑」。超慢跑顧名思義比一般比慢跑速度慢、步幅也比較小。由於比較不容易感到疲累,反而能跑比較久,照樣能達到燃燒脂肪、改善心肺功能的效果。
      
    超慢跑有個「微笑速度」的定義,也就是邊跑還能邊微笑,不僅不會臉紅氣喘,甚至還能邊跑邊聊天。換算成時速大約是5至6公里,雖然只比健走的4公里快一些,消耗的熱量卻多很多,原因在於,即使速度超慢,但「跑步」時仍有雙腳同時離地的時間,會比永遠有一隻腳撐地的健走使用更多肌肉。
      
    超慢跑發明人德國醫師亞肯(Ernst van Aaken)強調,超慢跑是步行與慢跑的結合體,看重時間長度,而非距離長度。不妨從1天15分鐘開始入門,再慢慢增加到1小時,長期鍛鍊下來,成效相當顯著[7]。
      
    ■物理治療師傳授「正確走路4步驟」,矯正姿勢後走起來可以更輕鬆
    走路姿勢錯誤,除了讓人走不了多久就會累,嚴重的話還可能產生足底筋膜炎,或是造成其他身體上的病痛,為了讓大家不為「走路」所苦,物理治療師「詹珞瑤」整理出正確走路4步驟,只要確實執行,7天後就能看出成效,想要「走」回正軌很簡單。
      
    【步驟1】:遵循腳跟滾到腳尖的原理。
    正確走路第1步:重點在從腳跟到腳尖的順序施力,讓腳底自然帶動身體產生向前動力。
      
    【步驟2】:運用大腿後側和臀部肌肉往前推。
    正確走路第2步:使用到大腿後側和臀部肌肉,腿部就能自然抬起,輕鬆走路。
      
    【步驟3】:微縮小腹,穩住身體核心。
    正確走路第3步:要微縮小腹穩住身體核心,走路時下肢肌肉才不會過勞。
      
    【步驟4】:雙手要擺動。
    正確走路第4步:注意雙手有沒有自然擺動,若無就得回頭檢查,下半身推進力是否出現問題。
      
    詹珞瑤強調,其實對姿勢正常的人來說「走路是不費力的」,只要連續7天確實執行上述4步驟,身體就會明顯感受到變化,走路會變得愈來愈輕鬆[8]。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預防性心臟學專家娃森(Karol Watson)呼籲, 50歲之後,一定要多走路。雖然走路人人都會,但依強度可再分成散步、北歐式健走和超慢跑,走對了,心臟自然好[7]。
      
    ■「維持規律的運動」- 銀髮族保健之道
    研究證實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心臟病死亡的風險,也減少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生。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以對關節沒有太大壓力的有氧運動為原則,如快走、游泳、騎固定式腳踏車、打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運動的強度以中等運動強度為原則,運動頻率建議每週三至五次,亦可搭配肌力訓練、柔軟度訓練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建議30分鐘以上,如果較高齡或體力無法負荷的長者,可以一天分開數次來運動,加起來的時間超過30分鐘亦可。
      
    總括來說,維持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日常生活活動是最簡單有效的運動,如果能夠每天做體操等適度的柔軟度運動,加上每週兩次的肌力訓練,對健康的好處更多[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llo醫師)「銀髮族動起來!簡單動跟病痛說掰掰」:https://helloyishi.com.tw/senior-healthcare/active-aging/exercise-is-important-for-the-elderly/
    ∎[2]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台灣人口提前進入負成長 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8180215.aspx
    ∎[3]Lee I, Shiroma EJ, Kamada M, Bassett DR, Matthews CE, Buring JE. Association of Step Volume and Intensity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 JAMA Intern Med. 2019;179(8):1105–1112.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9.0899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734709
    ∎[4]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年長女性每天只需步行4400步,死亡風險就能降四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66871
    ∎[5] 健走杖與登山杖不同;登山杖附有可以套上手腕的腕帶,健走杖則是附有類似手套的特殊系統。巴吉許醫師解釋,「你是將手部滑進去,然後利用掌心而非手指,將力量傳至健走杖並帶動身體向前。」
    ∎[6] (天下雜誌)「不只是走路 歐美健身新趨勢,「北歐式健走」是什麼?」: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8350
    ∎[7]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50歲後想要有顆「強心臟」,醫生:請將步行當日常」: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2834?utm_source=fb_ch&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post-04-30-dgt
    ∎[8] (民視新聞)「90%的人都錯了!正確走路姿勢注意4重點,執行7天就能「走」回正軌」: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430W0122
    ▸ ( YouTube / 民視新聞)90%的人都錯了!正確走路姿勢4重點 7天就能「走」回正軌:https://youtu.be/iZG87bzP0Co
    ∎[9]2016年8月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銀髮族保健之道】(作者: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溫瓊容主治醫師):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608/project_2.html
      
    ➤➤照片
    ∎(康健雜誌)【劉秀枝專欄】熟年要「腳勤」健身健腦又舒心: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2374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運動 #老齡化 #長者 #高齡化 #步行 #走路 #高齡社會 #超高齡社會 #散步 #北歐式健走 #超慢跑
     
    JAMA Internal Medicine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減輕疼痛技巧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02 18:00:19

    哈囉大家好
    平常很多人會問我要怎睡比較好
    其實我一直覺得
    睡覺姿勢並不是真正造成脊椎變形側彎的主因
    當然也不是造成疼痛的主因

    只是如果不幸已經有疼痛在身上的人
    我們會希望一覺好眠
    不要在半夜痛醒
    所以有幾個建議的睡姿

    但是在睡覺前
    也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種脊椎變形
    有些人的腰椎過度往前凸很多 像孕婦
    有些人的腰椎則是過直!
    所以不是所有腰痛的人都把腳墊到很高就會比較舒服喔!

    一樣,這些方法都是舒緩跟小技巧
    還是要去從根本解決脊椎變形喔!

    為什麼不應該持續牽拉脖子肌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qlWHGBpMY
    肌少症/肌肉量流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fZ84hYe9c&t=198s
    脊椎滑脫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K6lE6UtE4&t=1s
    骨盆歪斜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W0IzD1-PM


    粉絲專業 : https://www.facebook.com/veronicareha...​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eronicareh​​​...

    參考來源

  • 減輕疼痛技巧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27 19:00:31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沒有比較,沒傷害」,這句話似乎在暗示,「比較」都是傷害的來源。

    然而呢,如果你平常在表達的時候,或者是你在看待很多事情,你懂得善用「比較」這樣的一個概念,或者是你知道如何用好的「比較」的方法,那它不僅可以減緩痛苦,而且還可以讓你在表達的時候更容易達到目的。

    先跟你分享一個研究哦,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Kahneman,他就做過一個實驗告訴我們哦。

    其實「順序」是有多麼的重要,只要你比對了方法,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對它的認知會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研究是這樣哦,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那種無痛的內視鏡,比如說像大腸鏡啊,胃鏡啊是非常普及的。

    但是呢,Kahneman找了一些在無痛內視鏡還沒有普及的時代,就接受內視鏡檢查的人,用他們作為研究的對象。

    在他的研究裡面,研究人員會及時回報受試者,在接受內視鏡檢查期間,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要表達他們有多痛苦的方式,是在手裡握一個代表痛苦程度的數字轉盤,如果覺得很痛或者是疼痛減輕,只要左右轉動轉盤就可以了!

    在Kahneman的實驗裡面,分成兩個不同的受試者,第一個受試者A,他大概只用了9分鐘就結束了檢查;而第2個受試者B,卻花了25分鐘才完成檢查。

    所以呢,如果以接受檢查時所經歷的痛苦總量來說的話,這個B一定會壓倒性的超過A。

    在檢查結束之後,研究團隊就要求這兩位對於檢查去做整體的評價,但是很有趣的結果發生了!

    那個經過25分鐘的檢查過程的B患者,他的整體評價卻比只有經歷9分鐘的A患者,還要來得更正面。

    我想你一定跟我一樣很好奇,為什麼經歷過比較多痛苦的患者,對於檢查的評價,反而比經歷比較少痛苦的患者還要來得好呢?

    結果深入資料分析之後,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我們情感經驗上很有趣的秘密!

    如果我們分析他們感受痛苦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只接受9分鐘檢查的A患者,在檢查結束之前,經歷了從強度8,到強度6的痛苦時刻,而且呢,檢查就在這一刻結束了,

    而相反的,B患者他的25分鐘裡,他經歷了強度8的痛苦,而之後痛苦的強度從8,慢慢的減到6、5、3、2接著才結束檢查。

    所以呢,B患者在這25分鐘裡面,他經歷了很痛苦的強度8跟強度6,又繼續經歷到了強度3到強度2。

    然而比較的效應在此就發生了,因為相對於8跟6,當它降到三3跟2,在他的主觀感受上反而已經不再是痛苦了,而是一種從痛苦當中慢慢解放的感受。

    其實這樣的道理就像是哦,剩飯剩菜對於餓了好多天的人來說,仍然是山珍海味;但是對那些沒有這麼餓,而且每次都吃新鮮菜飯的人來說,這樣的剩菜剩飯真的是讓人很失望,是一樣的道理啊!

    好的,當你理解到這裡,如果我們把內視鏡的痛苦,把它類比成為我們要告訴別人一個壞消息,我想這對聽的人來說,也是不舒服,也是痛苦的經驗吧!

    那麼這樣的研究,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發呢?我直接用例子,你來感受一下,如果今天我是你的老闆,你把你的報告交上來,而我給你回饋,我跟你說這是一篇好報告,但是有錯字,你感受一下你會有什麼感覺?

    然後同樣的話,我把它倒裝一下,我告訴你,這篇報告雖然有錯字,但是這是篇好報告,你再感受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其實前半段跟後半段,我在講的都是同樣一件事!

    我在講的是什麼呢?我在講的無非就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報告,第二件事情裡面有錯字。

    可是如果我先告訴你這是一篇好報告,但是有錯字,你是不是有一種被我甩了一巴掌的感覺?

    可是如果我說,這篇報告雖然錯字,但是這是篇好報告,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是~呀哎!我被稱讚、我被鼓勵了,那下次錯字的部分我再改進就好?

    可是當你一回神想想,其實這兩句話是同樣的事情啊,可是你的感受會截然不同,然而這些感受延伸到後面,哪一種說法會讓你更有動力繼續做報告,或者是繼續迎接下一份報告的挑戰?

    我相信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所以我常常說,最好的說服是讓人說服他自己,然而要怎麼樣做到這一點呢?

    今天提到的這個例子,就是一種我們說「促成別人行動的五項引導」當中的其中一項,叫做「重塑」;重點不是在於你說什麼,而是在於你怎麼說!

    「重塑」除了我剛剛說的順序調換之外,還包含了我們怎麼拓展自己的詞彙,還有怎麼樣去調整角度,造成表達的效果截然不同。

    然而這些部分的進一步學習,其實在我的【自信表達力】這一門線上課程裡面,特別是「促成行動的五項引導」,在這裡面你會學到具體的實做方法。

    其實在我認為好的表達,從來就不是套公式,或者是賣弄一些語言的技巧,而是在於你能夠深刻的去懂人,到底有什麼在乎?

    透過理解的這個層次,進而把你的訊息去傳遞成引導別人,會讓他願意行動的語言。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其實沒有太高深的訣竅,而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給自己一個機會,學習洞悉人性的智慧?

    這些呢,在我【自信表達力】的線上課程裡面,相信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能夠跟我們一起加入學習,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把它按下去。

    如果你是透過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的相關內容與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期待你的加入,也期待你的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減輕疼痛技巧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6-21 21:30:01

    我們知道你很忙碌,但生活不只是充滿失眠的夜晚與咖啡的日子,
    試試看這 7 個幫助你更快入睡的秘訣:

    1. 芳香療法:
    除了甜美的香味外 這個療法不但天然又容易取得,找含有讓人放鬆的薰衣草和洋甘菊類型香氣,This Works 品牌的薰衣草產品或許能幫你在睡前放鬆

    2.褪黑激素:
    我們的身體會生產這個賀爾蒙來調節睡眠 所以服用保健品能幫助你更好睡,如果你想服用褪黑機素 記得先跟醫生溝通

    3.纈草根:
    這個植物或許能讓你放鬆 並搭配啤酒花的效果最好(就是啤酒裡的東西),詢問醫生以確保它不會破壞健康或其他藥物效果

    4. 鈣鎂鋅保健品:
    小時候常喝溫牛奶來入睡的確有好處,大劑量的鈣質能產出褪黑機素,鈣質搭配鎂和鋅效果最佳

    5.冥想:
    練習正念療法能讓腦袋休息並準備一晚好眠,每天只要冥想 10 分鐘便能減輕壓力

    6. 針灸:
    針灸能幫助有些人減輕疼痛 而這是妨礙睡眠的問題之一,對輕度睡眠障礙來說或許是個好方法 但它可能無法治療失眠症,

    7. 洋甘菊茶:
    洋甘菊茶有大量的甘胺酸 一種溫和的鎮定劑,試著飲用無咖啡因的茶 例如薰衣草或檸檬草


    7 Tips to Help You Fall Asleep Faster
    #Allure
    ------------------------------
    ❗需要字幕的朋友 #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 其他熱門主題推薦 】
    1⃣ 祕技片:女星變美&化妝包 ► http://bit.ly/2vWUYMS
    2⃣ 時尚:穿搭、精品 ► http://bit.ly/2FfFvbi
    3⃣ 瘦身:瘦腿、塑腰、練翹臀 ► http://bit.ly/2f7qFHW
    4⃣ 名人:每月封面人物 ► http://bit.ly/2iGe94s
    5⃣ 美容:保養 / 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6⃣ 73個快問快答+歐美明星搜包 ► http://bit.ly/2yKtwDj
    ------------------------------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馬上訂閱傳送門 ►http://bit.ly/2eoVk7R

    Still haven’t subscribed to Vogue Taiwan on YouTube? ► http://bit.ly/2eoVk7R
    ------------------------------
    ✌ More Vogue Taiwan ⇊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LINE:voguetaiwan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