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深蹲練哪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深蹲練哪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深蹲練哪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深蹲練哪裡產品中有3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常專業的物理治療師 #與上一隻影片事件無關 #請勿胡亂猜測造成困擾 拍攝地點 👉🏻 REVIVAL瞻恒物理治療 台北市, 大安區, 瑞安街23號, 8之1號1樓 聯絡電話:02-27000277 深蹲時腰痠?臀部一高一低? 那這集你不能錯過! 正確深蹲 你學會了嗎? 下方留言告訴我,妳還...

深蹲練哪裡 在 Bread?麵包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6:29:33

#用重量治癒失去的力量 最近真的是感觸蠻深的一段日子 去年的這個時期 剛開始接受自己是個胰臟癌四期的癌末病患 身邊的人也隨之開始經歷著這一場惡夢般的殘酷現實 但幸好 在面臨這個看起來勝算微乎其微的戰爭裡 當時的我們選擇了勇敢面對正面迎戰 這一年 因為癌症我虛弱了很多 但這一年 也因為訓練我強...

深蹲練哪裡 在 台灣小姐 邱怡澍Joyc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7:18:55

丁寧 一位我很喜歡的桌球選手 她今天宣布退役 還記得我小時候爸爸買給我一支說是超級貴的球拍 拍柄上有王楠的圖樣 但小時候我哪裡知道王楠是誰 只知道是一位很強的桌球選手 我第一位很喜歡的桌球選手就是丁寧了 銳利的眼神 殺氣騰騰 獨創的下蹲式發球 一切都讓我覺得帥爆了 我印象超深刻的是2012倫敦奧...

深蹲練哪裡 在 Seven K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2:09

大家午安☀️ 早上睡好晚哦!昨晚還是驚醒了好幾次,幸好每次起床都開燈直奔到鏡子前面,檢查鼻梁的傷,真的好很多了🤟🥱⋯⋯ 早上賴床後趕緊起來用有限的時間完成今日的居家訓練,各種深蹲類、手部、健腹200下。 運動結束後直接整理後,一樣開啟忙碌充實的一天👍 好久沒有體態自拍了,都忘了怎麼拍了🤣! 早上運...

  • 深蹲練哪裡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7 16:43:42
    有 43 人按讚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深蹲練哪裡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21:00:55
    有 216 人按讚

    【花蓮】我的神隊友是麻馬!來趟太魯閣親子遊
    #山友分享

    這次的親子遊不是帶小孩,而是帶麻馬!山友 #阿米 陪著年近七旬的媽媽一同共遊太魯閣步道,這場疫情,讓她體驗到生命的脆弱,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你有多久沒跟家人們一起出遊了,其實重點不是去了哪裡,而是相處的當下時刻~有伴就有動力,你的神隊友又是誰呢?

      
    (圖/阿米)
    #太魯閣國家公園
    #我與馬麻的太魯閣之行

  • 深蹲練哪裡 在 邱怡澍Joyce914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23:29:34
    有 417 人按讚

    丁寧 一位我很喜歡的桌球選手 她今天宣布退役
    還記得我小時候爸爸買給我一支說是超級貴的球拍
    拍柄上有王楠的圖樣
    但小時候我哪裡知道王楠是誰
    只知道是一位很強的桌球選手
    我第一位很喜歡的桌球選手就是丁寧了
    銳利的眼神 殺氣騰騰
    獨創的下蹲式發球
    一切都讓我覺得帥爆了
    我印象超深刻的是2012倫敦奧運的女單金牌戰對上李曉霞
    居然在關鍵時刻被裁判莫名抓發球
    看到她真的是滿腹委屈的都快哭出來
    最後飲恨銀牌 我真的幫她超生氣的!
    (哈哈超雞婆的在電視機前面生氣的我
    2016里約奧運圓夢摘金我真的也是在電視機前面拍手叫好!
    -
    2018年我在歐洲交換的期間圓夢去看了人生中第一場ITTF巡迴賽
    當年很可惜丁寧居然很早就淘汰了
    無緣親眼看到他上場
    不過還是超級幸運地在練球場遇到穿著輕便的她
    迷妹如我一定要合照的阿
    她也很有親和力的說好
    真的對我來說 她就是世界第一女單 是我的青春
    -
    丁寧今天在微博宣布結束26年職業生涯
    生涯共取得21座世界冠軍 也實現了大滿貫
    丁寧說
    乒乓球教會我無論是在高峰還是低谷,
    “永遠保持一顆勇敢的心”,
    追求夢想的道路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沒有誰是常勝將軍,沒有誰是無堅不摧,
    當遭遇失敗和困境時,勇敢面對;
    在幾乎崩潰和想要放棄時,選擇堅持,
    你就一定能夠抵達心中的彼岸。
    體育精神遠不止輸贏。
    現在丁寧前往北大正式成為”學習寧”啦
    真心祝福她在桌球之外也擁有一片天
    丁寧 DING Ning

    #丁寧 #退役 #大滿貫 #桌球 #乒乓球 #卓球 #卓球女子 #中國 #china #奧地利 #austria #linz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