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活在當下法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活在當下法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活在當下法文產品中有2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法鼓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東初秋節法團圓 方丈和尚細說「止觀禪」 當身心動盪不安時,如何能善用禪法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紐約東初禪寺於北美時間9月19日上午9點半,禮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通過網絡講座,與當地信眾們分享方丈和尚多年修學止觀禪的心得和方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毛亮傑A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詠華、林俊逸 2012.03.27晚上7:00 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合開演唱會「華逸登場」,接受好事聯播網主持人毛亮傑訪問。 法文系畢業的林俊逸,應毛亮傑要求,當起法文小老師,為大家介紹超人氣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子」中,2句法文Oublie-le(忘記他)與Je t'aimais(我愛你),以及...
「活在當下法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空姐摸摸-比利時夫妻在台灣??Holymollie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Alic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Claudia Ch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空姐摸摸Holymollie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毛亮傑A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FABIO GRANGEON 法比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活在當下法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活在當下法文 在 空姐摸摸-比利時夫妻在台灣??Holymollie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0:51:55
#第一次開卡丁車就撞奧迪 臉書又跳出來回顧,那一年的這一天。。。我在比利時開著一台卡丁車失速衝出圍欄撞凹停在路邊的奧迪🤣🤣🤣 還深深體會到了文化差異 #嚇瘋 當下毫髮無傷 完全只想著完了 口袋空空沒錢賠奧迪 奧迪直接被我撞到流出水 這樣奧迪是不是很不耐撞!?🤔 周邊工作人員馬上衝過來問我有...
活在當下法文 在 Alic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6:10:35
《Rêverland》 籌備了快半年的大寶貝 終於可以跟大家見面了~💓 去年9月第一次去外面的攝影棚拍攝 就一直萌生 想要有個獨立的工作室和攝影空間 某次洗澡和梁提了這個想法 他表示非常支持 雖然有點冒險 但還是可以試看看 之後這半年就是在 找地點、申請青創貸款、討論設計和裝潢中度過~ 也經歷了疫...
活在當下法文 在 Claudia Ch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1:05:19
Le but de la vie est de jouir de chaque moment. 這句法文的含義,猶如電影《about time》中男主角Tim 在反覆穿越修正人生後有了這樣的體悟: 我試著過好每一天,就像我已經穿越回去那一天一樣去享受它,就當它是我非凡卻又普通人生的最後一天。 生活...
-
活在當下法文 在 毛亮傑A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1-26 18:06:01趙詠華、林俊逸 2012.03.27晚上7:00 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合開演唱會「華逸登場」,接受好事聯播網主持人毛亮傑訪問。
法文系畢業的林俊逸,應毛亮傑要求,當起法文小老師,為大家介紹超人氣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子」中,2句法文Oublie-le(忘記他)與Je t'aimais(我愛你),以及電影中神父說道profiter du moment(活在當下)的精確發音與深刻意涵,林俊逸與趙詠華更展現美聲合唱,希望這次「華逸登場」演唱會,兩個人溫暖的好歌聲,也能「刻在」大家的心底。
完整訪談內容2021.01.28(週四)上午8:00將在好事聯播網 台北好事989電台播出。
趙詠華、林俊逸「華逸登場」演唱會,3/27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 晚上7:00,年代售票系統,四大超商,現正搶票中!⭐️
https://ticket.com.tw/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N0XMKMRN
感謝中國時報記者黃雯犀報導🙏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126005228-260404?chdtv
感謝東森新聞記者翁子涵報導🙏
https://star.ettoday.net/news/1907817
感謝蘋果日報記者陳薈涵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10126/Q5OCF36XGRGPBC4CZVSSLINDNI/?fbclid=IwAR0T-p-sHBfluTjJJHS_3ig-bgL7sVQRk2IPnQ_veBdd4iKPSQC7SM0MdTs
感謝自由時報記者李依純報導🙏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422451
YouTube、TikTok、IG、FB:989Alan🌹
IG:989alan🌹
https://www.instagram.com/989alan/
FB:989alan🌹
https://www.facebook.com/989ALAN/
#趙詠華 #林俊逸 #刻在我心底的名子 #刻在你心底的名子 #毛亮傑 -
活在當下法文 在 FABIO GRANGEON 法比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07 21:00:12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fabiograngeo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abiograngeonofficiel
TIKTOK ➤ https://www.tiktok.com/@fabiograngeon
Please subscribe to support my channel !
請大家訂閱為了支持我的頻道 !
* 中文:
大家好。
上禮拜是我第一次參加電影首映會。 很榮幸可以跟監製、導演,還有所有的演員們一起上台,也非常開心可以聽到盧廣仲現場演唱電影主題曲!電影已經上映一個禮拜了,很開心看到票房很好,但是最重要是看到這麼多人被這個故事感動與啟發。
我們只有一個人生,我們一定要努力追求我們想追求的事!
愛沒有性別,你愛的是誰都沒有錯!
不要因為過去的經驗,或未來的目標而忘記活在當下!
如果還沒去看的話,趕快請家人與好友一起去看!
希望你們喜歡這個影片!
請大家來支持我的頻道, 別忘記按讚,訂閱 與 分享! 謝謝你們🙏
* English:
Hi everyone!
Last week I was happy to attend my first movie premiere with the cast of “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It was such a special moment especially seeing Crowd Lu performing live. After one week in theatres, the movie is doing amazing in the box office but more than that, the story is inspiring millions of people! I’m very proud to be part of it.
Hope you guys enjoy this backstage video, please don't forget to give a LIKE or COMMENT to help with the algorithm and SUBSCRIBE to support me !
Lots of love to you all :)
Thanks for being here on my journey.
///
Production ➤ Fabio GRANGEON
#fabiograngeon #fabio #法比歐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活在當下法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19 18:41:42「#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活在當下法文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東初秋節法團圓 方丈和尚細說「止觀禪」
當身心動盪不安時,如何能善用禪法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紐約東初禪寺於北美時間9月19日上午9點半,禮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通過網絡講座,與當地信眾們分享方丈和尚多年修學止觀禪的心得和方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方丈和尚首先帶領體會佛教心法,以及法鼓山的「心五四」運動。從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要「需要、能要、想要、該要」、四感「感化、感動、感恩、感謝」,以及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來面對疫情、面對全球的危機。
勸請大眾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仍須要時時照顧身心。方丈和尚特地闡述「安心」之方,透過案例來提醒,學習通過放鬆,把注意力、心力,從所關注的工作、對象抽一部份出來,將不必要的心力節省起來。此外,心還要慢,節約心力,不要消耗心力,不須每件事都去關注,對於使不上力的事,要懂得放下,才能提升自己的心力。
對於修習止觀禪,方丈和尚則從「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切入,指出日常生活中身心合一的重要性,希望大眾多練習#禪修 16字心法,即「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達到放鬆和集中的平衡,將心的品質提升。而為能及時覺察身心,即時回到當下,方丈和尚也傳授「三三二二」的十稱念佛法,幫助信眾從中領略觀照。
方丈和尚提出三項總結,一是隨時隨地「放鬆」身心,無論遇到什麼緊急的事情,都要先放鬆。再者是每天能將身心「歸零」,學習做定課,每天都是從心(新)出發。最後則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事情做完後,馬上放下與默照相應,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在問答環節中,轉達信眾想瞭解止觀禪與默照禪的異同。方丈和尚簡述,默照是從止觀而來,止觀是中階的禪法,默照是高階的禪法。默與照是一起的,止與觀一開始是可以分開的,從觀進入止,止觀是心,具一體兩面的功能。默照是同時的,一下要做到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實是不容易;還是要從體驗呼吸、觀照呼吸入手。
此次線上特別講座,共有近3百位信眾全程參與。住在紐約的蔡居士表示,聽講對他而言非常受益,特別是方丈和尚分享的十稱念佛法便利好用,感恩東初禪寺的規劃,讓大眾能在中秋之時以法團圓,還有當面向方丈和尚請益學習的機緣,日後會善加練習止觀的修行方法。
文/史敏 20210921
圖/東初禪寺 20210921
#法鼓新聞
#中秋節
#禪修
#疫情
活在當下法文 在 空姐摸摸Holymollie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一次開卡丁車就撞奧迪
那一年。。。我在比利時開著一台卡丁車失速衝出圍欄撞凹停在路邊的奧迪🤣🤣🤣
還深深體會到了文化差異
#嚇瘋
當下毫髮無傷 完全只想著完了
口袋空空沒錢賠奧迪
奧迪直接被我撞到流出水
這樣奧迪是不是很不耐撞!?🤔
周邊工作人員馬上衝過來問我有沒有事,遞給我礦泉水
當時仍然破爛的法文只會說一句:我男友在那(指)
看著Jerome 的車子呼嘯而過完全沒發現女友已經撞飛出圍欄🤣🤣 停下來之後才發現我竟然開卡丁車撞了一台奧迪
而且我還是當天城鎮活動唯一的亞洲人😅
(可能因為是現場唯一一個外國人太顯眼老公不在旁邊的時候還有人來搭訕要請喝飲料 )
事後覺得可能是我煞車踩得不夠用力,當下完全覺得我的卡丁車失靈,因為一開始大家都開走了我的引擎有問題還停在原地
我是電機殺手😅跟以前電腦課一樣總是挑到機王,全班都登入了我還開不了機😅
那年夏天阿姨住的城鎮舉辦卡丁車活動,城鎮上一部份的街道被封起來舉行,這在台灣應該不太可能吧。。當下聽到覺得外國人簡直荒謬😂
現場還有一個像小型園遊會的攤位,漢堡香腸飲料啤酒🍻都有,音樂大聲的跟夜店差不多。
人生沒有開過卡丁車,第一次就獻給了比利時,據說在台灣玩卡丁車要先上課半小時?
比利時沒有,直接開上路啊
後來還有人撞到救護車都來了,好險我當時連瘀青都沒有(可是卻把奧迪撞凹了🤔)
那一天我完全體會到文化差異,如果是在亞洲犯錯了大概不敢再做,我也不敢再玩,但中午在阿姨家吃完烤肉,下午大家又去玩第二場的時候,阿姨和叔叔還問我想不想再玩🤣
叔叔幫我解決了賠償問題,這件事到快2年後才敢跟我媽說,不然我媽可能會瘋掉😅
而且叔叔說奧迪的車主完全沒有生氣,他說沒事,這種事難免會發生,他自己停得離賽場太近,覺得真的超不好意思😅😅
#我當時可是每天開車去機場上班的
#還好路人都沒事
#老公的BMW不敢給我開
#卡丁車 #第一次開卡丁車 #用卡丁車撞奧迪 #奧迪 #比利時 #封城開卡丁車 #歐洲 #開卡丁車也能撞奧迪 #gokarting #gokarts #gokartracing #belgium #tbt #summer #audi
活在當下法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Vita_in_LuV #用愛過日子
常收到讀者的來信告訴我:好氣自己爲什麼不愛自己!總是愛批評自己!總是看自己不順眼!覺得心好累!
你是不是也常覺得 ~
『我當然知道要愛自己啊,可以我就是做不到!而且越嘗試越失敗,越想要了解自己,就越陷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的混亂境地!』
Vita 不是什麼心靈大師,但這幾年在學習『愛自己』的道路上,也摸索出一些小小的心得,願與你們分享。
☘️愛自己的5步驟:
1️⃣ 覺察
你是否面對鏡子裡的自己,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甚至連鏡子都不想照!
你是否總是以別人的感受作為優先,壓抑自己的感受、總是沈默地接受別人的安排!
你是否對於擁有以上這些舉動的自己,從一開始的無感、壓抑,漸漸地你越來越難受、低潮、呼吸困難⋯⋯。
恭喜你,你已經開始察覺到「你並不愛自己、甚至討厭自己」!
就好比一個人用不在乎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健康,漸漸地感到『身體不適』,不再無感、不在乎的活著。
所以,當你開始感到『不愛自己、或討厭自己』時,請不要沮喪,這是值得開心的!
因為你的靈魂已開始覺醒,想要邁開「愛自己」的第一步!
2️⃣ 承認
當你覺察你其實『討厭自己』,此時的你與其『強迫』自己去愛自己,請先『勇於承認』你~~~是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並在每一次侵蝕你骨肉的難受裡,承認自己的『不愛自己』,正在一次一次的消損你的靈魂!
承認,是需要勇氣的!
請給勇於承認『不愛自己』的你,一個最大的擁抱!因為,你已不願繼續活著像隻『蘸了麵包粉的蝦』,靜靜地躺在盤子任憑其他人的處置!
3️⃣ 面對
承認不愛自己的感受後,請開始留意是什麼樣的情境或言語,會讓你擁有感到難受、低潮、生氣…..等等負面情緒!
像我自己如果跟陶先生有爭執,雖然當下我可能會因為他說的話感到受傷、難過、痛哭!但我不再『白白』地浪費這些情緒,在哭完後,我會非常認真去問我的內在小孩:
嘿~ 親愛的,為什麼那句話讓你痛苦?讓你生氣?讓你覺得羞愧……等等!
與其在腦子裡想,何不把它們紀錄下來!把內心的感受寫下來、或發聲,讓負面情緒擁有故事、擁有聲音,不再無聲的消失或被壓抑,將是你療癒靈魂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4️⃣ 學習
當你真實的記錄下、或向宇宙發問: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反應?或許當下你不會有答案!這個答案需要你去找尋,去學習!
就好比你想要做一個戚風蛋糕,你總不會自己在那邊亂試,你會去找食譜、或上烹飪課。
『愛自己』也一樣!
就像是你學習做菜、學習語言、學習化妝….等等,單純靠自己的開悟是不太可能的!
看書、冥想、參加一些心靈成長的團體、或是上靈修(生活)教練的課程,都是學習愛自己不錯的方式。
你也可以藉由與周遭你覺得擁有正面能量的朋友、人物相處、觀察,來嘗試他(她)們愛自己的方式,從中找出適合你自己的!
儘量避免一些會讓你感到自卑、難受的人(包括網紅)!
並不是說這些人不好,而是他(她)們所處的世界,並不適合你目前想學習的課題。就好比你要學日文,卻跑到法文學校去,你覺得會學到什麼嗎?
5️⃣ 耐心
「You are exactly where you need to be in your life journey, so, please be patient with yourself」。你正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最需要你的位置,所以,請給自己最大的耐心。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讓我感到很震撼!頓時被敲醒!原來,愛自己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耐心』。
學習愛自己的過程,很多時候會或許會讓你很難受、很挫折、甚至想放棄。我最喜歡將它比喻成『爬山』,過程中會讓你呼吸急促困難;腿酸的要死、肩也快被背包壓垮!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累了就停下來休息,讓自己喘息、喝口水。
準備好了,再繼續一步一步往前走。
只要「不放棄」,登峰時的美好風景,會一直在那裡等著你,全部打包帶走。
語後,愛自己的這件事,沒有誰比誰厲害,你不需要跟任何人比較。失敗了、感到挫折、甚至打回原樣,都是你該珍惜的感受,而不是拿來批判自己的十字架!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誰比誰厲害、誰比誰強大,真的都不關你的事!你,永遠都該是自己唯一的專注點。跌倒了、難受了、看自己不順眼、覺得自己很不ok,都可以成為你擁抱自己的理由!
來~下次難過、沮喪時,給欠抱的自己一個擁抱,抱多久都沒有關係,抱到痛哭流涕也沒有關係。
當你容許自己脆弱、懂得擁抱自己時,你已經『愛上自己』囉。
祝福你。
Vi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