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汽油車動力系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汽油車動力系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汽油車動力系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汽油車動力系統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狂人日誌:MadVn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狂人新聞台] 豪華7座休旅Audi Q7 導入雙重動力選擇 #小編:Audi Q3 Sportback 40 TFSI新動力同步入列 2022年式Audi 全車系即日起開放預售,新年式之際台灣奧迪調整旗下休旅車系動力編成,豪華7人座休旅Audi Q7 2022年式新增45 TDI quattr...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 RAV4 新在哪裡? ●全車系 2.0 旗艦以上車型導入 E-Mirror 電子式後視鏡,整合了前、後全時行車紀錄器功能。 ●全車系除 Adventure 之外售價全數調漲、Adventure 車系則因動力更替並降價 3 萬。 ●Adventure 車型由原來 2.5L 自然進氣引擎 +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投資理財先生 投資理財 ︳勵志成長 ︳正能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58:39

「重點在內文」「圖末有股票整理」前一陣子在新聞看到郭台銘說要成為第二個護國神山,當時心想,別鬧了吧 但最近瞭解後發現鴻海背後在做的事情是有非常大的商機整理鴻海在做的轉型內容 鴻海 於2019年6月提出轉型 「3加3」涵蓋「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 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11:59:38
    有 184 人按讚

    [狂人新聞台] 豪華7座休旅Audi Q7 導入雙重動力選擇

    #小編:Audi Q3 Sportback 40 TFSI新動力同步入列

    2022年式Audi 全車系即日起開放預售,新年式之際台灣奧迪調整旗下休旅車系動力編成,豪華7人座休旅Audi Q7 2022年式新增45 TDI quattro與55 TFSI quattro雙動力選擇,而小型休旅Audi Q3 Sportback 亦導入新汽油車型40 TFSI quattro S line 運動版,藉由新動力車型的導入,均衡產品實力與豐富車款陣容。

    新世代Audi Q7 擁有融合力與美的外觀設計,寬敞的七人座車室空間讓全車乘員享有更靈活的用車體驗,為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動力選擇,針對2022新年式台灣奧迪調整新增 45 TDI quattro與55 TFSI quattro動力車型,全車系建議售價309萬元起,藉由搭載3.0升六缸引擎與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同時結合48V輕型複合動力科技,以兼具性能與節能的動力表現,給予車主優質的駕馭體驗。


    Audi Q7全車系搭載智慧Audi 全數位虛擬座艙,同時在車輛安全方面,亦標配公路行車輔助、都會行車輔助套件。相較於同級對手,2022年式Audi Q7 車系在45 TDI Technik 豪華版(含)以上車型均標配Matrix LED矩陣式頭燈與氣壓懸吊系統。


    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動力需求,全新2022年式Audi Q3 Sportback 車款新增40 TFSI quattro S line 運動版車型,其擁有190 hp和320 Nm最大動力輸出,搭載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同時配有運動化懸吊與跑車式轉向系統。全車系Audi Q3 及 Q3 Sportback 皆提供35 TFSI與 40 TFSI quattro 雙動力選擇,亦有強悍5缸勁旅RS Q3 Sportback,Audi Q3 全車系皆滿足您的購車嚮往。


    而新年式Audi Q3車系在安全防護方面,亦新增「塞車輔助系統」及「主動緊急待援輔助系統」兩大功能,偕同全方位智慧安全科技如ACC 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主動式車道維持及偏離警示系統與後方橫向車流輔助系統等多項功能,提供車主完整更進階的安全防護。

    #Audi #Q7 #Q3 #Sportback #RS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TopGear HK 極速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31 21:00:57
    有 78 人按讚

    |Audi Dakar動力學堂|

    Audi Sport最近公布Dakar戰車RS Q e-tron,創新動力系統係該賽事史無前例,一大堆數字英文字,又MGU、又2.0 TFSI,的確幾令人眼花繚亂。到底佢係電動車、汽油車定混能車?同未來Audi街車又有咩關係?TG與你仔細解構,由零講到你明為止。

    ▶其實佢有幾分似日產e-POWER?:bit.ly/3BQUVBn

    #Audi
    #AudiSport
    #RSQetron
    #DakarRally

    ————————————————
    Web - www.topgearhk.com
    YouTube - www.youtube.com/c/topgearhongkong
    電子雜誌(網站及iPad版)- bit.ly/3mF2yDD
    電子雜誌(Android版)- bit.ly/32a2LVO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Mobile01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3 11:05:51
    有 384 人按讚

    小改款Toyota Camry發表囉!加入完整TSS 2.0駕駛輔助系統,然後2.0汽油車型也回來了~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24 10:20:34

    2021 RAV4 新在哪裡?
    ●全車系 2.0 旗艦以上車型導入 E-Mirror 電子式後視鏡,整合了前、後全時行車紀錄器功能。
    ●全車系除 Adventure 之外售價全數調漲、Adventure 車系則因動力更替並降價 3 萬。
    ●Adventure 車型由原來 2.5L 自然進氣引擎 + Direct Shift 8 速手自排變速箱動力配置,更改為 2.0L 自然進氣引擎+CVT 變速箱配置,與現在最熱賣的 2.0L 車型為相同的動力配置。
    ●Adventure 車型具有專屬外觀套件、內裝設計以及專屬運動化輪拱護板。
    ●Adventure 車型由 18 吋鋁圈升級為19 吋。

    作為國內最暢銷的進口車款第五代 Toyota RAV4 去年上市至今累計銷售已突破五萬台,堪稱是最受國內消費者喜愛的車款之一。而繼去年 2019 年 10 月針對 TSS 系統升級變動車系售價之後,今年和泰汽車再度針對全車系進行配備上的調整,導入 E-Mirror 電子式後視鏡 (2.0旗艦以上),而 2.5L Adventure 4WD 車型所採用的動力因無法對應六期法規改以全新的 2.0L Adventure 4WD 取代。

    全車系建議售價 2.0L 汽油車型方面,豪華版為 95.9 萬元 (漲 1.4 萬)、尊爵版 104.5 萬元 (漲 1.6 萬)、旗艦版 109.5 萬元 (漲 2.6 萬)以及本次試駕的 Adventure 4WD 119.9 萬元起 (較原先的 2.5L 少 3 萬);2.5L Hybrid 油電車型方面,旗艦版為 118.5 萬元(漲 3 萬)、旗艦 4WD 版為 128.9 萬元 (漲 2 萬)。

    #神車配美人
    #林美貞
    #記得開啟cc字幕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9389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
    https://reurl.cc/O1xnWr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6-05 17:19:11

    表格更正:Ford Kuga ST-Line最大扭力轉速區域為 3,300rpm;Honda CR-V引擎形式應為L4/渦輪/汽油;RAV4 價格錯誤,2020年式車型應再加兩萬,售價為 94.5 萬起至 126.9 萬起。

    新在哪裡?
    ●全新第四代大改款車型,採用與 Focus 相同的全新世代 C2 平台打造,車身尺碼進一步放大,抗扭強化 10%、減輕 80 多公斤車重。
    ●全車採用近 50% 超高性鋼材、使用麻田散冷淬鋼車頂樑,硬度達到 1700mpa。後懸吊採用鋁合金支臂、鋁合金引擎蓋
    ●外觀、內裝悉數重新設計,外觀提供兩種車身型式。ST-Line 車型配置專屬空力套件、燻黑 LED 頭燈、蜂巢狀水箱護罩設計、19 吋鷹爪造型鋁圈、方型排氣尾管以及類麂皮包覆座椅以及 ESE 引擎聲浪強化系統。
    ●全車系標準配備 Co-Pilot360 主動安全科技、駕駛 10 向電動調整座椅、真皮座椅、LED 頭燈、Keyless、8 吋 SYNC 多媒體系統…
    ●動力系統配備 1.5L EcoBoost 以及 2.0L EcoBoost 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ST-Line 車型擁有運動化懸吊調校,車身降低(前軸 0.7mm、後軸 2.9mm)、阻尼係數強化,方向盤更為重手。
    福特六和預定在今年 6/17 正式推出全新第三代 Ford Kuga 車系,而採用 C2 平台打造的 Kuga/Escape 已於去年在主要市場美國、歐洲同步發表,緊接著中國大陸市場也推出了當地國產化車型銳際 Escape。

    在台灣市場,Kuga 將以汽油車型為主力,提供 1.5 EcoBoost 及 2.0 EcoBoost 兩款動力,而現有的 2.0 柴油車型則會取消。新一代國產 Kuga 將提供兩種車身外型,除標準車型外,還有具備專屬空力套件的 ST-Line 車型。根據目前掌握到的消息,入門車型將落在百萬上下,而頂級的 ST-Line 車型則會低於 120 萬以下。
    #記得開啟cc字幕#Kuga #真香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6924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 汽油車動力系統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19:06:16

    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