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氣候變遷的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氣候變遷的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氣候變遷的原因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民視全球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球/全球暖化認定「人為造成」末日電影場景恐成真! ➡ https://bit.ly/3ggqSd9 氣候變遷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聯合國專責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9日提出的評估報告中指出,人類活動毫無疑問是氣候變遷的原因。如果無法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氣象達人 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主題:天下雜誌出版《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5.07 #陳鳳馨 #比爾蓋茲 #淨碳排為什麼要歸零 👍 氣象...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Victoria W ✍? 體驗生活 | 閱讀世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53:39
⠀⠀⠀⠀⠀⠀⠀⠀⠀⠀ 根據環保署過去的數據指出,台灣一年的燒金量約24-28萬噸,3000噸線香,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等於2萬台汽車一年的排氣量,相當於砍掉2百萬棵樹,燒得越多,樹也砍得越多,且每燃燒1公斤的紙錢,就會大量產生1.5公斤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與戴奧辛等有害物質,加速全球暖化的危機。 ⠀⠀...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多多欸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6:04:57
❥-抽獎 /地球好樂-A5回收筆記本📓 /—- - 「每一次購物都在為世界做選擇」 對於環保我們能做什麼事情呢? 詢問賣家是否能在不傷害商品之下的前提減少包裝? 是否能選擇能一次將自己想買的商品買齊的賣家? 查看賣家的商品是否是環保產品? 這次與 #浪與妃妃 以及26個創作者合辦了 #十二天環保購物...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阿尼尛 Anim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6:03:33
#尛外電 野豬翻攪泥土釋出碳 相當於110萬輛車的年碳排放量 ---------------------------- Artist: @meme__chen ---------------------------- 在澳洲提到野豬,農夫們可能會皺眉,因牠們非常「擅長」讓農民大出血;近日有科學家發...
-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12:34:19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氣象達人 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主題:天下雜誌出版《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5.07
#陳鳳馨 #比爾蓋茲 #淨碳排為什麼要歸零
👍 氣象達人彭啟明 (臉書)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atherrisk
👍 收藏好書:天下雜誌出版《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https://bit.ly/3xyNYTd
比爾 · 蓋茲親筆揭露改變未來的新思考、新科技與新經濟
「我寫這本書不只是因為看到氣候變遷的問題,還因為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機會。」啟發商業世界全面轉型的革命性巨作!
走過不安的2020年,未來十年最關鍵的議題是什麼?
「我們可以做既能挽救新冠疫情中受創的經濟、又能激發創新來避免氣候災難的事。這本書要講的就是我們必須採取什麼行動,以及我認為我們做得到的原因。」
如果淨碳排不歸零,你我所擁有的一切可能隨時歸零!
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本書中,比爾.蓋茲將告訴你:經濟成長和零碳創新的新交集是什麼。他提出一套涵蓋層面極廣、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計畫,希望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面減到零,挽救人類免於一場迎面而來的氣候浩劫。
比爾.蓋茲花了十年潛心研究氣候變遷的原因與效應,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政治、金融等各領域專家的協助下,努力尋找阻止地球失速滑向環境災難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他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別無選擇,一定要努力減到淨零排放,也詳細說明要達到這個重大目標,哪些是我們非做不可的事。
書中清晰描述了人類所面臨的艱鉅挑戰,清楚指出在哪些方面目前科技已有零碳方案、哪些領域的現有科技該如何發揮更大效益,還有哪裡需要創新的技術突破,又是哪些人在從事這些重要研究。
最後,他提出一套以全面減到零排放為目標的具體可行計畫,從政府的政策、企業的行為,到個人可以採取的行動,為全面減到零排放的艱鉅任務帶來新希望。
誠如比爾.蓋茲在書中一再強調,全面減到零排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能遵循書中所提出的計畫,目標雖難,一切仍在掌握之中。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6 17:30:06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有超前部署嗎?
氣候變遷的主要現象包含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等。特別是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國家台灣而言,應該跟國家安全一樣重要,極端氣候的衝擊,我們應該不僅只是對應災害,更須留意如何對應、盡快復原。應該要有全面而通盤性的計畫,目前我們政府機關有一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
我請教了交通部,氣候變遷對交通部的影響如何,單位回覆我影響很大,因為運輸系統這類基礎設施,若因為氣候變遷,像是高溫、洪水,會造成運輸系統的損害,會對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也查閱了交通部2014年時,發布的維生基礎設施領域行動方案,內容有港口、鐵道、道路等基礎交通建設,但再對照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其中2018年至2021年,裡面跟交通部相關的只有八項。
以對社會穩定、民眾安全的出發底來看,我覺得應該超前部署。交通部應該要以自己專業的高度,不只是寫計畫,應要進一步要求實際演練的方案。
比如說,某一個港口因為海平面上升被淹沒,那我們要怎麼做調整?有沒有可能移到其他港口作業?此外,基礎交通如何快速復原,畢竟台灣還是仰賴進口。像這樣的應變計畫,有沒有做模擬或實際演習,而不只是紙上計畫,這是希望交通部可以落實的部分。
交通部回覆我,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方案,有21個方案在裡面,不只是書面作業。我這邊希望,能落實實際演練,特別留意救災的部分。因為過去這些計畫是四年為一期,我們這四年目前只多了8項,未來是不是有可能,每年重新檢討跟更新,一年一次滾動式檢討。
交通部表示有在動態檢討,那我也希望可以收到最新的進度跟報告。
電動車政策
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決定,在2035年時要全面性只銷售電動車,像是歐美各國為了氣候變遷的原因要實施這個制策。
我想請教交通部,2035年的電動車方案,台灣現在決定堅持要繼續嗎?交通部回覆現在沒有,主要因為影響的層面太大了,像是賣車、維修,而我們的機車行,很多無法維修電動機車,目前的轉型過渡是讓機車變七期環保,讓污染符合環保的標準,現在的大致走向是這樣。
扶持電動車 無須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
我想建議提升電動車的服務,會比打壓燃油車轉型更能對社會有幫助。比如英國政府投入1200萬英鎊,希望實現平均6分鐘的充電能量,因此電池產業的人才訓練,會開始慢慢移到電動車。這個核心的概念是,補助對的人、對的方向,將電動車扶持起來,沒有必要去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這才是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
交通部表示,現在方向就是如此,鼓勵補助電動車的發展,像是電動公車交通部就有補助。
電動公車補助誰? 有補助台灣產業嗎?
說到電動公車,我就想到了一則新聞,是不肖業者竟將車身拆成5大部件,包括前圍、後圍、左右側圍、走道平台圍、天花板圍,進口後在台灣組裝,爽領交通部補助。
我想請教次長該如何應對?
次長表示,目前在我們電動公車的補助辦法,準備
要防堵這類狀況。
我期許未來不要再看到這種新聞,我們台灣發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我們的電動車輛也該國車國造!事實上台灣本就能做電動大車,真的沒必要去補助外國買進來的車,沒必要補助外國的產業,希望交通部未來一定要來努力!3Q!
2020-11-25,交通委員會,交通部 王國材次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民視全球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球/全球暖化認定「人為造成」末日電影場景恐成真!
➡ https://bit.ly/3ggqSd9
氣候變遷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聯合國專責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9日提出的評估報告中指出,人類活動毫無疑問是氣候變遷的原因。如果無法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地球在這個世紀內,將會升溫超過攝氏1.5度甚至兩度。
地球升溫帶來的,不只有海平面上升,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地從高溫乾旱到豪雨洪災,在在都凸顯了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增加,人類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比爾蓋茲談氣候變遷】#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注意到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將對全人類、特別是對弱勢族群的巨大衝擊。他說:「避免氣候災難將會是人類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比登月、消滅天花、甚至比讓每張桌上有電腦還難。」
蓋茲與其團隊在各方專家的協助之下,研究了10幾年氣候變遷的原因與效應,試圖找出阻止地球邁向毀滅性災難的方式......
>>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872
📖 比爾・蓋茲2021全新力作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博客來 https://reurl.cc/Q9qjNq 8/7-8/8超級會員日,購書最優惠 🛒 🛒
#SDG13氣候行動 #比爾蓋茲 #淨零碳排 #NetZero #淨零排放 #氣候變遷 #氣候危機
氣候變遷的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不會想到在德國會有人死於洪水之中,或許在其他窮困國家,但不會是發生在德國。」報導中那位德國婦人難過的哭了。
對,當我看到新聞標題德國因大雨引發水災洪流,讓萊茵河畔諸多童話世界般美麗小鎮有如遭轟炸過,滿地都是瓦礫、樹木、房屋幾乎全毀,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中。這新聞讓人忍不住驚訝:這是在說德國嗎?德國會因為一場大雨就會引起水災洪流死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如果是發生在其他窮困國家還比較能理解,但德國?西歐先進國家中人民最守法做事最嚴謹,基礎建設一流的德國?德國的水利工程有這麼不堪一擊嗎?
新聞報導影片中,CNN記者說: 「為了讓您了解這次水患的範圍,我現在站的位置就是在河堤旁的旅館,淹水高度是一直到旅館的三樓,你可以看到水線痕跡,水就是淹到這麼高的高度。」
水淹3樓高? 那不成了一片汪洋嗎?人要往何處逃?
這兩日我跟人聊起這個新聞,但得到的回應有點冷。
「喔,德國嗎? 」
「我沒看新聞耶」
「有看到,但沒注意」
「德國水災,我在台灣要關心什麼?前陣子台灣還在缺水危機咧」
人性中的樂觀偏見,總覺得別人家的倒楣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免不了心存僥倖,或盲目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好比酒駕的人一樣。
就如同報導中奧地利居民說的:「昨天我們還坐在桌子旁邊,看著關於山的另一頭的影片,說著這一定只發生在德國,沒想到很快就淹到這邊來了,水來得非常快。」
是的,水患從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開始,現在連奧地利位處德奧邊境的薩爾斯堡郡也發生水災了,新聞報導整個咖啡座,戶外盆栽都被沖走,大水直接在街道流竄,路上民眾一個不小心,就快被水沖走。
報導中的這些地方,很多是我走過的地方,北萊茵河、貝希特斯加登郡、薩爾斯堡,有些地方還去了不只一次,貝希特斯加登郡是哪?赫赫有名的國王湖就位處這裡,貝希特斯加登鎮上有條美麗的小河經過,小河蜿蜒在德南邊境,再往前繼續走,是另一個著名景點藍紹教堂,風景如畫,西歐五國這些基礎建設完善的先進國家,人口密集度低,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程度高的國家,一場大雨都會造成這樣的後果,那我們呢?
如果這場雨下在你我身邊,我不敢想像。
報導中CNN氣象主播說:「你可以看到隨著越來越多,豪雨、海岸洪水、乾旱等事件發生,這都是(氣候變遷)的證據,歸根究底的原因就是,越來越暖熱的天氣,會讓水氣停留得更久,就能造成更頻繁且更強烈的降雨,就如同我們在西歐看到的一樣。」
又是氣候變遷惹的禍,但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不是過去這幾十年來人類高度發展導致資源過度開發,對物質過度的追求以及浪費所造成環境汙染讓地球不堪負荷,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那天我去好事多的時候,在冷凍櫃看到一整櫃來自挪威北極圈的熟甜蝦,我當時還愣了一下,記得我到挪威北極圈的時候,就買了這個甜蝦嘗鮮,因為看介紹說這來自無汙染的北極甜蝦滋味鮮美,要是來到產地請不要錯過,(但其實我吃了之後覺得還好而已,因為熟甜蝦是冷凍過的,海鮮煮熟後又經過冷凍退冰,甜味大概也跟隨著解凍中一起流失了。) 我為什麼愣了一下呢,我想起了前往挪威北極圈的路程,那一路可不是普通的遙遠阿,台灣靠海海鮮之多,養殖蝦也不少,我不懂為何要千里迢迢從挪威北極圈運送這些已經不太甜的北極甜蝦來這裡販售,我記得我還跟老頭說:難怪新聞報導貨櫃缺櫃運費大漲,不需要運輸的東西都有運輸的需求了。豈料走了兩步之後,另一櫃寫著大大的南極圓鱈,還特別貴,雖然我也喜歡吃鱈魚,但我們真的需要吃來自北極的甜蝦跟南極的圓鱈嗎? 如果我沒有記錯,台灣的地理位置離赤道比極圈近多了,北回歸線以南都屬於熱帶了,真的需要吃極圈來的食物嗎? 所以我沒有買。
我知道我自己也挺愛吃些台灣沒產的莓果類,但只要是台灣本土有產的食物,我都會採買本土食材,記得有一次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只買進口水果,因為全家嘴都刁尤其兩個兒子從小都吃日本進口水果,台灣的水果吃不習慣,她說她們家是注重生活品質的人。
人都喜歡舒服,我相信若環境可以,大家都會注重生活品質,但生活品質要維持需要安穩的環境阿! 西歐國家環境好人均高,那是安居樂業生活品質高的地方,環境也比台灣好,但看影片中那個超市老闆在一場雨過後說的話:這是我的人生,我的錢,現在全部完了全部都完了。人們以為的安穩其實很脆弱,一場天災財富重寫,很可能從此一蹶不振再難翻身,我想我可以說一個小故事,跟一場雨有關的故事。我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說過小時候家裡環境不好,但那應該是有個分界點的,家人告訴我在我4歲的時候,那一年家裡剛蓋好漂亮的新房子,因為下雨引發土石流,房子滑落石坡全毀,我的命還是我奶奶不要命衝進去房子裡把我抱出來,才救下我這條命,奶奶存的金子沒來得及帶出來,只救出一臉驚呆的我。
家裡的錢全部拿去蓋房子了,逃出來的時候只有命一條,連衣服都沒有,從此家道中落,4歲照理來說應該有些記憶了,但我對這些事完全沒有印象,可能驚嚇過度又不懂表達,所以我從小才特別膽小吧,特別怕風雨交加雷聲震耳的雨夜,聽說奶奶剛抱出我的時候,房子就從邊坡上滑下去了,一場天災就此改變一家人的人生。
看到德國水災新聞的時候,我還沒想起這段往事,倒是文章寫著寫著才想起這件塵封舊事,一開始我只是想著,自己能做些什麼改變有助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從生活中減碳?
一個人的力量會不會太小?
只有我改變有用嗎?
這些我常常聽到的話,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麼想,也不願去做,那減碳之路只會是遙遙無期,綠色和平組織有句話說:「既然人類的行為對環境與氣候造成巨大影響,也表示只要改變人類的決策和運作模式,就有機會扭轉危機。」所以 #不要小看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滴水可穿石,#改變從你我一起做起。
要怎麼做呢? 綠色和平組織呼籲大家可以減少肉食、聰明消費、無塑生活
報導中告訴大家消費可以盡量選擇當季、在地產品,減少運輸及存放時所需的能源。而購買的物品,無論是食衣住行或產品包裝,都以可多次使用為原則,例如可重複使用的容器取代一次性塑膠包裝,即能減少資源消耗及背後的環境成本。
從2020開始,疫情、乾旱、水患、森林大火,這些悲劇能不能提醒地球人,我們該醒了,應該改變些什麼了?
大雨來的時候,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都會淋濕的,地球毀了,滅絕的不會只有恐龍,還有人類。
只要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影響另一個人,那麼串聯起來的能量就大了。#一起減碳救地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