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氣候變遷人為因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氣候變遷人為因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氣候變遷人為因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產品中有7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些關於AR6的心得】 關於IPCC最新出版的報告,正確來說他不是AR6,只是其中一部份(共有三個主軸與工作小組),看來看去還是紐約時報的內容寫得比較準確,也沒有太多煽動性的詞彙,剛好又有中文版本,所以推薦大家閱讀紐時所撰寫的內容,畢竟他們不向台灣媒體只能事後翻譯翻譯外電或是別人的新聞稿... 紐...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日公布最新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可以視為人類的紅色警戒;由於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與天災更頻繁發生。報告內容還警告,如果地球均溫上升超過1.5度門檻,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12:47

《地中海沿岸國家野火蔓延》 ⁡ ❙ 時事文章 ⁡ 本文編輯|林志欣 ⁡ ⁡ 地中海沿岸的土耳其、希臘、義大利等國自今年六、七月起,紛紛傳出野火肆虐,並產生嚴重的災情。其中的土耳其災情尤其慘重,最近半個月已發生超過兩百起野火,不僅影響當地氣候,也對民眾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威脅。 ⁡ - ⁡ ❙ 野火起因...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舒夢蘭Claire Meng-lan Sh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4 14:40:40

這是一段人生絕不會忘記的旅程。 一段 #生命的遠征。 位在東非的肯亞馬賽馬拉草原,每年七.八月,都會上演一齣地球上最動人的生命史詩。 數百萬頭的草食動物,黑尾牛羚.斑馬與羚羊,追逐著甘霖與綠意,順時針的從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草原遷徙到馬賽馬拉草原,路程長達三千公里,已經持續150萬年。🐃🦓🦌🐐🐘🦒🐆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07 13:59:57

【凱鈞話趨勢】拯救全球暖化!落實「減塑低碳生活」你我可以這樣做,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全球暖化、環境保育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所關注的議題,像是冰川快速消融使得北極熊無家可歸又挨餓,生存面臨極大危機、海洋滿溢著塑膠垃圾,屢次傳出有海洋生物因誤食塑膠垃圾窒息而死的新聞。近年來不斷提倡「減塑低碳生活」,呼籲大家...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22:45:19
    有 95 人按讚

    【一些關於AR6的心得】
    關於IPCC最新出版的報告,正確來說他不是AR6,只是其中一部份(共有三個主軸與工作小組),看來看去還是紐約時報的內容寫得比較準確,也沒有太多煽動性的詞彙,剛好又有中文版本,所以推薦大家閱讀紐時所撰寫的內容,畢竟他們不向台灣媒體只能事後翻譯翻譯外電或是別人的新聞稿... 紐時也是IPCC報告長期的核稿成員。
    https://cn.nytimes.com/science/20210810/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

    很高興台灣學術單位也在第一時間就有回應,也公布台灣相關數據,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所公布的「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完全推薦大家直接閱讀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abstract_one.aspx?kid=20210810134743#Pic4

    上述內容為部分研究成果的重點節錄,但應該足夠一般大眾閱讀,TCCIP會在取得IPCC相關模型網格數據後,進行再分析製作台灣自己的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上一次出版是2017。
    https://tccip.ncdr.nat.gov.tw/publish_01_one.aspx?bid=20171220135820

    從AR6目前的研究當中看不太出台灣所受到的影響,因為他們的模型網格對於台灣來說太大了。而從TCCIP的資料中可以看到,台灣目前相較於過去氣候呈現
    🔴氣溫已經上升1.6℃
    🔴降雨強度增加
    🔴夏季增長、冬季減短的趨勢

    而未來可能出現
    🔴世紀末前氣溫持續上升最多至4℃
    🔴年降雨量增加、但降雨日數減少(降雨更集中)
    🔴冬天快不見
    🔴颱風減少、強颱變多

    至於上面結果對台灣(人)而言或好或壞?並無法從這次的科學報告中得出答案,因為這次發布的僅是氣候變遷的科學,僅是AR6的一部份,整體衝擊或是應對方法都需要等待明年度完整報告出爐~

    而這次AR6 WGI其實在科學現象解析的部分與上一次IPCC發布的1.5℃特別報告沒有差太多,其釋出的訊息主要為,基於更好的研究方法以及過去幾年發現的證據,我們可以幾乎(very likely)確定目前氣候變遷是人為因素所致,而我們的氣溫、海洋、降雨、冰融的變化都與人為氣候變遷強相關。#若要抑制這樣的變化,#世紀中達成淨零碳排是必經之路

    有些人把他炒作的很悲觀啦,但我不這樣認為,本次報告對於氣候變遷科學家來說其實都會覺得很開心,因為有一大堆的不確定性被排除,氣候敏感度的範圍也縮小(排碳多少造成氣溫上升多少),許多理論與關係也都成為共識,這有助於之後氣候相關研究發展。同樣的,對於一般人來說,本次報告也排除了一些最悲觀的狀況,例如海平面不會上升6公尺,最暖的情境大概就是1-2公尺的幅度(但還是很可怕啦)。

    而本次報告中也改採SSP(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而非RCP(典型濃度路徑)來模擬未來氣候狀況,有助於氣候模型更貼近人類真實生活狀況,相關的減緩路徑解析也都依賴此模型才能建立(明年報告)。企業若要導入TCFD(氣候財務風險揭漏),以此為依據也更為貼切。對了... 不要以為報告中所使用的SSP5-8.5模型是溫室氣體濃度最高的模型就覺得我們要避免這個情境,其實不然,因為在這個模型中人類活的超級好,每個人都活得像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杜拜人。

    最後引用這份紐時中專家學者評論:「不是說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變暖保持在1.5度,我們就安全,如果上升到2或3度的話,一切都完了,”幫助撰寫這份報告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氣候科學家羅伯特·柯普(Robert Kopp)說。 “但變暖每額外增加一點,都會增加風險。」#站在減緩風險的角度來看淨零碳排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有興趣了解更多可參考
    ■決策者摘要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downloads/report/IPCC_AR6_WGI_SPM.pdf
    ■完整AR6WG1報告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downloads/report/IPCC_AR6_WGI_Full_Report.pdf
    ■互動專區(可直接滑地圖資訊)
    https://interactive-atlas.ipcc.ch/
    ■推薦學生或相關從業者都看
    https://www.carbonbrief.org/in-depth-qa-the-ipccs-sixth-assessment-report-on-climate-science

    圖片取自: IPCC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0 10:50:48
    有 1,102 人按讚

    天災無可避免
    但地方政府的維管能力是可讓災害降低的

    今天氣象局宣布太平洋高壓增強,造成連日豪大雨的西南氣流也不再影響台灣,這波降雨看來是來到盡頭了。
    而綜觀這波豪大雨,是再再印證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已經遠超我們原先對氣候的理解。而政府編列預算及建設治水設施,本來就是件與老天賽跑的工作,但很顯然的,老天爺跑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政府是不得不加快新思維的治水建設。

    但治芬也觀察到,雖然有持續投入建設,但人為的因素卻也讓這些建設無法完全發揮他應有的效能。
    這幾天勘災下來,無論是在台西、北港或是四湖,這些地點都可避免災害的;例如
    1.抽水站在大水時是應該加速雨水的排出的,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淹水,但這次勘災下來,發現許多排水站不是抽水機年久失修,無法發動排水;
    2.不然就是水門沒有做維護,水都已經淹上來了卻因為機械故障打不開,甚至部分鄉親已經打算要對那些抽水站失責的人員提起訴訟。
    如果人為因素無法排除,那不管我們水利設施投入的再多,做的再好,無法在緊急時發揮效用那就根本無用武之地,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該全面檢討這些水利設施的維護情形。

    治芬認為這次大水算是老天給台灣一個很重要的考試,政府確實是一直都有在準備,政府不斷投入的水利設施確實是減緩淹水發生的規模,但水利建設往往耗時,很多設施其實是還在規劃或建設中,一條流域的治水工程是需要時間來規劃的,今年設定的容許值,可能到明年又需要上修,因此如何以柔性治水的方式,像設置滯洪池等,來減緩大水對土地的影響,是政府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治芬希望政府一步一步來,首先1.全面檢視抽排水設施的維護,2.加強出海口的的排水力道,3.加速水利設施的建設速度,跟上氣候變遷韌性思維的在地滯洪等等⋯如此才能避免淹水惡夢再次上演。

    #治芬一直都在
    #治芬心存感激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0 15:00:48
    有 1,115 人按讚

    《歷史性熱浪來襲,俄.美.加罕見高溫》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六月底遭遇歷史性熱浪侵襲,21日氣象單位監測,莫斯科氣溫竟達攝氏34.7度,炙熱的六月天,上一次出現是在1901年的6月,也就是說,這樣的溫度是120年所未見的。俄羅斯第2大城聖彼得堡天氣也很炎熱,同樣也出現攝氏34.7度的溫度,創下1998年以來最高紀錄。

    莫斯科2010年7月曾出現攝氏38度以上高溫,為有紀錄以來最高溫,當時,俄羅斯西部許多地區受到大規模熱浪和大火侵襲。

    由於全球氣溫隨著氣候變遷而上升,熱浪料將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影響也將更為全面。2019年7月25日,那是「巴黎最接近蒸籠地獄的一天。」 攝氏42.6度,不但是1947年7月28日以來,巴黎史上第二次超過40度的門檻,同時也刷新了法國首都的高溫歷史紀錄,與此同時,比利時、荷蘭與德國等地都出現40度以上高溫,這場極端氣候的「震撼教育」,造成了1600多人熱死。

    而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今年夏天氣溫也是異常高升,加拿大甚至出現歷史最高溫攝氏49.6度。

    專家說,籠罩著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的「熱蓋現象」發威,在美加上空,形成一個巨大的馬蹄形阻塞高壓,原本帶來涼爽空氣的噴射氣流,被高壓阻擋,無法進入降溫,讓影響的區域被蓋住「悶燒」。

    美國的華盛頓州和奧勒岡州,與酷熱有關的死亡事件已攀升至接近100例,相較於2017至2019年,整個奧勒岡州通報12人被熱死的情況,嚴重許多,而因中暑就診的人數也激增了數百人。而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至少報告了486例猝死事件。由於大多數的家庭沒有冷氣設備,熱浪來襲,難以招架。

    高溫所帶來的問題還有乾旱缺水,電力供應及野火等問題,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與西部各州州長舉行虛擬會議討論因應策略。但面對極端天氣,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原本不習慣的事,現在也得面對。紐約時報對高溫做出的建議,除了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美國還需採取艱難且代價高昂的措施來適應,這包括重新設計城市以承受酷暑、節約用水,和設計在極端天氣下,不會出現故障的電網。這些問題正一一的在浮現。

    {內文}
    提到高溫,你會聯想到俄羅斯嗎?通常此時,俄羅斯的氣溫,平均在21攝氏度左右,但近日北極圈以北的維科揚斯克,竟然超過攝氏47度。

    氣象專家:「俄羅斯的北極地區暖化速度比全球快三到四倍,這種情況令人感到震驚,這應該是個長期的趨勢,但它升溫的速度更快,而這是一個敏感的冰凍地帶,有著獨特的生態系統,如果我們再不採取措施,就會受到更頻繁的暖化影響。」

    根據俄羅斯水文氣象與環境監測局的監測數據,首都莫斯科在6月21日,站上攝氏34.7度,上一次出現這樣的高溫,是在1901年6月,而莫斯科的最高溫,是在2010年7月,當年曾出現攝氏38度,那年,俄羅斯西部多地受到大規模熱浪和野火的侵襲。第二大城聖彼得堡也很炎熱,一度到達攝氏34.7度,創下1998年以來最高紀錄。專家表示,今年春天,當地溫度比往年平均高8度,甚至有研究報告指出,去年西伯利亞的高溫現象,主要由人為因素造成。

    氣象專家:「問題在於,當西伯利亞出現這種高溫情況時,海冰融化早就發生,折射的陽光穿進海冰,把海洋深處儲藏的熱能釋出,使得海水一直變暖,海洋中的熱能正在阻止海冰形成,所以不只是夏天冰融化得更早,它也會在秋冬之際形成。」

    同樣地,地球上第二寒冷的國家加拿大,在英屬哥倫比亞地區,6月27日達到攝氏46.6度,創下1937年以來的紀錄。

    氣象專家:「熱蓋基本上是一個巨大的高壓帶,把我們籠罩在這下沉的熱空氣中,基本上就像一個蓋子,往裡看,裡面都是像被烤著的熱空氣。」

    籠罩著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的「熱蓋」,上個週末開始發威,在美加上空,形成一個巨大的馬蹄形阻塞高壓,原本帶來涼爽空氣的噴射氣流,被高壓阻擋,無法進入降溫,讓影響的區域被蓋住「悶燒」。

    民眾:「這不合時宜,但我們只能接受,就像有時六月會下雪,所以我們就去曬太陽。」

    近日來,美國的華盛頓州和奧勒岡州,與酷熱有關的死亡事件已攀升至接近100例,相較於2017至2019年,整個奧勒岡州通報12人被熱死的情況,嚴重許多,而因中暑就診的人數也激增了數百人。而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至少報告了486例猝死事件。由於大多數的家庭沒有冷氣設備,熱浪來襲,難以招架。

    民眾:「真的是太瘋狂了,攜帶式的空調 風扇全部賣光,不論你去哪個賣場,任何有賣的地方都買不到,有人在臉書的賣場上用三倍價出售,所以今晚只好花三百美元住在旅館,帶著小孩和狗在有冷氣的房間裡。」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7月25日,那是「巴黎最接近蒸籠地獄的一天。」 攝氏42.6度,不但是1947年7月28日以來,巴黎史上第二次超過40度的門檻,同時也刷新了法國首都的高溫歷史紀錄,與此同時,比利時、荷蘭與德國等地都出現40度以上高溫,這場極端氣候的「震撼教育」,造成了1600多人熱死。

    而在美加地區,44攝氏度, 跳進水裡,可能好受一點。

    民眾:「真的很熱,你只是站在旁邊,我簡直是無法呼吸,對我來說真的是太熱了,(一定要穿上鞋子),對,人行道到草皮,不了 謝謝 快回到屋裡。」

    炙熱的溫度,把電車纜線融化,高速公路的柏油路還因此乾裂,必須暫時封閉。

    記者:「我們測量了一下柏油路面的溫度,高達華氏157度(69度C),這對無家可歸的民眾來說,非常危險。」

    近十年的夏季高溫不算特別,但自6月27日以來,一連五天,這是有史以來,美國西北最熱的天氣記錄,奧勒岡州華氏112度(44度C),西雅圖華氏116度(46度C)。

    華盛頓大學教授 Nick Bond:「主要這是非常不尋常的天氣模式,但氣候變化是真實,我們這裡的溫度已經升高,特別是夏季夜間的溫度,已經提高了基線而變得更加的嚴重。」

    美國奧勒岡州Multnomah郡衛生官員Dr.Jennifer Vines:「這樣的高溫會危及性命,波特蘭的初夏,民眾就得習慣高溫,炎熱的天氣確實對公共健康造成威脅。」

    如今,正當美國多地正為重新開放感到開心,高溫帶來的乾旱和野火災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

    內華達州南部水管理局前局長 Pad Mulroy:「這片景象告訴了我們一個問題,我的意思是,看看這個大浴缸,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覺醒。」

    位於內華達州與亞利桑那州交界的米德湖,是美國最大的人造湖和水庫。由著名的胡佛水壩攔截科羅拉多河之水而成。水庫在大壩之後,延綿180餘公里,持水約350億立方公尺,如今,米德湖處於近90年來的最低水位,只剩37%的容量,乾旱切斷了水源,並且危及大壩的發電。科羅拉多河下游的亞利桑那,墨西哥和加州,原本茂盛的農田,深陷缺水困境之中。

    農民:「我們不能耕種,因為沒有水。」

    數據監測,美國西部各州有54%的土地,正在經歷極端乾旱,加州尤其嚴重,有85%的土地乾涸。去年此時,一連串難以澆熄的野火,如同惡夢一般,讓當地的居民心驚膽戰。

    消防人員:「我很緊張,去年的野火季相當嚴重,今年肯定會變得更糟。」

    高溫造成了森林野火,在南加州洲際公路旁燃燒,消防員通宵滅火,疲於奔命。而年初才因冰風暴大停電的德州,日前也因高溫,供電吃緊,多個發電機組意外跳電停機,德州可靠電力委員會發出節電警示,要求2600萬用戶減少用電,預防電網再度崩潰。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與西部各州州長舉行虛擬會議討論因應策略。

    美國總統拜登:「我們看到西部的極端高溫,不只加大了野火的風險,高溫本身就是一種威脅,人們正在受到傷害。」

    面對極端天氣,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原本不習慣的事,現在也得面對了。紐約時報對高溫做出的建議,除了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美國還需採取艱難且代價高昂的措施來適應,這包括重新設計城市以承受酷暑、節約用水,和設計在極端天氣下,不會出現故障的電網。問題正一一的在浮現。

    https://youtu.be/-fD0eyFU7Z8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10 20:42:11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日公布最新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可以視為人類的紅色警戒;由於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與天災更頻繁發生。報告內容還警告,如果地球均溫上升超過1.5度門檻,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3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10 15:07:02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日公布最新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可以視為人類的紅色警戒;由於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與天災更頻繁發生。報告內容還警告,如果地球均溫上升超過1.5度門檻,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3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氣候變遷人為因素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18 20:00:13

    #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2:15 宏觀分析領先指標工具?
    11:20 美元反彈轉折即將出現?
    13:55 全球通脹週期從哪開始?
    20:40 玉米作物良率關鍵解讀?
    22:55 美國通脹影響美元走勢?
    28:20 糧食危機是氣候變遷還是人為因素 ?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專題👈👈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追光者請關注✨
    世光Line官方帳號➡ http://nav.cx/2NuwkCF
    Facebook粉專➡ https://bit.ly/2CDPgAY
    微博➡ https://bit.ly/2NDsWOf
    微信公眾號:“杨普拉斯”

    #楊世光 #金錢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