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民法1148修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民法1148修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民法1148修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民法1148修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萬的網紅律師娘講悄悄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猜,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一定有很多人聽過:「現在民法是採法定限定繼承主義了,所以不用拋棄繼承了。」錯錯錯~~~~謠言止於智者,大家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會有這樣錯誤的傳言。 民國98年民法修正了繼承的一個重大原則,出現了大家所謂的『法定限定繼承主義』,也就是現行的民法第11...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民法1148修法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5-25 22:07:25
    有 1,748 人按讚


    我猜,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一定有很多人聽過:「現在民法是採法定限定繼承主義了,所以不用拋棄繼承了。」錯錯錯~~~~謠言止於智者,大家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會有這樣錯誤的傳言。
    民國98年民法修正了繼承的一個重大原則,出現了大家所謂的『法定限定繼承主義』,也就是現行的民法第1148條第2項:「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當時立法的用意是為了一些沒有跟被繼承人住在一起的繼承人,錯過了拋棄繼承的時間,莫名其妙繼承了一大筆債務。

    當然,這條立法非常有用,尤其是那種孤兒寡母,或是家中有去向不明的親人過世時,不知道被繼承人在外闖了多少禍,法定限定繼承會讓這些無辜的繼承人,不要平白承受龐大的債務。

    但是,可能因為法律實在太複雜了,以訛傳訛之下,我們事務所常常被詢問,所以現在都不用拋棄繼承對不對。

    並。不。是。這。樣。的。喔!

    目前民法上的法定限定繼承其實是有條件的!!

    在以下的狀況,即使是在現行的「法定限定繼承制度」下,繼承人某些時候仍然必須拿自己的財產替死者償還債務!!

    ►繼承人未向法院申報遺產清冊並進行遺產債務清算:

    也就是說,大家口耳相傳法定限定繼承的主義之時,卻不知道少傳了民法這兩條規定:

    民法第1162-1條第1項
    繼承人未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條之一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者,對於被繼承人債權人之全部債權,仍應按其數額,比例計算,以遺產分別償還。但不得害及有優先權人之利益。
    民法第1162-2條第1、2項
    繼承人違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之一規定者,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得就應受清償而未受償之部分,對該繼承人行使權利。
    繼承人對於前項債權人應受清償而未受償部分之清償責任,不以所得遺產為限。但繼承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在此限。

    如果覺得很難懂的話,具體說明就是:

    小明的爸爸過世了,只有小明一個繼承人,小明的爸爸有遺產12萬元,但欠債權人甲5萬元,欠債權人乙10萬元,法律上,應該將遺產12萬元依1:2的比例還給債權人甲乙,也就是說,還給甲4萬元,還給乙8萬元,其餘遺產不夠清償債務的部分,依目前的民法小明是不用負責清償的。

    可是問題在哪裡呢?

    小明不是爸爸,不可能百分之百確定債權人有多少,假設在前面的案例,乙是後來才跑出來的,畢竟只要一張借據就可以說他是債權人,在甲出來要錢時,小明把拿遺產把5萬元還掉了,等乙出來要錢,他本來的權利8萬元就只剩下7萬元可以拿,這個差額1萬元的損害誰要負擔。

    ►依現行的法定限定繼承主義,就是小明要負擔!!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去辦理拋棄繼承、限定繼承,對於債權人是不能隨便清償的,問題是你怎麼知道債權人有多少,萬一五年後來個丙丁戊,你對他們原本可以受清償的比例都要負責(一般債權的請求權是15年)。

    辦理拋棄繼承的好處是,辦完你就可以撒手不管。
    辦理限定繼承的好處是,法院會催告債權人來陳報債權,沒來報到就只能就殘餘的遺產受償。

    兩者都是繼承人保護自己非常重要的防火線,你怎麼知道會不會有人拿張以前的本票或借據來跟你要錢?如果真的是被繼承人的筆跡,都死無對證了,怎麼知道還了沒?

    ►所以,確定遺產一定是負的,建議去辦理拋棄繼承,
    ►不確定遺產是正的還是負的,建議去辦理限定繼承,
    (限定繼承的程序多了陳報遺產清冊及清算程序,而拋棄繼承則是多了通知下一順位的繼承人,且有一大堆順位的人通通都要去拋棄的程序,大家可以各自盤算自己的狀況適合哪一種)

    千萬不要以為法定限定繼承後,大家什麼都不用做了。

    特別注意
    (一)繼承人(不是只有自己)於繼承開始前二年內,從被繼承人所受財產之贈與者;
    (二)被繼承人生前有投保死亡保險契約而未指定受益人者,其保險金額。
    必須列入遺產清冊否則可能遭法院認定「隱匿遺產情節重大」或「在遺產清冊上為虛偽記載情節重大」,進而喪失得主張限定責任之利益,也就是回歸原始規定要負全部的債務清償責任。

    還有,主張法定限定責任之繼承人仍應繳納遺產稅!故請各位繼承人於繼承開始後6個月內,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

    以上是常常被問到的,修法以後,我還需要辦理拋棄繼承或限定繼承嗎?提供給大家參考喔!

    可道律師事務所
    預約現場免費諮詢
    (02)2976-1611
    加入LINE帳號諮詢
    @taipei_lawyer

    ◆快分享出去吧!大家不要再以為法定限定繼承是萬靈丹了!

  • 民法1148修法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07-16 07:35:06
    有 78 人按讚


    <答客問>
    臉友問限定繼承的事,有點點小複雜,分帖說明喔
    98.6.10有感於(天上掉下來的債務)是極不合理的事,尤其住在育幼院的小孩首當其衝,因此修法為(筆記重點:債務:限定):

    民法1148:"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
    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這立法概念相當親民-----遺產:概括/債務:限定;
    所以立法精神特別說明:
    "繼承人依本條規定仍為概括繼承,故繼承債務仍然存在且為繼承之標的,僅係繼承人對於繼承債務僅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故繼承人如仍以其固有財產清償繼承債務時,該債權人於其債權範圍內受清償,並非無法律上之原因,故無不當得利可言,繼承人自不得再向債權人請求返還。併予敘明。"

  • 民法1148修法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3:19:08

  • 民法1148修法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3:10:45

  • 民法1148修法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