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12/19-12/25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法檢大亂鬥 韓檢察總長復職 文在寅道歉
文在寅上台以來積極推動檢調改革,卻也導致法務部與檢察官體系之間的對立不斷加劇。尤其今年七月法務部推動改革,企圖取消檢察總長調查指揮權,並將擴大部長的調查指揮對象,引爆檢察...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12/19-12/25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法檢大亂鬥 韓檢察總長復職 文在寅道歉
文在寅上台以來積極推動檢調改革,卻也導致法務部與檢察官體系之間的對立不斷加劇。尤其今年七月法務部推動改革,企圖取消檢察總長調查指揮權,並將擴大部長的調查指揮對象,引爆檢察總長尹錫悅與法務部長秋美愛的全面衝突。
秋美愛先是於上月大動作以妨礙偵查、濫用偵查指揮權、違反政治中立等理由將尹錫悅停職;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也在上周決議停止尹錫悅職權兩個月,並獲得文在寅的批准,寫下韓國憲政史首例。
不過尹錫悅也火速向法院申請中止執行處分,更在昨日獲首爾行政法院裁定後,在停職8天後正式復職。這樣的結果不僅讓始作俑者秋美愛灰頭土臉,更讓力挺她的文在寅聲望重挫。今日文在寅便透過青瓦台發言人表示,雖然遺憾但尊重法院判決,並針對造成國民不便和混亂第二度致歉。
❷ 川普聖誕亂搞還是送幸福? 不顧外界眼光特赦自己人
川普在任期大限之前大動作使用美國憲法賦予總統的特赦權,先於22日特赦20人,再於23日特赦26人。
截至目前,川普在其任內已特赦91人。根據《泰晤士報》報導,在23日前,川普累積特赦的65人當中,便有60人與川普有私交或曾協助川普的政治目的。川普這次運用總統的權力大舉特赦自己人,引發共和黨黨內批評的聲浪,認為川普此舉在亂搞、糟透了。
另一方面,聖誕節前夕被送幸福的人包含:「通俄門」案主要四人、貪汙的挺川議員、2007年在伊拉克殺害14名平民的黑水保全公司的四名警衛、川普的親家公等人,也因此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及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高度關注」。
❸立院爆發日 成年年齡調降至18歲
今天(12/25)立法院院會通過舉國繫心的數個法案,包括將於1月1日正式開放美國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等九項行政命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行政院會在八月中通過的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也在今天三讀通過,並設有兩年緩衝期,定2023年元旦實施。
本次修法可說是牽「一法」而動全身,對於18、19歲青年各種生活中權利多有變動,例如可獨立開戶或擔任公司發起人、董事,另外也可提起民事、行政訴訟,相關主管機關的法規也要配合調整。
另外本次修法也將現行有關婚姻規定中可能牽涉「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併同修法。但選舉、罷免的投票年齡門檻因為憲法規定還停留在20歲,即使經過民法修法,依然未賦予18歲有「公民投票權」的青年「選舉權」。
值得慶幸的是過去考試常寫錯的題目,「18歲是刑法上始有責任能力,並取得飲酒吸菸、考駕照權利的年齡,而非民法規定成年的年齡」,不會一錯再錯了。
#經時事
❶ 英國、歐盟完成脫歐貿易協議
自2016年的脫歐公投至今的脫歐談判,本周四 (24日) 歐盟執委會主席終於宣布,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完成了脫歐協議的最後一哩路。
耗時9個月的這場貿易談判,雙方在捕魚權、競爭規則上一直有著歧見,一度被認為在 12/31 截止日前無法達成協議,走向無協議脫歐的局面。
本次的脫歐貿易協議中,歐盟向英國爭取漁業捕撈權,也將繼續與英國在氣候變化、能源、交通等領域保持合作。這份協議將會送交至英國及歐盟議會批准。首相強生在推特上表示:「協議達成」,歐盟執委會主席也稱歐盟與英國達成了公平協議。
❷ 整肅馬雲?中國對阿里巴巴祭出反壟斷調查
在聖誕夜收到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調查,2021年的到來或許救不了馬雲。就在11/3,馬雲的螞蟻集團才被中國監管單位盯上,因小額貸款法規,臨時被暫緩上市。
然而風波持續延燒,螞蟻的個人小額信貸「花唄」以高槓桿與聯合貸款擴大服務,成為中國保守金融體系的眼中釘、更被視為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的禍首,致其近日下調年輕人用戶的借貸額度。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這次阿里巴巴是因為涉嫌實施「二選一」等壟斷行為而被立案調查。所謂「二選一」,是要求平台商戶在簽訂合作關係時,需要同時放棄與特定對手合作。
根據人民日報,「壟斷是市場經濟的大敵」,此次調查是為了實現平台經濟更有「規範、活力」,避免大型網路平台企業濫用市場優勢(但卻還沒對騰訊開刀)。
反壟斷專家Scott Yu表示,這是中國第一次對網路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阿里巴巴可能面臨年銷售額10%的罰款。自從11月初中國官方的攻勢開始後,阿里巴巴的市值跌幅已達17%,蒸發約1400億美金。
❸勞動基金11月賺2400億 估12月收益更好
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今指出,勞動基金11月單月收益數2400億元,今年截至11月累計也有1900億元,預估12月收益情況會比11月更好,今年累積將是正收益。她對明年的金融市場環境也抱持樂觀。
今年前10個月的金融環境大起大落,前3季市場震盪,直到疫苗出現後對市場起了很大的安定作用,才在第4季有回穩跡象,尤其資金仍然寬鬆,因此第4季帶來一些希望,表現還算不錯,看起來態勢可持續到明年,期待疫苗明年發揮更大效果,讓疲軟已久的經濟恢復正常。
至於外界質疑勞動基金收益不如大盤,劉麗茹強調,今年1到11月台股大盤上漲14.38%,勞動基金國內達18.09%。自營部位更達24.74 %的操作報酬率,表現真的不會太差。
民法第12條修正理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究竟「有效自決」能否改變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解決台灣在國際社會面臨的困境?](下) https://wp.me/pd1HGm-jB
直播重點整理來嚕♡幫忙按讚分享嘿(˶‾᷄ ⁻̫ ‾᷅˵)
➖➖➖➖➖➖➖➖➖➖➖➖➖➖➖➖
陳隆志先生的「有效自決說」的歷史緣由之前有說明過了,民進黨在中華民國流亡政權長期認知被當作台獨政黨,很多人被中華民國政權洗腦之下很愛中華民國,所以就會對民進黨產生排斥心態,看到民進黨就投不下去,所以民進黨就需要一個說法朝中間路線移動,而這時候「有效自決說」就是給予民進黨改變原本主張的根據。
「有效自決說」最主要的作用並不是在闡述台澎法理地位,也不是要向國際社會上讓大家知道台澎狀況,只是為了改變民進黨在多數台灣人心中的印象。當然如果與中國國民黨比起來,民進黨當然是朝著台灣獨立方向走的本土派,所以會被認作「獨派政黨」,而陳隆志先生的「有效自決說」則讓民進黨可以把中華民國與台灣結合在一起。
陳隆志先生的「有效自決說」主張透過台灣人參與中華民國政權的民主選舉、民主改革,來讓台澎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從民進黨會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我們就可以發現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論述的根據就是陳隆志先生的「有效自決說」,這其實是為了政治目的而提出的論點,並不是真正的國際法上的論點。
所以我們要思考一件事情,
民進黨用這樣的政治目的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會讓不了解「台灣還不是個國家」的台灣人對「中華民國與台灣」產生混淆,進一步誤以為中華民國是台灣人的國家,此時就不會認定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而是把它當作台灣這個主權國家的一個名稱而已,所以這就會延伸出一個想法,就是 「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但現在叫中華民國」這名稱看來很不正常,因此就衍伸出所謂的「正名制憲或修憲」、「國家正常化」 的說法。
陳隆志先生的「有效自決說」若拿來在政治上形容「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會是滿好的依據跟說法,從這就衍伸出非常多東西出來,像在陳水扁當總統時期就在中華民國課綱內增加與台灣有關的資料,台灣的歷史還獨立成冊。在中國國民黨的立場就會把增加台灣本土內容稱為是「去中國化」。
從這就可以看得出來,「有效自決說」讓民進黨本土政黨執政時,在課綱跟轉型正義上有所依據,可以在ROC政權框架下把台灣形象凸顯出來,而更有正當的理由讓台灣人看到更多掩蓋在中國之下的台灣歷史。
依據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由民進黨擔任執政黨的中華民國政權在國際間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自稱台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駐外代表也會自稱台灣。這其實是現實上的做法是為了讓台灣可以名正言順地被使用,可是這對建國目標的實踐是有利有弊。
利的部分,就是有關台灣的東西可以名正言順地出現,可以讓過去在中華民國政權殖民洗腦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跟「台灣是中國的一省」這種思想認知慢慢改變。我們也看過問券調查顯示:對自己身分認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就增加了,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是台灣人的比例就顯著地下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比例大致維持不變。這是正面的部分,從這角度來講台灣人漸漸地把自己與中國切割出來,還有越來越多人聽到閩南語會反射性地校正為「台語」,也有越來越多人對「華人」的稱呼產生反感(華人就是「中國人」)。透過這個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 的政治話術,儘管不是國際法上的論述,但確實讓台灣人的自我認知逐漸往台灣方向靠,遠離中國。
弊的部分,就是讓台灣人難以看清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政權的本質。會讓台灣人以為中華民國可能只是一個名詞,但實際上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政權本質一直存在。 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政權本質從1912年建政開始就一直存在,被中華民國政權治理的台澎也一直被它的中國政權性質拖累。
又因為大部分台灣人相信「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國號目前是中華民國」,所以會把中華民國與台灣畫成等號,並把中華民國的標誌當成台灣,例如:把中華民國的國旗稱作「台灣國旗」、 把中華民國軍隊稱作「台灣軍隊」,但在法律屬性上前者是中國國旗,後者則是中國軍隊。由於中華民國政權是依據1945.9.2盟軍《一般命令第一號》來台受降並實施軍事占領,它在台澎具有盟佔機構的性質,所以中華民國軍隊在台澎上的法律屬性是「代表盟軍的佔領軍」的性質。但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 的觀點下,台灣人就沒辦法清楚意識到中華民國軍隊其實就是外來佔領的軍隊,而且把中華民國的一切與台灣畫成等號,並進一步把中華民國政權的敵人當成台澎的敵人,所以就會看到很多人只知道「反共」但不「反中」,或是只知道「反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而不反中華民國政權。
至今仍舊會看到有台灣人喊「勿忘剿匪」這種詞、跟打倒「中共」,仔細了解就會知道「匪」是從中華民國政權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是「匪政權、毛匪」開始的,這從中華民國政權視角上代表的意義就是:這個匪從中華民國政權手中搶走中國國家政府地位,所以中國共產黨就是匪黨。當台灣人把中華民國政權與台灣畫成等號,就會把明明是中國內戰中的PRC政權跟ROC政權的代表權之爭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才會產生剿匪的想法。對台澎來說,其實真正的匪是中華民國政權才對,可參閱這篇Q&A63:剿匪勿忘嗎?。
還有台灣人對港澳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可是卻沒思考港澳領土主權在國際法上的意義。
比如說澳門領土主權一直都是屬於中國的。歷史脈絡澳門是 1887年依據《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交給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1979年,葡萄牙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為中國代表政府,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為澳門前途談判四輪,次年4月13日,兩國代表在中國北京簽訂《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合聲明說,澳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恢復行使澳門主權。
而香港香港島、九龍半島曾經割讓給英國,新界是出租。所以香港島、九龍半島在 1997 發生過領土主權移轉給中國。
香港詳細情況可以看這篇 https://wp.me/pd1HGm-c6
台灣人因為把中華民國政權當成自己的國家,所以就會把中華民國政權視角下的港澳,看作台灣應該要處理的事情,所以台灣人也就會對香港產生超出合理範圍的親近,當中華民國政權因為它的中國政權本質沒有辦法像其他國家制定難民法時,台灣人會對中華民國政權沒有像正常國家用正常方式對香港伸出援手而感到非常生氣。這其實是滿詭異的狀況。而香港人對台灣人也會有異樣的親近感,像是在香港雨傘運動時會看到香港人在遊行時拿出中華民國國旗,台灣人看到會以為香港不喜歡中國喜歡台灣,卻不知道這個國旗是中國國旗,也可能有些香港人會把中華民國看成「正統中國、自由中國」,那這樣認知的差異其實也是滿難解釋的。還有香港人因為港版國安法修正的關係而逃來台灣,對他們來說是否能分辨「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這也有待商榷,畢竟連多數台灣人都分不清楚 「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了。
造成這一切混亂的就是中華民國政權。
還有許多台灣人在海外參與活動時,會從1949年開始解釋台灣跟中國的不同。台灣人這種把中華民國與台灣畫成等號,把中華民國流亡政權的歷史當成台灣歷史的做法,無疑是告訴他國:「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目前處於分裂狀態,會讓大家以為台灣需要從中國中獨立出來。
另一點,雖然中華民國政權在民進黨執政時有所謂的「去中國化」,讓台灣人慢慢的覺得自己不是中國人,可是卻沒有辦法讓台灣人覺得自己不是「中華民國人」。按課綱中寫的教材仍舊是沒辦法誠實反映台灣過去發生的客觀歷史。你絕對看不到1945.9.2盟軍《一般命令第一號》,看不到中華民國政權只是「代表盟軍」來台澎受降並軍事佔領台澎至今,也看不到《舊金山和約》 生效後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這個保護台澎七十年的法律狀態,只會寫成「台灣主權未定"論"」加上論其實很狡猾,說成理論會讓人以為這不是客觀史實只是論點,最終仍舊導向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
這就是在歷史課本內容上沒辦法發揮讓台灣人了解台澎法理地位的真相,更可能會產生很負面的後果,比如說:在中華民國政權由中國國民黨執政時,告訴台灣人中華民國是中國政權,但在民進黨執政時課綱的寫法,就會讓台灣人誤以為中華民國政權就是台灣。
換句話說, 中華民國政權由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洗腦教育內容是對一半錯一半,「中華民國是中國政權」這個關於中華民國政權法律性質的描述是正確的,錯的地方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是中國人」,這對台澎及台澎人在國際法上上的法理地位描述是錯誤的。而中華民國政權換民進黨執政時,教育的內容則很遺憾的是全錯,因為此時一方面把台灣的過往歷史寫成「台灣領土是中華民國的、台灣人是中華民國人」(錯的部分是台澎領土主權是未定的狀態,台澎人也不是中華民國國民),另一方面又把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屬性掩蓋掉了,讓人誤以為中華民國政權不是中國政權,而是台灣政權、台灣政府。
「有效自決說」雖然可以讓民進黨能順利奪權,在中華民國政權執政,卻站在內容完全錯誤的立場,所提出來的觀點其實就是把台澎法理地位掩蓋掉。
所以很多人會自稱自己是「天然獨」,我們在之前直播也有說明過,如果仔細去了解「天然獨」的內容是什麼?這個「台獨」的「台」其實就是所謂的「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這其實就是天然華獨;但其實在中華民國政權下是不存在所謂的「華獨」,因為華獨等於華統,如果你說「台澎領土主權屬於中華民國」的話,中華民國就是中國流亡政權就是中國政權,這就等於是說 台澎領土主權屬於中國。
所以說「天然獨」表面上看起來是華獨,實際上內容是華統。當大家主張自己是天然獨,主張台灣是獨立的,可是現實上其實是主張台澎領土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政權想代表的中國(因為領土主權只能由國家來主張),所以這就可以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可以依據「中華民國所主張的台灣是中國的」這個說法,來當作持續威脅台澎的藉口,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主張自己完全繼承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代表政府地位。
《舊金山和約》讓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包括ROC政權/PR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就是要給國際社會介入的依據,中華民國政權自己也很清楚。
為什麼法理建國派要不斷強調《舊金山和約》所建構出來的狀態?因為那是共識的基礎。其他政治層面的東西都有可能隨便改變,但透過國際條約所建構出來的東西,可不是你說不存在就會不存在的。
從這就可以告訴大家「有效自決說」對建國目標實踐上有正面跟負面的影響。會讓台灣人誤以為已經有國家了,就不會產生建國意志!所以說雖然讓台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對建國目標的實踐有非常非常多負面的影響。
我們之前也在之前直播提過,成大梁文韜教授的建國三階段:抗暴→奪權→建國。那「有效自決說」可以說在「奪權」階段中有發揮作用,使本土派政黨可以成為中華民國政權的執政黨,但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所以在進行建國步驟時就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
再強調一次。
我們並不是否定「有效自決說」的價值,我們也沒有否定民進黨所採取的 「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 中間路線的價值,我們知道台澎建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清楚知道法理建國的步驟是必須一步一步來,歷史脈絡上盤根錯節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也會在這之中製造出其他的問題,這其實是「不得不為之惡」的策略,「有效自決說」產生的負面作用,正是我們讓台澎成為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時所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希望透過不同方式來揭露台澎法理地位的真相,雖然「有效自決說」中的主張對建國目標實踐是有負面影響,但卻是可以讓中華民國政權把台澎往中國靠近的進度有趨緩,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這是策略,因為我們需要讓本土政黨可以奪權掌控中華民國政權,讓我們有時間空間可以來推廣法理建國論述。
我們也很清楚知道本土政黨在中華民國政權選舉上扮演的是什麼任務,我們知道透過執政權選舉可以有機會打敗親中政黨,我們會選擇最有贏面的本土政黨,才會有機會來推廣法理建國的論述。
法理建國派其實是給予本土政黨在中華民國政權奪權路上有個角色,就是掌控中華民國政權,阻止親中政黨把台澎變成回中國的伴手禮。我們支持本土政黨民進黨的理由與不了解台澎法理地位而支持民進黨的人理由是不同的。眼中只看見藍綠政黨紛爭的人,就會誤以為法理建國派只是為了反對中國國民黨而支持綠的;其實法理建國派是支持在中華民國政權執政權爭奪戰中最有贏面的本土政黨(目前是民進黨),我們並不是因為討厭中國國民黨而選擇民進黨,我們是了解清楚推動法理建國的步驟而採取這種策略。
我們必須在論述上說清楚,我們支持本土政黨並不是要它們去跟親中政黨、統派比較誰更愛中華民國。我們現在所做的,是要打造一個空間讓本土政黨可以放下中華民國、放下當初為了奪權所使用的政治話術,使成為中華民國政權執政者的本土政黨能有機會把真相告訴大家。法理建國派主要做的就是厚植建國土壤,必須要讓越來越多台灣人了解台澎法理地位的真相,才有辦法讓本土政黨有辦法說出真的聲音。
當本土派政黨說出實話(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終止代管自決建國)也能在中華民國政權中取得執政權的時候,就表示台澎建國的時機也趨近成熟。
這兩週的直播是要告訴大家「有效自決說」儘管不是真正具有國際法上意義的論述,但它對於建國目標的實現還是有它的價值在,只是法理建國派必須在過程中花許多心力來處理使用這個論述來奪權所產生負面作用跟障礙,並且告訴所有台澎人目前台澎還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我們需要推動建國。
民法第12條修正理由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12/19-12/25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法檢大亂鬥 韓檢察總長復職 文在寅道歉
文在寅上台以來積極推動檢調改革,卻也導致法務部與檢察官體系之間的對立不斷加劇。尤其今年七月法務部推動改革,企圖取消檢察總長調查指揮權,並將擴大部長的調查指揮對象,引爆檢察總長尹錫悅與法務部長秋美愛的全面衝突。
秋美愛先是於上月大動作以妨礙偵查、濫用偵查指揮權、違反政治中立等理由將尹錫悅停職;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也在上周決議停止尹錫悅職權兩個月,並獲得文在寅的批准,寫下韓國憲政史首例。
不過尹錫悅也火速向法院申請中止執行處分,更在昨日獲首爾行政法院裁定後,在停職8天後正式復職。這樣的結果不僅讓始作俑者秋美愛灰頭土臉,更讓力挺她的文在寅聲望重挫。今日文在寅便透過青瓦台發言人表示,雖然遺憾但尊重法院判決,並針對造成國民不便和混亂第二度致歉。
❷ 川普聖誕亂搞還是送幸福? 不顧外界眼光特赦自己人
川普在任期大限之前大動作使用美國憲法賦予總統的特赦權,先於22日特赦20人,再於23日特赦26人。
截至目前,川普在其任內已特赦91人。根據《泰晤士報》報導,在23日前,川普累積特赦的65人當中,便有60人與川普有私交或曾協助川普的政治目的。川普這次運用總統的權力大舉特赦自己人,引發共和黨黨內批評的聲浪,認為川普此舉在亂搞、糟透了。
另一方面,聖誕節前夕被送幸福的人包含:「通俄門」案主要四人、貪汙的挺川議員、2007年在伊拉克殺害14名平民的黑水保全公司的四名警衛、川普的親家公等人,也因此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及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高度關注」。
❸立院爆發日 成年年齡調降至18歲
今天(12/25)立法院院會通過舉國繫心的數個法案,包括將於1月1日正式開放美國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等九項行政命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行政院會在八月中通過的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也在今天三讀通過,並設有兩年緩衝期,定2023年元旦實施。
本次修法可說是牽「一法」而動全身,對於18、19歲青年各種生活中權利多有變動,例如可獨立開戶或擔任公司發起人、董事,另外也可提起民事、行政訴訟,相關主管機關的法規也要配合調整。
另外本次修法也將現行有關婚姻規定中可能牽涉「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併同修法。但選舉、罷免的投票年齡門檻因為憲法規定還停留在20歲,即使經過民法修法,依然未賦予18歲有「公民投票權」的青年「選舉權」。
值得慶幸的是過去考試常寫錯的題目,「18歲是刑法上始有責任能力,並取得飲酒吸菸、考駕照權利的年齡,而非民法規定成年的年齡」,不會一錯再錯了。
#經時事
❶ 英國、歐盟完成脫歐貿易協議
自2016年的脫歐公投至今的脫歐談判,本周四 (24日) 歐盟執委會主席終於宣布,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完成了脫歐協議的最後一哩路。
耗時9個月的這場貿易談判,雙方在捕魚權、競爭規則上一直有著歧見,一度被認為在 12/31 截止日前無法達成協議,走向無協議脫歐的局面。
本次的脫歐貿易協議中,歐盟向英國爭取漁業捕撈權,也將繼續與英國在氣候變化、能源、交通等領域保持合作。這份協議將會送交至英國及歐盟議會批准。首相強生在推特上表示:「協議達成」,歐盟執委會主席也稱歐盟與英國達成了公平協議。
❷ 整肅馬雲?中國對阿里巴巴祭出反壟斷調查
在聖誕夜收到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調查,2021年的到來或許救不了馬雲。就在11/3,馬雲的螞蟻集團才被中國監管單位盯上,因小額貸款法規,臨時被暫緩上市。
然而風波持續延燒,螞蟻的個人小額信貸「花唄」以高槓桿與聯合貸款擴大服務,成為中國保守金融體系的眼中釘、更被視為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的禍首,致其近日下調年輕人用戶的借貸額度。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這次阿里巴巴是因為涉嫌實施「二選一」等壟斷行為而被立案調查。所謂「二選一」,是要求平台商戶在簽訂合作關係時,需要同時放棄與特定對手合作。
根據人民日報,「壟斷是市場經濟的大敵」,此次調查是為了實現平台經濟更有「規範、活力」,避免大型網路平台企業濫用市場優勢(但卻還沒對騰訊開刀)。
反壟斷專家Scott Yu表示,這是中國第一次對網路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阿里巴巴可能面臨年銷售額10%的罰款。自從11月初中國官方的攻勢開始後,阿里巴巴的市值跌幅已達17%,蒸發約1400億美金。
❸勞動基金11月賺2400億 估12月收益更好
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今指出,勞動基金11月單月收益數2400億元,今年截至11月累計也有1900億元,預估12月收益情況會比11月更好,今年累積將是正收益。她對明年的金融市場環境也抱持樂觀。
今年前10個月的金融環境大起大落,前3季市場震盪,直到疫苗出現後對市場起了很大的安定作用,才在第4季有回穩跡象,尤其資金仍然寬鬆,因此第4季帶來一些希望,表現還算不錯,看起來態勢可持續到明年,期待疫苗明年發揮更大效果,讓疲軟已久的經濟恢復正常。
至於外界質疑勞動基金收益不如大盤,劉麗茹強調,今年1到11月台股大盤上漲14.38%,勞動基金國內達18.09%。自營部位更達24.74 %的操作報酬率,表現真的不會太差。
民法第12條修正理由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為中國國民黨就是不要臉。
【為什麼我們要揶揄國民黨青年團走同志大遊行?】
昨天 國民黨青年團 一起走 台灣同志大遊行 ,但他們哀號,他們是真心想來支持同志的,為什麼麼卻換來蹭票作秀的批評?讓他覺得有些受到挫折(見四叉貓文章:https://pse.is/39vr3w ) 。好,我就當青年團有些失憶,我來一則一則告訴青年團他們,為什麼他們如今的行為,會被視為作秀?
我們時間不用拉這麼遠,我們先從2013年,由 伴侶盟 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TAPCPR 起草「多元成家立法草案」(包含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家屬制度),開始談起。
在當時,多元成家法案引起社會廣大的回響:歌手張惠妹自費、謝絕贊助的方式舉辦了一場《愛是唯一》的演唱會表達支持;歌手蔡依林發表MV《不一樣又怎樣》,由影后歸亞蕾演出一位面臨同性伴侶臨終,卻始終只能以「姊妹」自居的心酸故事。除此之外,還有眾多民眾在路上一同舉牌,從高處拍下「#婚姻平權」四個字樣,自此,「婚姻平權」這四個字,走入台灣人的眼簾裡,成為眾人常用的詞彙。
我們可以這麼說,儘管當時伴侶制度、家屬制度,仍有眾多人有疑慮。但同性婚姻,其實是還是有很大的支持度的。而在2013年10月25日,就有民進黨籍22位立委法委員提案連署「民法親屬、繼承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企圖讓同性婚姻合法化,而該提案是由 鄭麗君、尤美女立委、蕭美琴、林淑芬、段宜康、陳其邁 等人共同提出,連署的立委清一色都是民進黨籍(https://pse.is/39vvd9)。
「而★沒★有★任★何★國★民★黨★籍★」。
於是在2014年12月22日由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輪值主委 #尤美女 委員的主導下,首次排訂了多元成家法案。這是東亞國家史上有國會審議婚姻平權法案。而在審查的過程中,實際質詢發言的只有8位藍綠的立委,其中國民黨籍的 #廖正井、#李桂敏、#呂學樟、#林鴻池,皆持反對修法的意見,而民進黨籍的 #段宜康、#鄭麗君、#尤美女 與 #林淑芬 則仍舊堅定其支持的立場(https://pse.is/38m3wv)。
「表★態★反★對★修★法★的★通★通★是★國★民★黨★籍」
2013年-2014年的多元成家的激烈交鋒,雖然啟發了很多人對於婚姻平權的支持,卻也讓很多同志族群失望,原來「光靠民意代表」的力量,是很難通過同性婚姻修法的。更不用說,在那段期間,許多人表態支持婚姻平權,也與家人跟友人產生摩擦。又或者當年的一些集會遊行,就發生反同團體(當時最主要的主導團體是「#下一代幸福聯盟」),更是直接用人群包圍住前去抗議的民眾,使很多人在心裡留下了陰影(https://pse.is/38rsr5 )。而許多國民黨籍立委非但沒有站出來抨擊這樣的「反民主」行為,還一直強調所謂的「傳統婚姻」價值,成為了眾多同志反同團體的幫兇。
「國★民★黨★是★眾★多★反★同★團★體★的★幫★兇」
---
文很長,很累吼!來!我們休息一下,跟我念一句:「我去你的國民黨」
---
時間拉到2016年,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總統與陳建仁副總統當選,國會由民進黨籍取得席次過半的勝利,取得全面執政。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背後當然有當時競選時蔡英文的競選口號的一句:「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https://pse.is/39rysp )的部分原因。於是台灣社會再度重啟了關於同性婚姻、婚姻平權的討論。只是這次,走的不是國會路線,而是交付給「聲請大法官釋憲」。
可遺憾的是,在大法官釋憲前,發生了所謂的「#畢安生事件」(https://pse.is/38rxrp )。法籍同志教授 Jacques C. Picoux 畢安生,與伴侶曾敬超在一起35年。然而在其伴侶曾敬超過世後,兩人共同打拼下來的財產,卻因為沒有任何的法律保障,使得畢安生教授在台灣「一無所有」。就在2016年10月16日當晚,畢安生教授從10樓住處一躍而下,結束生命。頓時間,關於同性伴侶法律保障的必要性,令民眾更加意識到其急迫性。
於是在2017年的3月24日,開啟了司法院大法官憲法法庭的針對同性婚姻的言詞辯論,這也是亞洲第一次審理同性婚姻法制化的案件。這中間,反同團體不斷地打壓與攻擊抹黑同志族群,這中間對同志族群的傷害當然不明而喻。然而儘管如此,除了因身為同性婚姻立法草案提出人尤美女委員的丈夫,#黃瑞明 大法官自請迴避。總計當庭有14位大法官出席。其中12位大法官提供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公開意見書,表態「支持婚姻平權」供民眾閱覽(https://pse.is/38ttdp);及1位大法官 #吳陳鐶,提供「不同意意見書」;1位法官 #黃虹霞 提供「部分不同意意見書」(https://pse.is/39lp93 )。至此「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又稱「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通過。
而這便是,國民黨開始用來操作2018年地方首長、議員選舉與全民公投案的把柄。
「國★民★黨★操★弄★反★對★同★性★婚★姻★當★作★選★舉★的★把★柄」
釋憲案通過後,為求與民進黨的政治立場作區隔也好、與保守勢力考攏也好、操弄台灣族群對立也好,國民黨開始不斷的打壓同志族群,並且向反對釋憲案、反對婚姻平權的反同組織靠攏。我當然不會說民進黨沒有,但光是國民黨籍當時聲望最高,甚至後來當選後直攻總統大選的韓國瑜,就有參與由「#下一代幸福聯盟」的連署,明確反對同婚入《民法》。甚至還有國民黨籍副黨主席、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苗栗縣長 #徐耀昌、參選嘉義縣長的 #吳育仁、參選台南市長的高思博,以及同屬泛藍陣營,退黨參選嘉義市長的 #蕭淑麗 、參選台南市長的 #陳子敬,同樣都有連署。這還沒算上其他已經表態聯署的議員參選人(https://pse.is/398jke)。
相比之下,民進黨籍,又或者社民黨、綠黨、時代力量等小黨,皆有眾多黨員、政治人物參與「平權公投」的連署。
確實,提出反對同性婚姻、反對性別平等教育公投的是「愛家公投」。
(其中包括:
#安定力量 游信義提議之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
下福盟曾獻瑩提議之瑩第11案: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下福盟 #曾獻瑩 議之瑩第12案: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https://pse.is/39k2xh)
「愛家公投」是一眾「下福盟」等反團體之流,所創造的「孽因」,然而國民黨為了選舉利益,又或者其他考量,而選擇站在與「#護家盟」、「下福盟」同陣營,並且共同鼓勵民眾投下「三好兩壞」,與同志族群對立的「孽果」。甚至,#韓國瑜 曾邀請了大力反對同性婚姻的黨派「安定力量」的主席孫繼正 站台(https://pse.is/38yyz5 ),並且參加特定宗教的宗教聚會,發言表態:「應避免過早教導下一代同性婚姻觀念,也支持另設專法。」(https://www.pridewatch.tw/node/688),反對同性婚姻與性別教育。
2018年這場選舉,國民黨為了選舉利益,傷害了多少同志族群,實在罄竹難書。
「莫★忘★2★0★1★8★年★國★民★黨★的★反★同★公★投★立★場」
好!現在我們終於可以回到2020了。
為什麼國民黨青年團,報名2020年台灣同志大遊行,會遭人揶揄、嘲笑、譏諷?
理由很簡單啊!從2013年開始,到2020年(直至今年還有國民黨籍的議員在攻擊同志族群破壞家庭價值喔!),整整8年間、8年間,你國民黨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對同志不友善、不理解,甚至是惡意抹黑攻擊,為了選舉利益,隨時就可以拿來操弄對立的族群。
今天是因為同志大遊行一直以來的理念──我們接受各種不同的意見、族群、樣態,一起走遊行。今天你們能走這個遊行嗎?立場如果顛倒過來,你國民黨能接受我們同志的不同意見、不同族群、不同樣態,一起生活在台灣的同志社會嗎?
從歷史上來看,你們並沒有。你們把我們同志,看作選票、看作破壞家庭的兇手、看作社會的毒瘤。古人云:「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我就請問,能讓你們走遊行,已經是很給你們臉面了。你們有什麼臉出來在那邊哭夭備受挫折?
2013、2014年期待多元成家通行的同志們不備受挫折嗎?2016到2018年的同志族群不備受挫折嗎?2018年以後,因為公投後的結果,受到無止盡的創傷,各個政府與民間團體,都在試著安撫、療癒,因為受你們跟反同團體操弄對立,而受挫的同志族群,他們,不備受挫折嗎?
今天走個3小時的遊行,沒人朝你們丟雞蛋跟垃圾,已經是夠給臉面了(那是我沒遇到你們^_^不然我一定丟),你們到底受挫個雕雕。國民黨真的是從上都下都廢到笑。
最後,這次我也回頭看歷史,越看越火。重新回憶這幾年國民黨對同志族群的創傷,真是怒不可遏。而國民黨一直以來,從白色恐怖、228、到318學運的操作手法,就是等著人民遺忘,然後再出來裝可憐,要人民忘記過往他們曾經做過的惡行惡狀,然後輕易地放下。
但我們應該要記住歷史。
我們應該要記住歷史。
再說一萬次:「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我管你是甚麼國民黨青年團、老年團,還旅遊團,只要是國民黨,通通都要倒。
p.s.
所有的資料都有附上文獻資料的紀錄,我沒有空口說白話。哪個資料如果過期了,就告訴我,我絕對找得到備用資料,我就再補上。
還是那一句,歷史不能被遺忘。絕對不能。
---
增補1:
有網友質疑,我只在講國民黨的不是,沒看到青年團想努力做的改革,我就來增補這次大遊行,發生3件關於青年黨要參與同志大遊行的荒謬事件:
1.國民黨青年團要參加同志大遊行,卻連彩虹旗的是6色還是7色都沒搞清楚,就發錯文。都要上街了,做點功課很困難嗎?(https://pse.is/3a2bxa)
2.國民黨青年團當初報名時,根本未經過黨的同意,而是以其他的身分完成報名程序,去完成報名手續的,然後才去向黨主席江啟臣報備獲得同意。我想問,這就是國民黨青年團的做事方式?(https://pse.is/38mbbn)
3.結果,事情爆發出來,黨主席江啟臣馬上改口:「沒支持『以黨的身份』」參與,立場搖擺反覆。(https://www.storm.mg/article/3143480)
這樣的黨,還要跟我說改革?還要跟我說要看青年團的作為?我也是笑笑啦。
---
增補2:
有網友說我刻意迴避2016年民進黨內也有許多黨員反對與爭執,通過婚姻平權法案,以及不提當年是由祁家威申請釋憲,說我是否選擇性遺忘、刻意扭曲、故意不提。我只回對方:
你可能搞錯重點了,我這篇不是要寫「婚姻平權運動史」,我只是要來解釋「為什麼國民黨青年團出來走同志大遊行會遭人譏諷,是因為2013年到2020年這幾年來國民黨的反同作為的後果」。
在內文中我也簡單帶過「我不會說民進黨沒有」。當年2016年在做運動,幾個反同的民進黨立委,我跟幾位夥伴也不是沒有火力全開的在罵。但如果這篇文要全寫進去,一則失焦、二則太長,網路生態,大家根本不會有耐心想要看。
你想要寫、想要為國民黨平反,又或者想要點出民進黨的諸多惡行惡狀,沒有人阻止你,你寫出來呀!不用指責我刻意迴避或遺忘。我沒全寫出來,可能是有我的考量(例如上面我說的,臉書受眾所能乘載的字數限制、這篇文的重點失焦),到底誰刻意扭曲了啦?
我有說那些原本不支持的民進黨立委支持了嗎?沒有嘛!我只點出那些支持的民進黨立委,點出那些不支持的國民黨立委,指出那些基數上的差異,以及在行為上,這兩黨作風上有甚麼不同。
民進黨有人不支持,但最後在國會審議時,不還是甲級動員要求所有黨員出席投票;國民黨有人支持,阿請問許毓仁一眾支持的立委,真的有發揮上甚麼實質的影響力嗎?
聲請釋憲的是祁家威大哥,同年間台北市政府也提交聲請,而至於到底大法官是受理哪一方,重不重要?至少我覺得總之就是2017年大法官受理了比較重要,所以我才精簡的這樣寫。連我怎麼寫都要管,真的啦!自己出來寫一篇比較快!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講的觀點、自己想要講的歷史脈絡。
自己的文章,自己寫。
別學國民黨青年團只會在別人做完事後出來哭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