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
.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麼做呢?
其實不少大學和中研院都有針對高中生設計的培育計畫。就我所知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都有。我自己在高一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中研院的生培計畫。
.
那實際上這計畫要花多少時間、都在做些什麼呢?
從入學到結業總共是三年的時間,也就是從高一到高三。高一開學沒多久就會開始報名(今年的截止日期是9/22!),之後會有初選(筆試)和複選(口試)兩個階段的選拔。經過考試進來的學生是不用收取任何費用的,如果沒有錄取,也有一些自費的名額。
.
#筆試 的準備
筆試考的不止生物,國高中的數物化生都是守備範圍。不過當然是生物的部分比較看重。建中跟北一女的生研社往年都會舉辦「中研補習班」,讓新生可以快速掌握一些重點(不過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建議有意報考的同學可以參加,或先看看高中課本。
.
#高一
主要是在教室裡大班上課。每兩週一次的禮拜六會到中研院聽各領域的傑出學者講他們的研究內容(是真的都很傑出…頂級卡斯…)。此外還會到不同的實驗室參觀。參觀實驗室的目的,是為了高二的重頭戲——專題研究做準備。
高一結束,有很多同學就會退班。因為高二開始要撥許多時間出來做研究。有些人發現自己沒有時間,或有更想做的事,就會選擇退出。不過一定要完成三年的課程才會拿到證書,所以建議各位還是要檢視自己的狀況量力而為,不要浪費一個名額了!
.
#高二
高一暑假時會選定未來一年半待的實驗室。不一定要在中研院,像我自己就是到台大醫學院。有些中南部的同學就近選擇中山大學、中興大學等。基本上只要是生命科學/醫學領域的實驗室都可以。實驗室的教授或學長姐會指導你進行自己的研究計畫,當時我自己在台大進行小鼠視覺皮層的表觀遺傳學研究,每個禮拜六都在實驗室跑PCR跑電泳。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實驗室呢?建議可以逛逛你想去的大學的網頁,看看教授們正在研究的主題。只要有興趣,就寄一封email過去,問他們能不能去參觀實驗室!不用害羞,大部分的教授都很友善的~
.
#高三
研究告一段落後,在高三通過「書面論文」跟「口頭報告」兩道關卡後就可以結業了!有些厲害的同學,會將自己的題目做得淋漓盡致,甚至挑戰國際科展的殿堂。要知道國際科展拿獎,在台灣可是能夠保送頂大甚至醫學系的!但這樣的機會跟奧林匹亞拿牌保送一樣微乎其微,如果自認不是頂尖電神,還是建議真心對研究有興趣再報名,同時好好讀課內的書,因為這整個過程確實會花費不少時間與心力。
(我本人就是一個糟糕的負面例子,原本妄想拿金牌保送醫學系,不過後來連生物奧林匹亞國手都沒有選上,課內成績也沒有顧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就跑去重考惹…)
.
說了這麼多,到底推不推薦高中生參加呢?
非常推薦!!!能夠在高中階段就接觸真正的學術研究,是很難得的機會。就算不以國際科展為目標,也可以在過程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研究技能(或像我一樣發現自己對基礎研究沒那麼有興趣…XD)。現在在醫學系,真的覺得當時的訓練蠻有用的。高中就開始練習讀論文一點都不會太早!
三年下來我發現,計畫的老師真的都把我們當作researcher看待,而不是一堆參加夏令營的小屁孩。最後的口頭報告,他們也都嚴肅且認真地講評每一個人的論文,即使台上的我們高中都還沒畢業。
功利一點來看,參加這個計畫可以讓你認識許多頂尖強者。像我們班大部分的人後來都讀醫牙(或是台大其他的頂尖科系)(不知道是好是壞)。未來遇到問題,就有很多大神們可以請教了!此外也如果順利完成三年的課程,更會成為備審資料的大亮點。
.
再提醒一次,報名時間到9/22!
更多相關資訊可以我主頁的連結看,報名表也可以到那裡下載。連結我會放到報名截止日~也非常歡迎各位分享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所有身邊的高中新生!
.
#醫學生 #醫學系 #醫科 #高中生 #會考生 #110會考 #111會考 #113學測 #讀書帳 #學測 #指考 #會考 #備審資料 #培育計畫 #中央研究院 #專題研究 #科展 #保送 #國際科展 #奧林匹亞 #資優班 #數理資優 #建中 #北一女中 #傑米的學習日誌
每年醫學系錄取名額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頂尖名校合併醫學大學 才是正途
鄭丞傑/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中山醫學大學董事(台北市)
行政院7月同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合併案,兩校預計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報系資料照
最近國內醫學教育的兩大新聞,應該是陽明和交大即將併校,另一則是清華、中山、中興、元智四所大學均申請新設學士後醫學系。
國內醫師人力是真的不足,還是問題在於分布不均而非不足,或是其實人力足夠,只是因為醫療環境欠佳而出走海外、出走他行、出走醫美,值得深入探討。如果問題不在人力不足,則增設再多的醫學系恐怕也無濟於事。
由於壽命延長和醫療科技進步,加上國內醫療照護品質提升,醫師人力需求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對抗新冠肺炎使得全民長期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意外造成今年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大幅減少,如果未來多數人養成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習慣,則新進兒科、耳鼻喉科醫師人數的增加是否需要管控更嚴?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影像醫學科、病理科,甚至有些臨床科醫師是否需要減少人力增加的速度?這些影響因素都值得主管醫學教育、醫療政策的公部門,和各專科醫學會深入討論。
另外,除了牙醫師外,台灣有五萬多西醫師,但是另外有七八千個中醫師,他們提供了許多民眾醫療的另類選擇,如果醫師與人口比例的計算不包括中醫師在內,則與實際狀況多少會有脫節。
醫學院教學設備昂貴,而國內的大學學費又長期偏低,如果只靠學生學費,全國的醫學院都是入不敷出的。為什麼大家一窩蜂搶呢?因為醫學相關系所就業率高,招生容易,抗少子化能力強。醫學研究論文影響係數高,可以大幅提升大學的國際排名。何況只要有附設醫院,日後自然會在經濟上回饋大學。
日前公布的下年度政府總預算,排名第一的國防預算比第二的教育預算多出一千多億。可以想見在國防預算極可能繼續攀升下,教育經費會日益捉襟見肘,因此繼續廣設醫學院是明智之舉嗎?一個小小的島國已經有十三所醫學大學或大學醫學院了,難道我們要重蹈過去廣設大學的覆轍嗎?
中國大陸在廿一世紀初,江澤民指示大學併校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以上海為例,上海第一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第二醫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名校有了醫學院,學術論文馬上暴增一倍,高影響係數的論文増加更多,世界大學排名提升。另外一個好處是醫學院和其他學院的交流合作,產生許多新領域的論文和研發產品,學生選課當然也是更多元。
中山大學有意併高雄醫學大學至少十多年了,中興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雙方都有強烈的合併意願,只要教育部鬆綁公私併的法規,兩案都有機會水到渠成,都是一加一大於二。清華和元智也可以嘗試找醫學大學併校。併校之後,這些頂尖大學的世界排名都會大幅提升,學術競爭力也更強。
如果國內醫師人力的確需要增加,那麼可以在辦學績效良好的大學每校適度增加十個錄取名額,在目前每年只收四五十個醫學生的慈濟、馬偕、輔大、義大,以及高醫大學士後醫學系,各多招收十至廿名,教育部再給予適當的補助,這樣不是比新設醫學院簡單有效多了嗎?
每年醫學系錄取名額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周末講座報名截止時間為明天中午喔!
報名資訊在文末~
---------------------------------------------
【他山之石:丹麥的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制度】
丹麥數度成為世界上快樂國家的榜首,2016年去參訪時,丹麥又是那年世界最快樂的國家[12]。雖然這樣報告來自社會文化、經濟、制度許多面向的指標,但我總覺得順勢溫柔的生產方式,讓新生命與新家庭在愛的氛圍誕生,一定也有很大的助益。
第一家參訪的醫院,是Nordsjællands Hospital, Hillerød分院。帶我們參觀的Hanne Brix Westergaard 醫師,同時也是丹麥婦產科醫學會的副主席、歐洲婦產科醫學會的代表。不同於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的成員以男性為主,到歐洲婦產科醫學會的官網查看,可以看到女醫師多於男醫師的景象[13]。Hanne醫師告訴我,歐洲國家在生產照護邏輯與技術上,與美國有諸多不同。醫學生女性的比例近十年顯著的增加,到我參觀的那年,醫學生女性已達80%。醫院中的女醫師比例都超過六成,而醫院中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師的人數比為1:2。女性在一般科醫師(GP)那邊確認懷孕之後,就會轉由助產師產檢與照顧,低風險孕婦整個孕期至生產都不會見到醫師。在所有醫院的產房,「水池」是基本設備,雖然不一定每個產婦都在水中生產。
同一家醫院第二位拜訪的是婦產科主任Peter Hornnes醫師。我詢問醫院會陰切開執行率為何只有10%左右,是否因為助產師是生產的第一線。Peter醫師回答我「會陰切開執行率下降,是世界趨勢,與這個國家是不是廣用助產師無關。」當我告訴他台灣的會陰切開執行率高於80%時,他非常訝異,同時是FIGO(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成員的他,建議台灣政府應該請FIGO的專家來演講,協助改善。提到產科的照護,他說道「孕產照護,必須將懷孕視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但醫療從業人員必須有篩檢出『異常』,也就是『疾病』的能力。」提到醫師與助產師的共同照護,他說:「當產婦由低風險轉變為高風險,呼叫產科醫師協助,責任就轉移了,但仍然是共同照顧產婦。」「產科醫師是在資深助產師照顧下成長的。」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Peter醫師認為產科醫師的職責是當助產師的後援、支持她們。所有剖腹的個案,開刀的原因在晨會中會受到檢視,團隊的討論、明確的臨床指引,可以降低剖腹產率。他認為助產師是「守門員(gate keeper)」,助產師的所有職責,都受到專業嚴格的定義,協助所有婦女獲得健康。
在同一家醫院,我們還訪談助產部主任,同時也是丹麥首都區域助產師代表Birgit Plough。她與我們分享在丹麥成為助產師是相當競爭的,考大學醫學系與助產系的錄取標準相當。丹麥全國居家生產率3-4%,一般大眾還是將醫院與安全畫上等號,所以助產師的執業場所以醫院為主。「讓媽媽相信自己,孩子也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助產師要協助產婦們達到的目標。在丹麥助產師們面對的挑戰,是年輕一代對科技的相信與依賴。雖然丹麥的生產是由國家全額給付,但是醫院的產前教育是產家自己付錢的。產婦們接受產前教育不只具備生產知識,還要相信自己的身體。
丹麥生產場所的轉變年代與台灣相當接近,1973年是個分水嶺,以前有問題的生產才會進醫院。但是很大的不同是助產這項專業並沒有隨著生產場所的轉移而消失,1983年丹麥有了新式助產師(newly trained midwife)。助產師對於「該做」與「不該做」,以及該轉介的時機,是非常清楚的,“Keep the hands off”是丹麥助產師很重要的照護邏輯。在丹麥助產系學生畢業後就業率幾乎百分百。
第二家參訪的是Holbæk Hospital。帶領我們參觀的是Lone Krebs醫師與助產主任Anne F abricius。她們也提到1972年,丹麥有很大的社會制度改變,但助產專業並沒有改變。在丹麥婦產科醫師都在醫院工作(公醫制),沒有婦產科醫師開診所,但是助產師可以開業(助產所),助產師照顧婦女的生產是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國家與各醫院都有完整的指引(guideline),專業的分工,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麼做。她們認為個人自主的時代已過,〝team around women〞助產師與醫師組成團隊照護婦女的健康,團隊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也因為有完善的臨床指引,於是產家不需要生產計畫書,醫院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品質指標(quality indicator)。「不需要競爭時,事情才會是原本應該有的樣貌。」是Lone醫師深切的提醒。「最重要的,是讓『正常』的事維持『正常』」。Anne提到,以往助產師與社區的關係是緊密的,現在不同了,隨著生產大部分進醫院,孕期照護是以婦女為中心的個別化照顧,若助產師遇到問題,轉介其他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丹麥陰道產後6小時出院,剖腹產後兩天出院,所以Anne提到助產師的照護,還包括產後訪視的部分,「讓產婦不覺得回家是孤獨的,產後的訪視非常重要。」「支持的力量,讓產婦看見自己的能力。」在在都呈現丹麥以婦女為中心的照護邏輯。
我們還訪談了獨立開業的助產師Anne Mette Tonning,Anne原本在這家醫院工作,因為喜歡助產師提供居家生產服務時,與產家更熟悉與信任的關係,於是決定獨立開業。Anne提到兩者花費的落差,居家 16,000 DKK (73,374 TWD) ,醫院生產 22,000 DKK (99,377 TWD),對國家來說也省錢 (用2019.11匯率換算)。在丹麥居家生產是女性的基本權益,是國家提供給婦女的基本保障。少去醫院的繁複的文書作業,Anne認為居家助產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照顧產婦。提到「每個產婦產後都是充滿自信的。」我也看到了Anne對這個職業的自信與驕傲。
第三間參訪的是Rigshospitalet Hospital。Rigshospitalet是丹麥最大的醫院之一,也是哥本哈根最專業的醫院。帶我們參觀的Jcob Lykkeu醫師,當時伴侶剛生第三胎。他們的第一胎是在醫院由助產師接生,第二胎是請提供居家生產服務的助產師到家裡接生,第三胎是在助產師的協助下由Jcob醫師自己接生。問Jcob醫師為何沒有從第一胎就自己接生,他回答「低風險的陰道產不是產科醫師的專業啊!還是要讓專業的來。」與前兩家醫院相同,每天的晨會先討論全部的產科個案。Jcob醫師提到在醫學中心剖腹產率並不會比一般醫院高,「不是指派工作,而是團隊合作。在醫學中心的照護目標,是在更完善的醫療條件下,盡量達成陰道產的目標。」團隊合作是丹麥醫療進行的重要原則,每家醫院的工作人員都不斷提及。
經過丹麥之旅的洗禮,更加確定自己要在台灣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建立起穩定的醫師與助產師共同照護方式。
12. World Happiness Repot https://worldhappiness. report/ Accessed April 11, 2020.
13. 歐洲婦產科醫學會官網 https://www.ebcog.org/Accessed February 25, 2020.
台灣醫學Formosan J Med 2020;24:305-13
=============================
2015年陪伴好友居家生產與接生,是阿萍醫師做溫柔生產的起點。
這五年來,從成立好孕工作室做產前教育,到成立台北市目前唯一的助產所,到協和婦女醫院建立起完整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模式。好孕團隊仍然繼續前進,尋求讓生產更美好的各種可能性。
兩天四堂課,是這四年來的總整理。思考模式的轉換、創業的歷程、接生技術的典範轉移、兩百多個新家庭用充滿愛與美的方式誕生,都將與大家細細分享,邀請大家來參與。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lLbRa
活動網址:https://reurl.cc/RdApL6
報名人數:每堂課40人額滿
***四堂皆報名者,享有名額優先權***
協辦單位:高雄 芒果咖秋
上課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00號(左營孔子廟內)
照片 與Hanne 醫師的合影
每年醫學系錄取名額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 不管,教育必須要有社會責任,讓窮苦家庭有翻身機會。
答:又來這種不管統計只管個案的,每一項指標都顯示,多元選入的學生「平均」表現比純考試的好,這結合了興趣跟性向,以及大學教授的眼光,不是只看成績。
再說,談社會責任跟階級翻身,這些人有幾個念通社會學跟階級理論?我猜一百個裡面不到一個。真的要階級翻身,就前面說的,公立學校優先錄取窮苦人家,醫科等畢業後平均薪資高的科系,必須要有低收入戶跟偏鄉的保障名額,然後只要住在台北市家戶收入高的,一律不准入學。
顯然沒人願意嘛,真正有意義的階級翻身做法都不要, #說穿了就只是自己小孩考不上很憂慮而已,扯那麼遠。說來說去,就是希望小孩可以在自己家階級複製成功,更可以翻到更上一階,其他人最好都不要複製,醫院院長不傳子而要傳徒(我兒子)。」
來跟風講點例行公事,每年學測結果出來後,照例的瘋狂迷顛聯考症候群。
因為每年都講,實在很煩,所以把幾個常見的用問答來回。
1. 教改三十年害死小孩。
A:沒有意義的廢言。十年前我聽到的是教改十年,後來馬上任後變成教改二十年,理由都很簡單,要牽拖特定人,扁時代要牽拖李遠哲,馬時代除了牽拖李遠哲,還要把李登輝拖下水。
12年國教的啟動時間,是九年國教實施後的隔年,只不過每年開會都做個樣子,根本沒在推。但不代表研究沒有做,直到大概是30年前,才開始有比較正式的會議,黃武雄老師他們推動教改,那已算是當時教育界有研究的人的共識,然後嫌改太慢對國家發展不利。
2. 教改急就章,根本沒有深入研究,貿然實施把學生當白老鼠。
A:一樣是廢言。當國家教育研究院的人是死人就對了,數十年來領乾薪混吃等死。研究一直有,配套一直做,而且任何影響大的政策,都會先在試驗學校去推,確定影響還好,才會推到全國。
大概是因為希望教改更快的團體聲音太大,才會讓人以為教育界沒有人在推教改。
3.教改的題目難度沒有鑑別度...
答:逼逼,別靠邀了啦。說這話的人有幾個把三十年來的題目看過一次?題目難度不是逐年下降,是平均起來逐年下降,會下降的理由是因為教材修訂,你總不能考教綱裡面沒出過的吧。
為何要變簡單?常態編班下一個班只有3隻貓聽的懂的課程,叫哪門子教育。你覺得你家小孩天賦異稟,麻煩自己請家教加強,不要叫國家出錢幫你兒子在學校補習。
4. 教改之後,弱勢家庭更難翻身,階級無法翻轉。
答:把報紙丟掉,講這話的專家打X。教育的目的從來就不是階級翻轉,更不是讓弱勢家庭翻身,那個叫做教育的副作用。
真要依靠教育達成階級翻轉,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以後義務教育根據職業與收入做差別性收費,公立學校依照過去的志願序反過來收學生,家境越窮處境越悲慘的,優先且免費還給補助金讓他進建中北一女,越有錢跟社經地位越高的,強制去念5C的職校。
大家說,好不好啊?
5. 多元入學=多錢入學
答:能不能去問問大學教授,他們看不看這些才藝跟科展成績?物理化學系教授,比較相信大安區菁英國中的科展第一名,還是山上不知名的學校某個用竹子做出科展佳作的人是真貨。少把教授當溫室花朵的智障好嗎。
個人跟統計不能混為一談,就像我個人接觸到的學生,絕大多數都跟報紙雜誌那些「磚家」說的不一樣,但我可不會拿個案去證明制度的錯誤。多錢入學的盲點在於,你根本沒有統計資料可以證明,多錢跟零元一定是多錢的優先。
6. 努力被證明是無用的。
答:我以前有同學家裡很窮低收入,弟妹念私立高職學費沉重,可以貸款但收入低,做哥哥的打工養家養弟妹,白天拖著沉重的眼皮念書,連個研究所都沒辦法考。
然後我們現在聽著一堆補習到大,不愁吃穿的人說他家小孩的努力被否定。我想,我教出去那些背景不夠硬,想辦法畢業就出來工作的學生,應該會幹字連連。(不過他們會連這些憂心的文字都看不到就是了)
7. 醫科有酋長效應,這是很明顯的。
答:是啦,所以台灣只有醫科需要注意就是了,為何我就沒聽過理學院有啥酋長效應,物理系主任堅持他家小孩要念物理系,化學系大老逼他孫子去讀化學?為何只有醫學系會被拿來說嘴,動腦想想不就知道了。
再說,真的這麼擔憂,那不如規定凡醫學系就獨立招生,不看學測指考,自己考自己的,如何?信不信酋長之子一樣考得比較好。真的擔心酋長世襲,希望考試解決。
你好安安,聽過波波回來接院長嗎。
8. 公平是唯一的...
答:那以後用磅秤來分流好了,越胖越有福氣越可以念醫科。
最公平的就是抽籤,給上帝決定,要不要?不然學我聽過的提議,把台大這些指標科系,開放大家競標,價高者得,我們來看看大家願意付出多少價錢,買到一個入學資格(不是畢業資格)。
公平必須要有依據,你依據什麼來判斷公平。答到最後如果就是依照分數決定,那不過就回到之前講的聯考病。大學挑人是教授在挑,還是分數在挑?為何教授不能依照自己的偏好挑人,憑什麼「我才是對的」。
9. 教改跟多元入學加重負擔...
答:你不要送小孩去學才藝不就得了,不要去先修啥作文班不就好了,不要送去科學班補就沒壓力了啊。然後又要罵不要才藝拚成績就好,直到20年前,南陽街那邊依然是抽籤繳大錢補習的,說的好像我那年代不需要補習人人上台大一樣。
10. 不管,教育必須要有社會責任,讓窮苦家庭有翻身機會。
答:又來這種不管統計只管個案的,每一項指標都顯示,多元選入的學生「平均」表現比純考試的好,這結合了興趣跟性向,以及大學教授的眼光,不是只看成績。
再說,談社會責任跟階級翻身,這些人有幾個念通社會學跟階級理論?我猜一百個裡面不到一個。真的要階級翻身,就前面說的,公立學校優先錄取窮苦人家,醫科等畢業後平均薪資高的科系,必須要有低收入戶跟偏鄉的保障名額,然後只要住在台北市家戶收入高的,一律不准入學。
顯然沒人願意嘛,真正有意義的階級翻身做法都不要,說穿了就只是自己小孩考不上,很憂慮而已,扯那麼遠。說來說去,就是希望小孩可以在自己家階級複製成功,更可以翻到更上一階,其他人最好都不要複製,醫院院長不傳子而要傳徒(我兒子)。
========
如一些教授所說學測成績已經大致把學校分流了,我可以補充一些。國中會考也把學生做了一次分流,5A跟1A的學校,可以把家長背景都拿出來統計看看,教育部為何不敢公布這種會讓人瞎眼的資料?
做了兩次分流,到了教授手上都是差不多的人,他們才不會管你備審資料作多細,決定的通常是個人特質跟適性,也不要以為你可以騙過教授,一個中學生透過演講訓練,就可以矇騙混了這行幾十年的教授,家長的想法真的很有趣。
要我來看,我會看的是成長幅度,以及他本質的優劣,而不是最終成績。很殘酷的現實,人是有聰明才智的差異,還有個性的適才適所,想要透過一套單純的分數來決定未來,這種想法絕對錯誤。
目前的制度不完善,可以修正,增加各科系的辛勞,但絕對不是走回頭路。走回頭路,對中產的上層最有利,他們最有資源透過反覆操作跟練習,操練到考試高手。
不相信?去把階級理論念通啦,真的會煩死
每個人都在我覺得、我認為、我三叔公的小孩花錢準備資料上大學制度好壞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