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母愛形容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母愛形容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母愛形容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母愛形容詞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記得多年前,深刻於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那句著名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生中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這是難以撼動的事實。不過在這幾年卻慢慢轉變。我開始認為不只是幸福家庭彼此相似,仔細想想其實不幸的家庭,不但也有著相似,還代代延續。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是 ...

母愛形容詞 在 I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7 08:36:32

『Megaptera novaeangliae』 大翅鯨 / 前幾天,綠島出現了夢幻的龐然大物大翅鯨。 那時候是傍晚時分,還在睡夢中的我,起床後,習慣性的拿起手機看看現在是幾點鐘時間,睡眼惺忪的看到島民們在分享出現大翅鯨的訊息,揉了揉眼睛,難免心生遺憾可惜,沒能目睹這風采。 / 次日,還幻...

母愛形容詞 在 仙女丸(Fairy bal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02 12:21:26

這是開箱感謝文(很落落長) 兩天的市集結束了 謝謝每一位來排隊還有來本丸攤位的朋友 老朋友大概都知道 我是那種很樂意介紹及分享 創作理念、拼貼經驗的人 第一次來我攤位的朋友 希望也不要讓我聒噪給怯步啦~ 很謝謝好朋友兼小幫手的 @suekids0126 及 @sammiteamo 讓我可以偷溜去...

  • 母愛形容詞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03 09:00:02
    有 313 人按讚

    記得多年前,深刻於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那句著名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生中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這是難以撼動的事實。不過在這幾年卻慢慢轉變。我開始認為不只是幸福家庭彼此相似,仔細想想其實不幸的家庭,不但也有著相似,還代代延續。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是 鏡文學 所出版的小說。母親節將屆,一反社會普遍歌頌母愛的現象,本書主軸在於描寫並非每個孩子都有幸能受母愛滋潤,更非每個孩子是伴隨祝福而誕生,殘酷現實下帶著詛咒和謾罵而出生的孩子,並不佔社會少數。

    齋主我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生長於不致匱乏的環境中,領受著來自父母和親友的愛。對我而言「愛」太過平常。多年下來早懂得甚麼是愛,並也知道如何去愛,但社會上並非每個人都如我這般幸運。我記得高中時,看著電視上正播放著一名少女將嬰兒產在馬桶中的社會新聞,除了狐疑、不解和困惑,實無其他適當之形容詞。多年後認識了一名女性友人,因為她母親早年失婚之故導致其性格扭曲,對女兒百般神經質,除了教導女兒對男人的不信任之外,更是有著難以解釋的怪異價值觀。幾次人生際遇下來,我才理解並非人人都理解甚麼是「愛」,遑論「母愛」。

    我向來認為「母愛」是個難解的概念。以我個人經驗來說,見過母親因為擔憂我而數天不眠;母親每次出遊,總會帶些好料回來給我;也見過母親會為了和我的幾句拌嘴而氣憤,卻又在短短時間內和好如初;更見過母親冒著被討厭的風險,總不忘對我嘮叨幾句。

    相對的,我也在社會新聞上見過計畫自殺的母親,臨死前不忘先殺死年幼的兒女;見過陷入經濟窘境的母親,透過新認識的男友仲介,將年幼的女兒送去賣淫;也見過菸槍母親見兒女不聽話,將菸頭按其身體上熄滅;更曾聽聞有母親為了討好新男友,將兒女送給男友出氣,毆致肢體殘廢甚至死亡。

    本書作者四弦,以三篇短篇故事述說了不同命運的幾個女人,她們在生命中所面對的不同際遇和抉擇。她們有的從此墮入深淵,有的自淵藪中爬起,更有畢生都被錯誤的母愛所灌溉,成年後也成了朵扭曲的花。

    作者四弦以平時社會所遺忘的角度,切入同樣的世界,卻顯現與想像中截然不同的面貌,而差異最大的便是「母愛並非天性」。這和我們自小接受的教育和價值觀有相當落差。除了我們親身感受到的母愛之外,課本上所教導的道德倫理,文學、電視以至於電影中的母親形象,幾乎都以慈愛、耐心、無私等正面形象出現。故而當社會新聞報導許多負面形象的母親時,我們只得用謾罵來掩飾內心的不解。

    我認為本書優秀之處在於,作者補足了社會新聞背後的故事。媒體充其量只能將悲劇最後的結局呈現於觀眾,讓觀眾驚嘆於結局的荒誕不羈。我們只能看到事件的「果」,卻鮮少思考其「因」。而本書帶領讀者,深入那些並不圓滿的家庭,從那些加害者或受害者的角度,重新思考那些發生於不幸家庭的種種悲劇,錯誤是如何一再被堆疊,又是如何鑄下無可挽回的大錯。

    齋主將本書推薦給幸運的你。不管你是與這些不幸擦身而過的女性,還是始終只能表達困惑的男性,我都認為這本小說能衝擊你的價值觀。在這個處處都講求政治正確的年代,看見與主流價值有所牴觸的創作,實為不易。

    此次齋主有幸作本書的推薦人,也有幸與鏡文學共同舉辦推廣活動。本次鏡文學替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四本贈書做推廣,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能參加活動。

    四本贈書中的二本,齋主計畫用抽獎抽出。
    只要你在5/9(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另外兩本,齋主希望將名額留給優質留言。只要你在活動期間,於留言區留下與母親相關的留言,齋主會於活動後,選出二名優質的留言者,將這本《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送給這二名值得的齋友。

    最後,感謝 鏡文學 對酸齋的照顧。

    也謝謝願意按讚留言的齋友們為文化所盡的心力。

  • 母愛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3 07:15:00
    有 937 人按讚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

    你是否面臨著這樣的情況:明明有一大堆任務等待完成,卻忍不住要先滑一下手機,看看搞笑影片、回一下訊息……總之做的都是與工作無關的事情。直到系統提示電量不足了,才恍然想起還有一堆任務擺在那裡毫無進展,再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乾脆留著明天做吧。

    不斷給自己找拖延的藉口,越是臨近截止日期心裡越是慌張,最後匆匆完成任務草草收場,結果自然是不盡如人意。這樣的狀況日復一日,就導致了拖延習慣的形成。

    正如山繆‧約翰遜所說:「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遍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拖延的危害不言而喻:工作品質低下、自我期望降低,甚至會導致焦慮症、抑鬱症。

    要想擺脫拖延,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首先要明白我們為什麼會拖延?

    拖延的表現有很多種形式,但究其本質來說,都是源於內心的恐懼。

    這個恐懼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任務本身的艱鉅讓我們產生了畏難心理。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一旦開始做某件事情就意味著要付出體力或者腦力勞動,期間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我們會恐懼。

    第二層含義是,害怕失敗,討厭不成功帶來的結果。比如,你接到公司寫企劃案的任務,卻遲遲不展開研究,因為害怕做得不好讓公司蒙受損失;再比如你看到一份徵稿函,心裡躍躍欲試卻遲遲不願動筆,因為你擔心投稿被拒。只要做,就有失敗的風險,而不做,永遠是最安全的。所以我們才會一拖再拖。

    任何一個習慣的養成都是經年累月不斷重複某種行為的結果。同樣,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鬆懈,拖延就不再是一件需要找藉口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行為,這是極其不利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的。

    與拖延截然相反的是自控。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對一個人自身的衝動、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廣義的自控力指對自己的周圍事件、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控制感。拖延的人往往是焦慮的,對要做的事有不確定感和難以控制感,因而才會拖延。
    .

    ▍掌握制定目標的SMART原則

    「請大家在紙上寫下你們每個人的目標,以及希望自己用多久的時間去完成這個目標。」

    這樣的話,你一定聽過不只一次。在剛進初中時,老師會跟我們說:「要有目標才能有努力的方向。」在初入職場時,主管跟我們說:「要有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但你真的認真思考過你的具體目標是什麼嗎?還是說只是簡單地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未來的藍圖,草草了事?不具體的目標就好像是泡沫幻影,被現實這根針輕輕一紮就破碎了。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世界會給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人讓路。」

    然而,光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還不夠,還要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式和速度,以及預期何時到達目的地。同樣,目標的制定也要遵循一定的法則,這裡我們把它稱作:SMART法則。

    #S(specific):明確性,不能籠統和抽象

    明確性,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你的目標是什麼?」「我想在這座城市買一間房子。」這樣的目標就是籠統的,你可能永遠抱著想買一間房子的念想,卻永遠不能實現。擁有明確目標的人會在心裡具體規劃好:這片區域的房價是多少,一套房子需要多少錢,那麼分配到每一年需要存下多少房款基金,你需要為此做出多少努力。

    再比如,你的目標是增強自媒體平臺的粉絲黏著度。「黏著度」是個很抽象的範疇。具體應該落實到各個方面,比如:每篇文章的點讚率、與粉絲之間的互動頻率,以及平臺的變現能力。

    #M(measurable):衡量性,即需要數量化

    衡量性,就是要有具體的資料來衡量你是否達標。

    這裡涉及兩個重要元素:目標指數、即時衡量指數。

    舉個簡單的例子:A先生開了一家英語輔導機構,目標是在三年內讓這所機構在地方上變得赫赫有名。這裡的「赫赫有名」是個形容詞,也是很難衡量評判你是否達到目標。

    對這一目標的修訂是:培養出一千名考到「高級口譯」證書的學生,幫助五百名學生通過雅思、托福考試。這樣一來目標就變成了可以量化的東西,你很容易通過結果來判斷自己是否實現了目標。

    #A(attainable):可實現性,指付出努力可實現

    目標不可過高或過低,要適度,可實現性,就是通過現有的時間規劃和執行力,確保可以實現的目標。但最好的目標不在於它有多高多偉大,而在於你利用現有的努力和資源是否能實現它。

    人雖不可好高騖遠,亦不可自慚形穢,在設立目標的時候應當設置那種「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

    一百萬元的資金妄想蓋八十層的高樓,小學英語水準想一次考下托福,新開的公司想要在三年內趕超世界五百強,字都沒認全的人想在一夜之間成為大文豪,這些不是目標,而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如果你的目標是月薪兩萬二吃得起路邊的燒烤攤,文學碩士一氣呵成寫完一篇散文……這未免過於低了。

    聰明的人會給自己設立努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這樣的目標才有意義,才能成為我們前行的動力。

    #R(relation):相關性,與主要目標有關聯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設立很多「子目標」,這些小目標的前提是服務於整體的、較大的目標,二者是互相聯繫的。

    「你有目標嗎?」「有啊,要努力考下國家級證書、要贏得下一次英語口語大賽的冠軍,還有……」這是Lucy最近的目標,Lucy將來想當一個英語翻譯,所以她設定的這些小目標都是為以後「當翻譯」的大目標服務的。但如果她是去考金融風險管理師的證照、去學Python的課程,就與總目標相差甚遠。

    #T(time bound):時限性,即完成目標的時間期限

    時限性,就是目標的完成需要用多久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確保你能夠定期核實進度。

    比如,你給自己的目標是要在一年內寫完一本長篇小說,那麼這個「一年」就是時限,分配下來一天約莫寫多少章節,自己心中非常清楚。如果你總是嚷著:「我一定要寫一本屬於自己的小說!」那你可能永遠也不會提筆,或者提筆後卻不能持之以恆,因為你心裡沒有一個時間限制,就會一拖再拖。

    瞭解了SMART法則,關於如何制定目標有了明確的方法。那麼,此刻就拿起你手中的筆,認認真真寫下你想達到的目標。

    .

    摘錄自《#為什麼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
    作者:舒婭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贈書直播談到,拖延跟焦慮恐懼脫不了關係,很推薦對壓力管理與時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https://fb.watch/4CWl8DFYsh/

    提升「自控力」,是應對拖延的好方法,這個主題我常跟朋友們討論。像是「如何養成孩子自動自發的能力?」或者提升孩子的自我負責、自主性的議題,又或者單純談壓力管理,都是我關心的重點。

    一個要在升學主義文化下生存的孩子,沒有這些能力會在適應上有困難。一個成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也相當程度影響了他的前程與命運。

    動手設立合理、合適的目標本身,就有助於管理自己的焦慮與恐懼。所以這並不只能應用在工作與學習,拿來面對生活,重要性也很高。

    祝願您,能試著提升自控力,這能力送禮自用兩相宜!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fb.watch/4CWl8DFYsh/

    .

    以上文字摘錄自
    《#為什麼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
    51種克服拖延與分心,打造超級自控力的訓練計畫
    ■博客來|https://reurl.cc/5od0Yz
    ■誠品|https://reurl.cc/ynvx2O
    ■金石堂|https://reurl.cc/XeRvo7
    ■讀冊|https://reurl.cc/o9yNzg
    ■MOMO|https://reurl.cc/E26q8a
    ■時報|https://reurl.cc/E26OO1

    作者: 舒婭

    時報出版愛讀者

    .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母愛形容詞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9 07:15:00
    有 2,283 人按讚

    惡整晚輩的,反倒是那些既無實力,也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前輩。
    想盡辦法使喚晚輩,要晚輩四處跑腿,也可能只是為了解悶而欺負晚輩。

    不只是英國,大部分國家都不認為年齡是影響人際互動的因素。
    無論對方是高齡者或一般成年人,一律平等對談。是值得尊敬的師長,就以尊敬的態度面對;若對方並未回饋你值得尊敬的態度,再年長也不值得尊敬。

    我們無法聽從不值得尊敬的人所說的話。
    因為對方夠優秀,我才尊敬對方。

    摘錄自《#我讀「空氣」但不盲從》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當一個年紀大的人,充滿著生活的智慧,很自然地會讓人尊敬,心生嚮往。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436809041022333

    然而,輩分文化在我們的社會裡,還清楚地存在著。就算長輩、前輩做了不適當的事,我們的潛規則是,晚輩還是要試著保持尊重,即使晚輩不被尊重。

    自己給不出身教,卻要晚輩做到,這邏輯實在太奇妙!

    也許藉著這本書,大家能夠重新思考這種文化存在的必要性。祝願您,能自然地讓人想要親近與得到尊重,而不只是因為年紀!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要服從前輩?

    【文/ 鴻上尚史(Kokami Shoji)】

    筆者在NHK BS1頻道的《發掘酷日本!COOL JAPAN》(COOL JAPAN∼発掘!かっこいいニッポン〜)節目中擔任主持人超過十年。
    節目內容介紹的是「酷也令人驚奇的日本」,不過當中也有「不酷也無法理解的日本」。

    例如一名德國女生來日本讀大學,並加入高爾夫球社團。
    她在大學三年級時才加入社團,不過在社團裡也被視為擁有三年資歷的成員。
    在節目中,這名留學生分享了社團中令她感到非常驚訝的現象。
    那就是第一年新生要「宛如奴隸般」打掃社團教室、準備練習時大家需要的物品,還要服務前輩。
    身為德國人的她完全無法理解這種情況。「宛如奴隸般」,這是她用的形容詞。
    而前輩們「宛如國王般」理所當然地接受服務。

    她忍不住問身旁的人:「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一、二年級生就一定要服侍三、四年級生?」
    「為什麼一定要聽三、四年級生的指令不可?」

    對於這個提問,你會如何回答呢?
    「很正常啊,畢竟他們是前輩嘛。」

    高爾夫球社團成員給了這樣的回覆,但這名德國女學生還是無法理解。
    「就算是前輩,也才差一年而已吧。多一歲就可以變這麼偉大嗎?」

    對方面有難色地說:
    「前輩就是前輩嘛。」

    也有人說:
    「傳統上就是這樣」、「大家都這麼做啊」。

    各位覺得這些是好的答案嗎?

    不妨試想,「為什麼鑽石這麼貴?」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回答「因為是鑽石」,那就不叫答案;「從以前就這麼貴了」,這也不是答案。
    鑽石是貴金屬,產量少,而且是天然且極為堅硬的物質,所以研磨後散發出閃耀光芒吸引世人追求。這樣的解釋才是鑽石昂貴的理由吧。

    那麼,前輩地位高的理由是什麼呢?
    比晚輩大上幾歲?
    但是,僅僅幾歲的差距卻有宛如「奴隸」與「國王」的地位差異,這合理嗎?

    她無法理解「歲數差距所帶來的差別處境」。
    事實上,讓她驚訝的理由源於德國文化中並沒有「前輩.晚輩」的觀念。
    不只是德國,歐美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前輩.晚輩」的觀念。
    我並不需要因為對方比我年長個幾歲,就要順從他。

    各位感到驚訝嗎?

    筆者在英國的戲劇學校念書時,和一位七十二歲的女教師熟識。
    我們的關係很親近,她曾以半開玩笑的語氣對我說:「日本人會因為年歲較長而尊敬對方吧?真是令人羨慕啊。」
    在英國,光憑七十二歲高齡,並不會因此成為他人尊敬的對象。十八歲的學生與七十二歲的教師,也能站在平等的地位交談。
    這位女教師叫做查蒂,就算她正在講課,十八歲的學生也會毫不在意地打斷她:「妳這樣說不對。」
    然而,東方人的我們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大感驚訝吧。
    如果對方是年長者,多數人會盡可能閉嘴聽話。

    不只是英國,大部分國家都不認為年齡是影響人際互動的因素。
    無論對方是高齡者或一般成年人,一律平等對談。是值得尊敬的師長,就以尊敬的態度面對;若對方並未回饋你值得尊敬的態度,再年長也不值得尊敬。

    曾參加社團活動的人或許會對這種情況起共鳴:是否愈無能的前輩就愈愛吹噓自己的年資?
    是否愈無能的前輩就最愛擺威風,而且說話總採取高高在上的姿態,命令甚至霸凌晚輩?

    我想真正值得敬佩的前輩,幾乎都不會擺出前輩的架子吧。
    我在國中時曾參加軟網社團。
    我至今仍清楚記得,擁有強大且堅實自信的前輩都很親切對待晚輩。
    而惡整晚輩的,反倒是那些既無實力,也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前輩。
    想盡辦法使喚晚輩,要晚輩四處跑腿,也可能只是為了解悶而欺負晚輩。
    我當時就想:「為什麼一定要服從不值得尊敬的前輩?」
    親切而且有實力的前輩,就算沉默寡言,也令人想跟隨。
    然而,那些把晚輩當成宣洩壓力的工具的前輩,卻教人完全無法由衷尊敬。
    順從對方,是因為對方值得尊敬。
    這才合理吧。

    我們無法聽從不值得尊敬的人所說的話。
    因為對方夠優秀,我才尊敬對方。

    ……

    ■ 拒絕人際空汙的思考練習

    值得尊敬的人,就以尊敬的態度面對。
    若對方並未回饋你值得尊敬的態度,年紀再大、資歷再深,也不值得尊敬。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我讀「空氣」但不盲從》
    不受情緒影響,拒絕「人際空汙」的思考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2Xhewr5
    金石堂 https://bit.ly/3nl1Vhf
    誠品 https://bit.ly/3q1DEhQ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https://www.facebook.com/ecusbook/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