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ck the bucket” -->Means “to die”
.
“Kick the bucket”係「死亡」嘅意思,呢句成語嘅起源有幾個,其中一個較為多人認識嘅說法係某人企圖自殺時,會企喺個桶子上面,將繩繫上頸項,再將桶子踢開,以求一死。
.
除了「死亡」之外,喺日常生活中都會經常用...
/
“Kick the bucket” -->Means “to die”
.
“Kick the bucket”係「死亡」嘅意思,呢句成語嘅起源有幾個,其中一個較為多人認識嘅說法係某人企圖自殺時,會企喺個桶子上面,將繩繫上頸項,再將桶子踢開,以求一死。
.
除了「死亡」之外,喺日常生活中都會經常用到委婉語,例如我地會傾向用”physically challenged”取代”disabled” 、”underprivileged”取代”poor”等。
.
- Euphemism (委婉語) for death (其他代表「死亡」的常用委婉說法):
pass away/ breathe one's last/ cease to breathe/ close one's eyes/ say the last good-bye/ 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 depart this life/ go to Heaven/ go to sleep forever/ go home/ pull the plug
.
去呢個網址睇下其他委婉語嘅用法! 👇🏻
👉🏻精.英語 - 由亞視「熄機」談到死亡
(https://www.facebook.com/Beacon.Kenneth.Lau/photos/a.10154264343243908.1073741828.41485873907/10154264343373908/?type=3&theater)
.
恭喜Ruby Kwok,你將會得到小禮物一份! (領獎詳情將由專人以形式inbox通知)
.
今個星期五,Kenneth再考考你!
#kennethlau #kenneth #beacon #beaconcollege #dse #芝士 #萬人之師 #遵理 #補習 #英文 #英文補習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aimhigh #新死亡之卷 #dseenglish #dsespeaking #dsewriting #dse2017 #dse2018 #Kenneth考考你
死亡英文委婉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法式抗疫(三十五) – 小國寡民上電視
白雲藍天, 遠樓含笑, 又是個陽台的好日子, 預報氣溫24度, 正在想下午茶來點甚麼好? 門鈴響了.
開門一看, 是對門的城堡夫人和四樓的美眉歌哈利亞與帥哥安東, 放了一塊蛋糕在門口. 太好了, 下午茶點心自動上門.
城堡一家人在對門喊:「希望你喜歡, 無麩質的喔!」
沒問題! 我看到無麩質食品通常的反應是轉身就逃, 可是歌哈利亞美眉親手做的例外. 再說, 家裡還有無敵的台灣龍眼蜜啊~
立馬華麗升級!
剛才午餐時候竟然看到法國TF1電視台專題報導, 稱讚台灣的防疫措施. 這當然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介紹台灣. 但是看完後再仔細想想, 這個報導其實做得非常隱晦委婉, 而且淺碟.
首先, 很巧妙地完全避開有政治象徵的畫面: 沒有國旗, 沒有總統府, 沒有蔡英文, 沒有唐鳳, 連我們摯愛的阿中部長都沒有.
再者, 避開談到台灣和世衛的關係. 沒有一句提到台灣在國際被排擠的特殊地位.
畫面的選擇也很敷衍. 從圓山飯店打出ZERO開始, 畫面是街上的人, 排隊買口罩的民眾, 訪問的2-3人也是一般民眾.
畫面一點都不性感.
即使最後用了昨天的熱門新聞: 職棒全球直播, 旁白也沒有提到 – 當然, 一般法國人對棒球是不瞭解也沒興趣的.
看不到甚麼優美的觀光畫面. 是的, 談到台灣, 但是連觀光效果都沒有, 整體看起來像是隨便哪個亞洲小國, 缺少特色.
老實說, 我覺得有點虛應故事, 不是認真的專題製作, 尤其是像TF1這樣常常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新聞, 不該這麼馬虎.
好啦, 我們也不要在湯裡吐口水(cracher dans la soupe翻譯: 不知好歹, 或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願意提到台灣, 還是正面的, 已經好棒棒了.
昨天因為2008年法國諾貝爾獎得主Luc Montagnier仍出了一句: 武漢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法國媒體炒了整天, 都在談論病毒是否真的人為製造.
”亂石穿空, 驚濤拍浪, 捲起千堆雪”.
諾貝爾獎得主的言論引起許多專家的批評反駁. 當然, 暫時不會有定論.
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囉~
疫情世界真精彩.
法國開始討論解禁該如何解. 昨天放話說65歲以上的老人是高危險弱勢族群, 要晚點解禁, 年輕人可以先出門玩. 馬上有憲法學者出來說, 這種歧視高齡族群是違法的!
馬卡龍總統馬上跳出來緩頰: 我不會容許這種不公平待遇的. 哈, 法國政府常用的兩面手法: 先放風聲探測輿論民意, 再根據測到的風向表態.
法國死亡人數一路攀高, 但是健康部表示確診與重症人數則逐步下降, 表示已經靳斷疫情的向上發展, 對未來表示樂觀.
法航和鐵路局說沒有全民戴口罩, 他們不開航. 理髮院說, 解禁後大家頭髮肯定跟瘋子一樣一頭亂草, 會一窩蜂湧去剪髮. 可是他們怎麼維持社交距離? 沒有口罩怎麼保護自己和客人?
可是… 口罩呢? 還是不夠不夠不夠啊~
我死老百姓在疫情瘋狂的世界中快意狂啃2隻美味的馬撒拉香料烤小羊骨頭, 慰勞自己閉關思危, 拯救世界有成.
另外再來個廚餘創意沙拉和奶酪草莓當點心. 唉, 好好喫, 我以後一定會很懷念閉關歲月的…
可是我想要粉紅口罩啦! 法國沒有, 超屌的!
死亡英文委婉 在 首爾太太的生活日誌•서울와이프의 매일 매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武漢肺炎提高反中情緒高漲???
繼2002年sars、2015年mers 的疫情後,這次「武漢肺炎」全球算是有儘早防範和加重對疫情的防治,雖然我們的對岸中國依舊是後知後覺隱瞞疫情,甚至想控制局勢和國民,但疫情依舊是傳遍了全世界.....
韓國這次算是有提高警戒,政府除了在新聞媒體大肆播放相關疫情的動態,也第一時間發送國家緊急簡訊,提倡出門戴口罩😷勤起手的動作,而各家托兒所和學校也都有通知關於武漢疫情的防範措施,甚至多家學校自行放假ㄧ到兩個禮拜,如果有近期出入境紀錄的孩子也要請假.....
我覺得以上政府和學校的作為目前為止都算合理盡責,但這幾天陸續在網路平台看到許多觀光客來韓國旅遊被拒絕入住和用餐的文章分享,甚至直接門口就寫著「No Chinese 」!!!不曉得大家怎麼看這件事🤷🏻♀️
#真心不希望原自於好意的自救心態最後是變成激進的反中情緒高漲
有觀光客甚至到達了住宿飯店出示護照時,被櫃檯人員拒絕入住,只因為我們台灣人是說跟中國ㄧ樣的語言?!還是因為台灣也是高確例案診的國家?!
進入餐廳用英文表明是來自台灣非中國,但因為同種語言的關係,店員以怕其他客人會有「不安感불안감」的理由而向他們致歉無法收客.....
這些案例都只是態度委婉但迫於無奈的行為,我能理解雖然有些不舒服,但至少口頭上有表明原意~
但更多的是態度和眼神的歧視感!
因為不能分辨說中文的是來自哪個國家而ㄧ概認為是中國人?!就算是中國人也不代表他來自武漢疫區,這樣是否有點太偏激,因為今天我們是以旁人的角度去觀看這個事件,如果換成是你出門用餐被誤認為是帶原者,我想沒有ㄧ個人會欣然接受吧.....
也有台灣觀光客分享去咖啡店喝咖啡時,隔壁桌的人聽到他們說中文就窸窸窣窣不知道交談什麼,然後就非常快速的離開...
還有因為旁人ㄧ個咳嗽或口音就躲得遠遠的🤷🏻♀️
是在哈囉!難道他不能只是單純的感冒嗎,也有可能是被口水嗆到啊~
真的覺得這些無意的行為在我眼裡看來就是變相的歧視他人!只能說我現在居住在ㄧ個四周環繞都是大陸人的地區,至少我感冒咳嗽不至於會招來異樣的眼光....但我也並不會旁邊是大陸人咳個嗽我就很明顯的ㄧ直看著他或者立馬躲遠,就是我們自我保護好就好,你無需去管他人
不是說我不怕死,只是政府該宣導的也宣導了,人民就是只能配合自我保護 #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消毒 #少出入醫院和公眾場合,只要做好這些自身的防範措施,至少能降低被感染的機會這樣就足夠了,那些想刷口罩版遇到咳嗽要閃遠點等偏激的言論,又ㄧ直帶孩子出門玩耍的這些人我真的不懂耶🤷🏻♀️如果真那麼怕死為何還要出門呢?!不是該乖乖待在家遠離病毒嗎🦠認真想說大家想刷口罩版可否po點有意義的文🙄
更誇張的是ㄧ堆台灣學校要求小小孩們全天戴上口罩在市內密閉空間裡,是在哈囉🤷🏻♀️大人都戴不住了更何況是才幾歲的孩子們!要防疫不需要過度防疫成這樣,就是有感冒有出國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當vip,但如果都沒有大家都很健康幹嘛要做這些無意義的舉動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發布聲明,#健康的人無需戴口罩 #有咳嗽發燒等症狀自行隔離
所以大家無需跟風造成混亂和不安感,台灣目前沒有死亡案例,而受感染者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到過武漢或接觸過的人中鏢,政府也都有在密切掌控相關人的動態,所以國民們無需太過擔心~
還有都到這種生死關頭的人為天災,#真的不要再牽扯任何有關政治的話題 更不要 #趁機賺口罩的黑心財是會下地獄的 #不要再大量囤口罩也是在幫助他人
希望大家能平安健康,全世界ㄧ起度過難關~
死亡英文委婉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黑白集
誰寵出了「陳蔡之亂」
英系監委陳師孟一意孤行,強要約詢判馬英九無罪的法官;法務部次長蔡碧仲不顧執法公信,公開表態支持民進黨立委候選人蕭美琴。這兩件事,被稱為「陳蔡之亂」,象徵的是蔡政府內部的官箴亂象。
陳師孟和蔡碧仲都不是首度登場演出失常的新手,他們都是官場「慣犯」,這才是讓人納悶之處。這個政府,是不在乎紀律與形象了嗎,還是已經不在乎民眾的觀感,所以任由這些脫軌的政務官繼續橫行無阻?又或者,蔡總統希望藉由「陳蔡」的示範,鼓勵更多政府官員「有為者亦若是」?
一個政府的高層官員,會竟以脫軌、暴衝為能事,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政府。然而,高官頻頻言行脫離官箴常軌和體制規範,卻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炮製,當然是受到了鼓勵與縱容。陳師孟是蔡英文欽點,蔡碧仲是綠委陳明文向總統力薦;換言之,「陳蔡之亂」背後,有著總統直接或間接的護航及寵溺。許宗力對陳師孟的濫權不敢發一語,只象徵性的由司法院發了一紙不痛不癢的聲明;蔡清祥勸誡蔡碧仲收斂之言如此委婉,皆可看出端倪。
「陳蔡之亂」其實只是代名詞,要論踐踏官箴仍備受寵護的,何止陳師孟和蔡碧仲。去年東廠事件的張天欽們,卡管事件的三教長,導致蘇啟誠死亡卻推得一乾二淨的謝長廷,斷交五國卻大言不慚的吳釗燮,教導新住民「民進黨投下去」的陳宗彥等,不勝枚舉。
放任不珍惜羽毛的政務官橫行,怎麼會有負責任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