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植牙螺絲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植牙螺絲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植牙螺絲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植牙螺絲鬆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126的網紅Dr. 林葳牙科診療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植牙過程大解密🔎】 「植牙過程需要多久?」 「聽說植牙要花好幾個月?」 「隔壁鄰居說植牙還要補骨,弄了一年多?」 簡單來說,植牙的過程為 1️⃣人工牙根植入牙床骨,等待3~4 個月人工牙根與周遭骨質癒合(骨整合, osseointegration) 2️⃣取模製做假牙,將假牙與人工牙根相接。上...

  • 植牙螺絲鬆 在 Dr. 林葳牙科診療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1 20:00:58
    有 27 人按讚

    【植牙過程大解密🔎】

    「植牙過程需要多久?」
    「聽說植牙要花好幾個月?」
    「隔壁鄰居說植牙還要補骨,弄了一年多?」

    簡單來說,植牙的過程為 1️⃣人工牙根植入牙床骨,等待3~4 個月人工牙根與周遭骨質癒合(骨整合, osseointegration) 2️⃣取模製做假牙,將假牙與人工牙根相接。上術過程是最理想的劇本,實際流程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主要的變數在於原先壞牙狀態、與拔牙後牙床的「質」與「量」。這當中有許多醫學專業,我會試著用淺白且大致正確的方式向大家解釋。

    完整圖文版
    https://drlw.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html

    📍關鍵一:原先壞牙的狀態

    ⚠️⚠️⚠️牙齒一定是壞到不能治療,才需要拔牙並植牙。問題是拔牙後多久可以植牙?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有可能拔牙立即植牙(即拔即植),也有可能需要等拔牙後數周到數月傷口癒合後再植牙。這取決於原先牙齒與牙床的狀態,以及不同醫師的專業判斷。

    📍關鍵二:牙床的「質」

    植牙手術時,醫師會判斷牙床的骨質密度。若骨質較密,醫師就會把一個小螺絲🔩(癒合帽,healing abutment)接在植體上、凸出於牙齦外,牙肉癒合後就會形成一個洞,之後假牙就是透過這個洞與植體相接。相反的,如果骨質較鬆,醫師就不會在植牙當次接癒合帽,而是把牙肉完整地縫在植體之上,等骨整合完成後,再進行二階手術💉-牙肉開洞、接癒合帽。

    📍關鍵三:牙床的「量」

    牙床由牙肉與牙床骨構成🧬。牙肉如果不夠,就需要補肉手術(牙齦移植,FGG)(結締組織移植,CTG);牙床骨如果不夠,就需要補骨手術(GBR) 或鼻竇增高術(sinus lift)。補肉大概需要兩個月左右癒合,補骨則需半年以上才會長好。也因此補骨會大幅拉長植牙完工所需的時間。什麼情況牙床的量會不足?壞牙拖太久才拔、導致細菌🦠嚴重掏空牙床,或是牙齒缺太久、牙床因而退化萎縮....等

    ✅以上只是約略解釋植牙過程,實際狀況可能複雜得多。患者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可以與醫師充分討論。

  • 植牙螺絲鬆 在 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0 20:13:37
    有 3,696 人按讚

    #植牙資訊整理第三集
    #補骨補牙肉的原因及如何收費篇

    植牙手術要能有穩定的成功,目前為止的文獻及研究的結論大致上是要達成2大目標~(1) 牙齦厚度需要>3mm (2)骨頭完整包覆植體厚度>2mm。

    我們來跟大家詳細說明這兩個結論帶來的影響:

    #牙齦厚度需要大於3mm

    跟民眾說明一個觀念:牙齦厚度很大程度決定了『植牙能用多久』。牙齦是保護植體及齒槽骨的關鍵,牙齦厚度小於3mm的話,植牙旁的骨頭就會自行吸收來躲避口水裡的細菌攻擊,另方面來說,植牙旁的骨頭要長期穩定,牙齦保護能力是關鍵。

    如果把 #植體比喻成一個人,#牙齦就是羽絨外套,植牙穩定的關鍵如同人爬高山,足夠厚的羽絨外套才能在低溫下安然度過。在現今醫學下,3mm的牙齦厚度是至少的需求,那麼牙齒拔除後的牙齦厚度有夠3mm嗎?很遺憾幾乎沒有,在牙齒拔除後,癒合過程必定伴隨了牙齦及齒槽骨的萎縮,這也是自然生理現象,通常癒合完成後只剩不到2mm,甚至會剩下1mm的厚度,變成名副其實的『皮包骨』。

    醫師為了讓植牙能長久穩定,就會用『補牙肉』這方式來提昇牙齦厚度,只是這說法對民眾來說太聳動,因此通常會存疑甚至排斥。所以真相是:當醫師提出要補牙肉,是代表妳/你的醫師很用心幫你評估,也考量到了長期使用的穩定,因為補牙肉對醫師的考驗甚至比補骨難了不少,為了讓你/妳減少植牙的後顧之憂,再難醫師也願意拼拼看的意思。

    畢竟補牙肉是真的太聳動,民眾都會驚恐的問要從哪裡拿牙肉來補?感覺用想的就好痛的感覺....
    目前牙齦增厚的治療已相當成熟,通常是3種主流:
    (1)拿自己的牙齦來補,屬於牙齦移植的方式 ;
    (2)使用生物無菌處理後的豬膠原蛋白 ;
    (3)利用植牙時的牙齦癒合帽增高技術。

    這三種做法,最輕鬆的是(3),其次是(2),難度最高的是(1),而牙齦增生效果就會是反過來:(1)>(2)>(3),所以價格通常是依照難度排序的,約略是(1)>(2)>(3),而相關價格標準請參考文章第一篇的各縣市衛生局自費標準表。

    #骨頭完整包覆植體厚度大於2mm

    剛剛我們把植體比喻成一個人,植牙後的穩定如同人爬高山,需要穿3mm厚的牙齦羽絨外套來保護自己。登高山路途遙遠,本身的體能須足夠,不然沒冷倒卻累倒了,自己體質要強健的概念。

    補骨即是讓植體本身體質強健的關鍵做法,骨頭要完整包覆整顆植體,厚度要達到2mm,植體的支撐就強而有力,登高山體力就充沛了。但拔牙後骨頭是必定萎縮,植體也因此不一定能有2mm的厚度來支撐,醫師為了讓植體成功,基於 #增厚骨頭的前提就會建議進行補骨治療。

    補骨原來這麼單純?

    骨頭的萎縮除了水平萎縮(變瘦)外,更難的情況是垂直萎縮(變矮),所以實際上更常見的情況是『骨頭變瘦又變矮』,導致連植牙本身都幾乎難以進行。當骨頭出現這狀況時,通常是已經被拔牙數年或數十年之久,民眾通常在這段時間,也用過活動假牙或長牙橋,但因為生理性萎縮是無法避免的過程,導致一開始還不錯用的活動假牙或長牙橋,變得越咬越不舒服,所以才求助植牙治療來看看能不能改善。

    而這情況就是 #大範圍垂直補骨再生術 需要介入幫忙的時候,類似的現象也會發生在上顎鼻竇,所以也會有 #鼻竇垂直增高術 來進行大範圍的骨生長,來創造出適合支撐植體的環境。

    關於補骨用的材料,目前的幾種主流分別是
    (1)用自己的來移植,效果最好但骨量有限
    (2)用滅菌處理過並去除所有有機質的人骨,效果次之但骨量無限
    (3)用滅菌處理過並去除所有有機質的動物骨,效果再次之但骨量無限
    (4)用合成的骨質,例如硫酸鈣等,效果再次之但骨量無限
    (5)有特殊塗層的骨粉,例如細胞生長激素等,提升補骨效果

    以上的各種材料的使用,需要醫師依照『補骨範圍及部位』來判斷如何搭配使用,而收費金額就會因此產生變動,補骨範圍越大代表材料需求越多,因此收費會越高,而相關價格標準請參考文章第一篇的各縣市衛生局自費標準表。

    幫大家整理上面的資訊:

    有 #足夠的骨頭及補骨讓植牙能獲得初期成功,#有足夠的牙齦厚度及補牙肉讓植牙能持續穩定的成功,這就是『補骨』及『補肉』的真意。

    換個方式說明,例如我們聯考考上牙醫系,這算是一個初期的成功 ; 但考上不代表能順利畢業拿到醫師證書,要能拿到醫師證書,這需要長期且穩定的成功,考上牙醫系如同補骨對於植體的成功,能唸到畢業通過國考就如同牙齦對植體的長期穩定的概念了。

    如果民眾看到廣告說植牙價格36000內含補骨補肉,代表醫師尚未完成評估就確定了補骨補肉的範圍(表示只能找條件良好的病例進行手術),意思就是 #如果要進行大範圍補骨補肉的病例就不見得會幫你治療了。

    #植牙不是只有鎖螺絲
    #骨生理學及牙齦生理學必須兼顧

  • 植牙螺絲鬆 在 王巍穆牙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6 13:03:52
    有 64 人按讚

    嗨,大家好,我老穆🦷
    今天和大家來講講植牙與牙橋。
    兩者都是固定假牙,都是為了解決缺牙的治療辦法。
    牙橋的出現,比較可靠的紀錄是在上個世紀末,也就是一百多年前,所以已經是個成熟穩定的技術了,但是也有它無法改變的缺點。
      
    而人工植牙的出現,其實是個意外。
    一開始是骨科醫師,使用鈦金屬做成的螺絲釘,用來固定骨折的病人。結果沒想到病人的骨頭癒和了,但是鈦金屬螺絲卻拔不起來!後來研究才發現鈦金屬跟人體的骨頭竟然能夠結合在一起!之後,Branemark博士在1960年把鈦金屬的螺絲放到人的身上,改裝成為人造牙根,演變至今日,則成為我們說的人工植牙。🕵

    .
    所謂 #牙橋,就像用牙齒搭建起來的橋樑,磨掉缺牙兩邊健康的牙齒,再套上牙套,形成懸空的牙橋來克服缺牙。無侵入性的手術,但是要犧牲左右鄰牙健康的齒質。製作快速,費用、時間相對耗費較低。但若缺的是最後一顆牙齒,牙橋少了一邊牙齒來支撐,則無法做牙橋。
    .
    而 #植牙,則需要較長的的時間來做 #補骨手術,為植牙的牙床打基礎,並於之後埋入植體,進行植牙,這對醫師的經驗與技術都極具考驗的。
    雖然費用、時間相對耗費較高,但是咬合力道與舒適性則是現在 #最好的治療方式,在清潔方便度與使用長度也比牙橋來得好。
    .
    當然,最多人想詢問的還是「#哪個比較耐用呀?會不會容易壞掉?」
    其實牙橋比植牙平均多了兩倍壞掉的機率,畢竟牙橋的支柱是用自己的牙根做的,牙橋底下也不容易清潔,容易衍生牙周病或蛀牙。
    當牙橋故障往往是因為牙齒蛀爛掉了,或者是牙周病鬆動了😢。
    .
    人工植牙不會蛀牙,但仍然有感染牙周病的風險,不過只要注意牙齒的清潔的話,其使用壽命的確是比牙橋來得高的。
    .
    當然,治療上沒有絕對。
    老穆醫師一直以來,都堅持幫助患者找出最適合他/她的治療方式。
    就像拼圖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硬塞可是不行的。😎
    .
    #植牙與牙橋比一比
    #醫師老穆講醫牙
    #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想要詢問的呢?

    PS:在變成電子檔前,老穆會先手寫整理重點,大家喜歡手寫還是電子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