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日
【#謝仕淵:「我們為什麼要上學?」──近代學校出現後的臺灣社會】
1896 年,臺灣總督府派遣木下邦昌,前來臺灣北部調查民間的書房教育與總督府設置的國語傳習所,他對於書房無秩序、教學方式落後、採光通風不佳、污穢不衛生等狀況,印象相當深刻。
相對來說,木下認為,根據功課表上課、運用各種...
#開學日
【#謝仕淵:「我們為什麼要上學?」──近代學校出現後的臺灣社會】
1896 年,臺灣總督府派遣木下邦昌,前來臺灣北部調查民間的書房教育與總督府設置的國語傳習所,他對於書房無秩序、教學方式落後、採光通風不佳、污穢不衛生等狀況,印象相當深刻。
相對來說,木下認為,根據功課表上課、運用各種教具教材、重視紀律的國語傳習所,可以作為臺灣傳統書房的模範。
1898 年,臺灣的初等教育制度以公學校為主逐漸開展。
不可否認,近代學校帶來了文明新知與多樣化課程;讀書進而被視為「成為文明人」的重要管道,是出人頭地的重要關鍵。
對於學生而言,學校則是個充滿吸引力的地方,楊肇嘉就曾在回憶錄中說:「學校是兒童們的樂園。」
因此,近百年前,即便一所學校的設立,經費需要地方各界籌款,臺灣人仍然表現出對於辦學的熱烈渴望。
一般來說,服兵役、納稅與受教育是國民的三大義務,接受教育與塑造國民、國家認同息息相關。
日治初期,即要求學生必須熟讀忠君思想的教育敕語漢譯本,並了解其要義,就是為了告訴學生:如何做好一位忠臣良民。
戰前與戰後,一門國語課,一為日文,一為中文,其差異不僅在語言,更在於課程中傳遞的國家認同觀念。
我們所熟讀的那些古聖先賢、教忠教孝事蹟,亦是經由學校傳遞,最終構成國民基本德性的重要基礎。
又或者,臺灣人在日治時期的地理教科書中,第一次看見臺灣地圖,從而知曉自己住在一個狀似番薯的島嶼中。
我們經由各種途徑,或在思想概念,或在圖像的學習與辨別中,想像臺灣為一個共同體,也多半是上學讀書受教育所發揮的作用。
國民的誕生,並不分男女,同時也及於對身體的動員。因此,1905 年曾有項調查詢問臺灣女學生「為何要纏足」,當時眾人皆回以纏足乃為了「美觀」。
日本殖民者於是在學校教育中,加強「賢妻良母」的觀念,說明纏足女性難產比例較高,甚至強調只有女性也投入生產,國家才得以富強。
不分男女、沒有明顯排他性的初等學校教育,構成社會共識的基礎,讓原本具有自我個性的不同的「我」,成為了具有共同感的「我們」。
學校,是培養國民最重要的機制。
近代教育的發展,亦步亦趨於百年來的殖產興業路途,於是普通科學知識課程,例如:數學、生物、物理與化學等科目,以及從初等學校階段就有的手工、農業與其他實業課程,都成為學校課程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教育的普及,讓學歷成為衡量能力的重要指標。
1930 年代「公學校高等科畢業」成為常見的就業基本條件,一個農村子弟想要脫農,若能取得公學校高等科學歷,便能獲得更多的機會;而令人稱羨的醫生職業,則須經由專門教育訓練才能取得。
以學歷衡量能力的學歷社會,於焉形成。
不只是醫生,像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等被人羨慕的職業,都須經由一段學習歷程,通過考試驗證,確認專業能力,也由此而開啟許多契機,提供了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機會。
然而,考試始終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小考、月考、段考到升學考試,密集測驗加上體罰,以高壓方式,意圖讓學生成為考場常勝軍。
從日治時期開始,臺灣的學生除了教科書外,就必須閱讀大量參考書,甚至透過補習加強課業。
學校也是個管理紀律嚴明的場域,學生被制約在課表所規範的時間裡,道德準則、行為規範都有一套規定要遵守,因此有人說,學校宛如一座牢籠。
那麼,為什麼要上學?
國家基於許多理由,要人民受教育,但晚近幾十年,也有許多人基於各種理由,選擇不就讀一般學校。
「為什麼要上學?」應該是個要不斷辯論的問題,唯有如此,才能讓學校不輕易成為強加意識型態的場域。
如同你、我這般的人,或許都曾想過不去上學,但也都曾在畢業若干年後,想著回去母校看看。
事實上,上學的經驗,有快樂、有痛苦,卻因為時間,那段往事都成了令人懷念的記憶,共患難的同學更成為一輩子的知己。
#開學 #上學 #學校 #教育 #文明 #學歷 #能力 #評量 #考試 #日本時代 #國民 #義務
日治時期公學校課表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網友吳孟穎分享他的父親吳景祥老師於1964年在陽明山管理局士林國校執教時親筆填寫的班級日課表。
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165號的士林國民小學由伊澤修二先生創立於1895年7月(日治時期),至今已有124年歷史,是臺灣最早設立的小學;該校創立之初名為「芝山巖學堂」,位於今「芝山岩惠濟宮」。
1896年6月1日,校名改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並遷校至現址;因此6月1日被定為校慶日,迄今百多年來,固定在這一天慶祝校慶的傳統未曾間斷。
1898年10月1日,校名改為「八芝蘭公學校」(2005年,士林國小將圖書館命名為「芝蘭書苑」,其由來即此)。
1921年4月1日,校名改為「士林公學校」;1941年4月,校名改為「士林國民學校」。
1945年臺灣光復後,校名自1946年起更改為「臺北縣立士林國民學校」;1949年8月,改稱「草山管理局士林鎮士林國民學校」;1950年5月,改稱「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士林國民學校」。
1968年7月1日,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劃入臺北市成為士林區,再加上同年8月1日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校名改稱「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士林區士林國民小學」。
1974年1月1日,因為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降編為「臺北市陽明山管理處」,改歸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管轄,校名遂更改為「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國民小學」至今。
臺北市士林國小的學區雖然幾經變革,劃分成立十餘所國民小學,但是由於社會的變遷、工商業的發達,加上人口的驟增,位於士林中心的士林國小,其學生人數並未減少。
士林國小附近的士林市場發展鼎盛,餐飲攤販林立,許多外來人口的湧入,造成士林舊有文化之式微,所以學區環境品質日漸下降,教育工作日漸艱辛;還好士林社區文物之盛與鄉土文化之美,雖經時空無情流轉,並沒有消逝殆盡,為了探本溯源、緬懷先人的功業,士林國小在地方人士的協助下,利用社區資源成立鄉土教材館、校史館與昆蟲貝殼館,除供教學使用外,亦回餽社會、開放各界參觀,以期將鄉土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