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進人員體檢 Dcar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進人員體檢 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進人員體檢 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進人員體檢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職業醫學】~ 職業病診斷 門診常遇到有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案例,多半是對職業病診斷基準不熟悉造成的,在這兒簡單介紹一下,看能不能少點在門診解釋的情況。 1. 疾病的證據: 電視經常有這個廣告,內容是:「坐骨神經痛是因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疾患」 但是臨床上,需要有客觀證據佐證,例如:核磁共振或神...

  • 新進人員體檢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9 21:03:03
    有 111 人按讚

    【職業醫學】~ 職業病診斷

    門診常遇到有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案例,多半是對職業病診斷基準不熟悉造成的,在這兒簡單介紹一下,看能不能少點在門診解釋的情況。

    1. 疾病的證據:

    電視經常有這個廣告,內容是:「坐骨神經痛是因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疾患」

    但是臨床上,需要有客觀證據佐證,例如:核磁共振或神經傳導檢查等等。所以遇到病人說他腰不舒服而且麻痛有傳到腳,或是拿張X光片說骨頭間距較窄,都不能用椎間盤突出去申請職業病。

    2. 暴露的證據:

    要造成一個疾病,必需先要有暴露,而且需要去量化,如:暴露的時間長短、濃度高低、重量大小等等。

    一樣以腰椎椎間盤突出併神經壓迫為例,職業病診斷基準中,就會考量到年資(暴露時間)、重量、姿勢等等,如果量化的證據不足,也常常會被退件。

    3. 時序性

    白話一點就是「前因後果」,要先有暴露,而且累積的量夠了,才可能致病。

    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有個服務生,剛到飯店報到2天後,收到新進人員體檢異常通知,告知可能有肺癌,後來也真的確診癌症。

    自述廚房的油煙很重,所以吸了這樣幾天後就變癌症?!(大家覺得合理嗎?)一方面是暴露的時間不夠,一方面是癌症需要細胞複製到一定量,才能在X光上發現。

    或是用最近流感疫苗接種的死亡案例來說,因為今天接種疫苗,所以隔天就動脈瘤破裂死亡?這樣是因果關係嗎?冷靜想想應該也會覺得很扯吧。

    4. 流行病學證據:

    這時就要看看有沒有相關的研究資料,例如暴露在相同風險的勞工中,比一般人的發病風險就是高很多,所以支持疾病和工作中的暴露有關。

    5. 排除其他可能:

    最後就是要看看有沒有其他致病的風險,合併考慮進來,看看職業相關危害和其他危害比較,是否仍占50%以上的貢獻,才能診斷職業病。

    以中風為例,大家都知道過勞是個重要的原因,但如果個案有三高,又沒有好好控制,甚至合併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就要再去綜合評估這些造成的風險各有多高。

    〖小結〗

    職業病的診斷要考慮的東西很多,所以往往在收集證據的部分就會花很多時間,而第一次去門診評估時,也常常會少帶許多資料;建議有評估職業病需求時,先聯絡各地的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了解可能需要事先準備的資料,可以減少舟車往返的次數,省下許多時間。

    最後,職業病的診斷真的不是用感覺的,要確立因果關係;不然就像最近的疫苗不良反應事件一樣,反正接種疫苗後的任何症狀,都要算在疫苗頭上(同理,進公司後的所有疾病,也都算在公司頭上囉?)。

    題外話,要不要接種流感疫苗是你的選擇,但是現在國外疫情大爆發,誰知道什麼時候燒進台灣,至少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要做好。

    #職業病 #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