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design
[螢幕背後的網路霸凌]
「去年泰國社群媒體上有 703,484 則霸凌相關貼文⋯⋯」,驚人的數值呈現在去年 Punch Up 和泰叻報於世界網路霸凌日的數位專題,與泰國第三大電信 dtac 、社群分析 Wisesight 合作,整理2018到2019年間,網路霸...
#informationdesign
[螢幕背後的網路霸凌]
「去年泰國社群媒體上有 703,484 則霸凌相關貼文⋯⋯」,驚人的數值呈現在去年 Punch Up 和泰叻報於世界網路霸凌日的數位專題,與泰國第三大電信 dtac 、社群分析 Wisesight 合作,整理2018到2019年間,網路霸凌的數量、傳播途徑、內容類型、常用字詞,來和讀者討論霸凌是怎麼發生。
▨ 「泰國人如何看待社群上的言語霸凌」互動式網站 ⇉ https://www.thairath.co.th/spotlight/dtacstopcyberbullying/
﹏﹏﹏﹏﹏﹏﹏﹏﹏﹏
❍ 設計如何推廣議題 ❍
﹋﹋﹋﹋﹋﹋﹋﹋﹋﹋
一、具有傷害性的鋒利話語
設計團隊利用刀刃的意象,包裝landing page 的頁首,並且把不同類型的言語霸凌比例(如外表、性別、觀念想法),換算成刀面的大小,插在線條人身上(人還會抽痛一下)象徵著每次的霸凌都會造成身體或心靈上,如刀割般的傷痛;此外,當敘述完整個霸凌研究後,數位專題滑到最尾端是把刀鋒收進刀鞘之中,呈現霸凌有可能因為大家有所行動、而被終結的意象。
二、人人都是傳播者
「這些霸凌貼文都是由這顆按鈕而來」,緊接著邀請讀者按下 "share/retweet" 的按鈕,所有的原生貼文,瞬間增長了30倍的量。
非常喜歡這個設計,在霸凌的結構中,人人都有可能是共犯的結構中的一員,或許是冷眼旁觀、或許是噤聲不敢語、或許按下的分享鍵,就因此讓負面言論,不斷地被傳播。
三、櫃子裡說不出的話
專題裡藉由與社群分析公司合作,爬出人們在網路上關於霸凌的貼文,有些是霸凌者的誑語、被霸凌者的自白、過往霸凌或被霸凌經驗的闡釋,通通像是鎖在櫃子裡,要等到安全的環境,才難說出口。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 寫在撰稿之後
撰稿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泰國的霸凌現象定義不限於同儕之間,更包含了師長/家長對學生具有歧視性的不當斥責與體罰,這和我所認知的霸凌並不太一樣。或許是社會脈絡下,台灣已經將具有權威性的管教,不再是為霸凌,而是用家暴、體罰的體系來管制。
此外,我一直以為泰國是個性別包容度,至少和泰文老師討論台泰文化和實際去泰國感受的時候,可以觀察到對於性別特徵他們比較開放,即便是俗稱偽娘的陰柔男子、或是陽剛打扮的女性,走在路上也不會被側目;但是透過數位專題和泰劇(某種泰國社會文化展現)中,也感受到泰國是對於特別性別特徵才給予包容,甚至加以戲謔,例如泰劇裡的男同志一定都是比較胖的身材。
「在泰國,霸凌其實難以察覺,因為這樣戲謔、開玩笑的文化,鑲嵌於文化、人際關係之中」,專題裡採訪政治經濟學的教授這麼說。
台灣近期也有好多好棒的校園、性別不友善的社群專案,包含了教育部 #你的標籤我的驕傲、圖文不符 #不再恐同,歡迎各位媽寶們吹捧,進行將有台灣設計泰文推廣的專案要開始啦!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資訊設計 #TWTHDesign #PunchUp #infographic #userinterfacedesign #graphicdesign #cyberbully #bully #datavisualization
教育部體罰定義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資訊設計|螢幕背後的網路霸凌]
「去年泰國社群媒體上有 703,484 則霸凌相關貼文⋯⋯」,驚人的數值呈現在去年 Punch Up 和泰叻報於世界網路霸凌日的數位專題,與泰國第三大電信 dtac 、社群分析 Wisesight 合作,整理2018到2019年間,網路霸凌的數量、傳播途徑、內容類型、常用字詞,來和讀者討論霸凌是怎麼發生。
▨ 「泰國人如何看待社群上的言語霸凌」互動式網站 ⇉ https://www.thairath.co.th/spotlight/dtacstopcyberbullying/
(⇊ 留言處有網站呈現的螢幕錄影 ⇊)
﹏﹏﹏﹏﹏﹏﹏﹏﹏﹏
❍ 設計如何推廣議題 ❍
﹋﹋﹋﹋﹋﹋﹋﹋﹋﹋
一、具有傷害性的鋒利話語
設計團隊利用刀刃的意象,包裝landing page 的頁首,並且把不同類型的言語霸凌比例(如外表、性別、觀念想法),換算成刀面的大小,插在線條人身上(人還會抽痛一下)象徵著每次的霸凌都會造成身體或心靈上,如刀割般的傷痛;此外,當敘述完整個霸凌研究後,數位專題滑到最尾端是把刀鋒收進刀鞘之中,呈現霸凌有可能因為大家有所行動、而被終結的意象。
二、人人都是傳播者
「這些霸凌貼文都是由這顆按鈕而來」,緊接著邀請讀者按下 "share/retweet" 的按鈕,所有的原生貼文,瞬間增長了30倍的量。
非常喜歡這個設計,在霸凌的結構中,人人都有可能是共犯的結構中的一員,或許是冷眼旁觀、或許是噤聲不敢語、或許按下的分享鍵,就因此讓負面言論,不斷地被傳播。
三、櫃子裡說不出的話
專題裡藉由與社群分析公司合作,爬出人們在網路上關於霸凌的貼文,有些是霸凌者的誑語、被霸凌者的自白、過往霸凌或被霸凌經驗的闡釋,通通像是鎖在櫃子裡,要等到安全的環境,才難說出口。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 寫在撰稿之後
撰稿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泰國的霸凌現象定義不限於同儕之間,更包含了師長/家長對學生具有歧視性的不當斥責與體罰,這和我所認知的霸凌並不太一樣。或許是社會脈絡下,台灣已經將具有權威性的管教,不再是為霸凌,而是用家暴、體罰的體系來管制。
此外,我一直以為泰國是個性別包容度,至少和泰文老師討論台泰文化和實際去泰國感受的時候,可以觀察到對於性別特徵他們比較開放,即便是俗稱偽娘的陰柔男子、或是陽剛打扮的女性,走在路上也不會被側目;但是透過數位專題和泰劇(某種泰國社會文化展現)中,也感受到泰國是對於特別性別特徵才給予包容,甚至加以戲謔,例如泰劇裡的男同志一定都是比較胖的身材。
「在泰國,霸凌其實難以察覺,因為這樣戲謔、開玩笑的文化,鑲嵌於文化、人際關係之中」,專題裡採訪政治經濟學的教授這麼說。
台灣近期也有好多好棒的校園、性別不友善的社群專案,包含了 教育部 #你的標籤我的驕傲、 圖文不符 #不再恐同,歡迎各位媽寶們吹捧,進行將有台灣設計泰文推廣的專案要開始啦!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PunchUp #infographic #userinterfacedesign #graphicdesign #cyberbully #bully #datavisualization
教育部體罰定義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針對教育部這個下課禁止教師管教學生措施,雖然來得有點慢,但我倒要給教育部按一個讚!終於肯回應兒童權利公約所揭示,任何對於兒童的管教或施以紀律之措施,皆需優先考量兒童最佳利益,並不能涉及有辱人格及身心發展。
簡言之,這個辦法有兩個改革重點需要看懂:1.教師的合理管教措施定義,要以兒童最佳利益考量2.另下課後的生活,基本上就屬於學生的自主生活時間,教師本就無管教權利與義務,是長期以來教育升學體系,太習慣讓教師自由介入。基本上下課後的生活,任何管教措施,除了學生自主管理,也應該交由主要照顧人負起責任,更重要的是需聽取學生的意見與感受。教師如想幫忙或介入,仍應以輔導教育為主,才不致發生假管教之名,行體罰及不當管教之實。教師如想幫忙或介入,仍應以輔導教育為主,才不致發生假管教之名,行體罰及不當管教之實。而學生如涉及法令保護或違法情事,現行法令已課以教師責任通報義務,自也不在該辦法之管教範疇。
面對該措施,老師們也不用過度焦慮,反應該加以支持!學生下課後的時間,自應回歸其自主管理或正常家庭生活,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發展,才有空間與能力發展自律能力。就算要補救教學,也需與學生及家長釐清雙方的期待與分攤的責任,最重要的是,任何管教措施,更不該空白授權或無限上綱到侵害學生人權仍不自知才好!
教育部體罰定義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家長同意也不行! 體罰就是違法! 】
日前,鹿港國中發生一起體罰事件,該校林姓教師以藤條抽打國二學生,事件曝光後,家長卻表示「體罰是家長同意的」,放任教師體罰學生。
林姓導師表示,學生常不帶課本回家、不寫作業,父母請老師協助管教;隔天在校一時氣憤,拿藤條抽打學生五下。事後,家長表示就算老師有體罰情事,夫妻倆也同意。
鹿港國中校長李錦仁看過體罰影片後指出, 該校絕對禁止體罰,教育處也有規範,將組成調查小組去調查此事,了解老師動機,若有必要,會召開考績委員會和教評會做相關處理。
▍不管家長同不同意,體罰就是違法!
教育部自2006年即推動「零體罰政策」,《教育基本法》第 8 條 2 項「零體罰條款」保障學生不應受到任何體罰及霸凌行為,#體罰就是違法,校方應調查事件並做出處理。
▍遇到體罰可以怎麼做?
第1⃣️步:盡可能蒐證
避免學校不認帳,堅稱「我們學校絕對沒有體罰」,學生可以盡可能透過錄音、錄影、拍照等方式,蒐集違法體罰的證據,有利未來調查程序。
第2⃣️步:向民間團體、民意代表尋求協助
向民間團體、民意代表尋求協助,長期協助體罰申訴的人本教育基金會或是私訊青民協,我們也都會盡可能提供協助,透過外部的壓力,要求教育局、教育處正視問題。
▍有打就是有打!「打學生」是一條不能碰底線
#體罰並沒有解決問題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很多老師體罰都會說是「情緒失控」,有打就是有打,校方應積極處理,重點是「體罰並沒有解決問題」。
兒福聯盟中區辦事處處長林武雄對此回應,「打學生」是一條不能碰的職業底線,且體罰原因多是來自學生課業低落或行為踰矩,老師應善用補救教學、學生諮商中心輔導學生。
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與政治的距離,「青」你一起定義!
▱ IG追蹤我們 🔍 @taiwanyouth
▱ 捐款支持|http://bit.ly/tyad_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