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教官退出校園法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官退出校園法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官退出校園法令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944的網紅台灣主權和平獨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芳明兄:我用高度的政治能力,完成了重大的教育理想 記得嗎:您在美國不能回來,是我替您在研討會宣讀論文的! 教育部長的事要靠機緣,擦身而過也司空見慣。但是陳芳明兄的指教,和其他對我政治立場鮮明的意見,我想說明一下事實。 芳明兄是在黨外運動的現場認識我的,我1983年幫康寧祥助選,之後創辦台灣...
教官退出校園法令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芳明兄:我用高度的政治能力,完成了重大的教育理想
記得嗎:您在美國不能回來,是我替您在研討會宣讀論文的!
教育部長的事要靠機緣,擦身而過也司空見慣。但是陳芳明兄的指教,和其他對我政治立場鮮明的意見,我想說明一下事實。
芳明兄是在黨外運動的現場認識我的,我1983年幫康寧祥助選,之後創辦台灣教授協會,並曾擔任民進黨政策中心主任。芳明兄1988年前後返台,看到我的場域就是在這些風起雲湧的政治賽局中。他應該不知道我是一個專任學者從事業餘政治的身分。而我在大學專任21年時,才借調到高雄市政府,至今,還在大學兼課,我是仍在高教現場的人,芳明兄必不瞭解,龍應台、陳映真的作品,都還是我課堂上的指定教材!
芳明兄是文化人,他也一定不知道我是全國保護文化資產第一名的團隊領導人,如果他喜歡去華山,他置身其中,閉起眼睛,想像一下當年那個勇敢擋住推土機,搶救華山特區的團隊,是對文化的熱愛與允諾,多麼強烈的團隊,那正是我的團隊。如果沒有政治能力,可以阻止得了200億預算要蓋立法院的工程部隊,留下這一塊文化基地嗎(雖然現在的營運模式我不滿意)?具有政治能力的文化人、具有政治能力的學者,放眼藍綠兩黨,能有幾人?芳明兄怎知:女博士女學者參選區域立委,民進黨至今我仍是唯一一個。
我在立法院兩屆蹲點教育文化委員會,除了對國家最高文化大典:文資法全面主導外,我身上,是有重大教育政績的人,舉其大者包括:
1、我修教育基本法,讓我國成為零體罰的國家:
2、我修國民教育法,讓國教開始至高中,全面建置專職專業的心理輔導體系;
3、全國從幼教到高教,所有非編制內教師,長期被教育部排除適用勞基法,我變更解釋令,全面照顧保障他們;
4、我修國民體育法,創造運動員專任教練職系;
5、我爭取為調酒專長創設職業證照制度
6、主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承認中國學歷修法,禁止承認醫事相關學歷,保護台灣的醫學教育與醫療品質。
⋯⋯⋯⋯⋯
⋯⋯⋯⋯⋯⋯
以上這些政績有涉政治立場嗎?
除了軍訓教官退出校園和文言文比例1:1有政治立場,但是,做為民進黨,誰敢將這個成為被嫌棄的理由?要民進黨以敵對政黨的立場擇人,這不是政黨政治的原理。
芳明兄:以上這些教育政績,除了文言文比例,清一色是在立法院少數黨的時代完成的,沒有高度的政治能力,可以完成這些重要的教育理想嗎?
我以高度的政治能力,完成重大的教育理想。下一代免被體罰,我保護他們;下一代有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我陪伴他們;下一代有專業職系可以就業,我發展他們!
保護、陪伴、發展的事,我都有重大的貢獻,芳明兄瞭解我發展的這個架構嗎?
芳明兄可能不知道,全國從幼教到高教,非編制內教師包括約聘教師、契約教師、代課老師、代理教師、臨時教師⋯⋯他們多可憐,教育部長期曲解法令,把他們排除在教師保障體系之外,還排除在勞工體系,他們連勞基法都不適用,歷任教育部長搞錯了的事,是我糾正變更的。
芳明兄:哪一個教育部長曾經不是靠組織力量,而是靠個人的力量,照顧保護過這麼這麼多教育現場的工作者?芳明兄說我不瞭解教育現場,謬矣,謬矣!
芳明兄是我尊重的人,我願詳加回應他的指教,也藉此讓總在遠處看我的高層,更具體認識我一些。學者從政無私交,同志之間的距離,有時候真的比星球還遙遠。
教官退出校園法令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芳明兄:我用高度的政治能力,完成了重大的教育理想
記得嗎:您在美國不能回來,是我替您在研討會宣讀論文的!
教育部長的事要靠機緣,擦身而過也司空見慣。但是陳芳明兄的指教,和其他對我政治立場鮮明的意見,我想說明一下事實。
芳明兄是在黨外運動的現場認識我的,我1983年幫康寧祥助選,之後創辦台灣教授協會,並曾擔任民進黨政策中心主任。芳明兄1988年前後返台,看到我的場域就是在這些風起雲湧的政治賽局中。他應該不知道我是一個專任學者從事業餘政治的身分。而我在大學專任21年時,才借調到高雄市政府,至今,還在大學兼課,我是仍在高教現場的人,芳明兄必不瞭解,龍應台、陳映真的作品,都還是我課堂上的指定教材!
芳明兄是文化人,他也一定不知道我是全國保護文化資產第一名的團隊領導人,如果他喜歡去華山,他置身其中,閉起眼睛,想像一下當年那個勇敢擋住推土機,搶救華山特區的團隊,是對文化的熱愛與允諾,多麼強烈的團隊,那正是我的團隊。如果沒有政治能力,可以阻止得了200億預算要蓋立法院的工程部隊,留下這一塊文化基地嗎(雖然現在的營運模式我不滿意)?具有政治能力的文化人、具有政治能力的學者,放眼藍綠兩黨,能有幾人?芳明兄怎知:女博士女學者參選區域立委,民進黨至今我仍是唯一一個。
我在立法院兩屆蹲點教育文化委員會,除了對國家最高文化大典:文資法全面主導外,我身上,是有重大教育政績的人,舉其大者包括:
1、我修教育基本法,讓我國成為零體罰的國家:
2、我修國民教育法,讓國教開始至高中,全面建置專職專業的心理輔導體系;
3、全國從幼教到高教,所有非編制內教師,長期被教育部排除適用勞基法,我變更解釋令,全面照顧保障他們;
4、我修國民體育法,創造運動員專任教練職系;
5、我爭取為調酒專長創設職業證照制度
6、主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承認中國學歷修法,禁止承認醫事相關學歷,保護台灣的醫學教育與醫療品質。
⋯⋯⋯⋯⋯
⋯⋯⋯⋯⋯⋯
以上這些政績有涉政治立場嗎?
除了軍訓教官退出校園和文言文比例1:1有政治立場,但是,做為民進黨,誰敢將這個成為被嫌棄的理由?要民進黨以敵對政黨的立場擇人,這不是政黨政治的原理。
芳明兄:以上這些教育政績,除了文言文比例,清一色是在立法院少數黨的時代完成的,沒有高度的政治能力,可以完成這些重要的教育理想嗎?
我以高度的政治能力,完成重大的教育理想。下一代免被體罰,我保護他們;下一代有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我陪伴他們;下一代有專業職系可以就業,我發展他們!
保護、陪伴、發展的事,我都有重大的貢獻,芳明兄瞭解我發展的這個架構嗎?
芳明兄可能不知道,全國從幼教到高教,非編制內教師包括約聘教師、契約教師、代課老師、代理教師、臨時教師⋯⋯他們多可憐,教育部長期曲解法令,把他們排除在教師保障體系之外,還排除在勞工體系,他們連勞基法都不適用,歷任教育部長搞錯了的事,是我糾正變更的。
芳明兄:哪一個教育部長曾經不是靠組織力量,而是靠個人的力量,照顧保護過這麼這麼多教育現場的工作者?芳明兄說我不瞭解教育現場,謬矣,謬矣!
芳明兄是我尊重的人,我願詳加回應他的指教,也藉此讓總在遠處看我的高層,更具體認識我一些。學者從政無私交,同志之間的距離,有時候真的比星球還遙遠。
教官退出校園法令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退出,你搶進,這是公平跟正義?》
民進黨口口聲聲講轉型正義,把鬥爭、清算國民黨的政治舉措套上這等冠冕堂皇的外衣。但,什麼是公平?什麼又是正義?民進黨又哪裡說得清!
如果說,面對同一件事情,有兩套標準可以稱為公平與正義的話,儀君想,那無論是哲學或法理學的基礎,都得重新建構。過去,民進黨一直要求黨政軍退出校園,甚至順此邏輯,把一向對校園秩序維護、學生生活照顧有重大貢獻的教官,在沒有完善配套的情況下,先污名化後再拋卻,全然抹煞教官的付出。而國民黨在臺灣民主化之後,也認為政黨不宜在校園中有所據點及活動,依照民主理念,實實在在地退出校園。
然而,國民黨履踐此一標準之後,我們看到的卻是民主進步黨毫無顧忌地「轉變正義」、「改變公平」,以其「附隨組織」之名,甚至沒有遮掩地派出「校園青年駐校代表」,讓當年他們不斷爭取的黨政軍退出校園,成為一個笑話。
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行之有年。且執政後,民進黨更是大辣辣地前進校園。在高中校園中,青年學生可以看到「2017民主進步黨青年營」的宣傳海報,校方還准予張貼。這讓知道之前民進黨要求政黨退出校園,如今卻眼睜睜看著他們違反該遵守原則的學生們惶惶不安。
一個政黨,把行騙當成常態,把毀諾當成必然,怎麼可能讓人民信任?儀君認為,如果臺灣的民主標準之一,就是政黨必須退出校園,那請執政的民進黨帶頭做起!不要鑽漏洞,不要挾公權力來圖利自己。如果今天,民進黨認為政黨進入校園是必須的,那也請蔡總統兼黨主席公開向人民說清楚、講明白,並修改或調整相關法令,讓各政黨都可以公平的發展校園組織。
期盼蔡總統跟民進黨,能夠堂皇治國,不要一直習慣用詐術處理問題。這樣,不但無法點亮臺灣,連現在深陷的泥淖都將難以脫出。
其他新聞連結,請參考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529/112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