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民進黨當初的主張,這是方便塔綠班奪權執政的其中一步。 把國民黨一堆傻子騙得一愣一愣的,以為他們真的是為了國家好。 還跟著一起把法給修了,然後自斷手腳。 其真正目的就是把國民黨幾隻宣傳的腳打斷,這樣才方便自己伸手去搞黨政軍進入媒體。 國民黨斷腿,換民進黨長出新的手腳掌控媒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育部長吳思華上任後,必須檢討與前任蔣部長推行的政策延續與調整。第一,吳部長認為12年國教要微調,但調整後卻沒解決根本問題。 第二,蔣部長主張漲學費,吳部長也大力贊成。 第三,教育部召開課審會,蔣偉寧曾多次承諾將本土語言納入國中必修的政策確定跳票,希望吳部長能趕緊處理。 第四,蔣部長先前主張五年內2...

  • 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23:36:54
    有 830 人按讚

    『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民進黨當初的主張,這是方便塔綠班奪權執政的其中一步。

    把國民黨一堆傻子騙得一愣一愣的,以為他們真的是為了國家好。
    還跟著一起把法給修了,然後自斷手腳。

    其真正目的就是把國民黨幾隻宣傳的腳打斷,這樣才方便自己伸手去搞黨政軍進入媒體。

    國民黨斷腿,換民進黨長出新的手腳掌控媒體。

    看看三立集團、民視、年代集團、華視公廣集團 一字排開,佔據台灣幾百上千萬收視人口。

    還有自由、新頭殼、上報、放言一堆有的沒的實體網路派系媒體,民進黨可以說是把國民黨老三台那一套實踐的更徹底。

    這些媒體充當派系的傳聲筒、宣傳自己人的平台,順便鬥爭政敵跟放假消息搞臭自己黨內對手。

    然後再用自己數十個側翼粉專去宣傳這些新聞,這效果比起老三台可以說是過之而無不及。

    #看到蔡英文坐空軍一號去高雄看三立海董,
    #你就知道媒體派閥掌控政治勢力有多大。

    這油錢都是大家的錢,結果花錢讓她去找派系老大喬事情。
    如果發生在馬英九時代會怎樣? 大家想想就好。

    然後民進黨再用各種名義發錢給這些綠色媒體,
    美其名是政令宣導,其實就是拿大家的納稅錢去養綠媒。

    這些新聞、預算支配網路都可以查的到

    過去有惡名昭彰的宋叛新聞局,禁止大家講台語。
    現在則是有民進黨的綠CC,媒體不聽話就讓你吃苦頭。

    同樣的事情還有政治力出校園,
    把教官當成國民黨在學校裡面的走狗批鬥。

    結果呢,民進黨自己在全台灣各大學生會裡面開始安插自己人,
    一堆會長後來都是民進黨的政客,這就不用多說了。

    在學校裡面用派系基金會辦各種所謂的學習民主營隊。
    遇到重大選舉的時候,搞投票巴士返鄉,補貼學生回家投票,

    這大概也是跟過去國民黨黃復興,
    免費載眷村老人去當投票部隊學的。

    民進黨連大學校長人選都敢下政治力重手去卡。

    去審視民進黨過去幾年所有的主張,表面上是為了台灣,
    其實都是為了方便奪權,拿、騙選票、方便自己幹壞事。

    就像裝的是為勞工好,其實是為了騙勞工票,

    裝出一副愛好環保的樣子,是為了騙社運的票。

    結果執政之後,自己再幹的比過去國民黨更誇張更蠻橫。

    這種塔綠班的行徑,也只有這班垃圾黨跟中國共產黨會做了。

    人家柯就沒這個主張,因為他知道這不可能,美國都不可能了。

    結果你這些神蟑士還自己當婊子去立牌坊,

    明明自己塔綠班的媒體多如牛毛,一點都不在意,
    然後去在意別人主持一個小小廣播節目。

    你說你不是犯賤,甚麼才是犯賤????

    這群塔綠班就像是行為不檢的臭流氓,整天搞事想強姦別人,
    突然看到別人男女正常牽手,就說違反教義,要拿槍打死人。

    把自己的標準放到跟臭水溝那樣又臭又低,
    把對別人的標準放到跟天上聖人一樣。』

    Re: [新聞] 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遭質疑政媒兩棲 柯文哲嗆:去看看目前媒體 https://disp.cc/b/163-e2Zo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e2YC

  • 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4 21:51:57
    有 1,421 人按讚


    政治人物如何苦民所苦?從陳吉仲談起

    昨天行政院院會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向院長作口蹄疫疫區除名的簡報,他跟蘇貞昌兩人小時候都在養豬,回憶起當年口蹄疫撲殺那殘忍又無奈的場景,1萬8千戶豬農家庭失業,台灣豬肉產值一夕之間剩下3分之1,陳吉仲原本就清苦的家庭更為此背上500萬債務,看著簡報,兩人難免觸景傷情。

    這正是民進黨與國民黨官僚體制最大的差別,國民黨人一輩子養尊處優,而民進黨中,尤其老一輩的政治人物幾乎都是基層出生,他們理解一般人的生活難處,他們懂一般人的喜怒愁苦。

    蘇貞昌、陳吉仲是養豬戶,剛升任副院長的沈榮津是農家子弟,一路從經濟部基層公務員做上來,財政部長蘇建榮父親是國小老師,除了教書之外還要種田才能養活一家13口,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後積極推動性別平權、反對針對服裝儀容懲罰學生、支持教官退出校園,這些作為跟他早年在國小教書的經歷不無關係。

    在貧富差距逐漸拉開的此刻,除了財富分配之外,無論經濟學或是政治學者最擔心的議題,就是如今能用財富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有錢人不跟窮人讀一樣的學校,不去一樣的醫院,甚至不搭一樣的交通工具,當然交的朋友也完全不同。

    當富人的生活圈跟窮人完全沒有交集時,更容易進入政治核心的富人,掌權後自然也不會幫窮人考慮,不是說他們個性或道德上有瑕疵,而是他們完全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這會造成至少三種影響。

    第一個影響是缺乏理解。例如,去年陳吉仲推動禁用致死率最高、至今無解毒劑的農藥巴拉刈,他父親就曾在稀釋巴拉刈時差點失明,更不用說,待過農村的人都知道使用巴拉刈的長期傷害,許多人因此洗腎、久病纏身,一時想不開就喝巴拉刈自殺也時有所聞,既然已經有了更安全的替代農藥,農委會也規劃了長期時程、補助、獎勵金等等替代方案,那如同其他國家一樣,台灣禁用巴拉刈是理所當然。

    結果這樣立意良善的政策,卻在總統大選時被韓國瑜拿來炒作,國民黨立委陳宜民更酸說:「陳吉仲不孝,連一副護目鏡都不買給爸爸。」試問,如果你有老父在鄉下務農,你會希望他去噴劇毒的農藥嗎?不要說護目鏡了,給你全套的防護衣,你願意去噴一次巴拉刈看看嗎?難怪陳吉仲會罕見地說出重話:「反對的人應該自己去噴噴看。」

    第二個影響是過於功利。例如,例如讓台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是蔡英文上任時宣示的目標之一,農委會收集專家建議排定了時程表後,在2018年7月準備拔針前,就有人「很聰明」地向當時的農委會建議,是否等到年底縣市長大選後再拔針,避免拔針後若口蹄疫復發會影響選情。

    如果農委會有過多的政治考量,也許台灣從口蹄疫疫區除名至今還遙遙無期,但當時的主委林聰賢也是農家子弟出生,他堅持按表操課,不為政治或選舉讓道,這才有了2020年6月台灣正式從疫區除名的政績,也許這項政績不在選前幫助不到選舉,但卻是實實在在改善了農民的生活。

    第三個影響是驕傲自大。如果你觀察出生基層的政治人物,你會發現他們在成功時更多的是在感謝別人,失敗時是在責怪自己。例如這次從疫區除名的記者會上,陳吉仲從前任主委一路感謝到基層同仁,在談到防檢局已故的施泰華副局長「努力從公,在60歲往生」時更一度落淚。

    你很難見到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上花這麼多時間感謝別人,因為對人生勝利組來說,他們一切的成功看起來都是順理成章,他們當然也努力過,但他們來自一個沒有困境、不需要煩心的家庭,所以他們從來不知道能努力也是一種運氣。於是他們更多時候會把功勞歸於自己,而在失敗時怪罪他人,因為他們習慣被配合,當世界沒有照著他的意思走時就是一種錯誤,那失敗當然也是別人的錯。

    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不是說養尊處優的人就是無恥,只是他們缺乏這樣的生活經驗去體諒老百姓的生活,導致他們對基層的理解只能來自於想像,而這種想像可能是貧瘠的、是何不食肉糜、何不戴護目鏡、何不好好唸書、何不找個工作,是缺乏理解、過於功利、驕傲自大式的。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可避免的是掌權者更有可能來自於富裕的家庭,於是這種對基層生活的想像力就變得更重要,在民主社會中,透過長時間的觀察,我們可以理解一個人的經驗及生活方式對政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他是不斷地檢討改進?還是不斷地怪幕僚、怪媒體、怪人民,就是不怪自己。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624/1744693.htm…

  • 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9 16:38:58
    有 330 人按讚


    昨天行政院院會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向院長報告台灣順利從口蹄疫疫區除名,他跟蘇貞昌兩人小時候都在養豬,看著簡報,兩人難免觸景傷情。


    這正是民進黨與國民黨官僚體制最大的差別,國民黨人一輩子養尊處優,而民進黨中,尤其老一輩的政治人物幾乎都是基層出生,他們理解一般人的生活難處,他們懂一般人的喜怒愁苦。


    蘇貞昌、陳吉仲是養豬戶,剛升任副院長的沈榮津是農家子弟,一路從經濟部基層公務員做上來,財政部長蘇建榮父親是國小老師,除了教書之外還要種田才能養活一家13口,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後積極推動性別平權、反對針對服裝儀容懲罰學生、支持教官退出校園,這些作為跟他早年在國小教書的經歷不無關係。


    在貧富差距逐漸拉開的此刻,無論經濟學或是政治學者最擔心的議題,就是如今能用財富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有錢人不跟窮人讀一樣的學校,不去一樣的醫院,甚至不搭一樣的交通工具,當然交的朋友也完全不同。


    當富人的生活圈跟窮人完全沒有交集時,更容易進入政治核心的富人,掌權後自然也不會幫窮人考慮,不是說他們個性或道德上有瑕疵,而是他們完全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這會造成至少三種影響。


    第一個影響是缺乏理解。


    例如,去年陳吉仲推動禁用致死率最高、至今無解毒劑的農藥巴拉刈,他父親就曾在稀釋巴拉刈時差點失明,更不用說,待過農村的人都知道使用巴拉刈的長期傷害,許多人因此洗腎、久病纏身,一時想不開就喝巴拉刈自殺也時有所聞,既然已經有了更安全的替代農藥,農委會也規劃了長期時程、補助、獎勵金等等替代方案,那如同其他國家一樣,台灣禁用巴拉刈是理所當然。


    結果這樣立意良善的政策,卻在總統大選時被韓國瑜拿來炒作,國民黨立委陳宜民更酸說:「陳吉仲不孝,連一副護目鏡都不買給爸爸。」試問,如果你有老父在鄉下務農,你會希望他去噴劇毒的農藥嗎?不要說護目鏡了,給你全套的防護衣,你願意去噴一次巴拉刈看看嗎?難怪陳吉仲會罕見地說出重話:「反對的人應該自己去噴噴看。」


    第二個影響是過於功利。


    例如,讓台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是蔡英文上任時宣示的目標之一,農委會收集專家建議排定了時程表後,在2018年7月準備拔針前,就有人「很聰明」地向當時的農委會建議,是否等到年底縣市長大選後再拔針,避免拔針後若口蹄疫復發會影響選情。


    如果農委會有過多的政治考量,也許台灣從口蹄疫疫區除名至今還遙遙無期,但當時的主委林聰賢也是農家子弟出生,他堅持按表操課,不為政治或選舉讓道,這才有了2020年6月台灣正式從疫區除名的政績,也許這項政績不在選前、幫助不到選舉,但卻是實實在在改善了農民的生活。


    第三個影響是驕傲自大。


    如果你觀察出生基層的政治人物,你會發現他們在成功時更多的是在感謝別人,失敗時是在責怪自己。例如這次從疫區除名的記者會上,陳吉仲從前任主委一路感謝到基層同仁,在談到防檢局已故的施泰華副局長「努力從公,在60歲往生」時更一度落淚。


    你很難見到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上花這麼多時間感謝別人,因為對人生勝利組來說,他們一切的成功看起來都是順理成章,他們當然也努力過,但他們來自一個沒有困境、不需要煩心的家庭,所以他們從來不知道「能努力也是一種運氣」。於是他們更多時候會把功勞歸於自己,而在失敗時怪罪他人,因為他們習慣被配合,當世界沒有照著他的意思走時就是一種錯誤,那失敗當然也是別人的錯。


    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不是說養尊處優的人就是無恥,只是他們缺乏這樣的生活經驗去體諒老百姓的生活,導致他們對基層的理解只能來自於想像,而這種想像可能是貧瘠的、是何不食肉糜、何不戴護目鏡、何不好好唸書、何不找個工作,是缺乏理解、過於功利、驕傲自大式的。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可避免的是掌權者更有可能來自於富裕的家庭,於是這種對基層生活的想像力就變得更重要,在民主社會裡,透過長時間的觀察,我們可以理解一個人的經驗及生活方式對政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他是不斷地檢討改進?還是不斷地怪幕僚、怪媒體、怪人民,就是不怪自己?把這些判斷轉換成我們投票的依據,是我們身為公民的基本責任,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本文LINE分享網址:
    https://vocus.cc/mazeined/5ee86488fd89780001082762
    訂閱本專欄定期收取文章:
    https://vocus.cc/mazeined/introduce

  • 教官退出校園民進黨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10-13 15:38:53

    教育部長吳思華上任後,必須檢討與前任蔣部長推行的政策延續與調整。第一,吳部長認為12年國教要微調,但調整後卻沒解決根本問題。
    第二,蔣部長主張漲學費,吳部長也大力贊成。
    第三,教育部召開課審會,蔣偉寧曾多次承諾將本土語言納入國中必修的政策確定跳票,希望吳部長能趕緊處理。
    第四,蔣部長先前主張五年內29所大學退場,現任吳部長則主張要62所,但部長卻尚未針對大學必須五年內退場計畫與內部進行討論,也尚未列出學校名單。
    最後,根據立法院2013年6月26日高級中等教育法附帶決議:「…..教育部在學生安全及校園安定無虞之下,應對軍訓教官在總量管制下,採退多補少、漸進將訓育、校園安全等各項相關經費逐年編列聘用專業人員,並與國防部會商於八年內讓教官回歸國防體系,充實國防實力,達成轉型目標。」鄭麗君批評,既然已提出八年內教官退出高中以下校園,教育部預算應逐年減少,但104年度針對學生全民國防教育推展預算增加近一千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