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與假訊息】
彭百顯(國展基金會董事長)、吳統雄(退休新聞人)
今天是言論自由日,我們身為參與解放言論的推動者,感受更為戒懼。因為爆發了網路假訊息問題,而在反假訊息時,可能發生比印刷時代更嚴厲的言論封鎖。。 以臉書為例,近年來出現大規模封禁公民社團,「政府、新聞查核中心、臉書」3邊,表示...
【言論自由與假訊息】
彭百顯(國展基金會董事長)、吳統雄(退休新聞人)
今天是言論自由日,我們身為參與解放言論的推動者,感受更為戒懼。因為爆發了網路假訊息問題,而在反假訊息時,可能發生比印刷時代更嚴厲的言論封鎖。。 以臉書為例,近年來出現大規模封禁公民社團,「政府、新聞查核中心、臉書」3邊,表示與「假訊息」有關。但有大量使用者被「置底、閃消」,表面上沒有刪除以壓制言論,但排到億萬則貼文之後;或是作者、讀者、社團被分類,點到特定文章,立刻消失不見。且受影響者並沒有作假訊息,而為不明原因、不論主題,似有「誅九族式」對人不對事現象。
以上3邊的公開宣示,在:言論自由、資訊流通、反假訊息、媒體自律與社會責任方面,理念與公民團體這邊並無不同,為何實踐結果差距很大?各邊都認為是溝通不足。
臉書「全彩」論壇與政府參與此事的唐鳳政委、國展基金會彭百顯董事長討論,合議由國展基金會主辦「假訊息‧4邊會」,呼籲要對話、不要激化。
國展會將於4月13日拜訪唐鳳政委並直播。本文作者在立法院服務時期,多數同仁就事論事、求同存異,使臺灣成為歷史上最和平快速民主化的典範。希望借這次拜訪再現以溝通取代抗爭,故先公開問題與建議。
一、 什麼是假訊息?如何認定假訊息?今天言論自由日是為紀念鄭南榕,他主張「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我們沒有他的豪情,但是否可請求「不違法的言論自由」,亦即假訊息應由司法認定?
二、 當前假訊息是由查核中心認定,正派媒體與個人,都非常歡迎這樣的協助,可以減輕許多查證負擔。但現況發生:不能申訴、一審定讞,且不乏必須商榷的案例。該中心實質限制了人民的言論自由,超越司法機關是否合適?可否促成其為公信的諮詢組織,而非處罰組織?
三、 臺灣反假訊息訪美團會見葛來儀時,她指出,反假訊息與「美國利益」攸關。臺灣是否也會基於「利益」來認定真假?訪美團中成員的許多發言是否為事實?譬如「中國對美國智庫的滲透滿成功,也把華文媒體都買下來。」政府是否會因為這樣的認定,而假設某些媒體都賣了?
四、政府與平臺商共推置底、閃消,是否影響言論自由?有那些平臺商參與?置底、閃消的標準為何?轉傳也要連坐?fb機器人錯誤、查核錯誤或疑義也要連坐?是否還有其他處罰?如禁止功能、神秘集中營?對抱怨者加重處罰?「犯行」與處罰對應關係為何完全不透明?處罰是否具備「司法可預測性」?以上連坐等,已違背現代司法基本精神?可否參考「全彩」評議?(嚴格證據法則、無罪推定、罪疑唯輕,可申訴、可自律、「三振」才定讞。並以判例制,實現「司法可預測性」。) 五、政府將成立「民主實驗室」預警系統,提供給平臺商處罰。請問「民主實驗室」的規模為何?成立法源與經費來源?對言論預警是否有違民主制度?有無可能轉型為科技監控的老大哥?
六、政府將反假訊息當成資訊戰在打,並分類敵我,有:公民陣線、內賊、並把環球時報與某國內媒體合為一類…,請問這些分類的標準為何?這些類別中的名單為何?
七、戒嚴時代黨國曾擬訂記者法干預新聞,本文作者代表新聞業為文倡議,應自律而非外律,以更正取代處罰,竟然被戒嚴政府接受!在民主的現在,是否更應強調更正而非處罰?
我們當年鼓吹言論自由、促成政黨輪替,不是要拉下皇帝當皇帝,而是要保護多元思想、促進國家免疫力!開誠布公,才能促成全民團結,升斗小民率先伸出手。 ●期待唐政委協助促成:
第一、行政必須退出司法的角色。
確認政府對:「言論自由、資訊流通、反假訊息」的優先順序,以及「媒體自律與社會責任」應優先於曾經立法授權的行政處罰。並保證在有「灰階情況」時,按此優先序行政。
第二、促成 4 邊會。會議形式(一起談?兩兩談?)可再議。
第三、查核中心與人民的固定溝通管道、與定期研討會。
制訂各方公信的判例,建立司法可預測性。
增加查核類型,如:避免誤認(社論案)、補充說明(、不失大雅(海豚復育、總統功勞)、不予評議(心靈雞湯)…等。
建立可再議、撤回制度。
第四、臉書與人民的固定溝通管道、改善CRM、與定期聯歡會。
公開「犯行」與「處罰」對應關係。
節制處罰。
建立誤罰補救機制。
人民甚至可以提供技術服務。
主事者,請為人民念千秋! 【註】
文字來源:吳統雄
圖片來源:菜市場政治學
#言論自由日
#向前人致敬
政黨成立法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回應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一周年」記者會_2021-08-02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於今 (2)日舉行「時力回應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一周年」記者會,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於去年8月1日揭牌成立,迄今屆滿一年,時代力量於記者會上 ,除肯定國家人權委員會在人權保障及促進上有其必要,也對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幾點呼籲。
黨團副總召陳椒華委員首先指出,國家人權委員會是一獨立機關,雖然目前雖是置於監察院下,但在定位上是總統府核發關防,得對外行文。此外,立法院在2019年12月10日通過《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其中第二條明定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職權,包含有對侵害人權或歧視事件進行調查、研究檢討國家人權政策政策、重要人權議題提出專案報告、提出年度國家人權狀況報告、提出人權相關修憲、立法及修法建議、推廣人權教育、評估政府機關所提的人權公約相關國家報告等職責內容。
但從目前七月的預算執行率可以看出,總預算數是1億1,842萬元,截至目前簽准執行數是4,907萬元,已核銷經費是589萬元。這些費用主要用於包含年度外文翻譯開口契約、NPM及漁工專業論壇、人權國際研討會、紀錄片錄製剪輯開口契約、教材開發及合作案、文宣印製周年成果等教育推廣品等,也包含受害人協助675萬、防制酷刑訪視費用205萬、人權教育專書100行動聯盟98萬、桌遊設計開發案81萬等使用,以及簽核中的防疫與人權委託研究案、青年居住正義委託研究案經費625萬元,賸餘數高達5,170萬元。根據國家人權委員會於本年7月7日提供的業務計畫經費執行情形資料顯示,預算執行率僅46%,實在不盡理想。
另外根據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的統計資料,截至今年六月底為止,人權保障及促進業務的執行情形,辦理最多的是人權教育、研討與交流,共計32場,其餘的研處專案案、系統性訪查的研究、以及防制酷刑的訪查都還在進行中。時代力量認為,推動及深化人權教育固然重要,但成立獨立國家級的人權委員會,其最重要的職務是解決傳統權力分立制度所無法回應的複雜人權問題,例如了解全國普遍性的人權狀況,或是制度性、系統性的人權侵害。時代力量更期許國家人權委員會,除了推動人權教育之外,其他的法定職責也應並進,進快提出相關的人權專案報告,與系統性訪查的研究報告,及國家人權年度報告,進而推動政府改變,讓台灣成為一個落實人權保障,更具公平正義的國家。
接著,黨團幹事長王婉諭委員呼籲,監察院應盡快重送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立法院也應該盡速排審相關法案,別讓國家人權委員會無法好好做事。日前,監察院的院長同時也國家人權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陳菊說道,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兩大核心工作,是建構保障人權系統以及人權教育與促進。但從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業務執行成果來看,成立一年至今完成最多的是人權教育、研討及交流。人權教育的深化固然重要,但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明定國家人權委員會的九項職權,都應同時併進。
舉例來說,修憲案受到高度的關注,立法院也有多項修憲案提案,更有不少委員提案與人權相關。依照國家人權委員會的組織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職權可以依據國際人權的標準針對國內憲法及法令作有系統之研究,提出必要及可行修憲、立法及修法之建議。尤其台灣這十幾年來陸續將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甚至舉辦過多次國家報告的國際審查,引進國際人權標準,是很重要的憲法基本權利的修正參考。在立院已經有眾多的修憲案,現在也正是修憲的關鍵時刻,期許國家人權委員會也能針對修憲案提出建議。
從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業務執行成果的失衡以及預算執行率低落來看,更凸顯職權行使法的重要性。遺憾的是,國家人權委員會揭牌至今一年,其職權行使法仍付之闕如。職權行使法除了是國家人權委員會獨立行使職權的法源與方法外,也在定位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職責在重視整體國家人權狀況的監測、發現系統性、結構性的人權侵害問題。對此,時代力量黨團已於第十屆第二會期提出「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強調國家人權委員會的獨立地位,明定職責。
因此時代力量黨團也呼籲,監察院應儘速重送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沒有職權行使法是不能讓國家人權委員會好好做事。如果監察院遲遲不送案,也希望立法院可以盡快排案審理。別讓國家人權委員會繼續下一個無「法」獨立運轉,好好做事的周年。
最後,黨團總召邱顯智委員提出,國家人權委員會在民間團體、人士奔走20餘年,總算於監察院內設立,且有監察院組織法,裡面規定了9款職權,迄今竟仍無職權行使法。去年監察院曾提出過職權行使法,時力黨團亦曾提出職權行使法草案,欲審查時,才經過一個早上,監察院就自主撤回職權行使法草案,若他們認為草案不妥,撤回後應盡速修正再為提出,為何至今仍無法提出?國家人權委員會掛牌一年,預算編列一億多,執行率竟連一半都不到,這是一個非常荒謬的狀況,難道台灣就如此歌舞昇平、沒有人權迫害或系統性和結構性的壓迫?機構內皆無性侵案、排擠、霸凌、歧視嗎?好不容易奔走成立了人權機構,難道都只要進行人權教育就足夠了嗎?
呼應國家人權委員會,我們也曾提出過成立 #立法院人權委員會,立法院也應肩負對接修法的重要任務,時力黨團呼籲立法院各黨團應研議設立人權委員會。符合「巴黎原則」的人權機構,其職責包含檢討法律是否違反國際人權標準,因此必須與立法機關密切討論立法、修法的考量並提出建議。
所以根據「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職權包含依據國際人權標準,提出立法和修法的建議,自然也應該和立法機關保持密切的關係。
其實,在2012年在賽爾維亞通過的「貝爾格勒原則」就呼籲各國國會,應該要和國家人權機構加強互動,並且就合作基礎,建立正式的架構,進一步來討論相關議題。
就此部分,時代力量黨團已經在第二會期提案要求立法院依立法院組織法成立立法院人權委員會,並經院會決議送交黨團協商,我們也會在下會期開議後,盡快與民進黨團一起召集協商,能夠建議立法院開始研議設立人權委員會,成立人權審議機制。
回應稍早國家人權委員會所召開的成立一周年記者會,我們肯認且支持國家人權委員會在人權保障及促進上有其必要性,因我國是一個威權體制所轉型的國家,我們的民主才三十年,有許多關於自由、民主、法治的部分,仍有其改善空間。
總結前面兩位委員所述,揭牌至今已經一周年國家人權委員會的相關業務執行率低,與其職權行使習習相關的重要法律「職權行使法」仍未通過有很大的關聯,監察院組織法§2明定國家人權委員會有9大項職掌。
而在今天稍早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召開成立周年的記者會中,有提到人權委員會過去一年所做的工作成果,有提到普及及推動人權意識與觀念,提到國家人權報告及參與釋憲案,但我要提醒國家人權委員會,依照組織法第二條的職權,能做的不僅於此。我先舉出兩個簡單的例子:在反服貿學運過程中,2014年3月23日所發生的行政院鎮壓行動,對人權所造成的侵害,打學生的警察到現在都找不到,卻遲遲都沒看到國家人權委員會開啟調查。還有,現行集會遊行法對人權保障不足的檢討,是多年來無論在立法院或在民間,無論是時力黨團或執政黨的諸多委員,以及許多專家學者,都有提出應修法的呼籲,改成從集會遊行權出發,轉型成集會遊行保障法。然而,這也未見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修法的建議。當然,還有許多攸關人權的議題跟案子,仍等待人權委員會能依職權進行處理。
監察院如果以時力黨團在第九屆通過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三讀時,曾提出半年內修正監察法的附帶決議為由,認為不需要提出職權行使法,而是應該依立法院決議提出監察法的修正草案,那監察院就搞錯了,該決議的內容是要因應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設立,順勢要求在未廢除監察院前,應該就受理申訴、限期完成調查、調查結果及訪視結果應予公開等監察院本就已在進行的業務,但於監察法上未有具體規範的部分。也就是說,當初本黨團提這個附帶決議,所要求的內容,實質上與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職權行使無關,而是要處理監察院於尚未廢除前,法規範空洞的問題。
此外,執政黨也有多位委員,無論在第九屆討論組織法時,或從第八屆迄今為止,也都有提出應該要有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的發言及提案,而時力黨團也肯認並支持這樣的主張。
最後時力黨團再次呼籲,就算監察院堅持要把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的規定修在監察法中也沒關係,真正的重點是,無論是積極訂立職權行使法或折衷修在監察法之中,該要具體明確化的是在無礙國家人權委員會獨立行使職權的前提下,讓委員會的委員們能夠依法落實組織法第二條的職權,讓國家人權委員會落實設立的功能及初衷。
政黨成立法源 在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早有額外獎金可以領的,是稅務單位的稅務獎金,但立委們早在2003年就有共識,認為政府財務困難,而稅務員都有固定薪水,且稅賦查核工作,本來就是份內職責,不應當再領獎金。
2004年立法院就三讀通過刪除稅務員的稅務獎金,更在2005年通過,若舉發人是稅賦查核人員的三等親以內,也不得領取檢舉獎金,但未料2008年,財政部竟用內部《財政部核發稅務獎勵金作業要點》借屍還魂,用獎勵金的名義違法編列預算,來偷渡沒有法源依據的獎金,年年都這樣魚目混珠,編列上億的違法獎金。
縱然政黨輪替,卻年年違法護航至今,背後交錯的共犯結構問題,更值得國人深究。而行政執行署成立後,也有樣學樣,一樣以預算來偷渡違法的執行獎金,成為國內唯二從事本份工作就可光明違法領獎金的公務單位!(島編⛰)
#稅務獎勵金
#共犯結構
政黨成立法源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週五中選會宣布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反萊豬與公投綁大選等四大公投因受到疫情影響,延至12月18日。本次疫情讓朝野各黨紛紛關注公投法修法相關議題,除了時代力量率先提出立法院應 #立即召開臨時會之主張,包含國民黨、民眾黨等在野黨立法院黨團均跟進響應,並表示要求儘速制定不在籍投票的法源,顯見此議題受到國人關注。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於今(6)日針對是否召開臨時會、公投法修法等議題召開記者會說明時力的立場與提議。目前中選會是援引《公投法》第 24 條以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 66 條相關規定,「發生或可預見將發生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情事時」,讓中選會可以改定投開票日期或場所的規定,化解了《公投法》第 23 條中死板的規定「公民投票日定於八月第四個星期六,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起,每二年舉行一次。」,將公投日期延至 12 月 18 日
然而,此次公投延期也凸顯了現行《公投法》第 23 條的公投日期規定過於僵化的問題,因此時力黨團將延續第九屆的版本,「主管機關應於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一個月起至六個月內舉行公民投票,該期間內有全國性選舉時,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此版《公投法》修正草案,將於本屆再度正式提出。時代力量認為,目前現行的《公投法》第 23 條為民進黨在 2019 年強硬修改的內容,執政黨應正視修法後所造成的問題,勇於回應在野黨的訴求,出面召開臨時會,#儘速修法解除僵化的固定時間投票日。
除了要求立院應立即召開臨時會,提案修法徹底解決《公投法》第23條的公投日期無調整空間的問題,同時,也應盡速推動《公投法》第 25條 #不在籍投票相關修法。雖然中選會已宣布公投延期至12月,但在變種病毒入侵台灣、疫情未緩解,且疫苗尚未全面擴大接種的情況之下,屆時可能再度面臨公投無法如期舉行的風險。公投為民眾直接針對公共議題表達意見的方式,為了讓國人在展現民意的同時又能顧全防疫,推動不在籍投票方式就有其急迫性。
時代力量在 2019 年便提出不在籍投票的完整規劃,提出包含「不在籍投票」(移轉投票)專章的《公投法》修法草案。透過本次臨時會的召集,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將會將該法案的草案再次提出,爭取一併處理,確保國人在疫情之下,仍能有完整投票機制可以完成公投、行使民主權利。
最後,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於上週記者會時指出,已將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草案送到行政院審查當中,時代力量除了要求行政院盡速將草案送交至立法院審議之外,面對不在籍投票僅是針對投票方式和地點改變,卻是增進民眾投票權益的重大改革,公投應該要與時俱進,希望民進黨不要以行政規則與選務作業的來不及準備為由阻擋修法,一拖再拖,現在立即召開臨時會,朝野共同加速修法,讓不在籍投票及早上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