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排除依附 戀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排除依附 戀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排除依附 戀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排除依附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生話題選篇(之6)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原刊於2015.02.11,修改後收入2015年的書《傾聽內心深處的呼喚》,後再以此題為書名於2016年出版政論集,並在序言將此文引述。這裡是據2015年出書的修改版重刊。) 在江西省廬山,有一個由多枚大小不等礫石堆成的墓碑,一塊直立的石上刻着「陳寅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

排除依附 在 小妮子情理生活學〡關係療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03 19:01:08

/ 防疫期間,伴侶的遠距時間拉得更長,不少人會遇到失聯的窘境,當雙方認知落差,對於查看訊息頻率、回覆時間不同時,很容易產生誤解。 ⠀ 看到國外許多文章討論,已讀功能(read receipts)是一個很惱人的發明,應該要在通訊軟體中關掉,這項功能會讓人有不實際的期望,還會讓人感到焦慮。 ⠀ 根據前幾...

  • 排除依附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1 13:21:22
    有 439 人按讚

    人生話題選篇(之6)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原刊於2015.02.11,修改後收入2015年的書《傾聽內心深處的呼喚》,後再以此題為書名於2016年出版政論集,並在序言<陳寅恪的宣示歷久猶新>將此文引述。這裡是據2015年出書的修改版重刊。)
    在江西省廬山,有一個由多枚大小不等礫石堆成的墓碑,一塊直立的石上刻着「陳寅恪 唐篔夫婦 永眠於此」,旁邊一塊寬闊的石上刻着「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後学湘人黄永玉敬書壬午春月」,是黃永玉的書法。
    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遭遇文革浩劫,慘受批鬥,工資停發,存款凍結,他所住的廣州中山大學寓所被大字報覆蓋。一九六九年十月逝世,臨終前,他的眼角不斷流淚,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夫人唐篔於其後一個月相隨而去。
    廬山的陳寅恪墓,是經黃永玉多番奔走努力,才在二00三年將他的骨灰從廣州移葬到陳的故鄉江西的。在僻靜的山坡上由亂石堆成,似隱喻他一生堅持「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坎坷。
    「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是陳寅恪在一九二九年,撰寫在傑出學者王國維墓碑上的文字,陳寅恪其後認為這是最能代表他治學思想之作。碑文曰: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俗諦」是佛經中指世俗變幻的法則,有別於穩固之「真諦」。而「三光」,則是指日月星。
    一九五三年,陳寅恪一位學生,奉中央之命到廣州,擬聘陳寅恪北上出任中科院中古研究所所長,陳修書婉辭,並解釋當年寫王國維碑文,是認為必須脫掉「俗諦之桎梏」,「真理才能發揮,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學說有無錯誤,這是可以商量的……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因此,若要他當研究所所長,他的條件就是「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他指的「俗諦」顯然是馬列主義和變幻不定的政治教條。他認為他提出的條件,中共當然難接受。因此還是讓他留在廣州安靜治學吧。豈料文革風雲起,也安靜不起來了。最終在文革期間被折磨而死,畢其一生,為獨立自由獻身。
    我們每一個人,除了嬰兒期要依附成年人之外,從有思想意識開始,即使在仍須依賴父母生活的少年兒童時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人。獨立的精神,是指排除依附依從意識的精神。這本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要求。但由於社會體制、環境和意識形態的主宰,尤其是經歷二千多年專制主義統治的中國,更是在精神上擺脫不掉依附的觀念。獨立,independent;他的反義詞不是統一,而是依附,dependent。因此魯迅說,中國人離不開兩個時代,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一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自由的思想,本來也是作為一個人的起碼要求,思想怎麼可以不是屬於自己的呢?但所有的專制政權,都要控制人民的思想,文明一點的是用一些「俗諦」的教條束縛;粗暴一點的,就用暴力要全民統一思想,最極化是全國學習毛澤東思想的時代,幾億人都要以毛澤東思想主導行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
    陳寅恪一九二九年就提倡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並說「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但經過九十年,中國人不但沒有擺脫依附心態,反而比陳寅恪寫此碑文的時候更倒退。依附的精神更深,思想一律言論一律更發展至極。陳寅恪時代的清華大學,還出過許多大學問家、科學家,中共建政後的清華,只是製造許多高幹。
    二0一五年,美國發佈二0一四年科技強國排名,美國居第一位,台灣居第二十位。至於中國,儘管GDP居世界第二,但科技排名則排在第四級,列為「在科技大門口的發展中國家」,僅高於第五級的「落後貧窮國家」。
    社會是提倡個人的獨立精神,還是瀰漫着依附精神;是充盈着自由思想,還是被言論一律、思想一律主導,是檢驗社會文明進步的標準。
    香港人過去有自由的思想,但欠缺獨立的精神。當自由之思想受到強權的侵蝕,許多人都開始扭曲個人的自由意志去屈從權勢的時候,社會也許更需要提倡獨立的精神做一個忠於自己的個體,才能保住思想的自由。

  • 排除依附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7-15 10:30:00
    有 288 人按讚

    焦慮依附與排除依附(pursuer-withdrawer)是伴侶關係中一個非常常見的狀況/配對。


    焦慮依附的人(小P),在關係中比較需要與對方確認彼此的感受與關係,小P比較能夠察覺對方的感受、情緒變化,也會比較願意配合或改變,看起來常常是在關係中比較積極努力的人,所以吵架的時候,小P也會特別需要「講清楚」,因此就會追著另一半跑,或是用力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


    排除依附的人(小W),過去經驗讓他比較相信自己,什麼事都自己來,對自己頗有信心,不太習慣求助或表達脆弱,對人也比較不信任,比較難理解對方的感受,遇到吵架時,小W就很需要空間,需要自己躲起來,用自己的方法療傷或轉移注意力,真拉著他吵架,他多半會用「理性、指責」包裝,吵架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失戀花園 inbound.tw
    ✦ 線上收看:你追我跑的愛 https://goo.gl/AROi5G
    ✦ 線上收看:失戀心理學影片 https://goo.gl/iAVLkA

    #心曦 X #失戀花園:愛情心靈酒趴(焦慮/迴避依附者的小劇場)
    ✦ 搶票報名:https://goo.gl/eL93sK

    心曦心理諮商所
    【啟發孩子自發性與自制力-正向教養法引導孩子更加自律】 https://goo.gl/XkVgFB

    【初「心」者,職場行不行?】心理師職場講座
    (大學專任/品牌經營/行動心理師/中國市場分享)http://goo.gl/WvH0t7

    ====================================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博客來 goo.gl/CKxud7
    誠品 goo.gl/xZSftl
    讀冊 goo.gl/z2YUhX
    金石堂 goo.gl/8sbRGX

    各大實體書店均可購買

  • 排除依附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2-05 16:12:33
    有 96 人按讚

    談過戀愛的人,多半應該都有吵架的經驗吧?
    我談戀愛時很討厭吵架,因為多半都會出現一種「你追我跑」的情況。

    不知道大家對於你追我跑的想像是怎樣,例如說像圖一這樣:

    不過通常,當然都不是這麼歡樂的情況。
    實際情況可能像圖二這樣:

    記得上一篇文章,我提到焦慮依附與排除依附(pursuer-withdrawer),其實這是伴侶關係中一個非常常見的狀況/配對,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一下,有非常多相關的文章。小的我先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一下:

    焦慮依附的人(接下來我稱呼為小P),在關係中比較需要與對方確認彼此的感受與關係,小p比較能夠察覺對方的感受、情緒變化,也會比較願意配合或改變,看起來常常是在關係中比較積極努力的人,所以吵架的時候,小p也會特別需要「講清楚」,因此就會追著另一半跑,或是用力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

    排除依附的人(我稱呼為小W),過去經驗讓他比較相信自己,什麼事都自己來,對自己頗有信心,不太習慣求助或表達脆弱,對人也比較不信任,比較難理解對方的感受,遇到吵架時,小W就很需要空間,需要自己躲起來,用自己的方法療傷或轉移注意力,真拉著他吵架,他多半會用「理性、指責」包裝,吵架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當小P跟小W遇到,會發生什麼事呢?通常會:

    1. 衝突上升

    2. 小W不講話或是落下一句話準備落跑

    3. 小P不甘心,拉著他要「說清楚」,認為這樣才能修復關係

    4. 小W得到的訊息則是:「他想跟我繼續吵架,讓關係變得更糟,不給我空間」,所以小W要爭取自己的自由與空間,因此進入戰鬥模式,出現可怕的話語/或自動導航,完全不理

    5. 小P被攻擊受傷極深逃走/面對無反應的冷漠而心灰意冷,只好離開

    6. 醖釀下波戰爭/或小P割地賠款,簽下喪權辱國條約以息事寧人

    7. 面對小P軟化,小W覺得這招好像不錯,下次就會繼續開啟戰鬥模式,用以爭取自己的空間。

    8. 或者,小P開啟戰鬥模式,不停攻擊小W-->小W只求息事寧人,只好打扮妖嬌哄騙陪笑-->暫時休兵,下次爭執再開始.....

    我自己就是個小P,對方則就是個標準的小W,每一次吵架,大概都跟勇者鬥惡龍一樣的驚天地泣鬼神,吵完兩敗俱傷,誰都沒贏,也完全無助於溝通。當時對我們而言,不管有說出或沒說出,對我們來講,那樣的過程就是非常的挫敗,因此我們開始都很怕吵架,但更完全無法避免吵架。

    後來,我稍微懂了一些依附理論與伴侶諮商的皮毛,回到我自己的關係中,我發現最重要的,就是打破我們兩人之間吵架的惡性循環。不過,到底要怎麼做呢?

    很多人會說,那你就走開啊、離開現場啊、冷靜一下啊....

    我一開始有努力照做,但可能我不是普通的小P,我是戰鬥力超強的PPP,面對戰鬥爆發力也超乎常人的triple W,不是捨得走的,而是會想要當下留在那裡跟他拼出高下....應該說,發洩完自己的情緒才甘心。

    但是,兩邊發洩完後,帶著的傷,只是讓關係更糟、更難修補,尤其是過去吵架的傷從來沒好,新仇加舊恨,好容易兩人就會馬上又進入戰鬥模式。

    所以,我後來在「離開現場」的步驟,再加一個小細節,就是讓自己「離開當下的憤怒委屈情緒」。

    首先,在快要吵起來/彼此準備要惡言相向時,我可以感覺到我情緒很高漲,有些話不吐不快時,我就會開始:

    1. 從1 3 5 7 9 ......奇數序列一直心裡默數到201,不夠的話再繼續往下數。

    2. 在心裡背歌詞,從專輯第一首背到自己轉移心情為止。

    3. 想好笑的事情。

    總之大概就是這些方法,大家也可以發展出適合你們自己的方法,重點在轉移(注意,是轉移,不是壓抑)當下具傷害性的情緒。

    當情緒轉移後,通常那時我蠻有能力離開現場,我會再回想一下,剛剛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我這麼生氣?這件事值得我這麼生氣嗎?如果不值得,我會這麼生氣是什麼原因?是想到過去什麼事情嗎?還是他的態度讓我覺得他不尊重我嗎?

    搞清楚自己發生什麼事之後,我才會想:那我要怎麼跟他說呢?而他,到底又發生什麼事呢?

    也就是說,我一定先搞定我自己,行有餘力,我才會去想他的狀況,以及要怎麼跟他溝通。

    然後,在冷靜一段時間後,我會寫信、或是寫訊息告訴他我的想法以及我生氣的原因,還有或許以後他可以用什麼方式跟我說或怎麼做,是我可以接受的,也希望他告訴我他想要我怎麼做,還有我傷害他的地方。

    有時候我也會用說的,但是用說的,常常會出現小P跟小W的可以溝通的時間搭不起來的狀況,對方可能還在憤怒的情緒,找他溝通,我反而很容易被對方的怒氣刺傷,所以我後來學會寫信,然後等到兩個人情緒都比較好時,我才會再稍微提一下這件事。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如果小P別追得這麼勤,小W就不會跑得這麼快,小P的焦慮也不會因為小W的跑而升高,小P焦慮不升高,小W就會比較願意待在小P旁邊,這樣大家都開心。

    用這樣的方式,兩個人的惡性循環慢慢會打破,事實上,建立新的循環是需要時間的,因此我現在講得很容易,但實際上我也是經過好多年的撞牆期啊~~如果大家想聽的話,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撞牆期...orz

    文章同步更新於部落格:
    http://muer14.pixnet.net/blog/post/262554172

  • 排除依附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8 22:01:03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整个世界的氛围都变得越来越紧张…你看最近这接连不断的几起恶性社会事件。所以在我的内心中就萌生了很多疑问,这茫茫人海之中到底有多少不太正常的人?我与某人初次相遇要怎么判断、界定,这人是不是有病呢?更让人焦虑的是,我自己的精神是否正常,其实我也完全不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想说:“壮哥,早就跟你说不要自己尝试修仙了,你看你现在这症状,赶紧让寺姐带你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实在不行就住院治疗一下…我的回答是:别呀,要看病咱就一起。你真的认为自己一定正常吗?你真的认为给咱看病的医生就一定正常吗?2018的评估数据说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7%,重度患者超过1600万。什么概念呢?如果你的社交范围有100个人,其中就有17位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你确定自己不在这17人当中吗?给你举一个例子:你知道“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世卫组织在2018年将那些“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迷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要让位于游戏的行为定义为“游戏成瘾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同样的话之前跟我表弟也说过。正好他妈也在旁边,我说:二姨你也不用太担心,对于这种病症的诊断世卫组织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首先不可以把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简单的归结于“游戏成瘾”,只有当游戏行为影响到基本生活,大量的占用了睡觉、吃饭、社交、教育的时间且造成个人、家庭、教育、工作等重要方面的损害并持续12个月以上才能确诊,二姨说这标准不高啊,那肯定确诊了。你当然可以拍着胸脯说,诶!老子不玩游戏…你太天真了,游戏成瘾只是成瘾疾病这个类目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工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饮食、烟酒、性爱等等等等的成瘾疾病。这些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人的大脑一旦生病它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比方说成瘾症就常常伴随着自残、失眠、焦虑和抑郁症。所以你此刻站在大街上随便指着一个人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很有可能你并没有在骂人,而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来吧,让我们携手走进精神病的世界。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罗森汉恩”也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精神科医生是用怎样的方式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于是就在社会各界招募了8位志愿者,分别在12家医院进行分组秘密测试。这其中有1名研究生、3名心理学家、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学家、1名画家和1名家庭妇女,都是心智正常的普通人。罗森汉恩就给了他们同一套说辞,没有任何装疯卖傻,就说自己经常听到“轰”、“碰”,的声音,结果8人中有7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住院期间每一位志愿者都尽可能保持正常的饮食、起居、交流、治疗,当然给他们发放的药物都被藏到舌头下面,再趁人不备吐到马桶里冲掉。实验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来做实验的吗,所以会偷偷的记录医院每一天发生的情况,作为实验笔记。这本笔记就被其中一位医生发现,也看了里面记录的内容。这个志愿者就跟医生说,好吧!其实我是一名心理学家,这一次潜入你们精神病院主要是做一项精神病学研究。医生赶紧叫来值班的护士长询问他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也叮嘱说这个病人你们平时要多关注一下,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了。这位心理学家就突然意识到,原来只要我一进到精神病院被确诊之后,我是很难证明自己没病。所以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精神病,这个界限是模糊的。突然有一天呢,这个人发现总有几个病人一直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再相互看看,也不说话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他就过去问其中一个病人,说你们为什么总是盯着我看呀?病人面无表情的停顿了几秒说:“你没疯,你是报社的记者,来医院搜集资料。然后指着另外两位志愿者说,你们三个是一伙的。这仨人汗毛都立起来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他们就赶紧问,这个秘密还有谁知道。发现整家医院一共118名病人,有35人早已看出他们仨是假扮的。于是呢,这三个人就开始着力关注这35名病人,这医院的厕所不是一格一格的吗,这仨人就跟着其中一名鬼鬼祟祟的病人近了厕所分别在左右两格站在马桶上扶着墙观察他,发现这个病人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把舌头下面的药丸拿出来丢进马桶冲掉,仨人一脸尴尬,妈的原来平时我们拉屎的时候可能随时有人围观。当然她们也同时观察医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经常有女护士上下班着急换装的时候,根本就懒得去更衣室,直接现场换装。当然她们绝对没有刻意诱惑谁的意思,而是完全不把这些病人当人。实验结束之后“罗森汉恩”将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引发精神病学界极大的愤怒与反弹,你这就是在诋毁我们专业呀,于是立即组织发文说好,咱们打赌,你再派那些志愿者过来。我们一定能够很轻松的分辨出病人与伪装者…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医院发来统计名单有193人被确定是假病人,并要求“罗森汉恩”给我们精神病学界一个说法。罗森汉恩说我们并没有派人过去…当然啊,其实“罗森汉恩”确实对从业的医生有失公允,因为医生当然是首先根据这个病人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判断。当然这也间接说明,诊断精神类疾病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你甚至很难给各种病症做出严格的分类,世卫组织的官方说法大概有300多种。但又有很多病人,是多重病症叠加在一起的。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抑郁症、妄想症、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等等,我觉得这里面最恐怖是幻觉,大家想想一下,如果是你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12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摩擦地板的脚步声、能听到有人在耳边不停的说话、睁开眼睛看到墙角站着一个人。你会觉得自己有有病吗?你肯定觉得自己见鬼啦!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看到那种东跑西颠、胡乱打人,有攻击性的患者当然也会害怕、远离。但是你不觉得如果是一个你很熟悉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完全换了一副表情和说话的语气,你不觉得这更恐怖吗?当然还有更多的案例啊,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往右”!这个作者呢,采访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人,你会发现这里面很少有疯疯癫癫,他们只是看到了跟我们不太一样的世界…我讲一段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

    叫做“生化奴隶”,这是一个每天都在疯狂洗手的人,对于咳嗽、喷嚏异常恐惧,作者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已经把手洗到发白褪皮惨不忍睹,说:你这不疼吗?有点!那你还这么拼命洗?想洗掉什么呢?细菌!恩…你能看到细菌?看不到,看不到才可怕,看不到才会被所有人忽视,细菌才更容易奴役人类。然后他就描述了一整套理论。他说:地球诞生了46亿年,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大约在6亿年前左右。那么物种大爆发之前这几十亿年间,是什么生命形式在主宰?就是细菌!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了现代文明一种错觉,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是一种进化,完全错误!细菌的存活能力比人类强多了吧?繁殖依靠自我复制,也比人类的繁殖形式简单有效的多,这怎么能叫进化呢?变成多细胞生物,只是那些比较弱且无法适应生存的细胞的无奈选择,变成多细胞生物之后,整个生命系统就变得更为复杂,也就对生存环境更加挑剔,就要继续给自己的生命形式增加补丁,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作者说:但是这个进程让生命有了意识啊。对方说:你怎么知道“细菌”没有意识呢?人的意识来自与哪里?脑细胞嘛…脑细胞聚合释放化学信号。细菌的数量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凭什么不能产生意识呢?只是细菌拥有自己的文明,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文明。这其中有一大段对话,其实我觉得他是想说,细菌有一种跟人类完全不一样的集体意识。那作者又问,那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被细菌形成的集体意识塑造出来,简单的说就是细菌刻意制造了众多物种,并附着在这些物种的体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更优质的能量,比如糖分!至于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他们毫不关心,因为你永远无法摆脱对细菌的依附与共生关系,没有细菌你连一颗鸡蛋都消化不了,而细菌却可以随时抛弃人类,杀死他们的肉体、毁灭他们的文明,易如反掌。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联想到这次疫情,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按它这个理论,细菌是完全可以有意识的制造出病毒,虽然这两个东西完全不一样。当然他的理论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我觉得不妨碍他成为一名科幻小说的作家。而且看上去心智也还算正常啊,如果能排除洗手的强迫症和对咳嗽喷嚏的恐惧,我觉得还没我疯呢!这一集精神病的世界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