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我腰痛要做一些核心訓練,練棒式可以嗎?」
「腰痛無力要練核心喔,我知道,就把六塊肌練起來,仰臥起坐、橋式那些嘛!」
我會說,對一半。
核心訓練的確可以包含棒式、仰臥起坐、橋式,但適不適合所有腰痛的族群?不見得。
「在做核心訓練之前,要先學會怎麼動你的腰椎跟骨盆。」
先定義一下「核心」(...
「醫生說我腰痛要做一些核心訓練,練棒式可以嗎?」
「腰痛無力要練核心喔,我知道,就把六塊肌練起來,仰臥起坐、橋式那些嘛!」
我會說,對一半。
核心訓練的確可以包含棒式、仰臥起坐、橋式,但適不適合所有腰痛的族群?不見得。
「在做核心訓練之前,要先學會怎麼動你的腰椎跟骨盆。」
先定義一下「核心」(core)在哪裡?
廣義的核心,包含肩膀、軀幹、髖關節以及近端下肢,靠近身體中軸、近端,作為遠端肢體動作的基石。而在這邊要討論的是狹義的核心,一般大家認知的核心,在腰部、骨盆以及髖關節 (lumbo-pelvic-hip region)。也就是說,任何包覆在腰部、骨盆、髖關節的肌肉,都稱作「核心肌群」。
包覆在腰、骨盆、髖關節的肌肉,就像天然的護腰帶,保護我們的腰椎骨盆,同時,在運動的過程中,提供「動態穩定」,經由動力鏈,有效地將力量從核心肌群傳遞到肢體產生動作。
舉個例子,
排球員在扣殺的時候,上肢做出拉弓的動作,帶動身體旋轉,身體像一條拉緊的橡皮筋,力量釋放時上肢揮臂帶動身體轉動,打出強而有力的殺球。此時核心的「動態穩定」並非使腰椎骨盆維持不動狀態的穩定,而是在動態的過程中,核心肌群可以自由地讓身體做出旋轉的動作,同時自帶煞車的能力,不會讓腰部胡亂甩而導致拉傷或閃到腰。這就是核心的動態穩定。
很顯然的,核心穩定這件事,應該要體現在動態的活動上,只是把核心肌群用力繃緊維持身體不動,很穩,但沒有「功能」,沒有辦法把核心訓練反映在日常活動上。
那練好仰臥起坐、橋式,練好六塊肌、背肌就不會腰痛了嗎?
很常見很多運動員或是運動愛好者,六塊肌練得很好、闊背、背肌也練得很好,可是他還是腰痛,為什麼?
因為腰痛跟核心肌群的力量沒有絕對的關係。
撇除社會環境以及心理因素影響的疼痛,在身體方面,除了核心力量之外,治療師更在意的是每個關節之間的活動、每塊肌肉之間的協調性。
例如,橋式是很好訓練臀部肌群的訓練,但是很多人練到的不是屁股,而是腰。屁股還沒痠,腰又開始不舒服了。因為,沒有先主動把骨盆轉回中立位置,並且在過程中維持骨盆動作。在不會控制腰椎骨盆的情況下練,是不是又讓腰更不舒服了呢?
又例如,死蟲運動(Deadbug)、鳥狗運動(Bird Dog),在伸出手腳之前,是直接用力憋氣繃緊肚子?還是有主動讓腰椎骨盆轉回他該有的位置,才進行動作?不會轉動腰椎骨盆,也意味著失去了關節活動的能力。腰是拿來動、拿來彎的,刻意的不彎腰、過度維持脊椎中立,只會讓核心肌群更難出力,因為失去了肌肉長度改變的能力。你以為的中立,其實是假中立。
核心訓練很多種,每個人都會做,看著影片都會做,但做得好不好、確不確實、對腰痛有沒有幫助又是另外一回事。
------------------------------------
黃瀞凱 物理治療師
加入官方Line預約諮詢 (從首頁點擊)
------------------------------------
#腰痛 #下背痛 #核心訓練 #動作控制 #疼痛控制 #功能性訓練 #物理治療 #運動傷害 #傷害預防 #Searchannel #尋動率 #宏光物理治療所 #台北
排球自由球員功能 在 小牛 鄧衍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排球場到底有什麼位置?我適合打什麼呢?
這集由苡任告訴大家【排球場上的位置】,不同位置的功能和扮演的角色都不太一樣喔。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在家學習排球!
❶舉球員 Setter
球場上的指揮官,(理想上)三球裡面舉球員至少會觸碰到一次球,由他決定球要舉給哪個攻擊手去得分。
❷主攻手 Spiker (=Outside Hitter)
一肩擔起隊上接球和攻擊的重要角色,當球隊一傳不穩的時候要處理 #修正球,通常是球隊攻擊次數最多的角色。
❸中間手 Middle Blocker
通常由隊上最高的球員擔任,主要負責 #攔網 和 #攻擊。中間手同時也有 #誘敵的角色,讓對手摸不清楚這球要給中間手還是其他攻擊手。
❹自由球員 Libero
扛下球隊所有接球和防守重任的角色。負責 #接發球 #防守 #掩護,是讓攻擊手可以專心攻擊的最強後盾。
❺副攻手 Opposite
與舉球員對角的位置,亦稱作舉對、副位。一五陣型(單舉)時會出現的角色,現在世界男女排有把王牌放在副攻手的趨勢。
相信大家在看完這集後對排球場的分工有更多的認識,你想成為什麼角色呢?是守護大家的自由球員?還是擔任指揮官的舉球員?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最重要的來了❗️❗️❗️❗️
我們這次幫大家爭取到 #摩曼頓線上商城 的折扣碼!!!! 只要在結帳時輸入【VOLLEYCOW】,就可以獲得滿2000現折200的優惠! 優惠期限到7/31,要買趁現在!!
🛍摩曼頓線上商城🔗 https://bit.ly/2TA56bP
【居家運動服裝專區】有多種品牌的運動服飾
【居家防疫訓練專區】可挑選排球訓練會用到的訓練器材
真的好貼心都幫我們分類好了🤩
如果還有其他想知道的訓練項目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YHaERqNf0&t=2s
排球自由球員功能 在 陳建禎 CHEN Chien-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上週日的比賽,自己感覺跳的很高,但有沒有什麼依據能夠知道自己是不是跳很高?還是純粹的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呢?
其實早在加入球隊訓練後,球隊練球時都會在二樓架攝影機,然後球場旁有一台大電視,播放著場上5秒後的畫面,就能從電視上看自己剛剛的動作或是位置,但也不是能一直盯著電視看啦,畢竟訓練是非常緊湊的~
然後我們只要是練球或是比賽,除了自由球員,熱身完大家都要個別別上一條腰帶,一開始我還不知道這條腰帶的功能是什麼,也沒人特別跟我說,所以我以為是測量選手在訓練和比賽時的疲勞度或心跳率而已。
後來在訓練中或訓練結束後,看大家都會湊過去看放在一旁的平板,基於好奇湊過去看一下順便問了體能教練這腰帶的功能,才知道這腰帶裡裝著一個小小的儀器,用來測量每位選手「當天」的「總彈跳次數、最後一跳的高度、平均彈跳高度、最高彈跳高度」,然後數據都會保留還會有曲線圖,當下我真的覺得超酷~
教練也會去看大家的彈跳數據,尤其是次數,教練在訓練時,不會讓選手過度的彈跳,畢竟一場排球比賽下來,除了舉球員會比較多次數以外,其他攻擊手的彈跳次數大概在100下左右甚至以下。
所以訓練時,過度的彈跳對選手來說真的沒有太大的幫助,想要增加彈跳高度或是提升平均彈跳高度有很多其他訓練方法,而不是一直跳一直跳...
不過這也只是個彈跳的參考數據啦,還有訓練內容會有差,如果今天只練發球和攔網的話,彈跳高度也會有落差的。
當然,也不會因為跳得比較高就會先發還是怎樣的,技術還是非常重要的。
想起以前都還需要特別挪出訓練時間去做測量,可能用籃板或摸高儀器之類的,大家輪流跳個三四次,也不知道有沒有全力跳還是摸到最高,有這個測量儀器,直接從訓練和比賽中收取數據,絕對再準確不過了,不過一個要價大概台幣4500左右,如果你很好奇自己到底能跳多高,又沒有經濟壓力的話是可以考慮買來玩看看,怎麼購買或是訓練都可以洽詢 IronPerformance鋼鐵運動訓練團隊,因為我的體能教練聽我一講完後就買了一台,然後一直被我嗆,喔不是啦~是我被他嗆XD
因為球隊有使用這個儀器,我覺得很酷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但這不是業配喔!
#這真的不是業配
#不知道能不能到100
#我說的不是體重
#絕對是體能教練跳比較高
#你相信嗎XD
#我先讓一百下
#我沒有要戰
#體能教練不要來
#能有現在還是要謝謝你:)
排球自由球員功能 在 陳建禎 CHEN Chien-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上週日的比賽,自己感覺跳的很高,但有沒有什麼依據能夠知道自己是不是跳很高?還是純粹的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呢?
其實早在加入球隊訓練後,球隊練球時都會在二樓架攝影機,然後球場旁有一台大電視,播放著場上5秒後的畫面,就能從電視上看自己剛剛的動作或是位置,但也不是能一直盯著電視看啦,畢竟訓練是非常緊湊的~
然後我們只要是練球或是比賽,除了自由球員,熱身完大家都要個別別上一條腰帶,一開始我還不知道這條腰帶的功能是什麼,也沒人特別跟我說,所以我以為是測量選手在訓練和比賽時的疲勞度或心跳率而已。
後來在訓練中或訓練結束後,看大家都會湊過去看放在一旁的平板,基於好奇湊過去看一下順便問了體能教練這腰帶的功能,才知道這腰帶裡裝著一個小小的儀器,用來測量每位選手「當天」的「總彈跳次數、最後一跳的高度、平均彈跳高度、最高彈跳高度」,然後數據都會保留還會有曲線圖,當下我真的覺得超酷~
教練也會去看大家的彈跳數據,尤其是次數,教練在訓練時,不會讓選手過度的彈跳,畢竟一場排球比賽下來,除了舉球員會比較多次數以外,其他攻擊手的彈跳次數大概在100下左右甚至以下。
所以訓練時,過度的彈跳對選手來說真的沒有太大的幫助,想要增加彈跳高度或是提升平均彈跳高度有很多其他訓練方法,而不是一直跳一直跳...
不過這也只是個彈跳的參考數據啦,還有訓練內容會有差,如果今天只練發球和攔網的話,彈跳高度也會有落差的。
當然,也不會因為跳得比較高就會先發還是怎樣的,技術還是非常重要的。
想起以前都還需要特別挪出訓練時間去做測量,可能用籃板或摸高儀器之類的,大家輪流跳個三四次,也不知道有沒有全力跳還是摸到最高,有這個測量儀器,直接從訓練和比賽中收取數據,絕對再準確不過了,不過一個要價大概台幣4500左右,如果你很好奇自己到底能跳多高,又沒有經濟壓力的話是可以考慮買來玩看看,怎麼購買或是訓練都可以洽詢 IronPerformance鋼鐵運動訓練團隊,因為我的體能教練聽我一講完後就買了一台,然後一直被我嗆,喔不是啦~是我被他嗆XD
因為球隊有使用這個儀器,我覺得很酷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但這不是業配喔!
#這真的不是業配
#不知道能不能到100
#我說的不是體重
#絕對是體能教練跳比較高
#你相信嗎XD
#我先讓一百下
#我沒有要戰
#體能教練不要來
#能有現在還是要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