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排灣族族名由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排灣族族名由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排灣族族名由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排灣族族名由來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80的網紅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帶大家來去屏東的『海神宮』 『海神宮』又稱『黛娥娜神池』 這裡有一個古老的排灣族故事 在青翠山林中有處古稱達勞霧洞的深潭 仙女每天在水中沐浴 被海神知道後便以海水淹沒大地 並乘浪前來此仙境 山神向達卡拉魯斯太陽神求援 太陽神以烈日迫使海神返回海底 並降下甘霖恢復澄清如鏡的潭水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探險威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42:55

[屏東 海神宮🏊‍♀️] 只見女神池 不見女神人影 一處夏天玩水拍照秘境 海神宮有個古老的排灣傳說,在青翠山林中有處古稱之為「勞務洞」的深潭,仙女們每天在此沐浴,悠然快樂,而這情景傳到海神的耳中,讓海神心生嚮往,不顧人間村落因而沉於水中,堅持發起三尺高巨浪,乘著海水前來此仙境一窺究竟。憐憫人們的山...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01:34:37
    有 20,659 人按讚

    《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細,還有劇中不斷穿插的5種語言:原、台、客、華、英,真的是聽得很過癮啊~雖然只聽得懂三種XD

    其實看片尾的致謝名單,就知道他們聯繫了多少在地部落的耆老進行調查甚至協助,一部戲劇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感動已經沒什麼話好說了,還原度真高。

    ---

    這邊小小幫大家整理一下「斯卡羅」事件的背景:

    「斯卡羅」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部落邦聯,位於中文文獻中稱呼此區眾部落的「瑯嶠下十八番社」範圍之內。(感謝眾高人指點與《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臉書分享)

    斯卡羅是一個很特別的統治實體,族群的主體為排灣族,所以劇中族人使用排灣族語與穿著,然而他們的統治階級是從知本社(卡大地布)南遷的卑南族,雖然好幾百年前因打輸普悠瑪部落而來此,但因為他們仍武力高強、善於使用巫術(強弱果然是比較出來的),而使得恆春半島南方的排灣族等民族臣服,形成一種有點類似島內殖民的統治組織。但也因為被排灣族環繞的關係,耳濡目染下這支卑南族人的文化也漸漸被排灣化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不是所有南恆春排灣族都臣服於斯卡羅,所以不適合直接拿來代稱整個地區;當時台灣清國勢力範圍外的狀況,可以想像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狀態。

    早在荷蘭時代,《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2003,已絕版)中就有提到「瑯嶠君主」這個用法,也提及該族群的強大。

    然而,為拓展殖民地事業的荷蘭,在1642年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戰地指揮官Johannes Lamotius率軍前往基隆淡水等地,想奪走西班牙人的城堡(淡水紅毛城等等,不過今天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西班牙人原址上重建的就是了),也征服北部的居民。而在任務結束返回台南時,也順路征討虎尾、二林等不順從的聚落,就這樣回到安平古堡。放假一陣子之後,他率領了一支300人的軍隊再次向南挺進,目標:征服瑯嶠君主。

    結果,該次遠征大敗數個瑯嶠十八番社成員,毀了許多舊社,君主更敗逃知本。(因荷蘭時期年代久遠,此部分其實存在多種不同解釋,本文僅取其一)

    這應該就是正片開頭,龜仔甪(音作「鹿」)社族人宣稱「為祖先報仇」、12分鐘搶先看版中「幾百年前,斯卡羅被洋人殺的家都沒有了」的由來。這新仇舊恨的糾葛,原來是起源于荷蘭,羅妹號船難的美國人不管是劇中還是史實中,真的都死得莫名其妙... 被報錯仇了...

    沒辦法,現代人都會臉盲了,也就別為難人家分不出來美國人和荷蘭人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啊!!)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剩下的自己看~ 否則又會變成萬言書喔~

    ---

    *小彩蛋:

    1. 柴城=車城,社寮=射寮=屏東海生館旁邊

    2. 龜仔甪=龜仔角=社頂公園一帶

    3. 羅妹號船員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到墾丁福容大飯店之間的海岸。(自李仙得手稿比對地圖地形推測)

    4 .那個第二集突然開口講很標準很出戲的英文的總兵劉明燈啊...他大人就是在草嶺古道寫「雄鎮蠻煙」和「虎字碑」的那位啦!下次去走草嶺古道,記得多看兩眼真跡啊~或者可以直接看我和Joeman 去走的影片就好,空拍超精彩喔:https://youtu.be/QnmYd9ieJzM

    5. 我說那個梅花鹿的部分... 溪裡那幕那隻中央大公鹿,鹿角的叉好像有點不自然XD 然後在任何有狩獵活動的地方,鹿群都不會等到人離那麼近才跑掉喔~ 這邊有違事實,比較像卡通常見的「人與自然共融共處」的烏托邦世界觀裡,但那是不存在的;或者只存在於沒有狩獵人又多的地方,比如說能高安東軍(扶額頭

    6. 根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羅妹號是在七星岩附近觸礁失事,距離台灣還有8海哩遠(14.8K),船員是乘坐救生艇登陸的,而不是片頭「大船就擱淺在海岸邊」的樣子。

    7. 第一集龜仔甪社把船長夫人的頭丟回海中,但史實上,那是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條約之後,他們才把頭還給美國人。

    8. 另外,羅妹號那名倖存的船員,並不是直接被送到府城。而是不知受何人幫助,逃到打狗(高雄)後自己向官府稟報,消息上呈台灣府,經英國領事館傳遞至北京辦事處,再由該國公使移牒美國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當時,一艘停泊在安平港的英國軍艦哥爾摩蘭號(Cormorant)有前往墾丁進行搜救任務,但一接近海岸就被龜仔甪的族人攻擊,只能趕緊躲回船上,甚至向陸地開砲擊退族人(居然有這段,怕),最後無功而返。經歷這段插曲後,才輪到李仙得上場,來到台灣,要找龜仔甪族人算帳,但龜仔甪首領不買單,加上清廷敷衍,才有後續美國派兵殺來台灣的故事。

    9. 李仙得這趟來台灣的故事他自己有寫成書,有中譯版《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不過很遺憾...博客來最後一本現貨被我買走了,明天到貨,椰(欸

    10. 我年初去山型者 Wilder在那山那谷辦的WILDER LAND有遇到温貞菱 Wen Chen-Ling 本人,那時候她和謎卡 Mika on the road 一起在溪邊放空,我那時候有眼不識泰山... 還問她是誰(眼神死)記得跟她講過幾句話的感覺... 她本人根本就是劇中蝶妹的感覺,輕飄飄的啊~這次看《斯卡羅》,真的很佩服她能背好講好這麼多種語言的台詞,太強了!!而且那帶一點英文的口音,有夠自然!讚讚!

    我吐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欸等等,這時間軸怎麼差有點多?」但是畢竟《斯卡羅》可是經過兩次改編的歷史(陳耀昌改編一次,劇組再改編一次),而導演接受訪談時也已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

    這部分我是認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斯卡羅》當成一部正史來看,而是以看《三國演義》那樣的心情,去欣賞當代影視劇作如何將150年前的台灣生活樣貌、族群互動、服裝居住乃至語言樣態,活生生的還原到眼前。

    我可不會說《三國演義》因為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好看哪...

    而這部劇最大的價值是,《斯卡羅》可以是個起點,喚起我們的意識,去探究那些固著於這片土地上,長的硬邦邦,卻有著記憶溫度的真實歷史,深切的認識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台灣基因。

    台灣沒有史詩?滿腦子中國五千年?
    講這種話的人,只是沒看書罷了。
    今年起,也可以說,他只是沒看公視罷了。

    ---

    誰說台劇沒人才、不好看、沒質感?那個時代早過去了,《斯卡羅》證明了,你如果還沒看到好看的台劇,就只是經費不足而已啦~一集1550萬,總算能摸到韓劇邊邊的製作費,果然可以拍出國際級的水準啊!!!

    我會繼續追下去的(腦粉貌),
    期待下週六(我是日,Netflix)!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1924日治地形圖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小豬的影像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09 07:22:45
    有 131 人按讚

    很多人都不知道鵝鑾鼻這個名字的由來,居然是因為在香蕉灣上有顆石頭很像帆船(船帆石),而「帆」在排灣族語中譯音即為「鵝鑾」,又由於地處三面環海的海岬地形,如突出之鼻,故稱「鵝鑾鼻」。
    #鵝鑾鼻 #船帆石 #小豬的影像視界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王宏恩 Biu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1-29 11:07:10
    有 149 人按讚


    (小幫手)

    還記得2011年,第一次看米靈岸,那個還封存在內心的感動
    在今年終於又再重新展演一次了,僅此一場千萬別錯過了

    購票由此去:https://goo.gl/apjimJ
    節目名稱:米靈岸《石板屋下的葬禮》
    時間地點:12月22日(六)19: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演出團體:米靈岸音樂劇場

    🎼【2018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

    🎉鬼才製作與金曲名伶,攜手打造排灣族大型音樂劇!
    ▶購票由此去:https://goo.gl/apjimJ
    節目名稱:米靈岸《石板屋下的葬禮》
    時間地點:12月22日(六)19: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演出團體:米靈岸音樂劇場

    「沒有“Miling’an”,沒有排灣族。」米靈岸珍惜著祖先傳承的文化瑰寶,以此精神貫徹創作使命。2009年7月某日,胡健與芮斯坐於新店某間熱炒店的街邊桌椅,決定以排灣族古老說唱神話藝術「米靈岸」(Miling’an),創立同名藝術團隊品牌,挖掘源於遠古珍貴的深山遺產,注入新的靈魂詮釋演繹並永續傳承。

    本場節目由說書人娓娓道來故事的起源,一字一句吐露出石板屋葬禮的由來:太陽在陶壺中產下一顆卵,孵化出排灣族第一位祖先,米靈岸演繹著族人的生活,「我們是歌唱的民族,工作的時候、休息的時候、就連戀愛的時候都會唱歌…」排灣族人是那樣單純、浪漫地生活著…;「勇士的精神」描繪風雨之中部落勇士們英勇無比,與逆境對抗搏鬥之精神;從vuvu(奶奶)出嫁時配戴的項鍊,牽引出生命不同階段旅程的意義;最後自老人埋葬儀式導出族人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將老人靠著墓壁,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涵義深遠意味深長,引人入勝。

    這一次,藝術總監胡健依舊發揮鬼才製作本領,金曲名伶芮斯獻出靈魂之聲,二位領銜米靈岸團隊帶來全新淬煉的創作結晶,並邀請知名歌手王宏恩演唱,為整場戲增色不少。全劇共有六幕儀式,十二首樂曲及舞蹈演出…等。米靈岸自2009年起創作、邀演不斷,演出風格氣勢磅礡、淵遠大器,結合遠古傳說、原住民傳統文化,以獨到的視聽覺打造奇幻舞台,多次赴及海內外參加國際藝術節等重要演出,所到之處皆獲藝評家與各地觀眾高度讚譽!相信米靈岸《石板屋下的葬禮》會給您不同以往的感官享受與藝術體驗,精緻的藝術呈現與深刻的文本內涵,處處動聽迷人且意義深遠非凡。

    === === === === ===
    #世代之聲 #臺灣族群音樂紀實
    #排灣族 #石板屋 #傳統 #定目劇 #米靈岸 #羅桑席讓 #羅依倫 #王希文
    策展人/說書人:#胡健 首席歌唱家:#芮斯 歌唱家:#王宏恩 首席舞者:#羅桑席讓 音樂編曲:#王希文 舞蹈編導:#羅依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藝文化園區) 臺灣音樂館 臺灣戲曲中心
    #米靈岸音樂劇場 #吳孟珊 / #廣告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07 19:00:08

    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帶大家來去屏東的『海神宮』
    『海神宮』又稱『黛娥娜神池』
    這裡有一個古老的排灣族故事
    在青翠山林中有處古稱達勞霧洞的深潭
    仙女每天在水中沐浴
    被海神知道後便以海水淹沒大地
    並乘浪前來此仙境
    山神向達卡拉魯斯太陽神求援
    太陽神以烈日迫使海神返回海底
    並降下甘霖恢復澄清如鏡的潭水
    溪水並流經部落灌溉土地
    這就是「海神宮」命名的由來

    過去曾在朋友的ig看見這個地方
    所以就非常希望能一睹海神宮的魅力
    初來乍到時海神宮的時候
    在空無一人的墨綠色深潭
    以及背後排灣族的故事
    讓海神宮披上一股神聖又神秘的感覺
    這次來挑戰也意外的躍過海神宮
    看見這條溪非常有名的笳苳樹
    只可惜我來的季節是冬天
    如果是夏天
    海神宮的美應該會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海神宮』怎麼去:
    座標:22°49'35.6"N 120°39'13.1"E
    國道10→ 里港交流道(25)K下→右轉台3線
    →左轉台22線→高樹大橋→左轉台185線→
    沿山公路185線7.8K處→
    轉接青山部落至青葉部落的聯絡道路(屏7鄉道)→
    途經「沙溪橋」左轉,行約10分鐘→
    便可抵達海神宮遊憩區停車場
    (一輛轎車收取100元停車費、機車50元停車費)
    沿著溪床往上30分鐘既可抵達『海神宮』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NO COPYRIGHT HIPHOP BEATSNO COPYRIGHT BACKGROUND MUSICNO COPYRIGHT
    MUSIC INSTRUMENTAL2020
    2.Superstar - Soyb [Audio Library Release] · Free Copyright-safe Music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7-06 10:46:34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套書(三版)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台灣,Formosa!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劃出版的【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達悟族:飛魚之神】、【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鄒族:復仇的山豬】、【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的圖畫書,透過各族作者,到部落裡採集遠古神話傳說及長老的教誨,配以原住民純樸鮮艷的畫風,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你知道在卑南族的神話傳說中,「神秘的月形石柱」的由來與所代表的意義嗎?以前卑南族的人真的有巫術靈力嗎?在阿美族「女人國歷險記」中,馬糾糾誤闖女人國,歷盡驚嚇之後,脫險返回故里;雖有如南柯一夢,但卻充分地反映了阿美族婦女在阿美族社會裡,不可搖撼的地位和威力。還有,得到新聞局金鼎獎推薦的「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書中,告訴讀者賽夏族矮靈祭的傳說與由來。
      
      你想知道布農族與月亮作了什麼約定?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為何要與邵族人打戰?鄒族的少女為何與山豬談起戀愛?雄鷹羽毛、雲豹牙齒、百步蛇紋飾的刀、琉璃珠在排灣族族人心中代表的意義?
      
      還有達悟族人著名的拼板舟技術原來是地底的老鼠人傳授的!在泰雅族「巨石傳說」、「神奇的呼喚術」到「彩虹橋的審判」神話傳說的情節中,泰雅人神聖的祖訓gaga深深地影響每一個泰雅人的行為規範以及生活禁忌的軌儀。而人見人愛魯凱族姑娘巴嫩居然要嫁給蛇郎君,最後結果如何呢?
      
      此套書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
      
    達悟族:飛魚之神
    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
    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
    鄒族:復仇的山豬
    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
    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 排灣族族名由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2-13 08:00:00

    出火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是墾丁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之一。出火屬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故名「出火」。位置在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經由縣道200線可達,距離該條公路甚近,常有旅客於此駐留觀賞。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隸屬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但常傳出旅客或小販利用出火烹煮食物,往往觸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告禁止事項所規範之行為。「出火」之名原指這一帶散居著排灣族的聚落地名,不單是景點名稱。最早當地人的先祖移居至此,觀察其特殊的地理景觀後,加以命名並口耳相傳,最後才由漢人記錄下來。其後衍生出火山、出火溪等來命名當地的山水,如清代屠繼善《恆春縣志》中描述:出火山,在縣城東五裏,三臺山之左。《爾雅》:『大山宮,小山霍』,此實霍也。為縣城入射麻裏、赴內山之路。路岸穴孔如碗,火即出,無煙而焰;焰高尺餘,陰靉天可見。投以草木,則烈而燼。火移徙無定處,然相去不遠耳;冬、春有,夏、秋無。沙土石,皆青黯色。山下有溪名出火溪;源細而流長,行六、七裏,會龍鑾潭西北流入海。但是形成出火的位置並非固定,過去出火聚落及山火橋的位置均與目前之景點不同。現在的出火聚落位於出火橋附近,日治初期則可能位在橋南側出火溪河畔(下游又稱為山腳溪)。
    船帆石位於台灣屏東墾丁國家公園東南方,離墾丁大街約3.5公里,路過之人一定都會注意到這顆高18米,矗立於海面上的珊瑚礁石。船帆石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像一艘揚帆之船,航行於海面上,另一個別稱是「尼克遜頭像」。從船帆石的側面看過去,突出來的石頭就像外國人尖尖的鼻子一樣,而岩石上的植物就像頭髮,整顆船帆石就如剛浮出水面的頭像。船帆石這一個區塊,也有許多住的宿地點,停車的話則有公有停車地,雖然不是直接在墾丁大街裡,不過擁有較幽靜的環境與一望無際的海景,沙灘也在約600公尺的距離,吸引了不少人選在此住宿。
    鵝鑾鼻燈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目前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日據時期,經票選為「台灣八景」並豎立『台灣八景鵝鑾鼻碑』。貓鼻頭距白砂約3.5公里,因本區有一從海崖上滾落的珊瑚礁岩,其外形狀若蹲仆之貓,因而得名。貓鼻頭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貓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子的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