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抽象畫畫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抽象畫畫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抽象畫畫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抽象畫畫法產品中有10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717的網紅奧斯卡報報 Oscar's Po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家玩流體畫 近幾年大熱的 #流體畫 ,上網查了一下國外多叫Fluidart 或pouring painting,只需畫板及顏料等簡單材料,製作步驟簡單,零失敗輕鬆,剛好認識一位老師,索性直接請回家裡教學。 #流體畫初體驗親子班 我覺得教學老師超級用心,所有上課會用到的材料、工具全部選擇安全...

抽象畫畫法 在 ?牛寶(11Y?)&?蜜荳(8Y?)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45:12

今日是在公司一廠的最後一天,這已經是第二次,但這次之後應該沒機會再回去了.. 告別了這裡,不像上次扛了一大堆,這次就一個雜物箱,一台電腦..簡單多了 回到總部,不像在一廠一樣,每天認識的就幾個,一弄完座位,先到全家拿了罐純喫茶,也才一小段路,就遇到一堆認識的,還遇到大M,還被他當場虧了一下說我交友廣...

抽象畫畫法 在 輯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4:23:17

⠀⠀⠀⠀ 《FOCUS 附屬活動更新:FOCUS主題速寫(靈魂畫手)》 ⠀⠀⠀⠀ 「輯輔,我想辦大家一起畫畫的活動!」 ⠀⠀⠀⠀ :好啊!那我們來想想我們可以怎麼做~ ⠀⠀⠀⠀ 主題速寫辦到現在已經一個半月了,活動形式也已定型,以下是活動方式介紹,喜歡畫畫的朋友們歡迎++。 ⠀⠀⠀⠀ 目的: 給想練...

  • 抽象畫畫法 在 奧斯卡報報 Oscar's Po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4 21:38:59
    有 24 人按讚

    #在家玩流體畫

    近幾年大熱的 #流體畫 ,上網查了一下國外多叫Fluidart 或pouring painting,只需畫板及顏料等簡單材料,製作步驟簡單,零失敗輕鬆,剛好認識一位老師,索性直接請回家裡教學。

    #流體畫初體驗親子班
    我覺得教學老師超級用心,所有上課會用到的材料、工具全部選擇安全、無毒,甚至是環保可再利用的物件,顏料更是水性環保無毒,沾到手腳也是稍作搓洗就可清洗掉囉!家長、小朋友都能安心創作,也不需什麼繪畫技法,自由創作出和大師一樣的畫作。

    🎨流體畫主要是運用顏料傾倒在畫板上,利用不同的手勢、小工具(吹風機、吸管…)控制顏料在其自由流淌而形成一種抽象畫的藝術。

    🔍老師也會在小朋友選擇顏料與融合顏色的過程中,讓小朋友認識更多顏色的變化性,發揮更多想像力帶入自己的創作中,沈浸在顏色碰撞的精彩中。

    另外,還會額外裝點亮粉以及使用輔助的器具例如彈珠等等,小朋友看著顏料隨著不同傾斜方位自然流動,都驚豔著不同於以往畫筆在畫紙上的畫法,寓教於樂!

    看著顏料隨著不同傾斜方位自然流動,過程既減壓又治癒,換句話說我覺得製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想體驗親子課程?
    預約詳情請洽 Nov. 30 Gallery Teacher Phoebe

    #想組團大人班了

    #流體畫 #流體藝術 #pourpainting #fluidpainting #paintpouring

  • 抽象畫畫法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8 21:00:01
    有 31 人按讚

    【畢卡索多變的自畫像】

    好險畢卡索生在可以留下實際影像的時代,不然透過他的自畫像,我們可能會很錯亂他本人真正的長相為何?!

    透過一系列的畢卡索自畫像(畫作按創作時間前後排序),不難發現早期他的創作也不是那麼抽象,一般而言將畢卡索的畫風分為:「藍色時期(1901-1904)」、「玫瑰時期(1904-1906)」、「立體時期(1917-1924)」、「晚期(1912-1972)」四個時期。

    從自畫像可以看出,20歲以前的畫作為正規油彩、炭筆的寫實畫法,🎨1901年因好友自殺影響而進入藍色時期,整體畫作帶有藍、綠色的陰鬱氣息。
    🎨1904年時,畢卡索於巴黎與一位模特兒墜入愛河,畫風因而轉變為帶有粉嫩溫和色系的鮮明感。
    🎨1906年後受到黑人雕刻的影響,畢卡索逐漸探循、發展後來為人所知的立體畫風,由自畫像中也可看出當時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塑分離解構的抽象畫面,直至逝世之前,畢卡索所都還持續探索立體化風的更多可能。

    觀看完整文章>>https://bit.ly/3yZoIp1

    #BeautiMode #藝術 #畢卡索 #Picasso #自畫像

  • 抽象畫畫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8 07:03:25
    有 115 人按讚

    【在創作的世界裡,我們看孩子表演就好】

    房門半開,我正在房間讀書。蕃茄突然衝進來,拉開我左邊的抽屜就開始大翻特找。我還來不及反應,他就掏出一個粉紅色的小東西,大喊:「好漂亮的削鉛筆機!!!」。接著他隨手一推,把削鉛筆機的下半部打開,發現裡面裝滿了削過的木屑。

    唉唷,這東西灑了的話很難清理的!

    我正要出聲提醒他小心,結果小童一臉滿意地表示:「喔太好了這正是我想要的!!」然後小心翼翼神秘兮兮地端著削鉛筆機就走出房間了。

    恩?誰沒事想要木屑啊?

    我本來想開口追問,但是怕這個很難伺候的傢伙一問之後反而不爽起來,到時候反而變成我的麻煩,所以就隨便他去了。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五分鐘過去了,我反而讀不下書了。蕃茄像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樣,從門口離開以後就沒有發出過任何聲音了。這孩子平常只要醒著嘴巴就沒停過,難道是睡著了?我非常疑惑地走出房間,在餐桌那邊找到蕃茄,發現他從「創意工作站」裡拿了一堆工具和材料出來,聚精會神地在寫寫畫畫。白紙的正中央,是剛剛被他拿走的削鉛筆機裡的木屑。

    「誒?你把木屑拿來這裡用啊?」
    「對啊這正是我要找的!」
    「所以你把它黏在紙上了嗎?」
    「對啊。」
    「你怎麼黏的啊?」
    「先在紙上塗一層白膠啊!」

    我順著蕃茄指的方向看過去,有一小張白紙,上面有一攤白膠,旁邊放著一根頂端沾著膠的冰棒棍,充分說明了剛剛的過程。桌面上散落著原子筆彩色筆等東西,感覺是一件大工程。蕃茄已經沒打算理我,埋頭繼續完成他的工作。我安靜地回到房間。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家裡鴉雀無聲,直到蕃茄突然大喊「好了」。我走出房間,看見他得意洋洋地爬上沙發,在牆壁上貼了一張五顏六色,有各種線條、形狀、還有文字跟木屑的抽象畫。

    蕃茄蹦蹦跳跳地去把爸爸拉來看他的大作了。

    ***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我是一個會畫圖,但是對於畫圖這件事情充滿了許多遺憾和畏懼的人。

    其實我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種感覺,我對自己還滿驕傲的。我的學科成績還不錯,「而且」我還會畫圖,聽起來就是一個多才多藝,也常常會被同學羨慕。國中的時候甚至還曾經出刊漫畫,一天一頁畫了一個小短篇,也滿有那麼一回事的。我確實隱約發現自己畫圖的時候得失心有點重,長越大也越容易因為擔心自己畫的東西很無聊於是畫不出來,但是我依然是認識的人當中最肯畫,也最常剪剪貼貼做一些可愛手工藝的人。

    後來,我有幸到美國專攻了一陣子插畫,感受到極大的震撼。

    班上同學大部分畫得非常「醜」,一點也不寫實,絕對是美術老師會皺眉給低分的畫法。很多人畫出來的人物比例非常奇怪,五官很歪斜,但是卻莫名很生動。或者根本不畫人,只用一些非常強烈的顏色,拼湊起來就有一種很強大的視覺效果。或者一個畫面裡有好幾個空間,透視法亂七八糟,可是整體的構圖卻非常平衡?

    有的人根本不介意把紙弄得很髒;有的人只用原子筆畫圖,有人用牙刷畫圖;有的人隨身攜帶一本塗鴉本,裡面貼滿了樹葉、廣告紙、撕下來的書頁,隨手畫的圖,還有密密麻麻鬼畫符的字。有的人喜歡畫明信片大小的圖,線條精緻到讓人眼花撩亂。有的人習慣畫一整面牆壁大的圖,好像顏料不用錢一樣大片大片潑上去。有的人這一輩子只用水彩,有的人一張圖就用了剪貼、水彩、壓克力顏料、水粉、鉛筆、原子筆、照片、果實、羽毛、電腦後製等等所有能用不能用的工具都一次用上了。

    我只是規規矩矩地漂漂亮亮地畫圖,但是他們是用圖在把自己內心的世界呈現出來。那樣的感覺就像是,我寫了一篇說理直接,清晰穩重標點端正,還引用課本名句的國立編譯館標準優良作文,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轉頭卻發現隔壁同學根本不按照「起承轉合」的順序寫作,融合新詩小說各種文體的不同結構,流暢又狂野地把各種意象和情感交織在文字當中,讀起來色香味俱全,全身的所有神經都被觸動到。

    「你怎麼想到要這樣畫的?」
    「恩?就覺得這樣會很有趣啊?」

    那樣的衝擊是直接打在靈魂上的。我「會」畫圖,也算畫得出不錯的作品,但是我無法自在感受畫圖最單純的樂趣,也從來沒有體會過什麼叫做用畫圖和創作來舒壓,來表達自我和情緒。我看著同學創作時的眼神,真心羨慕,看得出來他們內心感受到某種精彩,正在傾全力用所有的工具捕捉那個瞬間。

    我很單純的認為,就是我的創造力不如別人吧,所以想不出怎麼結合那麼多的元素來作畫,這點我可以接受。但是我覺得非常遺憾的是,我沒有辦法享受畫圖的樂趣,因為我親眼看見過,可以享受畫圖樂趣的人(不等於他是專業人士),真的是得到一個很重要的寶物,讓他們多了一個表達內心聲音的窗口。

    因為這樣的經歷,我很希望蕃茄可以喜歡畫圖。尤其他個性敏感,我相信如果他能夠有畫筆幫忙,一些無法用言語描述的感受也許可以用圖像的形式抒發,有助於他的情緒穩定。而且因為看見同學作畫時完全不受單一素材的限制,就決定把水彩色鉛筆蠟筆紙膠帶剪刀膠水等等所有的東西都集中在一起,也許可以刺激蕃茄嘗試使用各種素材。

    沒想到,就這樣誤打誤撞讓我找到了當年「你怎麼想到要這樣畫的」問題的答案。

    原來,創意是玩出來的。

    孩子一開始對「什麼可以拿來創作,什麼不可以」是完全沒有概念的,必須靠大人幫忙建立,而大人定下來的規範,往往就這樣決定了孩子探索的空間。

    我的環境幫我定下來的規矩,所謂的畫圖就是「用鉛筆打草稿,然後用彩色鉛筆水彩或者彩色筆好好的上色」。如果當初我有想要用某些比較「奇特」的方法作畫,例如說用衛生紙去吸水彩的顏料,立刻就會被罵「浪費」。如果我塗色故意超出範圍,或者拿起筆就在紙上毫無想法畫線,也會立刻就被認定在「亂畫」而被制止。

    而輪到我當父母的時刻,因為我已經見識過同學各種亂七八糟千奇百怪的創作方式,不管蕃茄拿什麼東西想要用,我都覺得「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就跟他一起試試看。

    沒有被規定過「不准亂畫」的蕃茄,就這樣從只用原子筆,鉛筆,色筆開始,進化到筆和貼紙,筆和紙膠帶和軟木塞,筆和紙膠帶和撕破的色紙,筆和破色紙和棉花球和冰棒棍,一路進化到從我房間拿了木屑就走,覺得那是他正在找的完美素材。

    我站在貼滿畫作的牆壁前,看著他今天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完成,完全看不懂他在幹什麼的狂野作品,覺得快樂。

    孩子,希望這個興趣可以伴你一生。

    ---
    隨文附贈「創意工作站」新活動:「#玩混合素材」例圖請看留言區。
    (「創意工作站」傳送門:https://reurl.cc/a91oy4)

    這個活動可以讓大家體會使用不同素材的樂趣。先拿一支筆在紙上畫出繞來繞去的線條,形成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區域。接下來,一次挑一個區域,用不同的素材把它填滿。可以把所有的區域都填滿,也可以有留白的地方,只要你覺得好看都可以。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可以跟大人一起完成一張圖;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大,可以跟大人各自完成一張,比較看看彼此的創意有什麼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