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房東是公司法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房東是公司法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房東是公司法人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高嘉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房地合一2.0 七月上路 嘉瑜呼籲莫忘囤房稅及 不動產持有稅制改革!✨ 嘉瑜針對台灣高房價、紅單炒作惡習,已經多次質詢、提案修法,而今天立院也在嘉瑜大聲疾呼、朝野的努力下,終於有新進展!但嘉瑜仍認為囤房稅與房地合一稅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抑制房價逐年高漲的瘋狂走勢,不能僅滿足於抑制...
房東是公司法人 在 羅右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17:45:30
【年度唯一機會徵才】 我的秘書特助(全職) 1人 工作地點:桃園中壢區 無房產經驗可、需要有ㄧ定業務經驗、細心重視小細節、做人處世得宜、因應進退、使命必達。 工作說明:協助好生活公司攻佔台灣的市場,下半年順利打下中南部包租市場,立足台灣、征服全球房地產! 額外好處: 這是非常難得的特殊工作,...
房東是公司法人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房地合一2.0 七月上路
嘉瑜呼籲莫忘囤房稅及
不動產持有稅制改革!✨
嘉瑜針對台灣高房價、紅單炒作惡習,已經多次質詢、提案修法,而今天立院也在嘉瑜大聲疾呼、朝野的努力下,終於有新進展!但嘉瑜仍認為囤房稅與房地合一稅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抑制房價逐年高漲的瘋狂走勢,不能僅滿足於抑制短期炒作的現況!
✅「所得稅法部分修正草案」終於在上週(9日)在立法院會三讀通過,自110年7月1日起適用,而本次通過條文重點如下
1)短期套利者課重稅:延長個人短期交易房屋、土地適用之持有期間,持有2年出售房地課45%,持有2年以上、未滿5年出售則課35%。但參與都更及危老重建,於興建房屋完成後取得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第一次移轉且其持有期間在五年以下者,稅率為20%。
2)法人比照個人課稅:公司法人、營利事業依持有期間按差別稅率分開計稅。
3)擴大房地課稅範圍:個人及營利事業交易預售屋及其坐落基地、符合一定條件之股份或出資額,視為房屋、土地交易。
4)土地漲價總數額增設減除上限:營利事業免納所得稅之土地、土地改良物交易損失不得減除。
✅房地合一2.0到位,囤房稅仍遙遙無期?
嘉瑜一直強調囤房稅與房地合一稅雙管齊下,才能落實居住正義,而課徵囤房稅,理由在於囤房稅是持有稅,按每年繳,將會造成大量房屋持有者的長期負擔,進而降低其持有意願,相較於僅作為交易稅的房地合一稅,對於房地產投機與房價的抑制效果更好。
而長遠來看,唯有同時實施房地合一稅與囤房稅,雙管齊下,方能有效增加囤房者的成本,去除囤房動機,進而使房地產價格受到抑制。否則,如果只實施房地合一稅,即使可以降溫炒房,對於控制房價上漲的效果卻可能很有限。
對於台灣高房價,民眾早已怨聲載道的現況,中央不可視而不見!因此,嘉瑜會再持續努力推動囤房稅改革,將居住三箭一一實踐,讓安居樂業不再是夢想。
居住正義質詢影片、新聞連結:
👉20210325內政委員會 【實現居住正義,囤房稅迫在眉睫】https://reurl.cc/jq2gZm
👉20210324財政委員會 【台灣需要囤房稅,不可萬事皆推地方!】https://reurl.cc/v52gRL
👉20210317財政委員會【囤房稅暫緩,政府為房東把關?!】https://reurl.cc/4yO3VK
👉20210316行政院院會質詢【稅改做半套 打房變空談?】https://reurl.cc/V3g59Y
👉【居住正義淪為空談?高嘉瑜:蔡總統的房市3箭全部脫靶】https://reurl.cc/R6gb5g
房東是公司法人 在 呱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一周,有兩件有關居住正義的新聞,一個是中央積極推出各式「打炒房」政策、另一個是柯市長和蔡總統對於社宅一事隔空交火。
要先定義清楚政策目標,才能夠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居住正義」的目標,不是讓大家都能輕鬆住豪宅、也不是讓大家都可以在捷運站旁買房子。這個政策目的是讓所有人都可以用合理、可負擔的價位買(或租)的起房子。
我認為房子本身不該是投資炒作的商品,因為它是所有人都需要的物品和權利。
這個目標乍看之下很難做到,特別是台灣在過去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及土地房屋可以保值的邏輯下,許多投資和金錢不斷湧入房市。許多台商、外商帶著資金回流或進駐台灣、許多人看到房價攀升急於進場的預期心理,也是近期房市過熱的原因。
所以對於許多追求居住正義的代議士和倡議者而言,看到近期政府終於出手,也不禁鬆一口氣。
由於針對法人和自然人,不限區域的限制貸款和無寬限期,確實會讓投資客基於自備款上升、後期還款利息增加,讓獲利空間變低而打消炒房念頭,預售屋紅單是有可能受到影響而降低許多;實價登錄三法(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和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正、以及預售屋納管等,可以看到交易和報稅透明、法律漏洞補齊等嘗試。
近期央行、行政院的種種政策及修法,可以看到政府的決心,我也給予肯定,來的遲總比不到好。地方議員的權限能做的有限,但只要中央可以落實承諾,檢討囤房稅率和針對法人購屋有更多限制,那地方上可以使用的打房手段也就變多了。
從這些政策手段可以看的出來,達成居住正義的管道是多元的,但每一個手段都用上的話,會離目標更近。
另一方面,社宅的興建則是我從上任前就追蹤至今的政策,每次質詢我都有問及相關問題,至現場工地和完工的社宅會勘、視察也都沒少過,這一塊就真的是地方做得多、中央後來才準備居上的政策。
截至目前為止,中央政策目標的12萬戶的社宅,已完成或規劃中的4萬戶,都是由地方完成的;8萬戶的包租代管,也僅累計完成1萬2千戶左右,是否真的能如期完成,還是讓人懷疑。
雖然中央打算在明年推出自建的1萬5千戶社宅,但我深知興建社宅的挑戰,也希望住都中心和地方可以保持相當的溝通、增加地方的參與、並汲取地方的經驗。而如果要增加興建社宅的效率,以市議員的角度出發,我希望中央盡速核定北市社宅管理行政法人的需求,以及針對住宅法等相關法規修法,讓社宅等公有土地可以減免國有土地租金、以及更多的租稅優惠。
和前幾天發文的概念相同,我認為無論是中央或地方興建經營的社宅,應該當成是政府社會福利支出的一環,永續的經營有其必要,但不能用「自償」的邏輯去思考,我們應該要想的是,正如同政府許多透過稅收才能達到的公共財一樣(各式津貼、警消等公共服務),社宅也理應是其中一項;可以透過針對不同收入的租客來調整租金,來達到部分自償,但追求社宅百分之百的自償、甚至期望政府無需支出任何一毛錢,出發點根本就錯了。
居住正義,政府可以做的很多,中央地方應該攜手合作,從供給面興建社宅、提供租金補貼、修法讓房東出面繳稅納稅,從需求面減少炒作投機,讓建商快速脫手、減少觀望和囤房等,多管齊下才能讓政策目標達成。
最後,除了政府的努力外,民間組織的倡議也相當重要,我們相當需要像崔媽媽基金會及OURs都市改革組織這樣的組織,我也支持他們所推出的「天龍房屋」募資案,用一個實體店面,讓一般民眾更容易獲得租屋資訊;也讓居住正義的法案,可以持續在國會和地方議會有所斬獲。希望跟我一樣支持囤房稅繼續三讀通過、租屋黑市可以透明揭露的你,可以一起支持NGO的倡議行動: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CelestialDradonsHouse
房東是公司法人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日本網友古賀潤分享他於1999年11月在臺北東區頂好廣場香檳大廈2樓的「淘兒音樂城」拍攝的照片,乃十分珍貴的影像紀錄。
這家淘兒音樂城是昔日 Tower Records 在臺灣開設的三家分店裡位於臺北東區香檳大廈的「東淘」,另外兩家是西門町紅樓前面的「西淘」和士林夜市金雞廣場裡的「雞淘」。
香檳大廈位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75號,由太平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民強與頂好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巧珍共同起造,林良鴻設計,1969年3月6日開工,1970年9月10日竣工,工程造價約新台幣2,928萬元,為一棟12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
由林良鴻設計的香檳大廈,緊臨台北市忠孝東路邊的一個三角形都市開放空間(原為河川加蓋之計劃道路,後變更為綠地),其實體設計的手法似著眼於負空間之界定,比方連續如長龍般的造型,可為廣場型的空地提供一個尺度相當的背景,而連續的柱廊更可為負空間的人群活動增添活力;其他如陽台單元之實體斜角挖空的「造型手法」,以及單元重複所造成的韻律感,乃至於利於植栽的陽台設計,在在都顯示香檳大廈這座早期的十層公寓,在集合住宅以及區域性商業中心的功能之外,更扮演著烘托都市空間的積極角色,是臺北市區難得的多元都市建築。
註:在建築設計中,空間可以簡單的區分成「正空間」與「負空間」兩個種類。如果放置物體在一個空白的空間中,可以圍塑出形狀時,這個被圍塑出來的形狀稱為正空間,如果沒有辦法圍塑出形狀,則把該空間定義為負空間。正空間和負空間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建築設計裡,常傾向經過、穿梭於負空間後,在正空間停留;負空間有著移動、流體、驅趕的屬性,而正空間則有著固定、固體、穩定的感覺。
淘兒音樂城是我逛過的唱片行裡,第一家可以在店裡用耳機欣賞CD唱片內容的唱片行,因此令我印象深刻。
同場加映:1999年11月拍攝的「西淘」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photos/a.10154478846129531/10158181044664531/
【關於 淘兒音樂城】
淘兒音樂城原名 Tower Records,是一家來自美國的連鎖唱片行,曾經在世界各地開設許多分店,宣傳口號是「No Music, No Life.」(沒有音樂就沒有生活)。
1960年,美國人羅素所羅門(Russell Solomon)在美國加州沙加緬度創立了第一家 Tower Records,就開在他的父親於1939開設的電影院「Tower Theatre」裡的藥房內(我記得小時候許多唱片行都是和藥房共用店面),因此唱片行便與戲院同名。
1970年,Tower Records 在好萊塢(Hollywood)開店。
1980年,Tower Records 在日本札幌開設第一家海外分店,並開始在世界各國開店,其鼎盛時期曾在加拿大、英國、日本、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愛爾蘭、以色列、阿聯、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阿根廷等地都設有分店,而在美國境內最多曾有89家分店,由美國企業 MTS 公司營運。
然而進入21世紀,數位音樂出現之後,唱片銷售數量快速地下滑。2002年,MTS 公司賣出了其日本法人。2006年8月20日,MTS 公司申請破產,美國境內的分店全部結束營業,但仍有網路商店存在,至於海外分店則仍繼續營業;日本的分店由日本的 Tower Records 公司(タワーレコード株式会社)接手營運,而成為日本最大規模的連鎖唱片行,共有82家分店。
1992年,Tower Records 在台灣開設分店,名為「淘兒音樂城」,曾經在台北市開了三家分店,一家位在忠孝東路四段頂好廣場香檳大廈2樓,暱稱「東淘」,另一家位在西門町紅樓旁,暱稱「西淘」,還有一家則是位在士林夜市金雞廣場,暱稱「雞淘」(因房東產權問題,這家的存在時間最短)。2003年11月,Tower Records 完全退出台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