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產品中有6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談一談「徒弟」和「老師」或「師父」之間的互動,不是從理論的闡述,而是傾向於故事的模式談一談我的感受。 話說當年我前去香港修行,那時跟的師父,嚴格來說,我們每天同門與師父都沒有交流的,我們全部人的近乎沒有互動,我吃過早餐後(後來在在佛堂吃早午餐了),上到佛堂,在自己的位置不是念咒就是靜坐,整個佛堂雖...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將放棄 #疫苗 專利,難道世界有救了嗎?以資本主義起家的美國會這麼好心?覺青們紛紛說 #台積電 不會離開台灣的,我們那麼好!真是如此喔?還是覺青又被自己騙了?然後還有談談 #媒體滲透 ,談談 #美中對抗 ...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有故事的旅人 X 晞。觀影記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魔女慧慧?·占卜師?·療癒師?·通靈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MillyQ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Kitling_ 雀斑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有故事的旅人 X 晞。觀影記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1:37:50
【六年前六年後】 2015年,是我人生的轉捩點,總覺得那一年開始,人生徹底逆轉了,有好也有壞,就是太難忘的一年。 那年我意外遇上官司纏身,那或許是人生最困局時間之一,卻在那個極低潮時期,去趟巴爾幹半島的長旅行,那是我在澳洲Working Holiday以後,第一趟Backpacking長旅行,開...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魔女慧慧?·占卜師?·療癒師?·通靈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8:03:15
8月22日藍月集體療癒報告🌕 這次比較多感受到的是大家的身體狀況 其實我們每一個身體狀況都是向我們所發出的提示警號 千萬不要忽略了身體給你的signal! 首先在肩膊的位置會感覺到大家比較崩緊以及攰 放下你手上嘅電子產品 與自己嘅身體好好相處 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忽略了我們跟自己相處的時候 然後...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MillyQ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0:52:27
Cool place, cool night, cool vibes, and my cool #MarshallModeII !! Am I gonna be a cool mom in the near future😎🖤? / 懷孕期間,因為各種身體不適造成的身體跟心理壓力,很感謝我身旁的許先生...
-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1 21:33:20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將放棄 #疫苗 專利,難道世界有救了嗎?以資本主義起家的美國會這麼好心?覺青們紛紛說 #台積電 不會離開台灣的,我們那麼好!真是如此喔?還是覺青又被自己騙了?然後還有談談 #媒體滲透 ,談談 #美中對抗 !
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放棄新冠疫苗的專利,導致各國的疫苗股重挫!我也跟著高興了一下,但是怎麼有很多人不贊成,甚至說這是一個空包彈呢?根據Hknet的報導:【美國早前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的專利限制,希望增加全球疫苗生產量,早日遏止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建議需待WTO成員國投票贊成通過,才能落實推行。但德國表明,豁免新冠疫苗專利限制會降低藥廠日後研發疫苗的意欲,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意的泉源必須好好保護。
德國政府發言人周四(6日)表示,專利不是疫苗產量不足主因,生產力不足及高標準品質要求才是阻礙提高供應的原因,並強調知識產權是創意的泉源,必須要好好保護。發言人亦相信,多間生產疫苗的藥廠正與伙伴積極合作以提高生產能力,若豁免新冠疫苗專利限制會降低藥廠日後研發疫苗的意欲,因此反對美國提出的建議。】這到底只是一場公關戰,還是真心想要幫忙全世界呢?
另外,紐約時報這次有兩個議題值得討論:
一個是PETER BEINART所寫的投書,標題是【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魯莽而危險】,內文提到了幾個關鍵,簡單來說就是拜登是不是要取消美中的戰略模糊,甚至進而危及一個中國的政策,【媒體對拜登總統外交政策的報導往往集中在他從阿富汗撤軍、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態度以及同伊朗談判的努力上。但事實證明,這些行動的影響可能都比不上拜登為同台灣建立官方關係而採取的那些低調、漸進的舉措。因為只有他的對台政策才會在實際上增加世界大戰的風險。他的做法是在推翻一個40多年來一直讓美國、台灣和世界獲益的外交假象。1978年,美國在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時同意假裝只有「一個中國」。這種安排是荒謬的:台灣過去是、現在也是一個實際上獨立的國家。】你知道紐約時報一向討厭川普,比較支持拜登政權,但為何這個時候會跳出來強調拜登的政策對全球的安危有威脅性?難道是拜登的政策真的走向放棄戰略模糊?還是這只是一個大戰略改變前的討論前戲,最後會有新的定案的外交政策出現?
另外,阿亮在幾周前這裡討論過,CGTN是中方持續擴展媒體影響力的一個戰術,但並不是很成功,因為中方並沒有根深柢固的了解西方文化,這些媒體都只是用他們的語言說話,但沒有用他們的方式說話。結果紐約時報後來剛好就出了接續的報導根據Ben Smith在紐約時報的專題指出:【中國政府的宣傳報紙《中國日報》不但以英文發行,還有了塞爾維亞語版本。一位菲律賓記者估計,菲律賓新聞專線中超過一半的報導來自中國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一家肯亞媒體集團從中國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後來解僱了一位專欄作家,他寫了中國鎮壓維吾爾人的文章。秘魯的記者在社群媒體上受到好鬥的中國政府官員的強烈批評。
在每個國家,這看上去像是一個奇怪的局部現象,但綜合起來看,像是一個龐大的拼湊而成的戰略,以創造一個像BBC和CNN等媒體主導的全球新聞媒體的替代選擇,並將中國資金、權力和視角輸入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的媒體中。
但是這項研究提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中國計劃如何利用這個新權力?】
今年台灣外銷對岸的出口占比再創新高,根據BBC今年的報導:【根據資料,2020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951億美元增加了14%。出口最大宗的仍是「電子零組件」,增加了20%左右,達207.6 億美元,特別集中於積體電路(集成電路),譬如晶片(芯片)產品等等。緊接在後的是「資通與視聽產品」增加了 58.4 億美元(增加15.1%),之後則是光學器材增 加了2.5 億美元(增加2.4%)。】但是偏偏覺青跟執政黨把這解釋成中國超級需要台灣,簡直沒有台灣不行!身為耶魯大學馮迪索的郭正亮看得下去這種現實扭曲力場嗎?
最後,最令人震驚的是,在吳子嘉董事長的洩密之下,我們才回想起多年前阻止了第一次民進黨黑道大舉入黨潮,險些丟掉了小命的竟然是郭正亮!難怪他後來都去演玩命關頭飆車了沒有再繼續阻擋黑道入黨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郭正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09:47:13育有一子一女的Anda於2014年確診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後,2016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體面臨巨變,她心情被受打擊可想言之,更甚者,她更要面對家中只有數歲大的子女,「醫生話畀我聽嗰下我都接受唔到」,Anda憂心指如何可以將自己接受不了的事告訴子女。
Anda的子女中,女兒更是「癡身」,會是想時時刻刻「癡」在媽媽身旁,這令本身要接受治療而身心俱疲的Anda更是矛盾,「每當自己一個人靜落嚟嗰陣,就會諗起自己嘅病情,跟住就會喊,經常都會覺得自己唔喺度,腦海經常都有呢啲畫面,但喺仔女面前要扮無事」,因為Anda認為子女年紀尚小,覺得不宜將自己病情告訴他們,因此在他們面前隻字不提自己患病。
可是小朋友的觀察力超乎想像,那時是Anda病發的時候,女兒也似乎察覺了媽媽有異樣,「有時同朋友去生日會,係件好開心嘅事,佢都話佢好想去,但佢去完之後就會話,『點解會用咗呢啲時間去同朋友玩呢』,佢話如果可以嘅話,『我會想多啲時間陪你』,我唔知點解小朋友會唔想去玩,喺呢個年紀用嚟陪媽媽,我就開始觀察佢,覺得佢有啲奇怪。」
Anda說女兒有時間中會問我些有關生死的問題,「譬如『媽媽你話人死咗會上天堂,你上咗天堂,仲可唔可以同我傾偈呀?又或者你可唔可以帶埋我去天堂呀?』我話人死咗先去天堂,我都唔知幾時會上天堂,如果我上咗天堂,你仲會有爸爸、有細佬、有其他親人,你都要好好生活,她就同我講,『唔啦,你死咗我自己喺度都無意思,我想同你一齊去天堂。』」
女兒的反應令Anda覺得太誇張,「佢(女兒)夜晚會喊,話會發夢,其實我陪咗佢好多晚,我都嘗試用自己嘅方法疏導她嘅情緒,睇吓佢咩事,發覺佢唔會話我知係咩事,淨係識得喊。」
Anda坦言那時不懂處理女兒的情緒,「每一晚你見到自己個女為自己身體狀況喺度喊,其實好很難受,嗰一刻其實我都好想喊,但我要好積極,我唔想畀負面情緒佢」,因此Anda成為一個嚴厲的母親,有時會責罵女兒,其實只時希望對方可以在自己在生時學會獨立,但女兒只是小學生,「依家諗返起佢都好無辜。」
Anda之前都參加過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活動,覺得他們幫到患癌的家庭,就向基金會下協助兒童的彩虹會求助,及後女兒獲安排藝術治療課程,Anda同時也獲輔導。
註冊藝術治療師海琳解釋指,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的獨特性在藝術創作方面,因為小朋友未懂說話時,已經可以塗畫,所以他們未表達到事情時可以繪畫輔助,加上治療師會邀請小朋友表達創作內容,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因而加強。
海琳續指,治療過程與父母的溝通和相處很重要,因為他們處理到小朋友所表達的焦慮等情緒時,也可幫助小朋友與家長溝通,從而在家庭的層面上也可以處理問題。
Anda指女兒很喜歡畫畫,卻沒想過藝術治療可以幫到女兒,「原來真係投其所好,因為佢係有啲慢熱,未必容易同人傾到自己內心世界。」Anda透過藝術治療師,得悉女兒原來知道自己有很嚴重的病,雖然她不知道是甚麼,但知道是有機會會死亡的病。
Anda坦言那一刻自己才開始醒,因為她以為女兒一直都不知道患病,在她知道同時,自己又沒解釋清楚,令女兒覺得自己很快會離世,但其實情況未到如此惡劣,所以令她內心積壓了很多恐懼。
Anda接受輔導員建議跟女兒坦白病情,「其實佢哋可能只係小學五年班,已經察覺到身邊很多嘢轉變緊。」女兒清楚母親病情後,情緒有所好轉,令Anda如釋重負,「我覺得好開心,佢會好關心我嘅病情,但又唔會好似以前咁負面,而係積極咁看待。」
更令Anda窩心的是,女兒在接受藝術治療起,就已經會每晚製作小手工為自己打氣,現在更變成她的一個習慣,至今仍在繼續,Anda估計女兒為自己製作了約200份作品,「其實佢都幾犀利,可以一直維持咁做。」
Anda現時定期服藥控制病情,她的願望當然是身體健康,但也把女兒記在心上,「媽咪梗係最最希望見到個女大學畢業,之後結婚生仔,但如果喺呢刻,我見到佢她大學畢業已經好開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的彩虹會旨在協助5-17歲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及青少年。彩虹會的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和社工等專業團隊,可擔當患癌人士和孩子的溝通橋樑,紓緩孩子的憂慮。 -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Kitling_ 雀斑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20 21:00:12*ᴛʜɪs ᴠɪᴅᴇᴏ ɪs ᴅɪʀᴇᴄᴛᴇᴅ ᴀɴᴅ ᴇᴅɪᴛᴇᴅ ʙʏ ᴋɪᴛʟɪɴɢ_*
合作邀約 :? kitling@pressplay.cc
另一條合作影片:
【頭盔】揭露YouTuber接業配內幕!!?真的好好賺嗎?!業配流程是怎樣? Ft. @Kitling_ 雀斑妹|RedisPol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7WHO5dDFyg&ab_channel=RedisPolly
【????起酒杯?】是我已經想了一段時間想要做的系列,希望跟不同嘉賓聊不同的話題,為大家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帶來一點陪伴、安慰或想法?
第一集來聊的是關於當Youtuber的~是我們作為影片創作者的小小分享,但當然不是絕對的答案,從來沒有人可以用一句說話、一段文字就去判定你適不適合這個行業,大家當作參考也好、飯後娛樂也好。希望這條影片可以為你們帶來丁點啟發❤️
2:26 成為YouTuber的心路歷程
4:25 我們認為YouTuber要有的特質?
9:50 當YouTuber跟我們預想的一樣嗎?
13:48 該如何起步?
18:09 當YouTuber的困難及影響?
22:00 當YouTuber有好處嗎?
EP1:你適合當YouTuber嗎? (嘉賓 @RedisPolly )
~ ○( º ㉦ º )○ ~ ○( º ㉦ º )○ ~ ○( º ㉦ º )○ ~ ○( º ㉦ º )○ ~
????????? :
@Kitling_
▴https://www.instagram.com/kitling_/
@polly.cpl
▴https://www.instagram.com/polly.cpl/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談一談「徒弟」和「老師」或「師父」之間的互動,不是從理論的闡述,而是傾向於故事的模式談一談我的感受。
話說當年我前去香港修行,那時跟的師父,嚴格來說,我們每天同門與師父都沒有交流的,我們全部人的近乎沒有互動,我吃過早餐後(後來在在佛堂吃早午餐了),上到佛堂,在自己的位置不是念咒就是靜坐,整個佛堂雖然至有僅僅3-6人常來,不過全程我們都不交流的,也沒什麼談話,因爲一交談就會被訓話。
所以我們這幾位都是到了之後,就在自己的位置打坐唸咒,佛堂沒書,要看書回家看,這裏都是打坐唸咒的。
我傾向於打坐比較多,累了就做大禮拜,然後唸咒一陣,就繼續打坐。
如果要我每半年做一次總結的話,我不懂自己的「氣習」,「脾氣」,「性格」有沒有改變,人事問題有沒有長進(懂得處理人事與否,或者懂得與人相處否),我是全然不知道的。
我的意思是這樣的,如果說修儒家,中庸中庸,你的中和功夫用在怎樣的關係就會展現怎樣的變化,如用在父子關係上,互動時的靜時致中動時致和,能不能用到仁孝,有互動 情緒纔會變,沒互動,大家都不交流,我無法判斷……
唯一問的是,僅僅限於我的心會不會靜下來,有沒有入定這個身心問題罷了。
當然,這樣全天候磨練,坐得比較久的功夫,那時候還是鍛鍊回來的,譬如當年的高峯期,我是可以雙盤三個小時的,呵呵不是指入定三個小時,包括雙盤看書看電影是可以耐得住三個小時。
這個耐力是有的。
至於說,我的見地智慧有沒有提升呢?
用今天的角度來判斷,我是沒有任何長進的,意思就是三年是有盤腿坐得久,但是見地是完全沒有提升,智慧是沒有提升的。
怎樣提升呢?
師父不太鼓勵多閱讀,有時候我在家閱讀時間太久了,耽擱了,回到佛堂也會被罵。
我們唯一有談話比較多的,就是去到師公哪裏,在哪裏也不會像跟博學和尚相處一樣,會有腦洞大開的體驗,意思就是說,每隔兩個月相見,我都沒有因爲見面而增值腦袋,因爲我們見面都是僅僅談論是非,如盧勝彥找他,送了一疊美金給他,然後就拿那疊美金給我們看,如是云云。
話說有一次在佛堂,有一位師兄問起靜坐某些境界的問題,當「師父」回答了,那位徒弟再問下去,我的記憶是隻要一旦問了兩個問題,就會開始被罵,然後下一句就是你懂不懂得敬師重法實修?
那段時間,老實說,真有不太敢問的心裏反應,因爲你不懂自己問了之後會不會被罵,然後很自然想將自己的問題暫時給牙下去,什麼都不問是最安全,然後再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解釋,還是敬師重法實修最重要。
寫到這裏,我必須要說一說,當年南懷瑾先生寫了一首詩,給了馬一浮和袁煥仙看,袁老就罵說:這種還叫做寫詩嗎?
一直以來,南懷瑾老先生都有說過自己少年是很「自信」的,結果袁老當衆說他,這樣還是寫詩嗎?
要求南老回去讀一百次《伯夷叔齊列傳》,這文章南老說自己在小時候就讀過了,心裏雖然不服氣,不過還是回去被逼翻閱重讀,重讀之後,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奧祕的地方,現在發現了許多奧祕和厲害的地方。
對我來說,只要學過權謀心戰狼性,能多讀六家評述和伯夷叔齊,你會看到很多銷售和說話的藝術含金量在裏面的。
南老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說,他的老師是有一邊修改他的氣習,同時又提升他見地的兩把刷子,一刀下去,兩邊修改和提升都做到了。
我不是說要像袁老這樣當衆罵學生那個學生就能提升,我們可以從維摩叢書看到袁老寫給他學生每一封信看到徒弟的習性的。
當衆罵不是重點,關鍵時刻是師父推一下,然後拉一把的提升法,如果把會罵和教訓,那根本不是好老師。
切勿把手指當明月。
一個眼明手快的好師父,即便你不是跟他生活在一起,如果他跟你丟了一些勁爆的資訊給你,或者平平無奇的資訊給你,他就是有辦法從你看到這個資訊的迴應和提問當中,看到「你到了哪裏」,然後決定用拉一把,或者推一下,才能做到提升的。
不過,這種提升,還得做徒弟的看得懂,然後接得到。
用南老做例子,如果袁老罵了之後,南老沒有回去再翻閱的話,南老也未必發現其中奧祕——再說,南老雖然不服氣,不過肯翻閱 也算得上是接得住,他是先接得住(肯去接),然後纔看得懂。
至於很多人,他會罵,但是未必會給你一個方向的,如果沒有給任何方向,被罵的人一定是糊糊塗塗的。
即便我跟博學和尚,博學和尚是不會怎麼罵人的,但是,博學和尚也是會先推薦你讀一本書,然後什麼都不說破,就看你給出什麼迴應,他是可以從你的迴應當中,馬上知道該推你入更深一點的水,還是拉你去更高的地方。
我在教李小魔方塊時,每次李小都會問很多爲什麼,她學魔方塊的個性是跟李子完全不一樣的,李小偶爾會挑出一兩個爲什麼我不可以這樣對著這一面執行這個步驟方程式來做呢?
我是被問到沒有話好說的,當然,我曾經試過想說:「學魔方塊,你不必問這麼多爲什麼,直接跟着方程式模仿就對了」
我是想過這樣來教訓李小的,但是我還是忍住了,我是這樣說的,你等等,將魔方塊交給爸爸,爸爸試一試不對着這個面向來做一個方程式,直到我自己也用李小想對著的面向去做,成功做到了,我才教李小。
我可以選擇罵李小,只要跟着做就對了,問題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李子學,他可以用這個模式學會六面六方塊,我逼李小用相同的面向他就未必學得好。
有時候我們得想想,做教的那位,或者想教的那位,難道就只有一個板斧?
或者罵的方式 或者施壓的方向是,你跟着做就對了嗎?
師父關心的應該不是逼和聽不聽話,更多的時候是你知道什麼時候用推一把,什麼時候拉一把嗎?
徒弟有時候又得更關心,我有沒有好好接得住呢?
照片的牢騷是如下:
#人都在銳變之中
#一個樂高背後隱藏了李子許多故事和想象力
#我問李子爲什麼這個樂高是這樣不那樣
#李子總說得出一個道理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藍橘子10歲生日】
十年前的今日,凌晨2點,我寫了第一個故事。
那個年代,香港網絡小說興起,有幾套作品改編成電影,帶動起整個氣氛,每年書展都有幾十本新書,幾十個新作者出版。各大出版社去「高登討論區」搶人,我也是幸運地被拾回來的。
又過了幾年,歡樂時光過得特別快,熱潮冷卻下來,我也被現實這個鬧鐘從魔幻的夢境喚回現實。
醒了怎麼辦?乖乖工作吧,做夢也會餓,覺悟到「作家」只能當興趣或夢想。
熱潮冷卻,沒錢賺了,很多作者都被出版社拋棄。
《沙丘》中鄧肯有一句說話非常深刻:「夢境創造故事,但所有重要的事只在清醒時發生。」
香港是文化沙漠、紙品出版是夕陽工業、做作家會乞食、做出版會破產,這堆冷嘲熱諷聽過不下百次。
如果你認命,就會是真話。但只要成功改變,以上就變成謊言。
改變生態,由自己開始,至少我要靠作品養活自己。
2016年,我住在旺角的劏房,樓下是行人專用區,每星期六、日有大媽唱歌。每晚半夜我都會帶狗狗散步,在深夜的旺角漫步,好好整理思緒。
2017年,我全職寫作,但只是靠KOL的身份以廣告收入維生,我什麼工作都會接,廣告、漫畫、劇集、電影劇本什麼都寫…周遭所發生的一切,都成為我創作的養分。
所以我的名片,職位是文字雜工。
我不滿足於此,因為我的目標是靠自己的作品維生。於是在2018年,與幾個作者朋友成立出版社,自己印刷,自己擺書展,自己寄書,只放網店不放書店。
部分商場每年秋季特價都會舉辦小型書展,因為我們沒放書店所以沒法參加,但沒關係~我們不斷有跟小市集合作,增加銷售量。Patreon的收入幾乎全都拿去投放在出版和每年書展的洗費。
訂閱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Bluegodzi
做開荒牛有風險,但路被踩平了,其他人便會更容易走。
2018年,我擁有自己的家庭,靠作品成功養活自己,養車養樓養狗。我想證明給所有人,做作家不會乞食,希望大家都放心投入這個世界。
有很多新作者都會Inbox我,問關於寫作、關於出版的問題,的確香港沒有一條明確的路,大家都是撞出來的。
所以2019年決定開辦創作課程,我不能保證學會了就能成功,但我會教你避開失敗,少走一些冤枉路。
可惜課程疫情停辦,今年8月重開,本來只打算開一班,結果四班都爆滿,9月也爆了。
10月會走入校園,自己也要趕小說,所以會縮減至兩班,所以一直沒有公開招生,有興趣的可以Inbox我。
課程內容:
•長篇短篇小說劇情方程式
•立體角色人物設定
•網絡創作秘訣
•日常靈感轉化
•出版小說注意事項:印刷成本、紙質、編輯、design
課程:共3堂,每堂2小時
時間:
逢星期一(8~10PM)*實體課
逢星期三(8~10PM)*網上Zoom課程
地點:旺角
*完成後將有証書頒贈
有興趣的可以Inbox我。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有一個相熟的司機。
他為人友善、準時、有禮貌,最重要駕車技術好,偶然睡得太晚將要遲到之際,都是靠他救命,也確是每次都準時到達。
「到站!」
時間剛剛好。
「麻煩了你司機大哥!」
大概斷斷續續一年吧,我們開始熟稔起來。
直到有一天,我如常快遲到時,召了他來,上車時卻看見後座有一男人坐在一旁,旁邊有一袋外賣盒。
「司機⋯⋯」
「喔,不用理會他,上來吧,不是遲到嗎?」
他說得對,我沒有想太多,便跳上車。
過程之中,那個男人也沒有說什麼話,一直靜靜坐在我的側邊,氣氛是有點尷尬,不過幸好司機打開播收音機,放些新聞,例如什麼大台女明星結婚、昨日將軍澳有人失蹤、香港奧運再拿一金、拳擊比賽之類。
我想,他大概是司機的朋友,坐一趟順風車吧,雖然奇怪,但礙於我跟司機的友情,他說不用理會,我也不好說什麼。
又是一天,我如常召的士,還是那個男人坐在同一個位置。
應該又是坐順風車吧,我這次沒有多理會,如常到達、下車。
直到第三次遇見這個男人,我好好奇一問。
這個男人穿白色的衣服,素色的長褲,沉默不言,只望着窗外的風景,鮮有會跟司機說話。
我猜想,他遊車河是因為沒有工作。
「好像時時都看見你喔。」我打開話題,好奇一問。
「嗯啊,沒事幹嘛。」
「你都不下車?」
「為什麼要下車。」
「你沒有目的地嗎?」
「你有嗎?」
「我有,將軍澳中心,我要上班。」
「然後呢?」
「然後回家。」
「然後呢?」
「當然再上班。」我回答,心想這個男子怎麼如此奇怪。
「那你其實跟我一樣啊,都是沒有目的地。」
我怎會是沒有目的地呢?
「大家都沒有目的地啊,你看,街上每一個人都營營役役,日復一日地生活,好像很有方向和目標,其實他們都是無意識地重複,不知如何是活着,他們只是假裝有目的地而已。這樣的我,跟他們有什麼分別。」
一言驚醒夢中人!我聽到這番話,才驚覺他是一個智者呢!
對啊,我仿似生活,其實只是生存,我跟他一樣也是一個沒有目的地的人啊,我為自己曾經鄙視過他而內疚。
「你說得真對。」我說:「這就是你不下車的原因。」
就像接輿、桑扈這些怪人做怪事,其實是一種行為藝術,他不下車是對這個人生的控訴,那一刻,我覺得他是一個現代哲學家。
這時,司機插話:「先生,你用的是什麼新式耳機啊?」
「耳機?」
「對啊,看你跟別人談電話談得高興,是有什麼新型的藍芽耳機嗎?我看不到呢。」
「我不是跟人談電話,是跟你車上的朋友呢。」
「朋友?」
「坐在我旁邊的。」
我指着不下車的男人,他微微一笑地望着我,眼神令我心寒。
「很快你跟我一樣。」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這時,司機回應:「車上,沒有人啊。」
「那⋯⋯我看到的是⋯⋯」
「你看得見他嗎?真是麻煩了。」
車子頓時轉駛入郊區。
我再望回先前的座位,已經空無一人,全身慄寒。
我忽然記起,幾日前廣播的失蹤新聞。
「看來,也不能讓你逃了。」
「⋯⋯」
車子停在一個空無一人的地方,他轉身『禮貌地』說:
「到站了。」
#文字 #西樓月如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