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做一件事的毅力和動力真的是需要培養和自我激勵的,當你用心做小事,很多很多小事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事哦!
-
(腦袋的想法劈裡啪啦跑出來,文長挑自己有興趣的看,我寫完也是耗盡腦力跟體力😂)
年後又有一個月沒有好好寫東西了,常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好像沒有做什麼,但回頭看了日曆上記錄下的行程,原來我也是做了...
持續做一件事的毅力和動力真的是需要培養和自我激勵的,當你用心做小事,很多很多小事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事哦!
-
(腦袋的想法劈裡啪啦跑出來,文長挑自己有興趣的看,我寫完也是耗盡腦力跟體力😂)
年後又有一個月沒有好好寫東西了,常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好像沒有做什麼,但回頭看了日曆上記錄下的行程,原來我也是做了很多事情,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做了一些平常不會做、之前做過卻沒有完成、想了很久一直沒去做的事情,都讓我心裡感到很滿足,我也想跟大家分享這段時間我累積起來的一些小改變和我正持續在做的小事情。
-讓每天叫你起床的是明確且你所期待的任務
工作之後每一個月都會有飛行勤務班表,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謄寫在桌曆上,這一年多來幾乎沒有什麼班,桌曆上一片空白,更多的是生活日常,因此從去年下半年我開始將自己的行程記錄在google日曆上,用不同的顏色區別工作或是生活各方面,我還是很喜歡手寫的感覺,便會把很多大大小小的待辦事項寫在筆記本裡面,這是每一天睡前的任務,一天結束之前再來review,在完成的事情前面打上勾勾,延遲未完成就追蹤它。我發現當自己這麼做的時候,明天都有動力起床去完成自己所設定的事情,做好一天的時間管理和計畫,也不再焦慮心慌時間被自己渾渾噩噩的浪費掉了。
-一段時間就來場斷捨離維持生活空間和心靈的秩序
疫情之後收入銳減了很多,開始檢討了自己的消費習慣和金錢的運用,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添購新的衣物了,過了一年要換季發現有幾件褲子和襪子鬆了,走幾步要一直提褲子拉襪子,整理出來放在一邊後,還是捨不得我從國外帶回來一直被我稱之為愛襪的幾雙卡通襪子(細菌人/麵包超人/熊本熊),想想我必須承認他們有一定使用的年限,不是抱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而是他們也陪伴、被我愛惜那麼長一段時間了,這樣好像就足夠了,於是我感謝向他們說再見了。另一部分,也再次捨棄掉那些不適合、許久未穿的衣物,讓衣櫃和生活環境空出來,找到更適合現在自己的風格,開始精簡有效的去添置。
-找尋替代方案來滿足我的讀書慾
愛看書的我,自從上次搬宿舍,割捨掉很多書只留下我會想再看第二次的書或有助益的書,其他都便宜發賣給同事讓下一位主人好好愛它。而後我就決定少購買實體書,但也不是改看電子書,而是去附近的圖書館預約想看、有興趣書來看,除了最新的書沒有之外,這是一個不浪費不囤書又能夠滿足我想閱讀的一個替代方式。
-讓自己隨時都有專注下來的能力
能在這資訊那麼洶湧爆炸的時代裡,讓自己隨時都能保持心靈的穩定和專注的精神,真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我會在狀況許可之下,打開音樂平台,播著適合當時心情的旋律,讓自己沉靜下來。譬如我需要專心寫文章或看書的時候就必須要聽點輕柔的reading soundtrack,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就會播上morning coffee,睡前就會放個sleep piano讓自己放鬆下來準備去休息了。當能夠有能力調節自己的狀態收放自如,就做回自己的主人,能夠適當的遠離或隔絕外在太多的刺激所產生的影響和牽動了。
-打造屬於自己的資料庫
我是一個腦袋思緒想法轉很快的人,有時睡前想到覺得起床之後還會記得,但幾乎沒有一次記得,於是我開始寫下各種清單,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想做什麼,把喜歡的東西、商店、想做的計畫分門別類的組織記錄起來,將所有需要的東西都整合在一起,蒐集到的資料和推行的進程就編輯進去,打造一個屬於我自己的資料庫。因為知道自己天馬行空容易放在腦袋裡想,列出清單增加印象也有目標可循,時時提醒自己去實踐它。這也能讓我改掉囤資訊的壞習慣,以前看到喜歡想看的文章、好玩好吃的點跟資訊,就收進清單裡,覺得自己之後會去看,答案是不會,但又捨不得全部刪掉,覺得可能用得上,不如只給自己需要的、專注在自己身上,擷取對自己真正需要、適合的資訊,形塑出自己想要成為的形狀及看待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觀點。
-看見自己擴大舒適圈的成果
之前我總覺得做很多事情都很受到限制、綁手綁腳的甚至心裡有所牽掛,總是為別人著想或想著別人怎麼看待我,因此很畏懼去突破、嘗試、堅持自己想做的事。心態轉變寫下今年的目標之後,我便在備忘錄裡記下自己的突破清單,附上時間、做了什麼、和誰及照片,每做一件特別或突破的事我便會打開記上一筆,當我往回看看之前所做的事情,心裡就會出現哇!很棒這樣的聲音,臉上也有大大的笑容,覺得自己一點一點的在轉變,變得勇敢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為在擴大的舒適圈的自己感到驕傲。
你也能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小魔法,一點一滴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形狀,看見更大更堅定自己。
#你也有能力編織自己的夢想
成大圖書館資料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成功促使近九成大學改善論文授權流程
#博碩士論文不是商品
#學術成果全民共享
去年12月30日,我曾舉辦 #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記者會(詳見:https://reurl.cc/bzM0Vl ),與立法委員 莊競程、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及多位學者、學生一同呼籲 #學術論文不應被商品化、#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而 #碩博士論文公開授權率過低,就是其中一個需要立刻解決的重要問題。
但這個問題的產生,不是因為學生不願意授權,而是因為行政單位的怠惰。先來看看幾個數據:
在 #國家圖書館 的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上,以107學年度全文授權率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 1.06%
📌國立成功大學 14.2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22.94%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4.4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31.08%
📌國立政治大學 53.7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54.27%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56.07%
📌國立中興大學 56.35%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56.47%
一共有十所國立大學授權率不及60%,低於全國公私立大專校院整體平均67.83%。
其中, #台大近15年授權率幾乎都不到2%!
論文授權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於各校畢業生上傳/授權論文的行政程序,以及論文授權書的內容。
因此,在我要求下,教育部擬定了 #學位論文授權書範本,於今年3月3日通函發送給全國各大專校院參考。教育部的範本強調清楚並列學校、國家圖書館、商業資料庫三個授權對象,#不偏頗任何一方,並對著作權相關事宜有完整的規範。
截至今年四月底為止,已有37所大學配合修正了自己的論文上傳系統;另有83校使用國圖的論文上傳系統,國圖也已參照教育部範本修正系統內建的授權書。 #整體修正率將近九成!
#行政流程如何影響論文授權情況
#不是學生不授權而是學生不知道可以授權
博碩士論文等學位論文,一般是在博碩士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時,依循學校的論文上傳/授權流程,來選擇是否將電子全文授權給學校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商業資料庫。
然而,各校的上傳/授權程序不一,有可能造成誤導學生只授權給其中一方的情事。
台大日前就被 #台大研究生協會 踢爆,在台大的論文上傳系統中,僅詢問畢業生是否願意授權「資料庫」,卻沒有揭露這裡所謂的資料庫,其實單指 #華藝商業資料庫。
這樣的行政誤導,造成台大每年在國圖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學位論文授權率,#始終低於2%。
台大研協於4月11日的臉書發文指出,「根據國圖碩博士系統顯示,在2003年國圖系統仍有臺大約66%電子全文授權率,2004年從國圖系統轉用華藝系統後,當年授權率即銳減至12%,2005年後更僅剩1.7%。」
#為什麼要推動學位論文公共化?
#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
#平衡南北學術資源
《學位授予法》第十六條規定,博碩士論文應該送交國圖保存,並於 #館內 提供公開閱覽。然而若要將論文電子檔開放於國圖的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供大眾免費線上閱覽,則需論文作者另行授權。
但,過去的流程,造成國圖電子全文授權率非常不足。
因此,非居住在台北的學生、學術工作者、社會人士,若想閱覽文獻,難道只能舟車勞頓到台北國圖看實體本?想即時線上閱讀的人,又只能到商業資料庫付費下載嗎?
這不僅加劇南北的學術資源不平衡,也不利於增進學術發展與交流的風氣,難以打造知識共享的社會氛圍。
這次成功促使近九成大學 #改善碩博士論文授權流程,使其學術成果能全民共享,是台灣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的重要一步,讓所有學子、學術工作者都能更平等的獲取知識成果。
但,這只是第一步。
也邀請所有碩博士,不管是以前的論文、剛寫完的或正在寫的,都能授權公開論文電子全文給國家圖書館,分享學術果實、造福研究後進,一起打造國家級的開放學術資料庫。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最後,我想謝謝與肯定台大,已經採取具體行動,鼓勵畢業生公開論文電子全文。
在台大在研究生協會強力爭取下,台大在今年7月已參照教育部的授權書範本,修正其論文授權程序,並且不再連結至華藝資料庫。
現在起,台大的博碩士畢業生都可於提交論文時,直接選擇授權於台大自己的論文典藏系統,以及國圖的系統。
成大圖書館資料庫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七月以來,銀快透過線上影音串流平台,包括 Netflix、friday影音、LiTV、愛奇藝、bilibili、小鴨影音、iFunTV、南瓜影音、Youtube 我在短短的 60 天,看完 120 部電影 50 部紀錄片,還追了德劇《闇》、美劇《怪奇物語》、美劇《使女的故事》、美劇《超能殯儀館》、韓劇《救救我》、實境秀《黑色旅人》、《超硬派美食大搜查》、《世上最超凡出眾的家園》、《抽象:設計的藝術》、《宏觀設計》、《小房子大天地》、《你家就是頂級旅館》、《短租潛力股》。
> 我的迷你退休生活 < 60 天看完 120 部電影 60 部紀錄片
今年七月以來,透過線上影音串流平台,包括 Netflix、friday影音、LiTV、愛奇藝、bilibili、小鴨影音、iFunTV、南瓜影音、Youtube 我在短短的 60 天,看完 120 部電影 50 部紀錄片,還追了德劇《闇》、美劇《怪奇物語》、美劇《使女的故事》、美劇《超能殯儀館》、韓劇《救救我》、實境秀《黑色旅人》、《超硬派美食大搜查》、《世上最超凡出眾的家園》、《抽象:設計的藝術》、《宏觀設計》、《小房子大天地》、《你家就是頂級旅館》、《短租潛力股》。
電影的部分,既是娛樂也是學習,尋找片單是一項挑戰,如何篩選其實很耗費時間,除了四處蒐集值得花時間看的片單,也會利用影音串流平台可以快速試看的特性,進行一個試水溫的動作,未來十天,我會分享這些我看過的片單,並簡短說明我為什麼挑選的理由。
接下來的日子,我想實驗一個新的方式,叫做「不分青紅皂白」選片法,為了要突破我的習慣領域,歡迎各位提供我各類的冷門片單,熱門片很好找,網友會熱情的分享影評和心得,冷門片才是一個資深影癡的終極挑戰,我的興趣領域非常廣泛,我對於人類想要表現什麼這件事充滿了興趣,而電影是一個可以快速瞭解創作者想表達什麼的媒介。
9月6日的晚上七點,我在 為你而讀 Read for You 舉行一場
「電影人生學講座:職場逆轉勝攻略」可以現場報名,相關資訊在這裡,可以點選連結看詳細內容或私訊跟銀快說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45330062372783/
我從二年前開始研究「快速學習」換言之,就是「知識駭客」如何運用極短的時間,弄懂一門知識或一個主題,我發現利用電影來學習是非常有效率而且可以刺激大腦的視覺影像區和記憶區,用來幫助學習是可行又好用的工具,所以我把自己當作實驗品,試圖找出電影和學習之間的橋樑,尤其是訓練思考、分析、歸納乃至演繹。
去年我在台北的 微貳獨冊、欒樹下書房、中壢的 角礫 藝文空間、竹北的 MR Book Cafe 月讀。書咖 舉行了十六場的電影講座,挑戰不同的主題,像經典大師系列、王家衛深度解析以及從電影延伸的一些有趣的話題,比方說:天才是如何誕生的,電影裡的記憶迷宮,跟怪物或暴力相關的電影,夢境與超現實方面的電影,跟革命或抗爭相關的電影。
從這些演講和工作坊之中,我慢慢累積自己的方法論,以及快速學習的引導流程,我相信在我未來的工作裡,這些學習的成果會是很重要的基底,從選書到選片,未來我也會選音樂,選別的東西,選物是這個資訊爆炸社會的一項稀缺的能力,不管是專業職人、空間經營者、引導者、諮商師,選物是一項基本能力,把選物發揮到極致就能成為專業者。選物的能力是斜槓青年不可或缺的一項重點技能。
小時候,我在住家附近的書店和錄影帶租售店流連的時間最久,我可以在裡面逛三、四個小時,看書和租片以外,我喜歡背下書名和片名,我的好記憶可能是來自這種本能的自我訓練,我非常喜歡看電影簡介,以前在戲院裡會發送一張說明電影的故事大綱或拍片來由、演員卡司陣容的「電影本事」(Movie Synopsis)這個我蒐集了很多,結果搬家時不小心被扔掉了,我後來蒐集影展的手冊,它有點像是本事,但大家都叫它選片指南,如果你手邊還留有一些影展手冊,可以把它送給我,我好喜歡看這種手冊,在不到50字或100字的文字介紹,可以幫助一個人去到他想去的世界即「電影」我覺得太神奇了。
「電影人生學講座:職場逆轉勝攻略」
我曾經是一個魯蛇、職場和人生的失敗者,我渴望不凡,我渴望從憂鬱的谷底爬上來,我也認真做到了,失敗和挫折是家常便飯,我又不太懂得向人求助,所以進度總是很慢,後來我從電影裡領悟了很多人生道理,我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陳,但電影不一樣,有許多不同的人,他們的人生被寫在電影裡,被拍成大家都可以欣賞的故事。
我開始從電影學習到人們是如何在自己的困境中掙扎並且找尋到正確的方向,我從影評中學習如何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如何寫好一篇文章,重點是讓別人也能讀懂的文章,說清楚講明白這件事實在太需要技巧了,所以我讀了數不清的影評,像無臉男一樣盡可能的吞食我身邊可以看的書本、電影和影評,2003 到 2019 我從無間斷的吸收這些養分,加上過目不忘的能力,我已經累積了自己大腦裡的圖書館和影音資料庫,它是我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基礎動力。
接下來我的工作主要是圍繞著「教學」、「寫作」、「大叔出租」、「怎麼賣東西」、「說出好故事」、「如何完成夢想」、「改寫人生劇本」、「斷捨離你的人生」。而電影給了我超能力,我想用電影來談談你的人生,你的夢想,你的工作和你的人際關係,你的愛情和婚姻,你的未來世界。
如果你的空間想找我分享這些主題,我很樂意合作;如果你私下想請教我怎麼做到的,可以私訊給我,可以提供大叔出租的服務。如果你想知道快速學習的方法,或許我們也可以找個時間聊聊,你想開一間書店,或是你想經營一個文創空間,只要你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未來或許我就是你的夥伴,你的諮詢顧問,我很樂於做這些工作,在我迷你而短暫的退休生活結束之後,我們有很多很多的話題可以聊。
你不只是在跟我一個人聊天
你是在跟一間書店一個圖書館聊天
這是銀快的真人圖書館計畫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和我連絡。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一天有25小時的人
20190904 AM 11:52
成大圖書館資料庫 在 Div(另一種聲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blog.xuite.net/div670528/wretch1/586755641
*
第一章 列車
時間是即將下午兩點,天氣晴朗藍天,一台高速列車,正平穩的在鐵軌上高速運行著。
「這裡是車號G3645號班車廣播,我們將於三十分鐘抵達下一站,西北海岸。」電車上傳來廣播。「我們將在十分鐘後減速,與G4464號列車進行鐵軌交錯會車。」
此時此刻,廣播的聲音並不響亮,至少音量壓不住充滿小孩嘻笑聲的車廂。
車廂內,罕見的出現了二十幾名機械人小孩。
他們穿著相同的學校制服,藍色上衣,白色長褲,機器人的外型也幾乎相同,大大的頭,小小的身體,有如人類的小孩。
但每個幾乎相同模型製造出來的機器小孩,卻都有著一個顯著不同的特徵,像是有的頭上多綁了一個蝴蝶結,有的帶著棒球帽,有的臉上帶著眼鏡,有的身體稍微胖一些,有的鼻子又紅又大。
而這些稍有不同但又能夠一眼辨別的特徵,正是供給老師用來分辨這些小學生的關鍵技巧。
他們一如人類小孩般又快樂又吵鬧,也一如人類世界般,他們有一個老師正帶著他們。
老師是女性機器人,她坐在列車座位的前方,悠閒的看著雜誌,偶而因為小孩太過吵雜,會回頭瞪一眼小孩,只是小孩安靜幾秒之後,很快就會故態復萌,繼續吵鬧的天性。
另外,車廂內除了老師和學生之外,其實還有四位乘客。
這些乘客是對小孩吵鬧有著較高抵抗力的成年人,他們分散的坐在車廂的最尾端,其中一對男女機器人坐在一起,另外兩個都是男性機器人。
這兩個男性機器人,一個看起來機型已經很老了,他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全身縮在寬大的斗篷內,給人一種生病的感覺。
另一個男性機器人的外型則截然不同,他比一般的男性機器人稍微壯碩些,雙眼盈著能量豐沛的光芒,但給人一種冷硬無法接近的感覺。
列車上,會發出聲音的除了那群吵鬧的小孩外,就是那對男女機器人了。
「第二聯盟的小孩外型,果然和第三聯盟不太一樣。」女機器人有著一張非常柔和的五官,加上她均衡的體型,光滑沒有半點傷痕的外殼,就算在機器人界,她也漂亮且充滿魅力。
「第二聯盟又稱為黃色聯盟。」男機器人開口。「外型是仿當時人類世界的黃種人……這裡的小孩機器人身高較矮,但靈巧度是數一數二的。」
這男機器人身材中等,衣著也相當樸實,外型乍看之下沒有女機器人這麼亮眼,但卻可見他身體線條勻稱,每個細節都精細且乾淨,尤其是他的雙手,看似平凡,卻內藏比其他機器人更多更細緻的動態神經元。
能夠擁有如此精密的雙手,通常表示他可能是機器人之中數目極為稀少的,調調校師,而通常這樣的工作表示他的性格屬於風象機器人。
「嗯,雖然第一聯盟的黑皮膚小孩,第三聯盟的白皮膚小孩,第四聯盟的多色皮膚小孩都很可愛,但我還是覺得黃皮膚最有親切感呢。」女機器人聲線溫柔,聽她說話,真的像是在聽一首美妙的小曲,讓人不禁忍不住繼續聽下去。
「妳這是自我投射吧。」男機器人也微笑。「看他們的樣子,應該再兩三年,就要進行『分類』了吧。」
「是啊,應該快了喔。」女機器人托著下巴,維持著人類外型的長髮,撒落在肩膀上,她的髮色是濃密柔亮的黑色。「不知道他們將來會變成哪一象的機器人呢?」
「來猜猜,也許變成風象的還不少喔?」男機器人四處瞧著,「我覺得那個帶著眼鏡的不錯,他剛研究包裝紙飲料的眼神很專注……」
「哈,你的自我投射特別嚴重勒。」女機器人笑聲有如銀鈴。「我覺得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小女孩給人感覺很舒服,雖然不是女孩們的領袖,但能悠然在人群中自處,表示她相當懂得應對進退,將來可能和我一樣……」
「會是水象嗎?」
「是的。」女機器人微笑。「這是直覺。」
「直覺?」男機器人失笑,「那不是人類世界古老的迷信嗎?我們機器人可是沒有這東西喔。」
「請不要太武斷,理性風象先生。」女機器人說,「直覺兩字,我這個巨蟹機器人可是相信的呦。」
「水象巨蟹的邏輯,有時候風象雙子很難理解。」男機器人聳肩。
「哈,因為因為我們不說邏輯,我們說感覺。」女機器人嫣然一笑。「回到本來話題,等到小孩長大後,就會根據他們這九年的評估,擁有自己的象限,接著繼承父母機器人的零件,變成大人了,唉。」
「變成大人不好嗎?幹嘛嘆氣?」
「變成大人就必須不斷工作,對這個機器人世界提供貢獻,就沒有那麼無憂無慮了啊。」巨蟹女機器人說。
「這也是沒辦法的啊。」雙子男機器人說,「地球的資源越來越匱乏,必須對世界有貢獻才行啊。」
「誰跟你討論地球資源這件事啊,哼,你可以不要老是這麼理性嗎?」
「呵。」雙子男機器人一笑。「當時訂下機器小孩的制度,就是怕機器人若只有規則與邏輯,會完全應對環境的變化,遲早會因此滅亡,所以數千年來,四大聯盟才會創造出小孩型機器人,就是試圖製造更多的『變數』,讓機器人不會走入單一化的死胡同,來延續機器人世界的生命。」
「既然你懂,還這麼愛講道理?」巨蟹女機器人吐了吐舌頭。
「什麼講道理?這是真理……」雙子男機器人正要繼續說,忽然,一個柔軟的物體,碰到了他的腳尖。
雙子男機器人低頭,發現那是一枚正在滾動的球,隨即,將球打到這裡的兩個小罪魁禍首已經跑到了面前。
這兩個小小罪魁禍首,正是剛剛被談論到的帶眼鏡男孩與牛仔褲女孩,男孩說,「叔叔,對不起,是我把球打過來的,可以把玩具珠還給我們嗎?」
「這有什麼問題?」雙子男機器人伸手撿起了球,朝著小男孩遞了過去。
而就在小男孩伸手要接的瞬間,球不見了。
「咦?」
「你弄錯手了喔,球在另外一隻手上。」雙子機器人微笑,球不知道何時,已經轉換到了另一隻手上。
「啊。」男孩露出些許困惑的神情,轉身要拿球,但就在下一瞬間,雙子機器人的手似乎動了一下,球竟然又憑空消失了。
球,又出現在另一隻手上。
「年紀輕輕怎麼眼睛就不好呢。」雙子機器人微笑著。「明明是這隻手啊。」
「叔叔會變魔術?」這時,牛仔褲機器女孩比著雙子機器人,開心的說。「叔叔你會變魔術。」
「是魔術嗎?」雙子機器人把球穩穩的遞在男孩面前。「你覺得是嗎?」
「『機器人世界裡面沒有魔術,魔術是人類的假象』。」男孩緊盯著球看,眼神無比專注,然後手慢慢的往前伸,就要抓球。
也在這一剎那,球又從雙子機器人手心中消失。
「來自大圖書館資料庫,『破解人類的十大迷思』一書。」雙子機器人露出爽朗笑容。「男孩,要怎麼辦,你要怎麼破解這『魔術』?拿回你的球?」
「……」機器人男孩沈思了幾秒,再次伸出手,這一次速度刻意減慢,顯然要觀察球如何從雙子機器人手中消失的。
可是,就在男孩的手要碰到球的那一剎那,球,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出現在雙子機器人的另外一隻手上。
其速度之快,消失之詭異,令人匪夷所思。
「動作變慢,是一個不錯的法子。」雙子機器人笑容中帶著鼓勵。「但沒有窺破魔術喔。」
「再試一次。」帶眼鏡的機器男孩用力吸了一口氣,然後手再次往前伸去。
這次他速度沒有刻意調慢,很平順的速度,自然且安穩的動作,也因為這樣的速度與動作,才能更凸顯任何一絲異常。
而「異常」,正是窺見雙子機器人魔術的關鍵。
然後,雙子機器人臉上閃過一抹調皮的笑,然後手動了。
球,再次,從眼鏡機器男孩中消失了。
唯一的不同,這一次,機器人男孩發出了大叫。
「我知道了。」帶眼鏡機器男孩大叫。
「喔?」
機器男孩的手比著雙子機器人的另外一隻手,「根本不是球消失了!是這隻手……是這隻手……」
「這隻手幹了什麼事?」
「它挪動了我的身體!」機器男孩語氣中又興奮又驚訝。「不是球不見了,而是你用手,挪動了我的身體,使我在這一剎那看不到球!」
「正解。」雙子機器人微笑,把臉湊近了眼鏡男孩的面前,「你果然有風象的資質。」
「我……我……」眼鏡男孩的臉漲紅,這是機器人臉上溫度升高時,改變了類金屬外皮的膚色,據說,這與人類的行為相同。
「你叫什麼名字呢,男孩。」
「我叫曜。」
「曜嗎?你好,我叫做玥。」雙子機器人笑著。「其實,你能看破我的動作,非常的厲害喔,畢竟我這雙手……被喻為百年難得一見的調校師之手。」
「啊,百年一見調校師之手!玥先生,就是您……我知道您!」
「是的,是我,裡面的電子神經元數目共十三萬六千個,是一般機器人的三百倍,也是低階調校師的三十倍,所以我可以在零點零一秒內挪動你的身體,這樣的技能,你不羨慕嗎?」
「嗯!」眼鏡男孩,曜,用力吞了一下口水,紅著臉點頭。
「但要操縱十三萬六千個神經元,需要強韌無比的軟體,結構緊密的韌體……」玥說,「也許,就是人類們最愛的說的,靈魂。」
「靈魂……」
「能看破我的『魔術』,嘿,表示你至少有資質。」玥摸了摸眼鏡男孩的頭。「將來,一定要當個能幫助別人的調校師,好嗎?」
「好。」眼鏡男孩用力點頭,臉依然紅的發熱。「我,我一定會努力的。」
也是這一瞬間,這個名叫曜的男孩,將那雙子機器人那掌心撫摸頭頂的感覺,這來自十三萬六千個神經元獨有的細膩觸動,暖暖的,深刻又溫柔的,存入了男孩記憶的最深處。
將來,一定要當個能幫助別人的調校師,好嗎?
男孩機器人軟體深處,無聲的,應允了這份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