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產品中有35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恭喜 張淑惠抽中《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乙本。請於2021年9月18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謝謝您! 女孩與性,了解自己比只能當工具人重要 結婚前,偶爾會有長輩或是前輩聊到夫妻生活。她們總是說「那件事」都是因為先生有需求才會配合,自己...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一個人能煩惱變老、變醜,是幸福的,然而生命中有許多限制,尤其當生老病死突然臨到,心理的恐慌難以言喻,多麼希望今天像昨天一樣平凡。親子天下嚴選作家#葉揚、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賴以威、921受災戶小緁與資深相聲演員 #宋少卿 4個人生故事,述說經歷生離死別後,最要珍惜的是真實陪伴,相聚時刻。 00...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Eddie Pig|肥豬仲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19:16

「阿宸哪!哇嘿Rebecca嘿!是哪時候要繳錢?」 我阿嬤的第八個孫子Rebecca來自剛果,是個六歲的女童,我幫她在世界展望會認養的,9/14 滿半年了。她叫我用line的語音教她怎麼唸她的名字,某一次她突然說出Rebecca,我心裡好澎湃,比我講英文還標準。 「阿嬤這輩子都好辛苦,多做一點好事...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H͟A͟N͟N͟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0:55:17

. 文非常非常非常長,分享一下整個月子的心路歷程(?) 我是月子中心15天+月嫂30天,本來月中要住30天,但簽約那天跟老公說15天好了,我怕我會想狗兒子,而且一個人關在那邊很憂鬱啊~~ 住在月子中心主要是因為新生兒剛出生比較不穩定,要是有什麼狀況可以直接請兒科醫生來,記得那時候森的脂漏性皮膚炎有...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王昱翔®不小王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30:44

👁️世俗眼光與價值的那些事-不小育兒 .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講的是在深圳三和龍華的三和人力資源市場發生的真實調查。這個市場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整天混吃等死,白天逛大街,晚上睡大街,不得已才去打一天工。 . 拿一天150元的工資(以下單位都是人民幣)。 . 吃4~5元的麵條、喝2元2公升裝的水、抽每根...

  •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10:25:59
    有 97 人按讚

    恭喜
    張淑惠抽中《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乙本。請於2021年9月18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謝謝您!

    女孩與性,了解自己比只能當工具人重要

    結婚前,偶爾會有長輩或是前輩聊到夫妻生活。她們總是說「那件事」都是因為先生有需求才會配合,自己覺得沒甚麼意思。

    我的行為比思想還保守,也沒辦法理解她們對「那件事」的想法是否是真的。

    結婚快十八年的現在,我偶爾會想,當初她們說那些話,到底是騙我的?還是她們沒有真正的達到完整的兩性交流呢?

    最近在看《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這本書,我想我比較可以理解以前長輩們的處境和困境了!

    早期大多是相親結婚,夫妻在先有肉體關係後也許才慢慢培養情愛關係。因為沒有避孕觀念,往往在肉體關係不久後就懷孕生子,甚至孩子是生完一個再來一個。在結婚一年後可能就從夫妻生活變成養兒育女的生活,女人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力去分辨,除了妻子或母親之外,自己身為女人的想法與感受,而在忙碌的角色扮演中失去了自己。

    傳統女人在親密關係中,像是一個傳宗接代或是讓男人洩慾的工具人。妳也是這樣的女人嗎?

    從小到大,因為擁有一身被人稱讚漂亮的皮相,讓我備受關注和禮遇,但愈長大,也遇到愈多的騷擾和排擠。年輕時候的我,覺得女人的美麗像是藝術品,但女人卻不是物品,而且我沒有足夠的智慧去應付或反擊不禮貌的對待和追求,只會選擇逃避或是把自己藏起來。

    但在親密關係的發展上,我跟先生算是很幸運的人,因為我們兩個歷經了十年的初戀才走入婚姻。從情愛關係開始,雖然相處的過程中難免爭吵與衝突,但也在愈來愈會溝通與包容下,慢慢的走向了身心的協調與一致,滿足了親密關係的需求。

    以前人沒有機會談情說愛就先從婚姻開始,現在的人呢?為什麼這麼多經由自由戀愛結婚的人,在婚姻經營不久後就會選擇離婚呢?到底他們的情愛關係或是肉體關係出了什麼問題呢?才沒有發展成穩固兩人或家庭的親密關密呢?

    西風東漸,現代的孩子性觀念甚至性接觸愈來愈開放,父母都有跟孩子聊過怎麼保護自己和他人嗎?

    家長想保護成長中的女兒,不能只靠法律和道德,還需要女孩們有知識和危機意識。

    當女孩們在展現自己的青春和美麗時,是否有排除危險和保護自己安全的能力呢?這需要學習的。

    女孩很容易把自己對愛的幻想,混淆成對男孩滿足「性的追求」,以為男孩要,而女孩給,就是愛的連結,這根本就是平行時空的兩種思維。

    在《女孩與性》這本書中提到「因為青少年間勾搭文化的流行,提供可靠的管道讓男生發洩,竟也變成了女生的責任」。在青少年的性接觸中,女生好像要負責煞車。但她的界線,卻常常變成男生想要突破的防線,這樣的攻守心態,真的健康與安全嗎?

    在美國文化中,勾搭行為的發生,往往有著酒精的催化,這表示年輕人不僅是藉酒壯膽,也藉酒推卸自己要照顧好自己身體的責任嗎?

    很多事不是要等到有不好的結果發生後才來補救。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對性的好奇與衝動是一種物種想要繁衍的本能,父母應該可以選擇陪孩子一起想一想、聊一聊,如何建立自己的情愛關係?

    當青春期的孩子,還不了解自己對情愛的需求和喜好前,卻因為好奇的性接觸而讓肉體關係先於情愛關係時,孩子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去承擔風險嗎?這樣對他日後發展親密關係的走向時,是健康的經歷嗎?

    如果孩子只是從朋友間、網路上自己去搜尋與解讀,可能會掉入不可測的風險之中。買本好書來跟孩子一起解析,如何開始從了解自己來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吧!

    這次#高寶書版,提供一本贈書給本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只要完成下列三步驟,就可以參加抽獎唷﹗

    1、追蹤本粉絲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在本篇貼文按讚留言:#我想讀《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因為......。
    3、分享本篇貼文,分享貼文要記得設定公開唷﹗

    #活動即日起開始至2021年9月15日24:00時止
    #2021年9月16日會在本貼文處公布得獎名單
    #得獎者請於2021年9月18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得獎者書籍會由#高寶書版一併寄出
    #以台澎金馬讀者為限

    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0074?sloc=main

    很喜歡書後提到的「親密正義」。在親密關係中,女性不應該只是扮演讓男性歡愉的工具人角色,而是藉由對自己的了解和需求出發,在親密關係中發展出互惠共利的交流,才可以享受做自己,也讓親密伴侶跟妳可以真的滿足彼此。

    親密關係,是幸福人生的基石。從小時候的子女和父母的關係做起,到孩子進入青春期成長慢慢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父母不需要干涉,但也不可以讓孩子在懵懂無知下自己亂嘗試。

    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不是交出權力,就是得到權力,父母在把孩子人生的權力交付給他時,也需要讓他有足夠的智慧和知識去做選擇和承擔後果,才不會讓親子陷入悔不當初的困境。讓孩子有健康與負責的知識和能力,是對孩子必要的協助與保護。

  •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1 08:27:38
    有 122 人按讚

    #恭喜
    #Kevin Ma
    抽中《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請於2021年9月9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謝謝您!

    情緒和性,影響男人一生的課題

    因為生養了兩個兒子,才讓我慢慢的發現與發覺,原來男性和女性除了生理的不同,心理上的需求與不安,雖然不同,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跟家裡三位男性同居一家多年,我發現男生顯得比較好相處,女生卻顯得容易受傷。因為女性的情緒多變又敏感,但男生也不是沒有情緒唷!而是在強調陽剛的氛圍下,讓男生漸漸忽略甚至漠視自己的情緒表達。但這樣好嗎﹖

    最近在閱讀《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反思和啟發。

    情緒和性,是影響男人一生的課題。

    雖然書中剖析的是美國青少年文化,但西風東漸多年,加上網路世代隨時可看到各式各樣的影音圖片,我們青少年對性和愛的價值觀真的健康嗎?

    書上提到,我們大部分看的電視電影和圖片等,只要跟性有關的大多帶著性別歧視,很習慣的就把女性物化,以至於當男生處在一群男性的世界中時談論起性,自然而然就變成是炫耀、比賽、甚至極盡誇張之能力。因為在他們的口中,性並不是愛的交流或探索,「其實是在講權力,講怎麼透過控制女性的身體來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

    很多男子氣概帶著「毒性」,不但殘害著男性的心靈健康,更有甚者會造成女性的身心靈受傷。

    不成熟的男性,常常會覺得性和愛是可以分開的,但真正身心成熟的男性,卻執行著愛和性是一致的生活型態。

    在書中提到的勾搭文化,往往要靠酒助興,或是說痲痹真的自我,只是借酒壯膽,好像就可以不必為自己的選擇和後續的行為負責。但當酒醒了,忘了之前的荒淫,卻忘不了那種無法擺脫的空虛。而和同儕之間的討論與比較,卻又讓本該是私密的行為,反而有了公開的特質,以至於不是性的歡愉卻成為比較的壓力。

    當年輕人的肉體關係先於親密關係,並沒有讓他們更享樂。甚至根據西方文理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莉莎.韋德的說法,學生對自己的性經驗表達了「一種深沉、無法定義的失望」。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沒有愛和尊重和責任為基底的性接觸,充其量是試探、買賣、交易、誘騙、強迫、暴力、凌虐,甚至是性侵,並不是愛的交流而淪為慾的宣洩。

    在不對等不尊重的性接觸中,不是只有女性可能受傷害,很多未成年的男性,也變成性的被害者。

    在佩吉.奧倫斯坦所著的《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本書中,作者花了兩年的時間,跟十六到二十二歲的年輕男生進行深入的交談後發現,男孩大多也是在懵懂未知中急著想進行外在的探索,卻其實根本也搞不清楚自己在愛與性中的真實需求,而總是被同儕刺激的情緒,讓他們會為了想發生而發生,或是應該發生而發生。

    成長中男性對性的渴望,有時只是愛的缺乏下而形成的對長大的焦慮。那份無法安撫的焦慮,好像一但有性經驗,有性對象,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大人了!

    原來男孩跟女孩一樣,敏感、纖細,需要被關懷與理解。他們只是不會懷孕,好像就不用大人擔心似的,但沒有愛的性對男生來說一樣是空虛,如果他不慎和自己並不喜愛的對象發生性行為而讓對方懷孕,一樣很難置身事外。

    這次#高寶書版,提供一本贈書給本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只要完成下列三步驟,就可以參加抽獎唷﹗

    1、追蹤本粉絲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在本篇貼文按讚留言:#我想讀《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因為......。
    3、分享本篇貼文,分享貼文要記得設定公開唷﹗

    #活動即日起開始至2021年9月6日24:00時止
    #2021年9月7日會在本貼文處公布得獎名單
    #得獎者請於2021年9月9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得獎者書籍會由#高寶書版一併寄出
    #以台澎金馬讀者為限

    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在華人的世界中,性像是一個可以做卻不能說的禁忌。不但父母不敢跟成長中的孩子們討論,就連配偶之間都很難用心交流。這樣的心態不但不健康,甚至會影響到生活的幸福指數。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是一本適合大人閱讀的好書,不但讓你了解該用何種方式和孩子聊聊情緒、愛和性,也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心態是否健康與成熟。

    讓我們用健康而成熟的心態教養我們的男孩,使他們長成心理成熟健康,懂得在情愛關係中善待自己與他人的男人,這樣他們才能創造身心都健康的幸福生活。

  •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19:57:24
    有 9,369 人按讚

    咪咪與我 Part 3 牽手

    之前寫到,因為咪咪暈倒送進婦產科,跟我說了句「對不起,讓你失望了」我當下決定不能再讓這個女孩受苦,一定要把她娶回家,牽手一輩子

    雙方父母簡單溝通過後,把婚期訂了下來,訂婚結婚同一天,因為當時沒錢,也不辦婚禮,只辦了一個不收禮金,女方宴請親朋好友的訂婚,結婚照也是簡單拍拍,隔幾天去戶政事務所登記

    就這樣,女人一生最夢幻的時刻,我們卻完全沒辦任何儀式

    「要不要給妳補辦一個婚禮」
    到現在我都常常問咪咪

    「不要浪費錢」
    這是她每次給我的答案

    結婚沒多久,很幸運的,咪咪又懷孕,我們一樣住在那八坪的夾層套房,咪咪常挺一個大肚子,走上走下那又窄又陡的樓梯,洗澡也要跨過一個砌牆很高的浴池裡,我不想她懷孕生小孩都住在這環境,但是當時的經濟狀況不允許我們做任何變動,所以我常望著窗外,煩惱著未來

    「你產前憂鬱症喔?」咪搞笑的問我

    事實上,我真的憂鬱,怕無法給未來的老婆小孩一個好的環境,摩羯座的邏輯你們懂的

    咪說「我們把臥床跟沙發對調就好啦!睡樓下、坐樓上」射手座的邏輯你們懂的

    產檢時,醫生跟我們說,寶寶重量不夠,可以買甘蔗汁給咪咪跟寶寶補一下,於是我找了台北市所有的夜市,終於找到有現榨的甘蔗汁,我每天開三十分鐘車去買鮮搾的給咪咪喝,一直到那天陣痛前

    咪咪堅持自然產,打無痛要八千,她握著我的手,當時我很認真的聽咪咪要說什麼,她說「等我抓到你痛到受不了,再叫無痛啊!」

    很愛煩惱的我,看到Ellie被抱出來的時候,第一個手勢是👌🏻 ⋯ 瞬間,我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因為我大女兒已經告訴我,我們一家人一切都會ok的

    咪咪還在月子中心,有一天,我要拿個東西給玉琳哥,那時中午,給完後我在附近吃碗麵,看著附近環境不錯,便去晃了晃

    回到月子中心,我跟咪說,我買了個東西給妳,她問說是什麼?我就把房屋買賣契約拿給她,是的,我在吃碗麵後的一小時內超預算的買了個房子

    然後我就第一次聽到咪咪講三字經

    但還好,等咪月子中心出關,走進那她從沒看過的新家時,第一句是「這廚房景色很不賴耶」

    新家小小的,但不用爬樓梯,也有後陽台可以洗衣服,採光也很好,唯一缺點就是,離最近的超商或小吃走路要十五分鐘,當年連外送都到不了

    所以當咪說,她想吃什麼的時候,就是我開始煩惱的時候,從望著東區套房繁華熱鬧的窗外憂鬱,變成望著一片綠意的廚房窗外憂鬱

    「反正都在廚房發呆了,不如來試著煮個東西吧!」我傻傻的這樣想

    當時想煎個法式吐司,結果我在咪最心愛的不鏽鋼平底鍋上烙印出一個燒焦吐司的形狀

    然後,這是我第二次聽到咪咪講三字經

    男人的面子輸不起,搞得定超級電腦搞不定一個鍋子?從此開始斜槓煮飯,咪咪也一起加入,然後開始直播分享給大家,從第一次直播煎鬆餅燒焦,到翻鍋翻出流理臺,到廚房用碳烤肉到快中毒警報器發作

    慢慢的,廚藝越來越好
    漸漸的,生活越來越好
    滿滿的,感情越來越好

    人生總會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告訴你該怎麼生活

    一個柏克萊電腦科學系畢業的,跟老婆用爐火鍋鏟,活出了我們想要的日子

    有天午夜我要錄小明星大跟班,咪咪第二胎也快生了,我告訴她,若有任何狀況,打給經紀人,我錄影前也跟憲哥報備,憲哥說生了就快去別擔心,我錄影中一直緊張,卻未見人通知我,想說應該沒事,打給咪咪沒人接,凌晨兩點多也該睡著了,沒想到回到家竟然沒有人

    我衝到熟悉的婦產科,護士說咪咪自己坐計程車來,要自然產快生了,我正要衝進產房時,房內傳來嬰兒的哭聲,Effie出生了

    等咪咪出來,我握著她的手,問她怎麼不跟我講?

    她說「不想讓你擔心啊,我自己來就可以」

    「為什麼要自己來,我不要錯過妳跟女兒的ㄧ切!」

    她笑著說「這次,沒讓你失望了吧!」

    從見面第一眼十幾年到現在,妳永遠讓我充滿希望,不管是多麼黑暗低潮的時刻,只要有妳,人生就有奮鬥的力量

    上半輩子辛苦妳了
    下半輩子,就由我來照顧妳吧

    我們的幸福
    未完、待續

  •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26 20:00:07

    當一個人能煩惱變老、變醜,是幸福的,然而生命中有許多限制,尤其當生老病死突然臨到,心理的恐慌難以言喻,多麼希望今天像昨天一樣平凡。親子天下嚴選作家#葉揚、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賴以威、921受災戶小緁與資深相聲演員 #宋少卿 4個人生故事,述說經歷生離死別後,最要珍惜的是真實陪伴,相聚時刻。

    00:00:00 作家葉揚:終止孩子的心跳,是最痛苦的決定
    作家葉揚懷第二胎24週時,寶寶確認為愛德華氏症,將有嚴重先天缺陷,百分之八十五會胎死腹中,百分之九十會在一年內死亡,醫生建議終止懷孕。
    葉揚回憶引產當日的情景,必須在母愛和現實間作出最天人交戰的抉擇。經歷了這人生巨大的痛苦,她深深感到生命的可貴與渺小,希望告訴所有產前失去孩子的女性,縱使沒有成功生下孩子,「母親」的身份永遠不會消失。
    【採訪:李佩璇、蘇岱崙|攝影剪輯:曾千倚|照片提供:葉揚、葉揚著.大塊文化出版「我所受的傷」】

    ● 延伸閱讀 ●
    (文字採訪)作家葉揚:即使失去孩子,媽媽的身份依然存在: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314-
    終止懷孕的那天:35歲的我和6個月的妳,初見即永別: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212-/
    給來不及長大的寶寶:我怕隨著時間過去,只剩下我會記得妳: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180-/

    00:02:26 賴以威 夫妻:失去孩子的日子,愛從未遠離
    十年前,數感實驗室創辦人賴以威從一通再平常不過的電話中,得知爸爸癌末,相處日子所剩無幾。2018年,命運再次捉弄人,父親節當天,1歲長子樂樂發燒送醫後,經歷加護病房的搶救,竟成永隔,最後確診為罕見的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
    平常習慣與數學打交道的賴以威,以及同為創辦人的妻子廖珮妤知道,沒有任何一套科學理論可以解釋生命的脆弱與短暫。經歷2次至親驟逝,他們的人生體悟......。
    【企劃:邱紹雯|文字採訪:諶淑婷|攝影:蕭凱堯、洪瑞琪|剪輯:蕭凱堯|平面攝影:楊煥世|封面設計:施雲心|照片來源:賴以威提供】

    ● 延伸閱讀 ●
    失去兒子一年 賴以威:極度幸運,才能過上普通的家庭日常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996-/

    00:08:34 921受災戶小緁:好想再跟姊姊說聲對不起
    九二一大地震當下,小緁的家瞬間倒塌,被活埋的她聽著身旁的姊姊呼喚著她的名字直到氣絕身亡的那一刻,被親戚挖出後,父母已雙亡,留下她們姊弟三人和爺爺相依為命。
    二十年的傷痛,永不可能被遺忘。
    從高中懵懂少女被迫一夜之間長大成人,小緁經歷喪親之痛、獨立照顧弟弟,還要面對世人異樣眼光,在社工和先生支持下勇敢走到今日,建立自己的家庭後,以母親身份重新看待自己的經歷,若時光能倒流,最想跟不幸罹難的姊姊說聲對不起。

    【採訪:李佩璇 黃怡菁|攝影剪輯:曾千倚|採訪協力: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中區辦事處|照片及影片來源:小緁提供(小緁家庭照)、財團法人九二一賑災重建金會、鄉親報─果然文化工作室、部份畫面翻攝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 攝影者:翁文俊
    、林錫銘、呂秋明、杭大鵬、楊文財】

    ● 延伸閱讀 ●
    921,20年後的你|小緁:現在耳邊好像還聽見,姊姊叫我的聲音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77-/
    921,20年後的你|小志:爸爸唯一的舊照片,一直放在我的皮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91-/
    921,20年後的你|走過餘震的每一天,不能把爸媽還你,只能與你作伴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80-921

    00:11:24 宋少卿一年內半內喪4親 :離別不是刮掉一塊肉
    資深相聲演員宋少卿:「親友離世,那只是個離別,不是從你身上刮掉一塊肉,不是!」宋少卿經歷一年半內養父母、岳父、生母過世的打擊,除了感念養父母視如己出的恩情,更從悲傷中理解,人生要珍惜當下的緣份,不要到「兩眼一閉、兩腿一伸」再後悔。
    【採訪、攝影剪輯:曾千倚|照片提供:宋少卿】

    ● 延伸閱讀 ●
    一年半內痛失4位至親,宋少卿的悲傷與豁達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652-/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3-23 11:07:39

    「沒哭過、沒笑過,只有一聲再見。是走過凡間的天使,也是一份充滿淚水的禮物。」在一張關於「善別」的講座海報上,這句話無聲卻有力地訴說着背後的故事。

    朱子溢,作為一個夭折嬰的父親,是這個講座的分享者之一。

    「無腦兒」BB

    事件回帶到2013年,已經是兩個女兒之父的朱子溢,和太太陳頌恩(Mary),原本很開心地準備迎來他們第三個愛情結晶品—朱瑋恆。「我哋產檢時如常去睇BB,因為已經係第三胎,所以一睇嘅時候,我哋已經知道嗰個係心臟、腳、手。但醫生比平時沉默,比平時有啲反常。」

    隨後醫生嚴肅地告訴他們,他們的孩子是「無腦兒」—即天生沒有頭蓋骨的BB,無頭蓋骨的緣故令腦部不能發展,即使足月出生,一般也只能活3至5小時。絕大部分「無腦兒」父母會選擇終止懷孕,醫生着子溢兩夫婦下決定。

    由天堂跌至地獄

    「唔想去接受呢個事實,亦唔想去理解呢件事,只想呢個檢查結果係錯嘅。」Mary憶述時仍略帶激動。無奈事實就是事實,經過不斷的「腦交戰」,最後Mary和子溢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我哋就係佢嘅父母,我哋係愛佢嘅,唔拾得唔要佢。」

    就是一份「不捨得」,Mary懷胎十個月,最後在私家醫院順利生下沒有頭蓋骨的愛兒瑋恆。「佢出世嗰一刻我哋好開心,同時好矛盾地又好難過,因為我哋知道佢好快要死。」子溢無奈地憶述。可能瑋恆亦十分不捨這對父母及兩個姐姐,所以他比預期的3至5小時多活了一倍,足足陪伴家人10小時之久。

    不懂痛的BB

    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或者會認為瑋恆要經歷10小時的「痛苦」才得以「解脫」,是很殘忍的事,但子溢就這樣回應:「我記得當時瑋恆出世,兒科醫生有同我哋講,因為BB嘅腦部發展唔強,以及佢對痛嘅觸覺未建立,所以兒科醫生話佢唔會痛嘅。而且,我覺得無人能夠好似瑋恆咁,10個鐘都係充滿愛,有父母、家人一直陪住佢一世。」

    遺愛人間的「無言老師」

    「朱瑋恆喺2013年11月27日,朝早9點正式宣布死亡。」Mary憶述當時醫生的宣布,仍然有揪心之痛。本身是老師的Mary和子溢,為了讓瑋恆的生命更添意義,原本打算讓他參與器官捐贈,但由於體積太小,當時的科技做不了器官移植;機緣之下他們接觸到中大的「無言老師」計劃,於是瑋恆便做了大體老師。兩年後取回遺體,火化、安碑:「做咗撒灰之後,感覺真係完咗、好圓滿嘅感覺。」

    流產嬰父母之痛

    作為夭折嬰的父母,Mary和子溢深深體會新生命來臨卻又很快離開人世的椎心之痛。他們表示,瑋恆的身後事能夠人性化地處理,大大減輕了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反觀那些少於24周的流產嬰,根據現行法例不屬人類遺骸,無法在公營墳場火化及安葬,在公立醫院更會被當作「醫療廢物」,會與醫院其他人體殘肢或組織一起火化,又或可能棄置於堆填區。

    即使父母努力爭取取回遺體,亦不容易找到火化的地方,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徑便是到寵物店火化。早前就有報道,指有流產準媽媽因不願見自己嬰兒以寵物火化形式火化,胎兒遺體存放在醫院超過半年之久。這做法令Mary兩夫婦覺得,無疑是對流產嬰父母造成第二次、第三次的傷害!

    「唔通將來想拜祭BB嘅時候,對住個堆填區拜咩!」Mary苦笑。「依家嘅天使花園,係行緊好正確嘅方向。」子溢補充。

    經過流產嬰父母多年來的爭取,陸續有團體開始為少於24周的流產嬰,提供安葬的地方,例如道風山基督教墳場的「天使花園」和華人永遠墳場的「寧馨園」等。

    而食環署早前回覆傳媒時表示,將透過行政措施劃出特定範圍,設置專供安放流產嬰的設施,初步擬設於粉嶺和合石墳場,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落成,將會是食環署首個可安置不足24周流產嬰的墳場。

    從死看生的「生死教育」

    訪問期間,腹大便便的Mary在丈夫子溢的陪同下,帶我們到道風山的「天使花園」走了一轉,在傳統中國人的觀點看來,孕婦最好不要去墳場這些地方的,但Mary卻笑說:「我哋一家唔忌諱講死亡,我哋都成日同兩個女討論生死嘅話題,兩個女亦都會喺我哋面前話好掛住細佬瑋恆。」

    有一生必有一死,不忌諱講死亡,Mary和子溢更將和瑋恆的生命故事,帶入校園去推廣生命教育,從死看生:「死亡發生嘅時候,令我哋更加珍惜我哋有嘅生命。」

    在3月1日,Mary和子溢的第四個孩子平安、健康地降臨世上,是繼五年前的「無腦兒」瑋恆後,他們家庭又再次迎來新成員。今集《港。故》跟大家一起看看一個關於「無腦兒」、流產嬰以及生死教育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 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父母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0 18:00:02

    「沒哭過、沒笑過,只有一聲再見。是走過凡間的天使,也是一份充滿淚水的禮物。」在一張關於「善別」的講座海報上,這句話無聲卻有力地訴說着背後的故事。

    朱子溢,作為一個夭折嬰的父親,是這個講座的分享者之一。

    「無腦兒」BB

    事件回帶到2013年,已經是兩個女兒之父的朱子溢,和太太陳頌恩(Mary),原本很開心地準備迎來他們第三個愛情結晶品—朱瑋恆。「我哋產檢時如常去睇BB,因為已經係第三胎,所以一睇嘅時候,我哋已經知道嗰個係心臟、腳、手。但醫生比平時沉默,比平時有啲反常。」

    隨後醫生嚴肅地告訴他們,他們的孩子是「無腦兒」—即天生沒有頭蓋骨的BB,無頭蓋骨的緣故令腦部不能發展,即使足月出生,一般也只能活3至5小時。絕大部分「無腦兒」父母會選擇終止懷孕,醫生着子溢兩夫婦下決定。

    由天堂跌至地獄

    「唔想去接受呢個事實,亦唔想去理解呢件事,只想呢個檢查結果係錯嘅。」Mary憶述時仍略帶激動。無奈事實就是事實,經過不斷的「腦交戰」,最後Mary和子溢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我哋就係佢嘅父母,我哋係愛佢嘅,唔拾得唔要佢。」

    就是一份「不捨得」,Mary懷胎十個月,最後在私家醫院順利生下沒有頭蓋骨的愛兒瑋恆。「佢出世嗰一刻我哋好開心,同時好矛盾地又好難過,因為我哋知道佢好快要死。」子溢無奈地憶述。可能瑋恆亦十分不捨這對父母及兩個姐姐,所以他比預期的3至5小時多活了一倍,足足陪伴家人10小時之久。

    不懂痛的BB

    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或者會認為瑋恆要經歷10小時的「痛苦」才得以「解脫」,是很殘忍的事,但子溢就這樣回應:「我記得當時瑋恆出世,兒科醫生有同我哋講,因為BB嘅腦部發展唔強,以及佢對痛嘅觸覺未建立,所以兒科醫生話佢唔會痛嘅。而且,我覺得無人能夠好似瑋恆咁,10個鐘都係充滿愛,有父母、家人一直陪住佢一世。」

    遺愛人間的「無言老師」

    「朱瑋恆喺2013年11月27日,朝早9點正式宣布死亡。」Mary憶述當時醫生的宣布,仍然有揪心之痛。本身是老師的Mary和子溢,為了讓瑋恆的生命更添意義,原本打算讓他參與器官捐贈,但由於體積太小,當時的科技做不了器官移植;機緣之下他們接觸到中大的「無言老師」計劃,於是瑋恆便做了大體老師。兩年後取回遺體,火化、安碑:「做咗撒灰之後,感覺真係完咗、好圓滿嘅感覺。」

    流產嬰父母之痛

    作為夭折嬰的父母,Mary和子溢深深體會新生命來臨卻又很快離開人世的椎心之痛。他們表示,瑋恆的身後事能夠人性化地處理,大大減輕了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反觀那些少於24周的流產嬰,根據現行法例不屬人類遺骸,無法在公營墳場火化及安葬,在公立醫院更會被當作「醫療廢物」,會與醫院其他人體殘肢或組織一起火化,又或可能棄置於堆填區。

    即使父母努力爭取取回遺體,亦不容易找到火化的地方,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徑便是到寵物店火化。早前就有報道,指有流產準媽媽因不願見自己嬰兒以寵物火化形式火化,胎兒遺體存放在醫院超過半年之久。這做法令Mary兩夫婦覺得,無疑是對流產嬰父母造成第二次、第三次的傷害!

    「唔通將來想拜祭BB嘅時候,對住個堆填區拜咩!」Mary苦笑。「依家嘅天使花園,係行緊好正確嘅方向。」子溢補充。

    經過流產嬰父母多年來的爭取,陸續有團體開始為少於24周的流產嬰,提供安葬的地方,例如道風山基督教墳場的「天使花園」和華人永遠墳場的「寧馨園」等。

    而食環署早前回覆傳媒時表示,將透過行政措施劃出特定範圍,設置專供安放流產嬰的設施,初步擬設於粉嶺和合石墳場,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落成,將會是食環署首個可安置不足24周流產嬰的墳場。

    從死看生的「生死教育」

    訪問期間,腹大便便的Mary在丈夫子溢的陪同下,帶我們到道風山的「天使花園」走了一轉,在傳統中國人的觀點看來,孕婦最好不要去墳場這些地方的,但Mary卻笑說:「我哋一家唔忌諱講死亡,我哋都成日同兩個女討論生死嘅話題,兩個女亦都會喺我哋面前話好掛住細佬瑋恆。」

    有一生必有一死,不忌諱講死亡,Mary和子溢更將和瑋恆的生命故事,帶入校園去推廣生命教育,從死看生:「死亡發生嘅時候,令我哋更加珍惜我哋有嘅生命。」

    在3月1日,Mary和子溢的第四個孩子平安、健康地降臨世上,是繼五年前的「無腦兒」瑋恆後,他們家庭又再次迎來新成員。今集《港。故》用8分半鐘,跟大家一起看看一個關於「無腦兒」、流產嬰以及生死教育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