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慢跑bmi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慢跑bmi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慢跑bmi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慢跑bmi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32的網紅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 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在孕產期時間都是可以運動的,當然還是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了解自己目前適合什麼樣的運動,在血液動力學、骨科疼痛、內科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維持以及開始從事運動有什麼好處?​ ​ 📍孕期期間可以:
-幫助控制良好的體...

慢跑bmi 在 Amber Physiotherapist, MSc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4:20:56

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 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在孕產期時間都是可以運動的,當然還是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了解自己目前適合什麼樣的運動,在血液動力學、骨科疼痛、內科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維持以及開始從事運動有什麼好處?⁣ ⁣ 📍孕期期間可以:
-幫助控制良好的體...

慢跑bmi 在 Noki Chiu?子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14 04:08:53

#減肥文 #不是直銷啦 #文長慎入 🥲 關於我的減肥心得,由於很多網友問我是怎麼瘦下來的,所以就來跟大家聊聊一些小小方法。 . 首先要瞭解自己實際的肌肉脂肪組成狀況,你可以去運動中心花個200元量 INBODY,對症下藥知道自己需要增肌或減脂,因為這兩種的飲食方式可是南轅北轍,光看 BMI 是不準的...

慢跑bmi 在 Amber Physiotherapist, MSc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17 08:34:49

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各位跑者們是否曾經有過小腿內側疼痛的情況呢?​ 如果疼痛以及緊繃的狀況越來越常見真的要注意了唷!!!!!​ ​ 這次Amber要來介紹的是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在跑者發生率大約13.6-20%。​ ​ 脛骨壓力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過度...

  • 慢跑bmi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6 21:30:11
    有 20 人按讚

    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在孕產期時間都是可以運動的,當然還是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了解自己目前適合什麼樣的運動,在血液動力學、骨科疼痛、內科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維持以及開始從事運動有什麼好處?​

    📍孕期期間可以:
-幫助控制良好的體重​
    -良好母體以及孩兒的血液動力學​
    -降低妊娠期高血壓​
    -降低下背痛問題 (有84%的孕媽媽有下背疼痛的問題)​
    -縮短分娩時間​
    -降低剖腹產風險​

    📍孕媽媽在孕期過程中,體重增加多少才是合理範圍呢?​
    -體重過輕者( BMI<18.5):建議增加體重12-18KG (28-40Ib)​
    -體重正常者(BMI:18.5-24.9 ):建議增加體重11-15KG (25-35Ib)​
    -體重過重者(BMI:25.5-29.9 ):建議增加體重6-11KG (15-25Ib)​
    -體重肥胖者(BMI>30):建議增加體重5-9KG (11-20Ib)​

    ❓建議孕媽媽們做什麼樣運動?​
    -游泳​
    -固定式腳踏車、飛輪​
    -低衝擊有氧運動​
    -匹拉提斯、瑜珈​
    -慢跑(需和專業人士討論)​
    -重訓(需和專業人士討論)​
    -球類運動(可接受運動,但需注意平衡避免摔倒)​

    ❓孕媽媽們『避免、不建議』做什麼樣運動? (Gregg VH et al., 2017)​
    -熱瑜珈​
    -潛水​
    -滑雪、滑水、衝浪、體操、騎馬​


    🙋🏻‍♀️提醒一下:孕媽媽們在運動時要注意盡量避免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的動作​

    📍什麼樣症狀的孕婦要避免做運動,甚至運動是禁忌症?​


    1.運動的『相對』禁忌症:​
    -貧血​
    -心律問題(未評估)​
    -慢性支氣管炎​
    -第一型糖尿病​
    -極端肥胖​
    -體重過輕(BMI<12)​
    -長期久坐不動​
    -子宮生長遲滯以及高血壓控制不良​
    -骨科問題​
    -甲亢控制不佳​
    -癲癇控制不佳​
    -重度煙癮者​


    2.運動的『絕對』禁忌症:​
    -血液動力學上有顯著的心臟病問題​
    -限制性肺疾病​
    -子宮頸閉鎖不全​
    -多胎妊娠有早產風險​
    -第二、第三孕期持續有出血​
    -26週後前置胎盤​
    -早產、羊膜破裂​
    -子癲前症或妊娠高血壓​
    -嚴重貧血​


    📍什麼症狀的孕婦要停止執行運動?​
    -陰道出血​
    -持續疼痛的收縮​
    -羊水流出​
    -呼吸困難(運動前)​
    -暈眩​
    -頭痛​
    -胸痛​
    -肌力不足影響平衡​
    -小腿疼痛或水腫​


    以上就是孕媽媽們在運動時要注意的以及孕期適合的運動~​
    懷胎十月非常辛苦,運動除了幫助生理還能讓心情愉悅,但因為個人身體因素不一,執行運動前還是要詢問專業醫療人員唷~ㄇ

  • 慢跑bmi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19 18:00:00
    有 145 人按讚

    【騎單車、跑步就可以給身體足夠刺激?】
    #你以為你有在運動嗎?
    許多人以為的運動,其實只是日常活動而已,缺少對肌肉的刺激,便沒辦法抵抗衰老所帶來的肌力退化與慢性疾病。例如,飯後散步、大掃除、去市場買菜等等。
    也有許多人在工作之餘,培養自己喜歡的運動當興趣,像是打籃球、騎腳踏車、跑步等等。
    這些運動已經遠遠比坐著不動好多了,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訓練?訓練可以做到哪些運動做不到的事情嗎?

    #什麼是運動
    根據一般體適能的定義,身體素質包含: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爆發力、活動度、協調性、平衡能力,以及身體組成(BMI、基礎代謝、體脂肪、肌肉量等等)。這些生理指標,代表我們身體是否有能力去完成生活中所需的一切動作,也代表我們的身體是否是健康。
    一定程度的運動,可以活化我們的身體,但若強度不夠,就無法刺激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無法強化,自然無法幫助我們對抗伴隨衰老衍生的疾病。舉例而言,對於虛弱、運動量低的高齡族群來說,飯後在公園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就足以給身體刺激;但對於已經習慣運動的族群而言,這兩種運動強度就非常不夠。
    因此在開始運動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自己身體處在哪種狀態。

    #什麼是訓練
    訓練的目的是「破壞生理恆定,讓身體向上適應」。訓練會包含不同的變數(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組數、組間休息時間、單一動作的速度快慢、動作順序等等)
    調整這些運動變數,並搭配長期的訓練規劃,就可以強化我們的身體素質。假如今天某一項運動能夠調整「強度」,就可以被稱為訓練。而它的強度,也最好也要是「可被量化」的。所以可以說,訓練其實就是有系統性、有目的性的運動。
    最完整的訓練,就像醫生在診間開的處方,能夠幫助我們重塑身體機能。類似這種的訓練,就可以被稱為「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
    運動處方的概念,類似診間藥物,但他的功能並非抑制疾病的外顯症狀,而是用運動的方式,長期規劃,從根本面去改善身體,延緩老化。
    根據ACSM所定義的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otion)必須包含FITT-VP (Frequency、Intensity、Time、Type、Volume、Progression)這六項指導原則。
    1️⃣Frequency 頻率:多久運動一次、特定時間內(通常是一週)運動了幾次
    2️⃣Intensity 強度:運動的強度。最好能依照不同人的身體狀況做調整。
    3️⃣Time 時間:運動持續的時間。
    4️⃣Type 形式:運動的形式,如:有氧運動還是阻力運動、單關節還是多關節動作
    5️⃣Volume 總量:訓練總量,如:有氧運動在特定時間內的總和時間,或重訓的總公斤數
    6️⃣Progression 進程:漸進式負荷,可以由增加運動時間、重量、頻率的方式呈現。

    除了上述六個條件外,若該項運動還能同時包含「安全」與「易於理解」的特性,就可以說是非常理想的運動處方。例如阻力訓練(重量訓練)大多是在室內進行,訓練動作也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肌肉使用軌跡,在合理的安排下,除了能包含FITT-VP所有要素,也同時具備安全跟易於理解這兩點。

    我們認為,訓練與專項運動其實並不衝突。我們非常鼓勵大家培養自己喜歡的運動,但也建議先累積「一定的肌力水準」後,再去從事喜歡的運動,不但會表現更好,也更不容易受傷。畢竟只有愛上運動,才有可能持之以恆的動下去。
    以下我們就用打籃球、慢跑、飛輪有氧、太極這四種運動為例,這些運動會增強的身體素質會以紅字標示,而較弱的項目,則必須調整運動變數,或是依靠其他的運動來補足,例如肌力訓練等。

    #籃球運動
    在籃球場上會不斷的衝刺、減速、跳躍、碰撞,所以需要的能力非常全面,包括跳躍的機制、變換方向、核心穩定、平衡、反應、協調的能力。
    籃球屬於高度競技成分的運動項目,有著太多不可預測的變因(碰撞、落地、受力等等),因此相對阻力訓練來說風險較高,但如果有一定的肌力基礎、且本身就有打球的習慣,可以透過健身房內的訓練,提升這些能力。對於喜愛打籃球的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處方。

    #慢跑
    慢跑算是大家最熟悉的有氧運動之一。從事跑步這項運動時,可以發展有氧能力,包括心肺功能、肌耐力等。
    但因為慢跑是自身體重的運動,且缺乏對上半身強度上的刺激,因此我們可以調整跑速度(跑快一點)、增加阻力(風阻跑),更換跑步的場域(參加越野跑,訓練身體在非平面上的穩定),或是拉長總跑步距離或時間,把跑步變成訓練。

    #飛輪有氧
    不論是在室內踩飛輪機,或是在戶外騎腳踏車,都可以提升我們的有氧能力,包括心肺功能、肌耐力等。
    如果今天只是邊騎腳踏車還可以邊聊天的強度,不太算是能影響生理恆定的運動。
    但如果今天加快速度(競技單車或是HIIT)、改變環境(越野單車),就可以把腳踏車這項運動變成高強度的運動訓練。

    不過,因為跑步及腳踏車訓練只對特定肌肉與特定生理功能做到訓練,因此可以用用重量訓練補足不足的部分。

    #太極拳
    太極拳每一個動作速度都十分緩慢,所處的運動場域也十分安全(平坦的地面)。在極度緩慢的條件下,可以訓練身體控制穩定度,是很棒的運動。
    然而,因為太極拳因為是自身體重運動,缺乏強度與速度的訓練變因,儘管是很好的運動,但為了讓身體素質有全面性的提升,建議還是要加強其他身體素質,例如:有氧訓練與阻力訓練。

    #運動從現在開始
    總結來說,真正能夠給身體組成、生理狀態帶來改變的才是運動。而運動處方的概念與身體素質的八大向指標,則可以幫助我們評估自己平時從事的運動,是否足夠刺激我們進步?並為了正常且健康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
    上述舉例的專項運動,都有無法改變的固定特質,無法全面提升身體素質。對於生活忙碌、無法抽出更多時間來運動的族群而言,選擇對身體素質有高度涵蓋性的運動,更能體現出效率,因此在健身房裡的運動訓練,可以在安全的場域裡執行重量與有氧運動,能夠對體適能的全面提升更有效益。
    如果把我們的一生視為一個長期的比賽,衰老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共同敵人。在老化開始之後,強度不足以刺激肌肉的運動,沒有維持肌力的功效,更遑論日常活動。
    隨著現代醫療進步,人的壽命延長,投入訓練,並不是為了更長的壽命,而是為了一個更有尊嚴、更有能力的晚年生活。
    如果你已經知道運動的好處也開始運動了,為什麼還會放任最親密的家人、父母,將健身房視為危險之地、並且拒絕運動呢?
    不論你現在幾歲,不論你有沒有疾病,不論你現在強不強、你的身體狀況好不好,你都可以開始訓練。就從看完這篇的下一秒開始訓練吧!
    (註:圖片中的數值高低僅為示意,並非絕對數值)

    圖、文: 林禹伸教練、練健康小編
    #訓練 #身體素質 #體適能 #健康是練出來的 #阻力訓練 #有氧運動 #籃球 #騎腳踏車 #重訓 #肌力訓練 #肌力與體能 #增肌減脂 #硬舉 #臥推 #健美 #健力 #健體 #健身房 #台北健身房 #中高齡友善 #女性友善 #松江南京

  • 慢跑bmi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02 08:05:45
    有 169 人按讚

    讀者問:「我好久沒動了,該如何開始呢?我應該先去報名健身房?還是報名瑜珈教室?」

    我將這個問題一拆為二。

    一、該如何開始運動?

    每位媽媽的手上一定都有行事曆,裡面可能記載了職場媽媽的開會時間、出差時間,或者全職媽媽記下了大寶的畫畫課、二寶的鋼琴課等,尤其對全職媽媽而言更為常見的是:

    自己永遠排在最後面,最後變成沒有自己的時間。

    為了不影響整個家庭的作息,我曾在清晨五點全家熟睡的時候,躡手躡腳踏著晨光出門慢跑,也曾在晚上九點全家進臥室休息後,踩著星光出門慢跑。
    也曾在另一半和小雨出門上班上學後,和小風開始在瑜珈墊上徒手運動。還記得當時才三歲的小風為了學我做平板撐,結果頭太大重心前傾「砰」一聲敲到了地毯上。
    我也曾在外頭上課或演講一天,傍晚一進家門就先換上運動服裝動三十分鐘。

    若問我如何開始,而且能夠持續下去?

    我建議最好能像課表一樣,為自己訂下固定的運動時間。
    但是可以調課。

    這堂運動課最好每天半小時或四十分鐘就好,對家人宣告:「這段時間為我專屬。」
    時間一旦拉長,持續下去的阻力一定會增加。
    這阻力可能來自家人:「我那時候有事,請妳待在家裡陪孩子。」
    也可能來自內心的黑天使:「我今天好累,就是不想動。」

    可是如果「只有三十分鐘」,時間安排的彈性會大幅增加,內心的白天使也會說:「反正才三十分鐘」。

    先為自己爭取每天三十分鐘獨處時光。
    不是一週三天,而是每天。
    如此一來,容易養成習慣,家人和自己都不易遺忘。

    先訂下了獨處的運動時光,再來思考如何安排這段時間。
    想慢跑就慢跑,想重訓就重訓,想游泳就游泳。
    想休息就健走或做瑜珈,讓自己養成每天至少動三十分鐘的習慣。

    千萬別一次發起萬丈雄心:每次都要運動足一個小時才有燃脂效果,每次都要操到酸痛才有運動效果......
    這些想法就是妨礙我們持之以恆的元凶,當我們把「運動」這個角色塑造成兇狠的形象,我們就愈容易放棄它、逃避它。
    若我們把「運動」想成與身體互相扶持的好朋友,我們就會去親近它。

    丟掉那些該動幾分鐘才能燃脂的包袱,重點是每天都能動一動,持之以恆,這才是我們身體真正所需。

    二、先從哪種運動切入?

    對於很久沒有運動的朋友,我會建議先花一個月從會感到有點喘的健走開始,恢復基本的體力。

    接下來到底要做哪種運動呢?預算要投到哪裡?
    如果有個人嗜好的話,報名感興趣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持續。

    而若提及增肌減脂的效率、增加心肺能力,最好是有氧加阻力運動,不可偏廢。

    以下列舉兩篇文獻: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00641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44497/

    第一篇文獻以12週為期,分四組探討減脂效果,這四組依序為實驗組、有氧組、阻力組、有氧結合阻力組。

    12週過後,減脂由多至少的組別依序為:
    1.有氧結合阻力組
    2.有氧組
    3.阻力組
    4.實驗組

    這篇研究也觀察了受試者最大攝氧量,也就是不同運動對心肺能力帶來多少提升,結果發現提升程度由多至少依序為:
    1.有氧結合阻力組
    2.阻力組
    3.有氧組
    4.實驗組

    第二篇文獻是國際上很有名的研究,可以說更細膩地揭開了有氧與阻力運動對身體影響的面紗。
    這篇研究以119位久坐不動、BMI超過30、年齡平均從47至52歲的中年受試者,以八個月為期探討增肌減脂效果。

    阻力組一週三天,每次針對大肌群做三組動作,每組8-12下。
    有氧組一週跑12英哩(19.3公里),心率維持在65~80%。
    有氧結合阻力組則兩者都做。
    所有受試者每日都攝取吃飽吃滿的2000~2100大卡。

    結果如何呢?

    ▶️體重變化
    有氧組(-1.76kg)>有氧結合阻力組(-1.63kg)>阻力組(+0.83kg)

    ▶️最大攝氧量,也就是心肺能力的指標。
    有氧結合阻力組(+4.25)>有氧組(+3.43)>阻力組(+1.26)

    ▶️脂肪量
    有氧結合阻力組(-2.44kg)>有氧組(-1.66kg)>阻力組(-0.26kg)

    ▶️肌肉量
    阻力組(+1.09kg)>有氧結合阻力組(+0.81kg)>有氧組(-0.1kg)

    ▶️體脂率
    有氧結合阻力組(-2.04%)>有氧組(-1.01%)>阻力組(-0.65%)

    ▶️腰圍,也就是觀察內臟脂肪的指標。
    有氧結合阻力組(-2.04%)>有氧組(-1.01%)>阻力組(-0.65%)

    再次證明有氧與重訓乃相輔相成。

    正如我們吃東西會盡量攝取均衡營養、避免挑食,運動也是一樣的。

    不論從哪一種運動開始,剛開始一定都會有一段辛苦的時期,別著急,我們可以放慢節奏,一關一關克服它。
    慢跑很喘,就再跑慢一點。
    全身式的伏地挺身做不了,就做跪姿伏地挺身。
    慢慢地,慢慢地,身體的組成與機能就會一點一滴改變。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脂肪如此,肌肉亦然。
    我們過去花多少時間養成現在的身體,我們就需多少時間來調整她。

    ===
    如果您還沒有決定要把運動預算投入哪裡,歡迎來加入剛成立的社團。
    👉媽媽三健社:健食、健身也健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om3wellness

    小雨麻健食、健身也健心的故事週一至週五每日更新,歡迎常浮出水面來跟我互動。
    FB:https://www.facebook.com/RainyMom
    網誌同步更新:http://rainymom.com
    IG請搜尋rainym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