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情緒卡教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情緒卡教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情緒卡教案產品中有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ello,我是蔡心。 . 最近我一個優秀的職能治療師同行,跟我說她如何運用我的情緒教材 #我的心情我決定 設計成遊戲,我把這個遊戲命名為「#情緒五子棋」。我覺得這個概念真的超厲害的,在經過她同意後與大家分享。 . 準備方式: 1. 一套以上的蔡心情緒圖卡(如果越多套,棋盤越大) 2. 把情緒圖卡拼...
情緒卡教案 在 梵高爸爸 ??? 表達藝術認可執行師 ? 電台主持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5 15:04:18
【梵高爸爸 視藝專訪】 #媒體專訪 📰 今日🈶 東周刊 eastweek.com.hk 專訪 透過鑒賞藝術家 #畢加索 🧑🏻🎨 融入 #情緒管理 😆😍😭😡 誇張手法畫表情? 又可以 #心理投射畫 技巧,了解小朋友內心世界,家庭或朋輩背後嘅問題? 仲可以 #立體主義 嘅風格大膽鮮明用色🔴🔶🟢🟨...
情緒卡教案 在 采默默如是說 Rorka Li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30 23:22:36
想聊聊一個故事,紀錄2019這一年對我來說⋯生命中很重大的改變。 - 如果曾陪伴我從考教練班到出道教學這段過往的朋友們,都會知道小卡這名教練其實曾經參與過Oceanian。又或者說,他們曾經邀請過我加入他們潛店。 - 因為種種因素,總之我們最後分道揚鑣,我也不想贅述什麼具體原因,因為那些原因對現在的...
情緒卡教案 在 Laura Ji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3:28:47
#1y0m12d 💕【體驗後 滅火心得】 上週末 警報器她娘的「媽媽們群組之一」相約體驗一堂MT課程 所謂的MT就是「Music Together」幼兒音樂律動 咱們家的黃格格今年也不過剛滿一歲 其他參與的小朋友們有的還不到一歲 一小時的「付費體驗課」後,我們沒有報名🙅🏻♀️ 過了幾天主揪媽,在群...
情緒卡教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ello,我是蔡心。
.
最近我一個優秀的職能治療師同行,跟我說她如何運用我的情緒教材 #我的心情我決定 設計成遊戲,我把這個遊戲命名為「#情緒五子棋」。我覺得這個概念真的超厲害的,在經過她同意後與大家分享。
.
準備方式:
1. 一套以上的蔡心情緒圖卡(如果越多套,棋盤越大)
2. 把情緒圖卡拼成棋盤
3. 用情緒當棋子來玩五子棋
4. 但是當確認要走某一步時,要分享那個情緒可能的情境
5. 例如:孩子要走「害怕」這一步,孩子要分享「最近讓他害怕的事」
6. 看誰先將五個棋子連成一條線,就獲勝囉!
7. 若為團體操作,可以連成四個旗子就成一條,但要連成兩條算獲勝。
.
我自己操作過「情緒五子棋」很多次,我發現孩子都很喜歡這樣玩,大家在家裡可以試試看唷!如果沒有情緒圖卡,也可以在紙上寫出情緒的名稱,一個情緒可以重複4-5次,孩子會玩得很認真呢!這個操作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了要擋住別人的路或是自己快要獲勝)會逼迫孩子分享平常比較少講到的情緒,是個很好的練習唷!
.
#遊戲教案分享 #情緒調適 #EQ訓練
.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line友募集與兒童產品熱銷中!
情緒卡教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講好講滿就是有效的教學與學習嗎?】
這是上完兩天提問與教案企劃的小學老師,寫下回饋的心得,很值得深思:
「上了第一堂提問力課後,我興奮的和友人分享著當天發生的過程以及後續的作業,友人跟我說:這樣第二節課老師也太輕鬆了吧,就不太需要講課了呀!」
通常以為好老師就是一直講好講滿,才能解惑,甚至有效傳遞知識。
這位老師上完課有了新的體悟:「我跟他說:不是這樣的,這樣的授課模式才是真的最耗費精力的。無論是前置準備,了解學員的背景、狀態,還是教學過程都相當耗費腦力,除了要打開耳朵用心地聆聽大家發表的字字句句,還要能及時地予以回饋,過程絕對是比單純的講授課還要緊繃,但也因為老師與大家密切真誠的互動,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感覺且深刻的。」
一位國中國文恩涵老師說:「夠實際操作過一次能夠了解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以及即刻修正調整自己。」
他寫下自己的研習心得:
「1.事前作業協助更快進入課程:研習前要先完成作業這件事情,在過去的研習中是從來沒有遇過的事,但是老師設計的作業讓我在研習前就能先開始練習「提問」這件事,幫助我在研習的時候能很快的進入狀況,也可以發現自己思考的缺漏與卡關的地方。
2.透過分組與討論的形式可以增加參與度,有更多發言機會。
3.實作時才知道自己有沒有真的吸收了上課的內容。
4.除了實作之外還能夠得到老師或同儕的即時回饋,可以更快調整自己的問題。
5.聆聽別人的發表,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想法。」
就像簡報專家福哥常說,一個好講師到底是說得越多,學生學得越多,還是說得越少,學生學得越多?
最重要的角度是,學生如何有效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由外而內的推力,還是由內而外的拉力。
當老師說的多,學生都用聽的,是否聽進去了,是否能引發思考,或是能檢核確認他們的學習狀況?時間幾乎都用的講述時,這些都很難被確認。
即時互動與回饋修正,才能檢視師生之間到底有沒有認知上的落差,到底學生的思考有沒有進步,也能檢視老師教的內容,是否如自己預期,還是能及時調整。
還有一個老師或講師容易忽略的問題。即使是玩桌遊、分組競賽、團康活動,老師的重點不是只有讓大家動起來、情緒很高亢,而是大家的作業、發表的點評與回饋。
除了講優點,還要指出核心問題,以及要怎麼改善會更好。
不過我是很享受學生的發表過程,並不覺得累。雖然要很仔細聽,但這都是習慣了,去聽出關鍵的優點,或是需要補強的地方,接著要很誠懇、清楚的回應。
這個過程是教學相長的學習。我學到新的想法跟知識,學員本身得到好的回饋,其他學員則是從中獲得聯想的應用。
情緒卡教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學習卡住了』
週末,我跟兒子讀書對時後,遇到了以下兩個句型。
句型一:
安安說:「我最喜歡關關破《成語中的科學》了,因為可以一邊了解成語,一邊看懂成語中的科學知識。」
句型二: 安安說他最喜歡關關破《成語中的科學》了,因為可以一邊了解成語,一邊看懂成語中的科學知識。
我問孩子:「這兩行句子,說出口的人是同一個人嗎?」
哪一句話是安安自己說的?哪一句話是別人轉述的?
光這一類型的問題,我小二的兒子一直鬼打牆的在混淆中,我用盡了方法讓孩子理解,孩子都都覺得疑惑亂猜我要的答案,兒子卡在不管是不是轉述,這句話都是安安說出口的。
於是,我做了將近五十題的教案,讓孩子分辨哪些是自敘法,哪些是轉述?而在轉述的部分,又加入了完整的轉述,跟參入其他價值的轉述。
兒子這才懂了,這兩段文字的差別。
我在想,如果孩子寫到這樣的題目,陪伴者只看答案是答對還是答錯,是不是就沒辦法陪孩子看懂孩子的卡點了?
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夠,是不是在文字與文章的理解就會更困難?
這次,我跟生鮮時書的合作,很重要的除了在課程中談孩子在語言學習中,哪些語言影響了孩子的情緒與生活認知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在於,去看這些語言在學科上的影響,父母看懂了,才真的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
「花兩分鐘填寫問卷,課程上線將早鳥優惠寄給您,並立刻贈送關關破網站折扣碼,
裡頭有我們研發的學習好物,助您與孩子一臂之力!」
線上課程早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