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心肌梗塞前兆血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心肌梗塞前兆血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心肌梗塞前兆血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江柏樂風水好好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肌梗塞別再忽略這些前兆了! 《📍科學角度》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病發前一個月內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例如: #胸悶 喘不過氣 #心絞痛 胸口不適感覺胸口被重物壓住的感覺 《📍玄學角度》 根據老師多年處理祖先神明事宜,玄學經驗告訴我們 如果你身邊的人無因由查不到原...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也是造成中風的主要原因,但它就像「沉默殺手」,我們通常很難察覺,往往都得到引發嚴重疾病才會發現。雖然無法避免動脈硬化,但若是想要延緩硬化速度,「血壓」的控制就非常關鍵,其中「脈差」是一個觀察方式。 脈差(脈壓差)是什麼? 脈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崔老闆Trac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08:55:00

20190504 家族病史-心肌梗塞 不定期暈倒和流鼻血去醫院看檢查都正常!看來要好好照顧自己⋯該運動了....插管在手腕有點痠痛!下週一回診檢查心率 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是輸送養分與氧氣給心臟的重要角色,心臟表面共有三條冠狀動脈圍繞,若是任何一條因為發生粥樣硬化(血管內堆積脂肪等異物),使血管失去彈...

  •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江柏樂風水好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15:25:41
    有 193 人按讚

    心肌梗塞別再忽略這些前兆了!

    《📍科學角度》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病發前一個月內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例如: #胸悶 喘不過氣 #心絞痛 胸口不適感覺胸口被重物壓住的感覺

    《📍玄學角度》
    根據老師多年處理祖先神明事宜,玄學經驗告訴我們
    如果你身邊的人無因由查不到原因而直接往生
    醫師宣判:心肌梗塞等原因
    通常99.9% 恐怕是跟祖先有關係
    尤其常常耳鳴.耳朵癢頭暈.頭痛不好睡.有時心悸胸悶卻始終找不出原因,通常列為高危險群

    老師今日一早就來到龍巖進塔
    客戶父親現年50歲非常年輕
    醫學上卻查不出原因而早逝
    實在心疼…..
    等對年後再處理了

    --
    【📍醫學知識】心肌梗塞症狀包括:
    ❶心絞痛:胸口中央部分疼痛或不適,也可能有人會有持續數分鐘或反覆發生的沉重、緊繃、壓力、灼痛、麻木、擠壓感等,容易被誤認為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造成的火燒心。
    ❷上半身其他部位的疼痛、不舒服,包括手臂、左肩、背部、頸部、下巴或胃部等。
    ❸呼吸困難或呼吸短促
    出汗、出冷汗
    ❹有飽脹、消化不良或噎住的感覺,可能類似火燒心、胸口灼痛發作
    噁心、嘔吐
    ❺頭暈目眩、快要暈倒的感覺,感到極度疲累或焦慮、心跳過快、心跳不規則

    ☑️此外女性也比男性更可能出現非典型、較不常見的症狀
    ❶上背部或肩部疼痛
    ❷延伸到或發生在下顎的疼痛
    ❸胸口中央有壓力感或疼痛
    ❹昏眩感延伸到手臂的疼痛
    ❺持續數天、不尋常的疲累感

    ☑️心肌梗塞高危險群有哪些?
    ❶高血壓/高血脂患者
    ❷糖尿病患者/肥胖者
    ❸吸菸者/老人
    ❹有心臟病家族史
    ❺不孝順者

    #找對老師真的很重要
    #安神處理祖先看風水請指定專業有良心的江柏樂老師
    #清明節 #掃墓 #禁忌 #卡陰 #祖先
    🟡如果你(妳)也常常耳鳴.耳朵癢頭暈.頭痛不好睡.有時心悸胸悶卻始終找不出原因恐怕是跟祖先有關係

    【祖先諮詢🗽】
    加入line@生活圈│https://lin.ee/3TBd8dueX
    官方購物網站 │ http://www.pola168.com.tw/
    開啟小鈴鐺🔔訂閲Youtube │ https://reurl.cc/8GRLjo
    ▫️ ▪️ ▪️ ▫️ ▪️ ▪️ ▫️ ▪️ ▪️ ▫️ ▪️ ▪️ ▫️ ▫️ ▪️
    服務項目:陽宅風水,陰宅風水,改名,命名,取藝名,公司命名,祖先處理,改運符咒,易經卜卦算命,命理風水教學,風水開運講座,建案代言,開運商品販售...
    ☎️開運專線:02- 2523-8282、02-2523-2277

  •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30 20:30:00
    有 90 人按讚

    【寒流來襲!心血管疾病者一定要注意保暖】

    寒流發威,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 #高血壓 的人,務必要特別留意氣溫變化,半夜若有起床一定要注意保暖。而不論是 #心肌梗塞 或 #腦中風 其實都有前兆的!#急性心肌梗塞 發生時只有黃金10秒鐘自救,這短短10秒鐘,你必須做3件事情⬇⬇

    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

  •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06 06:27:14
    有 333 人按讚

    1090506.肥胖併發症
    早安,我是顏純左醫師
    @純醫的分享第41篇
    肥胖瘟疫第四篇,肥胖的併發症
    台灣武漢肺炎昨天零確診,總數維持438.世界排名第120名
    @1090506A篇
    我們先前提到人類的流行病史由登革熱,鼠疫到天花,未來我們會再一一提到其他的傳染病,我們稱之為瘟疫。
    20世紀以後人類慢慢控制了許多的微生物,人類的壽命大為提升,但威脅健康的文明病對人類是一項考驗。
    WHO成立後,面對這樣的問題要求各國要統計10大死因。
    台灣的十大死因近30-40年來癌症高居第一,其他的有高血壓,中風,糖尿病,腎臟衰竭等等,我們仔細分析跟肥胖的關係度非常深,我把肥胖症定為現代瘟疫,稱之為肥胖瘟疫一點不為過。
    他已經不是文明國家的問題,正席捲全球,他的後遺症不像微生物馬上顯現 ,而是發生在五年,十年後,等到我們發現後,要挽回它,大腦會陷入理性和感性的戰爭,而理性往往輸掉這場戰役,我們則輸掉了健康,生命。
    肥胖有什麼樣的併發症,我們先來一個大概的敘述,未來再一個一個來解釋。
    1.代謝症候群,在血壓方面,血糖方面,腰圍方面,三酸甘油酯方面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方面的異常,常常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前兆,我們將在下一篇介紹這一個症候群。
    第二心血管方面:高血壓,心肌缺氧,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疾病,周邊血管阻塞的問題。
    第三骨頭方面:不運動的結果,不良的飲食習慣,使得骨質疏鬆,再加上身體重量增加,不運動的結果使得骨關節發炎,如果不小心跌到造成骨折,更容易造成長期臥床,影響生活的品質,增加照顧的人力,是社會上的大負擔。
    第四呼吸道的問題,太胖了會造成睡眠呼吸中斷症候群,影響生活品質,由於身上含有大量脂肪,造成呼吸的負擔,如果有阻塞性的呼吸問題,萬一有呼吸道的疾病,會造成生命的威脅。
    第五癌症發生,內臟脂肪的增加將造成內臟長期浸在脂肪當中,相關的代謝出現問題,如大腸癌,攝護腺癌,子宮癌,卵巢癌,腎臟癌,膀胱癌將會增加。
    今天介紹到此 明天我們將談到代謝症候群。

  •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1-25 10:57:39

    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也是造成中風的主要原因,但它就像「沉默殺手」,我們通常很難察覺,往往都得到引發嚴重疾病才會發現。雖然無法避免動脈硬化,但若是想要延緩硬化速度,「血壓」的控制就非常關鍵,其中「脈差」是一個觀察方式。

    脈差(脈壓差)是什麼?

    脈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指出,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人,若發現收縮壓減舒張壓「大於60以上」時,可能就需要就醫檢查是否有特別因素。

    脈差的原因?

    洪惠風醫師回應,當動脈硬化程度愈厲害時,脈差就會愈大。但反過來說就不見得,還有其他原因會造成脈差大。包括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或處在非常緊張的情緒時脈差也會變大,因為會刺激交感神經造成血管變硬。

    洪惠風醫師指出,若是已排除特別因素,就有可能是動脈硬化造成脈差增大。由於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有很多,他強調,此時就應盡快回過頭檢視可控制的因素是否都控制得當。「想辦法控制這些才是最重要的重點。」

    動脈硬化可控制因子:血壓、血糖、血脂肪、吸菸、體重、運動


    減緩動脈硬化,血壓應控制在什麼範圍?

    「無論用任何手段,血壓一定要控制在理想的標準內,」洪惠風醫師指出,最基本的要求在家血壓應小於135/85(mmHg)。若有像是糖尿病等疾病,要求就更嚴格,可能要小於130/80(mmHg)。

    血壓的標準範圍
    一般人:135/85(mmHg)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等):130/80(mmHg)

    洪惠風醫師說,只要在家血壓能控制好、並維持較低的壞膽固醇數值,如此就能減緩動脈硬化及老化的速度。

    測量血壓:在家最好

    洪惠風醫師表示,有一種現象稱作「白袍高血壓」,意思是許多人在家裡測量血壓時數值沒問題,但因為到醫院會緊張造成測量的血壓數值升高。

    此外,還有一種稱作「隱藏式高血壓」,剛好與上述相反,是在醫院時血壓都正常,但回到家中測量實際上是高血壓。洪惠風醫師表示,這兩種現象都會讓醫師判斷錯誤。

    「若是在家測量的血壓都在標準範圍內,大概問題就比較小。」洪惠風醫師說,還是以在家測量的血壓為準。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月號《清血管防中風》,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549

    【相關影片】

    動脈硬化不可避免,這樣做可延緩30年【洪惠風醫師】
    https://youtu.be/U4XQQH6dsTg

    血管變窄還可能腦中風,頸動脈硬化,怎麼面對及治療?【周孫立醫師】
    https://youtu.be/_4l5Yt5urno

    頭暈、麻痺、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YdISrBgFMkE

    【相關文章】

    心肌梗塞發作有前兆嗎?心臟名醫洪惠風:8成無症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633

    動脈硬化延緩30年!心臟科名醫6招防中風、心肌梗塞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826

    偶爾才運動反而易中風!7張圖挑出你的專屬防中風運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827

    #洪惠風 #動脈硬化 #中風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2-27 17:58:36

    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除了致死率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引起的失能。

    中外都有不少名人中風的例子,國內包括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東吳大學校長蔣孝慈、企業家溫世仁等皆因腦中風辭世。國外也有多位名人有中風病史,像是前美國總統羅斯福、艾森豪、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等。

    造成中風的一大原因即為「動脈硬化」,研究指出,動脈硬化的其中一種:動脈粥狀栓塞,引發心臟病的機率高達30%,導致中風的機率高達25%,且在造成嚴重疾病之前,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動脈硬化可以避免嗎?

    「我們人都會老化,」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回應,當我們年紀大了,血管會愈來愈硬;頭髮愈來愈少、愈來愈白;皮膚愈來愈鬆等等,所以動脈硬化也相同,隨著老化血管壁會一天天愈來愈厚。

    洪惠風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些人因為遺傳因素不好,例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家族病史,或其他家族性疾病時,動脈硬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很多。但無論是否擁有這些因素,人人都會動脈硬化,只是速度的差別而已。

    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洪惠風醫師將危險因子分為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兩部分,這些原因造成動脈硬化,最後就可能引發心臟病或心肌梗塞。

    動脈硬化不可控制的因素:年齡、遺傳。
    動脈硬化可控制的因素:血壓、血糖、血脂肪、吸菸、體重、運動

    洪惠風醫師指出,雖然動脈硬化無可避免,但若能夠將可控制的危險因子控制得宜,硬化的速度就會減慢。「只要能夠老得慢一點,就已經很謝天謝地了。?

    動脈硬化延緩之道:控制血壓是關鍵

    「台灣人特別容易中風,」洪惠風醫師說,相較外國人我們比較容易中風。而與中風最相關的因素是「血壓」,因此特別要注意自身血壓,標準也比外國人更嚴格。

    此外,洪惠風醫師也提及,台灣人很熱衷選舉活動,他建議大家面臨選舉時期、參加活動時都不要太激動、不要生氣等,放輕鬆對血管較好。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月號《清血管防中風》,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549

    【相關影片】

    脈差大就是動脈硬化?正確量血壓提早警覺【洪惠風醫師】
    https://youtu.be/rh0urJI_HJM

    血管變窄還可能腦中風,頸動脈硬化,怎麼面對及治療?【周孫立醫師】
    https://youtu.be/_4l5Yt5urno

    頭暈、麻痺、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YdISrBgFMkE

    【相關文章】

    動脈硬化延緩30年!心臟科名醫6招防中風、心肌梗塞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826

    心肌梗塞發作有前兆嗎?心臟名醫洪惠風:8成無症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633

    動脈硬化是什麼原因?動脈硬化預防之道搶救心血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355

    #洪惠風 #動脈硬化 #中風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心肌梗塞前兆血壓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16 18:45:58

    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立醫師說明,通常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不會突然發生、出現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先天條件、不良的後天環境及不良的個人習慣造成的。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有高血脂、高血壓家族病史
    周孫立醫師說,由於現今外在環境汙染等問題很多,就容易讓原來先天存在不良的體質,提早誘發問題,所以才會有漸趨年輕化的現象。若是發現自己的家族有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因子,就要特別注意。

    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患者
    代謝及血管功能失調也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慢性腎臟病
    先天心臟功能不全
    心臟傳導異常
    腦血管疾病,或身體其他各處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有前兆嗎?

    周孫立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從過去至今的死亡率都很高,原因就是表現出來的症狀都不太明顯或不太專一,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但也有很多患者是出現其他症狀,導致錯失警訊,因此延誤就醫。此外,在某些神經功能退化的人,尤其是老人家,甚至沒有症狀。

    心肌梗塞症狀
    胸痛(大部分)
    肩膀痠痛
    牙齒痛
    胃痛
    脖子痠痛
    背痛
    呼吸短促
    未出現症狀

    突發心肌梗塞怎麼辦?
    心肌梗塞前兆並不明顯的狀況下,當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回應,若發現自己沒來由的肩頸痠痛,此時千萬別輕忽,應即刻拿出血壓計量血壓,確認自己的血壓狀況是否與平時無異;也可測試自身脈搏,是否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先用這樣簡單的方法,或身邊就有的儀器來檢視身體是否有異狀。

    周孫立醫師強調,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症狀,若這些症狀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就應先找出最有可能致死的疾病,設想最緊急的情況來預防。

    心肌梗塞如何治療?

    心導管手術
    周孫立醫師說明,若是冠狀動脈已嚴重阻塞到壞死的程度,此時唯一的做法就是做心導管手術。先用氣球擴張術將血管撐開,再置放支架,讓血液能夠恢復暢通,拯救剩餘的、還未壞死的心臟細胞,避免再惡化。

    內科藥物治療
    若是冠狀動脈阻塞還沒那麼嚴重,心肌細胞並沒有完全壞死,只是暫時性的缺血,此時可以考慮以內科藥物治療,溶解造成血管阻塞的血栓,預防進一步的阻塞,讓血液能夠持續供應心臟養分。

    但周孫立醫師也說,若藥物治療狀況不佳、醫師評估患者未來還有可能再發缺血性心臟病,或缺血性心肌梗塞時,最後可能還是得置放支架。

    慢性期預防:阿斯匹靈
    除了緊急突發的心肌梗塞治療外,在日常亞急性或慢性期的預防,一般還是常用阿斯匹靈,或其餘控制血壓的藥物,以減少心臟負擔。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如何預防?

    少吃油、鹹、重口味
    周孫立醫師表示,盡量避免食用高油、高鹽等身體不容易代謝的食物。可以適量吃點「蔥、薑、蒜」,能減少身體壞膽固醇的形成,減少堆積,還能增加代謝。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用藥物控制;非高血壓患者或慣性吃藥的人,就用飲食控制,平日飲食盡量以蔬果為主。

    有氧運動
    周孫立醫師說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以有氧運動為主,除了能夠幫助身體代謝調和外,還能幫助維持交感神經的穩定度。根據WTO統計,一周若能有氧運動150分鐘以上的人,可降低2∼3倍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猝死。

    【更多心血管相關影片】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329m7IN7EIU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錢政弘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糖尿病、高血壓都跟它有關:維生素D健康補充法【健康連線/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zlyW4MoHic0

    【心血管疾病文章報你知】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97

    一天1杯清血果汁,血液變乾淨、跟三高說掰掰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59

    美官方認可抗癌食物第一名!高血壓、低血壓都該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12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