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46的網紅河西羊的健聲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 在 推叩 Twinkl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45:58

-0823 🇯🇵 大家敲碗已久的日文自學終於來啦! 我自己當初在決定學日文的時候 也是做了不少功課 看了很多網站💻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那些 想要自學日語卻不知如何開始的捧友們🙆‍♂️ - 📢在正文開始前先跟大家聲明~ 本身自學日文是興趣 也想多了解日語 目前沒有考過日檢 但未來有相關規劃 我...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 在 DSE英文|港大英文系+翻譯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9 19:42:55

Vocabulary about TASTE and TEXTURE [#每日生字🌋 ] 之前我地出過一個關於形容氣味既post,今次我地就嚟講下一啲多元化咁形容味道或者口感既字啦 為左呢個post精簡啲,有啲我覺得大家應該會識既,例如delicious, tender, chewy嗰啲我係冇講既...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3:05:06

#凱蒂旅行去 #泰國東北 世界奇湖報你知! 紅蓮花海在2014年的時候,被CNN評選為世界10大奇湖的第二名 上一篇的凱蒂旅行去,介紹泰國東北的烏冬他尼,這次來好好介紹烏冬他尼最出名的紅蓮花海吧。 紅蓮花海是從泰文ทะเลบัวแดง直翻過來的。ทะเลบัวแดง唸做Talay Bua Dae...

  •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2 09:00:35
    有 60 人按讚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7 19:07:51
    有 21 人按讚

    依稀記得曾經閱讀過黃碧雲一個關於移民家庭的倫常兇殺慘劇 —《溫柔與暴烈》的《失城》,我以為自己有這本書,但在執拾整理大堆藏書時卻遍尋不獲,發現我有很多本黃碧雲的著作,就是欠缺我很喜歡的《溫柔與暴烈》。已經買不回來,唯有趕快到圖書館借來閱讀多遍。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 8964 後,97 前那沸沸揚揚、人心惶恐不安的大時代。跟今天一樣,當年也有大規模的移民潮。故事由三個角色去敍述,主角陳路遠的獨白,以及從外籍總督察伊雲思、救護員詹克明的角度加以補充整合。

    陳路遠與妻子趙眉因著對時局的擔憂移民加拿大,多麼似曾相識 ⋯『但趙眉真的怕。中英談判觸礁,港元急劇下瀉,市民到超級市場搶購糧食。趙眉從醫院跑來找我,還穿着護士制服,只在我懷中哭道:「住不下去了。讓我們結婚,離開香港。」』這種恐懼,今天大家也親身經歷了。我也終於明白「香港住不下去」的窒息感是怎樣的一回事。

    他們一家在新地方開展新生活,但同時面對移民家庭的困難:天氣、失業、找不到理想工作、生活重複乏味、孤獨無助、生活壓力、歧視欺凌。

    『我從來不知道加國有這樣漫長嚴酷的冬天,才11月,已經下了雪。趙眉越來越沉默,川流不息的在廚房裏弄吃的,cereal、生水果、乳酪、煙三文魚、意粉、巧克力勿斯、蘋果批、果仁曲奇餅乾、龍蝦湯、鵝肝、燒鴨⋯⋯二人對着一桌子的食物發呆,電視亦川流不息的開著,簡直就像香港的屋邨。越眉又養了一隻牧羊狗,先餵狗、餵明明,然後才該我。食物吃不完丟進垃圾桶 —— 我的存在不過在牧羊狗、小孩與垃圾桶之間。漫天風雪,我披一件外衣便往外走。園子裏只有荒涼的幾株楓樹,索索的搖動。雪亮如白夜,月色明麗。我只是盲目的向外走。雙腿麻得枱不起來 —— 離開這食物豐盛的監獄。我們以為追求自由,來到了加國,但畢竟這是一座冰天雪地的大監獄 —— 基本法不知頒佈了沒有。他們在哪裏草擬監獄條例呢。逃離它,來到另一座監獄。』

    妻子獨自在陌生的國家打理家庭照顧孩子,疲累得讓丈夫「已經多時沒見過她的笑容」,然後開始有情緒病,精神萎靡,行動緩慢,照顧不了孩子,甚至不自覺傷害孩子。他們決定回流香港 ⋯ 只是 ⋯ 誰又知道香港已經陌生得難以適應:

    『然而我已無法再認得香港。我走路緩慢,鞋跟老給人踩着。銀行職員問:「先生,身分證號碼?」我略一遲疑思索,職員已在叫:「下一位。」我想去檀香咖啡室喝一杯舊香港的濃咖啡,發覺咖啡室已經消失。電話號碼都改了七個數字。港式英文我亦不理解,譬如「天地綫」。我去看許冠文的電影還會發笑,但整個影院的年輕人都十分不耐,粗話連篇的叫他「亞伯,收山喇。」民選的立法會議員才20多歲。我在香港迅速衰老。』

    作者多次把移民和回流形容為「從油鑊跳進火堆,又由火堆跳回油鑊。」趙眉臨死的一刻,看著丈夫,彷彿在說:「陳路遠,我知道你恨我,你恨我逼你離開香港。但誰知道呢?我們從油鑊跳進火堆,最後不過又由火堆跳回油鑊,誰知道呢?」

    離開又回來,陳路遠領悟到『移民不過是一個虛假的希望。而希望從來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後來,陳路遠在西貢的房子殺死了妻子和四名子女,以及寵物大白老鼠。

    一切的痛苦、疲憊、不安、疑慮、悔恨 ⋯ 都可以終結了。

    陳進監牢。外籍總督察於回歸前,擔心英國人的勢力沒落,回去愛爾蘭。而救護員詹克明的孩子快要出生,面對政局不穩、前路迷惘,他仍然選擇迎來新生命 —

    『城市有火災有甚麼政制爭論,有人移民又有人惶惑。然而我和愛玉還會好好的生活的。』『我們總不得不生活下去,而且充滿希望,關懷,溫柔,愛。因為希望原來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猶如上帝之於空氣與光,說有,便有了。』

  • 形容食物好好吃英文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1 12:05:32
    有 1 人按讚

    一「不要攻擊想救你的人--上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80007855472621&id=584986081641475

    李忠憲:德文的 Technik Smart Phone News 有關美國送來台灣2,500,000劑疫苗的新聞標題下這樣!

    「善良的力量佔上風」

    誰在那裡說什麼乞丐、乞丐的?

    謝長廷、蕭美琴表現真的非常出色!

    針對德國政府這樣的情形,情勢困難,謝志偉要加油喔!

    Die Kräfte des Guten setzen sich durch”: Freude in Taiwan und den USA schickt 2,5 Millionen Dosen Covid-Impfstoff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850658631712320&id=100003046621143

    謝長廷: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236438131430&id=141189546429

    管碧玲 (kuanbiling):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74455049283650&id=112542652141599

    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968121526570085&id=1648387955210132

    張博洋講Hak啦: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18224738350851&id=1141695282670470

    吳欣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5368830923560&id=114354403358339

    張軒豪:因為疫苗不是中國來的,所以台灣接受外國的捐贈就是「乞丐」;但若是中國捐贈台灣疫苗,說法就會變成「都是中國人,大家血濃於水」啦!

    #一切都是義和團意識型態在做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286910407288&id=1739443347

    黃澎孝:「疫苗乞丐」⁉️
    國民黨「討飯」才是乞丐‼️
    若非美國相救,國民黨早就被共匪趕盡殺絕了⋯⋯⋯

    今天,
    大家都很歡喜感動地
    迎接美國贈送的
    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

    上午
    當我看到汪浩臉書的貼文,
    更特別感動;他寫道:

    ♥️「1950年6月27日,韓戰爆發後,美國派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擋中共軍隊侵犯台灣。」

    ♥️「2021年6月20日,美國送疫苗來台灣,阻擋中共病毒癱瘓台灣。」(以上截錄汪浩臉書原文)

    是的,
    我的父母就是在1950年3月,
    隨軍從海南島
    逃難到台灣來的國民黨難民。

    我父親形容:當時真有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人」
    的狼狽無望感💔‼️💔‼️💔‼️💔‼️

    我母親說的更直白:
    「好得有台灣‼️」要不然
    我們在海南島就要跳海了😭😹😭😹😭

    蔣介石日記
    更記載了:他也曾幾度想要自殺‼️‼️

    直到1950年6月27日,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巡航台灣海峽後,台灣的生存安全才得到了保障⋯⋯。

    這對當時
    遑遑不可終日 的 國民黨軍民 而言
    美國就是
    恩同再造的「救世主」♥️‼️♥️‼️

    事實上,若不是美國相救
    國民黨
    早就被共匪趕盡殺絕了‼️‼️‼️

    但是,今天這個
    被共匪譏為「討飯黨」的國民黨
    卻有幾個舔不知恥的「黨國餘孽」

    竟然把政府代表全民接受美國
    基於共同合作抗疫的互惠原則
    贈送的疫苗,誣蔑為「疫苗乞丐」
    真是讓我怒火中燒🔥🔥🔥🔥🔥🔥🔥

    沒錯!
    國民黨來台之初的一二十年
    真的就是「美援乞丐」⋯⋯

    若不是美國的及時援助
    國民黨兩百萬軍民
    早就把台灣吃垮了‼️

    沒錯!是「美援」
    讓我們脫離了乞丐般的潦倒窮困‼️

    我永遠不會忘記
    兒時領美援麵粉,喝美援奶粉,
    吃饅頭夾美援牛油的歡樂滿足⋯⋯。

    我永遠不會忘記
    穿著美援麵粉袋改製的大褲衩
    奔跑在宜蘭四結
    美援糧倉廣場的無憂歲月⋯⋯。

    沒錯!國民黨就是當「美援乞丐」
    才得以苟延殘喘
    進而逐漸在台灣站穩腳跟的⋯⋯。

    當年,我們這些三四五年級
    ㄧ輩的人,有哪個
    不是當「美援小乞丐」長大的⁉️

    中國人說:受人涓滴,湧泉以報
    台灣人說:吃人ㄧ口,還人一斗

    但如今,
    有奶便是娘的黨國餘孽
    氣節風骨蕩然無存
    竟然,討飯
    討到共匪敵人階下⋯⋯
    淪為匪幫豢養的「北京狗」

    還無恥幹起了「桀犬吠堯」的勾當
    在台灣假藉「反萊豬」之名
    大搞反美公投!恩將仇報不說
    還包藏分化美台關係的禍心⋯⋯‼️

    真是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難怪,
    來自中國的民主鬥士
    汪浩博士語重心長地說:
    「台灣要做的就是《清除共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26793610982641&id=100009560914734

    Vivian Yen:Taiwan can help,而且人家可以help回來,基本健康交際啦。

    現在覺得受人疫苗支援回報就是乞丐的,當初我們主動Taiwan can help的時候,是不是剛好都在酸啊?

    是嘛。

    做人失敗,思路就是像他們這樣啦。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60380290641308&id=100000081448570

    Okinafa Chen:稍微對歷史有點基礎認知的人都知道國民黨就是吃美國奶水長大的政黨,如今認了別人當爹就忘了自己親生父母了。沒有美援基本上中華民國就只是一個打敗仗的軍隊而已,每天在那邊乞丐乞丐的喊,當乞丐能當到身家上億傳奇公務員也只有國民黨能做到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0519591681529&id=1285050172

    韓璟:疫苗不夠打:「沒有疫苗害死人!政府草菅人命!殺人兇手!」
    有疫苗可以打:「打疫苗害死人!政府草菅人命!殺人兇手!」
    .
    最早開始花錢買疫苗:「政府花百億買疫苗根本亂花錢!」
    後來疫苗買不到:「買不到疫苗都是因為政府不肯花錢!」
    .
    看到別的國家收到其他國送的疫苗:「為什麼別國送他們那麼多疫苗!台灣政府都沒在好好做外交啦!」
    別國送一大批疫苗到台灣:「為什麼還要別國施捨疫苗!當台灣是國際乞丐嗎!」
    .
    到底想怎樣啦….每天看這些就飽了🥲
    .
    #我的意思不是政府一定是對的
    #而是這樣說詞反覆根本在找碴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4248820320702&id=1608710924

    Jin-Chung Shih:【善的循環】

    大學時,我領過台大的低收入家庭獎助學金。
    (父親早年生意不順,很早就沒在工作了)

    而好幾年後,等我當了主治醫師,
    我捐款認養了兩名偏鄉兒童。直到她們國小畢業。

    ----------------------------------
    我領別人捐的獎學金,補貼學費生活費,
    減輕家庭負擔,
    我從沒想過我是乞丐。

    我捐款幫助別人(認養只是其中一小部份),
    更不會把受贈者當乞丐想。

    我不向人乞討,

    但我受人恩惠,若無法親報,
    我一定將愛傳下去。
    這是高尚的「施與受」、萬物之靈才會有的行為。

    (國外友人捐疫苗幫助我們,卻有人當做這是乞丐疫苗,

    二戰遷台後,國民政府接受了大量的美援,
    現在持「乞丐」心態議論的人,
    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
    這是過去在泰國參加的齋僧。

    一大清早天剛亮,包含我在內,所有的人都是在路旁等候,
    恭敬地奉上給僧寶的食物與飲水。

    布施者心懷喜悅
    而受施者平淡一味、沒有分別心,

    當時,我並發深願,
    祝如母一切有情,永遠安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6481094795031&id=1274561183

    蔡秀男:《善的循環- 台積電疫苗的小故事》

    到底,「美國援台疫苗功臣竟是郭台銘?」某黨名嘴說:「蔡英文才會當乞丐去求日本美國台積電給疫苗」?

    邏輯情報都錯亂!
    實在忍不住,就把我知道的(八卦XD),來說個小故事。

    (官方說法,一律以總統府或指揮中心公告為準XD)

    5月母親節後,台灣疫情漸漸爆發,其實,德國很多車廠與美國蘋果等大公司,唯恐台積電供應斷鏈,紛紛表示要捐贈疫苗給台積電(給台灣?),當時,好像沒有下文。

    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台中一中優秀同學,一位台積副總,一位海線醫界低調大咖XD, 有緣相見。

    「同學,你們醫界需要什麼幫忙?」
    「同學,戶外的篩檢及檢驗設備,對第一線醫護很需要...」

    後來,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捐了不少「戶外篩檢室」。

    這位台中一中校友,高醫藥學校友,也是我的高醫同班同學,6人讀書會小組組員,外號「童董」跟台積副總同學說:

    「同學啊,既然這麼多世界級供應商要捐疫苗給你們台積電,你們又要低調行善,不然,你們就捐疫苗給政府啊…」

    這個「童董」獻策對話,比「郭董」5月發願捐500萬劑疫苗,還早了幾週。

    兩位台中一中同學,一位在台灣醫界默默努力,一位在科技界默默低調努力,應該開啟了台積電捐助500萬劑疫苗「善念的第一槍」吧!

    之後,醫界同學介紹政府高層友人與台積高層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開始聯繫。
    後來,經濟部長與劉董,也默默開始洽商合作,聽說指揮官跟台積電也有對話。

    一邊,郭董的善心發心,從5/23.6/1.6/10.6/19...大家也都知道。

    故事還很長XD,先講這樣,
    評論也可以很深度,先短評幾點。

    1. 郭董夫妻的愛心,愛台灣愛台灣人民的心,酸民不要否定人家啦。不然,你也來捐500萬(元)就好?

    2. 郭董面對的行政法規困難,後來總統國安法律高人出手,以政府授權鴻海與台積電公司,才是公私協力的上策,蔡總統應該關懷慰勉郭董夫婦的辛勞與各方壓力。

    3. 郭董與劉董,以及政府所面對的國際現實與兩岸困境,相信透過對話,各方應該都有了互相包容的共識,官民合作,買到疫苗,才是台灣之福。

    4. 台積電,鴻海,不管誰先買到,誰沒買到,他們都是台灣之寶,都是護國神人,國人都應該肯定,不要淪為政黨鬥爭利用而分化,大家都在台灣這條船上,同島一命。

    4. 台積電,據我所知,的確,在五月初,就默默在行善,在捐防疫物資篩檢站,還有疫苗。

    5. 不是「蔡英文當乞丐求台積電」,而是台積電一直在默默在護國,默默在捐物資,默默在進行: 捐疫苗。

    6. 那天,我寫了6/18臉書後,「童董」打電話給我,關心國家防疫大事,聊聊他的台積電低調好同學,我才了解台中一中「校友的力量」、「好朋友的力量」、「善的力量」,居然可以像「蝴蝶效應」,影響了台積電慈善捐助的方向,也影響了台灣「疫苗外交」的走向?!

    7. 童董說:「台積電他們的企業文化就是默默做事,默默行善,不想出名...」。
    其實,童董同學的氣質與家學文化也是如此啊,古意,真誠,老實,低調。

    前一陣子,他們醫院鋼鐵人急診主任發心:
    急診鋼鐵人Dr.魏
    「院長,病人在急診外面帳篷看診太熱太辛苦了,不然我找廠家來隔間裝空調...」

    童董二話不說:「好,對病人好,預算不是問題..」
    我在臉書看到,建議童董: 「蓋好後拍個照片,放官網,可以讓各醫院見賢思齊,善的循環...」
    童董只是平淡地調地說: 「防疫優先,病人好就好...」

    默默努力低調行善,台灣最可貴的是人啊!

    8. 媒體與某些政黨,覺得台積電很突兀,覺得蔡英文總統太權謀?
    我在中山博士班同學明明就有國民黨青壯菁英人才,為什麼不能出頭?老是一些欠缺邏輯論述視野的名嘴在毀黨形象?
    見解視野謀略,連人脈情報資訊都輸我XD

    其實,台積電,鴻海,劉董,郭董,蔡英文總統,都值得我們的尊重與肯定。

    比起那些搶聲量爆衝的名嘴政客或政商「大人物」,
    台積電的王副總,童綜合醫院的童董同學Min Che Tung
    才是我深深佩服的「大英雄」!

    台灣最可貴的是人,是人性,是信任,是善的循環!

    善念,可以讓日本人一直想報恩!
    善念,可以讓美國人繼續把台灣當真朋友,有新進展!

    國人應該有「正知」「正覺」「正信」!

    一起祝福郭董劉董的善念,出馬成功,與蔡英文總統互信互助,公私協力合作三贏,才是台灣之福。

    台灣加油!

    ***6/18臉書:
    500萬,再加500萬疫苗?!
    天祐台灣,公私協力,力大無窮!

    6/18 台灣疫苗戰史,進入了高潮迭起的一天。

    蔡英文總統正在與兩位董事長會談,無論結果如何,國人要感謝台積電與郭董的善舉與發心。
    做為國際談判與法律專家,希望蔡英文總統,能證明自己是值得台灣人民信賴與肯定的總統!

    我還是樂觀地期待與預測,
    這一週來,讓焦慮病人也安心的期待與預測:

    * 6/15
    今天夜診,有跟焦慮的病人,稍微聊了一下,希望安他的心:
    疫苗(很快)來了,就去打!

    大膽預測一下,
    純猜測,疫苗戰備一律以指揮中心為準XD:

    1. 美國的Moderna 應該快飛來了。(6/18,14:00真的飛來了!)

    2. 日本追加的AZ 也不會太久。

    3. 郭董的,也必定成!
    (6/18沒想到,多了台積電,也要捐500萬劑!)

    應該很快也會先飛一批來。

    推論理由,放在私密群組。
    如果,真的都猜中了。
    再來揭牌Why & How...

    case study:
    「疫苗公共事務系統分析與決策分析...」

    *
    回顧與公開
    6/11 我在某智庫群組的分析,與預測:

    「我先猜一下,郭台銘的500萬劑捐贈,應該快成了。」

    1. 衛福部指揮官陳時中已軟化:

    陳已改口,給自己台階下了: 從高高在上「八要件說」要求「原廠授權書」,到「有原廠出廠證明即可。」

    2. 郭台銘的實力財力意志力,500萬劑是捐定了:

    他的實力可跟德國買,也可接洽美國,不只可以買德國,也可買美國其他疫苗。

    3. 若是買德國疫苗的契約,契約當事人不一定要台灣的郭董企業:

    商業契約若是郭董的美國或日本的公司,第三人利益契約,捐贈台灣衛福部,上海復星的代理權,管不到。

    4. 郭董若是正在洽商買500萬劑美國的輝瑞莫德那或嬌生疫苗,蕭美琴應該正在幫忙...

    5. 衛福部裡法匠幕僚的八要件說或「原廠授權書」說,早被打槍。

    官腔官調的新聞稿,也早已重創蔡政府民調,府院黨震驚,應該已取回主導權,總統也急著天天發臉書。甚至傳出要調整隊形(或換人?)。

    6. 所以,目前郭董疫苗捐贈的協調運作,主導權已經不在衛福部指揮中心,應該已經是總統府國安團隊層級,與外交部駐外代表接手了。

    7. 如果失敗,府院黨民調再降。

    8. 如果成功,府院黨民調大補血,執政黨黨民調回升,藍白黨都檢不到郭董的便宜。

    政治決策判斷上,府院黨當然要全力幫助郭董,也是幫自己。

    總之,現在情勢,早已遠遠超越欠缺超前部署的法匠幕僚專家群的格局視野了。

    結論:

    蔡英文聯手郭台銘,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無論如何,取得500萬劑德或美疫苗,對他們來說,都已經是「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郭董捐贈疫苗,應該會很快成功。

    應該不會太久,就會先讓台灣人民看到:
    某國飛機先運個幾十萬劑來台灣的畫面。

    *相片是一場TUA 醫學會的醫法論壇,我與「童董」當座長主持,正是「公私協力」成功的典範!
    有衛福部司長,有醫院院長,有台大醫科同學,有高醫後醫同學,對話溝通,大家都是好同學,好溝通,有「信任」,有「善念」,有「默契」,一起默默努力,改革台灣醫療健保法規制度環境。
    劉越萍 廖俊厚Min Che Tung A Nan Tsai

    希望郭同學,劉同學,蔡同學,同島一命,也能充滿「善念」與「信任」,一起合作,全面關懷,爭點整理,溝通善解,共創多贏,為台灣人民謀取最大的幸福!!(最多的疫苗XD)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83443581812809&id=100004415593426

    【回顧】
    【美日同盟】-【援助疫苗】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71367689669967&id=58498608164147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