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幼稚園戶籍問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幼稚園戶籍問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幼稚園戶籍問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幼稚園戶籍問題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08的網紅移居台灣 真實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際學校真的適合嗎? 嗨!我係里奧叔叔,歡迎大家一齊嚟留言 討論 分享 早幾日收到一位朋友PM里奧問有關國際學校既問題,相信好多家長為左避開填鴨式教育又或者想仔女有良好英語學習環境,都有考慮過報讀國際學校,里奧叔叔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當年我地搵學校既經驗。 台灣學制與香港相似 政府提供9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4的網紅梁文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直大彎北段是商特區和遊樂區,不能住人,但十幾年來卻有許多人把"辦公大樓"當成住宅使用,大概有4000戶,而且都有戶籍和選票。這不但對里長、議員和市長來說形成壓力,也影響到交通和公立中小學及幼稚園的分配名額。 柯文哲現在的方案是讓103年12 月31日以前拿到使用執照的建物,以繳納回饋金的方式來變...

幼稚園戶籍問題 在 一天一Google / 知識型instagram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1:09:59

#agad379 #冷知識 #20180903 藍藍的中間一點紅,是我的童年。 祝:未來的哆啦A夢,生日快樂! . 曾經在貼文出現的《哆啦A夢》 1⃣️「青梅竹馬」👉 #agad227 用來移動的踩高蹺「馬竹」~ 2⃣️「癢處」👉 #agad301 「搔癢手套」到底能做啥用途呢? 3⃣️「ig濾鏡」...

  • 幼稚園戶籍問題 在 移居台灣 真實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30 21:42:00
    有 72 人按讚

    國際學校真的適合嗎?

    嗨!我係里奧叔叔,歡迎大家一齊嚟留言 討論 分享

    早幾日收到一位朋友PM里奧問有關國際學校既問題,相信好多家長為左避開填鴨式教育又或者想仔女有良好英語學習環境,都有考慮過報讀國際學校,里奧叔叔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當年我地搵學校既經驗。

    台灣學制與香港相似

    政府提供9年強迫教育和12年義務教育,與香港免費教育差唔多,按照學生既戶籍地址嚟分配學校,如果想報讀心儀學校就要搬去該學校既學區並遷戶籍,小學「小一至小六」,國中「中一至中三」都係以派位的形式,直到國中第三年會考,再以成績投考到不同的高中。里奧叔叔有位台南既朋友,前幾年因為阿仔考入台南一中,擺左幾圍請好朋友食飯威威🤣,上年高中畢業再考入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排行第二」,認真叻仔。

    學習英語程度不能與香港英文中小學相比較

    中華民國台灣官方語言是正體中文,與其他非英語國家一樣,英語從來唔係重點科目,曾被英治的香港實行英語教學咁多年,在課程教學上唔可以以英語作比較,但係中文教學程度絕不輸香港,有D學校既考試和功課量同樣非常驚人。

    私立雙語學校&國際學校的分別

    好多注重英語教學既家長會選擇送仔女去私立雙語學校,台灣有好多雙語學校選擇,雙語學校既學習制度與本地學制相同,唯一唔同就係學校會以中英文教學,主要加強英語部份,與香港既英文中小學差唔多。

    國際學校有分兩種,一種只限外國人報讀,另一種沒有此限制

    當然好多國際學校主要想收翻自己國家既學生,但當有多餘學位都會向外招生,但入讀第一條件就係要持有外國護照,有唔少國際學校同樣接受香港護照為外國護照,呢方面每間學校都唔一樣,而且國際學校多數以直升制,由幼稚園直升至高中畢業,所以如果該年級冇學生退學,插班生就唔會有位,排隊幾耐都冇咩關系。

    國際學校畢業文憑不能報考本地大學

    要注意國際學校多數以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學制,而台灣大學目前唔認可IB文憑,所以國際學校高中畢業既學生只能出國升學,如果又想讀國際學校,到時就要轉讀返本地學制的雙語高中,否則就要出國讀大學了。

    本地IB文憑國際學校

    當然,如果仔女幼稚園時已經確定到大學會送到外國留學的話,咁讀咩學校都冇問題,里奧叔叔當年囡囡係香港讀完小一就決定移民台灣,係香港雖然只係讀過小一,但每日16:30校車返到屋企,休息一陣就要完成每日5-7樣功課,禮拜二默中文 禮拜四測英文既可憐日子,里奧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因此里奧叔叔就想安排兩個女入讀IB直升學校,美制既國際學校當時絕對是選擇考慮之一。

    不能留台升大學令里奧選擇本地國際學校

    自私的里奧叔叔,真係唔捨得依家就要決定將囡囡送去外國讀大學,但又想佢地英語能力好,又唔想小學就報讀雙語學校咁大壓力,最後就了解到有本地國際學校,同樣是IB學制既雙語學校,不過最特別就係呢種本地國際學校升到高中時可以留校轉制,如果到時候真係決定外國留學就繼續讀IB , 如果想本地升學就安排原校轉讀雙語班就可以,不經不覺囡囡明年就中一,仲有兩年就要決定留學還是留台,但起碼唔洗讀幼稚園就決定。

    如果大家有問題想問,歡迎係下面留言,因為PM里奧唔一定會睇到。

    麻煩大家幫手分享文章🙏🏼🙏🏼🙏🏼

    請分享 請分享 請分享

    #里奧叔叔的台灣生活創業路
    #移民
    #台灣
    #投資

  • 幼稚園戶籍問題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10 13:33:03
    有 3,207 人按讚


    ✉️ 讀者來鴻:
      
    相信很多人對於「中國台商回來投票」這個消息感到十分焦慮。但是,蕪菁雜誌的收件匣裡,有很多在中國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們,其實在中國工作,讓他們看清了很多中國的真實面。正因為很多事情看得比一海之隔待在台灣的人更透徹,他們更渴望為台灣的民主盡一份心力;無論如何,也要回台灣投票,守護台灣的自由民主。
      
    有一位讀者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在牆內工作,是我個人的職業選擇。所以我對中國的現況,不會無中生有、滿嘴抱怨。但就像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中國這裡,有美好也有醜惡。藉著這篇投稿,我想公正地分享,習近平上台這六年,中國的轉變。我們不能只被中國『大外宣』華麗的部份矇住了認知,而不知藏在黑暗裡的破碎。」
      
    「這一次選舉,身邊很多外國工作的朋友都拼著回家一趟,因為民主價值很值得我們這麼做!其中不少在中國工作的朋友,也在盤算著如何一步步地搬回台灣。請大家一起加油!我們不希望有一天,我們終於做好回家的準備了,卻無家可歸!一起加油,謝謝你們!」
      
    ✩    ✩    ✩
      
    (原作者:在中國製造業工作的匿名版友)
      
    我在中國工作六年,我昨天很想po心得文拉票,但身在牆內,真的不能太高調,會有切身安危的問題。所以我只能這裡留言,希望你們能最後一刻幫忙多拉票😭
      
    我在中國的這六年,正好和習近平掌權的時期重疊。這六年來,中國真的變化很大。中國共產黨逐漸露出臨不住的野心,和抓權高於法律的做事態度;這使得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提防他們。這變化是每個中國人都感受得到的。
      
    相較於超過六年前,中國的氣氛還是:「大家都在說中國越來越開放,好棒棒。」現在,真的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為什麼中共的野心越來越大?換個角度思考:身為極權執政者,為了家裡的龐大勢力,和已經累積的鉅額財富,他們是不是更需要一些手段,去「大者恆大」,鞏固自己的位置?
      
    這不像台灣藍綠政黨輪替,沒選上,就沈默四年東山再起,四年期間大家還可以上政論節目嘴砲一下。
      
    牆內不是這樣的。就像《飢餓遊戲》,你一旦倒下,就再也無法起身,而且可能是一條命或一整個家族的影響。參考一下近年來,幾個黨高官或紅頂商人的離奇死亡,或「被退休」等事件,豈能不令人恐懼?因為牆內的環境是如此殘酷競爭,他們要不斷地投資在對他們有利的事物上,其中有的是公正公開,但更多的是檯面下的灰色地帶。同時,當權者還要抹滅一切對自身不利的消息。像北京紅黃藍幼稚園性侵、拆廟拆清真寺等宗教干涉事件…當權者控制言論的手腕之深,是台灣人想都想不到的。近幾年來的中國,越來越違背很多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人權及民主良知…你知道有法律,但法律不一定管用,而且還可能被當權者反過來對付庶民。這也是為什麼,香港這樣一個政治冷感的地方,可以百萬人上街「反送中」的初衷。
      
    台灣的所謂「恐龍法官」在這裡,簡直只是小嫩嫩的level🤷🏻‍♀️
      
    再談談中國經濟吧!三十年快速成長,幾乎每個已開發國家,都有過那麼一段。然而無可避免地,接下來就是經濟遲緩的階段。這是自然循環,不見得是完全停滯,只是沒有那三十年來得快速。但在中國,氣氛就不一樣了。三四年前那陣子,很多中國公司手上閒錢一堆;那陣子經常出現各種初創公司、天使投資…巴拉巴拉的。普通人也因為嚐過高速經濟發展的甜頭,而顯得躁進。
      
    所以我們常聽到一些(我覺得超像詐騙的)私募基金,他們覺得「很正常啊,這些(對台灣人來說高得離譜的)獲利率沒有很奇怪呀,投資一下不會怎樣吧?」聽起來就超像被詐騙的啊啊啊啊啊啊。不過這兩年多來,這些龐氏騙局爆的爆、收的收、賠的賠,越是虛浮的東西,就越容易像泡沫一般猛烈消失,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會穩定💪🏻
      
    我身處在製造業,最近往印度和東南亞遷廠的,不在少數。這一時一刻還不會馬上拖垮中國的製造業,畢竟建組裝線很快、要培養研發還需要累積人才和實力。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基礎的一環,養了很多基層的老百姓,老百姓又號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人」。一環扣著一環,如果製造業流失越來越多,基層老百姓就沒飯吃。有飯吃的時候會安居樂業,沒飯吃的時候就興風作浪…中國政府應該也很憂心ing🤭
      
    中國經濟還多多少少有在發展,但已經比過去遲緩,更潛藏有很多未爆彈。我們常在媒體上看到優於台灣水準的高收入,但那只是少數一線城市的高層職員。很多二、三線城市,或一線城市的基層人員,領的根本不到23K。
      
    不要再唱衰鬼島了,我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幸福,我現在每次下飛機聞到台灣的空氣,都眼眶泛紅很感動。因為語言一樣、因為歷史文化有一大部份重疊,所以更清楚地知道,我的家鄉和中國,哪裡不一樣。我很愛我在中國相遇的同事好友們;他們之中,也不乏非常善良正直的可愛的人。但這不會改變兩個事實:中共的執政方式有它極大的缺陷和危機,以及更重要的,我對台灣家鄉濃得化不開的情感。
      
    一定要守護台灣,親共的都不能投!我們好幾個同溫層都回來了,因為民主價值很值得!一起加油💪🏻
      
    ✩    ✩    ✩
      
    如果對大家來說,講法治、講經濟太遙遠的話,剛好有個比較貼身的經歷。有個中國同事,最近才坦白她被家暴了十年,終於下定決心要離婚。
      
    在台灣,這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她卻在煩惱能不能「和平離婚」。原因是,如果不能和平離婚,就算她得到撫養權,男方如果不答應把孩子掛在他戶口下,小孩就不能就讀當地的公立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
      
    女方如果回到老家,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教育水平。也因此,儘管家暴的情況糟到,女方完全不敢和男方獨處密閉空間,這樣一名在大企業就職,又經濟獨立的女性,卻因為中國不合理的戶籍政策,因為小孩的就學權和未來性沒有保障,而不敢脫離精神不穩定的丈夫。
      
    在台灣的您,能想像這樣的兩難嗎?

  • 幼稚園戶籍問題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10 13:33:03
    有 3,195 人按讚

    ✉️ 讀者來鴻:
      
    相信很多人對於「中國台商回來投票」這個消息感到十分焦慮。但是,蕪菁雜誌的收件匣裡,有很多在中國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們,其實在中國工作,讓他們看清了很多中國的真實面。正因為很多事情看得比一海之隔待在台灣的人更透徹,他們更渴望為台灣的民主盡一份心力;無論如何,也要回台灣投票,守護台灣的自由民主。
      
    有一位讀者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在牆內工作,是我個人的職業選擇。所以我對中國的現況,不會無中生有、滿嘴抱怨。但就像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中國這裡,有美好也有醜惡。藉著這篇投稿,我想公正地分享,習近平上台這六年,中國的轉變。我們不能只被中國『大外宣』華麗的部份矇住了認知,而不知藏在黑暗裡的破碎。」
      
    「這一次選舉,身邊很多外國工作的朋友都拼著回家一趟,因為民主價值很值得我們這麼做!其中不少在中國工作的朋友,也在盤算著如何一步步地搬回台灣。請大家一起加油!我們不希望有一天,我們終於做好回家的準備了,卻無家可歸!一起加油,謝謝你們!」
      
    ✩    ✩    ✩
      
    (原作者:在中國製造業工作的匿名版友)
      
    我在中國工作六年,我昨天很想po心得文拉票,但身在牆內,真的不能太高調,會有切身安危的問題。所以我只能這裡留言,希望你們能最後一刻幫忙多拉票😭
      
    我在中國的這六年,正好和習近平掌權的時期重疊。這六年來,中國真的變化很大。中國共產黨逐漸露出臨不住的野心,和抓權高於法律的做事態度;這使得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提防他們。這變化是每個中國人都感受得到的。
      
    相較於超過六年前,中國的氣氛還是:「大家都在說中國越來越開放,好棒棒。」現在,真的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為什麼中共的野心越來越大?換個角度思考:身為極權執政者,為了家裡的龐大勢力,和已經累積的鉅額財富,他們是不是更需要一些手段,去「大者恆大」,鞏固自己的位置?
      
    這不像台灣藍綠政黨輪替,沒選上,就沈默四年東山再起,四年期間大家還可以上政論節目嘴砲一下。
      
    牆內不是這樣的。就像《飢餓遊戲》,你一旦倒下,就再也無法起身,而且可能是一條命或一整個家族的影響。參考一下近年來,幾個黨高官或紅頂商人的離奇死亡,或「被退休」等事件,豈能不令人恐懼?因為牆內的環境是如此殘酷競爭,他們要不斷地投資在對他們有利的事物上,其中有的是公正公開,但更多的是檯面下的灰色地帶。同時,當權者還要抹滅一切對自身不利的消息。像北京紅黃藍幼稚園性侵、拆廟拆清真寺等宗教干涉事件…當權者控制言論的手腕之深,是台灣人想都想不到的。近幾年來的中國,越來越違背很多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人權及民主良知…你知道有法律,但法律不一定管用,而且還可能被當權者反過來對付庶民。這也是為什麼,香港這樣一個政治冷感的地方,可以百萬人上街「反送中」的初衷。
      
    台灣的所謂「恐龍法官」在這裡,簡直只是小嫩嫩的level🤷🏻‍♀️
      
    再談談中國經濟吧!三十年快速成長,幾乎每個已開發國家,都有過那麼一段。然而無可避免地,接下來就是經濟遲緩的階段。這是自然循環,不見得是完全停滯,只是沒有那三十年來得快速。但在中國,氣氛就不一樣了。三四年前那陣子,很多中國公司手上閒錢一堆;那陣子經常出現各種初創公司、天使投資…巴拉巴拉的。普通人也因為嚐過高速經濟發展的甜頭,而顯得躁進。
      
    所以我們常聽到一些(我覺得超像詐騙的)私募基金,他們覺得「很正常啊,這些(對台灣人來說高得離譜的)獲利率沒有很奇怪呀,投資一下不會怎樣吧?」聽起來就超像被詐騙的啊啊啊啊啊啊。不過這兩年多來,這些龐氏騙局爆的爆、收的收、賠的賠,越是虛浮的東西,就越容易像泡沫一般猛烈消失,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會穩定💪🏻
      
    我身處在製造業,最近往印度和東南亞遷廠的,不在少數。這一時一刻還不會馬上拖垮中國的製造業,畢竟建組裝線很快、要培養研發還需要累積人才和實力。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基礎的一環,養了很多基層的老百姓,老百姓又號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人」。一環扣著一環,如果製造業流失越來越多,基層老百姓就沒飯吃。有飯吃的時候會安居樂業,沒飯吃的時候就興風作浪…中國政府應該也很憂心ing🤭
      
    中國經濟還多多少少有在發展,但已經比過去遲緩,更潛藏有很多未爆彈。我們常在媒體上看到優於台灣水準的高收入,但那只是少數一線城市的高層職員。很多二、三線城市,或一線城市的基層人員,領的根本不到23K。
      
    不要再唱衰鬼島了,我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幸福,我現在每次下飛機聞到台灣的空氣,都眼眶泛紅很感動。因為語言一樣、因為歷史文化有一大部份重疊,所以更清楚地知道,我的家鄉和中國,哪裡不一樣。我很愛我在中國相遇的同事好友們;他們之中,也不乏非常善良正直的可愛的人。但這不會改變兩個事實:中共的執政方式有它極大的缺陷和危機,以及更重要的,我對台灣家鄉濃得化不開的情感。
      
    一定要守護台灣,親共的都不能投!我們好幾個同溫層都回來了,因為民主價值很值得!一起加油💪🏻
      
    ✩    ✩    ✩
      
    如果對大家來說,講法治、講經濟太遙遠的話,剛好有個比較貼身的經歷。有個中國同事,最近才坦白她被家暴了十年,終於下定決心要離婚。
      
    在台灣,這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她卻在煩惱能不能「和平離婚」。原因是,如果不能和平離婚,就算她得到撫養權,男方如果不答應把孩子掛在他戶口下,小孩就不能就讀當地的公立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
      
    女方如果回到老家,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教育水平。也因此,儘管家暴的情況糟到,女方完全不敢和男方獨處密閉空間,這樣一名在大企業就職,又經濟獨立的女性,卻因為中國不合理的戶籍政策,因為小孩的就學權和未來性沒有保障,而不敢脫離精神不穩定的丈夫。
      
    在台灣的您,能想像這樣的兩難嗎?

  • 幼稚園戶籍問題 在 梁文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8-30 19:19:12

    大直大彎北段是商特區和遊樂區,不能住人,但十幾年來卻有許多人把"辦公大樓"當成住宅使用,大概有4000戶,而且都有戶籍和選票。這不但對里長、議員和市長來說形成壓力,也影響到交通和公立中小學及幼稚園的分配名額。

    柯文哲現在的方案是讓103年12 月31日以前拿到使用執照的建物,以繳納回饋金的方式來變更用途。這一點大家有共識,因為問題總得解決。但我認為如果不對未來的新建物加以防堵,103年這條線是守不住的。光是目前就有1500多戶的新建案在那邊等。幾年之後,等到新住戶都搬進去了,有了戶籍和選票,自然就會再逼市政府進一步開放。

    重點在於未來如何防堵大批新住戶湧入。我的看法簡單的說,就是未來如果你要申請在這裏遷入戶籍,那就表示你把這棟辦公大樓當住宅,這就是違規使用,那麼民政局就要移送給都發局建管處依違規使用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