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屋頂面積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屋頂面積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屋頂面積計算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視察高雄首件 全台最大屋頂型漁電共生申請案—永安區漁電共生案場工程 今(8/27)前往永安區,視察永晟綠能聯手臺鹽綠能公司正進行漁電共生案場工程進度,該案是「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於今年2月成立後核准的首件屋頂型漁電共生申請案,據業者團隊表示也是目前全台最大室內養殖太陽光電案場,基地面積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壹、風雨操場 教育部在107-108年度擴大推動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風雨球場,並且以鳳翔國中當示範案例向全國推廣。鳳翔國中確實是目前看到品質良好的光電風雨球場,但其他案例並不是都這麼美好,有些甚至是災難。 【一、賺了一座球場,但也失去很多】 學校與太陽能廠商傳統的合作模式,是讓廠商在學校屋頂建置太陽...
屋頂面積計算 在 董森堡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9:11:19
縣府建設處昨日下午於環保局會議室,辦理「金門特色產業園區」工程發包前說明會,森堡與團隊人員昨前往與會,並在會中提出多項意見與看法,希望藉由雙向的溝通與檢討,能落實規劃該園區的目標,讓在地的特色產業,能夠有一個穩健的基地,讓金門的特色產業的體質能因這項政策而獲得提升,藉以邁向更大的市場。 然而,對於...
-
屋頂面積計算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15 15:22:53壹、風雨操場
教育部在107-108年度擴大推動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風雨球場,並且以鳳翔國中當示範案例向全國推廣。鳳翔國中確實是目前看到品質良好的光電風雨球場,但其他案例並不是都這麼美好,有些甚至是災難。
【一、賺了一座球場,但也失去很多】
學校與太陽能廠商傳統的合作模式,是讓廠商在學校屋頂建置太陽能光電板,以廠商賣出電後的8~10%金額回饋學校作為租金。在傳統收租模式中,鳳翔預估以每年租金回饋10%、租期9年11個月計算,期滿學校預估能收到租約金共590萬。但該校風雨球場的造價就1200萬元,遠大於傳統收租能得到的租約金,因此鳳翔國中決定讓廠商幫學校面費建置球場,球場上放置太陽能板,所賣出的電價只需回饋學校1%,其餘當作建置球場的費用,以達到廠商、學校的雙贏。
學校出借場地方案,不用出錢,還可收每年1%發電回饋(約1-3萬/年)。但也產生諸多問題:
1.光電業者往往不顧校園美學和樹木綠地,導致綠地樹木毀滅。
2.讓球場不合規定,兒童運動不符合球場規範與安全,原本的比賽球場都被降級為練習場。
3. 中間的回饋金遠低於行情,也導致財務回饋不合理的問題。
【二、種電怕樹遮陰,所以就要樹斷頭?】
一般的風雨球場可以與樹為臨,但光電怕大樹遮住,所以以興仁國中的案例,就把樹斷頭。同時為了追求發電面積極大化,遮棚更超出了球場範圍,殺死綠地,周邊的樹只要超過6米高,就一律要斷頭處理。像正興球場就害死了十幾棵樹,正在建置的小港中山國中也發生為挪出建置空間,而對老樹下手進行斷頭修剪的動作。
【三、強壓在棚下,樹能長得好?】
另一種作法是不砍樹,把樹壓在太陽能板的屋頂下。這樣一來,太陽能接收到陽光,但底下的樹卻照不到了,這樣樹還能長得好嗎?難道不會容易死掉嗎?
【四、網球場高度不夠,不能比賽】
風雨球場不是只有藍球場,也有網球場。光電廠商的目的在取得太陽能發電,他們在乎的是鋪的面積越多越好,高度並不是重點,反而越低越省成本。但球場卻有一定要求,比如網球比賽標準要12米高,但光電網球場高度只有6米,只能練習。
【五、七座興建中球場,如何護樹?】
高雄市目前有七所學校正在建置光電球場,在鳳翔國中被當成全國範例的同時,局長要如何來改善砍樹、高度過低等負面問題?
貳、校園雙機
謝局長一上任就說會全力推動包括雙語教育、全市雙機(冷氣機、空氣清新機)的裝設。行政院長蘇貞昌七月拍板「全國中小學全速推動裝設冷氣,而且要在2年內完成」。
高雄市需裝設冷氣機357所國中小,目前已完成比例為1成5。行政院的錢將在110年、111年執行,電力改善費用預估為5億元、冷氣機安裝費用為6億元、再加上冷氣1年電費,共補助11.5億元。
【跳電問題怎解決?】
但冷氣不是有錢裝就好,學校電力系統也要改良,如果老舊電力系統不堪負荷,就發生跳電問題。很多學校裝冷氣很久了,就算夏天熱得要命,學生只能望冷氣興嘆,家長都開玩笑說:「高雄市學校的冷氣是裝來看的,而不是裝來吹的!」高雄市勝利國小裝了冷氣不能吹,使校內的老師和學生都有點「火大」。
跳電問題到底是學校設備老舊?還是台電有問題?局長知道問題所在嗎?要如何解決?
【電費、維修費以後中央年年補助?】
中央政府的冷氣政策絕不能僅補助各校設置冷氣,卻對後續電費、維修費用不聞不問,不然學校將因無力編列冷氣電費與維護費用,陷入有冷氣卻不敢開的窘境。
局長知道以後電費與維護費用會由中央年年補助嗎?如果中央不補助,以後電費與維護費每年要花多少?
參、空大游泳池
空中大學將校園內的用地,以BOT的方式改建成五星級的高雄國際會館,附近的原小港游泳池則規劃興建為健身休閒中心,來提供城市學習、休閒、住宿,暨高雄臨海工業區會展、會議等之機能。原契約規範興建期程2年,第二期時原小港游泳池興建因逾期違約,民間公司雙方朝合意解約方向進行。這案子完工部份營運績效良好,每年都有權利金收入挹注財政收入,不少國際旅客得以入住,也有許多學生該飯店實習,使原本閒置的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但沒完工部分至今仍荒廢,雖然就在附近,但隔幾十公尺,形成天壤之別。
我們都知道很少BOT案以成功收場,大部分都是完工後負債累累,還需要政府的挹注如高鐵、高捷。高雄國際會館案例成功,興健身休閒中心就不被看好而引發這些糾紛。現在雙方在109年6月15日召開爭議協調委員會,雙方同意終止履行第二期興建營運移轉(BOT)之相關約定。 -
屋頂面積計算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21 08:00:00妙法寺位於香港屯門新市鎮,1960年由洗塵法師及金山法師購入位於藍地的張苑開設。「萬佛寶殿」在1973年開始重建成3層,並在1980年落成。它捨棄傳統佛寺的建築結構:
• 外觀雙層屋脊,並舖上金光燦爛的琉璃瓦片;陶瓷製作的動物裝飾被置於飛簷上;大廈的最高處有一座由兩條金龍守護的佛塔。
• 頂層是大雄寶殿:供奉3尊5公呎高的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及阿彌陀佛坐像,附有三道從屋頂懸垂的巨型梨狀水晶吊燈,橫樑上描繪了釋迦牟尼的一生事蹟。內壁鑲有約10,000多個不同姿態的金佛瓷磚,據說是仿照北京市頤和園的萬佛殿興建的。左右兩壁更分立了16尊以半浮雕製作的佛像。
• 中層是法堂,供奉玉佛像,此處亦可筵開40多席素食。樓梯間有半浮雕描繪釋迦牟尼的故事。
• 底層供奉彌勒佛像及四大天王像。
殿前設有一對威猛的巨大金龍,環繞著紅磚砌成的前門大柱。大門入口的兩旁設有石獅子及麒麟,亦有2頭擁有6顆牙的白象雕像。近年來於一旁擴建了一座妙法寺新大樓,由玻璃幕牆構建的建築,宏偉非常,外觀猶如一座現代體育館,環保新穎的設計,開創了佛教建築先河,值得前往觀摩。環保熱潮席捲全港,就連傳統的中國寺廟重建時,亦大打「環保牌」﹗位於屯門藍地的妙法寺,經歷十多年的大型擴建,前後花費一億六千萬元,打做出既環保、又富佛教意味的水晶蓮花宮。其天馬行空的設計,不但開創了佛教先河,大殿內無柱無瓦,及引入天然光的設計,更具劃時代的環保氣息。妙法寺住持修智法師表示,傳統佛寺的瓦頂設計,雖然金碧輝煌,但維修費用卻相當高昂,「舊寺過年前做過維修,只是見爛補爛,亦要二十萬元,單是搭棚便用了十多萬元,還未計紙皮石、水泥,人工。」他表示,妙法寺在九一年起構思蓋建新殿時,便一心要做到「零保養」,「盡量將善信的善款,用在有需要的社會福利事業之上,而不是用於建築物之上。」 法師稱,傳統的寺廟存在光綫不足、通風不夠及實用率低等弊端,故寺院在擴建時,便銳意改善上述缺點。如是者,新寺的建築師蔣匡文便設計了一座天馬行空的佛殿。「好高興,法師會接納如此新潮的設計﹗」蔣匡文透露,水晶蓮花宮內融入了不少環保元素,包括﹕玻璃幕牆,可以增加透光度,減低傳統寺廟光綫不足的弊端。蓮花宮參照五台山佛光寺,坐東向西,為避開西斜,正面不設窗,但左右卻有一列窗,方便南北通風,即使容納過千人的大禮堂,亦毋須開冷氣。蓮花宮幕牆的斜面更經過特別計算,猛烈的陽光要到下午四時後,方會照入大殿﹔外牆石與建築物之間,更形成隔熱層,降低室溫﹔外牆鋪設的光滑「微晶石」,加上斜角設計,大雨時會自動沖刷外牆,減省清潔費。位處蓮花宮內的大雄寶殿,中空無柱,用盡每一方寸的空間,做到視野「零遮擋」,而大殿樓高約七十呎,面積約兩三萬平方呎(連同走廊),是全港最大的禮佛大堂。
屋頂面積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視察高雄首件 全台最大屋頂型漁電共生申請案—永安區漁電共生案場工程
今(8/27)前往永安區,視察永晟綠能聯手臺鹽綠能公司正進行漁電共生案場工程進度,該案是「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於今年2月成立後核准的首件屋頂型漁電共生申請案,據業者團隊表示也是目前全台最大室內養殖太陽光電案場,基地面積約計為4萬9千平方公尺,預計再生能源容量約6.5MV,投資金額3億5千萬元;原訂建置期程雖受疫情及原物料上漲影響,惟業者仍持續加快工程進度,期能於10月底前完工,未來將以虱目魚及白蝦(混養)方式放養。期待首案的成功能為地方產業轉型樹立典範。除勘視現場工進,偕同市府海洋局團隊以及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進一步瞭解業者建置的實務狀況。
感謝台鹽實業吳容輝董事長、台鹽綠能蘇坤煌總經理、永晟綠能洪啟晟總經理及養殖戶陳先生共同陪同關切;市府希望給予業者最大的支持與協助,共同為漁電共生政策推展,貢獻力量。
經濟部於去(109)年12月3日公告「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市先行區包含彌陀區、湖內區、路竹區、岡山區、永安區、茄萣區和阿蓮區等7處養殖主要行政區,市府持續將全力配合中央漁電共生政策,期於明年(111年)底達到210MW設置目標,未來經濟部還有擴大先行區的計畫,「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成立至今陸續辦理3場次說明會,媒合銀行團協助並提供養殖戶、地主及系統廠商諮詢服務,目前全市受理漁電申請案件28件,設置容量約53MW,後續也將再接再勵,為廣大漁民的經濟生計,尋求具有前景的發展策略,也期盼漁電共生能為養殖產業導入轉型新契機,導入綠能產業為傳統漁業加值,同時提升土地利用價值,為漁民及地主創造雙贏。
業者告訴我,漁場養殖管理的宗旨與堅持,即在盡可能維持原養殖戶持續養殖,並導入專業養殖團隊的協助,由室外養殖精進為室內養殖,並減輕養殖場域租金支出(使用費以原租金六成計算),並以養殖場域使用費成立「養殖基金」,協助並補助養殖戶改善養殖設施、降低場域維護費用,市府樂見該案完工後,能起到示範作用,有效帶動周邊漁民朋友一同響應,讓市府、業者及養殖戶攜手合作,讓漁電共生政策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屋頂面積計算 在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提早準備番風落雨◤
香港風大雨大,夏天一個颱風嚟到,屋企有滲水問題都真係幾頭痕,例如窗邊漏水、天台滲水等等。與其等滲漏問題發生,不如主動出擊!
DIY由屋頂做好防水防漏,防水三寶 防水膠、多樂士倍剋漏、特力屋防水底漆,你又聽過未?等裝修佬話你知:https://bit.ly/31w9HMX
裝修佬提提你,屋頂防漏工程開始之前,記得計清楚天台面積、所需要漆油份量,避免翻手再施工。想準確預計材料錢?裝修佬裝修物料計算機幫你計出大約油漆總額:https://bit.ly/3dnd91M
=========================
👷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想知道更多裝修資訊,就記得Like我哋Facebook喇!
📚【專欄文章】http://bit.ly/2LyQXno
📺【Deco-TV】http://bit.ly/2ZuGIWi
📐【我要裝修】http://bit.ly/2Ln9HGk
🛒【Mall優惠】http://bit.ly/34qchEl
📝【建材咨詢】https://bit.ly/2NjTZks
⭐【裝修學院】http://bit.ly/34opKMR
🌏【國際網站】http://bit.ly/34rzfLb
💥【裝修測試】https://bit.ly/3eeuoB6
=========================
📬裝修佬現誠招各路裝修師傅、DIY達人、設計公司、專欄作家,參與裝修佬拍攝、提供裝修案例及文章撰寫工作|有興趣參與請電郵至 hkdecoman@gmail.com 並附上個人或公司簡介,我們將有專人與你聯絡。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幫你揀選最適合你嘅裝修佬
#裝修 #裝修佬 #裝修案例
屋頂面積計算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電梯公寓式住宅》 #你也住過嗎 #你做好準備了嗎 #囚居晚年
1950年代的連棟式住宅到公寓式住宅,
我們的居住問題隨著經濟成長,
人口結構變遷而更迭。
以前人口多需要房子,
今日則環境良好,醫學發達,
社會高齡化。
對於行動有困難的人們
無電梯老宅如同囚房一般
一同來了解
點擊下方參考專文哦
【2021-03-22/聯合報/A1版/要聞】
老宅困老人 雙老危機
【記者陳雨鑫、李樹人、梁玉芳、許詩愷╱專題報導】人老了,房子也老了,不適合的老家讓「在地老化」成了奢望。「老宅困老人」成為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
依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近四十三萬老人住在「無電梯公寓」裡,兩年內飆升九萬人。若再加上透天厝,據衛福部一○六年資料,我國老人高達七成住在無電梯房屋。
難以安老 在都會形同偏鄉
當老邁身體無法應付爬樓梯的日常挑戰,就醫、購物及各種人際互動,都因「行不得」形同囚居。缺乏無障礙設計、長年無力整修的環境,更讓「家」遍地風險。
只要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即使在二樓,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輩來說,都是都市中的醫療偏鄉。」推動在宅醫療的台北市聯醫院長黃勝堅如此形容。
目前台灣高齡族約三百八十萬人,其中「獨居」或「老老照顧」接近百萬。至於老宅,粗估至二○三○年,四十歲老屋恐占全台房屋三成。
被家困住 中風15年沒出門
「我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樓梯被困在家中十幾年。」黃勝堅認識一位中風患者,在三十八至五十三歲間,從未離開過家門。黃勝堅看著這群人,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的就是「人老了」,家不適合居住,卻已來不及脫離。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推動扶老換工班,有位行動不便的八十歲婆婆在孩子移居後,獨自困居老街二樓,女兒每周送菜一次。「電視壞了,婆婆每天的娛樂是趴在陽台,看樓下路人。」王醒之說,聽了都想哭。
台北市第一間居家醫療診所「都蘭診所」創辦人張凱評提及,即便社區大樓,也不見得暢行無阻。有個案住在電梯華廈,但一樓大廳到電梯之間,居然還有好幾階樓梯,坐在輪椅上,可是寸步難行。
樓梯噩夢 筆直45度長斜坡
此外,張凱評指出,有些老公寓的樓梯是一路四十五度向上,完全沒有小歇的平台。動線看似簡易,但失能者如需緊急就醫,只要一個失手,擔架或輪椅翻覆,恐出人命。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說,台灣沒有高齡人口住宅政策,若政府以為老年人的自有住宅率達八成,所以不用管,這是迷思;「國家應該要盡一切可能,用各種政策工具,以房養老、都更、蓋無齡住宅,讓長者安居」。
都更無望 裝電梯達成率低
「我很焦慮,台灣老化速度太快,整個社會、政策都跟不上。」楊培珊認為,建商設計住宅時必須思考設施、設備的無障礙功能及輔具,智慧家電未來如何融入,「建商不只是蓋房子,是生活的營造者」。
對於老屋造成移動障礙,張凱評表示,問題難解,想要打掉重蓋、推動都更,難度超高。政府獎勵老公寓裝設電梯,雖是美意,但達成率也極低,大部分一樓住戶不想讓自己院子成為公共空間。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當長者居住環境不友善,要求「在地老化」的理想,反而讓老人「被關在家裡」,必須要改變「住」的品質;未來老人住宅不只是房子,也要附上服務,這些都是國家重要目標。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Vision Project)
#願景工程
#努力讓臺灣更好
#報時光UDNtime
圖片日期:1983/1/17
圖說:市區公寓住宅牆邊、街頭路桿等多處,遭搬家公司噴彩廣告,有礙市容觀瞻
來源:聯合報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64-12-26/聯合報/11版/特稿】
公寓住宅 黃金世紀
【施克敏】像所有鬧過房荒的各國都市,台北市一批一批連棟式的住宅,似乎已成過去,不再蓋了,現在一棟一棟的大型公寓,正在那裡蓋著,住公寓的習慣,我們這裡的人也漸能適應了,那麼有了公寓以後,將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這是現代都市裡,興建住宅潮流上的一些問題,很多外國的都市,都已面臨到了,台北市的住宅建築,也正往公寓的潮流走,這些問題,遲早要來。
連棟式的住宅
打從卅六年起,一個本來只能容納五、六十萬的都市,人口一下子膨脹了,而且突破了百萬大關,自然要鬧房荒。 也從那時候起,台北市一些營造商和大地主,就動了腦筋,專蓋房子賣,那時,他們蓋起來賣的房子,都是二、三樓連成一排的,稱為連棟式的住宅。
這種房子,要買就買整棟的,很少有分樓出售的。一棟二、三十萬,買的和賣的,現金交易,一次付清,「銀貨兩訖」,沒有什麼分期付款的,因此,那時候買這種連棟式住宅的,非有二、三十萬買不到,但有錢而需要房子的人實在多,這種房子的買賣很容易,而且很多。做這種房地產生意的,因脫手容易,房子蓋起來,供不應求,一次一批房子蓋起來,是坐著看漲的。
連棟式的住宅,在台北市區風行了十二、三年,從卅六年到四十九年,做這種生意的,都發了財。 但是,從四十九年以後,這種住宅的生意不行了。
打垮連棟式住宅生意的,除了多數要房子住的人,一次付不起二、三十萬外,主要的是,分期付款的公寓式住宅,出現在台北市了,這種住宅,除了第一次要付出一筆三、四萬的鉅款外,以後每個月付出的錢,等於是租房子的價格,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房子的產權又歸自己所有,這是多數需要房子住的人買得起,而且他們認為合算的。
地稅一再調整
從四十九年以後迄今,連棟式住宅很少有人問津,是買房子的人,考慮到房捐的提高,地價稅的一再調整,直到今年七月十日實施都市平均地權公告地價以後,連蓋這種房子的人也認為,這種生意完全不能做了。
以公告地價提高地價稅以後為例,一棟價值卅萬元的房子,建地每坪總耍四千五以上,如果這棟房子是卅坪地,則折算起來,每個月的房捐和地價稅的負擔,就要四百元以上,另外,加上這卅萬元的利息,以銀行利息計算,每個月也有三千元的利息,則換句話說,像這樣一棟卅萬元的房子,每住一個月,就要付出約三千五百元的代價,這筆錢,要是拿來租房子,可以租到一間有相當水準的樓房,況且買了房子又會年年折舊,另付保養費,而卅萬的現鈔,還可以有相當週轉的用處。
房子賣不出去
像這樣仔細打一打算盤,過去那種連棟式的住宅,買的人就少了,買的一少,賣的人一次蓋起來大批房子,賣不出去,那樣一大筆資金就呆滯在那裡,這是冒最大的風險,這種生意,誰都不願做了。
打垮連棟式房子的生意,第一批在台北市蓋起來的分期付款公寓式住宅,就是現在光復路的市民住宅,這也是此後一連串公寓興建的開端。
適合社會需要
公寓式住宅當然是模仿外國人的,住這種房子,是習慣的問題,同時也是現代都市住宅區發展的趨勢,這種房子出現在「房荒」的都市,受到多數人的歡迎,主要在於「經濟」和配合社會發展的潮流。 它雖也是大批的投資,但卻分間出售,適合一般人的購買力,而且政府正獎勵這種住宅的興建,買這種房子,還可以分期付款。
它既可以分間出售,當然適於小家庭的居住,而現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型態,正由過去的大家庭,演化為小家庭,公寓住宅正配合了小家庭組織。
兩項有利條件
它既出現在現代都市,必有其適合於都市建設的條件:
第一,現代的都市因面積太狹窄,要想辦法爭取空間,向高處發展,公寓式的建築正是如此,大家上下居住在一起,寸土寸金的地是共有的。 第二,這種高樓大廈,蓋起來以後,人口集中在一起,政府要有一些公共設施和改善生活環境的建設,也比較容易辦理。
分間脫手容易
至於蓋房子的人,都一窩蜂蓋公寓來出售,除了分間出售脫手容易外,就是建築費經濟了,因為公寓住宅,牆是共有的,一樓的屋頂是二樓的地板,這又是共有的,而住二樓的人由樓下上二樓,這座樓梯,正是住三、四樓以上的人所共有的,這一些算起來,戶數雖少,但房子有很多部份在互不妨礙的情況下,又是共有的,則以一棟的戶數來說,公寓式的建築,其建築費自必比連棟式的低廉,蓋房子的人,當然樂於蓋這種房子賣。 因此,這一些年來,也可以說從四十六年起,台北市一些市民住慣了市民住宅後,公寓住宅很受歡迎,這種房子,真是如雨後春筍。
(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