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三倒敘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三倒敘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三倒敘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三倒敘法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934的網紅Lam yiu sing 林耀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點五步》是青春片,但我更情願稱它為療癒片,畢竟,青春可以是熱血、激昂,也可以是曖昧而浪漫,也可以是頻頻回望過去而追悔不已。青春可以很美好,但青春也可以很疼痛──青春並不一定療癒。而《點五步》的青春並不虛幻如將太極混入街舞的《狂舞派》,或既虛幻又追悔不已的《哪一天我們會飛》。《點五步》的青春是疼痛...

  • 小三倒敘法 在 Lam yiu sing 林耀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9-04 18:18:47
    有 51 人按讚


    《點五步》是青春片,但我更情願稱它為療癒片,畢竟,青春可以是熱血、激昂,也可以是曖昧而浪漫,也可以是頻頻回望過去而追悔不已。青春可以很美好,但青春也可以很疼痛──青春並不一定療癒。而《點五步》的青春並不虛幻如將太極混入街舞的《狂舞派》,或既虛幻又追悔不已的《哪一天我們會飛》。《點五步》的青春是疼痛的,它不是不美好,只是不過分美好,所以,當美好的青春終必日漸流逝,也只是痛,而不特別疼痛。

    而這就是《點五步》療癒之所在,因為青春並不過分美好,所以青春雖然流逝也未至於痛切心扉,或曰成長、或曰轉大人也並不可鄙。《點五步》和《哪一天我們會飛》同樣採用倒敘手法,以成年人的視角回望少年人的夢想(其實不需要獅子山無限loop,成年版彭盛華和成年版謝志龍都是由林海峰飾演和聲演已足夠把兩片連在一起)。但《哪一天我們會飛》花了大量篇幅醜化成年、聖化青春,譴責成年人如何違背昔日夢想。於是,我們看到成年版余鳳芝(楊千嬅飾)雖在旅行社任職多年,卻根本擠不出時間坐飛機去旅行;成年版彭盛華出賣尊嚴都要討好大陸客戶之餘,更和大陸女人發展出婚外情來。尤其從彭盛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哪一天我們會飛》如何把道德與夢想混為一談,或夢想已成為一種道德價值,違背夢想是不道德的,一如為了錢出賣尊嚴,或婚外情。所以,《哪一天我們會飛》的夢想是被道德化或聖化的夢想,蘇博文(吳肇軒飾)的死更恍如基督受難般把此神聖夢想推至最高點,而余鳳芝和彭盛華必須不停追憶蘇博文、追悔不可復再的過去,才能贖那違背夢想的「罪」。

    但《點五步》的青春和夢想不是神聖的,多得范進威/細威(胡子彤飾)這個角色。當然也多得沙燕隊的真實故事,不是發生在《狂舞派》的大學校園,也不是發生在《哪一天我們會飛》取景的名校華仁書院,而是一所專門收容壞學生的Band 5中學。謝志龍/阿龍(林耀聲飾)不是好學生,但對照細威,則阿龍尚且稱得上是好學生。阿龍與細威「屋邨仔」的出身、在香港精英教育制度下的「Band 5仔」污名,以至於二人後來的兄弟決裂、細威的誤入歧途,都使《點五步》的青春和夢想蒙上了遺憾。正因為有所遺憾,所以《點五步》的青春和夢想並不神聖,但也正因為並不神聖,所以我們可以以更加坦然的態度面對青春的流逝、夢想的停滯。

    雖然雨傘運動的畫面於結局再次出現時,阿龍說出自己成長於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最輝煌也是他最想念的時代,但是在此前阿龍也肯定了改變的人(母親的出走)和適應改變的人(母親出走後的父親、被細威搞大肚子的芷菁)。假如對改變的人和適應改變的人的肯定後,不是接上傘運,那麼這肯定大可以被讀作犬儒──馬照跑、舞照跳,青春流逝又如何?可是,正因為接上了傘運,傘運又何嘗不是改變與適應改變的一種?

    也正因為接上了傘運,《點五步》的敘事是倒後的,精神卻是向前的。《點五步》沒有拍一群四、五十歲的中年漢,死都要回到記憶中的棒球場上放飛機,噢不,是打棒球;而是把已經回不去了的夢想搬到了佔領現場,姑勿論這夢想是否想得夠深、可以走得多遠,它至少是一個舊日夢想的今日重寫,是夢想再現於今時今日,是青春的再現。

    最後,我非常喜歡《點五步》所呈現的對家庭的想像。而這又必須回到我當日對《哪一天我們會飛》之婚家意識形態的批評:「英國是離婚的生父,中國是外遇的小三,香港是知錯能改的好港夫和通情達理的好港妻」(http://bit.ly/2bRsMPa)。這當然也可以回到上面所述,在《哪一天我們會飛》裡夢想是神聖的,且與道德相連。只有擺脫不道德的婚外情,重修愛情、婚姻、家庭的好港夫、好港妻,才配重新擁有道德的、神聖的夢想。所以,愛情、婚姻、家庭也是道德、神聖的。可是,《點五步》裡沒有道德、神聖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只有受懷孕所詛咒,或錯過了的愛情,只有未婚且單親的媽媽芷菁,只有把阿龍母親騙來香港的阿龍父親,後來外遇、逃家的阿龍母親,和剩下阿龍和阿龍父親的破碎家庭。然而,他們並未如成年版余鳳芝和彭盛華般被判「有罪」,未被排除在夢想之外。

    《點五步》是很療癒的,作為一部「後雨傘」電影,它沒有譴責傘運的「失敗」,卻溫柔地肯定了那半步。

    #我寫這麼多但光是為了林耀聲就必須要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