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職場溝通最有效率又得人心?三類溝通心法,讓你在職場如魚得水!
-
💼綜合溝通心法
1⃣️三明治溝通法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在給予意見時,要先以正向開頭,再批評指教,較容易聽得進去。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三明治溝通法,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三明治吐司(肯定):「你這次的簡報檔案做得非常好。這真是一場...
怎麼在職場溝通最有效率又得人心?三類溝通心法,讓你在職場如魚得水!
-
💼綜合溝通心法
1⃣️三明治溝通法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在給予意見時,要先以正向開頭,再批評指教,較容易聽得進去。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三明治溝通法,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三明治吐司(肯定):「你這次的簡報檔案做得非常好。這真是一場很好的報告。」
🥪三明治內陷(批評):「不過有一點我覺得可以再改進。我覺得你報告時講解的語速有點太快,要是說得慢一點的話,應該會更有說服力。」
🥪三明治吐司(肯定)「不過我真的覺得你表現得非常盡心盡力,客戶也很佩服。下次只要再調整說話的速度,應該就能達到完美的境界了。你今天真的很棒。」原則就是依序以「正向的肯定話語 + 回饋 + 正向的肯定話語」來表達。
2⃣️聚焦於『當下』的情況
❌「你說話每次都說得太快。」
「每次都」這短短的三個字就會讓所有的回饋完全失效,「每次都」「總是」這種話一說出口,就等同人身攻擊,說話時應留意徹底聚焦於「當下的狀況」。
✅「我覺得你今天說明時速度有點太快,怎麼了?」
表達回饋的時候將焦點放在特定狀況上,也就是「你今天的說明」,藉此強調這個回饋並非針對「你每次說明的時候」或「你個人」。
3⃣️只談能改變的事
❌「「如果妳不是女生的話,事情就會順利許多。」
❌「「因為你太內向了,業績才會不見起色。你要變得外向一點。」
應該先肯定其內向的性格,例如說「你做事說話之前會徹底想清楚,這是你的優勢」,然後再指導適合他的工作方式,這才是正確的回饋。對於性別、年齡、生長地、所屬單位或組織團體、性格、身體特徵等無法改變的事情,絕對不可以當作缺點來指正。
-
💼跨部門溝通法
1⃣️了解其他部門流程
了解每個部門的流程,有助於安排任務、預估時間以及更有效的溝通。也可以先與各部門溝通了解各任務需要的時間
2⃣️明確時刻表
先把每個任務的具體需求提出,安排一些緩衝時間以備有突發狀況,最後安排時程表,透過線上工具追蹤每個任務執行狀態,當有問題發生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解決。
3⃣️確立共同目標
每個時間點只有一個目標,不要讓你的團隊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抓不到方向,讓每個人明確瞭解自己的任務並參與其中。
-
💼上司溝通法
1⃣️要點法
📌對內容進行分類
📌提及重要且對方需知道的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
經理,昨天跟某主播溝通過了,
他提出了一些要求,我總結成下面三點:
第一,簽約費50萬,先付50%,一年期滿再付尾款。
第二,打賞所得,平台跟他按55分成。
第三,每周至少直播5次,至少2次首頁推廣。
❌超過4點
因為人的短時記憶只能記住4個單位的內容,
超過4點的話,會令對方感到「超負荷」。
❌各個要點之間,在邏輯不獨立,
互不交叉,否則會給人十分混亂的感覺。
❌每個點只講述多個事情。
如果過於復雜,就把多件事情或合併成一件,分層次講。
2⃣️倒敘法
❌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
✅「What - Why - How」的模型
上司:「上禮拜交代給你的企劃案寫完了嗎?」
回覆問題→不好意思,那份企劃目前還沒完成。
轉折橋樑→因為這份企劃很重要,我抱著很謹慎的態度處理。
重點訊息→昨天我已將架構擬好,現在進度正在加速中,周五前一定可以完成,請您放心。
3⃣️溝通管道
一個良好的溝通除了人的因素、個性及態度外,還需要知道什麼場合下使用何種方式來溝通。
✅重要的談話內容(像是解雇、薪水的改變等等)➡️面對面
✅大忙人(例如老闆)溝通時,那麼就最適合使用email了。
如此才能夠讓對方了解您有在重視他們,也更可能用正面的態度來回應您。
-
#成功 #自我成長 #成長 #學習 #經驗 #前輩#新鮮人 #溝通 #協作 #管理#高薪 #職場 #工作日常 #工作 #老闆 #上司 #跨部門 #同事
倒敘法開頭例子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記憶拼圖》 這可能是你最後一次看到神作】
整個七月下旬因私務忙到無法發文,身為粉專經營者實在汗顏,先向讀者們致歉。但這篇不同,我跟自己說一定要在8月5號之前發文,不然就來不及了!
《記憶拼圖》(Memento)是導演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的第二部作品,這是一部關於兇案的電影。在戲裡,嫌犯在第一顆鏡頭就被主角處決了,在戲外,這部電影也被處決了,兇手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台灣片商,因此我得趕在它被二度處決前發出這篇文!
整齣戲的梗概非常簡單,男主的妻子被人謀殺,他必須找出兇手。不幸的是,因兇案造成的頭部創傷,導致他出現了失憶症狀,因此他必須把每一條線索全都寫在自己身上,否則十五分鐘之後,他就會忘記眼前的一切,記憶重新歸零。
找回記憶,正是這部片的核心。
失憶症(Amnesia)的分支眾多,若以「成因」區分,可分為心理與生理因素。譬如「解離型失憶症」(Dissociative amnesia),這類失憶症係因心理防衛機制而起,目的多為逃避創傷,故又稱心因性失憶。
與之相對的,則是因腦傷或大腦皮質退化等生理因素引起的「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部分患者可能會惡化為失智症。
此外,在生理因素引起的失憶症當中,若以「遺忘路徑」區分,又可分為「順向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與「逆向失憶症」(Retrograde amnesia)。幾年前我在北醫教授普通心理學時,學生很容易被這兩個名詞迷惑,其實他們的區分方式非常簡單,若以腦部創傷事件為中心點,區分如下:
● 順向失憶症:只記得創傷前發生的事,創傷後的記憶非常容易遺忘
事件前 → 創傷事件 → 事後記憶消失
它的遺忘路徑是順著事發時序,遺忘後半段,因此稱為順向失憶,本片男主即為此類型。
● 逆向失憶症:只記得創傷後發生的事,創傷前的記憶很難想得起來
事前記憶消失 ← 創傷事件 → 事件後
它的遺忘路徑是遺忘前半段,有時必須靠著後半段的記憶才能想起先前發生的事,路徑逆轉,因此稱為逆向失憶。
以失憶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不勝沒舉,大多以「逆向失憶症」為主,先不講鄉土劇有多少奸角因墜崖沒死,重返人間後靠著失憶洗白變好人的萬年哏。最有名的例子,當屬賭神高進,同樣是墜崖(好啦,其實是山坡),人家發哥就墜得意氣風發,即便失去先前的記憶,即便對手跟巴拿馬總統還有點交情,照樣在結尾扳回一城幹掉對手。
但順向失憶的就不一樣了,就戲劇性而言,它不像逆向失憶,主角可藉由蒐集周邊線索來尋找回憶,製造解謎的高潮,而是得用各種方式不斷保留記憶。因此這類故事雖然有看頭,但似乎不會有盡頭,無法製造戲劇衝突,而臨床上最有名的案例,就是一個叫H.M的倒霉鬼。
H.M本名為亨利莫萊森(Henry Gustav Molaison,1926-2008),是個癲癇患者,7歲發病,長期飽受頑固型癲癇所苦,因此在27歲那年接受了「前顳葉切除術」。在那個年代,搞不定就切掉是很正常的事,於是當醫師手起刀落之後,他就跟自己的海馬迴、杏仁核以及部分大腦皮層說再見了。
幸運的是,他跟癲癇說了再見。
糟糕的是,他也跟鏡中的自己說了再見。
因為他罹患了順向失憶症。他記得的永遠是那個年輕的自己,因此當一天天年華老去之後,他看著鏡中的自己,頭上浮現的是「搞屁啊這老猴是誰」之類的黑人問號,然後再由看護人員教他重新認識自己,每天都來這套,於是我們可以說,從那天之後,他被困在同一天裡了。
但實情也沒那麼絕望,他雖然不太能使用外界線索去記住新事物,但還是擁有程序記憶(知道一件事該怎麼做的記憶),能夠學會新的動作技能。只是學習技能這件事對他而言,就像被洪七公傳授內功一樣,他完全忘記自己是怎麼學會的。
回到電影本身,《記憶拼圖》正是一部描述順向失憶的電影,但我們剛剛提過,這類症狀要是寫成劇本,註定沒有盡頭。於是天才屬性的導演想到,既然順著寫劇情很無聊,同樣都要解謎,觀眾也想知道主角在事件前發生的事,那不如就 —
沒錯,倒著演!
所謂倒著演,其實就是倒著剪輯。意思就是這部片先演結局,然後再依照時間軸,一幕幕接回先前的兇案開頭,因此製造出一種觀眾先知道後果,卻想知道前因的懸疑感。這概念雖然很威,但若真的這樣搞,則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觀眾不知道主角的來歷」!畢竟這是一部關於找兇手的電影,若觀眾不了解事件起因,便難以對主角的追兇行徑產生共鳴。順著講劇情很重要,倒著剪很酷炫,既然瀨尿蝦和牛肉都重要,因此諾蘭導演決定,那就摻在一起做瀨尿牛丸吧!
而這個決定,讓一部影史奇片橫空出世。
若把劇情時間軸切成10等份,這部片不是採完全順敘的1 → 2 → 3 → 4..→ 9 →10,也不是採完全倒敘的10 → 9 → 8 → 7..→ 2 → 1,而是採正反敘事折衷,變成以下的剪輯法:
10 → 1 → 9 → 2 → 8 → 3 → 7 → 4 → 6 → 5
先演結尾,再演開頭,一線倒著演(片段10-6),一線順著演(片段1-5),雙線交錯,分進合擊,影片最後停在第5部分,也就是兇案發生的真相。以時間軸來看,這是在整起事件的中段,卻是最重要的轉折點,拿來當成結局簡直破格又有創意。這樣做一方面顧及了懸疑性,一方面也能讓觀眾從事件起頭了解主角背景,以及他如何失去記憶。
由於影片採順敘與倒敘結合,為了區分順敘與倒敘片段,順敘部分(片段1-5),導演特地採用黑白攝影,讓觀眾明白這是男主的過往歷史,倒敘部分(片段10-6)則是彩色攝影,讓觀眾陪主角回推劇情,看兇手如何謀殺妻子。直到最後一刻,正反敘事交會之際,劇情急轉直下,所有假設都被推翻,爽度霎時破表,觀影快感不言而喻!
畢竟在二十年前,這種設定可說是前無古人,還記得當時唸大三的我,走出戲院後馬上就有一股二刷的衝動,震撼之深莫之為甚,只能慶幸此生能觀此奇片!也由於剪輯手法與劇本(改變自諾南老弟的未出版小說)的巧思,讓本片順利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剪輯與最佳改編劇本,諾蘭則朝大師之門叩關。
然而可怕的事,卻是發生在電影下檔之後。
本片發行的台版DVD,在封面打了五個大字,「導演剪輯版」,內容則是將原本的劇情時間軸更改為完全順敘,也就是1 → 2 → 3 → 4..→ 9 →10。
但事實是,根本沒有什麼導演剪輯版!
這個順敘版原本是美版限量DVD裡的附贈花絮,起因是美國片商擔心觀眾看不懂而附錄的內容,但它後來卻成了台灣的官方DVD版本!我相信台灣片商有著同樣的憂心,但再怎樣也該要對台灣觀眾的邏輯有點信心啊,好歹把這個順敘版放在花絮當成補課項目就好。結果咧,直接拿來當官方版本,根本就是踢諾蘭一腳,而且還是面目全非腳,這樣入圍奧斯卡最佳剪輯還有意義嗎?
無怪乎我當初推薦給學生時,沒有人露出神作的表情,只有露出這是神馬的表情!害我後來只能去秋海棠訂原版片。
所幸,這部片後來陸續在各類影展(包括金馬奇幻影展)短暫露出真容,倘若大家不想再被舊版DVD荼毒(當時的片商澄清說這是美方給的版本,無論真相為何,這種搞法等於肢解了這部神作,經讀者指正,采昌已在2017年發行原版藍光),請把握兩天後的大螢幕重映。
曾有幾家片商找我參加電影試映,但都被我婉拒了,不是因為我很有個性,而是我要上夜班無法配合(嗚...)。因此本文無關片商,純粹是基於我個人對諾蘭的忠誠,以及對原版DVD的哀悼。二十年過去,諾蘭成了大師,這個起點卻沒被大家認識,對影迷而言,是最為遺憾的一件事。
看完本片,你會發現所謂的記憶,說到底就是一種篩選過程。一段回憶,究竟是現實的參照,還是創作的素材?它是為了幫我們還原堙沒的歷史,還是建構不存在的理想世界?面對現實,抑或逃避創傷?記憶或創憶,終究取決於我們。
青峰在《線的記憶》填進了很棒的歌詞,即便沒受金曲青睞,我還是想把最後一句拿來結尾:
記憶被人在意 才能稱為回憶
#失憶症
#順向失憶症
#逆向失憶症
倒敘法開頭例子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操弄時間的文學技巧】
如果有人舉辦「全世界最好的小說開頭」票選,那我肯定把票投給《百年孤寂》。它的開頭是這麼寫的:「許多年後,當邦迪亞上校面對行刑槍隊時,他便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個小說開頭之所以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表層的,一個內裡的。
先來談一談表層,當我們翻開《百年孤寂》,讀到小說的第一個字時,讀者一下子從自己的時空跳到小說當下的時空。繼續往下,讀完「許多年後」四個字後,讀者隨即被帶往小說的未來,那時邦迪亞上校正面對行刑槍隊,也就是正要被槍決。面臨生死關頭的邦迪亞上校這時想起了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想起」兩個字一出現,讀者又急急的往回奔跑,越過小說的當下,繼續向前奔跑,來到了小說的過去,那時邦迪亞上校還是個孩子,他正跟著父親和哥哥一起去吉普賽人的帳篷裡看冰塊。
看出來了嗎?開頭一小段話,快筆素描似的,一下子就把主人翁邦迪亞上校前後數十年的生命輪廓描繪出來了。小說家技巧高超,像時間的魔術師,一出場就令人目眩神迷,因此不少初寫者競相模仿起這一段經典的開頭,於是出現了一堆類似的句子,如「〤〤年後,當某某某如何如何時,他會想起○○年前,這樣那樣的一段往事」。
─《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秘密》第4課:開場
-
一直持續關注本粉專的你可能會問:咦?怎麼直接跳第4課了?上次不是才第1課嗎?
看看標題,是的,我已經開始操弄你的時間了。(並沒有)
第4課的主題是「開場」,舉的例子是《百年孤寂》的開頭。但我比較想談的是這一句經典開頭的「時間感」。
比起流水帳一般的「那天早上我oooo,中午oooo,晚上oooo。」,以「三年過去了,但每當他想起那個美麗的夜晚,一張醜臉仍不禁泛著微笑。事情的開始,就得從那天清晨的意外說起了...」(這段我瞎掰的)這樣的寫法,顯然更吸引人得多。
操弄時間不但能讓你寫出很給掰的文藝開場,也能讓你的故事、小說甚至電影都更有劇情張力。
記得《調音師》(https://goo.gl/kwfMM9)嗎?那就典型利用「倒敘」來增加開場懸念的微電影。
讓我們來看看榮哲老師怎麼說:
現實人生中,時間只有一種走法,那就是老老實實一步一步往前走,但在小說裡,時間可以倒著走,前滾翻,後空跳……,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
就像某些競賽,分成有難度限制的指定動作,以及無難度限制的自選動作。小說時間的敘事手法也可以粗略分成這兩大類,今天我們就先來談談基本功:順敘、倒敘和插敘。
「順敘」很容易理解,前面已經提過。「倒敘」也不難,就是後發生的先說,說完再回頭說先前發生的事。「插敘」則有點類似一個順敘加上若干個倒敘,也就是在敘述某一件事時,頻頻插入相關,或待說明,或先前發生過的情節內容。
雖然順敘、倒敘和插敘是小說時間裡,蹲馬步之類的基本招數,但只要運用得宜,一樣可以寫出不朽的作品,如大陸作家余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
─《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秘密》第13課:時間(上)
-
看完這些,你可以做點什麼呢?
試著動手寫一篇流水帳,別急著發臉書。
把整段過程拆開、重組,你可以讓你的廢文更優雅、動人。
至於更多內容,就請期待明晚的〈如何優雅地寫一篇廢文(二)〉吧~
(是的,這才是我先提前把第4課挪到前面來說的緣故)
P.s.
以下開放大家以生活實例做點練習,歡迎分享~
另附上《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祕密》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2558
倒敘法開頭例子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起來寫]極樂島殺人事件-零碎的空間敘事和各式的連結/黃柏凱
.
極樂島殺人事件,顧名思義整部片的主軸即是圍繞在名為極樂島的島嶼上所發生的殺人事件,開頭以聽著亞運廣播的釣客釣上人頭作為開場,後以警探踏上島偵辦作為倒敘的開端,隨著演習的警報聲響起島上眾人齊聚,大致上說明了角色的名稱和背景,後在村中的表揚儀式及耆老的生日宴中補全了角色更為了故事埋下伏筆,故事即是從這裡開始…
.
開頭以明確的年份和說明故事所在的時間為1986年,剛好在韓國漢城所舉辦的亞運會,這個舉動看似要加強文本的真實性,實際上去陷入了一種真實的虛構看似加強觀影時的時代連結感,但卻因為小島的孤立性而轉化為抽離,整體的營造上有著與世獨立的獨立空間感。
.
極樂島作為電影中獨特的敘事空間,在鏡頭下呈現是由幾個主要的不同層次和區域的空間堆疊而呈現,不同的空間呈現出的社群結構也不盡相同,依據情節、空間的緯度及視角而有不同的層次,主要的呈現都以教室、診所、宴會、宿舍、村長家、廟宇和室外這幾個重要場景為主,在虛構空間則是連結區域的鬼魅傳說建構而成。上述地點主要都是以建築的方式呈現,根據法國都市理論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表徵的空間」指到在特定的社會空間內具有象徵意義或文化意義的建築。這些場景被進一步的編碼,傳達人類對空間的想像,教室是彰顯社會權力的地方、宴會是交融的場合、廟宇和室外連結常理之外的超自然…等。
.
在虛構空間部分主要強調的是區域和鬼魅的連結,鬼魅對人類來說是種很奇特的符號,在不同的文化中形象、作用及概念上皆不盡相同,但在整體來說卻各有異同,雖近代已漸漸的除魅和去神秘化,但鬼魅對於現代的社會和空間產生制約與影響,在各類型的文本中鬼魅是介於兩個相異緯度的存在,在本質上屬於陰領域的產物(EX地獄、陰間…等),但卻存於陽領域(EX人類社會),當這具有獨特性的符號連結上區域概念時產生了對於特定對象(當地人)強力的約制,恐懼和其他負面感官則會因此擴大,這類型的起因通常為當地的忌諱,如片中的貞節小姐,舉個較為常見的例子如:過橋時,如有聽到他人叫喚千萬別回頭,那是水鬼在抓交替,但對於沒聽過類似傳聞的人而言,則不會心生恐懼。
.
結論來大概說一下這部片,很少看韓國電影和驚悚片如我在開始沒多久就大概猜到重要嫌疑人,只能說驚悚部分營造的尚可,懸疑的部分懸念不大,亦有未完整解釋的部分,但還是有可觀之處,至少在地方傳說和事件的連結上是可以接受而不是硬凹個奇怪的設定,雖然沒有太多場景至少在時代感的部分有氛圍在,整體上瑕不掩瑜,適合像我這種超討厭突然出現驚悚畫面和音效又想找影片打發時間的人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