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完整生產過程分享☺︎︎
6:00am
驚醒因為突然感覺有液體流出然後我以為是羊水破了因為水一直流,然後接著落紅,當時超慌張的,我還打電話回醫院問說會停止嗎?護理師可能感覺我是傻了🤣回我說不會啊,他會一直流就不會停止,當下超級慌根本沒人教說該怎麼辦,我靈機一動拿了晚安褲來穿,東西拿一拿就出發去...
我的完整生產過程分享☺︎︎
6:00am
驚醒因為突然感覺有液體流出然後我以為是羊水破了因為水一直流,然後接著落紅,當時超慌張的,我還打電話回醫院問說會停止嗎?護理師可能感覺我是傻了🤣回我說不會啊,他會一直流就不會停止,當下超級慌根本沒人教說該怎麼辦,我靈機一動拿了晚安褲來穿,東西拿一拿就出發去醫院了。
7:30am
到醫院做內診的時候發現已經開三指了但肚子完全不會痛,內診很痛但還可以忍受。有符合住院資格所以趕快做快篩辦理住院,真的覺得屁寶很會挑時間,因為週日早上完全沒人,做快篩很順利沒有等很久,之後辦好住院手續就護理師就快速的開始前置作業:灌腸、剃毛、打抗生素點滴(因為我乙型鏈球菌是陽性)➡️打吊點滴這針是全部針裡面最痛的一支我覺得!
11:00am
這期間護士不斷的隔一陣子幫我內診,要看胎頭降到子宮頸的哪裡,夠低才能夠進產房,我以為護理師知道我要打無痛,但可能我表達的沒有很肯定,所以就沒有辦理。當下的陣痛感跟時間我一度以為是開五或六指,結果沒想到才開到第四指而已,我整個痛哭因為實在是太痛了,馬上叫凱哥去幫我說要打無痛!
12:00pm
打完無痛會產生副作用,噁心想吐、全身發癢,我的部分是只有噁心吐一下下,一開始也有問護理師說不建議進食,也還好沒吃東西不然也是全部吐出來,後來只有胸口會有點發癢。緩和一點之後寶寶突然有一度心跳下降因為宮縮可能突然變了,護理師馬上衝進來幫我搖肚子,應該是將寶寶按摩按一按,還好之後就沒事了。
【打無痛會先打局部麻醉所以我覺得還好不會很痛,接著打4-5支小管在尾椎,拔管後1-2天腰很痠算正常,現在完全沒問題,所以不用擔心會有腰痠的後遺症】
13:10pm
才順利開指到六公分,我整天只有喝鋁箔包蘋果汁還是為了讓屁寶有多點活動力而喝的,平均一個小時開一指。溫尢看我沒問題就趕快去拿東西。
13:45pm
因為打了無痛放鬆的關係,溫尢沒想到居然這時候就十指全開,我還跟他說快回來🤣 護理師有幫我塞催生的藥進子宮頸還有打子宮頸軟化的針,緊接著沒多久就開始有便意要開始用力擠了,用力擠的時候護理師是一邊內診的狀態我一邊腹部用力像大便那樣,我還記得我問護理師是不是真的有💩跑出來然後我還跟她道歉,但她很冷靜的回我說這是難免正常的😭 最後加上護理師幫我壓肚子才順利讓進度加速。
14:50
被推進去產房,期間仍然不斷的有便意跟強烈陣痛感就用力擠,擠到口口已經可以看到寶寶的頭髮了醫生還沒來…等醫生來之後應該有剪一刀,但打了無痛真的沒有感覺。
15:06
從生肩膀就開始醫生叫我放鬆,超級快速屁寶撲通滑出來,過沒多久胎盤也跟著滑出來,然後屁寶都沒有哭….我還很緊張問醫生說為什麼她沒哭?醫生也是很淡定地回我說每個寶寶的個性不一樣,但她有哭啦,我躺在產台上隱約地聽到屁寶發出的奶音,護士清理乾淨後就給我抱,我當下真的覺得跟我很像🥰
把屁寶擠出來,進產房生只生了十幾分鐘,但開始有便意用力擠了快一小時,光縫合裂開的四度裂傷就縫了一個小時,縫合的時候護理師很好心的幫我補一點點無痛。
已經沒有時間感了….
全部好了之後進恢復室我真的蠻崩潰的,因為要自己按摩子宮兩個小時,左手吊點滴、右手定時量血壓,然後漸漸退麻醉藥下面開始痛,我真的是邊按邊想睡但又不能睡,因為疫情規定所以老公不能進手術房,也不能進恢復室不然是可以幫忙按摩子宮的😭😭😭想要讓子宮趕快恢復就要認真按摩所以我都不敢睡著…
18:30
無痛全退,被推出恢復室看到凱哥那瞬間我就開始崩潰大哭了🤣🤣🤣真的全程算蠻快的,到房間開始回訊息報平安,看屁寶剛出生的影片♥️ 我完全痛到無法自己動,感謝溫尢陪我上廁所、擦藥、倒水、裝溫開水沖洗用,跑來跑去一整天到晚上只吃了一個御飯糰,辛苦了💦
22:30
努力喝水得靠自己尿尿,但中途因為一次喝太多加上傷口太痛我根本無法尿,就被導尿了,持續吃了止痛藥+打了止痛針到12點前終於順利上廁所,不然我真的要被導尿管。生產裂傷共分為1-4度,而我就是最嚴重那個😭上廁所變成一件超痛苦的事情,但只要想到屁寶平安健康躺在我懷中就覺得一切值得🥰
備註:
4度裂傷:重度裂傷,肛門括約肌以及直腸黏膜皆發生裂傷。
#生產過程 #生產記錄 #生產
#小屁寶 #懷孕日記 #卸貨
#媽媽好偉大 #無痛分娩
#第一胎 #我還有第二胎要努力💪🏼
#嘴巴一直動還偷笑 #剛出生但沒有皮屑
#晉捷寶寶 #女神心機twinsteam
#晉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尿管後遺症 在 我的戰友是狼先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20720
各位大家好,
現在全世界的疫情狀況都令人十分擔憂!
而今年相信每位香港人都面對著很多很多不同的情緒,
傷心、無力、疲累、擔心、失望、憤怒、徬徨、無助.....數之不盡。
我不是甚麼專業人士,
只是一位長期病患者,只是平平無奇的一位香港人。
但希望你可以花少許時間,看一看這一篇文字!
繼續盡自己的能力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作為一個長期病患者,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有一天香港會變得那麼可怕!
之前即使沒有疫情,
但免疫系統失調的我們、長期服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藥物的我們都一定會戴口罩外出。
免疫力低下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一不小心感染到細菌,我們長期病患者的情況可以進展得很快、很嚴重。
由今年1月得知COVID-19來到的時候,
我心裡已經有種戰戰兢兢的感覺。
作為長期病患者,我們需要持續的醫療支援,
包括定期抽血化驗、回診見醫生、治療、調整藥物、領取藥物等。不回診看醫生,我們不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會令我們錯過最好的治療時機!同時家中的藥物也會有吃完的一天.......所以我們每次都不得不回去醫院這個「險地」!
每次回醫院前我們都會先準備一番!
不僅要準備足夠替換的口罩,
還有所需物品如消毒酒精、酒精紙巾、酒精棉紙......
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本來我已經因為肺栓塞後遺症造成了肺塌陷,
現在一外出,
走路就算走得很慢,我也會很容易喘氣...
每次走小小的斜坡,我很容易會因為喘不過氣而暈倒、想吐....
現在疫情下比較不方便褪下口罩讓自己好好呼吸,
所以除了回醫院,我極少外出!
還記得......
1月31那日因為我身上的長期導尿管突然滑出,
迫我要緊急前往附近的急診室,
媽媽說陪我,但我不敢讓媽媽跟我一同前往,
因為我覺得能一個人去就一個人去!希望盡量能夠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那天幾個小時內有接近5、6位懷疑受感染的病人送到急診室,我聽到護士跟救護員講說「急診室的負壓房都爆滿了,再來的話都不知道能放去哪裡!」
我因為膀胱痙攣肚子很痛、心跳比平常更快(對!平時大概100,不舒服就再快一點)!人不舒服,但有能力我還是想辦法撐著拐杖躲去急診室中人比較少的地方!
那天整個急診室都是人,很可怕!
有老人家還會拉下口罩咳嗽,散播病菌🙄🙄🙄...
我被分流為緊急病人,所以算很快就看得到醫生,
但那天急診人手不足,所以我還要等女護士吃完飯才能幫我放回喉管!
我看著面前的時鐘,內心在祈禱,希望時間過快一點點!
真的很痛!不能坐著!只可以彎下腰向左走向右走....
痛楚把我的眼淚都迫出來,
但礙於眼淚會弄濕口罩,那一刻又沒辦法更換,
所以我只好抬頭....讓眼淚盡量不要滴濕我的口罩!
那天處理好回家,我清潔好自己和所有衣物、用品
已經累到爆炸.....
最恐怖的是,
接近一星期後,
突然有一天早上我接到衛生署的來電通知,
因為那天我去急診室的時候,有人確診了,所以....
我被列入了觀察名單😨😨😨!
電話中那位護士本來知道我是位年青人鬆了一口氣,
然後她循例問我有沒有長期身體問題...
我跟她講了自己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症患者,也有SPS,在剛過去的1月22才接受完今個月的血漿置換療程。
她馬上嚇到,說會記錄下來,叫我要更小心一點,更留意自己的狀況有沒有變化,同時,她叫我分別抄下衛生署和相關部門緊急聯絡電話。
那通電話掛線後我的心情有點沉重,
但我還是馬上打電話回醫院,主動跟不同的病房和部門聯繫。
護士說要先問一問醫生洗血喉可不可以不沖洗一星期。
我要接受14天居家隔離,
14天後,我會再接到衛生署的電話。
留在家中不可怕,但內心的折磨和擔心才是最難受的!
我會很緊張、擔心自己真的受感染,也很害怕會傳染給家人!
後來過了半個月,我才第一次出門回醫院沖洗喉管。
很不容易到了3月中,
一次沖洗血喉的時候護士發現我身上的喉有發炎的情況,所以,取了些分泌物種菌化驗....
突然那晚我發高燒,隔天早上好一點的時候我打電話回醫院,但醫生、護士說報告還沒有出來,所以他們暫時都不能作甚麼處理。
後來過了幾天,我收到一個姑娘給我的訊息說,我的喉有細菌。
隔天,因為喉管感染MRSA(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我要入院注射抗生素。
我第一次一邊住院一邊害怕,家人朋友都不能探訪。
在病房裡,
每次吃飯、喝水、吃藥都變得很可怕,
我會盡量等到其他病人都吃完飯、戴上了口罩,
我才會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脫口罩、洗手,趕快吞下麵包或蛋糕,快點把藥吞下,然後洗手再戴上口罩再洗手....
這種內心的折磨令我壓力很大(本來已經因為醫生那件事情情緒很崩潰)...我還一邊讀書,一邊做畢業論文、一邊做其他功課,很多天都沒有見到過家人,在這種情況下過生日😭,我真的很想家!
那時壓力其實很大,所以情緒也不太穩定,
令我那天在病房洗完澡出來就有點暈,然後肌肉痙攣,這次還持續了很長時間,整個身體都緊緊抽住了,很痛!
我全身都是汗,不由自主的緊握拳頭,兩腳伸到直直的,但因為SPS的問題是肌肉痙攣,不像其他的抽筋,就算有醫生來看我,也是沒有辦法幫我做甚麼處理!
每次都只能等我自己身體抽到沒力,很累很累的時候自己鬆下來,很疲倦的狀態下慢慢入睡.....
我內心有點生氣、有點無力的感覺,會問「為甚麼明明在醫院裡不舒服,但卻沒有醫生能夠幫我?」
但其實我內心深處很明白,
這就是醫護人員的無力,他們也有很多限制......
這點不能責怪任何人.....
醫生也會有幫不到的病人!
我從來都沒有怪責別人,只是我真的很累,
肩膀上的揹的東西太多、太重了!
一向我在醫院時不舒服都甚少按下「叫人鐘」,
因為我知道護士、病房助理姐姐跑到我床前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如果不是太大的不適,我絕對不希望麻煩醫護人員!
那時內心有一種很害怕面對明天的感覺,心裡面的石頭很重!
幸好這段日子裡真的有太多人支持著我!
家人、醫生朋友、護士哥哥姐姐、治療師、人很好的抽血員、老師、輔導員、朋友....謝謝你們一直給我很多勇氣和力量!
謝謝你們在我很需要的時候扶起我❤️❤️!
最近,香港的疫情再次變得十分嚴峻,
確診人數每天都破百。
上星期,回診我只短短在病房逗留大約2小時,
但卻「神經質」地用水和翻梘洗手洗了7次!
手抺乾後再用酒精洗手.....
離開病房時又洗,到藥房繳完藥單又洗,去找社工又洗,離開社工部又洗,拿完藥離開醫院前又要找一個比較少人且空曠的地方更換口罩,再洗手。
我知道我不是神經質😪!
我明白我要好好保護自己,才能保護家人!
加上在疫情加劇的時候,醫生又告訴我我的白血球低下,
好可怕啊😫😫😫!
我把輔導員本來與我的約見取消改為電話傾談,
但電話中真的很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家人都在家中,很難去表達內心感受。
而我也決定了會將某些不需取藥的回診改期,
希望可以減輕醫療系統和醫護人員的負擔!!!
(上星期二我看到醫院日間醫療中心到處都是人,看起來比街上還更多人!好可怕,同時也覺得很可悲,醫院是很高風險的地方,但卻滿滿都是人😟😟😟)
醫護人員的那種辛苦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天天病房中都有懷疑/確診個案,他們內心感受和壓力絕對很複雜!
我每次在醫院碰到醫護人員,都不忘會叫他們要小心、好好保護自己!
其實我很清楚那些所謂的高層不能好好保護你們,
所以你們更要好好保重!
我們長期病患真的長期都需要你們,
請你們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才能繼續幫助我們☺️!保重!
最後,各位看到這裡的朋友,
我極力呼籲你們,
努力做好自己的個人衛生!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暫時不要再聚會了!
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做到的!!!
醫護人員stay at work for us,
we stay at home for them❤️🤘🏻🤘🏻🤘🏻
讓我們一起走過最艱難的一段路!
加 油!
導尿管後遺症 在 茜茜 育兒生活好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中午一忙完,就跟人夫謙帶秦秦腎臟尿液逆流X光檢查,醫院說一定要父母兩個人去,單子上蓋了大大的印章。
到了以後,很快就排到我們,醫生要人夫謙壓他的腿,我壓雙手,要插入導尿管,照X光查看尿液回流的狀況。
這麼不舒服的事情秦秦當然是哭啊⋯
大顆大顆的淚珠落下,不斷喊叫爸鼻媽咪⋯😢
我跟人夫謙真的是邊壓邊心碎,好想替他承受又辦不到的無力感,幸好秦秦很快排尿,沒有憋尿,檢查20分鐘內就結束了。
接著就等下週四的報告出來,只要沒有問題,這次的尿道發炎就不用擔心後遺症的影響。
/
孩子的任何病痛或是意外,父母是最無助又必須要故作堅強⋯幸好有台灣讓人放心的醫療環境,我們不需要塞錢給醫生才能帶孩子看醫生;也不用拜託誰來關說,才能排到病床或是檢查;更不用害怕會不會有黑心醫療,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這些對台灣人來說都跟空氣一樣,是基本權利,是每個台灣人都可以擁有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像我們一樣的幸福😢
如此用心的保護孩子,深怕有任何一點受傷,希望他們未來的世界一定要比我們更好,平安長大,當個快樂又自由的人。這是每一個當父母最的人最期盼的。
我們能為孩子做的,
就是明天1/11(六)排除萬難去投票💪🏻💪🏻💪🏻
#6歲以下不能帶進投票所
#記得要先請託親友看顧喔
我跟人夫謙在不同城市投票,他明天一大早會先去投,我顧小孩(怕會排很久所以要很早去),等他回來換我去投!這一天很重要,這也是我們為這個國家能做的了。
導尿管後遺症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構治療 尿滯留(urinary retention)篇
解尿困難在孕期、產中、產後都不少見,產後或是移除尿管的4-6小時,無法自行解尿,都算是尿滯留。若沒診斷而加以注意與改善,膀胱處在過度膨脹低張力的狀態,有可能導致長期的解尿困難,而造成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尿失禁的後遺症。在產科的照護上,這有時會是棘手的問題。雖然大部分插上導尿管,休息2-3天會改善而逐漸康復,但有時可能需要花上一周甚至兩周的時間。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致病機轉不明,已知的危險因子孕期有子宮肌瘤、天生子宮畸形、骨盆腔沾粘、子宮反轉、先前就存在的解尿困難;產後的危險因子有第一胎、產程遲滯、器械輔助生產、會陰撕裂傷嚴重或會陰切開、麻醉、寶寶體重大於四公斤或胎頭較大、剖腹產、肩難產、以前有尿滯留的病史、徒手移除胎盤、缺乏活動或便秘…
看了這麼多危險因子,頭都暈了,先別急著對號入座。如 林兩傳 老師所說,身體的所有問題,都是結構旋轉造成的,那麼再回頭看這些危險因子,都可以化約為身體結構的改變,造成解尿無法順暢,那麼結構就有解了!
日前生產的產婦,從生產的前一周,就斷斷續續有產兆,但一直處於潛伏期。通常胎頭下降至一定程度,我會估計一周內就可能啟動產程進入活動期,她卻來回醫院多趟都沒進展。生產時才知寶寶被自己的臍帶絆住了,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往下衝(記得我們提過產程啟動胎兒的主動性嗎?)。因為胎頭卡在骨盆腔入口太長的時間,而且可能這段時間上上下下的試探,造成了骨盆筋膜的不平整,產生了許多皺褶,於是生產的前幾天產婦就開始出現解尿困難的情況,而且越來越嚴重。產中不用說都是靠單次導尿,產後依然無法自行解尿,於是插上尿管,一天後開始膀胱訓練卻失敗,於是插回尿管。
因為我們與結構治療中醫師們已經合作一段時間了,產婦產前也接受過 昌盛堂中醫診所劉佳祐醫師的結構治療,劉醫師確認尿滯留的狀態與產前是不一樣的。生產過程,胎兒與母體不斷互動,兩個身體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互相影響與調整。謝謝兩傳老師的提醒,在劉醫師的巧手調整之後,產婦回到醫院就自行解尿,然後就完全沒有解尿的問題了!
(而第一胎會陰完全無傷也是團隊合作的結果呈現!)
結構治療於產科的運用,再下一城!
#中西醫整合孕產照護
#結構治療婦產分部
#蠢蛋天團無極限
#好孕團隊關照生產的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