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之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星出版總編輯 邱慧菁 主題:星出版《快樂錢商》お金の秘密|一瞬で人生を変える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7.23 #陳鳳馨​​ #happymoney #你的錢是帶著滿面笑容的嗎 📘 收藏好書​​:星出版《快樂錢商》https...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5:41:51

《#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短篇小說選》|#UrsulaLeGuin|#木馬文化 這陣子的方式都是交錯著看的。一一細數,手邊同時翻開的書有馮客中國三部曲中其二,專討論毛時代發起大躍進導致的饑荒黑暗期;還有不知道為什麼上廁所時搭配著談論日本文人的風花雪月總是特別順暢;緊接而來,九月將迎來的開學,...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2:32:11

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乙烯的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01:34:18

《小論文入門》可以看圖,裡面有優秀同學的作品(特優的隔壁班朋朋,我已徵求她的同意) 我自己這次小論文拿到優等,這邊整理一些我自己寫小論文的經驗和大家常有的問題。 然後因為自然科學類的小論文和社會科學類的差別有點大(社會科學包含問卷調查等),所以這邊主要以自然科學類為主。 1.不知道如何找題材 題材...

  •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13:23:35
    有 9,226 人按讚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對話」。

    所以張亞中的課程,比較像是一個個的 pitch meeting,就是他對不同的人,發表他的「統一方法論」,針對他的「統一方法」,在對一群初入政治學領域的學子、學人,一次又一次地發表,在學子與他的對話、思辨中,他辯解、捍衛自己的「統一方法」。

    當時,在課程評價上,有學長形容張亞中的課,「可以激起人對學術的熱情」,不知道那位學長的意思,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很扎實,所以讓人很嚮往,還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不太到位,所以讓人有「你這樣都能拿到博士還在台大取得教職,那我一定更可以」的感嘆。我不確定,也沒定論。

    在上課的時候,他喜歡的用詞是「駁倒」。

    也就是,任何質疑他的言論,他都是以「駁倒」為目的。

    他喜歡說,他把他的「兩岸統合論」的某個章節,拿去「大陸」某單位發表,有誰來對他提出質疑,他就以某某主張、範例「駁倒」對方。

    他也很喜歡講「解決」。

    就是,「你對我的主張所想到的可能質疑,我都已經想到了,而且我也想到一個你肯定能接受的論點,來駁斥你,你也一定會同意我,所以,你覺得我可能有的問題,我早已經解決了」。

    如果這時候,對方還是無法接受他所謂的「解決」,他就會勸人「不要陷入我執」。

    但也顯示,他真的相信「說服」這件事情,他似乎覺得,只要他能「說服」兩岸的領導人,這個統一大業,就能成了。

    這在政治上,是個非常可愛,甚至天真的前提。

    但其實他也從不諱言,他來台大教書,就是要把他的主張發揚光大,他要發起運動,他要影響政策,兩岸之所以沒有和平統一,就是因為大家都沒認真聽他講的話。

    至於他為什麼可以在台大教書?只能說,在台大政治系,除了吳乃德、吳叡人這種學者不能進來教書以外,anything can happen。

    所以他進台大沒多久,就開始發起反(台灣對美)軍購,後來也參加了任務型國大選舉、擔任洪秀柱主席的策士,在真的很關心政治的圈子裡,他似乎總是存在,但並沒有真的踏入到比較核心的政黨政策圈。

    2005-2015,這段時間的張亞中,似乎在偏藍偏紅的世界很活躍,往返兩岸之間,也非常頻繁,但卻又不太受到國民黨的青睞。

    我猜,他的明統立場,相對於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暗統立場而言,不甚方便。



    國民黨的暗統立場,是有明確路徑的。

    想像一群人走到一條三岔路,其中有人往半空中,丟一根樹枝,掉下來的樹枝指向其中一條路,眾人於是就往這條路走。那根樹枝上,歪歪斜斜地寫著「九二共識」四個字。

    這條路,雖然不是對的路,不是好的路,是一條我會起身反對的路,不過,他們相信是條路,而且,當時,很多人在走。

    但是這條「九二共識暗統」路,卻在馬英九總統後期,沿路一起走的人越來越少,跟著一起走的台灣人發現,不太對勁,你不是說大家都會發財嗎?怎麼只有兩岸權貴在賺飽飽?怎麼那些台商紛紛把生意收起來逃跑了?

    直到2019年初,习近平直接把這條路封死,「九二共識,此路不通」。

    這時候的國民黨,已經在台灣的中央政治場域裡,在野了幾年,(雖然地方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國民黨取得地方議會多數,仍然輕而易舉),但在論述能力上,在整體的國家路線上,似乎並沒有任何檢討、改變。

    面對美中新冷戰、全球疫情、東亞印太地緣政治新局,這些可以說是改變整個人類歷史的新趨勢,他們並沒有拿出新的論述、新的對策。

    他們仍然在用十五年前的老路「九二共識」,這曾經在當年選舉中,像是魔咒一樣幫助馬英九當選總統大位的四字真言,雖然已經此路不通,已經法力盡失,但他們樂此不疲。

    但,他們真正的危機,還不是九二共識,而是「只談下一場選舉」的問題。



    國民黨人喜歡譏諷民進黨人,或是廣義的獨派說,「有種你就宣佈獨立啊」。

    如果你在烤肉,你還在生火,有人在一旁說,「有種你就把肉放到烤架上啊!」

    火還沒生起來,你把一塊生肉放到架上,肉也不會熟,你急什麼?要不就去幫我生火,要不就到一邊烘乾,你一直講,肉也不會比較快熟,而且,你是要跟我一起烤肉的同伴嗎?

    但其實,這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民進黨是要台獨的,也許不是現在宣佈獨立,但大家都有看到我們正在生火,而且火種燒得不錯旺,等炭再紅一點,也許可以放一塊肉來烤烤看。

    我講明了我要烤肉,大家也知道我要烤肉,所以現階段重點只是,盡量排除生火的阻礙,盡快開始烤肉。

    同伴們,可以幫準備飲料、甜點、切菜、備肉、備蝦,甚至準備一些我們沒想到要烤的好吃食物。

    只在一旁唉唉叫都不出力,時候到了又搶著吃的人,也是有,不過,這種人永遠都存在。



    好,國民黨的問題都不是這些。

    國民黨的問題是,當民進黨要的是穩健台獨,那國民黨呢?

    他無法說出自己要幹嘛。

    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除了張亞中以外,剩下的人,都在講「要贏得下場選舉」。

    原本大家以為是朱立倫、江啓臣,半斤與八兩的世紀對決,沒想到,殺出了個張亞中,讓一切亂了套。

    朱江的主張,是贏得下一場選舉。這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但是,贏了選舉以後,要幹嘛?

    國民黨為什麼在野?國民黨在大型選舉中,不被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韓流現象是利還是弊?

    國民黨自己沒有了如「1998,沒有眼袋的馬英九」這樣的超級巨星,荒謬的政策立場經不起考驗,蜀中無大將,權力真空。

    在「要贏得下場選舉」的朱江之外,卻有個人出來說「我不只要贏得下場選舉,我更要贏得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這對青春期就灌注滿滿的中國人認同的中老年中華民國人來說,爆發力十足。

    上面那句「千秋萬世」不是張亞中的話語,是我這陣子聽張亞中眾多訪談、辯論的感想。

    張亞中這麼多年來,終於得到了他要的政治影響力,在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呼風喚雨,這是他最接近權力核心的一次。他大概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一個統派軍師,變成了可能的統派統帥。

    與那些黨幹部不同的是,張亞中真的相信自己是中國人,他是個60年代國民黨教育下的好學生,他真的信了那一套東西。



    「北京能接受嗎?」

    國民黨主席辯論與相關討論裡,他們最常彼此質疑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主張,北京能接受嗎?」

    華盛頓能接受嗎?東京能接受嗎?華沙能接受嗎?布魯塞爾能接受嗎?孟買能接受嗎?

    這些問題,在民進黨的主席選舉辯論裡,不會出現。

    因為要當台灣這個國家的政黨主席,最重要,也唯一重要的問題,只有「台灣人民能接受嗎?」

    不過,在國民黨主席的選舉裡,北京能不能接受,很重要。他們為什麼不是在北京辯論,也是很奇妙。

    總之,不論是張亞中或是朱江,都在競相表示,自己的主張,北京最喜歡。

    所以北京到底喜歡什麼? 我不知道,沒人知道,也許北京自己也很緊張。

    我們只能說,目前已知,北京所喜歡的東西,分別是马云的錢、新疆的血,與香港的死。

    這幾件事情,這些爭取北京喜歡的人,不論是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都不約而同地,沒說。



    其實過去這段期間,我不乏讀到一些國民黨內部的青年世代的書寫,主張,就是「國民黨要在論述上,揚棄九二共識,真正本土化」。

    他們對現狀的掌握、民意的理解、局勢的發展、政治的判斷,都頗有見地。

    雖然我不同意,但是是我可以文明地對話的對象。

    只可惜,這樣的聲音,不是來自國民黨的民代、政治人物,而是苦無出頭機會的青年幕僚。

    並且這樣的聲音,他們光是講出來,就要遭受到來自自己黨內的無情攻擊。



    張亞中在上節目受訪時,不斷反問,到底為什麼要指控「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國民黨會分裂」?

    國民黨人,始終沒人敢回答張亞中這個問題,其實我可以回答。

    國民黨裡面有很多「沒有真正統派信仰的本土派」,而且為數不少。

    這些人表面上跟你講九二共識,但實際上,他們能撈則撈,能混則混,今天身為國民黨員,純粹巧合而已。這個問題,別的政黨也有。有些人是民進黨籍、民眾黨籍,也只是巧合而已。

    堅壁清野的統派路線,雖然不至於讓國民黨分裂,但如果國民黨沒有讓追隨的幹部有分得到好處的感覺,有些人會跟不上來。應該是很多人都會跟不上來。

    然後,他們就不小心跟著另一個邏輯前後不搭,但說話很大聲,優質電視台每天固定至少給他一則新聞的政治人物去了。

    對國民黨幹部來說,唏哩呼嚕的講一些「兩岸和平」、「溫和對話」,但又不講明到底要幹嘛,這才是維繫住他們大家的共同利益。

    而且,國民黨裡依靠「李登輝路線」而起的人,比比皆是,台灣各地方的議長、副議長、議員、前市長、前立委,現任縣市長、現任立委,幾乎無一倖免都是在李登輝當國民黨主席、總統的期間,釋放機會、提名、提拔、扶持起來的人物與其後代。

    歷史無法一刀切割,尤其是國民黨的「結構」,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嘴巴上可以罵李登輝,但若要真的追殺李登輝的「餘孽」,恐怕現在國民黨在國會、地方議會、里長,甚至宮廟裡的理事,都要被點名批鬥,掃地出門。

    他們擔心的是這個,他們搶救的也是這個。

    國民黨這個影響台灣至深至遠的百年老店,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到底該放眼「下一場選舉」還是「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



    這些問題,雖然內容不同,但就概念上來說,國民黨有,民進黨或多或少,也有。

    所以,我一個民進黨人看待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論結果如何,我並不幸災樂禍,也不見獵心喜。

    只以此提醒關心台灣的朋友們,面對這些議題,我們要屏息關注,面對這些政黨發展的問題,戒之慎之。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7 13:45:16
    有 88 人按讚

    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普通班要7%或是老師推薦)。
    數理科目進度高二就上完,要在高三去台大修課(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四選一)。高二下須通過資格考試方能第三年取得台大修課資格,沒考過者你會拿不到科學班認證證明文件,但是不會強制將你轉班。

    📍 科學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老師比較少管必選修,以主題式教學為主。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只要你有努力老師一定看得出來分數給的算高。文科被當在科學班會更常發生,因為我們甄選就是數理跟一階不太難的語文考試。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注意,那是會考前),要怎麼準備考試?
    🔆 初試:
    語文:不用太擔心,英文國文都在會考範圍,然後T分數差距也不大。
    考古題以及其相似題型有公開,建議練完,才有考過初試的機會。
    同樣地,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最後T分數大概會落在60上下,在總體人數上大約是60/350。
    科學班數學考試絕大多數題都可以國中解法,但多半想不太到。不會寫不要太沮喪,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寫。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一些高中好用的單元如三角函數,能在你想不出那些超難解法時提供一個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
    自然科會參雜一些高中觀念,但是不太會影響到解題,計算方面則多半是國中公式在高中的延伸。可以針對考古題去對對應的高中章節進行延伸閱讀在考試時比較不會那麼慌。

    🔆 複試(實驗&證明):
    數學佔複試4成,數學會是好幾大題每題帶六七小題的形式,其中每題的前段基本上通過初試的人都做得出來,建議每題都先做完前幾小題,卡在一大題很久會造成大量的分數損失。建中沒有公布複試題目,但外縣市學校好像有,可以去找找,但難度低於建中。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較難的高二高三題型最難到達物理奧林匹亞初複試水平,運動學和力學佔大宗,物奧初選該部份可以在高中範圍念完後練習一下。光學和熱學出現了國中為提供的公式請先自行預習,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且量也很多(四十幾頁),有英文文章的閱測,比起其他題這類題目只要英文能力強一點就能做了。其他題目需要高中大量觀念,而且有些觀念是常常連高中生都忽視的(像溶解)。

    🔆 實驗的部分:
    兩科都是以高中實驗改編而來,會有線索提供你研究步驟以及計算,在討論的部分最好能去閱讀一些高中的實驗手冊,了解格式以及重點句的寫法,不要玩器材,會被扣分,打破也會(手殘者在此)。數據做出來差強人意也要放然後再想辦法解釋,你如果捏造數據老師一定會發現,你的成績就不會太高。有些討論不會需要作完實驗,實驗做不出來趕緊寫那裡搶分!!
    複試的實驗技巧很多難以以國中的能力去填補,如果有這個規劃,可以在初試後詢問你的國中理化老師是否有機會讓你在課餘時間自主訓練高中實驗。(我的國中老師蠻支持的)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生物高機率動植物器官、滲透壓、細胞觀察。做好這三類的實驗考過機率較大。地科由於內容不多,推薦讀完高中內容,才能節省做題組前要看大量資料才能解決的窘境。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考上者你們跟數資班對比的優勢就在四月到七月了,趕緊選一科專心拼競賽。在開學後你們可以跟數資班拉開一段距離(但在一、兩年後就沒了QQ)
    ✅專題研究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六科可以選,與你的競賽能力無關,建議去台大或中研院找個指導教授,他能帶給你大量的收穫。
    專題研究高一下開始分組,高二上10月有國際科展初審,進度快者可以直接拼這個
    高二下三月會有校內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台北市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全國科展,最後還是會回到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國際科展的目的就是篩選出一批國手前往美國比ISEF選上國手至少可以推薦本科系,得幾等獎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以及各科奧林匹亞,能力競賽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限四選二初試,到了校隊培訓時資訊以外科目限選一科成為校隊。
    然後有時候比競賽還是會吃天賦的,吃天賦的大小由左至右遞減大概是
    數學>資訊>物理>化學>生物
    但同樣也有人全部都行然後被迫上述能競四選二
    最終能力競賽與奧林匹亞都會匯流到選訓營,然後決選營,而選訓營前半會推薦個本科系,成為國手後得金銀銅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科學班保送推薦人數僅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人最終還是會回流到學測指考。如果當初文科很爛考進來,沒拼到保送或推薦及特殊選才者很吃虧。可能會因此落入一些較差的志願。申請時如果有一個某科選訓營,加分會很賺。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這可以推廣到專題研究的部分,如果你對計畫裡的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毛遂自薦,指導教授get!
    ✅科學班的同儕實力很強大,有數物化生地免修的人、各科的奧林匹亞決選者與國手,跟他們一同考試時不要壓力太大。也因為這樣你永遠有奮鬥的目標,以及能幫你在課業跟競賽都走得更遠的人。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他們認真拚數理科學
    #但也沒偏廢英文的學習喔
    #台大明明高手輩出

  •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4 22:13:03
    有 76 人按讚

    【#支持者特惠限定】 2021民間課程友情推介

    為感謝一直撐起本研社的民間研究的朋友,月捐支持者參與 民院教育 Intercommon Education,今季民間課程可獲8折優惠大放送,先到先得!

    今季課程:https://bit.ly/3wlo5Et
    立即報名:https://forms.gle/LAf6KFTPZGyzEuTE6

    # 獲得優惠方法:請於報名時,在「你如何得知」一欄註明「本研月捐支持者」,待核實後即可享有八折優惠。

    == 課程簡介 ==

    【COM1101 如此時代,如何異議:策劃屬於你的媒體,寫你的故事】

    此課程以傳媒行業「文化專題」、「人物專訪」等說故事形式為切入點,分享具體的編採操作和工作坊實踐——多媒體錄像、文字攝影報導編輯、頻道或版面的定位和策劃、網上傳播策略等,以讓我們在掌握基本「行業」視角作法之餘,並窺探新媒體分眾化、受眾變身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的傳播環境,有更充分的工具和裝備,反轉傳統媒體玩法,建立自身發聲和行動的方式。

    --

    【GEO2001 大瘟疫:我們學會了甚麼 】

    以往「瘟疫」兩字彷彿只是歷史詞彙。2020年,瘟疫卻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分每一吋,「生活」兩字倒成了歷史。我們迫不得已學了很多傳染病知識,每日接收大量科學資訊,甚至人人也變了半個傳染病專家,每日都要作「專業」決定:哪款口罩合格?哪款疫苗有效?怎麼生活更「安全」?很多決定尤關生死。回首一望,你有梳理過這一年嗎?

    --

    【MAT2001 廿一世紀數學日常】

    本課程旨在探索這些「不簡單」的數學知識,包括分形幾何、混沌理論、編碼學、密碼學、計算科學、公共選擇理論、分攤理論、博奕論、 人工智能等等,以了解這些數學如何建構我們廿一世紀的社會運作。課堂上由講師深入淺出講解日常生活的問題與當代數學的關係,介紹及證明相關的數學定理,並試設習題及推介一些有關課題的文章,供學員在課餘時間自由學習。學員只需具備中學數學課程知識及能力即可報讀,進而從日常世事理解當代數學,亦從最新數理為我們生活的時代解碼,一起打破「只有數學家才需要認識數學」的迷思。

    --

    【CUL2101 看見殘障?殘障電影工作坊】

    到底殘疾這個過去曾一度在主流社會裡被消音,在歷史中被視而不見的社群,今日是否已成了電影世界的新寵兒?到底我們在觀看這些殘疾電影,我們看到的又是甚麼?到底電影是一種宣揚普世殘疾人權利的重要媒介,還是一種保守的,所謂促進社會和諧的安慰劑?隨着障礙研究(Critical Disability Studies)在亞洲漸獲重視,本課程亦希望與這個電影熱潮同步出發,跟參加者一同探討這些與電影、人權、身體哲學相關的課題。

    --

    【PHI3003】主權在民的迷思 Sublation of Popular Sovereignty

    「主權在民」是否只著眼於民主普選,跟經濟、環境、網絡、食物自主無關?與及「主權在民」是否代表民族主義,跟抗拒同一性的基進民主理論無關?如果主權的內容比一時一地的政治權威豐富,那是否也意味在政治打壓下,可以發展其他主權的可能?深入研究,必可令「主權在民」成為當下所需的批判政治思想資源,從而認識不同抗爭的真正意義,並開創更適用的理念與行動,讓我們繼續前行。

    --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23 10:30:02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星出版總編輯 邱慧菁
    主題:星出版《快樂錢商》お金の秘密|一瞬で人生を変える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7.23

    #陳鳳馨​​ #happymoney #你的錢是帶著滿面笑容的嗎

    📘 收藏好書​​:星出版《快樂錢商》https://bit.ly/3wHqKsg

    構思 20 年,執筆 3 年寫成
    日本累計銷售 800 萬冊的本田健 (Ken Honda) 與你分享創造 Happy Money 金流的訣竅

    每個人都想提早達到財務自由,過著不被工作、人際關係、帳單束縛的生活。你喜歡賺錢嗎?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累積財富,所以我們費心研究各種投資理財的工具和方法,孜孜矻矻希望帳面上的金額愈來愈多。但是,你懂得花錢嗎?你和金錢的關係好嗎?你知道如何創造正向的 Happy Money 金流嗎?

    《快樂錢商》作者本田健為日本暢銷作者,累積銷售書籍超過 800 萬冊。他在二十歲出頭便立定志向,要在三十歲之前經濟獨立,在生涯早期研究、累積了大量金錢相關知識。經歷過經營管理顧問、專業投資者等職業後,29 歲起進入半退休狀態的育兒生活,展開寫作活動。如今,他是國際級作家,在各地舉辦大規模的演講和研習會,分享「快樂錢商」的概念。

    本田健透過本書帶我們檢視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每個人的用錢方式深受成長背景的影響,你和金錢的關係不只受到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影響。金錢就是能量,不論你過去的人生經驗為何,找出你的金錢心靈創傷,以 Happy Money 禪心,重新與金錢建立良好的健全關係。

    本書帶我們思考這些金錢觀念:
    .審視你與金錢的關係,找出你內心的舊瘡疤,治癒你的成見和痛苦
    .理解我們永遠都不會滿足,打破匱乏的神話
    .認識金錢智慧二元論:金錢 IQ & 金錢 EQ
    .學習幸福小富階級的金錢 IQ & 金錢 EQ
    .了解你的金錢信念體系是如何建立的?重新規劃你的金錢設計圖
    .「為什麼人會被金錢控制?」面對過去,探究你的家族金錢史
    .「說不定你已經擁有了?」打破「想要更多」的循環
    .看清你的理想經濟狀況的祕訣,掌握經濟自由的要素
    .找到創造適合你的金錢流量的方法
    .思考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掌握創造 Happy Money 的 5 個步驟,重新打造你的財富人生

    💡 想像一下,五年後,你在經濟上的狀況會是如何?
    你本來想做什麼?
    你要如何發揮才能,對世界作出貢獻?
    你的生活方式如何?

    💡 再想像一下,十年後的你,會是怎麼樣的人呢?
    你正在做什麼?
    你做出什麼貢獻?
    你擁有什麼樣的資產?
    你的收入變得如何?
    你正在幫助什麼樣的人?
    學會化解你的金錢心靈創傷,創造 Happy Money 金流,你的夢想很可能以預料之外的形式逐一實現。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0VrrA
    KKBOX:https://bit.ly/3bezcYP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 專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4-27 19:53:12

    本集主題:「好好愛錢,就會更有錢:改變錢包的習慣,瞬間提升金錢運」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何喬
      
    本書特色:
      你知道嗎?錢包關係著一個人「對財富管理的態度」,也代表著本人的「生活方式」。換句話說,想要了解一個人的「財運」如何,看一看他的錢包就知道了。
      
      一輩子都在為錢苦惱的人,他的錢包往往骯髒破舊、用的是對摺式皮夾、習慣把錢包塞在屁股後面的口袋、零錢和紙鈔雜處一室,甚至什麼都往錢包塞,把錢包餵得像條大肚魚;相反的,有錢人使用的錢包,一定是個漂亮有型的長皮夾,而且,皮夾裡的鈔票必定放置得整齊平整,零錢和卡片會分別裝在零錢包和卡片夾中……,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恍然大悟──沒錯!一個人財富的多寡跟成就、地位一點關係都沒有。相反的,改變使用錢包的習慣,錢財自然滾滾而來!
      
      如果你想提升財運、擺脫為錢所苦的生活,就要向有錢人學習用錢的態度和方法,本書所介紹的四十九個習慣,每一個都是美夢成真、幸福洋溢的有錢人,在「錢包使用」和「財富管理」上信守不渝的黃金法則。
      
    ★改變「使用錢包的習慣」,讓你變身金錢熱愛的人
      有錢人如何使用錢包呢?他們都有共通的使用習慣,例如把最大面額的紙鈔擺在最前面、不把錢包放在屁股後面的口袋、不會把錢包餵得又鼓又脹,並且隨時替錢包「減肥」,保持錢包俐落整齊……等。
      
    ★學習「選擇錢包的習慣」,讓你的財運蒸蒸日上
      什麼樣的錢包,就有什麼樣的人生和財運,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學習有錢人選擇錢包的方式,例如只用長皮夾、錢包每1000天一定要汰舊換新、銅板放在零錢包、錢包的價位☓200=「年收入」……等。
      
    ★養成「尊重錢的習慣」,財神自然送上門
      你有真心地把錢放在眼裡嗎?你重視每一塊錢嗎?尊重錢是很多有錢人的習慣。通常會把鈔票當便條紙寫字或弄得皺巴巴的人,說穿了只是嘴巴說愛錢,心裡根本不愛錢的人,假如你希望變成有錢人,就一定得好好地疼愛貨幣,甚至對銅板也要愛到不可自拔!
      
    ★培養「儲蓄的習慣」,把你的夢想和錢包都變大
      如果你總是抱持著「用剩下的錢再拿去存」的想法,你就永遠存不了錢!學習有錢人先儲蓄、後花用的儲蓄習慣,才能把每一塊錢都存下來,例如開一個只存不取的儲蓄專用帳戶、養成「記帳」的習慣,或利用銀行的定期扣款功能,每月按時從薪水裡扣款……等。
      
    ★改變「用錢的習慣」,讓金錢更愛你
      用錢買生活必須品,是「消費」;看到低價促銷就買一堆想要品,是「浪費」;花錢當下沒得到什麼,但未來會得到回報,是「投資」。雖說三者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但是,請養成花錢前,先想想是消費、浪費、還是投資的習慣吧!
      
    ★修正「工作的習慣」,養成賺大錢的必備條件
      你是用打電動、看電視消磨時間?收入來源只有薪水?還是一天到晚抱怨錢不夠用?既然有時間打電動、看電視,何不把這些時間用來上網收集業務相關資訊,遠比打電動、看電視來得有建設性,甚至可以做網拍,讓自己擁有2個以上的收入來源。
      
    ★儲藏「幸福的習慣」,讓你知足常樂,做個真正富有的人
      如果你正在為錢所苦,捫心自問你是個知足的人嗎?平時讀理財書嗎?真正富有的人,會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從來不去想自己沒有的;而從來不「讀」理財書的人,卻想要財源滾滾而來,不是癡人說夢嗎?人生只有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才能得到回報。
      
      本書所介紹的49個習慣,囊括了使用錢包的習慣、選擇錢包的習慣、用錢的習慣、儲蓄的習慣……等等,是每個人都能夠輕易達成、實踐效果立即可見,並且終身受用的好習慣。怎麼樣?有沒有想要立即嘗試看看的衝動?不用求神問卜,不用怨天尤人,只要改變使用錢包的習慣,你的金錢、事業、愛情、人際關係……等,全都會越來越富足!
      
    作者簡介:佐藤傳
    •習慣的專家、行動習慣大師
      
    •1958年出生於福島縣,明治大學畢業。於東京都主持「創造學習研究所」長達30年。曾獲NHK電視節目『早安日本』以及財經雜誌『Nikkei Business Associate』製作專題報導,推崇其為習慣的專家。「習慣」是佐藤先生一貫論述的主題,與「習慣」有關的著作,累計海內外銷量已突破一百萬冊。
      
    •佐藤先生以「行動習慣」為主題,受邀至各大上市櫃公司及教育團體演講,因內容具體可行、解說淺顯易懂,且知易行易,實踐效果又立即可見,故場場演講皆獲得如潮的佳評。佐藤先生為解決問題而創新的九宮格日記亦成為海外媒體的報導對象,稱因此躍上國際舞台,繼維也納之後,陸續應邀至紐約、米蘭等地發表演說。
      
    •佐藤先生一向認為人活著「快樂」最重要,從而發展出一套獨一無二的理論。為了帶起快樂人生的世界風潮,佐藤先生推動「行動習慣的領航員認證講座」,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學員,將該講座推升為超人氣講座。佐藤先生個性平易近人、虛懷若谷,「說到習慣,就想到佐藤老師」,一網打盡各年齡層的粉絲。國際九宮格協會(Nine Matrix, iNMAX)會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