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專任兼任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專任兼任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專任兼任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專任兼任定義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緣起。除了努力就只有努力》 。文長慎入。 雖然我定義自己是華、台雙語主播,但實不相瞞,我準備1小時的台語新聞,要花2-3小時的時間改譯主播稿,與友台許多優秀的台語主播相比,我的台語能力遠遠不及,甚至我也不懂羅馬拼音與台語文(但有認真自學中);學生時期參加無數朗讀、演說比賽,所以長期接受老師一對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笑哈哈LO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bscribe Us▶️▶️▶️ http://bit.ly/subscribelol 兼任老師不像專任老師一樣 有的兼任老師可能要南北跑 到底是為了什麼要讓自己如此舟車勞頓呢? 大家一起來看看江老師對於兼任老師的定義是什麼吧! 我們的音樂會開賣囉! 9/13 9/14 共有兩場喔! 晚上...

  • 專任兼任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2 21:53:51
    有 452 人按讚

    《緣起。除了努力就只有努力》
    。文長慎入。

    雖然我定義自己是華、台雙語主播,但實不相瞞,我準備1小時的台語新聞,要花2-3小時的時間改譯主播稿,與友台許多優秀的台語主播相比,我的台語能力遠遠不及,甚至我也不懂羅馬拼音與台語文(但有認真自學中);學生時期參加無數朗讀、演說比賽,所以長期接受老師一對一正音訓練,對於華語播報與咬字,我是胸有成竹的,之所以播報台語新聞都是因緣際會。

    唸國小前,跟著阿公阿嬤看布袋戲、歌仔戲,偶像是楊麗花、許秀年,最愛被著床單唱「哭調仔」,或學「哈麥二齒」講話,主要生活語言也是台語;上小學後才開始說「國語」,因為上課太愛講話,所以被老師叫去參加演說、朗讀比賽,沒想到還得獎;又因為上課太愛講話常被罰寫課文,所以「國語」成績常拿滿分,又被叫去參加字音字形比賽,因此練就一口流利華語,漸漸遺失我的母語。

    直到新聞系畢業,返鄉在地方台當記者,台語新聞要自己過音,才開始盯著新聞稿一字一字跟著前輩學台語,當時過音一直NG,又是線性對剪,只要出錯就要全部重頭來過,一則2分鐘的新聞,要花1個小時才能過完音,常把前輩搞得很氣,然後我繼續一邊流淚一邊過音,但很快地,腦海深處的兒時母語記憶被喚醒,拗口的新聞式台語,我卻學得很快,可離開地方台,到台北電視台跑新聞後,我的母語又慢慢退隱記憶深處。

    直到跳槽到一家有台語新聞的友台,我又開始慢慢走上「痛苦」的台語新聞之路,而此時華語已是我的直覺語言,說台語需在大腦經過一層翻譯,用「非直覺」語言播報即時新聞,對我來說很難、很痛苦,本想放棄,直到有一天阿公跟我說,他每天都要看台語新聞,所以阿公知道了「布希」、知道了「麥當勞」,一個國小學歷、日語說得比華語好的退休道班工,透過台語新聞接軌全世界。
    阿公:「阿純仔,妳什麼時候可以在電視播台語新聞給我看?」
    為了阿公,我拼著一口氣,繼續痛苦的台語新聞之路,當時我是兼任主播,一週只播一天,每週都會告訴阿公播報時間,雖然阿公嫌棄我的台語不夠輪轉,但阿公都有準時收看。

    如今阿公不在了,我終於成為專任主播了,而且是台語新聞的專任主播,但我沒忘記過我跟阿公的約定。

    我知道我不夠好,但我會努力,除了努力就只有努力,以後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華臺雙語主播黃筱純

  • 專任兼任定義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08 07:58:15
    有 324 人按讚

    這次邀請到直播訪問的特別來賓是 Joyce。 Joyce 是加州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紐約醫學院線上課程兼任教授,這次的直播聚焦在現代科技人的心理健康、看心理醫生的一些迷思、及如何幫助自我達到好的心理狀態。

    Joyce 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拿到心理諮商碩士, 再到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教育心理學系心理諮商博士,在台灣與美國的許多醫院及心理諮商中心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曾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及亞洲大學心理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

    矽谷作為全球科技中心,是世界人才嚮往的工作及居住地點,路上名牌名車充斥,大公司裡高薪聘請的名校碩博士一堆,看起來十分光鮮亮麗、令人心生嚮往,但現實是工作競爭激烈、生活壓力非常大。在這次直播中 Joyce 會分享她從心理醫生的角度來觀察,科技人不為人知的 "後巷真實人生" 中,心理可能有面臨什麼樣的通病或現象、可以怎麼自我照顧以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會討論 如果真的有需要看心理醫生了, 公司會知道嗎? 員工會不會因此被貼上標籤、被公司差別待遇? 最後,會系統性的介紹一些心理諮詢的種類。 直播前及過程中也歡迎大家提問討論。

    為了這次直播, Joyce 做了超級充分的準備, 她還特別準備了投影片來輔助說明!如果你聽完後和我一樣覺得受益良多, 歡迎追蹤 Dr. Joyce Sun - CA Psychologist. 心理學家在矽谷 的頁面, 如果你聽完覺得想利用公司的 EAP 或是醫療保險來找 Joyce 諮詢, 直播中有談到她的執照是可以看加州及佛羅里達州的居民,美國其他州要再確認,台灣可能不行,中國可以,因為最近肺炎,她的諮詢都改為線上對談, 她的個案有人還是想要見面談,所以她有一兩個空缺出來, 機會難得, 如果你有興趣, Joyce 的心理所網頁是: https://www.peacefulsunshine.com/

    以下是直播訪問的一些內容大綱、搭配 Joyce 推薦的資源連結
    ---------------------------------------------------
    矽谷灣區人的心理狀態
    一般性常見的壓力: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self-esteem/ self-image, career confusion, relationships, parenting issues, kids/teens (佼佼者父母的失落與不願面對);

    正式的診斷 :
    bipolar, OC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nd other diagnoses


    矽谷的公司文化 v.s. 亞洲教育的特質 (12:50)
    Make impact & creative v.s. Being helpful and obedient
    跟別人比 & 老是看自己的不足
    移動的終點線 (高中要前三志願、大學要國立、研究所要...)
    健康的心電圖與不健康的心 (加上內向敏感,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想被看到)
    沒有很謙虛 = 自大討人厭
    集體主義 v.s. 個人主義 (要聽話/要得到認可,結構跟明確方向才有安全感)


    破碎的蛋黃哥 (自我認同與核心價值) (26:30)
    我可以! 我不需要”幫助”
    對自己
    對孩子 (青少年自殺等,錯失早療的介入)


    什麼狀態建議諮詢 (36:45)
    治療/復原模式、平時自我照顧模式、個人成長探詢模式


    防疫期間的自我照顧 (40:26)
    與現實接軌 (專家建議、合理的準備、不要過度幻想)
    固定的新聞時間
    運動
    興趣、嗜好
    朋友們互相支持
    正念練習
    身體照護: 泡澡、按摩、伸展、深呼吸
    五感練習
    意象練習
    珍惜、祈禱


    看心理醫生的感覺? 公司會知道嗎? 會不會被 fire ? (51:20)
    不會,confidentiality,甚至不可能知道你是否有看心理師
    唯一的例外: 被送來做工作適任評估,但公司只能拿到 yes or no 的回答


    矽谷科技人的特殊性困擾 (58:40)
    登山攻頂者
    靈肉分離者


    加州心理師執照種類 (1:01:00)
    博士: Licensed Psychologist
    碩士:
    Licensed Professional Clinical Counselor (LPCC)
    Licensed Marriage and Firmly Therapist (LMFT)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LCSW)

    精神科醫師 Psychiatrist: 開藥、部分的精神科醫生也提供心理諮商與治療


    美國的心理服務資源 (1:04:00)
    保險 (網絡內外)
    EAP
    公司的額外補助
    disability/ unemployment
    自費 (心理師搜尋網站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低價網路諮商、open path)
    社區資源 (冥想團體、正念中心、瑜珈 、breath work)


    對策 (1:08:50)
    平衡報導
    肯定自己的每個小成就,內在歸因
    不只是認知層面的肯定,還要情緒的回應
    定義你專屬的蛋黃哥 (核心價值)
    個性、優點、興趣、價值觀、哲學觀、可轉移性的技術、
    他人對自己的整體印象等
    用行為 (包括肢體語言/眼神) 改變感覺 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怎樣的心理治療才有效 (直播中沒時間講,但 Joyce 有準備的內容)
    個案要負的責任
    想改變的動機
    準備度
    願意分享的程度
    回家功課的努力度
    親朋好友的支持等

    心理師的部分
    專業認證或學有所長
    感覺有安全感或至少不討厭
    你的個性/思考模式與心理師採用的理論技術的相容性
    你與心理師目標的一致性 (問題解決 v.s. 增加自我了解)


    推薦的影片連結
    TED Talk-Amy Cuddy: 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有中文字幕,尤其是 15:52 處的個人故事
    https://youtu.be/v_vkoz1_nd8

    婚姻及伴侶關係: Making Marriage Work | Dr. John Gottman,推薦 Gottman 的所有影片與書籍
    https://youtu.be/AKTyPgwfPgg

    推薦伴侶們讓關係更緊密的問題討論集- 201 Relationship Questions: The Couple's Guide to Building Trust and Emotional Intimacy:
    Amazon 連結: https://amzn.to/2wHmzmY
    博客來連結: http://bit.ly/2v4mlGn

  • 專任兼任定義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7-30 14:00:37
    有 34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7-30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心理師想跟你說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練習不快樂?!:不快樂是一種本能,快樂是一種選擇」介紹
           
    訪問作者:蘇益賢
        
    內容簡介:
      😢什麼?為什麼要練習不快樂?
      😂活著已經夠辛苦啦,這本書到底想做什麼?
      其實,真正的快樂常藏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我們總是認真地尋找快樂,
      卻忘了問問自己,這些方法有效嗎?
      為什麼認真之後,快樂壞掉了、痛苦更苦了?
      
      本書將陪伴大家一起重新思考快樂/不快樂這件事。
      
      喜劇演員卓别林說:「如果用特寫鏡頭看生活,生活就是一場悲劇;如果用長鏡頭看生活,生活就是一場喜劇。」
      
      生命的本質,像是一塊塊馬賽克拼貼,每一塊都有自己的顏色與質地。一塊塊馬賽克,慢慢組合拼湊,構成了整個人生。
      
      偶爾,我們會忘記這件事,誤把「某塊馬賽克」當成整個人生。中樂透時,我們想著「這輩子發了」;生大病時,我們喟嘆「這輩子完了」。
        
      像這樣,我們常把「片刻」當成「永恆」。一直用著卓別林所說的「特寫鏡頭」過日子,用一塊小小的馬賽克來定義自己的一生。
      
      時間會陪我們走過很多很多路,給我們一些智慧。有天,我們會突然回首,而時間會提醒我們把鏡頭拉遠一點,把「整幅人生的畫」都看進去。
      
      〈你在煩惱什麼〉的歌詞最後,青峰說:「片刻組成永恆。」一刻一刻,有苦有悲、有喜有樂,不用懼怕,也無須執著。大大小小的人間悲喜劇,慢慢拼貼而成的那幅畫,其實才是人生,才是永恆。——蘇益賢
                  
    作者簡介:蘇益賢
      諮商是我的工作;書寫與演講是我的興趣。
      和不同人交換一點想法和故事,是讓我滿足的事。
      藉由心理學讓更多人能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事。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所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學分學程畢。
      
      現任初色心理治療所專任臨床心理師、新竹市生命線員工協助中心特約講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講師、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暨政策委員會委員、美國情境行為科學協會專業會員。
      
      經歷:教育部特殊教育團隊兼任臨床心理師、佛光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領航子計畫研發長、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實驗室研發長。
      
      專長為成人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情緒困擾之心理治療(憂鬱、躁鬱、焦慮、強迫、憤怒等)、親密關係、人際議題、自我/意義與價值觀探索、企業員工協助諮詢、接納與承諾治療。
      
      除臨床工作外,亦擅長透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推廣心理學知識;執業後陸續獲邀至各大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與公部門等單位擔任講座。
      
      著有《練習不快樂?!》(時報文化)、《練習不壓抑》(時報文化)、《奶油融化了》(雄獅美術),譯有《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合譯,張老師出版)。

  • 專任兼任定義 在 笑哈哈LO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31 20:57:44

    Subscribe Us▶️▶️▶️
    http://bit.ly/subscribelol

    兼任老師不像專任老師一樣
    有的兼任老師可能要南北跑
    到底是為了什麼要讓自己如此舟車勞頓呢?
    大家一起來看看江老師對於兼任老師的定義是什麼吧!

    我們的音樂會開賣囉!
    9/13 9/14 共有兩場喔!
    晚上7:30我們在誠品生活松菸店B2誠品表演廳, 大家把時間留給我們喔!

    購票網址▶️▶️▶️
    https://www.indievox.com/lolericsunny
    欲購買8張以上另有優惠請點選以下連結專人為您服務!▶️▶️▶️
    https://m.me/lolsunnyeric?ref=w6534582

    Ou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olsunnyeric/
    微信公眾號▶️▶️▶️
    笑哈哈音樂
    我們的微博▶️▶️▶️
    https://www.weibo.com/6208760034/
    各方合作請洽▶️▶️▶️
    lolericsunny@gmail.com
    有想要製作的影片可以找▶️▶️▶️
    酷酷行銷
    thecoolcontentcreate@gmail.com

  • 專任兼任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7-30 19:58:15

    本集主題:「練習不快樂?!:不快樂是一種本能,快樂是一種選擇」介紹
           
    訪問作者:蘇益賢
        
    內容簡介:
      😢什麼?為什麼要練習不快樂?
      😂活著已經夠辛苦啦,這本書到底想做什麼?
      其實,真正的快樂常藏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我們總是認真地尋找快樂,
      卻忘了問問自己,這些方法有效嗎?
      為什麼認真之後,快樂壞掉了、痛苦更苦了?
      
      本書將陪伴大家一起重新思考快樂/不快樂這件事。
      
      喜劇演員卓别林說:「如果用特寫鏡頭看生活,生活就是一場悲劇;如果用長鏡頭看生活,生活就是一場喜劇。」
      
      生命的本質,像是一塊塊馬賽克拼貼,每一塊都有自己的顏色與質地。一塊塊馬賽克,慢慢組合拼湊,構成了整個人生。
      
      偶爾,我們會忘記這件事,誤把「某塊馬賽克」當成整個人生。中樂透時,我們想著「這輩子發了」;生大病時,我們喟嘆「這輩子完了」。
        
      像這樣,我們常把「片刻」當成「永恆」。一直用著卓別林所說的「特寫鏡頭」過日子,用一塊小小的馬賽克來定義自己的一生。
      
      時間會陪我們走過很多很多路,給我們一些智慧。有天,我們會突然回首,而時間會提醒我們把鏡頭拉遠一點,把「整幅人生的畫」都看進去。
      
      〈你在煩惱什麼〉的歌詞最後,青峰說:「片刻組成永恆。」一刻一刻,有苦有悲、有喜有樂,不用懼怕,也無須執著。大大小小的人間悲喜劇,慢慢拼貼而成的那幅畫,其實才是人生,才是永恆。——蘇益賢
                  
    作者簡介:蘇益賢
      諮商是我的工作;書寫與演講是我的興趣。
      和不同人交換一點想法和故事,是讓我滿足的事。
      藉由心理學讓更多人能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事。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所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學分學程畢。
      
      現任初色心理治療所專任臨床心理師、新竹市生命線員工協助中心特約講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講師、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暨政策委員會委員、美國情境行為科學協會專業會員。
      
      經歷:教育部特殊教育團隊兼任臨床心理師、佛光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領航子計畫研發長、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實驗室研發長。
      
      專長為成人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情緒困擾之心理治療(憂鬱、躁鬱、焦慮、強迫、憤怒等)、親密關係、人際議題、自我/意義與價值觀探索、企業員工協助諮詢、接納與承諾治療。
      
      除臨床工作外,亦擅長透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推廣心理學知識;執業後陸續獲邀至各大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與公部門等單位擔任講座。
      
      著有《練習不快樂?!》(時報文化)、《練習不壓抑》(時報文化)、《奶油融化了》(雄獅美術),譯有《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合譯,張老師出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