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實質薪資公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實質薪資公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實質薪資公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實質薪資公式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保障代理教師應有權益 #該修法就修法 #該編預算就要編 #一起守護學生良好學習品質 代理教師勞動權益應有完整保障!代理教師勞動權益的完善,更能促進良好教學環境,守護學生的學習品質以及課程連貫性。 目前代理教師的處境艱困,今天教文委員會質詢,我整理出三項必須整體處理的制度面困境,與國教出身的...

實質薪資公式 在 陳惠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3:06:42

最低工資不是喊價,應納入生活所需各項因素,計算出最低生活所需的必要薪資底線。在本屆最後一會期通過「最低工資法」,就是關鍵一大步!同時,我也要再度強調,薪水就是薪水,加班費就是加班費,休假就是休假。唯有足夠的休息,才是最優質的勞動力,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唯有保障足以照顧自己和家人的最低工資,才能讓工作...

  • 實質薪資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7 15:39:47
    有 2,524 人按讚

    #保障代理教師應有權益
    #該修法就修法 #該編預算就要編

    #一起守護學生良好學習品質

    代理教師勞動權益應有完整保障!代理教師勞動權益的完善,更能促進良好教學環境,守護學生的學習品質以及課程連貫性。
     
    目前代理教師的處境艱困,今天教文委員會質詢,我整理出三項必須整體處理的制度面困境,與國教出身的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討論可能的解方:

    ⚠️法制面原本就有多項不足,體制面許多違法繼續存在。

    ⚠️城鄉差距問題存在以久,未妥善解決。

    ⚠️少子女化影響及正職教師員額凍結,導致代理教師比例持續上升。

    #代理教師的實務日常
    #竟有這麼多的荒謬

    #要求教育部全面檢討代理教師相關法規及預算

    昨天我的辦公室才收到一位代理教師的陳情,表示自己總是拿不到完整一年的薪水,暑假的錢常常被學校扣掉😢

    這位代理教師的聘約每年7月1日就會到期,但那時學生期末考和學期成績都還沒送出,難道他可以這樣丟著不管嗎?學校補考都在7月中進行,難道他可以一走了之嗎?

    是的,依法這位老師可以完全不管,但一旦他這樣做,他也無法繼續留在這間學校。更讓他難過的是,如果他真的不管,最後受傷的還是他的學生,成績拖很久未送達、補考出狀況都是學生得承擔,他不忍心,只好無奈不斷 #無薪工作。

    所以學校吃定老師,持續 #違法壓搾。

    這種教學一年只能拿9至11個月薪資、同時可能1至2個月沒有勞保的問題,早已不是新聞。

    對於這類「無法取得完整全年度聘期及薪資」(名義上聘任一年)、 「每年都必須為工作、續聘煩惱」及「被強迫兼任行政職」等問題,去年12月我已提出預算案檢討,今天也透過質詢,要求部長一起正視,請教育部加速檢討改善!

    此外,也有代理教師陳情 #校方隨意變更聘期 ,教師擔心丟了工作、只能暗自忍耐的問題,我向部長要求,應嚴格督導各學校 #聘期確定後就不可無理由任意變更,因為這是減少工作及教學不穩定的根本基礎。

    以上都是立刻可透過 #修正行政命令 或 #強化行政監督 來改善的現有短程問題,我會持續追蹤。

    #代理教師比例逐年上升
    #需中長期整體規劃

    不論是國小、國中、高中職,從100學年度到108學年度,長期代理教師所佔的比例都逐漸增加,且都已超過10%:

    國小端,107學年度就有13.6%的代理教師;
    國中端,107學年度則有12.4%的代理教師;
    高中職端,107學年度有11.5%的代理教師,
    如果計算非長期代理教師,則比例將更為提升💹。

    這是台灣整體的問題,且各地區和學校又存在不同的需求差異,對此我向潘部長強調:

    教育部真的不能再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的 #單點式處理,不然不只成效低落,更可能衍伸新的問題。

    我建議教育部應透過預估未來高中以下學生人數,搭配合適的推算公式,重新計算出教師需求量,對應現有教師與代理教師人數,考量各地需求, #訂定出不同的員額調整及相關代理專案。
     
    #代理教師權益保障不足 的問題存在已久,今天我透過質詢、要求部長全面檢討代理教師相關法規及預算,該修法就修法,該編預算就要編,不要再逃避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實質薪資公式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9 01:56:18
    有 508 人按讚


    Joe:「我認為原作者對於資本運作的解釋,如果是運用在房地產和金融商品套利,那概念是ok的,跟我自己的觀察也差不多概念,全世界都差不多運作邏輯,不過原作者應該沒經營過實體產業,中小企業的實業擴張,那個無法快速繁殖,我看淨價值規模小於3000萬美元的實業,利潤不夠高的話,跟銀行借貸的轉換效率會很差,但是資產規模數十億以上,那開槓桿去運作,控制好擴張速度,理論上是相對低風險沒錯,人類史上極低資金使用成本的年代,真的要學會善用資本的運作,資本小往股市,資本大一點就可以分散一些往房地產,尤其是美國房地產,真的接觸過,就能發現那是一個很stable的金融工具。」

    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實業的收入,是拿去支撐資金成本用的,但是你看到的一切繁榮偉大規模,砸進去的錢主要都是借貸產生的,而不是靠實業收入存出來的(以下用廣義使用錢這個字,延伸包含資源)

    所以,越借越多錢,永遠不還錢,是所有資本主義成功者必然的現象,實質生產的錢(或是資源),遠遠不及他擴張時所花費的規模,也就是一間公司的工廠,一座要100塊,可以生產5塊淨利潤,擴張一座工廠如果所有錢都是借貸的話,資金+其他成本2%,

    請問他擴張第二間工廠,是等乖乖5塊五塊的存,存20年,存到100塊後才去開第二間嗎?如果今天不是在資本主義世界?例如在「真」馬克思主義,或是金本位世界,可能是這樣,但是你今天在資本主義世界就不是這樣,因為他的成本是2%,生產額是5%,因此他會立刻去擴張第二間工廠,100塊用借的,然後用第一間工廠生產的5塊去支付成本,然後第二間工廠可能要蓋三年,等同可能會先產生6塊的虧損,才會上軌道,所以心臟小顆一點的老闆,可能會先緩一年,讓第一間工廠繼續盈餘5塊扣掉成本還有3塊,存下3塊做預備金

    然後第二年,就在擴張第三間工廠,這時候第二間工廠還沒開始營運,而等到第三年,第一第二間工廠都營運了,當然同時他第二第三間工廠都是借貸來的,因此他營利10塊,借貸成本支出4塊,他會在第四年的時候直接蓋兩座工廠

    因此你還在20年存款大計劃的時候,他大概20年後已經拓展了上百間工廠,然後你就可以回家吃自己,他成了國際大企業

    因此發現甚麼沒有?

    我今天擴張工廠,只要我確定他會有收益,我根本不是拿「實業」的生產去擴張,而是不斷用借貸去擴張,而我實際實業的收益,是拿去支付「投資成本」用的,這是資本主義一個最基礎最簡單的觀念,也是所謂用錢滾錢,用資產滾資產的概念,因此每次看到有人在講什麼薪資所得比,我就立刻知道,這是一個古代人...XD..他大腦還活在古代

    那為啥很多公司營利那麼高,幹嘛不直接擴張到極致,那就是因為訂單的問題,他在這個世界就只能收到那麼多訂單,因此他在繼續擴廠,但是並沒辦法生出更多訂單,自然就不適用這種擴張操作,當然這時候,通常就會去轉投資,去另一個產業找「實際收益大於成本」的投資標的

    因此,回到不動產,為啥我永遠都在強調那個基本面公式,出租投報率 vs 資金成本+持有成本,因為這就是資本主義最基礎的公式而已,一點深度都沒有的東西,在這個架構上面,租金收益只要大於成本,只要你現金流不要斷,你就是房子有多少買多少....

    當然下一件事情是卡在銀行願意借多少錢給你,因此你可以看到一大堆投資客在問貸款問題借貸問題,因為這些都是明白人,銀行借多少,他們都要借光光,只有那些古代人才整天想什麼40年房貸要背貸款,40年好可怕...XD

    唉,古代人...XD

    當你租金投報高於成本,就會產生套利,有套利就可以瘋狂的擴張規模,瘋狂的擴張規模代表你套利也瘋狂的放大,在幾百萬的時候,套利都是幾萬塊,你擴張到幾百億,你的套利就是幾億,這個遊戲,甚麼光明會、13家族德國羅斯柴爾德家族、阿里巴巴,還是世界最大咖Trump,全都是這樣搞起來的,不然你還以為他們在那邊慢慢存錢存到今天這種財富地位

    如果資產翻漲,幾百萬,你資產翻漲個10%就是幾十萬,幾百億,你只要遇到資產翻漲10%,就是幾十億,至於成本,全都是借來的啊,難道自己存的,因此,為啥要炒房來正興經濟

    你以為對岸中共政府是白癡,放任不動產瘋狂炒作,他威權政體最好對房價炒做沒有皮條,他可以下令房價不准漲都不是問題,記不記得1x年前中國在錢荒,滿地要投資缺錢,就是那時候房價是不是在大炒作,是不是一邊炒房,一邊誕生了華為、阿里巴巴、全國高鐵、滿地的摩天樓,啥,不是炒房會害實業萎縮?不是會吃走資金?不是要實業收益才有辦法維持房價?

    今天資本主義世界的遊戲不是這樣玩的,中共那邊經濟最大的弱點,其實是他的不動產,他只要不動產一垮,銀行就算了,他的滿地企業也會跟著垮,因為企業的借貸很多是根源於不動產抵押,也因此,你應該看不到我們投資客跑去對岸炒房,因為那個市場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完全都是應該要泡沫的狀態,所以沒事不要靠近,以保身體健康

    覺青不知道為啥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不怪他,他上班一輩子,怎麼會知道資本主義在玩甚麼,學校教的東西,或是他們老師自己大腦的觀念,都是古人的觀念,所以他們都是活在古代思維裡

    怎樣會產生泡沫,那就是生產低於成本,也就是你的工廠生產只有3元,但建一間工廠成本要4元,那你就有潛在泡沫風險,但因為通膨有2%也許你可以硬撐,但如果生產4元以上,那你應該活不了多久就要泡沫了,最接近今天的網路泡沫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市場飽和,所以訂單有限,而過度擴張造成大家壓價搶單,造成利潤下降,下降到低於成本,因此引發的網路泡沫

    所以我也一再強調,不動產基本公式不可以破,破了我就把房子賣一賣出國炒房,因為那就是是否會泡沫的依據,至於生產大於成本的情況,這是要怎樣泡沫?覺青買房子才會錢被鎖在房子裡面,手上房子多的投資客,都是從房子領錢出來做其他的事情,這就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不同所在,古代人一直把錢丟入房子裡,投資客一直從房子把錢提領出來,不動產有兩個生產,居住價值和錢,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是因為他可以生產鈔票

    為啥很多人要開公司做實業,大家都要錢,他幹嘛不一直炒房,因為你要跟銀行借錢,銀行能借給你的錢有限,然後你拿自己的錢慢慢滾,1000萬給你,你要滾到哪一年?

    自然最好就是到處去跟人家募資,拿人家的錢來套利,例如銀行的成本2,淨利5,但你只能借1000萬,募資的錢成本3,淨利5,但你可以弄到1億,那當然找一堆金主支持自己會比跟銀行借錢擴張得更快,但是為啥不是去跟人家募資來炒房,那是因為你去跟人家集資來炒房,你會被金管會抓去喝茶,運氣不好會變經濟犯被關起來,因此你要拿人家的錢來套利,投審會和金管會會逼你做實業,所以一大堆大老闆,他私人的錢都丟在不動產當中,(炒股的另當別論),包含一堆電子業老闆,用其他的人的錢做實業,自己的錢拿去炒房,這個我相信銀行業的應該都很清楚我在說甚麼,他們看最多,公司用別人的錢來擴張還有一個好處是,因為產業有循環,所以你可能可以旺五年十年誰知道,當年紡織多旺,塑膠業多旺,但當循環下去後,就會泡沫,因此,一堆老闆,自己的錢去屯不動產,然後募資,發股,用其他人的錢去搞實業,實業掛了,他拍拍屁股回去當包租公就好,當然實業繼續興盛,他就繼續擴張實業,投審會和金管會是逼資金去實業投資的把關者,像什麼金八條也限制金融業者炒房炒地皮,因此,其實有比你們想像中更龐大的人和資金想要炒房,但政府干涉他們只能往實業走,所以,單純論賺錢,為啥不全台的人一起炒房,因為有政府干涉

    因此你房貸出來的錢,不可以直接買房子,小筆資金還好,如果是幾千萬,你就可能要先去股市債市裡面轉一圈放個一年,才可以在進不動產,這也是政府干涉的手段之一,政府當然知道你們全都只想炒作錢滾錢,所以在實業上面有非常多的威脅利誘,讓你把不動產上漲而增加出來的錢,多挪一些到其他實業甚至股市債市去

    你看工業園區是不是很怕你圈地,都要求先設廠營運,滿兩年或是三年土地才會賣你,就是怕妳們這些假蓋工廠實炒地皮的老闆又跑去炒地皮,你要炒地皮可以,但你上面必須蓋工廠營運,提供生產和工作機會,這就成了政府的交換條件,其實,麥當勞都說他是炒房的,他就是經典,實業為幌子,炒房維本質的範例,因此相關的甚麼肯德基、誠品、燦坤、迪士尼樂園(遊樂園是超有名的炒地皮產業),全都是本質在炒地皮炒房,實業是拿來募資吸收資金以及取得政府的加持,讓他可以更擴張的去炒房炒地皮,這就是資本主義世界.

    我知道很多人第一天看到,都會覺得很痛苦很生氣,但恭喜你清醒過來了,而不是繼續一輩子活在夢中

    另外補一下台商發財方程式,那個叫做造鎮,台商當年去中國,後來去東南亞,他們怎麼玩,就是集合起來跟政府批地要開工廠,批一大塊土地,中間蓋工廠,旁邊打造住宅區商業區(土地全都是台商批下來),然後工廠造就就業人口,這些人在旁邊買房子住,商店就做便當賣給他們,之後這邊就成了一個據點,之後變成城鎮,因此十年後,台商就把工廠全都拆除撤離去更落後的地方,然後工廠拆掉的土地,全都變成住宅區,商業區,打造金融區之類的,直到可能20年後變成一個很有規模的都市,這時候,台商就把所有的不動產全都出脫,然後最後你總結的結果是,台商一路走來實業收益如果是100的話,他不動產收益通常有5000~10000,沒跟你豪姣,還有人工廠算下來還虧損,也就是搞了20年他工廠不但沒賺錢,還虧錢,可是老闆還是發大財

    有自己習慣的投資就做自己習慣的投資,股票發大財的人比較多,只是股票玩法絕對跟不動產不一樣,所以你是股票腦,你跑來硬玩不動產其實會很痛苦,同樣的你也不可以複製不動產的操作去股票,應該沒幾天就畢業了,只是,當你的資本額更多後,不動產幾乎是你很難避開一定會接觸的投資產品,因此你可以先慢慢看慢慢研究,等到哪天你錢多到你不得不碰不動產的時候,才不會傻菜鳥跑到叢林裏面亂闖,到時候摸到大白鯊

    文章內容來源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02001750.A.C3C.html

  • 實質薪資公式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8 18:24:34
    有 1,599 人按讚

    Joe:「我認為原作者對於資本運作的解釋,如果是運用在房地產和金融商品套利,那概念是ok的,跟我自己的觀察也差不多概念,全世界都差不多運作邏輯,不過原作者應該沒經營過實體產業,中小企業的實業擴張,那個無法快速繁殖,我看淨價值規模小於3000萬美元的實業,利潤不夠高的話,跟銀行借貸的轉換效率會很差,但是資產規模數十億以上,那開槓桿去運作,控制好擴張速度,理論上是相對低風險沒錯,人類史上極低資金使用成本的年代,真的要學會善用資本的運作,資本小往股市,資本大一點就可以分散一些往房地產,尤其是美國房地產,真的接觸過,就能發現那是一個很stable的金融工具。」

    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實業的收入,是拿去支撐資金成本用的,但是你看到的一切繁榮偉大規模,砸進去的錢主要都是借貸產生的,而不是靠實業收入存出來的(以下用廣義使用錢這個字,延伸包含資源)

    所以,越借越多錢,永遠不還錢,是所有資本主義成功者必然的現象,實質生產的錢(或是資源),遠遠不及他擴張時所花費的規模,也就是一間公司的工廠,一座要100塊,可以生產5塊淨利潤,擴張一座工廠如果所有錢都是借貸的話,資金+其他成本2%,

    請問他擴張第二間工廠,是等乖乖5塊五塊的存,存20年,存到100塊後才去開第二間嗎?如果今天不是在資本主義世界?例如在「真」馬克思主義,或是金本位世界,可能是這樣,但是你今天在資本主義世界就不是這樣,因為他的成本是2%,生產額是5%,因此他會立刻去擴張第二間工廠,100塊用借的,然後用第一間工廠生產的5塊去支付成本,然後第二間工廠可能要蓋三年,等同可能會先產生6塊的虧損,才會上軌道,所以心臟小顆一點的老闆,可能會先緩一年,讓第一間工廠繼續盈餘5塊扣掉成本還有3塊,存下3塊做預備金

    然後第二年,就在擴張第三間工廠,這時候第二間工廠還沒開始營運,而等到第三年,第一第二間工廠都營運了,當然同時他第二第三間工廠都是借貸來的,因此他營利10塊,借貸成本支出4塊,他會在第四年的時候直接蓋兩座工廠

    因此你還在20年存款大計劃的時候,他大概20年後已經拓展了上百間工廠,然後你就可以回家吃自己,他成了國際大企業

    因此發現甚麼沒有?

    我今天擴張工廠,只要我確定他會有收益,我根本不是拿「實業」的生產去擴張,而是不斷用借貸去擴張,而我實際實業的收益,是拿去支付「投資成本」用的,這是資本主義一個最基礎最簡單的觀念,也是所謂用錢滾錢,用資產滾資產的概念,因此每次看到有人在講什麼薪資所得比,我就立刻知道,這是一個古代人...XD..他大腦還活在古代

    那為啥很多公司營利那麼高,幹嘛不直接擴張到極致,那就是因為訂單的問題,他在這個世界就只能收到那麼多訂單,因此他在繼續擴廠,但是並沒辦法生出更多訂單,自然就不適用這種擴張操作,當然這時候,通常就會去轉投資,去另一個產業找「實際收益大於成本」的投資標的

    因此,回到不動產,為啥我永遠都在強調那個基本面公式,出租投報率 vs 資金成本+持有成本,因為這就是資本主義最基礎的公式而已,一點深度都沒有的東西,在這個架構上面,租金收益只要大於成本,只要你現金流不要斷,你就是房子有多少買多少....

    當然下一件事情是卡在銀行願意借多少錢給你,因此你可以看到一大堆投資客在問貸款問題借貸問題,因為這些都是明白人,銀行借多少,他們都要借光光,只有那些古代人才整天想什麼40年房貸要背貸款,40年好可怕...XD

    唉,古代人...XD

    當你租金投報高於成本,就會產生套利,有套利就可以瘋狂的擴張規模,瘋狂的擴張規模代表你套利也瘋狂的放大,在幾百萬的時候,套利都是幾萬塊,你擴張到幾百億,你的套利就是幾億,這個遊戲,甚麼光明會、13家族德國羅斯柴爾德家族、阿里巴巴,還是世界最大咖Trump,全都是這樣搞起來的,不然你還以為他們在那邊慢慢存錢存到今天這種財富地位

    如果資產翻漲,幾百萬,你資產翻漲個10%就是幾十萬,幾百億,你只要遇到資產翻漲10%,就是幾十億,至於成本,全都是借來的啊,難道自己存的,因此,為啥要炒房來正興經濟

    你以為對岸中共政府是白癡,放任不動產瘋狂炒作,他威權政體最好對房價炒做沒有皮條,他可以下令房價不准漲都不是問題,記不記得1x年前中國在錢荒,滿地要投資缺錢,就是那時候房價是不是在大炒作,是不是一邊炒房,一邊誕生了華為、阿里巴巴、全國高鐵、滿地的摩天樓,啥,不是炒房會害實業萎縮?不是會吃走資金?不是要實業收益才有辦法維持房價?

    今天資本主義世界的遊戲不是這樣玩的,中共那邊經濟最大的弱點,其實是他的不動產,他只要不動產一垮,銀行就算了,他的滿地企業也會跟著垮,因為企業的借貸很多是根源於不動產抵押,也因此,你應該看不到我們投資客跑去對岸炒房,因為那個市場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完全都是應該要泡沫的狀態,所以沒事不要靠近,以保身體健康

    覺青不知道為啥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不怪他,他上班一輩子,怎麼會知道資本主義在玩甚麼,學校教的東西,或是他們老師自己大腦的觀念,都是古人的觀念,所以他們都是活在古代思維裡

    怎樣會產生泡沫,那就是生產低於成本,也就是你的工廠生產只有3元,但建一間工廠成本要4元,那你就有潛在泡沫風險,但因為通膨有2%也許你可以硬撐,但如果生產4元以上,那你應該活不了多久就要泡沫了,最接近今天的網路泡沫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市場飽和,所以訂單有限,而過度擴張造成大家壓價搶單,造成利潤下降,下降到低於成本,因此引發的網路泡沫

    所以我也一再強調,不動產基本公式不可以破,破了我就把房子賣一賣出國炒房,因為那就是是否會泡沫的依據,至於生產大於成本的情況,這是要怎樣泡沫?覺青買房子才會錢被鎖在房子裡面,手上房子多的投資客,都是從房子領錢出來做其他的事情,這就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不同所在,古代人一直把錢丟入房子裡,投資客一直從房子把錢提領出來,不動產有兩個生產,居住價值和錢,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是因為他可以生產鈔票

    為啥很多人要開公司做實業,大家都要錢,他幹嘛不一直炒房,因為你要跟銀行借錢,銀行能借給你的錢有限,然後你拿自己的錢慢慢滾,1000萬給你,你要滾到哪一年?

    自然最好就是到處去跟人家募資,拿人家的錢來套利,例如銀行的成本2,淨利5,但你只能借1000萬,募資的錢成本3,淨利5,但你可以弄到1億,那當然找一堆金主支持自己會比跟銀行借錢擴張得更快,但是為啥不是去跟人家募資來炒房,那是因為你去跟人家集資來炒房,你會被金管會抓去喝茶,運氣不好會變經濟犯被關起來,因此你要拿人家的錢來套利,投審會和金管會會逼你做實業,所以一大堆大老闆,他私人的錢都丟在不動產當中,(炒股的另當別論),包含一堆電子業老闆,用其他的人的錢做實業,自己的錢拿去炒房,這個我相信銀行業的應該都很清楚我在說甚麼,他們看最多,公司用別人的錢來擴張還有一個好處是,因為產業有循環,所以你可能可以旺五年十年誰知道,當年紡織多旺,塑膠業多旺,但當循環下去後,就會泡沫,因此,一堆老闆,自己的錢去屯不動產,然後募資,發股,用其他人的錢去搞實業,實業掛了,他拍拍屁股回去當包租公就好,當然實業繼續興盛,他就繼續擴張實業,投審會和金管會是逼資金去實業投資的把關者,像什麼金八條也限制金融業者炒房炒地皮,因此,其實有比你們想像中更龐大的人和資金想要炒房,但政府干涉他們只能往實業走,所以,單純論賺錢,為啥不全台的人一起炒房,因為有政府干涉

    因此你房貸出來的錢,不可以直接買房子,小筆資金還好,如果是幾千萬,你就可能要先去股市債市裡面轉一圈放個一年,才可以在進不動產,這也是政府干涉的手段之一,政府當然知道你們全都只想炒作錢滾錢,所以在實業上面有非常多的威脅利誘,讓你把不動產上漲而增加出來的錢,多挪一些到其他實業甚至股市債市去

    你看工業園區是不是很怕你圈地,都要求先設廠營運,滿兩年或是三年土地才會賣你,就是怕妳們這些假蓋工廠實炒地皮的老闆又跑去炒地皮,你要炒地皮可以,但你上面必須蓋工廠營運,提供生產和工作機會,這就成了政府的交換條件,其實,麥當勞都說他是炒房的,他就是經典,實業為幌子,炒房維本質的範例,因此相關的甚麼肯德基、誠品、燦坤、迪士尼樂園(遊樂園是超有名的炒地皮產業),全都是本質在炒地皮炒房,實業是拿來募資吸收資金以及取得政府的加持,讓他可以更擴張的去炒房炒地皮,這就是資本主義世界.

    我知道很多人第一天看到,都會覺得很痛苦很生氣,但恭喜你清醒過來了,而不是繼續一輩子活在夢中

    另外補一下台商發財方程式,那個叫做造鎮,台商當年去中國,後來去東南亞,他們怎麼玩,就是集合起來跟政府批地要開工廠,批一大塊土地,中間蓋工廠,旁邊打造住宅區商業區(土地全都是台商批下來),然後工廠造就就業人口,這些人在旁邊買房子住,商店就做便當賣給他們,之後這邊就成了一個據點,之後變成城鎮,因此十年後,台商就把工廠全都拆除撤離去更落後的地方,然後工廠拆掉的土地,全都變成住宅區,商業區,打造金融區之類的,直到可能20年後變成一個很有規模的都市,這時候,台商就把所有的不動產全都出脫,然後最後你總結的結果是,台商一路走來實業收益如果是100的話,他不動產收益通常有5000~10000,沒跟你豪姣,還有人工廠算下來還虧損,也就是搞了20年他工廠不但沒賺錢,還虧錢,可是老闆還是發大財

    有自己習慣的投資就做自己習慣的投資,股票發大財的人比較多,只是股票玩法絕對跟不動產不一樣,所以你是股票腦,你跑來硬玩不動產其實會很痛苦,同樣的你也不可以複製不動產的操作去股票,應該沒幾天就畢業了,只是,當你的資本額更多後,不動產幾乎是你很難避開一定會接觸的投資產品,因此你可以先慢慢看慢慢研究,等到哪天你錢多到你不得不碰不動產的時候,才不會傻菜鳥跑到叢林裏面亂闖,到時候摸到大白鯊

    文章內容來源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02001750.A.C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