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宣召經文台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宣召經文台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宣召經文台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宣召經文台語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華視拿近億補助【假自製、真委外】黑手遮天!公然違法! 日前公視將花費4年58億來成立國際影音平台,但該計畫卻未經董事會審查,遭到外界質疑恐成政府大外宣管道,致使公視總經理、執行副總等三人同時請辭,引發各界譁然。國民黨團今(2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揭發同屬公廣集團的華視拿文化部9600萬元補助,卻違...

  • 宣召經文台語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9 12:14:36
    有 1,006 人按讚

    華視拿近億補助【假自製、真委外】黑手遮天!公然違法!

    日前公視將花費4年58億來成立國際影音平台,但該計畫卻未經董事會審查,遭到外界質疑恐成政府大外宣管道,致使公視總經理、執行副總等三人同時請辭,引發各界譁然。國民黨團今(2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揭發同屬公廣集團的華視拿文化部9600萬元補助,卻違法私相授受,未經公開招標即私下委製節目經費高達8700萬,完全迴避監督、也不公開招標,將高達91%的補助預算,私相授受給5個節目製作公司。國民黨團呼籲政風單位必須主動調查,要求文化部對外說清楚、講明白,相關失職人員必須究辦!

    首席副書記長林奕華表示,華視拿文化部9600萬元製作費卻沒有公開招標,戲劇都拍完了,才制訂相關辦法來解套,不遵守程序正義,根本上是踐踏民主法治的行為。林奕華指出,華視雖然今年5月經文化部核准頒布新準則,但就算不需要公開招標,也需要公開徵件,從頭到尾違法,即使最終「自製協拍」的戲劇有得獎,仍不應以結果論來忽略程序的不公。林奕華指出,公廣集團應屬於人民而非國家,公視要建立國際平台、華視拍攝戲劇沒有不好,但應該要合法、正當。

    林奕華表示,華視拿了文化部補助的108年度台語頻道製作節目製作9600萬元經費,完全未依《政府採購法》以及「法人或團體接受機關補助辦理藝文採購監督管理辦法」,就將動輒1、2千萬元的補助經費,私自授予資本額才200萬或250萬的製作公司。文化部明明有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卻自我閹割,同意華視用內部規約將委外製作硬拗成「自製或自製協拍節目」的狡辯解釋,讓華視得以假藉自製協拍之名,大行黑箱委外之實的離譜護航行徑,感到不可思議。

    藍委李德維表示,過去常說「先上車後補票」,文化部和華視的作法,根本上是「下車才想辦法補票」,華視在回覆文化部要請領第2期款作業的補正說明中提到,過去在107年支用文化部補助的優質台語影音計畫經費時,曾委請臺灣銀行辦理公開招標徵案,因此在當時的6000萬元的補助款中,有5500萬元占9成1的比例,是透過公開招標徵案,但在108年度拿到9600萬元助款,卻完全沒有在台銀或是華視官網刊載公開招標徵案的訊息,就私自決定由5間節目製作公司朋分其中的8700萬元,如果這不叫黑箱,那什麼是黑箱?

    李德維指出,雖然文化部曾發函質疑節目是否為華視「自製」,要求補正說明,但之後態度卻180度大翻轉,居然同意兩造在107年12月28日所簽訂的補助契約,可以適用近半年後才通過的新增《政府採購法》第四條第2項:「藝文活動不適用採購法規定。」更離譜的是,華視直到今年的5月21日才頒布了內部的「藝文採購管理規則」,根本無視其應受文化部108年11月21日發布「法人或團體接受機關補助辦理藝文採購的監督管理辦法」的監督。李德維呼籲政風單位即刻介入調查外,並請全民全面監督蔡政府的施政弊端。

  • 宣召經文台語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29 08:36:00
    有 6,074 人按讚

    NCC之亂、公視之亂、華視之亂、董事會之亂!納稅人、你不怒嗎?

    由817萬張選票打造的權力基礎,讓二度執政的蔡政府更加肆無忌憚!派系卡位、酬庸犒賞、為所欲為等吃相難看,這些人民早已見怪不怪。而繼權力的黑手染指NCC獨立機關後,沒想到,號稱堅守獨立自主的公共電視竟也淪為政客刀俎下的魚肉,不僅在內部高層上演宮鬥大戲,近日為了是否通過國際新聞平台,董事們拍桌對罵、火爆爭吵,令人嘆為觀止!不禁要問:公視高層是否早已失去創台的理想與價值,且自甘墮落成為政黨的附庸與工具?民進黨執政以來對媒體處心積慮的介入、掌控,已替台灣民主寫下極為難堪的一頁!

    首先NCC淪為媒體東廠是民主之恥!相較NCC近來箝制TVBS、中天的人事與經營不遺餘力,但對於同是媒體,且道德規範理應更高標準的公視與華視之亂象卻視而不見!NCC已不折不扣變成特定政黨的打手,甚至如總統府被駭文件所述,如「偏綠」、「聽話」、「處理中天」等,可笑的是NCC還"警告"廣電媒體落實查證,否則最高處以200萬元。原應堅守超然公正的NCC,被政治黑手玷汙成髒兮兮,這樣的"偽獨立"機關,可以廢矣!

    其次,近日公視之亂無異將公視高舉的創台理念糟蹋殆盡!國際新聞平台事件掀起軒然大波,表面造成公視多名高層請辭,傳言實際背後是兩派勢力對董事長一職的競逐大戲。離譜的是,類似共產黨的「大外宣」豈應是由標榜公共性的公視推動?而文化部及公視竟也「完全不符法規程序」,企圖以58億"利誘"公視董事通過「國際新聞平台」計劃,不僅違背正當程序,且濫用第二預備金、意欲先斬後奏,更大肆揮霍納稅人的血汗錢,目的只為把屬於全民的公共電視變成政黨對外的宣傳機器,如此"家天下"的心態實嚴重可議!

    再者,任由華視被四不像的公共化搞到虧損不堪,凸顯文化部的無心、無能與失能!華視董事長、總經理高層長期內鬥嚴重,日前才發生副總及兩位監察人相繼請辭事件。華視業務經營不善,近二年縱使爭取到台語頻道政府補助,但是虧損卻年年放大,弊端屢見(請見20200511「拒絕內鬥,還我華視」華視工會聲明)。2018年文化部以近億元補助華視「台語頻道自製計畫」中,白紙黑字載定此案為「自製案」,但最後卻變成「委製發包」,而既改行「委製」,理當辦理「公開招標」,因為這些補助金一分一毫皆來自人民納稅血汗錢,「公正公開」、「杜絕弊端」絕對是最基本之要求!但華視卻「自辦評審」、私相授受委製發包製作單位!完全規避「政府採購法」應有之「公正、公開招標程序」。後來雖經文化部察覺,發文糾正華視,但疑似經華視硬拗、胡扯用日後的「文化藝術採購辦法」(20191121發布)搪塞遮掩!但觀諸此案,在「文化藝術採購辦法」通過時間序上,完全前後錯置、牛頭不對馬嘴!若是如此,文化部、華視是否已然成為「共犯結構」?又是否公然違背了「政府採購法規」?文化部及政風單位難道不應好好說明、以正視聽嗎?文化部若非沆瀣一氣,則其對華視的包庇縱容,不該被嚴厲譴責嗎?!

    公視董事會之亂,不只是民進黨為染指媒體,背後更為了搶奪公視資源的龐大利益與分配權。當兩方各有堅強靠山、不分軒輊時,相爭相鬥才更為激烈!可憐、可嘆多少民眾看不清公視的你爭我奪,其實在「媒體公共性」的口號下,包藏多少公視董事會的亂象叢生,以及文化部的嚴重失職與無能!董事會審查提名延宕不說,更扯出府院宮鬥、董事長內定之爭!如之前府方駭客事件文中提到:內定挺綠學者胡元輝為公視董事長,並已蒙蘇院長召見云云!近來又有蔡總統屬意由司馬文武進駐公視推動「大外宣」之說!此等亂象,實已撼動公視應有的公共媒體與獨立自主的崇高價值!遺憾的是,外界為此議論紛紛,至今卻不見當事者出來說明、澄清。

    如今公視董事的公正性和爭議性如此之大,建議唯有打掉重練,才能挽救公視的形象與公信力!由於第七屆董事還有待選董事14名未選出,但去年9月選出的新董事卻已召開兩次會議,未足法定人數的董事會其效力顯然大有問題!立法院於今年換屆改選,既已產生全新民意,是否應由立法院四個黨團,依公視法規定推舉共15位社會人士代表,組成新的「公共電視董監事審査委員會」,全面審議改選第七屆的新董事!希望蔡政府拿出最後一點良心,還給人民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公共電視吧!

    👉志恩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