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02的網紅康康醫師超音波共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項檢查也稱做"初期唐氏症篩檢",針對懷孕藉於11週~13週又6天的孕婦來做檢查,內容包含了超音波(大家常聽到的頸部透明帶)和抽血生化檢驗(free ß-hCG和PAPP-A)。 大家普遍有的觀念是唐氏症和高齡產婦相關,所以年紀大的人有可能需要做羊膜穿刺檢查染色體。那年輕女性懷孕是不是就可以仗...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 在 烏恩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2:59:59

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要每個月都去產檢。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 在 KT(郭美妤)醫師❤婦產科/醫學美容女醫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02 11:20:37

外訓快結束了~最後一戰😷婦產科全院報告! 這次主題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懷孕以及生產風險>,也是個身為婦產科醫師該深入瞭解的議題! 畢竟目前為止,全球衛生組織對於懷孕期間的新型冠狀病感染的臨床經驗仍非常不足,所以只能藉著過去SARS和MERS的經驗來推測與評估。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懷孕期間有重症或...

  •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 在 康康醫師超音波共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6 00:02:32
    有 92 人按讚

    <第一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

    這項檢查也稱做"初期唐氏症篩檢",針對懷孕藉於11週~13週又6天的孕婦來做檢查,內容包含了超音波(大家常聽到的頸部透明帶)和抽血生化檢驗(free ß-hCG和PAPP-A)。

    大家普遍有的觀念是唐氏症和高齡產婦相關,所以年紀大的人有可能需要做羊膜穿刺檢查染色體。那年輕女性懷孕是不是就可以仗著年紀小,就都不做檢查??

    當然不是,對於我們來說,唐氏症篩檢很重要!!!唐氏症篩檢很重要!!!唐氏症篩檢很重要!!!

    #因此不管是任何年齡的女性懷孕我們都會建議要做唐氏症篩檢

    ---
    今天主要是來講解所謂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超音波"部分。雖然說俗稱為"頸部透明帶",但是我們要看的可不只是這一樣。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附設醫院暨胎兒醫學協會(英國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對於這個時期的超音波要做哪些檢查有嚴格的定義與規範,主要就是讓超音波影像可以標準化,放諸四海皆準。畢竟唐氏症篩檢不是小事,所以能夠執行第一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的醫療人員,都是經過協會考試通過,且每年都還要重新考試與影像認證的!👓🎓

    ♠️先舉列最重要的會影響唐氏症計算風險的幾項♠️

    ✔️頸部透明帶(Nuchal translucency, NT)
    這時期的寶寶在脖子後面有一層皮下積水,用超音波看的時候會呈現一條黑色的空隙。我們會希望寶寶正躺,且可以看到鼻骨的正切面這時候最為標準。一般來說NT會小於2.5或3mm,過厚則有可能與染色體異常有關。但是單憑NT過厚,在唐氏症的靈敏度大概只有七成多;如果合併抽血數據再去計算風險,靈敏度則可高達八九成。
    急著想要知道染色體是否有問題的孕婦,此時可以考慮直接絨毛膜穿刺,省去焦慮等待的時間;也可以等到篩檢正式報告出來,或是16週之後再做羊膜穿刺來做染色體檢查確認。

    ✔️鼻骨(Nasal bone)
    單純只看鼻骨有沒有發育,靈敏度只有三成。而且東方人很多只有半邊鼻骨,所以沒有看到寶寶的鼻骨先不要太緊張唷!👃🏼👃🏽👃

    ✔️三尖瓣逆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 TR)
    蝦米!😮三個月的胎兒也可以看得到三尖瓣逆流?是滴,這時期的三尖瓣逆流會增加一些唐氏症風險,但是通常早期的三尖瓣逆流,到中後期會慢慢消失,在高層次超音波追蹤時都看不太到了~

    ✏️補充: 近幾年來的趨勢,其實將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超音波當作早期胎兒異常篩檢的工具,因此心臟❤️的部分也會看得更加仔細! 像是心房心室發育不對稱,心臟位置不正確等都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可以更早期發現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異常。

    ✔️靜脈導管血流(Ductus venosus regurgitation, DV doppler)
    這條短小又很細的血管是胎兒循環重要的一條血管,外接部分臍靜脈的血液直接連到胎兒的下腔靜脈,供應充氧血。這時期如果有逆流,或是阻力過高,也會間接影響到唐氏症的風險。

    ✏️補充: 靜脈導管血流並不是只有在這個階段重要喔! 大週數的寶寶如果有懷疑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也會量測這段血流阻力來判斷寶寶的狀況~

    ♠️其他一樣很重要的篩檢項目♠️
    #胎兒部分基本上是從頭到腳看過一遍

    ✔️腦部: 這個時期寶寶的頭殼都有發育了,一些重大腦部畸形如無腦症,或是頭型不對懷疑神經管缺損,都可以在此時看出

    ✔️胃: 確認胃有沒有發育,以及胃的位置是否正確

    ✔️膀胱: 如果此時膀胱非常明顯的過大,縱徑大於7mm,則有可能罹患巨大膀胱症

    ✔️臍帶: 兩動脈一靜脈,可早期檢查是否有單一臍動脈的情形

    ✔️四肢: 手腳各12根長骨還有手掌腳掌在此時都已經發育,雖然手指腳趾可能沒有辦法像高層次超音波時看得那麼清楚,但如果有先天重大肢體缺損是可以看出來的

    ✏️補充: 超音波儀器越是發達,大家就越想把第二孕期的胎兒異常篩檢項目拉到第一孕期來做。進階版的超音波高手們也可以經由所謂鼻骨後三角👃🏼(retronasal triangle)來判斷是否有明顯的唇顎裂~(此並非常規篩檢項目,在此僅供參考~要先聲明以免被同業撻伐啊⋯⋯)

    ♠️子宮結構部分♠️
    ✔️子宮頸長度: 統計上來說,第一孕期的子宮頸長度如果超過四公分,早產的機率就比較低。萬一此時意外發現子宮頸過短,也可以及早處理

    ✔️子宮動脈血流: 子宮動脈血流如果阻力過高,會增加孕婦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一般來說量測到兩邊阻力PI平均大於2.5,或是血流波型出現勾狀(notch),日後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都會增加。(子癲前症篩檢又是一個大課題...)

    在門診無法如此詳細解釋第一孕期超音波的重要性,在此給大家參考~~

    #初期唐氏症篩檢
    #頸部透明帶
    #fetalmaternalfoundation
    #早期胎兒異常篩檢

  •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 在 女王i健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16 15:52:05
    有 6 人按讚

    【#子癇前症 #有辦法預防嗎? #聽聽醫師怎麼說】

    #我發表在8月號嬰兒與母親的文章 #歡迎分享轉貼

    諮詢/東元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 田明訓

    《大家常聽到的「妊娠毒血症」,其實就是「子癇前症」,即妊娠高血壓+全身性水腫+蛋白尿。千萬不可輕忽它,因為視其嚴重性對孕婦及胎兒都有輕重不一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有致命危機!那麼該如何妥善面對?有預防的方法嗎?》

    #什麼是子癇前症?
    東元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田明訓醫師說明,「子癇前症」就是發生在孕婦身上的高血壓,俗稱「妊娠毒血症」,在大陸又稱為「先兆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的一種,多半發生在懷孕20週之後,除了高血壓之外,並會出現蛋白尿、全身性水腫等症狀。子癇前症的發生率約2~5%。
      子癇前症的診斷必須包括:發生在妊娠20週以後的血壓上升(兩次血壓測量間隔6小時以上,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或是相較於懷孕之前,收縮壓升高≧30mmHg、舒張壓升高≧15mmHg),同時有全身性水腫及蛋白尿(24小時的尿蛋白質超過300mg)。
    嚴重型子癇前症的診斷包括:血壓大於160/110 mmHg、24小時蛋白尿大於5公克、24小時尿量少於400 cc、腦部或視覺異常、肺水腫、上腹痛、肝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等。

    #子癇前症的發生原因
    田明訓主任表示,子癇前症的原因一直是個謎。以往認為可能是懷孕時胎盤釋出毒素於血液中,破壞全身血管及器官,引起種種的症狀,因此稱為妊娠毒血症。西元前5世紀,希波克拉底被認為是第一位描述妊娠毒血症的醫師。
    現在仍認為子癇前症可能是胎盤所造成,但原因與以往不同。田明訓主任指出,胎盤負責在整個孕期中滋養胎兒,胎盤中新生的血管會發育而且持續發展,以有效地運送血液給胎兒。在子癇前症的孕婦身上,這些新生血管似乎沒有正常發育,它們比正常的血管還要狹窄,因此限制了血液的流量;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胎兒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因此母體血壓增高,來增加胎兒的血液供給,進而造成後續的一連串影響。

    #子癇前症會出現哪些症狀?
    田明訓主任提醒,子癇前症發展初期通常是無法察覺的,若有症狀,一開始都是血壓上升,尤其是舒張壓上升,蛋白質在腎絲球的濾過增加,蛋白尿開始出現。若血壓忽然上升得很高,孕婦可能會有頭暈、後頸僵硬的不適感。
      由於血壓升高,血管壁通透性改變,使得過多的水份滯留在組織中,造成全身性水腫,尤其臉部、手部的水腫最為明顯。子癇前症的孕婦也可能出現凝血功能障礙、肝功能異常、視網膜剝離、心血管功能異常、腎衰竭、肺水腫、腦出血、產後大出血等現象,並可能造成胎兒早產、胎兒發展遲緩、羊水過少、胎盤早期剝離,甚至胎死腹中。
    要特別注意的是,子癇前症可能突然惡化,嚴重則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這時候會出現的症狀可能包括: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部疼痛、嚴重的噁心或嘔吐、尿量減少、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體重突然增加很多、甚至出現抽搐現象,此時須立即就醫。
    「子癇症」則是全身劇烈抽搐痙攣,在懷孕的過程中、產程中、甚至產褥期(一般為產後6週)都有可能發生。

    #哪些孕婦是子癇前症的高風險群?
    田明訓主任指出,包括:過去曾罹患子癇前症、第一次懷孕、年紀35歲以上、肥胖、多胞胎懷孕、懷孕的時間間隔超過10年、家族有子癇前症病史,以及懷孕前就有慢性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紅斑性狼瘡、抗磷脂質症候群等疾病的孕婦。根據2015年《美國生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多胞胎孕婦比一般孕婦患子癇前症的機率高3.6倍,肥胖則是高2.4倍。

    #子癇前症的治療方式
    如果初期子癇前症的情況還不是太嚴重,通常以多休息、維持清淡飲食的方式加以監控即可,有時也可能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但若症狀惡化就必須入院觀察、接受治療,施打硫酸鎂預防痙攣。由於子癇前症是因為懷孕而引起,因此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生產。

    #早期篩檢可有效預防子癇前症的發生
    田明訓主任建議,在懷孕第一孕期(11~13週),包括基本病史及資料、血壓、子宮動脈血流阻力、特定血清檢驗(PlGF和PAPP-A)等,根據這些資料可計算出「早發型子癇前症」的風險值。若是只抽血篩檢,篩檢率約76~80%,如果搭配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則此篩檢對早發型子癇前症的檢出率可達到91%。
    目前預防子癇前症的方法是在懷孕16週之前開始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以減少80%以上早發性子癇前症的發生,並且減少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及胎兒死亡率。
    根據2013年的最新研究發現,子癇前症篩檢若屬早發型高風險族群,在16週之後接受治療可以減少20%早發型子癇前症的發生;但如果把治療提早至12~16週,研究顯示可以減少80%以上早發型子癇前症,減少60%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或胎兒過小。可見早期的篩檢可有效降低早發型子癇前症及併發症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