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婉曲修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婉曲修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婉曲修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婉曲修辭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郭源潮 ◎宋冬野 你說你知道他們的世界 悲歌三首買一切 買崑崙落腳 蓬萊放思想 買人們的爭執釀酒湯 買公主墳的烏鴉 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 買胭脂河裡船行漁歌 黃金世界中萬物法則 你我都一樣 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

婉曲修辭 在 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06:43

「寫作道具屋」intro - 編輯不見得很會寫作,但應該都擅長寫信。 引經據典一堆後以「你再酌參」弱弱結尾的意見信、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繩之以法(並沒有)的催討信、各種心理學神祕學統計學輪番上陣的鼓勵信、其實只是要說「謝謝再聯絡」卻用上三百種婉曲修辭的拒絕信⋯⋯ 畢竟通信方往往是戰友,文字是我們聯...

  • 婉曲修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21:00:06
    有 725 人按讚

    郭源潮 ◎宋冬野
     
    你說你知道他們的世界
    悲歌三首買一切
    買崑崙落腳 蓬萊放思想
    買人們的爭執釀酒湯
     
    買公主墳的烏鴉
    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
    買胭脂河裡船行漁歌
    黃金世界中萬物法則
     
    你我都一樣 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買石灰街車站的海鷗
    山水禽獸和年少一夢
    買太平湖底沉年水墨
    哥本哈根的童年傳說
     
    其實 你我都一樣
    終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其實 你我都一樣 終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
    ◎作者簡介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於中國北京,是著名的中國民謠歌手,音樂創作人,代表作品包括〈董小姐〉、〈安和橋〉等。
     
    --
    ◎小編 R Shu/@poem4life 賞析
     
    這是中國詞曲創作歌手宋冬野在 2017 年發行的作品,宋冬野也憑這首歌詞,獲得第 29 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關於這首歌詞的含義,宋冬野本人在 2018 年 5 月時,在微博上給出了一種說明,但他也說,「一首歌其實被怎麼解釋都是對的⋯⋯聽歌的人和寫歌的人是平等的」。而今天,透過這首歌詞,我想跟大家聊聊,寫作時常常使用的、讓文字產生詩意的一種方法:陌生化。
     
    「陌生化」簡單來說就是「不直說」或是「不用日常的語言說」,以中文為母語的人,稍微讀一讀歌詞應該就能感受到郭源潮的歌詞的確「不日常」。
     
    以下我用 4 句歌詞,來說明它們到底陌生在哪。也試著用大家國中讀過的修辭來輔助解釋,說明〈郭源潮〉為何能產生詩意:
     
    ▌買崑崙落腳 蓬萊放思想 ▌
    |借代|
     
    這兩句話中,最為陌生的,就是「崑崙」與「蓬萊」,在中國傳統神話《山海經》中,崑崙山是西王母所在的仙境,蓬萊山也是八仙所在的神山。
     
    回到歌詞中,宋冬野就是透過「崑崙」與「蓬萊」這兩個陌生化的傳統詞彙,代指仙境。整句歌詞來看,就是指:用悲歌三首,買到仙境般的生活,在其中落腳生活、暢談思想。
     
    ▌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 ▌
    |調換順序、引用|
     
    根據宋冬野自己的解釋,「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引用自中國民謠歌手萬曉利的歌曲〈陀螺〉,歌中把人比喻為陀螺,並說人「在慾望裡轉/在掙扎裡轉/在東窗事發的麻木裡轉」,「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就改寫自「在東窗事發的麻木裡轉」。
     
    這段改寫之所以成功,不只因為他把一般人習慣的詞語「東窗事發」和「麻木」拆開,變為令人有點熟悉又帶些陌生的文字,更厲害的是,「東窗事發的麻木」被他拆成「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後,有了新的意思。
     
    「事發」延續上一句的政治意義,可以指任何重大事件的發生,而「樹木」在文學中,也是相對「高大、壯盛」的意象,符合「大事發生」的急迫感、嚴重感;而「東窗之麻」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釋,則有「從東邊的窗戶看見外面麻之類的植物」,窗戶的開闊意象,加上麻相對「柔軟、矮小」的特質,讓整句頗有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感。
     
    因此,這句就有了兩種意思:
    (1)東窗事發的麻木
    (2)重大事件的緊張+觀看自然的悠閒
     
    而且兩種意思,放在歌詞中,都非常通順。這就是將常用的詞,拆解重組成陌生的句子,進而讓它「一詞多義」,歌詞因此容易打動不同族群的人。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
    |婉曲、借代|
     
    想要解釋 「風月難扯」、「離合不騷」,我們可以先將句子拆開,變成「風月」、「難扯」、「離合」、「不騷」。
     
    首先聊聊「難扯」, 扯是牽動、拉動、使某個事物改變位置的意思,難扯, 因此也可以解釋成「難以改變」。像這樣需要延伸、聯想,委婉的談論一件事,在修辭學上,稱為婉曲。

    接下來,要理解「風月」,則需要用前面提過的借代。「風月」有兩種解釋,第一是「風花雪月」的簡稱,代指情感慾望之類的事。
     
    另外一種解釋則是,風、月都是容易隨時間變動的事務,中國古典文學中,也很常以「月」來形容時間的流逝。因此,整句話翻譯起來就是「即使歲月的流轉也,難以改變」,當然,也有人會翻譯成「情感慾望之類的事情,已經難以扯動我的心緒」
     
    而「不騷」這句話中,騷是憂愁、憂慮的意思,不騷就是指「不憂愁、不憂慮」。
     
    「離合」則再一次用到借代。字面上來說,「離」是指「分離」,「合」是指人「相聚」,但這句話要說的當然不只分離和相聚,「離合」是「悲歡離合」的代稱,意思就是人際之間的各種紛擾,「離合不騷」則是「我已經不會再為人際之間的悲歡離合感到憂愁」。
     
    無論採用哪種說法, 「風月難扯,離合不騷」兩句話呈現的都是一個人看盡世事滄桑,對於人世一切已經麻木,因此即使歲月的流轉,也難以改變這個人的想法,就算歷經人事的悲歡離合,這個人也已經心如止水。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
    |引用、轉品|
     
    這段歌詞中,宋冬野使用了古典的詞彙:「層樓」、「餘生」,並用古雅的詞句,「誤⋯⋯」代表「耽誤了誰」,另外也把形容詞轉品為動次,寫出「亂餘生」這樣的句子。從詞彙到句式都很陌生。
     
    而「層樓」與「少年」的句子,引用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郭源潮〉融合了這闋詞的意義,「層樓終究誤少年」就是指:年少時,為了寫出憂愁的詩詞,耽誤了許多大好時光。
     
    不過,即使不知道辛棄疾的詞,這句話也有另一種別具風味的解釋:層樓本身就是高樓的意思,同時也是人仰望的目標。在現代社會中,高樓不免令人想起都市、浮華夜景或資本主義。
     
    因此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少年時追求榮華富貴,或者從家鄉來到都市追逐理想,卻因此耽誤大好時光。但這似乎是許多人逃脫不了的業障,詞句中用了「終究」這個詞,加深了這句話無可違抗的命定感:一代代的年輕人,即使聽過上一被追逐理想失敗的故事,作為少年,總是會情不自禁,被理想的光芒吸引,卻因此耽誤了年少的時光。
     
    然而,如果能夠拋下理想的執著與桎梏,卻可能面臨另一種煩惱:過度自由,可能讓心靈飄零無依。若年少的理想與找工作、賺大錢合流,那麼老後的飄零無依,就不僅是心靈,也可能是沒錢買房、無法養老的、經濟上漂泊與凋零。
     
    兩句話合起來看,世界彷彿注定殘酷,追逐夢想使人耽誤年少時光,但如果選擇自由,也同時要承擔漂泊的痛苦。在「不日常」的陌生化詞句中,宋冬野兩句話就說盡人世的無奈。
     
    歌詞之所以動人,可能包含幾個層次:文辭優美、故事動人、視野/意境遠闊。今天談的只是最基礎的「文辭優美」,如果想知道整首詞的故事和意境,下面附上幾個連結,有興趣都歡迎點進去,看看對這首詞深入的解析。
     
    ►宋冬野自己曾在微博上解釋這首詞,現在已經找不到,這裡有人備份他的微博全文:
    為什麼有人說宋冬野的《郭源潮》是他寫過的最好的歌曲呢?
    https://bit.ly/38CDNC2
     
    ► 這篇文章提到,為什麼〈郭源潮〉可以感動中國音樂界
    大麻的民謠啟蒙《宋冬野》北京民謠當代傳奇
    https://bit.ly/3yGrrTI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1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宋冬野 #郭源潮

  • 婉曲修辭 在 Nowhere Boy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5 19:59:40
    有 144 人按讚

    首先要多謝喺Youtube《最後的搖滾》MV度留言嘅朋友們,你哋嘅支持同認同就係對我哋最大嘅鼓勵💪 除咗有位朋友話首歌好好聽令佢諗起Keroro之外,另外都有一個留言令我哋好窩心~

    By 肌肉的浣熊:

    很久不聽粵語歌。恰巧click入嚟,姑且留個cm。

    MV一出,正中擺一盤棋,黑白兩后先讓一手,鏡頭一切,Nowhere Boys一身末世感裝束一一亮相,畫面再一拉,一行人橫過黑白格,赫然是棋。詞雖無棋/操縱的意涵,MV卻以這層解讀附加之;《最後的搖滾》,也從單單是首搖滾,變成一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搖滾。

    還是先看歌詞。從(膚淺的)修辭層面上看,看得出音樂意象向末世的靠攏——音域的拉扯乃情緒的狂放,變奏喻風雲變幻,節奏的激情是情感的熾熱、從而聯繫上炮火、烽煙等軍事情節;又,詞中空間取得極大,寫盛世則言散盡(佔用最多空間,非默默淡出的流或逝),樂器或爛了或被高舉(「抱起」),突出動作的幅度,直視霧霾,又昂首問天,橫向縱向都拿盡,對以「最後的」修飾的「世界盡頭」來說,倒是很合適。說到底,(如果抽離2020香港的脈絡,)描繪的是末日了,樂隊不管不顧地就是要彈一次搖滾。

    所以問題是:明明要末日——為什麼要無用功地唱首搖滾。

    就把回答的重點放在「搖滾」上吧。(這也就關乎樂隊想表達的東西,為什麼非得搖滾呈現出來的問題。)搖滾意涵很多,最核心的價值,可以說是反叛:青少年叛逆家庭價值,地下樂隊叛逆主流市場,民眾叛逆社會霸權。兜兜轉轉,話題返回一開頭說的MV畫面,明明自己是隻棋,在博弈的大環境下,遭逢整個世界連同這小小棋局的末日。反叛何用?畢竟,世界末日,做個人的一場忤逆,沒多大作用。

    但不,陳涵評《我們的搖滾樂》,說過一句:我們就是搖滾樂,唯有內化它的精神,才能唱自己的歌。搖滾精神就是對固有論調的衝擊(如果有支搖滾流派成了主流的既定的風格,肯定有更多的新流派對它發起挑戰)。在「末日」下,我唱一首搖滾,不是如尼采所言西西弗斯對抗荒謬一般,擺出一個反叛的姿態,而是要衝擊「末日」的整個論述——誰界定的末日?誰說這就是最後?誰說焦土了就是盡頭?確然是天崩地裂,但有人「重返戰場」,有人未曾「心死」,有人「整裝準備」, 末日這回事,憑什麼是下棋的巨掌說了算?

    搖滾本來就適合搞革命。壯烈地唱到曲終,就是忍指頭上被弦割穿的痛, 打破末日這個偽命題。 伴隨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般緊湊的三連音,棋子返回原位,再嚟過,吹呀。

    *只看作品不夠細緻,還得置回現在的語境。官方的主流論調中香港一直溫婉柔弱,如棄妻,如順妾,富競爭力而目標乃替誰顧家,為貿易通道、他人自出自入,旁人要呵護珍惜「這個家」。國家機器滲透,如無形魔后的手指,不夠進行曲的宏偉。我主觀認為,香港需要多一點搖滾。

    **可能成個理解根本就係錯。希望導演同樂隊容諒路人對首歌嘅少少詮釋uwu。(嘗試加粗體加到頹廢,唔加了)
    -
    「最後的搖滾 The Final Movement Live 2020」門票現正公開發售
    🎫 - https://www.popticket.hk/event/the-final-movement-live-2020
    -
    《最後的搖滾 》Official MV - https://youtu.be/yJHXTjDW5_A
    -
    #最後的搖滾 #TheFinalMovement #NowhereBoysHK #寰亞音樂 #FrenziMusic

  • 婉曲修辭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5 20:09:49
    有 361 人按讚

    [有趣的人,腦子都在想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
    因為我講話好笑的原因,
    蠻多人會問我要怎麼「有趣」?

    我說,
    為什麼你要想有趣呢?

    得到的回答常常是:
    「因為我覺得自己講話很無聊。」
    「因為講話好笑比較受歡迎。」
    「因為女生比較喜歡有幽默感的男生。」

    等一下,
    大家是不是搞錯什麼了?

    我發現很多人,
    把「有趣」與「說話好笑」畫上等號。

    所以開始找笑話、聽段子,
    結果除了冷場和被句點,
    還多了個尷尬王的稱號。

    其實,真正有趣的人,
    是不刻意去說笑話的。

    你想想嘛,
    當你聽到「我要說笑話囉!」
    是不是就會有很高的預期?
    預期越高,笑點就越難滿足你。

    除非你是脫口秀演員,
    身經百戰,不怕尷尬,
    不過絕大多數人不是。

    那麼,要怎樣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呢?

    第一,形象反差

    有趣說穿了,
    就是你在別人眼中,
    有「意外感」。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時,
    有所謂的第一印象,
    從他的言行、職業、外貌,
    來判斷他的形象。

    當這個判斷符合我們的觀察,
    我們就會覺得一切正常;
    但如果你能打破他的判斷,
    那麼意外感就出現了。

    舉個例子,
    《水滸傳》裡面有個角色,
    叫做「花和尚魯智深」,
    相信你一定印象深刻。

    明明是和尚,
    但所做所為完全不像和尚,
    (當然,他當和尚是為了逃避追緝)

    人家吃齋念佛,他喝酒吃肉;
    人家慈眉善目,他怒目金剛;
    人家不問世事,他嫉惡如仇。

    所以你看他出現的回目,
    都一定跟一個字有關,
    那就是:「鬧」!

    強烈的形象反差,
    就這個角色有趣的原因,
    因為他打破我們對和尚的預期。

    當然,
    這個例子比較戲劇化,
    我們換點實際的來看。

    比方我有個朋友,叫李火山。
    最初知道他,
    是因為他來我們學校演講,
    講「動物的生命教育」。

    學生一聽這主題,
    腦中開始預想:

    講師應該是個文質彬彬、
    戴副眼鏡,抱著小貓小狗,
    說話輕聲細語。

    結果演講那天,
    來了個彪形大漢,
    體格壯碩、身上刺青,
    我來以為他是講師的保鑣,
    結果沒想到他就是講師李火山。

    你看,形象反差先聲奪人,
    緊接著,李火山開口了,
    他樣子很兇悍,
    但沒想到講起話來妙語如珠,
    逗得全場捧腹大笑;
    說到動物被虐待時義憤填膺,
    燃起學生心中的那把怒火。

    說實在,
    演講要抓住學生目光不容易,
    但我永遠記得那一天,
    全場幾百個學生,
    屏氣凝神投入他的演講。

    當然,
    外形上的反差全憑機緣,
    但內涵上的反差是你可以努力的。

    比方我是國文老師,
    但聽完我演講的人,
    常說我不像他印象中的國文老師。

    我說哪裡不像呢?
    答覆如下:

    「你感覺比較入世一點⋯⋯」
    (等等,國文老師是有多出世?)

    「你講話不會文縐縐的⋯⋯」
    (你是被哪個年代的國文老師教到啊?)

    「你講的例子好廣,不會都是講古人。」
    (說得好!我喜歡借其他領域的概念,
    來講同一個道理。)

    保有你的專業,
    但如果可以的話,
    讓自己越界一點點,
    形象反差,是你開始有趣的第一步。

    第二,心態開放

    我觀察身邊這麼多人,
    發現有趣的人,
    有個共同點,
    那就是「心態開放」。

    很多人面對新事物,
    會下意識的抗拒或批評,
    為了捍衛自己價值觀。

    無趣人最常見的回應是:

    「學這有什麼用?」
    「可是,可是⋯⋯」
    「沒興趣,你自己去吧!」

    但有趣人不一樣,
    他們總能從不同領域事物,
    悟出新道理,找出串連的可能。

    曾看過一個有趣的問題:
    「學霸」和「學神」差在哪裡?

    學霸是以「努力」的心態學習;
    學神是以「好玩」的心態學習。

    你回想《三個傻瓜》這部電影,
    裡面的查托就是學霸,
    很努力、很認真、也很功利,
    但跟有趣沾不上邊;

    可是主角藍丘就不一樣,
    他熱愛的是學習本身,
    任何知識在他眼裡都很好玩,
    他不會問學這有什麼用,
    最後他成為擁有多項專利的發明家。

    在我身邊,
    也有許多這樣有趣的人。

    像是我的人生導師許榮哲,
    本來唸的是水利工程,
    後來覺得文學有趣,
    就投奔文學的懷抱,
    開始寫小說。

    小說寫著寫著,
    人家問他文學能結合桌遊嗎?
    他心虛的說「能!」之後,
    就趕緊跑去學桌遊了,
    隨即發現兩者的接點,
    於是全台開講,講「桌遊文學」。

    後來,他對電影有興趣,
    便開始研究電影、拍攝電影,
    摸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後,
    於是全台開講,講「電影文學」。

    接著,
    人家問他可以講行銷嗎?
    榮哲想了想,
    小說和電影核心都是「故事」,
    那麼何不用故事來談行銷呢?

    於是他開始到處講「故事行銷」,
    順便寫出「故事課」,
    結果不小心成為暢銷書,
    狂賣幾萬本!

    你注意到了嗎?
    很多時候,
    機會會向我們招手,
    只是常把「可是」掛在
    嘴上的我們,
    硬是讓讓機會吃了閉門羹。

    別再「可是」了,
    改說「有意思」吧!
    心態開放,機會才會再度上門!

    第三,轉換說法

    一群人聊天,
    一般人選擇附和話題,
    但有趣人想的是怎麼轉換說法。

    推薦你讀一本書,叫做
    《成為有趣的55條說話公式》,
    作者是吉田照幸,他是電視製作人,
    製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搞笑短劇。

    他提到,有趣的人
    常在腦中進行「聯想遊戲」:
    「這個概念,我能用什麼東西類比嗎?」
    「這個說法,怎麼樣講才會更有畫面感?」

    書中舉了個例子,
    人家問:「今晚吃秋刀魚好嗎?」
    假設你不想吃,你會怎麼回答?

    一般人的回答方式是:
    「又是秋刀魚,饒了我吧!
    就算盛產也不用天天吃啊!」

    但有趣的人會去想:
    「秋刀魚有沒有別的說法可以代替?」

    突然,他靈光一閃,
    於是他可能這麼回答:

    「每天都能攝取DHA真的不錯耶!
    不過攝取太多好像也不好喔!」

    你發現了嗎?
    其實有趣不等於好笑,
    但在說法上會讓人耳目一新。

    多舉幾個例子吧!
    補教名師呂捷你一定聽過,
    同樣講三國故事,
    你聽聽他怎麼講。

    比方他要講劉備軍隊潰敗,他這麼說:

    「劉備的軍隊是常常被沖散的,
    你知道我怎麼形容嗎?即溶奶粉。
    噗呼一下就沒了。」

    哈哈哈……

    他要講關羽威猛,他這麼說!

    「這時,關羽停下了馬,往後怒瞪,
    追兵嚇得一動也不敢動;
    於是關羽繼續騎,追兵又繼續追;
    一瞪、一停、ㄧ跑、一瞪、一停⋯⋯
    後來有個遊戲就是這麼來的,
    叫做:一二三,木頭人。」

    哈哈哈哈哈……

    說穿了,
    轉換說法不外乎
    就幾個國文學過的修辭技巧:

    類比、借代、誇飾、婉曲。

    重點在於,
    要習慣性的更新詞庫,
    手搖杯都要推陳出新了,
    憑什麼我們說話就那幾個詞呢?

    我一直認為:

    「有趣,是一種才華。」

    而且是極少數人,
    才擁有這種才華。

    他們總是打破別人的預期,
    因為他們知道,
    生活不該只有一種樣貌;

    他們不輕易妄下論斷,
    因為他們知道,心態開放,
    趣味才會不請自來;

    他們永遠探索新的說法,
    因為他們知道,
    語言是有賞味期的,
    讓聽眾嚐到最新鮮的說法,
    是有趣人的義務。

    但願你我身邊,
    都有這樣的有趣人。

    #歡迎分享
    #其實還有好幾點想說
    #但這篇不知不覺寫太多了
    #你認為有趣人還有什麼特質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