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整理大量資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整理大量資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整理大量資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產品中有5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化輸入為輸出】課程募資達 600人啦!(灑書慶祝) 感謝大家的支持,解鎖啾啾鞋的「啾音好書一年份」! 邁向下一個階段:達標800人就抽「mooink 6吋電子閱讀器」! . 最重要的是,今天(9/30)是最優惠的早鳥折扣最後一天! 前往 https://bit.ly/3llqOKH 結帳輸入「W...

 同時也有3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9萬的網紅啾啾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人都聽過「龐式騙局」這個名詞,是一種以新投資人的資金充當舊投資人利息的方式,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的詐騙手法,而它的始祖 - 查爾斯.龐茲,當年又是如何犯下這起臭名昭彰的案件的呢? 啾音好書,現正優惠中 ▶ https://reurl.cc/NX5ED5 啾啾鞋整理資料的秘訣 ▶ https://bi...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OL. 倆職女子 | 上班族的假日時間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0:07

✏️ 職場必備技能 -邏輯寫作力 #文末抽書 📌 #你以為的寫作.... Q: 只有國文課才需要寫作? Q: 學寫作只是為了作文考試? 學習寫作,是為了好好表達想法,並且透過寫作整理好思緒。寫作力,就是你的思考力。 寫作的好處:1️⃣ 提高記憶力和理解力 2️⃣ 評估思考的深度 3️⃣ 作為知識上...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3:54:03

📖 #文末抽書成就解鎖 #感謝時報文化出版 #免費仔千萬別錯過 #上進不嫌晚好書抽起來 小時候特別崇拜英語流利的臺灣人,夢想有朝一日也要成為擁有多國外語專長的行動式人體翻譯機。如今不敢說自己英文程度多好,但如何在日常生活像海綿般,拼湊式自學外語頗有心得,曾因瘋韓劇買教材配YT影片自學韓文四十音,...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 | 職場洞察 x 知識品牌變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46:53

工作經驗少也能飛速型成長? 快來建立你的爆發式成長飛輪 #實現爆發式成長 #閱讀使用說明書 29 「年輕人工作經驗少,沒資格在社群分享內容」 🧐你認同這句話嗎? 這是某位資深職場前輩說的, 先說我是100個不贊同這句話。 因為人的價值不在於工作年資,除了工作人生還有很多面向 難道除了工作...

  •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13:33:24
    有 69 人按讚

    【#化輸入為輸出】課程募資達 600人啦!(灑書慶祝)
    感謝大家的支持,解鎖啾啾鞋的「啾音好書一年份」!
    邁向下一個階段:達標800人就抽「mooink 6吋電子閱讀器」!
    .
    最重要的是,今天(9/30)是最優惠的早鳥折扣最後一天!
    前往 https://bit.ly/3llqOKH 結帳輸入「WAKI200」課程現折 $200
    .
    你是想要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
    還是被正職工作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
    或是想透過內容創作,成為某個知識領域的專家?
    .
    想要吸收和整理很多資訊,但總是不夠有效率...
    想要發表和分享內容,卻不知道如何讓成果最大化...
    下班後的時間那麼少,該如何開啟成功的斜槓人生...
    .
    嗨,我是瓦基,平日在台積電擔任團隊主管,在高壓高工時的環境下,用下班時間斜槓經營自媒體:
    - 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創立才兩年超過200萬次瀏覽,常被網友評論為最高品質的個人書評網站
    -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一年來超過200萬次收聽,曾登 Apple Podcast Top25,長踞書籍類 Top2
    我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達成這些驚人的產出成果?
    .
    我想教給你一套方法,幫你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讓吸收達到最高效率,讓產出獲得最好成果,我會透過「九堂課」的內容,讓你學到「三個步驟」有效吸收、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1. 輸入:有效閱讀,紀錄有條理的筆記
    - 心態建立 / 閱讀的技巧 / 筆記的方法
    2. 處理:整理大量資訊,精準提煉重點 (Notion)
    - 蒐集資料 / 知識資料庫 / 歸納重點
    3. 輸出:融合寫文技巧,轉化深度洞見
    - 輸出框架 / 高效輸出法 / 一魚多吃輸出訣竅
    .
    報名這堂課程,你可以馬上學會:
    - 如何「最有效率」吸收和整理資訊:閱讀書籍、網路文章和影音內容的訣竅,透過數位工具整理
    - 如何「成果導向」輸出高品質內容:設定輸出的目標,套用萬用的框架,創造有邏輯脈絡的內容
    - 如何「重複運用」同一份輸出內容:將有限的時間轉換成最大化的產出,輕鬆觸及各種社群平台
    .
    我也會教你,如何避免一開始我曾經遇過的失敗和挫折:
    - 避免當你辛辛苦苦閱讀了一堆資訊之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又馬上忘個精光
    - 避免記錄了好多資料下來,卻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整理,浪費了辛苦蒐集的資料
    - 避免在創造內容的時候,因為缺乏高效率輸出的手段,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 避免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創造出內容,卻沒有讓同一份內容發揮最大的價值
    .
    透過這堂課,你可以將所有感興趣的知識變得「看得懂、記得住、用得出來」: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從容面對爆炸的資訊,強化自己的學習,深化自己的記憶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把腦中雜亂的思緒,轉化成有脈絡和調理的圖文內容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善用有限時間,發揮最大的成果,建立專業形象和個人品牌
    .
    今晚八點跟生活黑客 #雷蒙 一起在 生鮮時書 直播,記得收看唷!

  •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7 19:03:29
    有 81 人按讚

    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10:34:45
    有 101 人按讚

    #連續殺人魔都是病態人格嗎?
    .
    這一集宇哲老師和黃律師來聊司法心理學情情境中的難題,病態人格 Psychopath ,希望能提供大家不一樣的觀點,不只是獵奇的貼標籤。
    .
    #法客心法聊天室 ep31 |電影裡殺人魔的心理病態特質是怎麼回事?
    .
    📢本集金句:「心理病態特質的人不見得就是惡魔,很可能你我身邊都有,可能他們都是某方面有不錯成就的人。」
    .
    👂本集重點:
    。心理病態並不是精神醫學診斷的名詞
    。理論的建構後的過度詮釋,可能成為是司法上的錯誤
    。不能被質疑的心理病態量表
    。病態人格的迷思:連續殺人魔必是心理病態
    。病態人格特質不見得是病態人格者
    。你我身邊的人可能都有這個特質
    .
    主談人:蔡宇哲博士、黃致豪律師
    .
    📢專有名詞說明:節目中提到心理病態與病態人格這兩個詞,指得都是Psychopath,中譯這兩種都常被使用。
    .
    ---------
    本集選書 《 #病態人格心理學:與死囚共存的犯罪心理學權威,告訴你「無良基因」的真相》

    作者為日本犯罪心理學權威原田隆之,三十年來親身接觸上萬名囚犯,蒐集大量現場資料,除了帶領讀者重返與死刑犯接觸的第一線,更整理世界心理學巨擘的研究,以精闢又淺顯的方式,分析惡魔如何誕生。
    .
    此書分析亞洲知名凶案:#韓國N號房事件 #台灣捷運隨機殺人案 #日本松永太陸教唆殺人案…等。不迴避醫學治療與法律道德難題,融合心理學家的角度,深入解答社會問題。
    .
    #哇賽心理學 與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合作留言抽書和抽購書優惠活動,只要在貼文底下留言「我想了解病態人格心理學」,或是跟我們分享聽完節目後你覺得哪些職業的人具有病態人格特質,我們將在10/2抽出幸運獲書者(紙本寄送限台灣本島)。

    #心理學 #司法心理學 #Psychopath #好書推薦

  •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啾啾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15 20:47:26

    許多人都聽過「龐式騙局」這個名詞,是一種以新投資人的資金充當舊投資人利息的方式,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的詐騙手法,而它的始祖 - 查爾斯.龐茲,當年又是如何犯下這起臭名昭彰的案件的呢?
    啾音好書,現正優惠中 ▶ https://reurl.cc/NX5ED5
    啾啾鞋整理資料的秘訣 ▶ https://bit.ly/2vi0urX

    ▼啾啾鞋的人氣影片▼
    《32街的偽鈔天才》偽鈔大師的故事
    https://youtu.be/9lKe9irDIDw
    Chrome小恐龍的秘密!
    https://youtu.be/besQJCZ20j4
    在路上撿到隨身碟,你會...?
    https://bit.ly/2ytI7E5
    俄羅斯方塊也有世界冠軍!?
    https://youtu.be/Dh9VaezvVnU
    YouTube的自動播放功能,播到最後會看到什麼呢?
    https://youtu.be/HMxT-MCRmh4
    牛排的血水不是血!
    https://youtu.be/-7GjvnJ2PO0

    背景音樂Background Music:
    epidemicsound.com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uchushoe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chuchushoetw
    Twitter:https://twitter.com/chuchushoeTW

  •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04 19:00:31

    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版塊 Block Studio 首度開課,和你分享 #動態特效網站 的設計秘訣!
    ▹▹▹ http://bit.ly/webdesign77
     
    課程以版塊團隊的核心設計流程 #動態回推設計 及 #大量實際案例,帶你:
    ☑️ 掌握版塊的網站佈局思維,培養對動態特效的敏銳度
    ☑️ 擴展思考面向,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厲害創意
    ☑️ 學會配置動態特效,提升網站吸睛度
    ☑️ 雕琢網站設計細節,帶給使用者更驚喜的體驗
     
    課程募資優惠中,6/25 前只要 2400 元 #現省800
    6/16 前購買再享早鳥好禮 #設計工程協作檢核表
     
    立即加入課程,跟著版塊一起用動態特效,點滿網站視覺創意吧!
    ▹▹▹ http://bit.ly/webdesign77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圖文不符上課囉/版塊 Block Studio 」立場。
    -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心理諮商納保 #心理治療納保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5 「動態特效網站課程募資 」廣告段落
    02:25 心理諮商在做什麼?
    03:34 心理諮商相關的規定
    05:16 希望諮商納保的立場
    06:43 反對納保的原因
    08:08 除了「直接納保」,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09:11 我們的觀點
    10:31 提問
    10:5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偶陣雨
    |腳本:偶陣雨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https://bit.ly/3wRIhPf
    →關於諮商心理師與心理諮商的10個Q&A-白家瑞諮商心理師(力人心理治療所):https://bit.ly/3fEgThP
    →心靈破網1/兩百萬人精神病求醫 僅1%接受深度心理治療-聯合新聞網:https://bit.ly/34xmxvX
    →戳破健保公平正義的幻象:被遺落的心理治療-政大大學報:https://bit.ly/3uKtLYc
    →昂貴的精神健康:付出資源或付出代價?心理諮商究竟能否納入健保?-Right Plus:https://bit.ly/3fUkXtc
    →王婉諭立委貼文:「社安網的洞怎麼補?精神衛生在醫療端的資源不足,你看見了嗎?」:https://bit.ly/3c9BQPv

    【 延伸閱讀 】


    →如何為情緒受苦者「撐傘」?陪他們走一段聆聽和理解的路-報導者 The Reporter:https://bit.ly/3vHf7ls
    →平價諮商資源整理-海苔熊:https://bit.ly/3fBTrBD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如何整理大量資料 在 嘎老師 Miss G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21 21:00:21

    本支影片主要是在針對近期有過往的學生,在網路上有提出對於課程以及練習生制度的疑慮,在此同一做說明與回覆。

    -----------------以下為聲明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嘎老師
    今天這支影片主要是要針對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跟大家做說明
    很抱歉這個說明來得有點晚
    最近我們有收到各界許多的疑義及指教
    那經過我們內部的消化跟檢討之後
    今天會分為七個部分跟大家做說明
    以下是我們說明的內容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1. 第一點,關於練習生的社群資源
    我們這段時間調查之後發現
    有一些練習生認知到的是
    他一對一課程的費用是包含著社群資源的
    但事實上一對一課程的費用就只包含一對一課程的內容
    這個部份我們在練習生制度的簡章裡面也有明確的說明
    社群資源是我們額外提供給練習生的獎勵
    他們需要透過內部考核或是競賽來獲得更多曝光的機會
    我們是培養學生建立自己的社群媒體
    而不是直接提供社群資源給他們
    那我們這段時間也已經和練習生們個別洽談了
    如果他們在成為練習生的過程中
    對於一對一課程所包含的內容有認知的落差的話
    我們都會按照還沒有上課的堂數全額退款


    2. 第二點,關於基礎社群媒體經營課程
    過去基礎社群媒體經營課程的上課方式
    是練習生付費後
    以觀看線上影片的方式進行
    但未來我們將改成線下團體課或視訊團體課
    讓學生可以在上課的互動以及提問中獲得更多
    另外繳費上過基礎社群媒體經營課程的練習生
    也都可以回來複習而毋需再繳額外的費用


    3. 第三點,關於一對一歌唱訓練課程的收費
    一對一歌唱訓練課程的教學方式
    是我們依照經驗以及系統化整理後
    認為對學生最有效的練習方法
    但我也鼓勵學生多看看、多了解不同的教學方式
    試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能夠學習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這也是我一直倡導的觀念
    音樂教育是我們致力於的內容
    無論是在影片的製作、教學的方式
    還是音樂的能力我們都不斷地在精進中
    希望為音樂教育這塊內容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


    關於練習生一對一歌唱訓練課程一個月一堂課的上課頻率
    我們會在半小時的課程中
    大量地提供練習生能夠快速提升他歌聲的方法以及技術
    那這樣子的內容是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去練習
    才能夠讓這樣的歌聲進步被定型
    我的教學方式是在課堂中教導你唱歌的技巧以及練習的方式
    而不是在課堂中陪練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個月只需要一堂課的時間進行教學
    而練習的強度也會大幅影響歌聲進步的速度
    所以除非我們判斷練習生非常有意圖
    能夠達到超過內部考核要求的練唱頻率
    我們才會提供一個月上兩堂課的方案


    那關於收費的標準
    我不斷地跟學生提醒
    我希望他們每一堂課都可以獲得最大的效益
    他們所支付的學費跟他們的收穫是要有對等關係的
    所以除了有「內部考核」來確保學習的收穫以外
    我們每一堂課都會請學生填寫課後心得調查
    除了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以及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以外
    學生在填表的過程中也可以再次檢視
    這樣子的課程收穫跟他所繳的學費是否有對等關係
    所以我們的收費也跟我們的知名度沒有關係


    另外未來我們將取消一次註冊多堂課的方案
    一律調整為單次收費
    目的是為了要讓練習生可以每一堂課程都重新檢視
    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否有效
    進而去決定下一堂課是否要繼續繳費上課


    4. 第四點,歌唱視訊課是否只是觀看影片?
    這完全不是事實
    我們一對一歌唱訓練課程無論是視訊課還是現場課
    目前每一堂課都是由我本人親自教學的


    5. 第五點,關於唱片公司的外部考核
    事實上在今年的6月我們就已經舉辦過了
    我們頻道上也有發布過外部考核的紀錄影片
    那參加外部考核是需要經過篩選的
    而且目前評選的標準也比之前高
    不過我們依然還是努力地在協助練習生能夠達標
    外部考核的機會目前是一直都在的


    6. 第六點,關於選修課程的開設
    我們原先預計推行的課程
    在招收練習生後
    發現練習生需要的課程跟原先的規劃有所落差
    不過我們近期也在詳細地了解練習生們真正的需求以及建議
    我們將陸續推出相關的選修課程以及內容
    供各位練習生學習以及利用
    這是我們積極而且必須改善的地方
    第一階段,將以如何完成自己的作品的課程而安排
    例如:翻唱影片的製作課程
    第二階段,我們將以主題性有較深入的課程安排
    例如:編曲、混音、錄音等等的課程
    最後的目標為協助練習生們完成屬於他們自己的作品
    例如:單曲的錄製與製作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
    選修的課程是需要額外付費的
    這個部分我們在練習生的簡章也有明確地說明
    那由於我們目前沒有開設選修課程
    所以我們也不曾向練習生收取任何一筆選修課程的費用


    7. 第七點,我們是否利用社群媒體課之名進行傳教?
    首先必須說明我的確有在課堂上提供過教會的資料
    但裡面的內容是完全關於KPI如何制訂以及管理的方法
    很抱歉讓大家有傳教上的疑慮以及不適
    這完全不是我的本意
    也因為此次事件讓我更了解大家的想法
    所以在未來的所有課程中
    我們將不會再加入任何容易有爭議或是容易有誤會的內容


    另外關於刪留言的部分
    對大家很抱歉
    我們處理的方式不太妥當
    第一時間應該先出面跟大家說明才是比較好的
    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這是我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
    沒有相對應的經驗
    但也經過這次的事情
    我們詢問了許多朋友們的意見
    決定好好面對這些問題
    我們會虛心接納各界的指教以及建議
    也感謝大家願意實事求是
    一起討論以及成長


    那也很感謝這段時間無論是留言還是私訊我們
    支持我們的嘎啾們
    謝謝你們的不離不棄
    收到你們鼓勵的訊息真的非常的暖心
    我們也會帶著這份支持
    繼續讓我們各方面都不負大家的期待


    那關於這次事件的說明就到這邊
    謝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