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egfred ()
看板NewAge
標題Re: [哈拉] 關於奧修的一些心得
時間Sun Dec 20 00:33:28 2015
※ 引述《amma5420 (amma5420)》之銘言:
: 奧修的爭議非常多,
: 我自己不是完全認同,但也沒反對,
: 但想詢問為何那麼多老師都跟隨奧修。
: 自己已經30多歲了,我有一定的判斷力,
: 但對於奧修種種事蹟仍然困惑,
: 想請問大家的想法。謝謝
我覺得新時代有許多大師和訊息來源,途徑也很多,
奧修的道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奧修系統的老師,在新時代也只佔了一小部分。
奧修在世的時候,吸引很多治療師和心理諮商師,到奧修的道場學習。
因此奧修讓這些治療師在普納社區,形成許多團體。
當時有三百多個團體,而奧修對這些團體的運作也很清楚,
他認為治療是為了靜心打基礎,因此在許多團體加入靜心的元素。
奧修死後,許多治療師到世界各國舉辦工作坊,同時也傳達了奧修的訊息。
因此應該說,奧修的門徒有許多成為了出色的老師和治療師。
奧修雖然是哲學系畢業的,但是他的演講和書卻不是哲學。
哲學要有前後一致的理論,尤其對於特定的議題有一定的觀點。
以"神"這個題目來說,奧修有不只一種觀點。
他在某些系列演講常常說:神不是一個人,而是存在本身,
稱做神性比較好。神不是一個創造者,而是創造力本身。
整個存在都是神聖的,
但是在其他演講,他提到:在愛的途徑,愛不僅僅是愛著特定的對象
祈禱就是與整個存在戀愛。但是將神視為存在,或是抽象的整體,
那是比較難敞開的(類似的意思,我忘了在哪一本書)
因此蜜拉的神是吹著笛子的克里虛那,
蘇菲將神視為女人,醒悟的狂喜,則比喻為酒。
84年之後的演講,奧修則說神不存在,神只是人類自我的投射。
如果神創造了人,那麼人只是神的奴隸,沒有自由。
神是一個大我,而人的自我只是神的投影。
如果人不捨棄神的概念,是無法免於自我的。
因此佛陀否定神,也否定了自性。因為這些都是自我,不同的形式。
奧修對於神,就有這麼多種不同的說法。
對於兩性親密關係,他有說過:拋棄靈魂伴侶的想法,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
而存在,不是為了世界上的另一個人。他還說過:我贊成愛,因為愛注定會失敗,
人經歷過許多次關係,才能體會自己的單獨,回到自己身上。
靜心是單獨之路,除非你能單獨,否則你對真理的追求注定失敗。
不過他在另一則演講又說過:如果一個男人能找到一個女人,自己和她的能量是互補的
那麼戀愛就已足夠,不需要任何靜心,愛就是最完美的靜心。
例如克里虛那和拉妲,就是彼此的靈魂伴侶。從來沒聽過克里虛那有靜心或修行過
因為與拉妲的交融,就使他達成。
但是一般來說很難遇到,幾千年來就只有他這個例子。但是譚崔發展了一套科學
讓伴侶的能量,能夠調整到互補,因此透過這個技巧,伴侶就可以自然達成靜心。
以上兩種說法,顯然大不相同。
他對於其他成道者的評價,也常常不一樣。最極端的例子是耶穌。
他在耶穌的系列演講,認為耶穌是成道大師,年輕時,在亞森尼斯學派修行,
並且到過西藏和印度,他三十歲成道後,回到以色列傳道。
不過奧修在別的演講說過:耶穌是一個優秀的人,但沒有成道。
神只是一個假設,他竟然宣稱自己是假設的兒子?根本是精神分裂。
總之,有許多議題,包括工作、金錢、教育、社會制度,心靈的課題,
能量、脈輪等等,常常說法都不一致,很多時候還會自相矛盾。
他在某一本書,也就是同一個系列演講,會抱持某一個觀點,並且強烈的支持,
好像這就是他唯一的看法。但是在其他本書,就會說出完全不一樣的話。
我早期開始看奧修的書,還不會發掘。但是越讀越多之後,大約30、40本之後,
就會感受到很多矛盾了,那個時候我很苦惱,奧修到底是支持哪種觀點?
我後來就漸漸放棄去思考了,只是單純去讀,感受奧修的智慧,
而不再去把他的話,當成某種學說,或者是指導。
奧修某一篇演講提到,當他剛開始辦靜心營時,
他只是要參加者,靜靜的跟他坐在一起,
只是放鬆跟寧靜。奧修認為靜心就是完全的放鬆,
在寧靜之中就能發現自己與生俱來的佛性。
但是他發現不行,表面上大家靜靜的坐著,腦子裡卻是不斷在思考,
思考的聲音,大到他都可以聽見。
所以他決定反過來,他自己不斷的講話,而參與者專心的聽,
奧修演講每一句之間常常停頓,因為當頭腦專注聽話時,遇到停頓,
會渴望知道下一句話,而不自覺得安靜下來。
但是問題又來了,當人們聽完之後,有可能會把奧修的話,當成某種教義。
但是奧修認為,真理是言語無法表達的。
所以奧修的辦法是,自己打臉自己,不斷反對自己之前說過的話,
讓頭腦打結,沒有辦法從中整理出一套哲學理論。
曾經有人反對奧修,想要寫一本書來反駁他,他花了半年讀了奧修的書
卻發現奧修自己就在反駁自己,根本寫不下去。
奧修對他說:我之後還會繼續矛盾下去。
有少數的題目,關於靜心、觀照和覺知。奧修的講法都差不多,
而且在不同的地方會不斷重複,舉的例子也都是那幾個,
像是佛陀揮手趕蚊子。
我感覺這是奧修核心的教導,但這是要自己去實踐的,只看書是沒有用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70.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wAge/M.1450542811.A.5FA.html
※ 編輯: siegfred (114.42.70.209), 12/20/2015 00:40:31
推 amma5420: 大推!好深入的研討12/20 01:29
推 ha2234: 推!我自己讀奧修的經驗也是如此,最初發現他解釋的矛盾之12/20 01:36
→ ha2234: 時還有點不知所措,後來也就不管,畢竟緊抓著任何什麼,都12/20 01:36
→ ha2234: 是執著。於是就讓自己流動,感受自己的每個當下12/20 01:36
推 lifeliar: 很喜歡看人用自我矛盾或諷擬,能在其中體會到是與不是12/20 01:37
→ lifeliar: 的統一。使用的人能超越自身言行表徵,表達包含自身的12/20 01:37
→ lifeliar: 那個無限性,充滿趣味。12/20 01:37
推 amma5420: 奧修真的是個很玄的人,不僅說法兩面,評價也兩極,喜歡12/20 01:54
→ amma5420: 與反對都有,但或許真的無法斷言誰對誰錯,這只看每個人12/20 01:54
→ amma5420: 相應的頻率了。12/20 01:54
推 RLH: 推12/20 02:08
推 ihsuann: 謝謝你分享這個!很精闢!12/20 03:35
推 genghis: 要說奧修是哲學家也無不可。如果依哲學古希臘的原意來看12/20 10:35
→ genghis: 哲學教授不一定是哲學家,哲學理論也不是哲學。12/20 10:36
→ genghis: 真正的哲學家是深刻了解到“我什麼都不知道”的人12/20 10:36
→ genghis: 但我會覺得奧修只是個聰明的小屁孩…他應該不會討厭我這12/20 10:36
→ genghis: 樣稱呼他吧?12/20 10:37
→ genghis: 他或許是在這個神智不清的世界中相對神智清醒的人。12/20 10:37
→ genghis: 如果你已經把你當作一個"大師",你自然會去合理化他所有12/20 10:38
→ genghis: 的說法。12/20 10:38
→ genghis: 把他12/20 10:40
推 amma5420: 樓上敢於直言,剛收到有人來信問我自己的看法,我個人12/20 11:26
→ amma5420: 的立場不一定正確,但是至少我認同樓上,奧修是閱覽群無12/20 11:26
→ amma5420: 數群書的頑童,總能把不是的講成是的,是的講成不是的,12/20 11:26
→ amma5420: 我個人認為他憑自己的天賦把許多經典轉譯成自己的說法,12/20 11:26
→ amma5420: 可能今天看到這本書就轉化一下,以這樣的說法講道,之後12/20 11:26
→ amma5420: 又改變成另一說法,才會形成矛盾。看看其他也被尊稱大師12/20 11:26
→ amma5420: 的老師,他們其實一致性的在“性”的方面有不同看法,這12/20 11:26
→ amma5420: 是一點。12/20 11:26
→ amma5420: 奧修曾說:「我一直像一隻蜜蜂從這一朵花飛到那一朵花,12/20 11:28
→ amma5420: 擷取眾多的芬芳,所以我能同禪宗、耶穌、猶太、穆罕默德12/20 11:28
→ amma5420: 自在相處,我不屬那一家,但我處處為家」但他或許忘記了12/20 11:28
→ amma5420: 。。。各家的核心論點都指向同樣的道。12/20 11:28
推 amma5420: 奧修最引人興趣的教導是:「因為你的社會已經訓練了你12/20 11:31
→ amma5420: 怎樣不放鬆,你的社會已經教會了你怎樣控制,而這裏我12/20 11:31
→ amma5420: 正在教你怎樣放鬆,這完全是反社會的,但神就是反社會12/20 11:31
→ amma5420: 的」尤其在這個自我壓抑的現實社會,人們無不想把這樣12/20 11:31
→ amma5420: 的教條作為圭臬,因為這有一種模擬的解脫感。12/20
11:31
我有經驗過,有一些門徒將這句話誤解為放縱,可以隨心所欲。但是奧修也教導紀律,紀
律源自覺知,有覺知就不可能亂發脾氣。放鬆變成了放縱,那就變成自我為中心。除了放
鬆,人也需要紀律,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紀律,每個人要自己發掘。
推 vxx7m: 道可道,非常道。12/20 11:46
※ 編輯: siegfred (42.71.197.126), 12/20/2015 13:04:34
推 sorcellrie: 奧修的書不是演講的集結嗎?他可能根據不同情況做不同 12/20 14:13
→ sorcellrie: 詮釋吧?像佛陀對同一個問題 對不同弟子有相反答案這樣 12/20 14:13
→ sorcellrie: 還是推這篇,太厲害了超詳細 12/20 14:14
→ lifeliar: 同理,當你決定不喜歡某人,他做什麼也都是錯的。 12/20 15:04
推 amma5420: 我原本喜歡奧修但最後不喜歡,但不會覺得他都是錯的, 12/20 15:23
→ amma5420: 我還是很讚揚他的論述能力和思辨性,只是不把他當作靈 12/20 15:23
→ amma5420: 性老師依循,而是思考家和學者,認為他仍然在摸索生命, 12/20 15:23
→ amma5420: 我相信大部分不喜歡奧修的多半會這樣想,而不是一味地 12/20 15:23
→ amma5420: 全盤否定. 12/20 15:23
→ siegfred: 奧修怎麼會是思考家呢?這個詞用在他身上似乎不公平。 12/20 15:58
推 lifeliar: 是在回應g大的內容。我說這句話是對同樣架構的反映,不 12/20 16:02
→ lifeliar: 是真的這樣想或要答案。但當在同樣架構下你有你認為你可 12/20 16:02
→ lifeliar: 以接受的想法,讓其他人在你的想像中也可以吧。 12/20 16:02
→ siegfred: 有人問過奧修我在你這邊覺得不自在,該怎麼辦?奧修回 12/20 16:07
→ siegfred: 答:那就盡快離開,不要讓自己分裂。我覺得你不喜歡奧 12/20 16:07
→ siegfred: 修的話,就把他忘了吧。去跟隨你能夠敞開心胸的師父。現 12/20 16:07
→ siegfred: 代新時代的大師這麼多,我覺得每個都很好,各有各的特 12/20 16:07
→ siegfred: 色。每個人的品味不同,適合的師父也不同。但是我認為 12/20 16:07
→ siegfred: 不需要因為你不同意某個人,就認為他的程度就比較差。 12/20 16:07
推 amma5420: 真理自明,讓他導引每個人的去向吧!我的論述不在於分別 12/20 17:01
→ amma5420: 高下,照你的論點,思考家也不應比靈性家來得低下,我認 12/20 17:01
→ amma5420: 為奧修是思考家在於我認為他有助於我突破生活的思考, 12/20 17:01
→ amma5420: 但不是靈性的依循,這不代表比較低下,只是擺得位置不同 12/20 17:01
→ amma5420: 罷了。 12/20 17:01
→ siegfred: 這並不代表奧修是思考家,而是你把他當成思考家。這跟 12/20 17:41
→ siegfred: 我的認知是不同的。 12/20 17:41
→ siegfred: 如果奧修是ㄧ個思想家或學者,但是沒有能力或資格指導求 12/20 17:55
→ siegfred: 道者心靈成長,這是你的意思,或者感受。 12/20 17:55
→ siegfred: 奧修的話或他的道,如果只能幫助人們思考突破生活,但是 12/20 18:04
→ siegfred: 無法指引靈性成長,對我來說,這種說法就是貶低了奧修。 12/20 18:04
→ genghis: "處處為家"的想法就像道德經上說的 12/20 18:23
→ genghis: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12/20 18:23
→ genghis: 我想一種說法是他用整個人生呈現道家的想法。 12/20 18:23
→ genghis: 小屁孩也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因為對於他愛開玩笑覺得有點 12/20 18:23
→ genghis: 麻煩。既然我真的那麼想過,那提出來自然沒有對錯的問題 12/20 18:24
→ genghis: 事實上我也蠻喜歡奧修的,只是看到他被講得很玄很厲害的 12/20 18:24
→ genghis: 樣子就想來點不同的觀點。 12/20 18:24
→ genghis: 為什麼會那麼在意一個死人的地位? 12/20 18:25
→ genghis: 這跟一堆基督徒想證明耶穌是救世主的心態有甚麼差別? 12/20 18:25
→ genghis: 如果有人因為我那樣說奧修感覺被不舒服,想要反駁我 12/20 18:25
→ genghis: 不過顯示他把自己的信仰投射在奧修身上,感覺自己的信念 12/20 18:25
→ genghis: 受到攻擊了 12/20 18:26
推 amma5420: 推樓上,當感受到自己信仰的對象被貶義而不平時,要提 12/20 19:22
→ amma5420: 醒自己收回投射,這也是我曾經信仰奧修最終收回投射的過 12/20 19:22
→ amma5420: 程,因為若把“靈性”向外投射,當投射對象被“貶義” 12/20 19:23
→ amma5420: 時就會仿佛感覺自己受到攻擊,而本能地去抵禦。這就像是 12/20 19:23
→ amma5420: 把靈性視為一個外在的東西去追尋,但只要是外在的,都會 12/20 19:23
→ amma5420: 變化,因此不穩定,思考家給予人生不同的觀點,為何會被 12/20 19:23
→ amma5420: 說是貶義呢?若是把靈性的期望投射在奧修身上,並給他 12/20 19:23
→ amma5420: 限定是“對靈性成長有幫助的人”,那麼就失去靈性內求 12/20 19:23
→ amma5420: 的機會了,我想這也不是奧修樂見的。 12/20 19:23
→ lifeliar: 正好,你提供一個觀點,別人也再提供另一個,為何就視 12/20 20:05
→ lifeliar: 自己為觀點,卻讓他人背負投射、攻擊的懷疑?若在此前無 12/20 20:05
→ lifeliar: 人覺得被攻擊,那此時投射與被投射的是誰?事實上,我 12/20 20:05
→ lifeliar: 很清楚這從頭至尾都不是嘗試公評的場合,只為呈現各自想 12/20 20:05
→ lifeliar: 法,因此那句對映,只為了對映而已,也就是所謂提供觀點 12/20 20:05
→ lifeliar: ?此外,這篇裡的敘述我不覺得哪裡特別玄特別厲害,當然 12/20 20:05
→ lifeliar: 覺得是也沒問題,畢竟個人感覺嘛。此外,在乎這個人地 12/20 20:05
→ lifeliar: 位的,真的只有給予正面評價的人嗎?奧修對我來說,反 12/20 20:05
→ lifeliar: 而很凡人,和把他尊為神的心態哪裡有關係? 12/20 20:06
→ lifeliar: 欸,同理,當不認同的東西受到讚揚時,難道不也可能會被 12/20 20:10
→ lifeliar: 當作對自己的攻擊嗎? 12/20 20:10
推 souldragon: 會把奧修當成思考家或學者 我懷疑根本沒看懂他的書.. 12/20 20:17
→ souldragon: 他的書有非常不變的核心:反對頭腦的把戲 反對知識 12/20 20:18
→ souldragon: 你把他解讀成他反對的東西是滑天下之大稽 自己亂投射 12/20 20:19
→ souldragon: 靜心是向內 愛是向外 書也寫得很清楚 根本沒什麼矛盾 12/20 20:21
→ souldragon: 對其它人講的東西請如實觀照 不要投射自己頭腦的想像 12/20 20:22
→ souldragon: 確定自己真的懂別人的意思再做判斷 不然變成打稻草人 12/20 20:23
推 amma5420: 樓上,為何一直要定義事物?思考家只是名義,本質上是透 12/20 20:26
→ amma5420: 過論述強調不同的觀點,來突破生活,這不能算是思考家 12/20 20:26
→ amma5420: 嗎?你的二元定義為何?為何一定要把他定義為靈性老師 12/20 20:26
→ amma5420: 的投射呢?大家還是收回投射吧!靈性是內求的 12/20 20:26
→ souldragon: 奧修自己都講了 他是師父和門徒的關係 不是老師和學生 12/20 20:29
→ souldragon: 結果你"認為"他是思想家 把他當成老師和學生.. =.= 12/20 20:29
→ souldragon: 若他是思想家或學者 那書的內容就是贊成頭腦何來反對 12/20 20:30
→ souldragon: 我看他的每本書都在反對頭腦 反對左腦囤積 超級一致.. 12/20 20:32
推 ajyboss: 我猜奧修本人會比較傾向稱自己為"叛逆者",我也十分認同 12/20 21:54
→ ajyboss: 他的思想比較沒有一貫性,但包括他的行為,一貫的特徵就是 12/20 21:55
→ ajyboss: "叛逆".相較之下,克里希納穆提就非常的有一致性...... 12/20 21:56
推 hpsno1: 因應聽者的程度與背景不同 說法不同僅此而以 12/20 23:19
→ genghis: 或許我可以講清楚一點。我最初的回覆是看到 a大所說的 12/21 01:12
→ genghis: "奧修真的是個很玄的人",加上前面的推文都偏向正面 12/21 01:13
→ genghis: 我就想:或許來加個不一樣的觀點,這樣至少不會最後結束在 12/21 01:13
→ genghis: 他很了不起之類的 12/21 01:13
→ genghis: 沒有想要攻擊任何人的意思,單純提出我的某一個觀點 12/21 01:14
→ genghis: 這樣能攻擊到"什麼"? 是"什麼"受到了傷害? 12/21 01:14
→ genghis: 是像身體一樣容易受到傷害、需要保護的東西? 12/21 01:14
→ lifeliar: 噢不,不是在指你的言語攻擊別人,而是指你將別人的回 12/21 02:15
→ lifeliar: 應,影射為是誤以為被你攻擊所作的反擊。但事實上,沒 12/21 02:15
→ lifeliar: 有人覺得被攻擊,平平只是觀點的不同而已,反而你會馬上 12/21 02:15
→ lifeliar: 產生,反駁你的人是以為自己被攻擊的想法,還扯上了信 12/21 02:15
→ lifeliar: 仰,為什麼? 12/21 02:15
→ genghis: 噢,你說的是。第二次的回覆是發現似乎有人認為我不喜歡他 12/21 09:53
→ genghis: 就想來玩玩看會不會有甚麼反應。 12/21 09:54
→ genghis: 我一點都不在意到底是"誰"覺得受到攻擊了。 12/21 09:54
→ genghis: 事實上第二段的文字在你還沒回覆前就打好了, 12/21 09:54
→ genghis: 只是覺得或許太刺激了,就先放著出去玩 12/21 09:54
→ genghis: 你的回覆只是引起我想要玩玩看的想法。 12/21 09:55
→ genghis: 你的回覆是想向我證明你沒有覺得受到攻擊? 12/21 10:03
→ genghis: 這件事對你很重要? 12/21 10:04
→ lifeliar: 這個情況若是只在你自己想出來的狀況下則更有深意了。 12/21 13:15
→ lifeliar: 不論有沒有對象,或發生了沒,你都預設好了會有人因你 12/21 13:15
→ lifeliar: 而憤怒。會有這個預設大概有其歷史,但我的重點一直是— 12/21 13:15
→ lifeliar: 當然不是為自己辯護—就像前面提到的,何不把預設換一 12/21 13:15
→ lifeliar: 換?讓你做得到的事也讓其他人跟你一樣做得到,甚至只是 12/21 13:15
→ lifeliar: 單純存在這個可能?就像你認為自己只是提出另一個觀點, 12/21 13:15
→ lifeliar: 別人也可以對你的觀點提出另一個,而不用覺得受攻擊,因 12/21 13:15
→ lifeliar: 為你一開始也沒有覺得受攻擊,不是嗎?為何這很重要?因 12/21 13:15
→ lifeliar: 為我認為這個預射會影響到你行為的根本,隱藏在你的言語 12/21 13:15
→ lifeliar: 中而沒有自覺,沒有對象但視所有人為對象。以為別人是這 12/21 13:15
→ lifeliar: 樣,但其實卻是自己帶著想法成為了那個想法。就算冒著這 12/21 13:15
→ lifeliar: 樣的危險我也要對我的想法負責。但我並不是要從你那裡要 12/21 13:15
→ lifeliar: 求什麼,我只是回應我的注意力。 12/21 13:15
→ genghis: "有人會把自己的信仰投射在某人身上,因此當有人提出不一 12/21 14:03
→ genghis: 樣的觀點時會感覺自己的信念受到攻擊了" 12/21 14:03
→ genghis: 這樣講有任何問題嗎?這是在地球上明顯可以觀察到的事實 12/21 14:03
→ genghis: 我沒有"預設"任何事情。在打那些文字時我只知道所有可能 12/21 14:04
→ genghis: 發生。結果確實有人認同我的說法也有人不認同 12/21 14:04
→ genghis: 不過"認同"這種東西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12/21 14:04
→ genghis: 就如你所說的"沒有人"覺得被攻擊 12/21 14:05
→ genghis: 畢竟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 12/21 14:05
→ genghis: 不論認同或不認同都只會妨礙了解 12/21 14:18
→ genghis: 只有那些到我這裏來不帶任何結論的、敞開的、像鏡子一樣 12/21 14:18
→ genghis: 的人,才會看到我的真面目。 12/21 14:18
→ genghis: 否則你的結論就會變成我的臉,你會把它硬貼在我的臉上。 12/21 14:19
→ genghis: 所有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12/21 14:20
→ genghis: 在決定回覆文章的時候,我確實選擇了某種立場 12/21 16:09
→ genghis: 那只是為了溝通上的方便,那種東西隨時可以丟一邊 12/21 16:09
→ genghis: 何不把預設換一換? 因為我想試著運用這樣的方式阿 12/21 16:10
→ genghis: 某方面來說我也要感謝奧修 看到他那麼直接的說話方式後 12/21 16:10
→ genghis: 才發現我以前對自己的言行限制太多了 12/21 16:10
→ lifeliar: 好啊,如果你這麼覺得,我會照你的意思理解你。但我對想 12/21 17:05
→ lifeliar: 法與表達有不同見解。在所有可能之中,挑出特定的想法 12/21 17:05
→ lifeliar: 並表達出來,我不認為此事和個體並不相關,反而正是因 12/21 17:05
→ lifeliar: 為個體,所以才有這樣的表現。我也不認為,所謂展現可 12/21 17:05
→ lifeliar: 能性,能夠僅只於展現而不跨於暗示,即使並非意圖,也是 12/21 17:05
→ lifeliar: 說話者應該處理的責任。這是我的角度。我沒有要貼什麼在 12/21 17:05
→ lifeliar: 你的臉上面,你也用不著以此來貼我的臉,雖然我知道你沒 12/21 17:05
→ lifeliar: 有。 12/21 17:05
→ lifeliar: 別擔心,你永遠都是你,不論你以為自己扮演誰,都來自你 12/21 17:12
→ lifeliar: 的詮釋。 12/21 17:12
→ genghis: (貼臉那段是複製貼上奧修的話~) 12/21 20:41
→ genghis: 為什麼要說別擔心? 有什麼是需要擔心的? 12/21 20:54
→ genghis: "好啊" 是跟我妥協的意思? 12/21 20:56
→ genghis: ...或許我不要再繼續回應會比較合適 12/21 21:05
→ lifeliar: (回應那句是用我自己的話~) 12/21 21:14
→ lifeliar: 說別擔心錯了嗎?這個現象不是可以在地球上觀察得到的 12/21 21:16
→ lifeliar: 嗎? 12/21 21:16
→ lifeliar: 用問句是在問我的意思? 12/21 21:18
→ lifeliar: …或許我不要再繼續回應會比較合適 12/21 21:19
→ siegfred: 合理化奧修的話是有可能的,但是合理化也是誤解的一種 12/21 21:34
→ siegfred: 方式。我認為奧修是靈性成長的師父,並非投射。奧修教 12/21 21:34
→ siegfred: 導靜心,提升能量,深入內在意識,還有點化門徒等等。進 12/21 21:34
→ siegfred: 行這些工作的人,即是靈性師父。這跟只發表理論學說的 12/21 21:34
→ siegfred: 學者是不同的。如果有人他教的不好,或者對他沒幫助, 12/21 21:34
→ siegfred: 那也是可公評之事,我認爲這也是正常,不可能適合所有人 12/21 21:34
→ siegfred: 。奧修的話和他設計的靜心,對我的生活有幫助,所以我尊 12/21 21:34
→ siegfred: 稱他為師父。有的人不認為他是,那也是他的自由。不過既 12/21 21:34
→ siegfred: 然這裡是公開討論留言版,我也有權利說出我的看法。 12/21 21:34
→ genghis: 了解。是我誤認為是在對我說的,才提出那樣的問題。 12/21 22:33
→ genghis: 地球上確實可以觀察到一堆混亂。 12/21 22:33
→ genghis: 但對我來說這就是事實,沒甚麼要擔心的。 12/21 22:33
→ lifeliar: 別擔心別擔心~不用解釋,沒問題~ 12/21 23:03
→ lifeliar: 不過那是對你說的沒錯啊,雖然也不知道這個差別為何會 12/21 23:10
→ lifeliar: 不同就是了。 12/21 23:10
推 fk999: 12/21 23:11
→ fk999: 印度奧修村 12/21 23:13
→ fk999: 12/21 23:16
→ genghis: 我想我在看到"別擔心"時產生了反感,馬上提了出反問。抱歉 12/22 01:09
→ genghis: 那時直接的反應是"到底有甚麼是我要擔心了?" 12/22 01:09
→ genghis: 後來有再想想"我完全沒有擔心任何事情嗎?會產生反感是不 12/22 01:10
→ genghis: 是顯示我多少還是有些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 12/22 01:10
→ genghis: 觀察到這些後,我會把那些擔心跟恐懼視為不必要的東西放 12/22 01:10
→ genghis: 一邊。擔心跟恐懼對我想是一發現就要馬上處理掉的事情 12/22 01:10
→ genghis: 處理指的是去觀察和了解,所以通常我是沒有什麼擔心的 12/22 01:11
推 MJ1204: 謝謝分享 03/12 21:07